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古史的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5-25 10: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世界古代史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
共和国早期平民和贵族的斗争矛盾的焦点是 土地问题 和 债务 对中部意大利的征服是通过 维爱战争 和 萨莫奈战争
问题 。 2.
完成的。
3. 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导火线是: 墨西拿事件 4. 喀提林 阴谋反映了罗马共和制危机的加深。
5 罗马共和国后期的前三头同盟的成员包括了 恺撒、克拉苏 、 和 庞培 6.7.
君士坦丁的统治时期颁布了 《米兰敕令》 ,利用宗教加强专制统公元 395 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
治。 第二章
1.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是西欧开始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 2. 编撰于克洛维时代的 《萨利克法典》 反映了法兰克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3.公元前49年,凯撒写的 《高卢战记》 是详细记载日耳曼人状况的第一部著作。
4. 在西欧,维系封建主从关系的方式是 采邑制 。
5.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 《凡尔登条约》 (条约),三分帝国,奠定了以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基础。
6. 查理帝国 是近代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奠基的先导。 7.877年秃头查理颁布了 《 克尔西敕令 》 ,标志着世袭领地制在法兰西王国的确立。 行。 第三章
1.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发动者是 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 。 2.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组织者是 教皇英诺森三世 。
3. 1204年,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消灭了安基卢王朝统治的拜占廷帝国,建立 拉丁帝国 。
4. 13-—14世纪,欧洲形成两大贸易区,一个是 北海-波罗的海 贸易区,一个是南部的 地中海 贸易区。
5. 14世纪, 汉萨同盟 主要经营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的商业。 6. 汉萨同盟 是以德国北部城市吕贝克、汉堡、不来梅为中心的城市商业同盟,其贸易范围东到俄国,西到英国,参加同盟的城市最多时有 80 多个, 14 世纪后半期实际控制了北海—波罗地海地区的贸易。 第四章
1. 哈斯廷战役 战役为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奠定了基础。 2.诺曼底公国地处法国西北部滨海一角,是由诺曼人酋长于公元 911 年建立的。
3. 西欧封建君主中,英王约翰被称为“ 失地王 ”。
4. 1066 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侵入英国为王,开始了英国的诺曼底王朝。 5. 1086年,威廉征服英国后,下令对全国土地进行调查,这一调查结果保存至今,史称 《末日审判书》 。
6.大宪章的基本原则是 保障人权原则 和 法律至上原则 , 这是英国立宪政治的基础。
7. 1295 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召开的议会被称之为是“模范议会”。13世纪的议会,是英国 议会君主制 形成的标志。
8.中世纪的法兰西王国是通过843年的 《凡尔登条约》 和870年的
《黑尔森条约》 的有关规定形成的。
9. 1337—1453 年英法因争夺法国王位继承权和大陆领地而进行的长达百年的战争,战场在法国,战争以法国的胜利而告终,史称 英法百年战争 。 10在英法百年战争中 克勒西 战役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实际上结束了封建骑士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
11. 962 年, 奥托 进军罗马帮助教皇平定内乱,教皇为奥托加冕,从此
德国在中世纪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 1356 年德皇查理四世发布黄金诏书,明确规定德皇由七大选侯选举,诸侯独立地位得到肯定。
12. 1122年,德国皇帝与教皇签订了 《沃尔姆斯宗教和约》 ,规定德国主教一律依照教会法选举。
13. 1356年,德皇查理四世为了稳定德国政局,防止教皇干涉皇位选举,发布了 《黄金诏书》 。它标志着德国分裂割据的合法化,标志着诸侯对皇帝和中央集权的胜利。
14. 9-10 世纪,基督教的西欧从东、南、北三方面受到外族侵袭,从东面来的是马扎尔人,南面来的是阿拉伯人,北面来的是 维金人 。 15.中古德国和意大利历史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分裂割据 。 16.1077年发生的 卡诺莎事件 是教皇对意大利国王亨利的胜利。 17.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 阿拉伯帝国 、拜占庭帝国都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
18. 中世纪的西欧,在 英诺森三世 担任教皇时,教权达到了顶峰。 19. 经院哲学是 11 世纪以后西欧中世纪教会学校和修道院所教授的哲学。它是论证、推理基督教神学教义的哲学,是为神学服务的哲学,其哲学的集大成者是 托马斯阿奎那 。 第五章
1. 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廷帝国编撰的 《查士丁尼法典》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2.拜占廷帝国在中国古代称之为 大秦 。
3. 拜占廷的查士丁尼时代在艺术上享有“第一个黄金时代”美名。这个时代建筑艺术的里程碑是 圣索非亚 大教堂。
