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历年试题与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12 05: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及答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13 年 7 月考试题
1. 最早提出“政策科学”概念的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 2. 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3. 在决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时的失效 4. 在任何决策工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5.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发展型)政策理念 6. 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
7. 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 8. 提出著名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是(史密斯) 9.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
10. 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排斥) 11. 公共政策主题体系包括(准公共政策主体、政党、核心主体) 12. 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ABCD)
13. 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ABCD)
14. 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
15. 以下哪种说法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讲究公平、追求民主化、实践科学化) 16.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17.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18. 简述无为思维
所谓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菊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无味思维是公共决策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做决定,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才去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无为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这里的“无为”,其实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19. 简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影响公共决策的主要方式
(1) 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
(2) 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
(3) 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
利益服务;
(4) 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20. 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1) 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2) 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3) 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4) 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5) 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21. 某市为了解决乘车难的问题,提出了“多家办公交,缓解乘车难”的对策……问题:请根据案例材料分析公共问题
是如何认定的?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中巴运营混乱是一个严重的客观事实,已经不是一个一般的社会问题。
中巴运营影响交通秩序,破坏交通及社会安全,导致乘客的怨言和不满,均构成政府将其认定为公共问题,并
采取政策手段予以解决的条件。 22. 试述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
(1) 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对权威的尊重,
包括对政府所做的各种决定的服从;
(2) 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经常是部分政策对象服从政策的重要原因; (3) 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 (4) 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
(5) 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来说,都有对政策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不多到了解较多的过程。当某项政策已
被社会多数成员认同时,即使那些不理解或反对这项政策的人,也能从利益比较中接受政策。
2013 年 1 月考试题
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
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排斥) 人们把描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的曲线称为(浴盆模型) 政策评估师对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
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的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7.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C )提出并使用的。 A. 美国国防部 B.兰德公司 C. 麦克纳马拉 D. 贝塔朗菲
8. 在知识经济时代, 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C )政策理念。 A. 基础型 B.理性型 C. 发展型 D. 综合型 9.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 D )。
A. 社会问题 B. 公共利益 C. 公共事务 D.公共问题 10. 公共利益是公众( B )的资源和条件。 A. 共同拥有 B. 共享 C. 独享 D. 共同创造
11. 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六个方面, 它们是( BD )。
A. 层次性、 多维性、 普遍性 B. 系统性、 整体性、 动态性 C. 层次性、 多维性、 灵活性 D. 层次性、 多维性、 联系性
12. 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重点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 BCD )。 A. 随机决策 B. 风险型决策 C. 确定型决策 D. 非确定型决策
13. 决策支持系统由 ( BD )提出。
A. 贝塔朗菲 B. 斯科特 C. 克朗 D. 基恩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 公共政策的新特点包括( ABCD ) A. 信息化 B.民主化 C. 高效化 D. 科学化 E. 多变化
15. 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 ABC )。
A. 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 B. 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 C. 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D. 价值分析
1. 2. 3. 4. 5. 6.
16. 经济合理性思维
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17. 扁平式组织
扁平式组织是指内部层级减少, 结构相对简单,强调信息共事,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18. 简述公共政策主体体系。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 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这些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异。
他们之间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实际上,公共政策运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无论从纵向维度还是从横向维度上看,每个主体以及主体内部的各个层面都存在不同的利益,共同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
19. 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
(1)社会因素; (2)政治因素; (3) 经济因素; (4)科学技术因素; (5) 文化因素; (6)教育因素; (7)人口因素; (8) 自然资源因素; (9)生态因素;(10)心理因素。
20. 公共政策评价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何区别?
