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练习题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07 11: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A 5.D 6.C7.B8.C 9.D 10.D 11.C 12.B 13.A 14.B 15.B 16.D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CDE 3.BCDE 4.ABDE 5.CDE 6.ABCDE 7.BDE 8.ACDE 9.ABCDE 10.ABDE 11.AB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第二章货币资金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A

5.C

6.D

7.D

8.A

9.A 10.A 11.A

12.D【解析】存出投资款用于投资业务,其他各项一般用于采购和结算。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C

4.ACE

5.BDE

6.ABCE

7.BCDE

8.CDE

9.BCDE【解析】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以及外埠存款一般用于采购和结算业务,而存出投资款用于投资业务。10.BCD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四)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1.(1)借:库存现金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2)借:管理费用320

贷:库存现金320

(3)借:其他应收款——李民 1 000

贷:库存现金 1 000 (4)借:库存现金46 000

贷:银行存款46 000 (5)借:应付福利费600

贷:库存现金600

(6)借:库存现金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

应交税费——应增销85 (7)借:应付工资45 200

贷:库存现金45 200 (8)借:其他应收款——行管部门 5 000 贷:库存现金 5 000 (9)借:银行存款30 000

贷:应收账款30 000 (10)借:管理费用 1 060

贷:其他应收款——李民 1 000

库存现金60 (11)借:应付账款——兴华公司 6 200

贷:银行存款 6 200

(12)借:管理费用98

贷:库存现金98

(13)借:材料采购 6 000

应交税费——应增进项1 020

贷:银行存款7 020

(14)借:应交税费——应增已交税金41 200 贷:银行存款41 200 (15)借:银行存款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 000

应交税费——应增销项 3 400 (16)借:管理费用 2 300 贷:库存现金 2 300 2.(1)借:其他货币资金——银汇40 000

贷:银行存款40 000 (2)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50 000 贷:银行存款50 000 (3)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12 000 贷:银行存款12 000 (4)借:材料采购31 000 应交税费——应增进项 5 27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汇36 270 (5)借:银行存款 3 73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汇 3 730 (6)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150 000 贷:银行存款150 000 (7)借:材料采购40 000 应交税费——应增进项 6 8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6 800 (8)借:银行存款 3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 200 (9)借:管理费用 3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3200 (10)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200 000 贷:银行存款200 000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见表2—1。

表2—1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9年6月30日单位:元

第三章存货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C

5.B

6.C

7.B

8.A

9.C

10.C【解析】委托加工存货支付的加工费、运杂费等,均应计入委托加工存货成本;委托加工存货需要缴纳消费税的,如果存货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存货成本,如果存货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支付的由受托加工方代收代缴的增值税,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因此,本题中只有答案C符合题意。11.C 12.C

13.A【解析】如果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补价.在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存货的成本时,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作为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在以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存货的成本时,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作为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因此,无论换入存货的计量基础如何.支付的补价均计入换入存货的成本

14.A【解析】换入存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换出的资产应视为按公允价值予以处置处理。因此,在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情况下,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15.A【解析】换入存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换出的资产应视为按公允价值予以处置处理。因此,在换出资产为存货的情况下,应当作为销售存货处理,以存货的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并按存货的账面价值结转销售成本。

16.A【解析】换入存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作为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本题中,换入商品的入账成本=62 000+1 500-9 000=54 500(元)

17.B【解析】换入存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换出的资产应视为按公允价值予以处置处理。因此,在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下,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损益,计入投资收益。本题中,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75 000-(90 000-20 000)=5 000(元)18.C 19.D

20.A【解析】企业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如果重组债权已计提了减值准备,应先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

让存货公允价值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之间的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减后仍有损失的,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本题中,债务重组损失=80 000-(50 000+8 500)-15 000=6 500(元)

21.D【解析】企业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如果重组债权已计提了减值准备,应先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存货公允价值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之间的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减后减值准备仍有余额的,应予转回并抵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22.B 23.C

24.B【解析】期末结存存货与本期发出存货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根据上列公式,在存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意味着本期发出存货成本较低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本期发出存货成本较低,导致本期利润较高。

25.B【解析】在建工程领用的库存商品,应视同销售,按库存商品的计税价格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连同领用的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一并计入有关工程项目成本。本题中,

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2 000+2 500×17%=2 425(元)

26.A【解析】在建工程领用的原材料,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应按所领用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一并计入有关工程项目成本。27.A 28.D 29.B 30.C 31.C 32.A 33.D

34.D【解析】超支差异是指存货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因此,

10 000元-计划成本=200元计划成本=10 000-200=9 800(元)

35.B【解析】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1 500(441 000450 000)

75 000450 000

-+-

+

×100%=-2%

36.B【解析】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1 000(29

2 000300 000)

50 000300 000

-+-

+

=-2%

37.C【解析】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20 000+20 000×3%=20 600(元)

38.C【解析】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存货应负担的超支差异=50 000+2 000=52 000(元)

存货的账面价值=存货的实际成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2 000-6 000=46 000(元)

39.A【解析】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存货应负担的节约差异=80 000-5 000=75 000(元)

