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工厂化育苗技术

更新时间:2023-05-07 18: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棉花工厂化育苗技术姓名: 姚维鹏

学院: 农学院

专业: 农学

班级: 农学62

学号: 1116216

指导教师: 王友华

2009 年6 月6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棉花工厂化育苗技术

摘要:概述了棉花育苗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育苗移栽的作用,在推广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后,由于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且不便于棉田机械化的实施,工厂化育苗应运而生。介绍了不同地区、不同形式的工厂化育苗的主要技术要点,分析了工厂化育苗所带来的效益,工厂化育苗是一项发明新技术,具有现代农业特征,可实现棉花的规模化和区域化种植,从而使棉花生产的产业化程度得到大大的提升。提出了当前棉花工厂化育苗技术中仍不成熟和需改进的方面以及配套技术的研究方向,描述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为我国棉花生产走工厂化育苗提供依据。

关键词:棉花;育苗技术;工厂化育苗

Abstract: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tton seedling techniques and the role of nutrition in the promotion of cotton seedling transplanting technologies, as a result of labor-intensive, inefficient and does not facili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tton mechanization, factory breeding emerged.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factory breeding about different forms of industrial breeding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analyses the benefits of factory breeding. Factory breeding is an inven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griculture to achieve large-scale cotton and regional of cultivation, so the degree of the cotton production industry can been greatly improved. Meanwhile, the studying directions of relative seedling technique, the prospect of seedling technique were discussed, which provided the evidences for factory breeding.

Key words:Cotton; Seedling technique; Factory breeding

我国早期棉花采取直播的方式,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育苗移栽的植棉方式。育苗移栽的作用:第一,由于提早育苗,苗期营养集中,充分利用热量资源,提高了光能利用率,积累较多有机物质,生育进程加快,现蕾、开花、吐絮等要比直播棉提前,延长了有效开花结铃期,为多结伏前桃和伏桃、提高铃重奠定基础。第二,移栽时,棉苗主根虽受损伤,根系人土浅,但促进了侧根的大量生长,且大部分根系分布在肥沃的耕层,利于多吸收养分和水分,给棉株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第三,育苗移栽改善了苗期光照条件,提高了光合作用强度。第四,由于采取集中育苗的方式,更加容易控制土壤的温度、湿度,棉苗个体素质较高,抗逆能力强,并能够有效地防止病虫的侵染,确保全苗、壮苗,减少了用种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第五,移栽时我们可以区分大小壮弱苗,

分别种植,确保充分发挥棉株个体和群体的生产潜力。

我国自研究育苗移栽以来,先后创造了营养钵、营养块及苗床育苗,同时各地根据实际的生产经验,改进了一些措施,如河泥育苗、火炕育苗、大钵育苗等。在推广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后,在翻土、制钵、排钵、运苗、移栽等作业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且不便于棉田机械化的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工厂化育苗应运而生。工厂化育苗,即在人工创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采用规范化技术措施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手段,稳定地成批生产优质幼苗的一种育苗技术。

1.不同工厂化育苗异同的比较

1.1 纸管育苗

纸管育苗是一种将营养钵育苗和直播地膜棉两者优点结合起来的育苗方法。钵土可选择河泥或无病大田的表土,最好加10%~20%的有机肥,制钵时用的制钵器夹片张开,先铺上纸,然后装营养土,装满后合夹片,用手在两头压一下,不要装的太松,装后排在苗床或者育苗盘内。该方法省工省力省塑料薄膜,其最终产量表现与营养钵育苗相当。一般适宜山地、粘土地及水源缺乏、无制钵习惯的地区推广。

1.2 芦管育苗

选用管壁薄,质地软,放置时间长,直径7mm左右的芦管,每段锯成8~lOcm,将锯好的芦管按照30~50根扎成一捆,然后用塑料薄膜封闭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再加入营养土。芦管与营养钵一样都能育出正常和素质好的棉苗,并具有芦管棉特有的“双层根”的生育特点。幼苗期的“限根控叶”以及大苗期的“发根控叶”使得芦管棉苗前弱后强,其移栽的单株籽棉产量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产量相当,由于芦管小而轻便,占地空间小,有利于育苗工厂化,移栽轻型机械化,但是由于棉苗移栽后发苗缓慢,成活率较低,达不到实用化要求,而且对其品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1.3 穴盘育苗

塑料穴盘式育苗比较简单,营养土直接填充在育苗盘中,播种后覆土。可以反复使用,有利于棉花向着工厂化育苗的模式发展,但是保水性不好。陈德华研究棉花穴盘的每穴体积仅是原来营养钵的1/10,棉苗的侧根数增加,棉苗素质高,同时由于侧根将每穴中的育苗基质固定成穴孔的形状,取苗很方便,大大节省了成本。