(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公共政策的主体由于其特殊的职能和地位,使得它比一般政策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和更深远的目的,因而要从公众的、宏观的、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评价。
(2) 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 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也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3)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21. 试述西方国家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现代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多数西方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只有英、美等国家实行两党制。西方国家的政党执掌政权,是通过选举争夺议会多数席位和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方式来实现的。在选举活动中,各政党的竞选纲领或党的候选人发表的竞选演说反映了党的政策主张,表明了自己对各项社会重大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以迎合不同类型选民的要求,争取他们的选票,谋取选举的胜利。
在执掌政权之后,执政党一般不再单独制定政策,而是通过它所重点掌握的政府政策来体现党的意图,实现党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同时,在野的政党虽然未能参加政府,但他们通过在议会中的各种活动,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或制造障碍,使政府不得不或多或少地接受他们的主张,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政府政策的制定活动。
西方国家政党活动的主要范围是选举和议会。党的权力集中在少数领导人和议会党团手中。党的地方组织大多只参与组织选举活动,没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活动。
经过选举上台成为执政党之后,党的领袖作为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基本上不再以党的名义活动。
党对议会党团成员一般都有一定的纪律约束,要求本党全体议员一致保证党的政策主张能在议会中通过,成为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执政党对政府政策制定的这种操纵现象,在日本表现得比较突出。
22. 试述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
(1)效益标准。效益标准是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估决策方案质量的标准。成本越低,收益越大,效益也就越好。只有那种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预期社会效果的决策方案才是高质量的决策方案。
(2) 方案协调性标准。 方案协调性标准用以评估方案涉及的各种人力、 财力、 物力、 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之间的有机整合程度。一项优质的决策方案,应该是通过方案内在凝聚力和设定的机制,把方案内含的各种要素及条件按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有机地统合为一体。
(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方案的适应性标准主要评估既定方案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一项好的决策方案,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当环境条件变化或意外情况出现时,该方案本身有应变的弹性和进行局部调整的余地。
(4) 决策方案力度标准。 决策方案力度不够, 解决问题就会\力所不及\;力度太大, 可能会因矫枉过正而导致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或导致事物发展动态平衡格局的崩溃。
2012 年 7 月考试题
1 ( 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 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 C 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
2 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B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D集权者
3 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C )判断。 A 利益B可行性 C 价值D事实
4 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D )时的失效。 A 起始状态B特殊状态 C 终结状态D正常状态
5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 A )。 A 公共问题B公共利益 C 公共事务D社会问题
6 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 B )类型的决策。 A 理性思维B理想主义 C 完美主义D实用主义
7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 A )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阶,友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探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A 定性或定量 B定性
C 定量 D系统分析
8 \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C )最早提出的。 A 伊斯顿 B西蒙 C 拉斯韦尔 D史密斯
9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一般公认以( A )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 A 贝塔朗菲 B 西蒙
C 克朗 D 戴维·伊斯顿 10 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D )
A 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B 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C 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 D 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11公共政策的功能包 ( ABC )。 A 导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 分配功能 D规制功能
12 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 ABCD )。 A 多样性B动态性 C 交叉性D突发性
13 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 ACD )。
A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 C 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 D 内部呼价和外部评价 14 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 ABCD )。 A 顿悟 B判断 C 灵感 D直觉
15 决策支持系统是由 ( AC )提出的。 A 基恩 B克朗
C 斯科特 D贝塔朗菲 16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17 因果理论 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两类内容 (1 ) 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这目的地;( 2 )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8 大众传播媒介对决策问题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如果公民个人之间相互议论的某个社会问题一经大众传媒的传播,几分钟时间就可以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立即形成了某种社会舆论。从而使公众议程更容易形成。
(2) 缩短了正式议程的时间。某个社会问题经大众传媒传播后,社会公众很快一般了解了这个问题,同时也使决策者一般了解这个问题。这样,就使一些重大决策问题,在未经形成公众议程之前,决策者就可能已着手研究处理,制定出相应的方案。
(3) 扩大了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决策问题实际存在的数量是很多的,但如果渠道不通畅,最终能提出的数量是有限的。而现代大众传媒的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形式丰富多样,使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能够充分反映出来。
19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兴起于何时何地? 其产生与发展应归结于哪些因素?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其产生与发展可以归结于四个方面的因素: (1) 学科与研究群体的推动。 (2) 政府外部动力。 (3) 政府内部动力。 (4) 技木手段的完备。
20 简述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的关系。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可见,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不是两个对等的概论,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21 系统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内应遵循哪些原则?
