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02 02: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3.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课时:第一课时 课程类型:新授课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设计者:孙丽娟 郑州市航空港区张庄中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章的起始课,与后面三个课时合起来分别呈现的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三

种方式——表格法、关系式法和图象法。本章作为研究变量和函数的起始章节,重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生活中的“变量”。同时还要教给学生用表格呈现实验中变量的数据的方法。依据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示,进行预测或推测已知中没有给出的量,也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目标之一。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知道的:学生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了探索规律,并会从统计图中 获取信息。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感受和体会生活中的“变量”。

需要教师指导解决的: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从 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

教学目标

1、从具体实例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能举出反应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 2、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预测。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

教学难点:

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 预测。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工具:导学案、电子、黑板综合使用 教学评价:

1、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常量这些概念,同时体会表

格对于数据的整理和呈现起到的作用。 2、最佳小组综合评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一)预习课本P96—P97内容

(二)思考:什么是变量?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因变量?

二、合作探究

问题1:观察图表思考,逐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高度h/厘米 10 时间 t/秒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4.23 3.00 2.45 2.13 1.89 1.71 1.59 1.50 1.41 1.35 (1)表格中的数据告诉你什么?当支撑物高度为70厘米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

(2)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时间,随着h逐渐变大,t是如何变化的? (3)h增加10厘米时,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4)估计当h=110时,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5)随着支撑物高度h的变化,还有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量始终不发生变化? 问题2:议一议,我国从1949年到199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

时间/年 人口/亿 1949 5.42 1959 6.72 1969 8.07 1979 9.75 1989 11.07 1999 12.59 2009 13.35 (1)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人口总数,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从1949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10年,我国人口怎样变化的?

[小结]

在表1中,支撑物高度h和小车下滑时间t都在变化,他们都是 _______。其中t随h的变化而变化,h是___________,t是___________.

在表2中,我国人口总数Y随时间X的变化而变化,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是因变量。借助_________,我们可以具体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三、当堂检测

1、研究表明,当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氮肥用量/千克 0 土豆产量/吨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千克/公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2、婴儿在6个月、1周岁、2周岁时体重分别大约是出生时的2倍、3倍、4倍,6周岁、10周岁时的体重分别大约是1周岁是的2倍、3倍。 (1)上述哪些量在发生变化?自变量和因 变量各是什么?

(2)某婴儿在出生时的体重是3.5千克,请把他在发育过程中的体重情况填入下表: 年龄 刚出生 6个月 1周岁 2周岁 6周岁 10周岁 体重/千克 (3)根据表中的数据,说一说儿童从出生到10周岁之间体重是怎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四、拓展延伸

1、右图为电影院,它里面的座位按下列方式设置: 排数 座位数 1 60 2 64 3 68 4 72 (1)上述哪些量在变化?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2)第5排、第6排各有多少个座位? (3)第n排有多少个 座位?请说明你的理由。 2、树苗的生长情况表: 年数(年) 0 树高(米) 1.5 1 1.7 2 1.9 3 2.1 4 2.3 5 2.5 ... ... (1)从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哪个变量?

(2)请你根据以上信息预测第六年、第八年树的高度;当小树苗长到3.5米时,所需的年数是多少呢?

(3)如果设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那么x年后,树的高度是多少呢?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谈谈你的收获和困惑

作业设计:

基础达标:

父亲告诉小明:“距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父亲还出示了下面的表格: 距离地面高度/千米 温度/℃ 0 20 1 14 2 8 3 2 4 -4 5 -10 根据上表,父亲还给小明出了下面几个问题,请你和小明一起回答: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如果用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温度,那么随着h的变化,t如何变化? 3.你知道距离地面5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吗? 4.你能预测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吗? 拓展延伸:

据世界人口组织公布的数据,地球上的人口1600年为5亿,1830年为10亿,1930年为20亿,1960年为30亿,1974年为40亿,1987年为50亿,1999年达到60亿。用表格上面的数据,并说一说世界人口是怎样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 时间/年 人口/亿

1600 5 1830 10 1930 20 1960 30 1974 40 1987 50 1999 6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3i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