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认知语言学大会摘要

更新时间:2023-07-29 00: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目 录

目 录 1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日程安排……………………………4

分组讨论………………………………………………………………7

论文摘要目录………………………………………………..………15

论文摘要…………………………………………………….……….23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日程安排 大会服务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5月12日 大会全天报到 报道地点:南山专家楼(老楼)。会务组:110房间。 20:00 专家会议 地点:南山专家楼(老楼)三楼小会议室。

8:00—8:50 开幕式 地点:贻芳报告厅

主持人: 辛 斌

发言人:学校领导

王德春:宣布认知语言学研究会成立。

张 辉:秘书长汇报研究会筹备情况,宣读研究会章程、常务理事

会的构成、会费等。

沈家煊、徐盛桓、Fauconnier、束定芳、张 杰

8:50—9:10 合影留念

9:10—10:30 大会发言1 主持人: 程琪龙

发言人:

Fauconnier:THE HIDDEN COMPLEXITIES OF METAPHOR

沈家煊

束定芳

10:30—10:40 中间休息

10:40——12:00 大会发言 主持人:张 辉

发言人:

徐盛桓:语用推理:从原则到模型

许余龙:认知语法框架中的英汉下指研究

辛 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社会-认知取向

北京大学出版社代表发言(5分钟)

12:00—14:00 午餐和午休

14:00—18:00 分组发言(15:50—16:10:中间休息)

第1 组 地点:南山专家楼(老楼)三楼报告厅

第2 组 地点:南山专家楼(老楼)一楼多功能报告厅

第3 组 地点:200号楼一楼报告厅

1 请注意:G. Fauconnier和M. Turner的大会发言时间为30分钟,其余大会发言时间全部为25分钟,请发

言者和主持人务必掌握好时间。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第4 组 地点:田家炳楼西会议厅 第5 组 地点:外国语学院(500号楼)二楼会议室 第6 组 地点:外国语学院(500号楼)二楼教师休息室 (各组的主持人和发言人,见第7页至第14页的“分组讨论”) 18:00 晚餐 20:00—9:30 workshop 主讲人:Fauconnier 地点:南山专家楼(老楼)三楼报告厅

5月14日

7:00—8:00 早餐

8:00—9:50 大会发言 地点:贻芳报告厅

主持人: 汪少华

发言人:

Mark Turner:Principle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石毓智:构式语法的进步与局限

程琪龙: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关系

文 旭:汉语双主语构式的特征及其认知理据

9:50—10:05 中间休息

10:05—12:00 大会发言

主持人: 牛保义

发言人:

熊学亮:构式的辐射

周流溪:转喻与回指研究

张 辉:汉语熟语语义加工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

刘正光:指称与句法

12:00—14:00 午餐和午休

14:00—18:00 分组发言(15:50—16:10:中间休息)

第7 组 地点:南山专家楼(老楼)三楼报告厅

第8 组 地点:南山专家楼(老楼)一楼多功能报告厅

第9 组 地点:200号楼一楼报告厅

第10组 地点:田家炳楼西会议厅

第11组 地点:外国语学院(500号楼)二楼会议室

第12组 地点:外国语学院(500号楼)二楼教师休息室

(各组的主持人和发言人,见第7页至第14页的“分组讨论”)

18:00 晚餐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0—9:30 workshop 主讲人:Turner 地点:南山专家楼(老楼)三楼报告厅

5月15日

7:00—8:00 早餐

8:00—9:45 大会发言 地点:贻芳报告厅

主持人:文 旭

发言人:

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

杨信彰:多义性的认知成因与功能意义

张克定:英语there-结构的认知解释

张 权:从汉语的音韵特征看语言的认知理据性

9:45—10:00 中间休息

10:00—11:20 大会发言

主持人:刘正光

发言人:

彭宣维:及物性结构式及概念语义隐喻

张 韧:转喻的构式化表征

汪少华:从时间隐喻看隐喻的双重性

11:20—12:00 闭幕式

主持人:辛 斌

发言人:

