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案《信息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概括转述方式解题

更新时间:2023-04-25 04: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案《信息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概括转述方式解题攻略及实战练》

信息性阅读顾名思义,就是从文本中获取相应的信息。与其相对的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除了获取相应信息之外还会涉及对应的鉴赏性评析,在鉴赏过程中要会涉及相应的文学鉴赏术语的使用。

张开在表述信息阅读能力中提到: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

信息性文本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般主要包含,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类型和一般人物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此类文本涉及广泛,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专业性很强,学生阅读过程中往往出现不能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究其原因就是不懂得如何转述或概括句子的意思。

具体到试题中,选项的表述也不可能照录原文语句,都是对文本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或隐或显)的转述。正因为如此,明了转述方式对于我们答题来说尤为重要,只有明确了题目的转述方式,同学们才能在答题过程中更好地判断一个选项的正误。

从大的方面来说,选项常用的转述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

一、概括式转述

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化,从而提炼其本质,上升到一般认识的一种转述方式。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较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和句子压缩有些相似。

所以说,判断这一转述是否切合原文语意,一要注意这种从具体到一般的提升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也就是这种一般性的结论是否可靠;二要看由抽取的关键词重新组织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是否符合原句中的词句之间的组合关系。或言之,可靠性和逻辑性是同学们必须要注意的。

例如:

原文——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选项——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二、具体式转述

具体式转述,就是将原文中抽象概括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述的转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对原文某一个概括性观点和结论的例证,在很多选项的表述中,具有阐释的性质。

所以要判断具体式转述是否恰当,主要就是从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材料是否切合原文表达意图的角度去思考。

例如:

原文——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选项——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三、同义变式转述

同义变式转述,就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语句内容不作变更的转述方式。这种转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一个说法”。同义变式包括因果倒置、条件与结果转换、变换主体重组句子、长句与短句互变等形式。

那么,同义变式转述的正确与否要如何判断呢?判断同义变式转述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判断转述的句子与原文是否“同义”。应特别注意的是,对摘抄原文较多、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换了说法,换了表达形式,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也不能轻易否定。其中,大家对逻辑关系或者包含关系更是要特别留神了!

例如:

1

原文——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选项——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当然啦,每一类转述方式还有更细致的分类,我们在下期推送中为大家介绍!跟紧论述文专题推送,大家一定能全面打通论述文阅读的!

信息类文本具体解题攻略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解题方法

1.锁定关键词、关键句。

2.回归原文定位,找出相应区间。

3.进行信息比对,发现信息差别。

二、“四重比对”

1.比对词语,看选项是否偷换词语概念。

2.比对句子,看选项是否偷换句意。

3.比对句间关系(分句间、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4.比对论据和结论,看论据是否合理,结论是否成立。

三、十三种命题形式

(注意,这十三种命题形式是论述类文本中最基础的命题形式,2014年以后在这些命题形式上的设置难度提升,更加关注的不再是简单的词语的信息比对,而是下面介绍的几种情况。而这些基本的情况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偷换概念

2.无中生有

3.强加因果

4.因果颠倒

5.夸大事实

6.扩大范围

7.以偏概全(选项以部分替代整体或遗漏了信息)

8.颠倒是非

9.表述绝对化(注意条件与结论,注意“就”与“才”)

10.张冠李戴(混淆对象)

11.答非所问(注意题干,选项于题干而言“答非所问”)

12.混淆已然和未然(混淆已发生的与未发生的)

13.混淆或然和必然(混淆或许发生的与必然发生的)

四、熟悉命题手段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文本原句进行了改装、重组,这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删”,即删除原文句子中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句子原意。

2.“漏”,即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3.“改”,即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4.“凑”,即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

五、“正确选项”的“变形”处理

“正确选项”指的是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变形”是指在符合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常常对语句做最大限度的外形变化,来个“似非而是”;“错误选项”指的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它在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常常对语句对最小限度的外形变化,来个“似是而非”。一道题目中,三个选项“似非而是”,一个选项“似是而非”,常常让人云里雾里,分不清真假。“错误选项”人们都很重视,不但每道题都有解析,系统总结也随处可见;而“正确选项”的“变形”处理,虽很重要但常被人忽略,所以对其进行专门探讨有其必要性。

知识储备

(一)答题须知

1、树立一种概念:答案就在原文中。

2、具备两种心态:全神贯注、平和细致。

2

3、明确六个步骤: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项)、排、选。

4、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改动比较大,其实是正确的;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相符,却在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

5、拒绝不读文直接做题!

6、一定要把所有的选项看完再做题!