系统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它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主要是把公共政策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它认为各种公共政策对象、事件和过程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组成其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各组成部分孤立的特征和活动的总和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方式。
(2) 综合性。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认为运用系统方法时不仅要看到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看到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的普遍联系,同时还要看到各要素与系统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二是认为这些联系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各要素在变化,环境在变化,组成的系统也在变化,应当从政策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和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研究。
(3) 最优化。这是用系统方法实现政策 目 标的理想要求, 或者说是追求一种最实用性的结果。
(4) 可行性。系统方法的最优化目标并非囿于一种抽象的理性原则, 实际上它要求的是一种现实的有限理性政策。它强调从实际出发,从多种可用的方案中,选择与当时当地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的可行方案。基于这一原则,最理想化的政策在实践中并不一定是最具可行性的政策。 22试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色是与其它问题连结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整体性不仅表现于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作为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以及政策过程诸环节的整体作用,除取决于自身的联系之外,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2)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任何政策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即解决政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和状态。先进的政策目标,决定了政策应是超前的。除目标外,相关的政策内容,也能揭示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样具有超前性。 政策的超前性,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建立在科学预测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3) 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顶,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具有不同规格。尽管不同的政策间是相互
联系的,但这种关系并非\平起平坐\的关系,而是有主次之分。
(4) 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导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事务的日益增多,总的说来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是日益丰富、复杂和扩大,那些在过去不太需要政府管理的问题,均被列入现代政府的管理范围内。由此而引发的政策问题,自然变得多样复杂。
(5) 合法性。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法律性质。它的规范作用,与道德规范不同。它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政策的合法性首先表现在内容上,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其次还表现在程序上要严格守法。
2012 年 1 月考试题
1.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 C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压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2. 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 , 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C )的失效。 A. 终结状态B.特殊状态 C 正常状态D.起始状态
3. 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 B )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A. 理智 B.理性 C. 情感 D.有限理性
4. 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 )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 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 B. 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C. 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 D. 概括性、 间接性与主观性
5. 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C )。 A. 创造性思维 B. 直觉思维 C. 灵感思维 D. 豁然开朗思维
6.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一般公认以( C )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 A. 贝塔朗菲 B. 西蒙
C. 克朗 D. 戴维·伊斯顿
7.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 A )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A. 定性或定量 B. 定性 C. 定量 D. 系统分析
8. 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D )。 A. 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B. 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C. 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 D. 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9. ( A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 公共利益 B. 政策方法论 C. 政策过程 D. 公共问题 10. 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 A )。 A. 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B. 对社会进行管理 C. 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 D. 塑造公共价值观
11. 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 ABCD )。
A. 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 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 B. 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C. 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
D. 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 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12. 按照性质的不同, 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 AC )。 A. 非程序化决策 B. 战略决策 C. 程序化决策 D. 策略决策
13. 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 BCDE )。 A. 效率优位观念 B. 科学民主观念 C. 公平优位观念 D. 创新超前观念 E. 人本观念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 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 ABCD )。 A. 信息化 B. 民主化 C. 高效化 D. 科学化 E. 多变化
15. 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 CD )。 A. 全国性公共问题 B. 国际性公共问题 C. 管制性公共问题 D. 服务性公共问题 16. 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 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 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17. 正式评价 正式评价是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 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 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8. 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
(1) 政策问题。 (2) 政策目标。 (3) 政策方案。 (4) 政策模型。 (5) 政策资源。 (6) 政策评价标准。 (7) 政策效果。 (8) 政策环境。 (9)政策信息。
19. 简述实际工作中政策执行者对待上级政策的三种态度。 政策执行者如何对待上级政策, 实际中有三种态度:
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 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上下一般粗\。 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 20. 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吗?
无为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 但这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 元为其实是一种有为。
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原因就在于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更多的时候要\止,而后能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作决定时,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采取元为的思维方式,
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
这里的\无为\,其实恰恰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与此相反,元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21. 试述中国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同时是国家最高的行政管理机关。它除了具有一般国家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以外,还具有领导、组织经济的职能;与此相关,其社会管理职能方面涉及范围甚广。这种状况决定了其实际权力大、政策内容广、职能部门多。