徐盛桓:总结性发言

辛 斌:宣读会议纪要,宣布下一届会议的举办单位,举办者简短发言。

张 杰

12:00—14:00 午餐和午休

14:00 观光游览

18:00 晚餐

分组讨论

第1组:认知语言学理论探讨及应用(1)

时 间:5月13日 14:00—18:00

主持人:林允清 李福印

合成空间理论对范畴的认知阐释

体验哲学的后现代性分析

类典型论,范畴化和词义扩展

词类转换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

从一词多义现象看认知语言学对意义的构建

析从任选义迈向梯级义的转换机制

认知图式理论:非可正常分析习语的启示

从典型范畴理论看模糊语言的两个维度

哈里斯的“发现程序”作为人类的普遍语法

试探原型理论在连词认知研究中应用

从“上下图式”到“等级图式” 空间方位关系在语言世界的映射

英语并列词汇结构的线性序列研究

谈原型范畴理论中对词类划分的问题——

对“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英译文中“fish”词性问题的探讨

语言中的相似性

从图式理论看语篇加工中的动态认知模式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总体构想

概念合成理论中的概念解析

感官意象图式:通感的一个新的认知模式

体验性假说:来自汉语颜色词语的验证

张 迪 柳明月 陆春光 田延明 王玉新 吴爱芝 杨 洋 李福印 地 点:南山专家楼(老楼)三楼报告厅 操凤玲 楚行军 黄伟红 黄新祥 姜志芳 蒋 勇 李建东 董粤章 李 颖 林允清 刘 丁 刘建刚 刘永志

第2组:认知隐喻和转喻研究

时 间:5月13日14:00—18:00 地 点:南山专家楼(老楼)一楼多功能报告厅 主持人:陈道明 周 榕

借代与转喻

转喻与回指研究

同类比较的字面话语与隐喻话语

空间隐喻的本质特征

Understanding Metonymy: a Pragma-cognitive Perspective

隐喻,文化的映射——论社会文化对隐喻的影响

陈道明 陈香兰 周流溪 谷化琳 黄 洁 江晓红 李新国

语法隐喻与认知隐喻:两种隐喻理论的比较研究

真实条件、认知语义与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理论的视角对概念隐喻的探究

喻体的事件性

隐喻和换喻的计算综述

隐喻的认知阐释

情感三维空间隐喻分析

隐喻的表象表征和其加工效应研究

隐喻认知中的语境制约

Evaluating Temporal Metaphors

第3组:认知句法学研究(1)

时 间:5月13日 14:00—18:00 地 点:200号楼一楼报告厅

主持人:刘国辉 廖巧云

图形/背景理论在英语从属结构中的应用

中动构句选择限制的认知阐释

英语同位语的认知研究

认知句法学的研究原则、目标和方法

从认知的角度来识解英语动词+小品词构造

英语使动结构的复合空间理据及语义类型

英语双及物结构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自立和依存——英语作格句的象征关系分析

状态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研究

形义匹配种种——四种构架语法模式比较

右偏置结构的认知解释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and Eventiveness

元交际条件句的语用认知研究

英语IF条件句主观化模式的建构

“‘主语→宾语’提升”构式的概念结构分析

概念整合理论对If X were Y虚拟句的处理模型

语言结构的轭式性

第4组:认知句法学研究(2)

时 间:5月13日 14:00—18:00 地 点:田家炳楼西会议厅

主持人:廖光蓉 林正军

“转移修饰”结构的认知解读

认知框架下的介词探微

动词名物化的有界性研究

毛帅梅 孙 毅 王健坤 杨成虎 张霄军 郑艳霞 钟小佩 周 榕 周树江 朱海燕 邓 玲 何文忠 廖巧云 刘国辉 刘 俊 陆国君 莫启扬 牛保义 司联合 田朝霞 王德亮 王凤娥 项成东 徐李洁 殷红伶 张 翼 赵 强 陈新仁 程媛媛 丛迎旭