7、一定要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8、一定要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一定要都关注到。

9、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注意区分。

“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最简单的题目,需要的就是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点。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

“分析和推测(推断)”:主要考查逻辑关系,尤其要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二)答题过程

1、浏览:文本、出处、题干、选项标序(段落序号)

2、细读:逐字逐句地细读快读标读标记(圈点批注)

标记是为了迅速把握文本的中心和思路:论述对象(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结构、思路;写作背景与目的等

标记关键词:

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

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

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

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

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标记关键句:中心句、思路句、论点句、论据句

3、对读:圈定、比较、筛选、排除标号(题号选项号)

比对选项与题干(不符合题意的)、比对选项与选项(有矛盾关系的)、比对选项与原文(有增添改换的)

(三)选项转述方式

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举个例证)、同义变式转述(换个说法)

(四)选项设误手段

1、答非所问:直接排除,不需要回到原文。

2、张冠李戴:表述A的内容说到B头上。

3

3、无中生有: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无依据。

需注意选项中出现了文本外的材料时,要看这个材料与文本的关系,看它在文中有无依据,这涉及到推断和论证逻辑。

4、偷换概念:和张冠李戴类似,但这里更多指向结果。

5、以偏概全:局部、部分代替了整体。

6、混淆时态:将要发生的说成已经发生。

7、或然变必然:可能发生说成必定发生。

8、强加因果: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

9、混淆是非:故意对原文信息反说,正确的说错,错误的说对。

10、指代有误:对文中某处的代词的指代表述错误。

11、不和逻辑:观点与论据不搭,或者论证逻辑错误。

(五)分析论点

1、论点要正确、鲜明、新颖;

2、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可有两到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3、中心论点可出现在题目、开头、中间或结尾等处;如没有明确的表述,则需将各段观点整合起来把握。

(六)分析论据

事实论据(事例、数据)道理论据(格言、原理、定律、公理)

(七)分析论证

1、论证角度:立论、驳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2、论证结构:

引论(提出问题):提出论题或论点

本论(分析问题):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正反、主次)

结论(解决问题):提出建议、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归纳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演绎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相同属性的类推、类比)、归谬法(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对方的论题是正确的,由此导出一个很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原来的论题是错误的)。

实战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际体系是历史的产物。无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诞生于何处,受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根本性制约,它所能统辖的地理范围都是相当有限的,散布于世界各地的人们必然先后建立起为数众多的国家。由众多“分而治之”的国家为最高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国际体系,本质上是一个无政府体系,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是国家无能为力建立世界政府的相应后果。置身无政府国际体系的国家将始终面临多重结构性力量的作用:(1)同一国家疆域内人们基于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而相互认同,产生对自群体(本国人)的偏爱和对他群体(外国人)的疏离;(2)各个国家优先为疆域内社会的繁荣与福利而行动;(3)没有中央权威阻止拥有組织化暴力的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他国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4)国家可以通过自己的积极作为增强自己的力量,从而改变与他国的力量对比关系,而国家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利益,也不得不增强自己的力量。这诸方面

4

的合力决定国家间充满着不依单方意志为转移的竞争。国家间的竞争推动着上述诸方面的变化,他们的变化又赋予国家间竞争以新的内涵。

只要没有国家能将世界上“分而治之”的众多国家统合为一个国家,国家间相互竞争,尤其是大国间相互竞争的严峻局面就将持续下去。直接地看,国家间的竞争是彼此实力的比拼,无实力即无竞争力。而国家的实力在国家间的竞争中总是要被消耗的,一个国家,无论眼前的实力多么强大,都不足以保证在国家间的竞争中能长时间处于优势地位。长远地看,国家作为能动性主体,其实力的大小依存于能力的强弱,实力随着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国家间的竞争,如果我们关注的不是一时的成效,就需要从国家应对他国竞争的实力考察上升到国家应对他国竞争的能力考察。

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拥有超大社会规模的中国国力呈现相对他国更快的上升势头,中国在日益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地带的同时,也置身于越来越激烈的国家间竞争,并面临现有大国特别是居于世界舞台中心的首强大国一环紧扣一环的围堵与遏制。从根本上讲,中国在国家间竞争中严峻乃至凶险的处境,不是自身可以避让的。如果不愿由他国主宰命运,中国的选择便不在于是否应对他国的竞争,而在于如何应对他国的竞争。加强国家应对他国竞争的能力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国应对他国竞争的能力建设,破解他国设置的困扰中国发展的迷局。

(摘编自黄清吉《论国家应对他国竞争的能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目前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中,国家间的竞争也就看不到将要停息的迹象。

B.国家间的竞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合作也是一种竞争。

C.国家应对他国竞争的过程,是国家彼此实力与能力强弱的比拼的过程。

D.国家间的竞争以单方面的意志为转移,国家间的竞争也推动多方面的变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了国家应对他国竞争的能力,对当下中国该如何面对国际竞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B.文章论证了置身无政府国际体系的国家始终面临的“四个方面”的多重结构性力量的作用。

