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3.4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教学反思新

更新时间:2024-05-22 09:25: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今天下午我上了一节校内公开课《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本节内容是继平面向量定理、坐标表示及坐标运算之后,对向量共线可以用坐标表示的深化。我对这节课的自我评价是基本完成教学任务,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引导学生不足,给学生展示与练习的机会较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给出向量共线的坐标,即

时,对于如何消去λ,这一过程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只是我自问自答,然后直接给出方法与结果,还有为什么不能写成,不应急于说出原因而应该留给学生分析。

(二)在讲解例题过程中,对学生提问太少,讲解时间偏多并且过于详细,显得有些啰嗦。比如讲例2时,分析完解题思路应让学生口述或者到黑板上写解答过程,而不是由我代替,这一点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有例3第(2)小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在用一种方法解完后应问问学生“想想还有没有别的解法?比如我们刚学习用坐标表示?”但是我却直接给出第二种解法,没有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并且我还把这两种方法都板书在黑板上,以至于占用过多时间,到下课铃响还没来及小结本节内容就匆匆下课,显得这节课“有头无尾”。

针对以上不足,我希望在今后课堂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1)改变教学方式,用“启发诱导式”教学代替“一言堂”,即多问少讲,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2)注重思维训练,即在讲解例题时,着重教学学生如何读懂题意,如何分析题意,如何有条理地写出解题步骤; (3)加强课堂训练,让课堂内容及时消化,一堂课讲完后要给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1v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