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享有宪法赋予的各种行政管理权力,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务。它的权力主要包括行政立法权、法律提案权、授权立法、行政管理权、经济管理权、社会管理权、外交管理权等。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它的决策活动和执行活动都属于依法行政的范围。从这个角度看,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它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依法进行的;它的决策活动和执行活动都属于依法行政的范围。
中国政府在领导体制上实行的是首长负责制。总理领导和主持国务院的日常工作,总理召集和主持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在这两个决策会议上,总理对决策的问题拥有最后决定权。
国务院下属的各个部门在辅助国务院行使职权的同时,也独立行使一些重要的行政决策权力和领导权力。通过这些部门行使的这些实际权力,国务院制定政策的许多活动实际上是体现在国务院各部门的身上。这些部门是政府权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它们实际控制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z在一些政策制定活动中,它们甚至是主要的制定者。
22. 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
(1)效益标准。效益标准是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估决策方案质量的标准。成本越低,收益越大,效益也就越好。只有那种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预期社会效果的决策方案才是高质量的决策方案。
(2) 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用以评估方案涉及的各种人力、 财力、 物力、 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之间的有机整合程度。一项优质的决策方案,应该是通过方案内在凝聚力和设定的机制,把方案内含的各种要素及条件按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有机地统合为一体。
(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方案的适应性标准主要评估既定方案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一项好的决策方案,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当环境条件变化或意外情况出现时,该方案本身有应变的弹性和进行局部调整的余地。
(4) 决策方案力度标准。决策方案力度不够, 解决问题就会\力所不及\力度太大, 可能会因矫枉过正而导致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或导致事物发展动态平衡格局的崩溃。
2011 年7 月考试题
1. 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一一公众为( C )。 A. 对立者 B.被管理者 C. 伙伴 D. 被统治者
2. 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权者
3. 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C )判断。 A. 利益 B.可行性 C. 价值 D. 事实
4. 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D )时的失效。 A. 起始状态 B.特殊状态 C. 终结状态 D. 正常状态 5.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 A )。 A. 公共问题 B.公共利益 C. 公共事务 D. 社会问题
6. 公共政策是( C )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A. 企业 B.社会组织 C. 政府 D. 个人
7. 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 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服从、 认同与( B )。 A. 深入 B.内化 C. 反映 D. 响应
8. 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B )。
A. 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 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 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 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9.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D )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A. 美国国防部 B.麦克纳马拉 C. 贝塔朗菲 D. 兰德公司
10.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 , 不正确的是( A )。 A. 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体知识化 C. 民主参与大众化 D. 政策信息公开化 11. 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 ABC ) A. 导向功能 B. 调控功能 C. 分配功能 D. 规制功能
12. 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 ABCD )。 A. 多样性 B.动态性 C. 交叉性 D. 突发性
13. 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 ACD )。 A.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 C. 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 D. 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14. 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 ABCD )。 A. 顿悟 B.判断 C. 灵感 D. 直觉
15. 决策支持系统是由 ( AC )提出的。 A. 基恩 B.克朗
C. 斯科特 D. 贝塔朗菲 16. 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 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17. 公共政策案例 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公共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点,管理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另一重要特征。 18. 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 整体性; (2) 超前性; (3) 层次性; (4) 多样性; (5) 合法性。
19. 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1) 效益标准。效益标准是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估决策方案质量的标准。
(2) 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用以评估方案涉及的各种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之间的有机整合程度。
(3) 方案的适应性标准。方案的适应性标准主要评估既定方案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
(4) 决策方案力度标准。方案的力度标准用以评估方案的力度是否适宜。 20. 简述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21. 试述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 (1) 人本观念。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当更加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帮助人们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创新,从而使人们得到自我更新和自我实现。
(2) 公平优位观念。效率和公平一直是公共管理的两大基本目标。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是效率优位,知识经济时代,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优位。公共政策作为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其价值目标也应当是公平优位。
(3) 科学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政策主体一定要树立科学政策理念。
(4) 民主化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是民主参与的大众化时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政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内容。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不仅仅指政策方式方法的民主化,而且指政策目标的民主化。
(5) 法制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为确保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还需要政策主体树立依法决策的观念。
(6) 创新超前观念。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主体必须树立超前观念。要高度前瞻性地预见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确保公共政策的超前性。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主体还必须树立创新观念。 22. 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包括八个方面:
(1) 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 (2) 绩效。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 (3) 效率。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
(4) 充分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的高低;
(5) 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 (6) 适当性。即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 (7) 执行力。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 (8)社会发展总指标。
23. 试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
(1) 导向功能。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
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务的发展加以引导,似的政策具有导向性。政策的这种引导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上,而且体现在引导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之上。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其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是间接引导。
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正导向功能,又要清醒的认识到政策的负导向功能,要主动的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克服他们的消极影响,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
(2) 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
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它既有调节作用,也有调控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调节中有控制,控制中达到了调节。
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常常还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