汉语情感词范畴:一项实证及对比研究

谈谈感叹词well

识解操作与名动互转

中动词的非范畴化研究

感知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词族的框架属性

英语习语语义构建的认知理据

基于语料库的介词in, on, at 的空间隐喻拓展研究

定冠词间接回指及其认知理据

认知视野中的比喻造词

And的语义学及语用学分析

指示词THAT的语法化研究

词汇意义扩展的认知视角

介词意义的网络结构模式评述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名词转动词

丁 研 李福印 董方峰 何 星 胡艺芹 李殿玉 廖光蓉 林正军 刘潇潇 汪立荣 吴礼权 刘风玲 吴新民 晏尚元 杨 彬 刘迎春 李 洁 张金生 赵旻燕 郝雁南 赵 婵 认知范畴理论关照下多义词意义关系的研究——以汉语的“爬”字为例

第5组:语篇、话语、语用与认知

时 间:5月13日14:00—18:00 地 点:外国语学院(500楼)二楼教师休息室

主持人:廖美珍 王 军

英语政治新闻中距离象似性原则的应用

论广告语言中隐喻的认知性

隐喻的语篇组织功能研究

法庭语境中预设的心理认知

会话中指称偏误的认知研究

语篇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图式剪辑机制

关联理论对戏剧《沉默侍者》中非关联和无关联会话的阐释

论语篇连贯的转喻机制

商业、体育比赛及政治三种语篇中常规隐喻的概念整合研究

论代词的间接回指功能

人称代词移指现象的主观性分析

语篇转喻

反语的失衡性探谮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to the Analysis of Puns

语篇理解及连贯的体验观---- 认知语言学及认知心理学的新阐释

歇后语的认知语言学初探

概念隐喻理论与语篇连贯

论语用预设的交际价值

曹海燕 李妍妮 廖美珍 陆少兵 马 文 潘 震 司建国 孙志农 王俭波 王 军 王义娜 魏在江 肖 娴 杨 芳 袁 野 曾贤模 张连超 张 燚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Verbal Irony through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认知视角对语篇语域的设定

赵 琴 未署名

第6组:认知语言学与英汉对比及翻译

时 间:5月13日14:00—18:00 地 点:外国语学院(500号楼)二楼教师休息室 主持人:王 斌 邓云华

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象似性原则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有关时间的隐喻翻译

英汉异类联合短语的对比研究

试论转喻思维在汉英语言形式中的异同

浅析英汉语表示“愤怒”的隐喻概念之异同

英汉表空间方位的介词的类比性研究——来自认知心理学的启示

英汉语中“眼”字词的隐喻认知解读

从认知图式看商标翻译——归化,还是异化?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of Sadnes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语言的共性研究

认知角度的英汉隐喻对比研究 ——共性及个体差异研究

论小说翻译中的隐喻连贯

从介词IN的翻译看英汉空间认知异同

Image Schematic Account of Translation

汉语“们”与英语“s”比较及其认知差异

英/汉语中和动物相关的N+N复合名词的图式化理解

从关联理论看英语影视字幕汉译

关联理论对幽默言语翻译的诠释力

刘俊丽 刘扬锦 孟 蓓 谭业升 汤丹阳 王 斌 王 珏 吴 静 夏 雨 朱 燕 陈丛梅 陈海英 邓云华 胡 婷 黄祖江 姜 炜 邝玉坤 李银美

第7组:认知语言学理论探讨及应用(2)

时 间:5月14日 14:00——18:00

主持人:王振华 彭建武

功能语言学视野中的范畴化

临时专门性概念的建构

基于框架语义学的同义词辨析及其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

认知背景下的手势语研究

论意义的渐进过程

类比和概念整合

新闻标题中的冒号在心理空间建构中的作用

类推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地 点:南山专家楼(老楼)三楼报告厅 陈海叶 董成如 刘学惠 马宏伟 马 林 马玉蕾 王振华 彭建武 季英奎 彭金祥