存货的账面价值=存货的实际成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5 000-10 000=65 000(元)

40.D 41.C 42.B 43.D

44.B【解析】当年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当期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300 000-250 000)-20 000=30 000(元)

45.B 46.B 47.D 48.B

49.C【解析】如果盘盈或盘亏的存货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先按规定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当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二)多项选择题

1.ACE

2.ABCDE

3.ACE

4.ABCD

5.BCE

6.BCDE【解析】换入存货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时,可按下列公式确定存货入账成本:

存货入账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可见,B、C、D、E选项均会影响存货入账成本的确定。

7.ABCD 8.ABC 9.ABCD 10.ABDE 11.AE 12.BCE 13.ABD

14.CE【解析】生产部门领用的周转材料,其成本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管理部门领用的周转材料,其成本应计入管理费用;用于出租的周转材料,其成本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周转材料和用于出借的周转材料,其成本应计入销售费用。

15.BCD【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登记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取得存货并形成差异时,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在该科目的借方登记,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在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发出存货并分摊差异时,超支差异从该科目的贷方用蓝字转出,节约差异从该科目的贷方用红字转出16.BCE 17.ABC

(三)判断题

1.×【解析】为固定资产建造工程购买的材料,期末时如果尚未领用,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工程物资”项目反映。

2.√

3.√

4.√

5.√

6.×【解析】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虽然销货方在分期收款期限内仍保留商品的法定所有权,但所售商品的风

险和报酬实质上已转移给购货方,因而属于购货方的存货。

7.×【解析】不同行业的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各不相同,存货的具体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服务性企业的存货以办公用品、家具用具,以及少量消耗性物料用品为主;商品流通企业的存货以待销售的商品为主,也包括少量的周转材料和其他物料用品;制造企业的存货不仅包括各种原材料、周转材料,也包括在产品和产成品。8.√9.√

10.×【解析】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11.√12.√13.√

14.×【解析】如果购入存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应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计入各期财务费用。15.√

16.×【解析】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存货短缺、毁损等情况,报经批准处理后,应区别情况进行会计处理:(1)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有关存货的采购成本。(2)属于供货单位或运输单位的责任造成的存货短缺,应由责任人补足存货或赔偿货款,不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3)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将扣除保险公司和过失人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17.×【解析】见16题解析。18.×【解析】见16题解析。

19.×【解析】需要缴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存货,由受托加工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分别以下情况处理:(1)委托加工存货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由受托加工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存货成本;(2)委托加工存货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由受托加工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按规定准予抵扣,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待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生产完成并销售时,从生产完成的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额中抵扣。

20.√21.√

22.×【解析】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存货,如果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存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其入账价值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23.×【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区分下列情况进行处理:(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并按账面价值结转成本。(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应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计入投资收益。24.√

25.×【解析】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收到的补价,应当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中扣除,以二者之差作为确定换入存货成本的基本依据,不应计入营业外收入.26.√27.√28.√29.√

30.×【解析】存货计价方法一旦选定,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不是不得变更。如果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变更或变更会使会计信息更相关、更可靠,则应当变更。

31.×【解析】个别计价法虽然具有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完全一致的优点,但其操作程序相当复杂,因而适用范围较窄,在会计实务中通常只用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或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的计价,以及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值较高或体积较大、容易辨认的存货的计价。32.√

33.×【解析】企业作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对象支付的商品,应作为商品销售处理,按该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按该商品的账面价值结转销售成本;但作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对象支付的商品,则不作为商品销售处理,应按该商品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34.√

35.×【解析】在建工程领用的原材料,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应以原材料成本作为有关工程项目支出。36.√

37.×【解析】企业没收的出借周转材料押金,应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入账。38.√

39.×【解析】五五摊销法是指在领用周转材料时先摊销其账面价值的一半,待报废时再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另一半的一种摊销方法。40.√

41.×【解析】存货的日常核算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但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当按实际成本反映存货的价值。

42.×【解析】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计划成本高于实际成本的差异,称为节约差异,计划成本低于实际成本的差异,称为超支差异。43.×【解析】见42题解析。

44.×【解析】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只有外购的存货需要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计价对比、确定存货成本差异,通过委托加工、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取得的存货,应直接按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确定存货成本差异,不需要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计价对比。45.√

46.×【解析】“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中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实际成本而不是重置成本。

47.×【解析】企业某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该期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再扣除“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后的金额。48.√49.√

50.×【解析】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应按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51.√

52.×【解析】存货盘盈,报经批准处理后,应当冲减管理费用。

53.×解析】存货盘盈应冲减管理费用,而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调整留存收益。

54.×【解析】企业因收发计量差错造成的库存存货盘亏,应计入管理费用。

55.×【解析】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库存存货毁损,应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56.×【解析】如果盘盈或盘亏的资产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先按规定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不应在会计报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四)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1.不同情况下外购存货的会计分录。

(1)原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也已支付。

借:原材料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11 700 (2)款项已经支付,但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①6月15日,支付款项。

借:在途物资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11 700

②6月20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10 000

贷:在途物资10 000

(3)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企业。

①6月22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

不作会计处理。

②6月28日,发票账单到达企业,支付货款。

借:原材料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11 700 (4)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未到达企业。

