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学设计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0 15:24:16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

章节、课题名称 基本信息 分册(模块)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必修一 课程标准的描述 授课时数 第1课时 本节的实验是高中阶段第一个“探究实验”,要逐步教会学生进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虽然实验本身很简单,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如何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作出假设,并根据所做的假设来设计实验,考虑实验操作的具体细节(材料、试剂的选择,操作步骤,结果预期,设计记录表格等),这教学内容 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介绍的是以水和无机盐的跨膜运输为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是在学习了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再学习的,也是为进一步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来认识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打好基础的。本节共分2课时完成,为了适应教学实际,我安排水及无机盐的跨膜运输作为第一才是最重要的。结合对实验的分析来介绍渗透装置和渗透作用,指出一个成熟的细胞就是一个渗透装置。 课时的主要内容,其中的“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探究实验安排在第二课时进行。 知识结构框架(或概念图、思维导图等)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定义: 2、发生条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三、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分析 分析 学生在初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节内容都有帮助。而本节内容需要学生从微观水平上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理解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内容本身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困难。另外,学生在初中曾经接触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但在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都还缺乏训练。重基础,重联系实际,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融会贯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说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条件; (2) 列举水的跨膜运输,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教学目标 (3) 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2.能力目标: (1) 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 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 (3) 在实验操作中,养成良好的实验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教学重点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难点 探究水分进出细胞是顺相对浓度梯度的。 1、通过问题串层层递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维,启发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2、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2、师生合作探究,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设计和操作。 教学策略的简要阐述 1、设置的问题串有梯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启发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 2、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利于学生内化知识;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具有亲切感,学生乐于并且易于接受。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一、 引出新课 二、 学习新知 “问题探讨” 渗透作用 联系生活: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依据 通过复习旧知识和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 糖拌菜放一段时间后,盘中会溢出“汁儿”,问题引领,调动积极这是为什么呢?“汁儿”是从哪来的? 今天,我们以水分为例,共同探讨水分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 性,诱发探究心理 结合点,启发思维,产生质疑,激发探索新知的欲望。 组织阅读书本→演示渗透现象→组织小组讨论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与分析→自主构建知识。 演示渗透装置,提出讨论问题:析渗透现象,思考并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不同学 自主构建概念。 科知识的能力。 1.蔗糖分子和水分子是否都通过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通过数量一样吗?为什么? 3.漏斗的液面会无限上升吗?为什么? 4.如果用一纱布代替半透膜,结果会怎样?原讨论问题1-2,启发归利用动画演示,增强直观感;纳得出:渗透作用的设计“问题串”是为了以问题概念。讨论问题3-5,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启发归纳得出:渗透究、合作,最终完成对知识的主作用发生的两个条动建构。

因? 5.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又会怎样?原因? 教师点评:给学生适当的鼓励。 件。 给学生适当的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 动物细胞的吸水引导回忆红细胞的有关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识 和失水 图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从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当我们吃比较咸的食物 总结,进而得出科学结论的能时,如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等,你的 力。 口腔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有什么办法解决? 展示图片: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水和失水 讨论分析: 1.图中所示的红细胞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培养搜索资料,结合生活实际, 2.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 有利于提高生物学知识运用的 水而涨破吗? 小组讨论红细胞吸水能力和学生的科学养素,同时 3.你认为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多少取决于什么条 和失水规律,小组代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的实例中 活学活用 件? 表总结发言,教师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4.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透过细胞膜吗?充完整。 这说明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 什么膜? 师生总结:动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 生活小博士: 1.打点滴的时候,为什么要打0.9%的生理盐水 呢? 2.连续嗑带盐的瓜子后,口腔和唇的黏膜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3.炎热的夏天,为什么不能一次性饮用大量的纯净水呢?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况又是怎么样?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抢培养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答。 释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例如,在日常生活里, 夏天家里做凉伴黄瓜时有 水出现,腌萝卜条时洒上一些盐会出水;而卖菜学生积极讨论回答。 锻炼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学 科学探究: 的阿姨经常向青菜上洒水,青菜变得硬挺,说明植物细胞也会吸水和失水。 展示图片:成熟植物细胞结构图 提出问题: 会应用所学知识原理来分析问题。 1.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主要是指哪一结构中学生复习植物细胞结让学生能够把所这知识联系在水?水分子进出液泡要经过哪些结构? 2.成熟的植物细胞能看作一个渗透装置吗?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 构,与渗透装置对比,一起。 找出相似点。 科学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 学生初步学会提取信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及友好的植物细胞的吸水探究分析: 和失水 三、 息,提出探究问题。 合作精神。 1.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需要哪些仪器和用具? 2.外界溶液应该选择什么试剂才能让细胞失水和 学生讨论得出实验用吸水? 3.若液泡无色,容易观察到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具、试剂;材料;方 法步骤。 吗? 4.制作临时装片后,如何让细胞浸润在外界溶液学以致用,培养应用意识和提讨论后学生制作临时中?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装片进行实验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①原生质层可看作半透膜。②当细胞液浓度 ﹥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③当细胞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学生总结归纳动植物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的能力。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异复原。 同。 思考:植物细胞会不会像动物细胞一样,不断的吸水最后涨破呢? 一、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条件 学生整理本节知识体验生物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小结和练习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条件 板书设计 点,完成练习。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定义: 2、发生条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三、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教学特色 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评价。 1.本节课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线,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活动条件,激发学生对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本节师生互动场合较多,要求老师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3b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