试论OXYMORON的认知机制

从关联理论谈映象象似的理据性

详略度、精密度与经验识解

略谈花园幽径现象对英语从句理解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与词典释义

Langacker活动区分析说的提升解释反诘

认知语言学在日本――日本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下义关系的认知语义研究

从原型理论看及物性物质过程的非标记现在时态——

对Halliday观点的质疑

同义反复的认知阐释

桑紫林 唐 清 唐青叶 石锡书 王 扬 徐学平 王 强 徐 明 曾建彬 张凤娟 左婷婷

第8组:隐喻、转喻理论及应用

时 间:5月14日14:00——18:00 地 点:南山专家楼(老楼)一楼多功能报告厅 主持人:卢卫中 齐振海

Metaphorical Analysis of Cultural Images of Animal

and Plant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温度的概念隐喻:汉语语料考察

对习语喻义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脸、面”词语的转喻阐释

The Role Metaphor Plays in Interpreting Culture

论转喻和隐喻在前指替代中的差异

试析概念转喻在小说叙事和理解中的作用

浅析“金陵十二钗”名字中的语音隐喻

论汉语中“水”的动态意义及隐喻概念

再论“心”词语的认知阐释

科技隐喻的认知理据解读

Yellow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lor Metaphor

In Chinese and English

方位隐喻认知与英语介词教学

隐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关于隐喻意识促进英语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

词汇隐喻的认知视角

隐喻——文化教学的新途径

隐喻、情感和文化:从认知角度分析汉语诗篇、流行歌曲以及日常

语言中的“愁”

隐喻: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一种机智

通感:中英文功能与特点的比较分析

董双平 高 航 郭中子 晋小涵 齐振海 鞠 晶 孙启耀 李洁红 卢卫中 刘玉华 孟晓熙 聂亚宁 齐振海 晋小涵 束金星 王 坛 夏竟成 张 彬 郑 岭 郑素娟 周 丰 李福印 周光庆 周 楠

第9组:认知句法学与汉语研究

时 间:5月14日 14:00——18:00

主持人:李美霞 王葆华

汉语动宾结构无标记转指名词考察

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把字结构研究

从认知角度谈“来”字的语法化——从上古到现代的历时考察

谈汉语中位移动词的变化——以《古文观止》为个案的认知分析

“主事居后‘得’字句”的构式义及其认知解读

浅析L-V-N类存现句的句式语义

英汉双及物构式引申机制对比

现代汉语定语从句的认知语言学和类型学考察

面向信息处理的汉语指代分析

认知功能视野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

“NP+的+VP”结构的构式语法阐释

概念整合与汉语复合词的界定

构式语义的经验基础---兼谈身体化的经验对语言形式表达的影响

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存在的认知理据

汉语外来词的认知分类

英汉动宾结构的共性与个性

歧义的形成与消解的认知分析

汉语形补结构初探

—对“形容词+得+补语”结构的个案分析

The Typological View on the ―De‖ Construction

----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kiasi‖ and ―byo‖construction

未署名 未署名 曹 娟 高 波 高 蕊 高 原 韩 丹 胡考峰 黄昌静 江 轶 金 立 黄华新 李美霞 李云靖 田 臻 王葆华 吴顺俪 杨 琴 石毓智 周明强 王 珍 王文斌 地 点: 200号楼一楼报告厅

第10组:认知语言学与语言学习及教学

时 间:5月14日 14:00——18:00

主持人:钟书能 朱 炜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Model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ESL Reading

元认知理论与外语教学效能革命——二语语法四维循环教学法实证研究

认知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功能分析

语言学习中概念形成的认知诠释—— 24 种“跑”的启示

从复合空间理论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

范畴化与英语写作——从认知范畴的视角分析英语写作中的词汇表达

词汇教学的认知研究

隐喻与大学英语教学

地 点:田家炳楼西会议厅 程 进 傅静媛 国 辉 何昌平 李 康 李 瑛 刘 芬 罗瑞球

认知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二语习得中的概念整合模式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Model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论互动教学中的认知传递过程

从无意识记到创新思维 ---外语学习中的情感与认知

Integrating Speaking with Listening: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大学精读课上交际法英语教学与测试的运用

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认知科学背景下的词汇加工及其深度习得

现代几种主要的语言观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对比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化习得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多义现象的认知解释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彭永华 宋雪松 文 旭 孙 毅 王 丹 刘孟兰 王望妮 谢少华 杨柳群 张小健 赵爱萍 支永碧 钟书能 朱 炜 山东科技大学

第11组: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文本分析及文化阐释

时 间:5月14日 14:00—18:00

主持人:何 刚 苏晓军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ird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ry

The Embodiment Hypothesis: How Music Understanding is Embodies?

