教育知识与能力第5单元-发展心理

更新时间:2024-01-10 08:48: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学知识与能力第5单元-发展心理

一、命题特点

1、四种类型题目均出现。为重点复习章节。

2、出题样式灵活,注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例如材料分析题,关于中学生青春期心理特点的考题。

3、与心理学教学忽视国外心理学理论流派不同,考试中选择题注重对国外心理学理论的考核。

4、注意考核心理学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例如,材料分析题中,气质类型特点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二、考点速记

(一)单选题

1、人类情绪的基本类别:快乐、愤怒、恐慌、悲哀、喜爱。

2、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指在某件事情或情景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产生激动不安状态。其中典型状态有心境,激情,应激和挫折。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续一定时间的情绪体验。特点:弥漫性。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如热情,冷漠,积极,消极等。

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如狂喜,恐惧,绝望。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的反应。 挫折:是指个人行为目的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 3、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言行,思想和意图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指人们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某种情感。 美感:是对客观现实及其在艺术中的反映进行鉴赏或评价时所产生的心理体验。

4、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情绪情感更加丰富; 情绪的强烈性; 情绪不够稳定;

情绪容易激动(易感性); 情绪两极性明显;

情绪的开放性与掩饰性相交织; 逆反性。

5、中学生情绪问题:

焦虑:常常由于对某事物的过分担心和忧虑导致。

抑郁:是一种持续的情绪低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孤立,不愉快,忧虑,悲伤,失望,痛苦和焦虑。

恐惧:是指人对某些事物和特殊情境产生的害怕、惧怕的情绪反应,如对黑暗、动物、社交或威胁感到恐惧害怕。

易怒:是指人容易被小小刺激引发较大的愤怒,实际上是一种敌意和愤怒的心态。

1

6、人格的含义、结构和特征:

含义: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统一的心理特征。

结构:性格、气质、认知风格、自我调控。 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7、认知风格: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冲动与沉思;同时性与即时性。 8、自我调控:即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9、自我意识发展三个阶段:生理自我(0-3岁)、社会自我(4-12岁)、心理自我(青少年初期)。

10、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在不同种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思维、言语、想象和操作等。

特殊能力: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并以相同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能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独特的新颖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

(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通过人脑对外界提供信息进行加工和存贮的能力。

操作能力:是通过肌体的动作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如体育、艺术、实验、劳动等。

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11、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

感受性:即人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

耐受性:是指人在经受外界刺激作用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 反应的敏捷性:分为两类:一类为不随意改变性,如不随意指向性,另一类指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速度,如记忆速度。

行为的可塑性:个性适应环境影响的难易程度。

情绪的兴奋性:指情绪兴奋性的强弱以及情绪向外表现的强烈程度。 倾向性:指反应主要倾向于外部世界,还是倾向于内心体验。 12、性格的类型:

按心理机能来划分: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按心理倾向来划分:内向型和外向型

按个性独立性程度来划分: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按人格特征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来划分:

现实型:注重物质和实际的利益,喜欢从事有明确要求、有秩序的工作。 研究型:好奇心强,重分析。喜欢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艺术型:想象力丰富,有理想、好独创;喜欢从事无序的、自由的活动。 社会型:重友谊、善社交。喜欢从事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工作。 企业型:有冒险精神、喜欢支配别人。喜欢从事组织和领导工作。 常规型:易顺从,想象力差。喜欢从事重复性、习惯性的工作。

2

(二)辨析题

1、如何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含义:使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对概念的理解:

需要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与人的需要没有直接关系的客观事物,对人既无益也无害一般不会引起情绪和情感。

刺激情境认知决定情绪和情感性质,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情境的判断和评估不同,因而引起的情绪和情感也不同。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稳定性不同: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它往往随着环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人对事物稳定态度反映,是个性结构或道德品质中的组成部分。

引起的需要的性质不同:情绪是指天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是由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表现形式不同: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通常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而情感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比较内隐。

联系:在具体人身上很难严格区分开。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情感离不开情绪。

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情绪发生时,需要深含着情感。情绪也离不开情感。

3、如何理解能力的概念?