4. 马克思把中世纪的 君士坦丁堡 称为“东西方之间的一道金桥”。 5. 1480年, 伊凡三世 统治时,莫斯科彻底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 6. 莫斯科彻底摆脱蒙古人统治是在 伊凡三世 统治时期。 37. 古罗斯最早的编年史是 《往年纪事》 ,体裁仿照拜占廷的“年代纪”,是研究古罗斯最重要的史料。
6.胡司战争是以 掷出窗外事件 作为开端。 第六章
1. 伊斯兰教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建立在 麦地那 。 2. 伊斯兰教最重要的经典是 《古兰经》 。
3. 开斋节 和 古尔邦节 是伊斯兰教的两大重要节日。 4.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反对奥斯曼的专制统治,形成一个新的宗教派别是 什叶派 。
5.征服 麦加 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6. 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建都 大马士革 。
7.1258年,随着 蒙古人 的西征,阿拔斯王朝灭亡,阿拉伯帝国彻底瓦解。
8. 阿维森 是中世纪阿拉伯杰出的医学权威,被誉为“医中之王”,其名著《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结晶。
9.奥斯曼土耳其人是 突厥人 的一支,中国古书上称之为 丁零 。
10.在 乌尔罕 统治时期,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支军乐队。
11,。1259年蒙哥汗死后,蒙古帝国分裂,在西方形成 窝阔台帝国 钦察汗帝国 、 察合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四大汗国。 第七章(12、13)
1. 在超日王时期,中国求法僧人法显把印度求经见闻写成 《佛国记》 一书。
2. 法显所著的《佛国记》反映了印度笈多王朝超日王时期的社会状况,玄奘所著的 《大唐西域记》 反映了印度戒日王时期的社会状况。 3. 7-12 世纪,北印度处于长期分裂局面, 1206-1526 年北印度建立了伊斯兰教的 德里苏丹国 ,在南印度则有印度教王国维查耶那加尔。 4. 德里苏丹国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给穆斯林战士的土地称为 伊克塔 。 5. 高丽王朝建立之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田柴科 。
6. 日本最早的国家叫 邪马台国 ,见于中国史书《三国志·魏志·倭
人传》 。
7. 文武天皇大宝元年(701年),日本参照中国律令制编成第一部法典 《大宝律令》 , 标志着大化改新的完成。
8.从公元前后到 677 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形成了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国鼎立之势,史称“三国时代”。
9. 1392 年,李成桂废高丽国王,自立为王,开始了朝鲜历史上的李氏王朝。
10.1592年的 壬辰卫国战争 是朝鲜人民抵抗日本封建主侵略的战争。 11. 氏姓制度 是贵族阶级内部制度,是职务与资格双轨人事制度的雏形。
12. 《十七条宪法》 是日本史上第一次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纲领。
13. 飞鸟时代 是日本历史上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 第八、九章 1.
新航路的开辟的直接原因是欧洲的商业危机,这是因为 奥斯曼土耳其
人阻断了传统的通商道路,需开辟一条直接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2. 哥伦布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3. 文艺复兴 为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也为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奠定了基础。
4. 但丁 即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5.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文坛三杰”分别是: 但丁 、 彼得拉克 和 薄伽丘 。
6. 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三杰” 分别是: 米开朗琪罗 、 达芬奇 和 拉斐尔
7.文艺复兴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是 托马索。康帕内拉 ,他的代表作是《太阳城》。 二、重要知识点
1.《萨利克法典》:是法兰克人习惯法的汇编,初编于克洛维时期,后又数度修
订增补,该法典反映了法兰克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2.查理曼:中世纪法国国王,在其统治时期,加洛林王朝臻于鼎盛。他在位期间,东征西讨,法兰克疆域版图几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相合,建立查理曼帝国。他抵御阿拉伯进攻,数次出征比利牛斯山以南地区,建立西班牙马克。查理曼重视西欧文化教育,在其推动下,西方出现加洛林文化复兴。
3.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侵是罗马教廷、西欧封建主和意大利城市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他们借口反对异教徒,打着圣战的旗号,对地中海东岸各国进行长达两个世纪(11世纪末—13世纪末)之久的侵略战争。 4.《末日审判书》: 5. 英法百年战争。 6. 破坏圣像运动 7.胡司战争 8.律令制 9.幕府政治 10.大化改新 11.胡司战争
12.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
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人文主义
14.阿维农之囚 :阿维农之囚,人们通称天主教教皇为罗马教皇,因为教廷长期位于意大
利的罗马, 1294年,专横顽固的教权至上论者,卜尼法斯八世任罗马教皇。这时候,具有强大王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正在欧洲普遍兴起。1308~1377 年,教廷长期迁于法国边境阿维农,七十年间,教皇一直受法王控制,教皇称之为“阿维农之囚”.