话语的文化动力学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诗歌创作的认知规律——以“思想之狐”为例

从“小姐”的命运看汉语称谓的困境

幂 姆:文化的守望者 —幂姆的认知研究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新论

视觉诗的认知语用研究

Prince Died, What about Snow White

----Metaphorical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从“朝”与“暮”的词义演变看汉语语言及思想中的时间构建

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互动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叙事视角---从认知角度的分析

语言礼貌的认知解读

回忆性叙事叙述主体分裂的认知语义分析

《地铁站里》意象实现的认知诠释

意象图式与中国古典和现代诗歌赏析

西方礼貌理论的文化阐述及其认知模式分析

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

Analysis of Metaphors in Hemingway‘s ―Cat in the Rain‖

地 点:外国语学院(500号楼)二楼会议室 安 虹 陈芸芸 何 刚 黄 华 李丹弟 李淑静 彭 懿 任育新 申 淼 李福印 盛 男 李福印 苏晓军 王 燕 谢朝群 李冰芸 殷晓芳 袁晓军 董粤章 张 迪 李福印 张艳君 张志宏 董粤章 周 洁 余玲丽

第12组:语言、心理与认知及其实证探索

时 间:5月14日14:00—18:00 地 点:外国语学院(500号楼)二楼教师休息室 主持人:邱天河 施 光

儿童范畴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的研究--三岁儿童的个案研究 崔江宁

隐喻力、创造力与儿童教学

垂直性空间隐喻的心理基础—

上-下意象图式对理解空间隐喻句影响的实验研究

句子理解中一致性的认知加工

镜像神经与认知语法中认知能力相关性的探讨

空间加工图式对时间先后顺序概念理解的影响研究

语言·思维·认知——再论沃尔夫假说

原型与意义推断—动词break之原型与意义推断实证研究

语言与数字关系研究进展

隐喻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综观

跨感官感知与通感形容词

语言中的不明推论

Represent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perception of spoken words

发现程序及其应用

从自组织神经网络看语言的认知域研究 间接询问模化构建的心理过程— 一项基于复式理论的跨学科研究 李 艳 吴念阳 徐凝婷 卢 植 马书东 钱 萍 吴念阳 陈淑梅 邱天河 施 光 唐树华 王慧莉 刘文宇 唐一源 王小潞 李恒威 许葵花 杨 波 张良林 张伟文 赵 亮 朱翠芳 李 妙 方言对儿童标准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 李荣宝 陈素梅 李光泽 王幼琨 认知语境的语义阐释功能——多义现象中认知语境的有声思维研究

论文摘要目录

(以姓氏汉语拼音字母为序)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ird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ry

合成空间理论对范畴的认知阐释

英语政治新闻中距离象似性原则的应用

汉语动宾结构无标记转指名词考察

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象似性原则

借代与转喻

功能语言学视野中的范畴化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有关时间的隐喻翻译

转喻与回指研究

“转移修饰”结构的认知解读

The Embodiment Hypothesis: How Music Understanding is Embodie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Model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ESL Reading

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关系

认知框架下的介词探微

体验哲学的后现代性分析

动词名物化的有界性研究

儿童范畴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的研究---一三岁儿童的个案研究

图形/背景理论在英语从属结构中的应用

英汉异类联合短语的对比研究

汉语情感词范畴:一项实证及对比研究

临时专门性概念的建构

认知范畴理论关照下多义词意义关系的研究——以汉语的“爬”字为例

Metaphorical Analysis of Cultural Images of Animal

and Plant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元认知理论与外语教学效能革命——二语语法四维循环教学法实证研究