含义: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包含两种含义:实际能力:个人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努力学习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潜能:个人将来可能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又称性向。它包括普通性向(一般性潜能)和特殊性向(某一方面的特殊潜能)。

对概念的理解:

能力和活动是紧密联系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从事活动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顺利进行及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为了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独特组合叫才能。能力高度发展并得到最完备的结合,是人创造性的完成多种复杂活动叫天才。

4、如何理解气质的概念? 含义: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特点: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方面的动力特征。 所谓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强度,意志努力程度(情绪体验);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知觉速度,思维灵活程度);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内倾,外倾)等方面在行动上的表现。

天赋性:气质在个体刚出生时就有所表现,具有明显天赋性。气质特性和遗传也有关系。

3

稳定性和可塑性:气质的稳定性是指气质具有稳定,不易改变的特点。气质的可塑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或多或少的变化

5、如何理解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对概念的理解:

性格首先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中。人对事物态度不同,由他支配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也就不同。

性格是指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当一个人比较经常、稳固地表现出某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时,才称之为性格。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差别首先表现为性格的差别;性格规定了能力、气质的发展方向。

6、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主要体现为神经类型的自我表现;而性格是后天的,它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而,具有社会制约性。

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而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作用是明显的。

从性质上看: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无好坏善恶之分;而性格主要指行为的内容,因而有好环善恶之分。

从表现范围上看:气质的表现范围狭窄;而性格的表现范围广泛,囊括人的社会心理特点。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气质对性格的影响: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形成;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气质还有影响性格改造或形成的速度。

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他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7、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首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性格的制约;优良的性格特征能促使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往往能够弥补某种能力的相对弱点。如“勤能补拙”。

其次,在多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相应的性格特征也发展起来。 (三)简答题

1、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

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有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要符合学生觉得年龄特点。

2、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 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4

3、能力的形成条件 遗传因素及营养状况。 早期经验。 教育与教学。 社会实践。 天才与勤奋。

4、简述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重视早期教育,正确进行早期教育。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科技与课外活动中培养兴趣,促进能力发展。 注意能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5、气质类型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

气质类型的特点:

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 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粘液质:稳定,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抑郁质:敏锐稳定,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 气质类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依据学生不同的气质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多血质:缺点:朝三暮四、粗心大意、任性;教育方法:刚柔相济,要求他们埋头苦干,认真,守纪律。

胆汁质:缺点:粗暴、任性、高傲;教育方法:以柔克刚,切忌急躁。 粘液质:缺点:执拗、冷淡、墨守成规、迟缓。教育方法:吸引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

抑郁质:缺点:怯懦、孤僻、多疑。教育方法:多关怀、多引导、称赞,要求逐步提高。

6、简述人格的特征?

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如主动感知和被动感知。

情绪特征:是指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如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例如:独立性、目的性、自制力、镇定、勇敢、有恒心等。

对现实态度的特征:主要是指个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以及对待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7、简述性格的形成条件?

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遗传素质;身高、体重、外貌等生理特点;生理成熟的早晚。

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5

儿童的家庭背景: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家长的职业、家庭结构的健全程度、家庭的气氛、家庭子女数量的多少。

父母的教养态度:注意母亲所起的作用;父母教养态度的一致性;儿童对父母教养态度的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课堂教学;校风班风;学生组织;教师。 文化社会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都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从而形成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典型性格。

8、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因材施教,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9、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什么特点?如何进行正确引导?

特点:

自我意识增强:自以为成熟,要求独立,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有逆反倾向。开始关注自身形象。

性成熟带来性意识的萌发:了解渴望了解性知识;对异性充满好奇和爱慕;在异性面前容易紧张和兴奋;有性冲动和性欲望出现。

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渴望交往。一方面心理自闭,不想向外吐露心声;另一方面又想得到别人的理解。

教育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教给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合理应对不良情绪。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观,与异性健康友好地交往。 鼓励学生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交流,消除隔阂。

10、如何指导中学生的异性交往?