①6月25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

不作会计处理。

②6月30日,发票账单仍未到达,对该批材料估价10 500元入账。

借:原材料10 5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0 500

③7月1日,用红字冲回上月末估价入账分录。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④7月5日,发票账单到达企业,支付货款。

借:原材料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11 700

2.购入包装物的会计分录。

(1)已支付货款但包装物尚未运达。

借:在途物资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

贷:银行存款58 500

(2)包装物运达企业并验收入库。

借:周转材料50 000

贷:在途物资50 000

3.购入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分录。

(1)7月25日,购入的低值易耗品验收入库。

暂不作会计处理。

(2)7月31日,对低值易耗品暂估价值入账。

借:周转材料60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60 000

(3)8月1日,编制红字记账凭证冲回估价入账分录。

借:周转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4)8月5日,收到结算凭证并支付货款。

借:周转材料58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 860

贷:银行存款68 160

4.采用预付款方式购进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预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宇通公司100 000

贷:银行存款100 000

(2)原材料验收入库。

①假定宇通公司交付材料的价款为85 470元,增值税税额为14 530元。

借:原材料85 4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 530

贷:预付账款——宇通公司100 000

②假定宇通公司交付材料的价款为9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5 300元,星海公司补付货款5 300元。

借:原材料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 300

贷:预付账款——宇通公司105 300 借:预付账款——宇通公司 5 300

贷:银行存款 5 300

③假定宇通公司交付材料的价款为8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 600元,星海公司收到宇通公司退回的货款6 400

元。

借:原材料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 600

贷:预付账款——宇通公司93 600

借:银行存款 6 400

贷:预付账款——宇通公司 6 400

5.赊购原材料的会计分录(附有现金折扣条件)。

(1)赊购原材料。

借:原材料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

贷:应付账款——宇通公司58 500

(2)支付货款。

①假定10天内支付货款。

现金折扣=50 000×2%=1 000(元)实际付款金额=58 500-1 000=57 500(元)

借:应付账款——宇通公司58 500

贷:银行存款57 500

财务费用 1 000

②假定20天内支付货款。

现金折扣=50 000×1%=500(元)实际付款金额=58 500-500=58 000(元)

借:应付账款——宇通公司58 500

贷:银行存款58 000

财务费用500

③假定超过20天支付货款。

借:应付账款——宇通公司58 500

贷:银行存款58 500

6.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计算材料的入账成本和未确认融资费用。

每年分期支付的材料购买价款=5 000 000 5 000 00020%

4

-?

=1 000 000(元)

每年分期支付的材料购买价款现值=1 000 000×3.387211=3 387 211(元)

原材料入账成本=5 000 000×20%+3 387 211=4 387 211(元)

未确认融资费用=5 000 000-4 387 211=612 789(元)

(2)采用实际利率法编制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见表3—1。

表3—1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

(实际利率法)金额单位:元

(3)编制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4 387 21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 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612 789

贷:长期应付款 4 000 000 银行存款 1 850 000

(4)编制分期支付价款和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会计分录。

①第1年年末,支付价款并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长期应付款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借:财务费用237 10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237 105

②第2年年末,支付价款并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长期应付款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借:财务费用183 70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83 702

③第3年年末,支付价款并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长期应付款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借:财务费用126 561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26 561

④第4年年末,支付价款并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长期应付款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借:财务费用65 421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65 421

7.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1)计算实际利率。

首先,按6%作为折现率进行测算:应付合同价款的现值=120 000×2.673012=320 761(元)

再按7%作为折现率进行测算:应付合同价款的现值=120 000×2.624316=314 918(元)

因此,实际利率介于6%和7%之间。使用插值法估算实际利率如下:

实际利率=6%+(7%-6%)×320 761320 000

320 761314 918

-

-

=6.13%

(2)采用实际利率法编制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见表3—2。

表3—2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金额单位:元

(3)编制会计分录。

①20×7年1月1日,赊购原材料。

借:原材料3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1 200

未确认融资费用40 000

贷:长期应付款——B公司360 000

银行存款61 200

②20×7年12月31日,支付分期应付账款并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长期应付款——B公司120 000

贷:银行存款120 000

借:财务费用19 61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9 616

③20×8年12月31日,支付分期应付账款并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长期应付款——B公司120 000

贷:银行存款120 000

借:财务费用13 46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3 462

④20×9年12月31日,支付分期应付账款并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长期应付款——B公司120 000

贷:银行存款120 000

借:财务费用 6 92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6 922

8.外购原材料发生短缺的会计分录。

(1)支付货款,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借:在途物资2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 500

贷:银行存款292 500

(2)材料运达企业,验收时发现短缺,原因待查,其余材料入库。

短缺存货金额=200×25=5 000(元)入库存货金额=250 000-5 000=245 000(元)

借:原材料245 000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 000

贷:在途物资250 000

(3)短缺原因查明,分别下列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①假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借:原材料 5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 000