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把字结构研究

温度的概念隐喻:汉语语料考察

从认知角度谈“来”字的语法化——从上古到现代的历时考察

谈汉语中位移动词的变化——以《古文观止》为个案的认知分析 高 波38 高 航 高 蕊 高 原 傅静媛36 THE HIDDEN COMPLEXITIES OF METAPHOR Fauconnier, G. 董双平 邓 玲32 邓云华 丁 研 李福印 董成如 董方峰 操凤玲23 曹海燕 曹 娟 陈丛梅 陈道明 陈海叶 陈海英 陈香兰 周流溪 陈新仁 陈芸芸 程 进 程琪龙 程媛媛 楚行军 丛迎旭 崔江宁 安 虹23

同类比较的字面话语与隐喻话语

认知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功能分析

对习语喻义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谈谈感叹词well

“主事居后‘得’字句”的构式义及其认知解读

语言学习中概念形成的认知诠释—— 24 种―跑‖的启示

话语的文化动力学

中动构句选择限制的认知阐释

识解操作与名动互转

浅析L-V-N类存现句的句式语义

试论转喻思维在汉英语言形式中的异同

中动词的非范畴化研究

英汉双及物构式引申机制对比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诗歌创作的认知规律——以―思想之狐‖为例

空间隐喻的本质特征

类典型论,范畴化和词义扩展

词类转换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

浅析英汉语表示“愤怒”的隐喻概念之异同

Understanding Metonymy: a Pragma-cognitive Perspective

现代汉语定语从句的认知语言学和类型学考察

英汉表空间方位的介词的类比性研究—来自认知心理学的启示

从一词多义现象看认知语言学对意义的构建

析从任选义迈向梯级义的转换机制

面向信息处理的汉语指代分析

“脸、面”词语的转喻阐释

The Role Metaphor Plays in Interpreting Culture

英汉语中“眼”字词的隐喻认知解读

从“小姐”的命运看汉语称谓的困境

感知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认知图式理论:非可正常分析习语的启示

论转喻和隐喻在前指替代中的差异

从复合空间理论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

认知功能视野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

隐喻力、创造力与儿童教学

谷化琳 国 辉 郭中子 郝雁南 赵 婵44 韩 丹 何昌平 何 刚 何文忠 何 星 胡考峰 胡 婷 胡艺芹 黄昌静 黄 华 黄 洁 黄伟红 黄新祥 黄祖江 江晓红53 江 轶 姜 炜 姜志芳 蒋 勇 金 立 黄华新 晋小涵 齐振海 鞠 晶 孙启耀 邝玉坤57 李丹弟57 李殿玉 李建东 董粤章 李洁红 李 康 李美霞 李 妙

方言对儿童标准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 李荣宝 陈素梅 李光泽 王幼琨

幂 姆:文化的守望者 —幂姆的认知研究

隐喻,文化的映射 -----论社会文化对隐喻的影响

空间隐喻句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广告语言中隐喻的认知性

从认知图式看商标翻译-归化,还是异化?

从典型范畴理论看模糊语言的两个维度

范畴化与英语写作——从认知范畴的视角分析英语写作中的词汇表达

“NP+的+VP”结构的构式语法阐释

词族的框架属性

隐喻的语篇组织功能研究

英语同位语的认知研究

哈里斯的―发现程序‖作为人类的―普遍语法‖

英语习语语义构建的认知理据

试探原型理论在连词认知研究中应用

词汇教学的认知研究

认知句法学的研究原则、目标和方法

从“上下图式”到“等级图式” 空间方位关系在语言世界的映射

从认知的角度来识解英语动词+小品词构造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of Sadnes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对“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英译文中“fish”词性问题的探讨

