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案例
更新时间:2023-04-25 17: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
1、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②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
内容分析:化学反应速率是对教材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完善,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
也为后面反应限度知识奠定了基础。本节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实验探究
2、教学思路与设计
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化学学习,了解到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快有慢,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的外界条件影响下也可能速率不同,而且基本上能够用微粒的观点加以解释。本课时选择浓度这一影响因素为载体,教会学生从定性、定量的角度设计实验比较反应快慢的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掌握从实验数据出发,建立数学图像、数学模型,进而从物质微观结构做出解释的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整章学完之后,仅记住书本上几个具体的实验,而今后遇到新问题,很难独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在这节课上,调动学生的思维,从已有知识中搜索相关信息,总结、归纳出一些可行的比较反应速率的方法是这节课的关键。因此用“影响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借助哪些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反应的快慢?” “设计实验获取数据,定量的比较反应的快慢?”三个层层深入的讨论题贯穿这节课,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的习得,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
二、教学目标与流程
1、教学目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了解常用的比较反应快慢的简便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能以粒子的观点初步解释
过程与方法:能够设计简单实验方法测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数据出
掌握从实验发,建立数学图像、数学模型,进而形成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
量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到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教学设计框架(见图1)
本节课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以六个模块构成整体,逐层深入展开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与教学过程
1、教学重难点
如何定量地比较反应快慢;如何利用实验数据构建数学图像分析问题
2、教学设计流程(见下表)
四、教学设计的思考
1、教学环节分析
设问质疑、呈示目标一一笔者通过展示真实的图片(牛奶和咸水鸭的外包装),引出教学任务(化学反应速率),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学习任务中来。通过温度条件的不同保存时间不同,使
学生对此产生困惑(好奇)并对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兴趣和动机。当学生提出可能是温度影响了食品
变质这样一个过程的速率时,笔者及时给予肯定,
并马上提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哪些?”,激发学生的思考,导入下一个环节。
互动交流一一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更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和组织者。策划好个别研究与集体讨论的步骤、节奏和深广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探究和讨论中掌握知识,获得发展。教师适时的激发学生的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实验探究——这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环节。实践出真知。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模
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镁条与不同浓度盐酸的反应),去观察、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知识,
探究规律;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牛奶、咸水鸭的外包装),通过设计,用实验去探究,用数据去分析,再用理论去论证,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正确的结论。以此为基础,构建数学图像分析问题(学生根据测得数据,绘制表格)。教师帮助学生将在探究阶段所构建的陈述性知识重新组织成有利于运用的程序性知识形式(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把一般性知识概括成),建立并加强其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将来的提取和使用。
总结与反思——在这节探究课的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从两
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一阶段的探究活动后,反思这节课所做实验的严密性,还有哪些方面有待解决,比如,学生在探究实验结束之后,反思实验过程中,手握反应试管,会导致反应温度变化,影响实验结果。另一方面,教师依据整节课的环节,结合教材对全课及探究过程进行总结。
2、充分利用数据采集技术
数据采集技术具有方便、精确、细微化等优势,解决传统实验技术方法无法进行的或无法显示的实验或无法处理数据的实验,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资源价值,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使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例如,密闭容器内气压增加快慢的实验。利用计算机开发和控制化学演示实验过程,利用数、模转换技术和传感器使数字采集、分析和报告自动化、科学化,提高了演示实验效果和水平,为化学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运用数据采集技术不仅是改进教学的手段,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大大扩展了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方案的空间。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引发化学教学模式变革,为培养信息时代的接班人开辟了新的途径。
3、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现代教学媒体(Flash 动画、PowerPoint )能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传媒集于一体,具有促思,激趣,高效等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发现学习教学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倾听已有意见,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
4、小组协作学习,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引导-发现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本节课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一般由4 人组成,各小组按照探究活动进行分工(记录、掐表、搭建仪器、操作),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传统课上,老师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其实变成了验证性的实验。而笔者在英国进修期间,留意到英国中学在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段让学生了解有关化学反应中的微粒
碰撞理论,然后在具体研究每一种因素时,都是采用学生实验得出结论,再尝试用碰撞理论解释,最后迁移运用。这样一种方式是一种真正的探究模式,学生从实验中形象的感知,再从理论中抽象的概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办法,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之后的反思,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并对物质探究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到微观的科学认识方法。
正在阅读: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案例04-25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程(第七版)08-19
网球理论106-27
微积分、高等数学和数学分析的差别07-11
公司总经理寄语08-07
墙角的垃圾作文700字02-04
计算机重修班练习题03-15
西式宴会复习资料09-21
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10-16
思考题12-1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化学反应
- 教学设计
- 速率
- 案例
- 学前儿童卫生学试题库和答案
- 幼儿园大班优秀教案:温暖的家
- 6.模块二 项目一 开式配合件加工
- 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文艺学816文学概论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 2016-2020年中国房地产信托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客厅和餐厅隔断效果图
- Eliminating synchronization overhead in automatically parall
- 《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概要
- 新人音版第九册音乐教案
- 2014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第四章练习题&2014经济法基础重点
- 实验报告----万好万家
- 客厅写什么书法字画风水好 书法装饰画显得有文化
- 日本反腐经验以及对中国的启示(邵俊秋)研究报告
-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强化检测含答案
- 物资供应组防汛演习工作总结-
-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人教版
- 2015年度广州地区成本会计岗位薪酬调查报告(招聘版)
- 井下电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EJYLHGSD综合药品稳定性试验箱标准操作规程
-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