教师要积极引导:抓好青春期教育,提倡异性学生的正常交往,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异性交往准则:要自然适度,要注意交往场所和方式,留有余地,不能伤害对方。

【拓展】

6

1、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也称情绪的外周理论。

(2)坎农-巴德理论

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产生情绪体验。

(3)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

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

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重要条件。

(4)沙赫特的情绪理论

情绪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

(5)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有害或无害的反应。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6)情绪ABC理论:

由艾里斯创立。认为A是诱发事件;B是个体对该事件的看法;C是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映。他认为引起C的原因,不是由A引起,而是由B引起的。

2、能力(智力)理论

(1)双因素说:斯皮尔曼认为,人的能力由两种因素构成: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一般因素是基本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特殊因素是从事特殊活动所必备的能力。

(2)群因素说:赛斯顿认为,人的能力由七种因素构成:词的理解力、词语运用能力、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推理能力。

(3)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说:卡特尔认为,液态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晶态智力是一个人通过液态智力学到并完善的能力,是通过语言和后天的经验发展起来的。

(4)能力的层次结构说:弗农认为,智力分为很多层次。最高层次是一般智力;第二层次包括言语教育和机械操作两个方面;第三层次包括言语、数量、机械、空间、操作等;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5)智力三维结构说: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产物。内容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等;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

7

性思维、聚合性思维、评价;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含等。 三个维度的因素组合起来,人的智力类型有5×5×6=150种。

(6)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个体身上存在八种相对独立,与特定认知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流-交往智力;自然观察智力。

3、气质学说 (1)阴阳五行说:

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类。 (2)体液说(希波克利特)

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粘液生于脑,黄胆汁生于肝,黑胆汁生于胃,血液生于心脏。四种体液调和,人就健康。

四种体液混合比例孰占优势决定某种气质类型。多血质:混合比例血液占优势;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粘液质:粘液占优势;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

(3)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神经系统的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根据三种特性的独特结合,把神经系统分为四种类型: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强、平衡、灵活的类型;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弱型。

4、人格理论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1937年提出人格特质理论,被称为人格心理学之父。

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的固有的相同特征)和个人特质(个体独有的特征)。

个人特质,依据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分为首要特质(最典型、最具有概括性的特质,)、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次要特质(不重要,但在特殊情况下会表现出来的特质)。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

模型分为四个层次:

个别特质(个体独有)和共同特质(共有的特征);

表面特质(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征)和根源特质(相互联系又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征);

体质特质(先天生理因素决定)和环境特质(后天环境因素决定); 动力特质(具有动力特征)、能力特质(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气质特质(决定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8

(3)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门组成。

本我,是人格结构的基础,是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包括许多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欲望。如饥渴、性、攻击,其中以性和攻击冲动为主。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在本我的冲动和现实条件的冲突发展而来,受现实原则支配。一方面要满足本我的原始冲动,另一方面要符合良心、道德等超我的评价。

超我是后天习得的社会道德态度,包括良知和自我理想。超我受道德原则的支配。

人格发展阶段: 口腔期(0-1岁左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 肛门期(2-3岁左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产生的刺激获得满足。 性器期(4-5岁左右):主要以性器官的部位获得满足,能够分辨男女性别,出现恋父或恋母情结。

潜伏期(6-12岁左右):兴趣扩大,由对自己身体和父母感情转变到周围事物,男女儿童在情感上呈现疏远分离趋势。

两性期(13-18岁左右):性器官发育成熟,开始有两性生活的理想和婚姻家庭意识。

(4)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第一阶段(0-1.5岁)婴儿期:基本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任务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1.5-3岁)儿童早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任务是培养自主感,科福,羞怯与怀疑。

第三阶段(3、6-7岁)学前期:主动感对内疚感,任务是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第四阶段(6、7-12岁)学龄期:勤奋感对自卑感,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第五阶段(12-18)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感,防止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18-25岁)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任务是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感。

第七阶段(25-60岁)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60岁以上)成年晚期: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和沮丧。

5、情绪调节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9

自我防御机制,是在自我在精神受干扰时,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包括压抑、否认、置换、文饰、投射等。

压抑,是指把那些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回忆或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否认,是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此减少心灵上的痛苦。

置换,又称转移。是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直接表现时,就转移到其它较安全或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的对象上。例如迁怒。

文饰,即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无法达到追求目标,给自己找一些有力的理由来解释。有两种表现,一种是酸葡萄心理,另一种是甜柠檬心理。

投射,一般是指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等,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而断言别人是这样,以免除自责的痛苦。例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代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升华,是指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冲动所伴随的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渠道,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例如文学、绘画创作。

幽默,是指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把话题从情感问题上移开。

6、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及缓解方法?