(3) 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
益分配给谁?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严肃的时间问题。离开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指定的必要性,及时制定出来也会失去其灵魂。
方向和重大政策的领导。凡是涉及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各个领域的重要决策,都是首先由党制定和提出的。党在提出各项方针政策之后,要由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据此制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使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变成为国家意志。为保证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切实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并得到贯彻执行,党还决定和影响了各级政权机关的人事任免,推举共产党员执掌国家各级机关的重要权力,以实现组织上的领导。同时,党还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是互相联系的。其中,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基础,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保证,而政治领导是核心,是最重要的领导。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党的政治决策以及制定和运用政策在党的全部领导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了保证党的领导作用的实现,党还自上而下地建立了统一、严密的组织体系。党的组织体系包括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层次。党的地方各级组织是与各级地方国家机构基本配套设置的,它们大致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各级党委。各级地方党委是本地区的领导核心,它在地区性政策制定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党的基层组织,对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实施进行保证和监督。
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制度中,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八个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同共产党合作,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参政党,它们以参与者的地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社会主义建设与统一战线内部重大问题进行充分协商、讨论,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有效政治机制。各民主党派经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形成的有关决策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按规定程序审定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送达有关部门,从而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一.案例 1992 年 6 月 1 日,《广州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实施,引发了全国的“禁放”潮。 1993 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规定自当年 12 月 1 日起,北京市城八区为禁放烟花爆竹区。在禁放区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准生产、运输、携带、 储存、销售烟花爆竹。此后,全国 280 多个城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法规。禁放烟花爆竹法规 出台后, 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 提高法律的执行力, 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面临的一项挑战。 近些年春节期间的实际情况表明, 违反禁放法规的人数在 不断增加;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城市政府在不同的程度上放宽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允许居民在 规定的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北京市人民政府 2005 年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即要修订。 据北京市法制办周继东主任介绍,修订的原因是社会各界解禁的呼声越来越高。 通过以上这个事例说明公共政策制定很重要, 要讲究四个原则, 既民主化原则, 规范化原则、 合法化原则,公开化原则。如果当初制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遵守这个原则可能就不用 12 年后再次修订,这样对公共立法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二.个人提纲: 公共政策具体内容是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环节或阶段所构成的有机系 统。 (一)公共政策制定 (1)民主化原则。 (2)规范化原则。 (3)合法化原则。 (4)公开化原则。 (二 )公共政策执行 共政策执行的手段 (1)行政手段 (2)经济手段 (3)法律手段 (4)思想教育手段 (三)公共政策评估 科学的政策评估包括哪三个阶段: ①评估准备阶段。②评估实施阶段。③评估总结阶段。 (四)公共政策终结:主要是对行政执行情况的全面检查,实事求是地对行政执行的情况进行评 定,对行政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三.小组讨论提纲: 小组讨论提纲: (一)公共政策制定 (1)民主化原则。
决策的民主化是现代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要体现公共利益,每 一个利益主体都能够参与进去,让自己的利益需求都能够得到体现,这样制定的政策才能符合绝 大多数的利益,它追求社会公正,强调公民参与。 (2)规范化原则。 制定一个公共政策必须具有严格的规范,不是随意的,也不是任意的。只有规范的程序,一些 负面的、现实中很难操作的公共政策,可能就不会出台或者会被取消。 (3)合法化原则。 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宪法、 法律和相关的法规。 公共政策的制定不能违反国家的根本大 法,所以公共政策的制定之前我们一定要分析是否符合宪法,符合我们相关的法规。 (4)公开化原则。 这个公开化原则要求我们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当中,要透明、 公开。 这也是民主化的具体要求。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公开化,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避免“黑箱”操作。 (二)公共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定的机构或人员, 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如发布命 令、拨付款项、订立契约、收集资料、传递信息、委派人员、创设机构等。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 (三)公共政策评估 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持续,考察整个政策过程,对政策的效率、价值等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 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 科学的政策评估包括哪三个阶段和主要任务 ①政策评估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评估对象、
制定评估方案、准备评估条件。 ②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 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全面收集政策过程各个阶段、 各个环节的信 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政策做出评估。 ③评估总结阶段的任务: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 (四)公共政策终结:主要是对行政执行情况的全面检查,实事求是地对行政执行的情况进行评 定,对行政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政策终结的对象 (1)功能.功能是政府为了满足民众的需要而提供的服务,它代表着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政策 的效果就是通过具体的功能来体现的. (2)组织.任何一项政策活动都是通过组织来推动的,政策的终结也伴随着组织的缩减或
撤销. (3)政策.也就是政策本身的终结,即停止执行某项政策. (4)计划.计划的终结也称项目的终结,指的是执行政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的终结. 四.结论: 结论: 公共政策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 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 (1)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 (2)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 (3)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 (4)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 (5)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
形成性考核(二) 一.名词解释
1.交易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
2.德尔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Delphi)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二.单项选择题 1A 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B.积极介入C.不闻不问D.退避三舍 2B AB CD 3 D AB CD
4.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 A.利益B.事实 C.价值D.可行性 5.C A.形象思维B.立体思维C.灵感思维D.直觉思维 6( )所做的分析。 A.问题B.结论C.方案D.目标 7.C ABCD 8,A ABCD 9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 B C D 10D
A B C的。 D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DE ABCDE
2( CD )的评价标准是在各类人员协商、平衡利益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 A.有效B.适度C.客观D.全面 3(ABC)。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 D.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 4(A、D)。 A、整体性、B、普遍性 C、灵活性D、动态性 5ABCD A B C D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浴盆模型。
答: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出台、实行及调整。 2.简述追踪决策的特点。
答:追踪决策的特点有①回溯分析,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的环节和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决策;②非零起点,即决策不是以零为起点,而是对过去已有决策的改善;③双重优化,即既要优于原方案,又要是多种改善方案中最优的;④心理效应,即要充分考虑决策对象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 3.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什么区别?
