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纳溪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4-02-01 18: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川省泸州纳溪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

民商法 学院 法学 专业 2009 级11班

学生姓名 洪可

学 号 2009011518

一、调查主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情况

二、调查时间

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5日

三、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抽样调查

四、调查背景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2006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家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创造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为主要标志的新农村环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要求之一,也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是新时期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实施“保增长、保民生、调结构、上水平”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为了给新农村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建

设性信息,我们在广西宜州市庆远镇展开本次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现将调查研究情况进行整理和汇总,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是中国著名的酒城,出产闻名遐尔的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泸州历史悠久,古称“江阳”,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先后获得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等荣誉,有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第三大航空港,是四川省南向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

纳溪区是泸州市辖区,位于省南部,人口47万,面积1139.7平方公里,辖大渡口、护国、打古、上马、合面、丰乐、白节、天仙、棉花坡、新乐、渠坝、龙车12个镇及安富、永宁2个街道办事处,176个村民委员会,1843 个村民小组,20 个社区,3 个居委会。321国道贯境。

工业以化工、机械、酿酒、轻纺、食品等为主。农业以稻谷、小麦、高粱等为主,特产有护国沙田柚、纳溪泡糖等。有中等院校36所。

纳溪地形以深丘、低山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17.5℃,年均降水量851毫米。森林葱笼,古木参天,自然环境优美迷人。有

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护国岩”石壁、棉花坡战壕。游览景点有凤凰湖——来凤森林公园。纳溪是一座丰饶的绿色宝库,森林覆盖率达44%,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区)”和全省造纸原料基地县之一,并建了林、果、蛋、猪、鱼、禽、菜等农副产品商品基地,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的造纸、丝绢纺织、酿酒、食品等工业,是纳溪经济的支柱产业。 (2)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对“低碳环保”及所在地环保工作开展情况的了解度

在问到对于“低碳环保”的熟悉度时,57%的群众表示比较熟悉,仅14%群众不是很熟悉。然而在提及家乡是否开展了退耕还林工作时,仅有39%的群众选择开展了,其余的表示不清楚。62%的受访者认为家乡的森林覆盖面积一般,18%的认为较差,仅20%的认为较高。 2、调查对象获取有关环境保护信息的渠道

调查显示,91%的群众通过电视广播获取环保方面的信息,23%的通过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61%的通过报刊杂志,25%的则通过工作单位的普及教育活动,以及9%的群众通过亲友同事了解到。 3、调查对象认为周边环境急需改进的方面

关于周边环境而言,受访者认为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家乡的河流湖泊浑浊不清、街道上经常有废纸废物、以及在家乡看不到宣传环保的内容。各项数据如下表所示:

就周边环境而言,您认为目前最需要改进的是(多选)90?p`P@0 %0uy%街道上经常有废纸废物57%河流湖泊浑浊不清居住地附近污染342%有工厂排放废水废气家乡看不到宣传环保的内容空气污染严重其他4、追寻环境污染现象和低碳环保意识差的原因 究其原因,数据分析如下表所示: 5、调查对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和建议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受访群众认为应该优先解决的是:“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以64%排在第一位,“乡风文明”以63%排在第三位,接下来分别是“生活宽裕”和“管理民主”。 在谈到人们希望服务“三农”类的报纸应该在哪些方面重点加强

时,受访群众比较青睐于农业商机、农民致富类信息,种植、养殖类知识,以及实用的农业技术信息。如图所示:

您希望服务“三农”类报纸应在哪方面重点加强(最多选三项)60@2P2%9RH4# %0%国内外大事种植养殖类的知识农村中的新变化农民维护权益信息农业商机、农民致富类信息城市生活规则介绍农业政策法规的深度解析和评论实用的农业技术信息村风文明类信息读者反馈与来信 数据显示,受访群众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意见中,大家最希望的是新农村建设应该和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也有群众提出了加强农村的治安、扫盲,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家电下乡”的普及力度等。如图所示: 您对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最多选两项)70`P@0 %0f8)A0%9%应该多征求农民意见应该建立完善的政策落实管理制度应该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应该和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应该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获取实惠其他

(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查中发现,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泸州市纳溪区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表现在: 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

城乡基础设施投资比例不平衡,村镇人均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缓慢。村屯的水、电、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村屯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偏远山村仍存在不通电、行路难和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农村还没有完全实现电力、太阳能、液化气、沼气等生态环保型生活能源的普及。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 2、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恶化

一是水环境遭到破坏,河流、湖泊浑浊不清。一些乡镇企业出现超标、超总量排放工业污水现象。农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部分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河塘或渗入地下,成为农村环境的污染源。