基于语料库的介词in, on, at 的空间隐喻拓展研究

基于框架语义学的同义词辨析及其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

语言的共性研究

英语并列词汇结构的线性序列研究

指称与句法

语言中的相似性

英语使动结构的复合空间理据及语义类型

法庭语境中预设的心理认知

——试析概念转喻在小说叙事和理解中的作用

句子理解中一致性的认知加工

隐喻与大学英语教学

李淑静 李新国 垂直性空间隐喻的心理基础—上下意象图式对理解 李 艳 吴念阳 徐凝婷 李妍妮 李银美 李 颖 李 瑛 李云靖 廖光蓉 廖美珍 廖巧云 林允清 林正军 刘 丁 刘 芬 刘国辉 刘建刚 刘 俊 刘俊丽 柳明月 刘潇潇 刘学惠 刘扬锦 刘永志 刘正光 陆春光 陆国君 陆少兵 卢 植 罗瑞球 谈原型范畴理论中对词类划分的问题 卢卫中 刘玉华

认知背景下的手势语研究

论意义的渐进过程

镜像神经与认知语法中认知能力相关性的探讨

会话中指称偏误的认知研究

类比和概念整合

语法隐喻与认知隐喻:两种隐喻理论的比较研究

认知角度的英汉隐喻对比研究 ——共性及个体差异研究

浅析“金陵十二钗”名字中的语音隐喻

英语双及物结构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论汉语中―水‖的动态意义及隐喻概念

自立和依存——英语作格句的象征关系分析

语篇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图式剪辑机制

新闻标题中的冒号在心理空间建构中的作用

类推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及物性结构式及概念语义隐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新论

认知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再论“心”词语的认知阐释

空间加工图式对时间先后顺序概念理解的影响研究

间接询问模化构建的心理过程——

一项基于复式理论的跨学科研究

视觉诗的认知语用研究

试论OXYMORON的认知机制

Prince Died, What about Snow White

----Metaphorical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从“朝”与“暮”的词义演变看汉语语言及思想中的时间构建

语言·思维·认知——再论沃尔夫假说

略谈花园幽径现象对英语从句理解的影响

构式语法的进步与局限

科技隐喻的认知理据解读

关联理论对戏剧《沉默侍者》中非关联和无关联会话的阐释

状态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研究

二语习得中的概念整合模式

马宏伟84 马 林 马书东 马 文 马玉蕾 王振华 毛帅梅 孟 蓓 孟晓熙 莫启扬 聂亚宁89 牛保义 潘 震90 彭建武 季英奎 彭金祥 彭宣维 彭 懿 彭永华 齐振海 晋小涵95 钱 萍 吴念阳 陈淑梅 邱天河 任育新99 桑紫林101 申 淼 李福印 盛 男 李福印 施 光 石锡书 石毓智 束金星 司建国 司联合 宋雪松 文 旭

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互动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Model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真实条件、认知语义与隐喻

论语篇连贯的转喻机制

论小说翻译中的隐喻连贯

从介词IN的翻译看英汉空间认知异同

从关联理论谈映象象似的理据性 苏晓军 孙 毅 孙 毅 孙志农 谭业升109 汤丹阳 唐 清

详略度、精密度与经验识解

原型与意义推断—动词break之原型与意义推断实证研究

从图式理论看语篇加工中的动态认知模式

形义匹配种种——四种构架语法模式比较

概念整合与汉语复合词的界定

构式语义的经验基础---兼谈身体化的经验对语言形式表达的影响

Image Schematic Account of Translation

论互动教学中的认知传递过程 王 丹

右偏置结构的认知解释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and Eventiveness

语言与数字关系研究进展 王慧莉 刘文宇

商业、体育比赛及政治三种语篇中常规隐喻的概念整合研究

从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理论的视角对概念隐语的探究

论代词的间接回指功能

定冠词间接回指及其认知理据

Langacker活动区分析说的提升解释反诘

从时间隐喻看隐喻的双重性

Yellow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lor Metaphor

In Chinese and English

从无意识记到创新思维 ---外语学习中的情感与认知

同隐喻性 异隐喻性 主体性 主体间性 隐喻间性 主体自洽

——对隐喻认知构建与解读的思考

隐喻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综观 王小潞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叙事视角---从认知角度的分析