答: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②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③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
答:第一,以研究取代职务;第二,以好恶取代科学;第三,以评价为沽名钓誉的手段;第四,以形式取代实质;第五,人为制造信息障碍;第六,人才、经费的缺乏。 2.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答:\巴拉姆的驴子\说明,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获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弃某样东西的烦恼就会随之增加。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如某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这是黄金地段,而到底把它拿来做什么用,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因为哪个领导都知道,一旦决定了,新建了,就不能再改变了。而在本市的核心区,全市的老百姓乃是兄弟省市都在盯着,它到底做什么用。决策成了难事,好端端的土地空闲了很长一段时间。 基本方案有:
(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用闹市区的优势,为税收服务,为市财政服务;但周围商厦已经林立,新建这样一个大型商厦,到底多大必要,到底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增加市财政收入是个问题;
(2)建一个大型的市民免费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对于财政却没有贡献;
(3)盖政府大楼,改善办公条件,展示政府的新面貌。但现在政府的办公条件并不很差,再大兴土木,可能会造成社会的议论;
(4)盖一个大型停车场,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但这么好的地段,建设一个停车场,未免浪费;很多人提出兴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即可。
经过这些考虑,兴建市民公园成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
在对我市网吧的日常管理当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网吧都存在同样的 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可以说是“屡教不改”, 西方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经常出 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难道是我们的管理制度有“问题”,还是没有找到 它的“规律”呢?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些“症结”呢?这个问题让我困扰了 许久,也思考了很多,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的“山西方山县全部取缔网吧”事件,因为一个网瘾少年的信而让方山县委书记“雷霆震怒”,关停了全 县所有的网吧。诚然,网吧引起的社会问题不得不令人关注,多少优秀的学子因 此而消沉,多少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士因此而激愤,多少望子成龙的家长因此而 绝望!在“敬佩”那位“铁腕书记”的同时我又在想,“全部取缔”的做法是解决问题 最好的办法吗,网吧真的是一个恶魔吗,它就真的一无是处吗?看看网友对此事 件的评论就知道了。古人有个笑话,说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被噎着了,他就大为 恼火,发誓再也不吃饭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噎”着一次是偶然,经常“噎”着就一定有原因,下面,我想从网监管理的角度找找原 因,探讨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广大网监民警共同关 心此事,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加强对网吧的管理。 一、 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三个:
1. 是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二是“实名制”根本没有落实;三是不安装 或屏蔽“网盾 2000”。这三个问题,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三 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都 可以并处 15000 元以下的罚款,直至吊销《网 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如果严格按照《条例》来执行,那真的要向山西方山县那 样,全部关停了。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明知这 么重的处罚还依然“屡查屡犯、痴心不改”呢?
2. 网吧的经营状况:① “屡查屡犯、痴心不改”的网吧老板其实是有苦说不出的,全部把他们 归为“黑心”是有失公平的。他们是因为“黑心”才来开网吧吗?还是因为开了网吧 而变“黑心”了?他们开网吧是为了什么?是想教坏孩子吗?网吧为什么能把老 板变“黑心”呢?他们为什么要接纳未成年人?这后面到底有什么在操纵他们? 通过走访我县的网吧,我感觉,是经济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他们。以我县 深蓝网吧为例,60 台终端,在我县算是中等规模,那么它一年的开支有多大呢? 我们来计算一下:电信 5000/年,店租 30000/年,水电费 85000/年,工商 15/机/月, 一年是 10800,地税 15/机/月,一年是 10800,公安 5/机/月,一年是 3600,城管卫 生 2000/年,文化 1200/年;工资:网管 800/月,一年是 9600,收银 2 人 500/人,一 年是 12000,卫生员 400/月,一年是 4800,合计是 174800/年,这还不包括电脑折旧, 一般折旧期限是 2 年,每年还要近 10 万元的折旧费;而收入呢,普通网民上网 1.5 元/小时,会员 1 元/小时,而目前去网吧休闲的基本都是熟客,也就是会员, 就以平均 1.1 元/小时来计算, 一年将近要 16 万机时才勉强保本,那么平均每天要 有 438 机时,平均每台机器每天要有 7 小时以上的时间在营业。而我县目前人口有三十万,县城五万多,网吧三十五家,县城就有二十家,在县城,平均 2500