②假定为供货方发货时少付,经协商,由其补足少付的材料。

借:应付账款——××供货方 5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 000

借:原材料 5 000

贷:应付账款——××供货方 5 000 ③假定为运输单位责任,经协商,由运输单位负责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运输单位 5 8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0 借:银行存款 5 850 贷:其他应收款——××运输单位 5 850 ④假定为意外原因造成,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4 600元。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4 600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1 2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0 借:银行存款 4 600 贷: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4 600 9.委托加工包装物的会计分录。

(1)发出A材料,委托诚信公司加工包装物。

借:委托加工物资50 000 贷:原材料——A材料50 000 (2)支付加工费和运杂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10 200 贷:银行存款10 200 (3)支付由诚信公司代收代缴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 1 700 (4)包装物加工完成,验收入库。包装物实际成本=50 000+10 200=60 200(元)借:周转材料60 200 贷:委托加工物资60 200 10.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支付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1)假定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2)假定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直接销售。

借:委托加工物资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11.接受捐赠商品的会计分录。商品实际成本=500 000+1 000=501 000(元)

借:库存商品501 000 贷:营业外收入500 000 银行存款 1 000 12.不同情况下接受抵债取得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假定星海公司未计提坏账准备。

借:原材料15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 5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24 500

贷:应收账款——宇通公司200 000 银行存款500 (2)假定星海公司已计提20 000元的坏账准备。

借:原材料15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 500

坏账准备20 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4 500

贷:应收账款——宇通公司200 000

银行存款500

(3)假定星海公司已计提30 000元的坏账准备。

借:原材料15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 500

坏账准备30 000

贷:应收账款——宇通公司200 000

银行存款500

资产减值损失 5 500

13.不同情况下以长期股权投资换入商品的会计分录。

(1)换出长期股权投资与换入商品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

换入商品入账成本=260 000-50 000+1 000-29 060=18 1940(元)

借:库存商品181 9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9 06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5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260 000

银行存款 1 000

(2)换出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200 000元。

换入商品入账成本=200 000+1 000-29 060=171 940(元)

借:库存商品171 9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9 06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50 000

投资收益1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260 000

银行存款 1 000

14.不同情况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分录。

(1)星海公司以产成品换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①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原材料入账成本=180 000+30 600+11 700-32 300=190 000(元)借:原材料1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2 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 600

银行存款11 7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50 000

贷:库存商品150 000

②假定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原材料入账成本=150 000+30 600+11 700-32 300=160 000(元)借:原材料1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2 300

贷:库存商品1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 600

银行存款11 700

(2)宇通公司以原材料换入产成品的会计分录。

①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产成品入账成本=190 000+32 300-11 700-30 600=180 000(元)借:库存商品1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 600

银行存款11 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2 300

借:其他业务成本190 000

贷:原材料190 000

②假定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产成品入账成本=190 000+32 300-11 700-30 600=180 000(元)借:库存商品1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 600

银行存款11 700

贷:原材料1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2 300

15.存货计价方法的应用。

(1)先进先出法。

4月8日发出甲材料成本=1 000×50+500×55=77 500(元)

4月18日发出甲材料成本=700×55+300×54=54 700(元)

4月28日发出甲材料成本=1 200×54=64 800(元)

4月份发出甲材料成本合计=77 500+54 700+64 800=197 000(元)

4月末结存甲材料成本=50 000+197 200-197 000=100×54+800×56=50 200(元)

(2)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50 000197 200

1 000 3 600

+

+

=53.74(元)

4月末结存甲材料成本=900×53.74=48 366(元)

4月份发出甲材料成本=(50 000+197 200)-48 366=198 834(元)(3)移动加权平均法。

4月5日购进后移动平均单位成本=50 00066 000

1 000 1 200

+

+

=52.73(元)

4月8日结存甲材料成本=700×52.73=36 911(元)

4月8日发出甲材料成本=(50 000+66 000)-36 911=79 089(元)

4月15日购进后移动平均单位成本=36 91186 400

7 000 1 600

+

+

=53.61(元)

4月18日结存甲材料成本=1 300×53.61=69 693(元)

4月18日发出甲材料成本=(36 911+86 400)-69 693=53 618(元)

4月25日购进后移动平均单位成本=69 69344 800

1 300800

+

+

=54.52(元)

4月28日结存甲材料成本=900×54.52=49 068(元)

4月28日发出甲材料成本=(69 693+44 800)-49 068=65 425(元)

4月末结存甲材料成本=900×54.52=49 068(元)

16.生产经营领用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50 000

——辅助生产成本150 000

制造费用80 000

管理费用20 000

贷:原材料600 000

1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分录。

(1)星海公司以库存商品换入专利权的会计分录。换入专利权入账成本=240 000+40 800+19 200=300 000(元)借:无形资产3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0 800

银行存款19 200

借:主营业务成本200 000

贷:库存商品200 000

(2)D公司以专利权换入库存商品的会计分录。换入商品入账成本=300 000-19 200-40 800=240 000(元)借:库存商品2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0 800

银行存款19 200

累计摊销70 000

贷:无形资产350 000 营业外收入20 000 18.在建工程领用存货的会计分录。

(1)假定该批存货为外购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28 000 贷:原材料28 000 (2)假定该批存货为自制产成品。

