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最后一课 - 冲刺高考“最后一公里”

更新时间:2023-11-23 05: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冲刺高考“最后一公里” ——2018届高三地理最后一课

六月,高考“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在“最后一课”中对核心的高频考点再次回顾、应试技巧再次点拨和考前心理再调适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在最后一课中将教学目标贯彻到底,最后再落实。 一、调节心理,树立信心

教给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参加高考是最重要的应试技巧。决战高考,心态第一。拥有乐观自信的平常心态,高考就成功了一半。相信自己,定会冲A成功!让“我能行”、“我能拿A”成为口头禅。好的心情,好的心态,塑造一个轻轻松松考试氛围。自信、轻松、愉悦或适度的激动、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 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这些品质得以充分发挥,取得好成绩是必然的。

应对考试时的紧张焦虑方法是:第一就是深呼吸,反复做三到五个深呼吸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第二个办法,看到一片空白的时候,你眼睛盯着这个题看,可以尝试把它念出来,念念有词,心里默默念念,就是定定神,基本上就可以了。 二、回归教材,融会贯通

对考点中同一知识的不同案例,应以课本为例,重点掌握分析该类案例的思路和方法,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点应在能力层次上做文章,不必去记细枝末节。把握教材的核心和前后的联系。

《必修1》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讲自然地理环境中四大圈层的特点、基本规律和彼此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这是地理学科的基础。

《必修2》是人文地理内容,揭示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互动,是贯穿地理学科的主线。

《必修3》是区域地理的主体内容——把《必修1》和《必修2》的基本理论,放到一个具体的区域中去进行综合分析、 运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最后的复习中突出以区域为载体落实综合思维和表达,具体分析思路如图:

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

工业 气候 决定

水文 生物 商贸 城市 农业

影响

交通 土壤 地形 可持续发展

经济 社会 生态

三、认真审题,规范答题

地理考试坚持以能力立意,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即考生对所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具体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如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原理与规律 讨论和探讨地理问题 审题 破题 解题 答题 明确问题指调用知识储明确答题思确定答案要下图:

审题是答题的基础,但在考试过程中考生往往由于时间紧张或过于兴奋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审题不细心、思考不全面进而造成失分严重。这就要求在考试过程中,严格审题的步骤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为冲A提分。

1.审题步骤:审题过程中“规定动作”要到位,按照“审题干材料→审题图表→审设问→审答案(选择题)”的步骤获取有效信息。

2.审题习惯:①逐字逐句读题,②找中心词、关键词、限定语,准确领会命题的意图,③严防题目中的概念被偷换,如:大陆东岸与大洋东岸、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等,词语相似地理含义不同。④对长句作一定的语法分析,准确断句。⑤一定要在试卷上作标记:画点、画线、画圈等。

3. 选择题技巧

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具体要求可概括为:

(1)明确题目结构。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仔细审题”是指对题干与选项要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包括答案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2)搞清基本信息。

①明确试题要求和提示信息。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少)的是”、“ 最合适的是”、“ 最主要的是”、“ 正确的是”、“ 错误的是”等等。

②明确试题意图和提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全面分析题干的内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明示条件: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暗示条件: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限制性(或特定)条件: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借用条件: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

③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误为因果、表述绝对化、前后矛盾、概念混淆、表述错误或不完整、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等

④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有的选项本身的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所以也是错误答案。

4.综合题技巧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规范答题的宗旨。

(1)注意从图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有效的信息,并能够适当地迁移知识;

(2)回归教材,规范用语;使用地理术语,注意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3)用全有效信息,尽量全面地呈现自己的知识储备,重要点、关键点排列于前面;有多少问,分多少(段)答题,分段分点答题,每个要点尽量序号化;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问什么就回答什么,要点不自相矛盾、不重复。

(4)书写整洁,不留空白,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能出现病句和错别字,反映思维的逻辑性,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四、思维建模,因题制宜

地理综合题的答案组织要点完整、意思全面,条理清楚(主要的写前边,次要的写后边,一定要加小标号),表述准确,反映思维过程,体现因果关系。是否规范,主要取决于思维模式,在平时的练习,思维建构的模式要因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调整思路。

1.明确常见行为动词理清答题要领

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指明了答题方向。为了提高答案的质量,我们还要研究提问中的谓语动词,地理高考试题中经常考查的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分析、对比、评价等。

(1)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2)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3)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4)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5)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6)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7)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8)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9)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2.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近几年常见的问答模式归纳: (1)原因(自然、人为)(2)条件(有利、不利)(3) 影响(正面、负面)(4)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7)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8)要素(总量、结构)(9)评价( 积极、消积)(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迎、背风坡)、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实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3.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问答模式归纳:

(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2)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3)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4)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5)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6)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7)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

(8)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种植历史经验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9)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同学们在高考中只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审题、表达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在试卷上真正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每位同学在高中三年奋斗的一千多个日子里的一天一点一滴一以贯之 ,在六月相信每位同学一年一分一秒一鸣惊人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07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