二是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任意堆放。在农村,大多数由于没有垃圾池,农户将各种生活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垃圾在村中,村在垃圾中。有些农村擅自建立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的现象较为普遍。随意倾倒、翻拣垃圾,以及各种工业废弃物、有害物品大量进入填埋场,加剧了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潜在危害。

三是退耕还林工作开展缓慢,加剧了水土流失。 3、

农村人均受教育程度低,对环保的关注程度低

自“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由此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上现状不容乐观。广大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还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积弊根深蒂固。一些村民对农村大环境却时常漠视,出现所谓“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二是缺乏大局意识。对污染企业关停、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不予支持、配合,甚至有对立情绪,妨碍工程进度。

4、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对环保的宣传力度不够

从领导这一层面看,由于生态效益无偿使用和现有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一些领导尚未真正确立“环保优先”、“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也是政绩”的理念,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

其次各级政府在各村、屯的宣传栏,文化站没有大力宣传环保,创造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为主要标志的新农村环境。在“三下乡”活动中,涉及环境卫生方面的内容较少,在“家电下乡”过程中,也没有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再者新闻广播报刊等各级媒体对于曝光工厂企业污染、任意砍伐森林、开始采石场等行为的力度不强,导致各种破坏环境的违法乱纪现象普遍存在。

(4) 解决问题对策与建议

1、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做好农村改水工作,优先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民都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 (2)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抓好农村生态家园基础工程,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

(3)加快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实施无电村项目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宽信息的覆盖面,更好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4)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发展节水灌溉,大力推广节水技术。

2、着力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1)重点对交通干线两侧、城镇工矿企业周围、主要江河源头及两岸等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加快植树造林种草绿化,发展农村新型能源,进一步扩大森林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工程和卫生综合治理,实现农村绿化、美化、净化。完善村规民约,制定卫生公约,建立健全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 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稳定完善政策,培育后续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2)在农村水环境整治方面,要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在切实加强镇区、街道生活污水处理的同时,积极探索分散村落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结合村庄布局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根据农村地形地貌、风俗习惯以及经济与社会状况,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污水处理模式。对城镇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纳入市镇污水厂管网统一处理。要规范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在巩固农村改厕成果的基础上,逐户过堂,提高整体改厕水平。

(3)在企业工厂污染源控制方面,加强对农村敏感地区的工业污染源、重点污染行业和重点污染企业的整治,按期拆迁规划工业园区内的住房,防止影响居民的正常的生产生活。对运行过程中环境监测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严格实施限期治理。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和环评制度,禁止新上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新增氮磷排放项目。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系统、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等设施,严格实行园区内企业排放总量控制。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防治总量,提高化工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水平。此外,要推进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机械配套水平,全面加快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推广进程。

3、把环境保护纳入新农村发展规划的全局

(1)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审批、建设、管理的制度,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和形式多样的规划建设模式。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2)在规划中一定要多征求农民的意见,体现农民的要求和愿望。

不能因为某些需求不容易体现政绩而被忽视,要真正将农村环保体现在地方的有关计划和规划的全局中。

(3)规划要体现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新农村规划涉及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体、卫生的多元素优化发展、和谐共处各个方面。

4、切实加强指导力度,健全农村环保的法律法规

(1)环保部门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把握好当地农村环保问题的根本和发展趋势,既要针对现状又要预见未来,一定要突出务实性。二是要倡导和鼓励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2)村干部、农村党员可以组成农村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农村卫生员、宣传员以及村民代表成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小分队,对村容村貌进行立体监督,确保村级道路、农村公共区域、村内河、沟、塘、渠等的整洁卫生。

(3)要完善农村环保的监管体制,健全公众监督机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农村环保的执行力。提升农民的守法意识,对村民违法占地建房行为应及时清理拆除。对于乱丢垃圾者,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禁止其随意堆放。

5、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动员群众参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民众的参与。要通过深入宣传、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和动员广大民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1)各村要召开群众动员大会,组织学习新村环境建设有关文件,收看有关新村环境建设专题片,按照总体规划把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到户到人,在各村形成人人参与新村环保建设的良好氛围。 (2)加强环保文化宣传的阵地建设,实现每个乡镇有文化站、文明街。服务“三农”类的报纸应该在农业商机、农民致富类信息;种植、养殖类知识;实用的农业技术信息;新农村环境建设方面重点加强。

(3)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环保知识进农村”活动,弘扬生态环保建设中的好人好事,曝光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例。倡导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理念,普及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通过永久性的广告牌、宣传小册子、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乡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在新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导向、凝聚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0f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