15.南特敕令 :南特敕令为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在1598年4月13日签署颁布的一条敕令。这条敕令承认了法国国内胡格诺教徒的信仰自由,并在法律上享有和公民同等的权利。而这条敕令也是世界上第一份有关宗教宽容的敕令。
16.金玺诏书:1222年,匈牙利贵族借第五次十字军东征受挫之机,逼迫国王安德鲁
二世颁布《金玺诏书》,以保证贵族所享有的各项特权,包括确认其领地为世袭财产,
豁免贵族及教会的赋税,下层地方官从本地贵族中遴选,还规定过往必须每年召开一次国会,大小贵族均可自由参加,国王如不履行承诺,贵族有全局并反抗而不受惩处。《金玺诏书》的颁布,加剧了当时的政治动荡局面。
17.丕平献土 :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从此教皇拥有领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这样,教皇既是天主教的首领,又是拥有世俗权的一国之君,教皇国的领土多达四万多平方千米。
18.监领地制:又称“恩准制”,与法兰克的采邑制相似。政府将国家的和农村公社的
土地分给公职贵族监领,终身享用监领地的租税,不得世袭。监领主必须为国家服役,并按照监领地的面积提供相应的兵员为国家服军役。监领主同时也取得对领地上农民(巴力克)的支配权。农民必须向监领主缴纳租税,并服劳役。后来监领主又取得领地的行政和司法权。监领地变成封闭型的封建大地产。普洛尼亚的实施暂时加强了国家和军队的实力,但潜伏着离心倾向,导致分裂割据的加剧。
19. 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146年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 3次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名。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20. 《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Law of the Twelve Tables ),公元前452—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力下,古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公布于罗马广场。但他主要由贵族编制并为贵族利益服务,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21.查士丁尼:查士丁尼大帝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皇帝,西元526 ~ 565 年在位。他曾经镇压平民起义,征服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主持建造圣索非亚大教堂,以及位于帝国西部意大利拉芬纳的圣维托教堂。统治期间,不仅阻挡了野蛮民族在边疆的骚扰,甚至几乎恢复了昔日罗马帝国的光辉,因此后人称这段时间为拜占庭帝国的第一次黄金时代。 22.默罕默德: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复兴者,也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公认的伊
斯兰教先知。按传统的穆斯林传记他约于570年出生于麦加,632年6月8日逝世于麦地那。他的全名是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利卜·本·哈希姆。穆斯林认为穆罕默德是亚伯拉罕诸教的最后一位先知。此外他还统一了阿拉伯的各部落,并以此奠定了后来阿拉伯帝国的基础。
23. 卡诺沙事件:亨利四世(1056-1106), 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亨利三世和阿基坦公主阿格内斯之子, 1066年前由其母摄政. 亲政后和
罗马教廷发生激烈冲突,1076年亨利四世遭到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的绝罚处分, 亨利四世不得不徒步肉袒,于1077年至卡诺莎向教皇请罪, 史称“卡诺莎事件”。 24. 诺曼征服:诺曼征服战争在英国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既是诺曼人对外扩张的继
续,又是西欧同英国之间的又一次社会大融合。它以威廉的胜利而告终,对英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推进了中央集权化的封建国家在英国的组成,促进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加速完成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就已开始的封建化过程。
三、简单与论述
1.塞尔维乌斯改革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措施:
1把居民按财产多寡分为五个等级,每一级提供不同数量的百人队(军事单位比一定为百人)财产不足11000阿司者,不入级,称“无产者”,是罗马拥有了193个百人队 2设立百人队大会作为新的公民大会,拥有宣战,选举官吏,审判等重要权利
3废除原来的三个血缘部落,按地区划为三十五个新的地区部落,新部落成为征兵和征税的基层单位 历史意义:
1改革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分配政治权利和军事义务,使得富有的平民也可以上升到统治阶级的行列,而广大的平民也获得了参政的机会
2改革后,不再以血缘关系而是按照地域原则划分自由居民,打破了原有的氏族部落界限,削弱了氏族组织制度,标志者罗马国家的产生
3大量的外来移民和被释放的奴隶被吸收到新的地区部落当中,成为罗马公民,从而壮大了公民队伍,增加了兵源,壮大了国家军事力量,为罗马未来的军事斗争和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格拉古兄弟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公元前 133年提比留当选为保民官,提出土地法案,规定公民每户所占公有地不能超过1000尤格;超过土地由国家偿付地价,收归国有,并划成每块30尤格的份地分给贫穷农民,由一个三人委员会负责分配土地。经过激烈斗争,法案在公民大会上获得通过。提比留在竞选下一年的保民官时被杀害。但失地农民要求分配土地的斗争并未停息,在他死后10 年间仍有7.5万多公民分得份地。
公元前123和前122年,盖乌斯任保民官。他重申提比留的土地法,还提出了实行赈济城市贫民的粮食法和授与骑士司法权的审判法等内容广泛的法案:国家向平民廉价供应粮食;在亚细亚行省由包税人负责征收什一税;改组审理行省中官员违法案件的法庭;在迦太基故址设置殖民地;授予意大利人罗马公民权等。
格拉古兄弟改革,从单纯的土地立法发展为广泛的改革运动,冲击了豪门贵族的统治,提出了罗马国家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对于罗马社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3. 查理·马特改革的主要內容和历史意义
内容:查理将国家掌握土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终身不得世袭。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收回采邑。封主或封臣一方死亡,也收回采邑,分封关系终止;继承人如愿继续以前的关系,必须重新进行分封。
改革影响:中央把土地作为采邑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它封给自己的臣下为采邑,层层分封,层层结成主从关系,形成像阶梯似的等级制。这是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征。封主有责任保护封臣,封臣必须忠于封主,封建主阶级内部的联系加强了。其次,封臣得到采邑时同时获得领地上农民的管辖权,对劳动者的控制加强了。采邑改革后,骑兵逐渐代替步兵,奠定西欧骑士制度的基础,也为日后加洛林朝的强盛创造了条件。 4.罗马帝国为何会灭亡?