认知语言学与词典释义 王 扬

人称代词移指现象的主观性分析

汉语“们”与英语“s”比较及其认知差异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总体构想

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存在的认知理据 王 珍

唐青叶 唐树华 田延明 田朝霞 田 臻 王葆华114 王 斌 刘孟兰 王德亮 王凤娥 唐一源 王俭波 王健坤 王 军 汪立荣 王 强 汪少华 王 坛 王望妮 王文斌 李恒威 王 燕 徐学平 王义娜 王 珏 王玉新 王文斌

语篇转喻

汉语双主语构式的特征及其认知理据

概念合成理论中的概念解析

英/汉语中和动物相关的N+N复合名词的图式化理解

认知视野中的比喻造词 魏在江 文 旭 吴爱芝 吴 静 吴礼权 刘风玲

汉语外来词的认知分类

And的语义学及语用学分析

从关联理论看英语影视字幕汉译

元交际条件句的语用认知研究

反语的失衡性探谮

方位隐喻认知与英语介词教学

语言礼貌的认知解读 谢朝群

Integrating Speaking with Listening: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社会-认知取向

构式的辐射

英语IF条件句主观化模式的建构

认知语言学在日本――日本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语用推理:从原则到模型

认知语境的语义阐释功能——多义现象中认知语境的有声思维研究

认知语法框架中的英汉下指研究—兼谈汉语人称代词照应的单向性问题

构式语法论要

指示词THAT的语法化研究

词汇意义扩展的认知视角 杨 彬 刘迎春

跨感官感知与通感形容词

喻体的事件性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to the Analysis of Puns

大学精读课上交际法英语教学与测试的运用

英汉动宾结构的共性与个性 杨 琴

多义性的认知成因与功能意义

感官意象图式:通感的一个新的认知模式

“‘主语→宾语’提升”构式的概念结构分析

回忆性叙事叙述主体分裂的认知语义分析

《地铁站里》意象实现的认知诠释 袁晓军

语篇理解及连贯的体验观---- 认知语言学及认知心理学的新阐释

下义关系的认知语义研究

吴顺俪 吴新民 夏 雨132 项成东 肖 娴 夏竟成 李冰芸 谢少华 辛 斌 熊学亮 徐李洁 徐 明 徐盛桓 许葵花 许余龙 严辰松140 晏尚元 李 洁 杨 波 杨成虎 杨 芳 杨柳群 石毓智 杨信彰 杨 洋 殷红伶 殷晓芳 董粤章 袁 野 曾建彬148

歇后语的认知语言学初探

曾贤模

隐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张 彬

关于隐喻意识促进英语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

意象图式与中国古典和现代诗歌赏析

体验性假说: 来自汉语颜色词语的验证 张 迪 张 迪 李福印 李福印

从原型理论看及物性物质过程的非标记现在时态— 张凤娟

对Halliday观点的质疑

汉语熟语语义加工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

介词意义的网络结构模式评述

英语there-结构的认知解释

概念隐喻理论与语篇连贯

语言中的不明推论

从汉语的音韵特征看语言的认知理据性 张 权

转喻的构式化表征

Represent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perception of spoken words

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隐喻和换喻的计算综述

西方礼貌理论的文化阐述及其认知模式分析

论语用预设的交际价值

概念整合理论对If X were Y虚拟句的处理模型

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 张志宏

认知科学背景下的词汇加工及其深度习得

发现程序及其应用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名词转动词

语言结构的轭式性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Verbal Irony through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词汇隐喻的认知视角

隐喻——文化教学的新途径

隐喻的认知阐释

现代几种主要的语言观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对比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化习得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

情感三维空间隐喻分析

隐喻、情感和文化:从认知角度分析汉语诗篇、流行歌曲以及日常

语言中的“愁” 周 丰

隐喻: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一种机智

Analysis of Metaphors in Hemingway‘s ―Cat in the Rain‖ 周 洁

歧义的形成与消解的认知分析

张 辉 张金生 张克定 张连超 张良林 李 娟 张 韧 张伟文 张小健 张霄军 张艳君 张 燚 张 翼 董粤章 赵爱萍 赵 亮 赵旻燕 赵 强 赵 琴 郑 岭 郑素娟 郑艳霞 支永碧 钟书能 钟小佩 李福印 周光庆 余玲丽 周明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1d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