人就有一家网吧,这 2500 人中还包括中老年人和小孩,真正会去网吧上网的人 有多少?竞争如此激烈,客源从何而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当然就“来的都是 客,管你未成年”了。就这样,还有许多网吧在亏本经营。而网吧老板的身份又 是什么样呢?不少都是下岗职工,拿着微薄的“买断费”不知干什么好,别的事又 做不了,就想开个网吧指望赚点钱来维持生计。没曾想,会是这样的结果,欲罢不能,骑虎难下。 ②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落实“实名制”又谈何容易,假设自己是一个网民,每去一个网吧,老板就要你先花十块钱买一张上网卡,你乐意吗?你有可能一辈子只去一家网吧上网吗?所以现在的状况是,用“公卡”!不管谁来,网吧老板都 用这张卡,公共使用,于是,“实名制”就成了一句空话,根本没人去实行。 ③江西省的所有网吧都是安装“网盾 2000”软件 来进行监控的,也就是说, 一旦没有安装,那么就会处于脱管的状态。而单就我县而言,“网盾 2000”是由一家网络公司独家代理(我不知道其他县市是怎样的状况),但是,因为网吧的机器极容易中毒,而一些游戏软件升级速度相当快,这就要求经常更新系统,升级 软件, 但这项工作在白天是不可能做的 (白天要做生意嘛) 一般都在深夜进行, , 系统更新完后,如果这家代理公司没有及时安装“网盾 2000”,这些机器就都脱管 了。这就让这家公司权力太大了,我不跟你装,你就别想营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铤而走险”,没及时安装,也要营业,否则怎么赚钱?查到就托人 找关系,说情。 三、 有没有合理的解决办法 说了这么多,好像在为网吧老板鸣
不平,为他们的违法经营找说辞。其实不 然,这就像治病一样,只有找到了病根子,才好对症下药啊。那么,这个“药方 子”是什么呢?第一,网吧合理布局,按周边人口比例规划,但这似乎已是不可 能的。那就只有停止申请,不要再批新网吧了,已经够多了,事实存在的就让他 自生自灭,只要加强管理,让那些无利可图的小网吧主动退出,或者被兼并,或 者转行,总之,用市场和管理调节到合理为止。这样,网吧老板不需要接纳未成 年人也照样有得赚,他还会去冒这个险吗?第二,与学校进行沟通,现在学校的 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上网的问题,并且经常会到各个网吧去巡查,我们可以在教 师队伍中物色“信息员”,一旦发现有学生上网,立即向我们通报,这就扩大了我 们的队伍,同时也加强了我们的管理。甚至还可以招聘社会上关心青少年成长的 热心人担任“义务监督员”,从社会面控制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第三,既然要求 网民购买上网卡的做法行不通,要求他出示身份证总没什么问题吧,网吧管理员 在记录身份证号的同时也记录该网民是在什么时段使用哪张“公卡”在上网,这样 我们就可以通过“公卡”查到相关责任人了,不也一样做到了“实名”上网吗?只要 能达到目的,我看也未必是坏主意。第四,“网盾 2000”由某家公司代理的做法确 实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工作量,但同时又带来一个问题,他不可能光做这一项业务,如果人手不够的话,他就根本来不及维护,而且我前面也讲了,网吧更新系 统的时间一般是在深夜,要人家深夜来给你安装“网盾 2000”确实不现实,那么我 们可不可以采取两个办法来解决,一是与“网盾 2000”代理公司签订责任状,规定 他必须在接到网吧老板电话后多长时间内赶到,否则我们可以对他进行处罚;二 是干脆规定全县网吧只能用一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也由他代理,这样他在进行 系统更新的同时“网盾 2000”也安装好了。第五,如果发现有网吧老板擅自屏蔽或 绕开“网盾 2000”的监管,那就坚决打击、决不手软。 因为我刚接触网吧管理工作,有些想法可能不妥,供同行们商榷。 形成性考核作业4 案例:
孙志刚,男,1976 年生,湖北黄冈人,2001 年武汉科技学院(原武汉纺织工学院)艺术系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2003 年春节后来到广州,案前任职于广州市达奇服装公司。 3 月 17 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带至广州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3 月 18 日:孙 志刚被黄村街派出所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3 月 18 日:孙志刚称有心脏病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3 月 19-20 日:孙志刚在救治站遭遇无情轮番毒打。3 月 20 日:救治站宣布 孙志刚不治死亡。4 月 18 日: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前 72 小时曾遭毒打。后来广州市公安局 (2003)穗公刑法字 4 号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鉴定书, 证实被害人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 复打击,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一.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 第一, 社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状况。 不过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 影响的任务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 它才是社会问题。 孙志刚事件是属于结构性社会问 题。所谓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在整起孙志刚事件中,社会 各界广泛关注,媒体是舆论的主体,公众是决策的参与者,政府是政策权力的主体。只有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政府才会引起足够重视。 孙志刚事件是我国关于流动游乞人员管理政策(制度) 变迁的触发机制, 直接导致了我国在流浪游乞人员管理上的政策变迁,导致了我国流浪游乞管理上的进步。 第二,孙志刚事件在结构上有清晰的发展脉络,既有开头:孙志刚之死;又有发展:社会反应;还有结局:政策变更政策。 第三,孙志刚事件从发生开始,经历过几个月时间,全国范围内的人几乎都知晓了。这件事 情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才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后来的政策制定作铺垫。 第四,这一事件具有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是上面说的政策过程关联性。 