5.四、五世纪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意义。
【日耳曼民族】
395年,罗马分为东西罗马
5C初,日耳曼人从北欧向南迁,并居住在西罗马边境,日耳曼民族开始“基督化” 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人灭亡,西欧分裂为多个日耳曼国家,主要有东哥特与西哥特
【日耳曼迁移的影响】
日耳曼民族迅速的基督教化以及封建化,其中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作为野蛮人的日耳曼统治者(查尔斯大帝)不得不屈从于教会,教会势力开始渗入政治领域,其后国王与教皇之间的大战也让欧洲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还有国家混战,造成了476年——814年的黑暗时代,。但是推翻了腐朽的西罗马帝国,日耳曼人给西欧带来了新鲜的血液,让欧洲又重新焕发了活力(此观点是陈衡哲提出)。 【斯拉夫民族】
2c--3c前后,斯拉夫人开始东迁
主要有迁往了3个地域,波德平原(西斯拉夫)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伏尔加河流域(东斯拉夫)
斯拉夫人和东罗马帝国接触频繁,也被基督教化 9世纪,辅基公国受罗马皇帝的册封 【影响】
斯拉夫人南渗,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在失去了巴尔干半岛之后,东罗马帝国仅仅剩下君士坦丁堡,同时小亚细亚方向阿拉伯人兴起,拜占庭彻底的失去帝
国的雄风,在拜占庭被攻破后,南斯拉夫成为了防止YSL化的桥头堡,这对今天欧亚格局是有很大贡献的。同时东斯拉夫完全继承了拜占庭的艺术文化宗教各个方面的成就,对文化继承性也是有很大贡献的(不同于哥特人对西罗马破坏性的掠夺) 【匈奴】
匈奴自被汉武帝打败后,一部分南迁成为南匈奴,一部分开始西迁,西迁的匈奴是4—6世纪欧亚大陆民族迁移的原因。同样匈奴的迁移也导致了,东胡,东夷在内的许多北方民族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北方的民族群雄崛起争取生存空间,终于在311年爆发了“永嘉之乱”,北方民族的大规模南迁也在中国大陆上出现。 【迁移顺序(中国为中心点)】
由东向西:汉(1世纪前后打败匈奴)——匈奴(1—2世纪)——斯拉夫(2—3世纪)——日耳曼(4—5世纪)
由北向南汉(匈奴),西晋亡后建立的前赵(匈奴)、后赵(羯)、前凉(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 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南燕(鲜卑)、西凉(汉)、夏(匈奴)、北燕(汉)相续在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建立。 6.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后果。
原因:1、“三无”骑士十分羡慕城市生活和东方的奢侈品,渴望奔向东方劫掠财物和夺取土地。2、西欧商人企图从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手里夺取地中海东部的贸易港口和市场,实现对地中海贸易的垄断。3、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封建混战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破坏,而且经常想农民征发徭役。4、商业利益和教会力量5、近东地区的形式也十分有利于西欧十字军的冒险。 后果:第一次十字军由西欧封建贵族骑士们在西亚建立了短暂王国,虽然耶路撒冷王国仅维持了88年,十字军东征对地中海沿岸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之后十字军还在威尼斯人帮助下侵入当时土耳其无法攻破的君士坦丁堡,成为两百年后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下此城的肇因,数次大规模军事动员也使西欧各国人民损失惨重,几十万十字军死亡,并使日后东方回教世界与西方基督教世界互相对立。教廷和封建主却取得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另一方面,欧洲原本因西罗马帝国灭亡使欧洲进入黑暗时期,因为十字军运动带回大量东方进步文明,并导致大量自由民的出现,加速了西欧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亦是文艺复兴与近世中产阶级商业文明的一重要成由,塑造出近代强盛的欧洲。 7.比较中世纪英法议会制度的异同。
从性质、形成、结构、职能作用大小、后果几方面来讲 同:
1.中世纪英法的议会都是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物,都是封建性质的议会,都代表社会上的各个等级
2.都有市民的参与,市民参与是议会制度形成的标志。
3. 都是贵族特权下放或普及化的结果,是联结中世纪封建制度和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桥梁. 异:
1.但两国议会在形成、结构和职能作用大小上却有很大不同
2. 从形成上来讲:
A法国的议会被称为三级会议.第一次三级会议 1302 年在巴黎举行,是法王腓力四世为加强与教皇斗争的力量而召开的.第二次三级会议也是法王于 1308 年自上而下召集的,与会者达 500 多人.三级会议的召开,法王有完全的主动权。
B英国议会君主制,是在各阶层与王权的冲突中,自下而上形成的.由“自由大宪章”,“牛津条例”等不断加以巩固确立,最后进入 14 世纪,到爱德华三世( 1327 ~ 1377 年)时,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国会成为一项稳定的制度,国会由临时性机构转变为永久性机构
3.法国的议会被称为三级会议.一般由法王自上而下召集,三级会议的召开,法王有完全的主动权.(开会时三个等级分别开,一个等级一票,)国王很容易操纵.(而且往往是需要征收新税时才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当然也是税收.三个等级分摊税额时,第三等级自然首当其冲.)与英国国会相比,三级会议的权力要小得多.(百年战争期间由于法国不断战败,激发了法国人的民族意识,三级会议决定全力支持国王, 1439 年确认国王可以不经三级会议同意征收新税,此举是导至法王以后基本上停开三级会议的一个原由. )
4.英国的议会称为国会,(国会分为上下两院,教俗大贵族组成上院,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下院,上下院单独召开会议.)在百年战争中,(军费大增,下院取得了批准征税权,并进而加强了与国王讨价还价的地位,)逐渐获得立法权.与法国三级会议相比,英国国会权力要大.