借:在建工程33 100 贷:库存商品2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 19.领用包装物的会计分录。

(1)假定该包装物为生产产品领用。

借:生产成本 1 500 贷:周转材料 1 500 (2)假定该包装物随同产品一并销售但不单独计价。

借:销售费用 1 500 贷:周转材料 1 500 (3)假定该包装物随同产品一并销售且单独计价。

借:其他业务成本 1 500 贷:周转材料 1 500 20.出借包装物的会计分录。

(1)包装物的成本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

借:销售费用50 000 贷:周转材料50 000 (2)包装物的成本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

①领用包装物,摊销其价值的50%。

借:周转材料——在用50 000 贷:周转材料——在库50 000 借:销售费用25 000 贷:周转材料——摊销25 000 ②包装物报废,摊销剩余的价值,并转销已提摊销额。

借:销售费用25 000 贷:周转材料——摊销25 000 借:周转材料——摊销50 000 贷:周转材料——在用50 000 ③包装物报废,残料作价入库。

借:原材料200 贷:销售费用200 (3)包装物押金的会计处理。

①收取包装物押金。

借:银行存款60 000 贷:其他应付款60 000 ②假定客户如期退还包装物,星海公司退还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60 000 贷:银行存款60 000 ③假定客户逾期未退还包装物,星海公司没收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6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51 28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 718

21.出租包装物的会计分录。

(1)领用包装物。

借:周转材料——在用72 000 贷:周转材料——在库72 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36 000 贷:周转材料——摊销36 000 (2)收取包装物押金。

借:银行存款80 000 贷:其他应付款80 000 (3)按月从押金中扣除租金。

借:其他应付款1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0 000 22.生产领用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分录。

(1)低值易耗品的成本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

借:制造费用36 000 贷:周转材料36 000 (2)低值易耗品的成本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

①领用低值易耗品并摊销其价值的50%。

借:周转材料——在用36 000 贷:周转材料——在库36 000 借:制造费用18 000 贷:周转材料——摊销18 000 ②低值易耗品报废,摊销剩余的价值,并转销已提摊销额。

借:制造费用18 000 贷:周转材料——摊销18 000 借:周转材料——摊销36 000 贷:周转材料——在用36 000 (3)将报废低值易耗品残料出售。

借:银行存款300 贷:制造费用300 23.购进原材料的会计分录(计划成本法)。

(1)支付货款。

借:材料采购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

贷:银行存款58 500 (2)材料验收入库。

①假定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9 000元。

借:原材料49 000 贷:材料采购49 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1 000 贷:材料采购 1 000 ②假定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2 000元。

借:原材料52 000 贷:材料采购52 000 借:材料采购 2 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 000 24.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计划成本法)。

(1)按计划成本领用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235 000 制造费用12 000

管理费用 3 000

贷:原材料250 000

(2)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

3 00017 000

50 000230 000

-+

+

×100%=5%

(3)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生产成本=235 000×5%=11 750(元)

制造费用=12 000×5%=600(元)

管理费用=3 000×5%=150(元)

借:生产成本11 750 制造费用600

管理费用150

贷:材料成本差异12 500 (4)计算月末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原材料科目期末余额=(50 000+230 000)-250 000=30 000(元)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期末余额=(-3 000+17 000)-12 500=1 500(元)

结存原材料实际成本=30 000+1 500=31 500(元)

25.发出产成品的会计处理(计划成本法)。

(1)编制销售产成品并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3 57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7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 500 000 贷:库存商品 2 500 000 (2)编制在建工程领用产成品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361 200 贷:库存商品3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1 200

(3)计算本月产品成本差异率。产品成本差异率=

14 000107 000

500 000 2 600 000

-+

+

×100%-3%

(4)分摊产品成本差异。

销售产品应负担的产品成本差异=2 500 000×(-3%)=-75 000(元)

在建工程应负担的产品成本差异=300 000×(-3%)=-9 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在建工程

贷:产品成本差异

(5)计算产成品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应填列的金额。

产成品期末余额=500 000+2 600 000-2 800 000=300 000(元)

产品成本差异期末余额=14000+(-107000)-(-84000)=-9000(元)

产成品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填列的金额(实际成本)=300 000-9 000=291 000(元)

26.领用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处理(计划成本法)。

(1)领用低值易耗品并摊销其价值的50%。

借:周转材料——在用45 000

贷:周转材料——在库45 000

借:管理费用22 500

贷:周转材料——摊销22 500

(2)领用当月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应负担的成本差异=22 500×(-2%)=-450(元)借: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

(3)低值易耗品报废,摊销剩余的价值,并转销已提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22 500

贷:周转材料——摊销22 500

借:周转材料——摊销45 000

贷:周转材料——在用45 000

(4)将报废低值易耗品残料作价入库。

借:原材料 1 000

贷:管理费用 1 000

(5)报废当月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应负担的成本差异=22 500×1%=225(元)借:管理费用225

贷:材料成本差异225

27.委托加工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分录(计划成本法)。

(1)发出甲材料,委托诚信公司加工低值易耗品。

借:委托加工物资82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8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2 000