1.4 水浮育苗

棉花水浮育苗技术是采用多孔聚乙烯泡沫育苗盘为载体,以混配基质为支撑,以营养液水体为苗床进行漂浮育苗的育苗新技术,具有创新性,其推广应用优势广泛,操作流程简便。该技术能使优良棉种出苗率达到90%以上,育成的棉苗根系发达,生活力强,生长整齐一致,少或无病无杂草。目前已在国内湘、鄂、赣、皖、苏、豫、鲁、新省区推广面积达20多万亩。

1.5 无土育苗

中棉所毛树春最新研制出促根剂和无土基质专利产品,在解决单苗移栽快速生根缓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无土育苗和无载体移栽技术。主要是根据棉花苗期各生长阶段的营养特点,科学配制工业化营养液来满足棉苗生长需要,使棉苗壮苗早发。研究表明促根剂、无土基质和保叶剂的使用使成苗率达到91%以上,比营养钵少用种子50%~80%,幼苗壮根无病,且防早衰效果好;无土移栽技术使得棉苗成苗率达96.4%,缓苗期短,生根迅速,增产6%~10%。移栽过程简单快速,省工节本效果显著,由于技术的可控性和规模性,可实现棉花的规模化和区域化种植。

2.效益分析

棉花工厂化育苗是一项发明新技术,具有现代农业特征,其核心技术是基质育苗。由于技术的可控性和规模性,既可实现棉花的规模化和区域化种植,极大地提高皮棉的均一性和一致性;又可解决棉花的一播全苗等技术难题,极大地减轻棉花生产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强度,从而使棉花生产的产业化程度得到大大的提升。

“三高、五省、成本可接受和基质再利用”是试验研究提出的技术效果,经各地示范具有重现性,符合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形势,是简化种植和节约型农业新技术的具体体现。

一高即苗床成苗率高。按规定建设苗床和简化管理,种子质量符合标准,大多数苗床的成苗率达到95%~1OO%。苗床基本无病害、无杂草,可降低烂子烂芽和死苗的风险。

二高即移栽成活率高。按规定2~3片真叶时移栽,成活率达到95%,一般缓苗期为7~10天,与营养钵相当。

三高为效益高。增产6 %~20%,增效1200~2040元/hm2。

一省即省种。节省精加工光子或包衣子50%~70%。

二省即省地。苗床面积与大田移栽面积之比为1:l10~220,与营养钵相比,省地50%以上;苗床还可建在房前屋后,并可实行规模化集中育苗。

三省即省时。育苗周期短,早育需30~40天,晚育需25~3O天。育同等苗龄的苗,比营养钵播种出苗缩短2~3天,两片真叶期缩短4~5天。这是由于基质导热性能好,热容量大,因而出苗快。

四省即省力。起苗方便,运苗省力,栽苗省劲。

五省即省工。一个劳动力一天移栽2亩多,省工2/3,在长江中下游棉区的农场和承包植棉大户,节省移栽工费325.5~360元/hm2,节本6O%~72.3 %。采用半自动机械化移栽每小时可移栽0.13~0.2 hm2,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还适合发展公益性的服务公司。

六是成本适宜可接受。基质育苗成本,第一次每株为5~6分。由于基质可重复利用,二次即可减少3O%,三次可再减少3O%。如以3次计算,比营养钵成本低,其产品本地生产还可节省装卸费、运输费等,如果与种子结合还可减少大量的包装费和间接费用,节本潜力大。如建立综合种苗基地,可进行常年育苗,进一步发挥新技术在节本和创收方面的优势。

3.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棉花工厂化育苗由于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常形成高脚苗、线苗、弱苗,不利于培育健壮幼苗,同时存在成活率低、缓苗期长、迟发晚熟的问题。

3.1 基质配比的问题

研究表明,用40%的锯末和60%的草炭基料处理的出苗率最高达84.5%,较对照增加29.2%,生长势最强,同时棉苗的干鲜重均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36.8%和15.2%,且干、鲜重主要表现在茎叶上,这可能与苗盘育苗根部生长空间较小有关。用锯末代替部分草炭、蛭石培育棉苗,经济价值较高,按照50%锯末代替草碳蛭石计算,可使育苗基料成本降低45%。也有研究将食用菌废旧培养基开发成为棉花育苗营养土配料,在菜园土中按照4:1掺人废旧料制钵,再用废旧料盖种的效果最佳,对棉花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从主根长、侧根长、侧根数、毛根数指标来看,以蛭石和粪沙的效果最好。起苗时蛭石、粪沙基质由于基质内粘结力较小,棉花根系易与根系脱离,受到损伤小,且蛭石、粪沙无土育苗移栽的棉花后期长势及产量与土钵方式相比无明显差异。