5.从结果上来讲,由于英国国会权力较大,英国后来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立宪君主制,法国三级会议权力较小,不得不通过大革命的方式,形成了不稳定的、共和制与帝制交替的政治格局。
8.简述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原因:英法两国间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法国力图把英国人从法国西南部(基思省)驱逐出去,从而消除英在法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而英国则力图巩固它在基恩的地位,夺回早先失去的诺曼底、曼恩、昂茹和法国的其它一些地区。英法两国对佛兰德的争夺,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矛盾
历史意义:对法国来说,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法国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它却促进了法国民族的觉醒,确定了版图,统一了法国市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长达百年的战争使法国贵族势力的瓦解,有利于王权的集中。
对英国来说,促进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统一了市场,加强了王权,发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商政策,英王室调整了商业政策、挟持本国商人,大力发展生产,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立海上霸权。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推动了正在成长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9.简述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
西欧城市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使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另一方面促使了农奴封建依附关系的松弛,利于其解放和转变;这对瓦解封建制度很有帮助;
而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阶级,并发展为资产阶级,他们的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促进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
10.胡司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内容::①反对天主教会盘剥捷克,严厉谴责教皇兜售赎罪券,反对教会占有土地,要求取消教会地产;
②揭露高级教士的奢侈与残暴,认为主礼教士和教徒是平等的,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要求教会的权力服从世俗统治的权力; ③主张用捷克语举行宗教议式。
历史意义: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对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司之死激起了捷克人民的极大义愤,由此而引发了捷克人民长达15年之久的胡司战争。 11. 简述中世纪德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原因 1、德国封建化迟缓,阻碍城市发展 2、德国王权软弱,地方势力坐大 3、德国皇帝统治策略严重失误 12.试比较科田法和田柴科制度的异同
科田法和田柴科同样具有封建土地国有制的性质。但田柴科只许生前占有,死后归还,少数功荫田等才准予世袭;科田法则自始就允许世袭,犯罪也不没收。田柴科受田者免纳赋税,科田法则规定每年须向国家缴纳租税。 14.简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废止私有土地、部民,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贵族、地方豪族的部民和屯仓、田庄,均收归国有,但保留朝廷的手工业部民,国家赐大夫以上的高官以食封(按级别所赐封户的赋课)。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整备军事、交通制度。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帐(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和应负租赋的数额。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的新税法及向皇室献纳仕丁(夫役)、采女(宫女)的制度。 律令规定授予皇族以下贵族、官吏的位阶及相应的特权。同时,确立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
历史意义: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
国家发展方向。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5.试评价印度的种姓制度。
政治上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和团结。种姓制度,使社会四分五裂,人民之间缺乏团结。它妨碍了印度人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在面临外族入侵时,不能组织起强有力的抵抗力.种姓制度影响经济的发展,种姓制度把经济分成不同的社会集团,彼此接触受到影响,有些人“种姓主义”思想严重,他们大都考虑本种姓的利益。想问题,办事情从本种姓的利益出发,只对本种姓忠诚,缺乏民族同胞间的互助精神,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16.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
①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和交换的不断扩大,使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东方各国的黄金成了西欧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②但这时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东西方贸易要道,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那些炽烈追求东方财富(黄金、珠宝、香料、丝绸等)的西欧各国贵族和新兴商人,急切需要探求一条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 ③地处欧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较早开始了海外冒险和殖民活动,掌握了较先进的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拥有了一定的财力,成为开辟新航路的起航地。
总的来说,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追求财富获得利益;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影响:
①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经济生活发生变化,从此使欧洲市场扩大,发展到世界范围,流通商品种类增多。
②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贸易中心发生变动,主要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使意大利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个原因。同时,它也使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的商贸经济繁荣起来。 ③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各国加入殖民行列,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大肆掠夺财富,欧洲各国迅速富裕起来,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发与发展。