(2)支付加工费和运杂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30 500

贷:银行存款30 500

(3)支付由诚信公司代收代缴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 贷:银行存款 5 100

(4)低值易耗品加工完成,验收入库。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82 000+30 500=112 500(元)借:周转材料115 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112 500 材料成本差异 2 500

28.不同假定情况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1)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无余额。

A商品计提的跌价准备=11 000-10 000=1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 000

(2)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400元。

A商品计提的跌价准备=1 000-400=6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600 贷:存货跌价准备600

(3)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1 200元。

A商品计提的跌价准备=1 000-1 200=-20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200

贷:资产减值损失200

29.销售商品并结转销售成本和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1)确认销售A商品的收入。

借:银行存款58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 500

(2)结转销售成本和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主营业务成本48 000

存货跌价准备12 000

贷:库存商品——A商品60 000

30.以原材料抵偿债务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H公司8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215 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550 000

存货跌价准备150 000

贷:原材料——A材料700 000

31.计提产成品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1)分别计算A产品和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据以判断是否发生了减值。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6×(7 500-600)=41 400(元)

判断:由于A产品的账面成本为39 000元,因此,A产品没有发生减值。

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2 850-400)+4×(2 800-400)=21 850(元)

判断:由于B产品的账面成本为22 500元,此前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0元,其账面价值为22 000元,因此,B产品进一步发生了减值。

(2)B产品发生了减值,确定当期应当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并编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B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22 500-21 850-500=15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50

贷: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150

(3)分别说明A产品和B产品在2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应列示的金额。

在2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A产品应按其账面成本39 000元列示,B产品应按其可变现净值21 850元列示。

32.计提原材料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1)分别计算A产品和B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据以判断甲材料和乙材料是否发生了减值。

A产品的生产成本=13 200+4×3 000=25 200(元)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4×(7 200-500)=26 800(元)

判断:由于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生产成本,因此,A产品没有发生减值,从而用于生产A产品的甲材料也没有发生减值。

B产品的生产成本=9 600+8×1 500=21 600(元)

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8×(2 800-200)=20 800(元)

判断:由于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生产成本,因此,B产品发生了减值,从而用于生产B产品的乙材料也发生了减值。

(2)乙材料发生了减值,计算其可变现净值,并确定乙材料当期应当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8×(2 800-200-1 500)=8 800(元)

乙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9 600-8 800=800(元)

(3)编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800

贷:存货跌价准备——乙材料800

(4)分别说明甲材料和乙材料在2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应列示的金额。

在2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甲材料应按其账面成本13 200元列示,乙材料应按其可变现净值8 800元列示。

33.计提原材料(部分用于出售、部分用于继续生产产品)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1)计算A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据以判断继续用于生产A产品的甲材料是否发生了减值。

A产品的生产成本=600×20+3×3 500=22 500(元)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3×(7 800-400)=22 200(元)

判断:由于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生产成本,因此,A产品发生了减值,从而继续用于生产A产品的甲材料也发生了减值。

(2)计算拟出售的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并比较其账面成本,据以判断该部分甲材料是否发生了减值。

拟出售的甲材料可变现净值=1 000×18-500=17 500(元)

拟出售的甲材料账面成本=1 000×20=20 000(元)

判断:拟出售的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成本,因此,该部分甲材料也发生了减值。

(3)计算甲材料的减值金额。

继续生产A产品的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3×(7 800-400-3 500)=11 700(元)

继续生产A产品的甲材料的减值金额=600×20-11 700=300(元)

拟出售的甲材料减值金额=20 000-17 500=2 500(元)

全部甲材料减值金额=300+2 500=2 800(元)

(4)编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2 800

贷:存货跌价准备——甲材料 2 800

(5)说明甲材料在2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应列示的金额。

在2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甲材料应按其可变现净值29 200元(11 700+17 500)列示。

34.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会计处理。

(1)20×5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20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00 000元。

甲商品计提的跌价准备=120 000-100 000=2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20 000

(2)20×6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50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35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6 000元。

甲商品的减值金额=150 000-135 000=15 000(元)

甲商品计提的跌价准备=15 000-6 000=9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9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9 000

(3)20×7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00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95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8 000元。

甲商品的减值金额=100 000-95 000=5 000(元)

甲商品计提的跌价准备=5 000-8 000=-3 00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4)20×8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10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15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2 00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2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 000

(5)20×9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60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55 000元。

甲商品计提的跌价准备=160 000-155 000=5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5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35.存货盘盈的会计分录。

(1)发现盘盈。

借:原材料——A材料 2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 000

(2)报经批准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 000

贷:管理费用 2 000

36.存货盘亏的会计分录。

(1)发现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 000

贷:原材料——B材料 3 000

(2)查明原因,报经批准处理。

①假定属于定额内自然损耗。

借:管理费用 3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 000

②假定属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毁损,由过失人赔偿1 000元,款项尚未收取,残料处置收入200元,已存入银行。

借:其他应收款——××过失人 1 000

银行存款200

管理费用 1 8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 000

③假定属于意外事故造成的毁损,由保险公司赔偿2 000元,由过失人赔偿500元,款项尚未收取,残料作价200元入库。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2 000