C.文章论证到,当今世界的无政府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可预见的时间里将会加以改变。

D.文章论证到,中国在日益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地带的时候面临围堵是正常的,但不可自乱阵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迈向国际舞台中心并长时间居于中心的国家,是拥有应对他国竞争整体的能力优势并能实现持续整体能力增长的国家。

B.国家间的竞争,短期内着眼于力量的对比,长期来看则着眼于力量对比的变化,即谁能更快地实现力量的相对提升。

C.国家的实力和能力其实是两个概念,但是两者之间有着较为松散的联系,实力的大小随着能力强弱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D.在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中,处于相互竞争中的国家对应对他国竞争的能力一旦出现战略性误判,就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社会保障改革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必须重视战略研究。由全国2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及此后出版的四卷本著作,是这方面的标志性成果。该书指出,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应坚守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理念,先构建起“二免除一解除”制度支

5

架,再实现制度全面定型和稳定发展,最终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沿着公平、普惠、可持续方向发展,在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并增进人民幸福感。近10年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实践,在许多方面验证了这一成果的科学性。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继续深入研究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是社会保障学者肩负的重要责任。

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选择什么样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如何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是社会保障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基本养老保险应当坚持互助共济和社会公正原则。一些学者对不同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作出分析评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要求,提出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建议。近年来,在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方面也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未来,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明确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推进步骤,仍然是社会保障研究的前沿课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乎全民切身利益,也是社会保障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多年讨论中,已经达成的普遍共识是,医改要以解除人民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和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坚持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在医改路径研究方面,一些学者主张由政府强势主导并直接提供医疗服务;一些学者主张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还有一些学者主张在政府主导下合理选择制度安排,如医疗服务应突出公益性,医疗保障应坚持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医药宜走市场化道路但需要政府监管到位并对医药产品及价格体系进行适度调控。关于医改路径的研究仍需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

我国在本世纪初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在此背景下,推动养老服务全面发展的问题愈发受到学界重视。一些学者主张发挥好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四方面作用,并根据老年人分层分类的需求采取公平但有区别的政策,突出居家养老为重、失能老人优先、养老机构社会化的原则,根据老年人分层分类需求实现精准递送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应督促家庭成员尽责,倡导老年人互助。如何发挥好各方面作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如何优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等,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课题。

(摘编自郭林《保障重大问题研究深入推进》)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社会保障研究不管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在现阶段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B.在我国探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路径方面,目前出现了一些分歧,还没有达成共识。

C.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好地推动养老服务的全面发展越发显得重要。

D.我国社会保障道路有时可以不尊重社会保障制度规律,但要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当下的中国仍然是一项重要课题。

B.基本养老保险应是坚持互助共计和社会公正的原则,这是学者们较为一致的看法,具体细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C.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社会保障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不管如何,医改要有一个好的出发点,坚持“三医”联动。

D.养老保险制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选择什么样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等问题是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我们已经研究了10年,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还需要我们继续加以深入研究。

B.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应先实现制度全面定型和稳定发展,再构建起制度支架,最终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C.不管是政府强势主导并直接提供医疗服务,还是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都属于医改路径范畴,均

6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D.作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好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四方面作用,并根据不同需求采取不同政策,实现精准递送服务。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对《兰亭》的崇高地位闻名已久,想了解它学习它的愿望与古人并无不同。但我接触和理解的《兰亭》大不简单,我闻名已久的《兰亭》范本却是千百年来相延已久的所谓《定武兰亭》,而我这个笨学生一看《定武帖》就困惑起来:说真心话,以我十多岁的那份童心和艺术眼光,就觉得这个被古人认为是无价之宝的《定武兰亭》,不令我“入胜”,不知它的优胜之处何在。它是凭着一种什么魅力,把千古以来学书者的魂灵紧紧地吸引住了?我自幼失学、没有良师,是在盲人瞎马似地摸索一点可以通窍的道路。直到上世纪60年代,我才得以把《兰亭》的奥秘作为自己一个专心致志、下一点工夫的对象。

那时北京东城的老东安市场遗风远韵尚存,我的住处离这个市场不远,穿过马路走进金鱼胡同就到了这个宝地,里面是百货俱陈,我唯一的目标就是那些“旧书烂帖”的小书铺,而最注重的目标则是各种各样的《兰亭》帖本。稍过一些岁月,居然就有了十多种《兰亭》佳本。我把它们罗列、互证、对勘细细研究起来,在每本帖后有些长短不一的题记。后来又把桑世昌的《兰亭考》找出来细加核对,又获得不少过去未曾弄清的细节情况。那时我的眼已经开始欠佳(大约年方42岁),然而还能写些相当细小的行楷书,留下了一批学书心得的痕迹。但是自己从未把这些零笔碎墨当做什么重要著作。可是到了近几年,子女们发现了这些笔迹,把它们收集起来加以整理编次,居然也成为一本小书,无论内容、体例、字迹、见解都还有我个人的一种风格,不应日久散佚,内中有些甘苦心得,还是在别处所不易得到的。由于时隔40年之久,当时的种种历史情况、学术艺术的学习环境、评价标准,这一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不加一点简略说明,“80后”的读者已难以想象了,这是我要在卷首交待几句这本小书的原由始末的原因。