④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同时,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
17.试述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形成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18.试述阿拉伯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的作用。(这个比较难,没有固定答案)
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欧洲文化凋敝的时期,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里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廷收买过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人非常尊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有些阿拉伯学者为了使自己的著作得到重视,竟然假托它们是古希腊人的著作。印度的数字也许是由希腊人首先发明的,然后传入印度,再以初始的形式传入穆斯林世界,阿拉伯人将它修改为古尔巴字体,与我们现在使用的字体更为相近。随着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世界,这种方便的数字也随之传播开来,代替了烦琐的罗马数字。他们还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19.试比较罗马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异同。(此为考研题目)
共同点。他们都是民主政治,平民同贵族等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平等的权利。这种民主也都是狭隘的,只是对自己的公民,而对占大部分的被统治阶级来讲,并没有民主。
不同点。雅典的民主是全部公民的直接民主,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手中,而罗马的共和制中,重大权力仍然掌握在元老会中,实际上仍然是贵族的民主制。
20.简述君士坦丁改革的主要内容。
1、废除“四帝共治”原则,划分帝国为四大行政,加强君主权力。2、迁都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3、废除近卫军,改为宫廷禁卫军。4、扩充官僚,引起机构臃肿 5、颁布倒行逆施的奴隶法。 6、颁布“米兰敕令”,利用宗教加强专制统治
第一章(7)
1. 编撰于克洛维时代的《萨利克法典》反映了法兰克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2. 在西欧,维系封建主从关系的方式是采邑制。
3. 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约,三分帝国,奠定了以后 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基础。
4. 9世纪起,一种新的封建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农奴劳役制庄园——开始在西欧流行。
5. 当代国家同古时日耳曼人和日耳曼人国家有关的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第二章(8)
6.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发动者是乌尔班二世。 7.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组织者是英诺森三世。
8. 1204年,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消灭了安基卢王朝统治的拜占廷帝国,建立拉丁国家。
9. 13---14世纪,欧洲形成两大贸易区,一个是北部的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一个是南部的地中海贸易区。
10. 14世纪,汉萨同盟主要经营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的商业。
11. 汉萨同盟是以德国北部城市吕贝克、汉堡、不来梅为中心的城市商业同盟,其贸易范围东到俄国,西到英国,参加同盟的城市最多时有 80 多个, 14 世纪后半期实际控制了北海—波罗地海地区的贸易。 第三章(9)
12. 北欧诺曼人包括丹麦人,瑞典人和挪威人。 13. 西欧封建君主中,英王约翰被称为“失地王”。
14.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侵入英国为王,开始了英国的诺曼底王朝。 15. 1086年,威廉征服英国后,下令对全国土地进行调查,这一调查结果保存至今,史称末日审判书。
16. 1337—1453 年英法因争夺法国王位继承权和大陆领地而进行的长达百年的战争,战场在法国,战争以法国的胜利而告终,史称英法百年战争。 17. 意大利历史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城市较早发达。
18. 962 年,奥托一世进军罗马帮助教皇平定内乱,教皇为奥托加冕,从此德国在中世纪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 1356 年德皇查理四世发布黄金诏书,明确规定德皇由七大选侯选举,诸侯独立地位得到肯定。
19. 1122年,德国皇帝与教皇签订了《沃尔姆斯协约》,规定德国主教一律依照教会法选举。
20. 1356年,德皇查理四世为了稳定德国政局,防止教皇干涉皇位选举,发布了“黄金诏书”。
21. 9-10 世纪,基督教的西欧从东、南、北三方面受到外族侵袭,从东面来的是马扎尔人,南面来的是阿拉伯人,北面来的是诺曼人。
22. 诺曼底人 11 世纪在西欧有过两次著名的征服运动,一次是征服诺曼底公爵
威廉征服英国,另一次是征服西西里和南意大利。
23.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拜占庭帝国都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
24. 拉丁语是12世纪西欧正规的书面语言,到18世纪时仍是西欧通用的学术语言。
25. 中世纪的西欧,在英诺森三世担任教皇时,教权达到了顶峰。
26. 经院哲学是 11 世纪以后西欧中世纪教会学校和修道院所教授的哲学。它是论证、推理基督教神学教义的哲学,是为神学服务的哲学,其哲学的集大成者是托马斯·阿奎那。
27. 中世纪西欧的建筑艺术在12-13 世纪主要表现是哥特式教堂。 28. 尤希比乌斯被认为是东罗马第一位历史学家,被誉为“教会史之父”。 第四章(10)
29. 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廷帝国编撰的《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30. 查士丁尼时代杰出的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的三部著作是《战争》、《建筑》、《秘史》。
31. 拜占廷的查士丁尼时代在艺术上享有“第一个黄金时代”美名。这个时代建筑艺术的里程碑是圣索非亚大教堂。
32. 拜占廷文化四个时期中,被称为“第二个黄金时代”的是马其顿王朝时期的文化。
33. 马克思把中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称为“东西方之间的一道金桥”。 34. 东斯拉夫人居住分布在俄罗斯 、乌克兰 。
35. 1480年,伊凡三世统治时,莫斯科彻底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 36. 莫斯科彻底摆脱蒙古人统治是在伊凡三世统治时期。
37. 古罗斯最早的编年史是《往年纪事》,体裁仿照拜占廷的“年代纪”,是研究古罗斯最重要的史料。 第五章(11)