其他应收款——××过失人500

原材料200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3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 000

第四章金融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B

5.A【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因此,甲公司股票在资产负债表上应列示的金额为其公允价值600万元。

6.B

7.A【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如果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将其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本题中G公司股票的初始确认金额=20000×(3.60-0.20)=68000

8.B【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如果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将其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本题中,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108-6-0.2=101.8(万)

9.C【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本题中,乙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210-0.5=209.5(万元)

10.C 11.A 12.B 13.C

14.B【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是指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收到的价款,减去所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后的差额。如果在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已计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尚未收回,还应从处置价款中扣除该部分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之后,确认处置损益。本题中,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80 000-75 000-2 000=3 000(元)

15.D【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是指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收到的价款,减去所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后的差额。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已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应确认为处置当期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题中,

甲公司股票的初始确认金额=206-6=200(万元)甲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280-200=80(万元)

甲公司股票处置时的账面余额=200+80=280(万元)甲公司股票处置损益=300-280=20(万元)

处置甲公司股票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80=100(万元)

16.C 【解析】企业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获得的投资收益包括持有期间已确认的投资收益、持有期间已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处置损益三部分(应扣减初始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的相关税费)。本题中,甲公司股票的初始确认金额=305-5=300(万元)甲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360-300=60(万元)

甲公司股票处置时的账面余额=300+60=360(万元)甲公司股票处置损益=380-360=20(万元)

通过甲公司股票获得的投资净收益=20+60-1=79(万元)

由于20×8年4月30日收到的现金股利属于购买股票价款中所包含的现金股利,不确认为投资收益,因此,A 公司通过甲公司股票获得的投资净收益包括处置甲公司股票时确认的处置损益20万元和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60万元再扣减初始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的相关税费1万元,共计79万元。

17.C【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因此,甲公司债券在资产负债表上应列示的金额为其公允价值540万元。

18.C【解析】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确认的投资收益包括处置损益和持有期间已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两部分。本题中,

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650-36-2=612(万元)甲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620-612=8(万元)

甲公司债券处置时的账面余额=612+8=620(万元)甲公司股票处置损益=625-620=5(万元)

处置甲公司债券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8=13(万元)

至于20×9年1月10日收到的甲公司债券20×8年度利息36万元应于付息日(20×8年12月31日)确认为投

资收益。

19.C【解析】企业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获得的投资收益包括持有期间已确认的投资收益、持有期间已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处置损益三部分(应扣减初使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的相关税费)。本题中,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215-12-0.5=202.5(万元)甲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204-202.5=1.5(万元)甲公司债券处置时的账面余额=202.5+1.5=204(万元)甲公司债券处置损益=207-204=3(万元)

A公司通过甲公司债券获得的投资净收益=12+1.5+3-0.5=16(万元)

20.D

21.C【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本题中,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1 600-90=1 510(万元)

22.B 23.A

24.A【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明细科目反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

25.D【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明细科目反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面值的差额。本题中,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85 200-80 000×5%=81 200(元)

利息调整金额=81 200-80 000=1 200(元)

26.B【解析】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1 535-90=1 445(万元)

27.B【解析】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既不存在已偿还的本金也没有发生减值损失的情况下,其摊余成本为初始确认金额减去(或加上)利息调整累计摊销额。本题中,甲公司债券初始确认金额=1 095-60=1 035(万元)甲公司债券摊余成本=1 035-(1 000×6%-1 035×5%)=1 026.75(万元)

28.B【解析】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 190-120)×5%=103.5(万元)

29.C【解析】利息调整初始金额(借方)=(1 095-60)-1 000=35(万元)

20×8年12月31日摊销金额=1 000×6%-1 035×5%=8.25(万元)摊销后利息调整余额=35-8.25=26.75(万)

30.C【解析】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既不存在已偿还的本金也没有发生减值损失的情况下,其摊余成本为初始确认金额减去(或加上)利息调整累计摊销额。本题中,甲公司债券初始确认金额=1 020-60=960(万元)甲公司债券摊余成本=960+(960×7%-1 000×6%)=967.2(万元)

31.D【解析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 038-120)×7%=134.26(万元)

32.A【解析】利息调整初始金额(贷方)=1 000-(1 020-60)=40(万元)

20×8年12月31日摊销金额=960×7%-1 000×6%=7.2(万元)摊销后利息调整余额=40-7.2=32.8(万元)

33.B

34.B【解析】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9 700×6%=582(万元)

35.D【解析】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到期时的账面价值=债券面值+应计利息=70 000+70 000×5%×3=80 500

36.C 37.B

38.A【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金额为其账面价值扣除将于1年内到期的投资后的金额。其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减去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本题中,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60 000-5 000=55 000(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金额=55 000-10 000=45 000(元)

39.D【解析】由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在2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填列的金额为3 000万元,而将于20×8年内到期的投资金额为800万元、20×7年12月31日已计提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为150万元(200-50),因此,持有至到期投资2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余额为3 950万元(3 000+800+150)。由于本题中20×8年度内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变化只有当年收回的已到期债券800万元,因此,20×8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余额为3 150万元(3 950-800),从而2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2 450万元(3 150-200-500)。40.A 41.C 42.A 43.C 44.C 45.A 46.C 47.A 48.C 49.D