3.2 基质内添加药剂的问题

通过运用不同药剂对同孔径苗盘基质(草炭:蛭石=2:1)进行处理,发现棉苗虽然生长在同基质同孔径的苗盘中,但由于处理药剂的不同,导致其生长情况不同。试验表明用多效唑3mg/kg或粉锈宁60rag/kg或高美施400倍液或绿风95 500倍液处理基质,均能促进棉苗根系发育,增加真叶面积,显著提高棉苗质量,达到培育优质健壮苗的目的。也有研究表明,将一定比例的壮秧剂添加到营养钵土中能够提高棉苗的抗逆性,培育壮苗。研究表明,穴盘育苗的技术关键是注意育苗专用基质和移栽时抗旱保水剂的配套使用,确保培育壮苗和尽快成活。无土育苗时采用在营养液中添加单宁和有机酸的螯合剂,减少植株中影响棉苗快速生根的单宁和有机酸的含量具有良好效果,施用生根激素能够提高植株中生根激素的水平。

3.3 育苗材料的选择

目前已经用于棉花育苗材料的有芦管、纸管、黑色塑料穴盘、泡沫塑料穴盘等。可溶解于土壤的脲醛泡沫钵尽管使用效果好,但由于成本高,难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同时研究一些新型的保水保湿剂,或者一些特殊锁水物质,加入到钵土中以利于棉苗的生长发育,解决保水性差的问题。

3.4 棉花育苗专用肥

棉花苗期对磷钾肥反应敏感,在配置基质或者营养溶液时要合理使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针对不同品种的特性合理配比,以满足棉苗的生长需求。积极研究适应于育苗工厂化生产的专用肥料对于培育早发壮苗具有重要意义。

3.5 棉花移栽时专门保水剂和生根剂的施用

研究表明在移栽时施用调节叶片气孔开合的理化制剂以缓解移栽后水分吸收和蒸腾的矛盾,同时在移栽时施快速生根剂可以使得棉花能够快速生发新根,使得棉花的缓苗期仅仅为5~7天。棉花工厂化穴盘育苗,由于温室内湿度大、温度高,容易形成高脚苗,要注意研究使用一些新型的生长物质,以达到控制棉苗生长,形成壮苗。

4.研究展望

经多年努力,我国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了新型营养液和生根剂等新技术产品,找到了培育壮苗、地膜覆盖、喷施促进剂等关键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成活率不稳、缓苗期长、迟发晚熟三大难题,实现了节省用工、降低劳动强度和棉花高产的目标。育苗工厂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目前正在长江

流域和黄淮棉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山东、江苏、河南等省扩大示范和推广,在农业部的大力推动下,工厂化育苗得到快速发展,并创新集成配套出若干栽培技术模式,创造出了新的粮棉增长点,如长江流域棉区重点集成麦、油后板茬免耕移栽高产技术模式,黄河流域棉区重点集成麦棉、菜棉、瓜棉两熟套栽技术模式,麦后板茬移栽免耕栽培技术模式等,其中麦棉两熟连作移栽,实现了一熟变两熟,粮棉双丰收的目标,有效缓解了粮棉争地的矛盾。工厂化育苗是棉花栽培技术的一次重大创新,实现棉花育苗工厂化,将对我国棉花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对促进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我国棉花产品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车艳波, 汤一卒, 纪从亮. 我国棉花育苗技术进展与展望. 中国棉花, 2002, 29(12).

[2]毛树春, 韩迎春, 王国平. 棉花“两无两化”栽培技术研究新进展. 中国棉花, 2004, 31(11).

[3]韩世杰, 顾铁夫, 袁春新, 崔世友, 徐祥谷. 关于棉花育苗工厂化和移栽机械化的思考. 经济作物, 2000, (4).

[4]顾万荣, 陈源, 刘燕, 张祥, 王书红, 王进友, 陈德华, 吴云康. 棉花育苗技术研究新进展. 作物杂志, 2005, (4).

[5]程振勇, 吕海英, 周燕萍, 闪红, 何伟娜, 杨铁钢, 职承禄. 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与地膜覆盖直播产量对比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17).

[6]毛树春, 韩迎春, 李亚兵, 王国平, 范正义. 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新技术. 中国棉花, 2008, 35(3).

[7]杨铁钢. 棉花工厂化育苗技术及其高产高效技术规程. 北京农业, 2004, (4).

[8]宋梅, 刘振江. 棉花育苗基质配制试验. 农村科技, 2008, (4).

[9]喻树迅. 科技创新促发展,“两无两化”主潮流. 中国棉花, 2006, 35(5).

[10]Mrill Ingram. Producing the natural fiber naturall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US organic cotton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2002, (4).

[11]David Tribe. What’s happening to agriculture? The benefits of technological transitions.

Food And Environment, IPA Review, 2005, (12).

专业文献综述成绩评阅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1f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