38. 伊斯兰教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建立在麦地那。 39. 伊斯兰教把徙志事件的时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元旦。
40. 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反对奥斯曼的专制统治,形成一个新的宗教派别是什叶派。
41. 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建都大马士革 。
42. 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迁都并营建巴格达。 43. 马苏迪被誉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其名著是《黄金草原》。
44. 阿维森那是中世纪阿拉伯杰出的医学权威,被誉为“医中之王”,其名著《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结晶。
45.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点是承上启下、东西交流。
46. 1259年蒙哥汗死后,蒙古帝国分裂,在西方形成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 伊儿汗国四大汗国。
47. 蒙古帝国时期一些西方商人、旅行家、传教士到达东方,其中最著名的有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摩洛哥人伊本巴图塔。
48. 1243年,蒙古西征过程中,拔都以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为中心,建立了金帐汗国(钦察汗国)。 第六章(12、13)
49. 在超日王时期,中国求法僧人法显把印度求经见闻写成《佛国记》一书。 50. 法显所著的《佛国记》反映了印度笈多王朝超日王时期的社会状况,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反映了印度戒日王时期的社会状况。
51. 7-12 世纪,北印度处于长期分裂局面, 1206-1526 年北印度建立了伊斯兰教的德里素丹国,在南印度则有印度教王国维查耶那加尔。
52. 德里苏丹国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给穆斯林战士的土地称为伊克塔。 53. 高丽王朝建立之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田柴科。
54. 日本最早的国家叫邪马台国,见于中国史书《三国志·魏志·倭人传》 。 55. 文武天皇大宝元年(701年),日本参照中国律令制编成第一部法典 《大宝律令》, 标志着大化改新的完成。 第七章(14)
56. 玛雅人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
57. 阿兹特克人的特诺奇蒂特兰城表现了他们在建筑方面的成就。 58. 美洲三大文明
?二、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7)
1. 《萨利克法典》:是法兰克人习惯法的汇编,初编于克洛维时期,后又数度修订增补,该法典反映了法兰克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2. 《日耳曼尼亚志》: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所撰。其中详细记述了日耳曼人的社会制度、政治组织和社会生活情况,是研究早期日耳曼人的重要资料。 3. 《高卢战记》:罗马皇帝恺撒所写,书中记录有古日耳曼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如生活生产方式、土地占有及使用、财产等等。
4. 查理曼:中世纪法国国王,在其统治时期,加洛林王朝臻于鼎盛。他在位期间,东征西讨,法兰克疆域版图几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相合,建立查理曼帝国。他抵御阿拉伯进攻,数次出征比利牛斯山以南地区,建立西班牙马克。查理曼重视西欧文化教育,在其推动下,西方出现加洛林文化复兴。 第二章(8)
5.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侵是罗马教廷、西欧封建主和意大利城市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他们借口反对异教徒,打着圣战的旗号,对地中海东岸各国进行长达两个世纪(11世纪末—13世纪末)之久的侵略战争。 第三章(9)
6. 《末日审判书》: 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后,对全国土地进行调查,对土地的归属、财产状况、耕作者身份等作了详细调查和登记,调查结果登记在专门簿册上,称为《末日审判书》。《末日审判书》是研究英国中古时期经济的珍贵史料。
7. 英法百年战争 :指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因长期领土纠纷、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尔及复杂王位继承等问题引发的大规模、长时间的“百年战争”。对法国而言,战争给法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但它唤醒了法兰西民族精神,为统一的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对英国而言,战争失败加剧了它的社会矛盾,导致统治集团内讧,加快了英国封建制度的解体。
8. 《大宪章》:中世纪英国大封建主联合骑士与城市上层以武力迫使英王约翰
签署“自由大宪章”,大宪章共六十三条,具有封建契约性质。主要是保证大封建主在经济、司法、政治上的特权,同时也涉及骑士和市民等级的权利。若国王破坏大宪章,封建主有武装反抗之权,大宪章把王权放在封建契约约束之下,充分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第四章(10)
9. 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的首都,闻名中世界的大城市,它地理位置优越,扼黑海与地中海交通的咽喉,是东西方贸易的“金桥”。四面八方的商品都集中到这里,再转运到世界各地。
10. 《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廷帝国编撰法律文献的统称。主要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11. 破坏圣像运动:726 年—843 年在拜占廷帝国进行的一场反对偶像崇拜的教会改革运动,名为反对偶像崇拜,实为没收教产以解决国家财政和军费、安抚军事贵族的措施。但从文化上则是一次文化艺术的大破坏运动。
12. 《往年纪事》:俄罗斯最早的编年史,是古罗斯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将古罗斯历史与东斯拉夫人联系起来,是研究古罗斯最重要的史料。
13. 胡司战争:指进行宗教改革的约翰·胡司被杀害后, 1419—1434 年发生在捷克的农民战争。这次农民战争因起义队伍内部的分裂(圣杯派和塔波尔派)而失败,但对以后的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有很大影响。 14. 中古拜占廷帝国五项文化成就。
法学: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廷帝国编撰的《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史学: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的三部著作是《战争》、《建筑》、《秘史》。乔治·辛克鲁斯的《编年史》、狄奥方内斯的《编年通史》、尼基福鲁斯的《简史》、哈马托洛斯的《编年史》。
建筑:圣索非亚大教堂、科拉教堂、圣马可大教堂、伯利恒圣诞教堂
地理学:科斯马斯,亚历山大里亚的商人、旅行家和地理学者,代表作品为《基督世界地志》,描绘基督教世界的地理,绘有最早的世界地图。
综合性学术研究:佛提乌斯的《群书摘要》(《书目题要》)、君士坦丁七世倡导编
纂的《帝国行政》及《巴西尔传》、康士坦丁·塞勒斯编纂的《边防战士迪吉尼斯》、修达斯编纂的《希腊字典》、保罗编纂的医学百科全书。 第五章(11)
15. 伊克塔:阿拉伯阿拔斯王朝与伊斯兰教国家实行的一种土地分封制度,即把国有土地分封给亲信、官员、军职人员, 最初伊克塔只是任职期间或终身占有,不能世袭,以后逐渐演变为世袭地产。