由于这四个原因造成了它作为一个典型的政策过程案例的第五个特征: 资料的全面性。 关联 性使它成为一个政策过程案例, 动态性与结构性使这一案例增加了典型性, 开放性使这一典型的 案例能够作为资料被完整的收集。由此形成了一个包括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决 策等在内的政策全过程的理想材料。 二.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的范式是从问题开始的, 问题指的是包含要求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矛 盾。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政策变更来看,表面上它也是从问题出发的,首先是孙志刚的非正常死 亡暴露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存在从需要出发的系统过程,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存 在总是以执行一定的功能为基础的。 所以这里接着考察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功能。 之所 以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这儿讲的系统的逻辑,另一方面是因为主流的政策理论认可的政策系 统的自我维持功能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成了众矢之的的东西。 三.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意义 通过对\孙志刚事件\背后的政策过程的研究,在对正在经历危机的政策过程范式的考察中, 发现了一个从政策需要出发的,系统的政策过程.那么,这一过程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从政策过程的研究上讲,这是对主流的政策过程范式危机的一种积极回应,因而是一种 对政策过程理论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个替代的理论框架,而且这一框架对当前范式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提供比较满意的解释.这些问题如上面已经指出的:界定 问题的困难,政策发展上的单极论,保守性等.另一方面,在政策过程的分析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 法,即:政策需要的分析.这种分析与主流理论的问题分析明显是不同的.此外,由于这种新的政策过程的提出,可以提出一些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中最有意义的是政策预测问题,主流的政策过程理论从政策
问题出发,基本上丧失了预测能力.由于新的过程是从政策需要出发的,而需要天生 就是一种向前看的事物,因而如何进行政策预测就成了一个新的政策过程研究课题. 从实践来看,新的政策过程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一是可以有效地面对解决了错误的政策 问题的现象.这是在政策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事.原因在于政策主体处理问题时,目标定位不准.从 政策需要出发进行政策决策,就可以直指问题背后的需要,一开始就掌握正确的方向.由于这一价 值又带来了第二种价值.即借此提高政策效率,从而缓解政策效率与政策效益之间的冲突.三是给 政策主体在承担政治责任时以更多自由.原因是新的政策过程给了政策主体更大的自觉性,也减 少了处于问题包围中的可能。总之,通过对\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政策需要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在 理论与实践上都有一定的价值。
正在阅读:
公共政策概论历年试题与答案06-12
WXH-820版本说明11-11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03-11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 - 教案06-13
Waters1525-2489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11-01
“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对策探析05-01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04-28
2011-1-11 广州市物价局、广州市建委关于房地产中介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文件编号:穗价8号11-28
电子电工(教研组总结)06-01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 千人糕公开课教案04-2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公共政策
- 历年试题
- 概论
- 答案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试点工作动员讲话
- 大化肥工艺管道安装施工方案(最新)
- 2007.4.23葛益平、叶建辉同志在全市坚决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
-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经典习题
- 河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征收建筑施工噪声超标排污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 高一化学必修1结业考试试题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人口与计划生育概- 副本
- 连锁企业品类管理课后习题梳理1
- 国家标准图集及地方图集目录大全
- 垂直门户网站建设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和教学进度表
- 2015年上半年最受欢迎零食店加盟十大品牌排行榜
- bs架构设计方案 - 图文
- 货代报告(终稿)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考高中起点数学模拟题
- 儿童乐园暑期活动策划方案1
- 《宏观经济学》习题(学生版)
- 曲阜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先进单位经验交流材料
- 乡镇纪检组织建设交流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