“兰亭秋夜录”五个字很平常,却给人一种清而雅的感受。老北京的胡同不俗而雅致之处很多,但我写作《兰亭秋夜录》的无量胡同又有它的特色和历史价值,值得提上几句:这条胡同的西端有清末皇族人士傅雪斋的居所,据说院子有好几进深,那正房还称之为“殿”。胡同最东端有一所大宅子紧把着东北角,巨大的木门关闭得严严实实——原来这里就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故居,听说里面也有花园。一条巷子两端有这么两位名流的故居,已然太不俗气了,后来老师顾随先生告知我说:书法大名家沈尹默先生也住在这个胡同里。在哪一处房子呢?据说离东端不远,后得知就是门前有四棵古槐,大门外有台阶,望进去有影壁及汉白玉底座太湖石的这处宅院。这在我居住此巷时已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宿舍,记得好像是唐弢先生也住在此院内。这样说来,我大为高兴,因为这个胡同与书法的历史关系可就太不简单了,我在这里写过《兰亭秋夜录》,这冥冥之中似乎有段翰墨因缘。

庚寅大暑之日

(摘编自周汝昌《〈兰亭秋夜录〉自序》)

7.下列关于《兰亭秋夜录》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历史情况、学術艺术的学习环境、评价标准等已发生很大变化,为方便80后的读者读《兰亭秋夜录》,这是作者写作自序的原因。

B.《兰亭秋夜录》是作者根据许多《兰亭》帖本进行罗列、互证、对勘细细研究,并最后以桑世昌的《兰亭考》作为摹本而写成的。

C.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具有特色和历史价值的无量胡同与《兰亭秋夜录》的关系,在作者看来书名本身就给人一种清雅的感受。

D.《兰亭秋夜录》已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篇序言的完成时间应当是2010年7月,此时周汝昌先生眼睛状况已很欠佳。

8.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定武兰亭》被古人认为是无价之宝,可作者周汝昌先生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把此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B.《兰亭考》一书注重细节,作者在研读此书时,获得了不少细节的情况,如此看来,足见周汝昌治学的严谨。

7

C.“一条巷子两端有这么两位名流的故居”,“一条巷子”指老北京的无量胡同,“两位名流”指梅兰芳和沈尹默。

D.本篇序言,语言朴实,毫无华丽的辞藻,但是内容却含蓄隽永,意蕴丰富,读来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9.根據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文意,作者周汝昌先生自幼失学,从小到大一直都没有遇到过良师,于是便将《兰亭》作为摸索的对象。

B.读罢文章,我们感觉到作者周汝昌是一位治学严谨的人,他学书有心得,如果他视力很好,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C.纵观全文,我们清楚了《兰亭秋夜录》是周汝昌潜心对《兰亭》帖本研究的结晶,是先生尘封四十余年书法艺术之研究著作。

D.在钻研《兰亭》的过程中,周汝昌先生记下了一些心得,并把这些独特感受整理成册,编辑成《兰亭秋夜录》。

参考答案

1.D【解析】“国家间的竞争以单方面的意志为转移”错误,原文意思是“这诸方面的合力决定国家间充满着不依单方意志为转移的竞争”。

2.C【解析】文章看不出“在可预见的时间里,国家体系将会加以改变”的意思。

3.C【解析】“两者之间有着较为松散的联系”不妥,分析文意,应当是“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4.D【解析】我国社会保障道路,不管何时还是要尊重社会保障制度规律。

5.D【解析】不是“社会各界”,而应是“社会保障学界”。

6.C【解析】A项,文中是“近10年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实践,在许多方面验证了这一成果的科学性”,并不是说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只研究了10年,事实上,这种研究远不止10年。B项,原文是“先构建起制度支架,再实现制度全面定型和稳定发展”,两者之间颠倒了。D项,不是“作者认为”,是“一些学者主张”。

7.B【解析】据桑世昌的《兰亭考》细加核对,非作为摹本。

8.C【解析】是梅兰芳和傅雪斋。

9.C【解析】A项,文中“自幼失学、没有良师”不能推导出“从小到大没有遇到过良师”;B项,“如果他视力很好,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无中生有;D项,是作者子女整理编辑而成。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0w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