16. 《黄金草原》 :为阿拉伯杰出历史学家、地理学家马苏迪所著。是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宗教、风俗、文物和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史地百科全书。其保存历史资料十分珍贵,是当代研究阿拉伯帝国历史及当时世界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
17. 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圣地。耶路撒冷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
18. 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约 1254—1324 年),蒙古帝国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据他口述而成的《马可波罗游记》是研究东西交通和蒙古历史的珍贵史料。
19. 中古史上中西交通的三条道路。
以蒙古帝国时期为例,蒙古征服的重要后果之一是促进了东西交通与文化交通,当时东西方交通,陆路主要有三条大道:
第一条是察合台汗国首都阿力麻里经塔拉斯,取道咸海和里海以北,经钦察草原到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由此向西直通欧洲,或经克里米亚、越黑海而达君士坦丁堡,或经高加索至小亚细亚。
第二条路由阿力麻里入河中,经撒马尔罕、布哈拉、呼罗珊而抵小亚细亚。 第三条路是由和田越帕米尔高原,经阿富汗和伊朗,再沿着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沿岸。
20. 阿拉伯帝国的五项文化成就。
天文学和数学:制造了不少较为精密的天文仪器,如天球仪、地球仪、星盘仪等。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打开了拉丁西方与地中海发达的拜占廷、阿拉伯帝国交往的大门,也打开了它与中国进行直接交往的大门。
蒙古西征:蒙古人通过西征横扫中亚、西亚、东欧部分地区,将自波罗的海至太平洋,自西伯利亚到波斯湾的广大地区统一起来,使欧亚大陆各文明体系间的联系得到空前加强,使东西交通进入空前繁荣时代,西方人东来和东方人西去在蒙古时期络绎不绝。
百年翻译运动:阿拔斯王朝麦蒙主持了“百年翻译运动”,将学者和翻译家组织起来,进行大规模的翻译活动,所涉范围有波斯典籍、希腊典籍、印度典籍,对阿拉伯文化的繁荣及西方古典文化的再发现具有重要作用。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1300 ~ 1500 年,奥斯曼帝国兴起。1453 年土耳其攻
占君士坦丁堡,并迁都于此。占领君士坦丁堡不仅标志着拜占廷千年帝国的终结,而且意味着新的世界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伊斯兰教传入东南欧洲和印度。
倭马亚王朝的建立:711年,阿拉伯人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迅
速攻灭西哥特王国,建立以科尔多瓦为首府的总督区。756年,建立后倭马亚王朝,在其后阿拉伯人对西班牙近800年的统治时期内,阿拉伯人把东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阿拉伯文化带到西班牙。首都科尔多瓦成为著名的文化交流中心,对中古时期西欧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4. 描述中世纪史的五部著作。
《战争》:查士丁尼时代杰出的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所著,记述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廷对汪达尔王国和东哥特王国的征服战争,也包括在东方对波斯帝国的战争。
《法兰克人史》:中世纪基督教史学家格雷戈里曾担任都尔城主教,也被称为“都尔主教格雷戈里”,由其所著的《法兰克人史》记载有基督教的传播历史、法兰克征服高卢的经过、法兰克国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等。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英王阿尔弗烈德组织一批学者,把各地编年史加以校订增删,汇编成该部编年史。这部编年史用古英文写成,注重世俗历史,并较多地采用英国中部和南部的年代记材料和口头传说。
《往年纪事》:俄罗斯最早的编年史,是古罗斯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将古罗斯历史与东斯拉夫人联系起来,是研究古罗斯最重要的史料。
《黄金草原》:为阿拉伯杰出历史学家、地理学家马苏迪所著。是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宗教、风俗、文物和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史地百科全书。其保存历史资料十分珍贵,是当代研究阿拉伯帝国历史及当时世界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
《高丽史》:1451年,李朝学者郑麟趾等,根据高丽诸王实录,编成纪传体《高丽史》,是研究高丽历史的主要史书。
《古事记》:8世纪初日本所编历史巨著,上起神代,下至推古朝,以日本文体为主,杂有汉文,是日本最古的史书之一。 35. 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主封臣关系;形成了与封主封臣制相适应的封土制度;中央权力衰落,各封建主在其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
正在阅读:
世界中古史的复习题05-25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05-04
XCMS包04-06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第4章 弯曲内力10-18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后习题解答05-11
材料力学习题册概要06-29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细则06-10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模板09-18
热血街霸3D时装系统怎么玩 时装系统详解05-0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中古史
- 复习题
- 世界
- 工程现场签证管理制度
- 大班章茶区广别寨村寨介绍 - 图文
-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2.2学习理论
- 凉州区创建全国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区实施方案
- 室内设计说明(定稿)
- 万科绩效考核体系 - 图文
- 基于单片机的气象监测仪设计
- 二甲中医院治未病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2015
- 新标准矿山复垦方案
- 2011年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word版,有答案)--欧姆定律1 - 图文
- 2016年广告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 Linux培训教材
-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试题库-保通过(2)
-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中国画艺术赏析》作业考核试题
- 养鸡资料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全套(附历史教学计划)
-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菱形》教案
- 实操拆装要求
- 内科学课堂重点
- 《公共政策》考试题【名词解释】【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