50.B【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如果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本题中,G公司股票初始确认金额=20 000×(3.60-0.20)+300=68 300(元)

51.D【解析】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1 530+5=1 535(万元)

52.A【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应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53.C【解析】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以该投资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金额。

54.D【解析】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

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55.B【解析】企业接受抵债取得的资产,应按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对其确认入账。本题中,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10 000×1.90=19 000(元)

56.B 57.A

58.C【解析】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收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1 100+4)×8%=88.32(万元)

59.A【解析】利息调整初始金额(贷方)=1 200-(1 100+4)=96(万元)

20×8年12月31日摊销金额=(1 100+4)×8%-1 200×6%=16.32(万元)

摊销后利息调整余额=96-16.32=79.68(万元)

60.C

61.D【解析】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如为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则指摊余成本)的差额,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计入所有者权益。本题中,

甲公司债券摊余成本=(1 100+4)+[(1 100+4)×8%-1 200×6%]=1 120.32(万元)

甲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 120.32-1 080=40.32(万元)

62.D【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原计入资本公积的贷方差额应转入处置当期投资收益,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到的价款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收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63.C 64.B

65.D【解析】当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200 000×1%+500=2 500(元)

66.D【解析】计提坏账准备后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800 000-800 000×1%=792 000(元)

67.A【解析】20×6年计提的坏账损失=2 000 000×1%=20 000(元)

20×7年计提的坏账损失=4 000 000×1%-(20 000-30 000)=50 000(元)

20×6年计提的坏账损失=3 500 000×1%-(40 000+20 000)=-25 000(元)

3年计提的坏账损失累计金额=20 000+50 000-25 000=45 000(元)

68.C 69.D 70.C 71.B 72.A 73.B 74.C 75.D 76.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AC【解析】取得投资时支付的相关税费,应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应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取得投资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入账,不计入投资成本,也不确认投资收益;持有期间获得的股票股利,只作备忘记录,也不确认投资收益;持有期间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不记入“投资收益”科目。

3.AB

4.ABC【解析】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均属于衍生工具,如果没有作为有效套期工具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但通过“衍生工具”科目单独核算,不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5.ACE

6.CD【解析】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时,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因此,本题中,影响该债券投资初始确认金额的因素只有原材料的公允价值和原材料应计的销项税额。

7.BD【解析】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高于其面值的情况下,随着利息调整的摊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逐期减少,而按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各期利息收入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因而各期确认的利息收入逐期递减。8.BCE 9.ABC 10. ABCE 11.ACE 12.ABCE 13.ABDE 14.ACE

15.ABCD【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按摊余成本计量,但若发生了减值,也应计提减值准备;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要求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可以转回,但是,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要求计提减值准备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需要注意的是,对子公司、联营企业以及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应按照资产减值准则的要求计提减值准备);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转回的减值损失金额,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三)判断题

1.√

2.×【解析】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再重分类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也不能再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资产。 3.√

4.×【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5.√

6.×【解析】企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不包括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

7.√8.√9.√

10.×【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前,如果企业的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了变化,可以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可以将其直接出售。11.√12.√

13.×【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14.√

15.×【解析】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大于其面值,则各期确认的投资收益小于当期的应收利息;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小于其面值,则各期确认的投资收益大于当期的应收利息。16.√

17.×【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在摊销利息调整金额时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不能采用直线法。

18.√19.√20.√21.√

22.×【解析】商业汇票到期时,如果因债务人无力支付票款而发生退票,应将应收票据转为应收账款。

23.√

24.×【解析】如果企业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申请贴现企业不负有任何还款责任,申请贴现企业应将票据贴现作为出售债权处理。

25.×【解析】如果企业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申请贴现企业负有向银行还款的责任,申请贴现企业应将票据贴现作为以票据为质押取得借款处理。26.√27.√

28.×【解析】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坏账损失的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不能采用直接转销法。

29.√30.√31.√

32.×【解析】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33.√

34.×【解析】其他应收款如果发生了减值损失,也应当计提坏账准备。35.√36.√37.√38.√39.√

40.×【解析】可供出售债券如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科目核算。41.√42.√43.√

44.×【解析】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已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转入投资收益。

45.×【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在此应当注意,企业首次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时,确认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摊余成本(即未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若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了进一步的减值,则在进一步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时,确认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即账面摊余成本减去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的差额。46.√

47.×【解析】在通常情况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即使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也不足以说明其发生了减值,因而不需要确认减值损失。但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此时,应当确认减值损失。48.√49.√

(四)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1.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的会计处理。

(1)20×8年3月25日,购入股票。

投资成本=10 000×(3.50-0.10)=34 000(元)

应收股利=10 000×0.10=1 000(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34 000

应收股利 1 000

投资收益250

贷:银行存款35 250 (2)20×8年4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1 000

贷:应收股利 1 000

2.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的会计处理。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成本)248 00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2t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