原因:

主观方面,中学生正处于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他们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

客观方面,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或者与学生关系不融洽,都会导致逆反心理。

缓解方法:

尊重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得到他人认同和尊重。 注意语言,尽量避免使用命令的词汇。 委婉地纠正孩子的错误。

学会聆听,问题出现时注意聆听孩子的想法,给双方必要的时间,缓解紧张情绪。

三、历年真题

(一)单选题

【2012年下】

1、王悦接到高考通知书已经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平静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10

A激情B心境C应激D挫折

2、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斯基B乔姆斯基C巴甫洛夫D弗洛伊德 3、上初中以来,刘俊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到底是谁?我将来要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心理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

A亲密对孤独B勤奋对自卑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信任对不信任

【2013年上】

4、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5、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开朗,南方人含蓄细腻,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上述人格特征属于( )

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次要特质D中心特质

6、当学生嘲笑张老师个子矮小时,张老师以一句浓缩的就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这种情绪调节的方法称为( )

A升华B补偿C幽默D宣泄

【2013年下】

7、赵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 )

A整体型B序列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8、在一项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天气炎热,同学们都感到口干舌燥,此时,小丽会因为自己还剩半杯水而高兴,而小悦则因为自己有半杯水而担忧,这说明情绪具有( )

A主观性B感染性C客观性D两极性

【2014年上】

9、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在成人的指导下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

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先行组织者D互动协作

10、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他很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属于( )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效能感

11、田禾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活动认认真真。她的这种品质属于性格的哪种特征?( )

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

(二)辨析题

11

1、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的水平(2013年上)

(三)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特征(2013年上)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2012年下)

冯亮和丁明是初二的学生,最近两人都有些心事,于是凑在一起聊天?? 冯亮:你说咱们已经快和爸妈一样高了,可父母还老把我们当小孩,什么都管。

丁明:可不是吗?吃饭要管,穿衣服要管,连去哪儿也要管,放学回家稍晚就唠叨个不停??真烦!有时他们让我们做什么,我偏不听他们的话。最近一段时间,我的情绪似乎失控了。今天的课堂演讲,我紧张得要命,生怕在老师同学面前出丑。

冯亮:我发现了,你脸都红到脖子根上了。

丁明:不光这个,有时候高兴起来,我就跟飞上天似的,感觉无所不能。可是难过起来,又像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冯亮:我也一样,就比如每次跟女同学打招呼,我常莫名其妙地心跳加速,感觉既紧张又害怕,以前不是这样。

丁明:有时候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好,譬如不够帅之类的。

冯亮:还有不够优秀,能力不够强等。我特希望在别人眼中是一个聪明、有实力的人。

丁明:我特理解你,这种感觉我也有,而且特想跟人倾诉,但就是不知道该跟谁说。

问题:

(1)上面两位同学的谈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什么特点? (2)作为老师,你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建议?

2、材料:(2013年下)

肖平、王东、高力与赵翔喜欢踢足球,也喜欢看足球比赛,但他们在观看足球比赛时的情绪表现却非常不一样。当看到自己喜欢的球星踢了一个好球时,肖平立刻大喊:好球,好球,同时兴奋得手舞足蹈;王东也能兴奋,叫好并鼓掌。却没有肖平那样狂热,有时还劝告肖平别喊叫;高力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这球踢得不错,有水平;赵翔始终沉默不语,会心一笑。

问题:

(1)请指出四个人的气质类型 (2)请说明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

(3)请说明教师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3z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