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4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更新时间:2023-09-30 15: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数据收集整理3课时

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

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人。 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

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 黄 蓝 白 颜色 红色 黄色 人数

蓝色 白色

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担任数学科代表。 (3)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教学例2.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第3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 辆数 6 8 33 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4)指导算式的写法。

a.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

b.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 c.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 4 = 5 被除数 除数 商

(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练习;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怎样列除法算式?

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3.练习。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的第4题。 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2.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16页练习三的第6题。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 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全班讲评。 (1) 14÷7 = 2 (2) 8÷2 = 4 (3) 18÷9 = 2 (4) 24÷6 = 4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8题。 看图写算式 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 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第9题。 帮助学生理解除法意义

四、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重点理解平均的意义, 让学生自己讨论看看有没有漏掉的平均分法。 教学反思: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一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 2 = 4× 3 = 2× 5 = 3× 3 = 2.填空。

2×( ) = 4 3×( ) =6 4×( ) = 8 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二、新课

1.引出除法算式12÷3

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 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2)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 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交流想商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三、练习

1.练习四的第1题。

依据画面请学生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2.练习四的第2题。

(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 3.练习四的第3题 按题意组根据商连线

四、总结

1.请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学习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被除数不超过36)。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

2.二( )得八 二( )一十 ( )六十二 三( )得九

3.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9÷3=3 8÷4=2 12÷3=4 l2÷6=2

二) 1、让学生做练习四的第4题,并独立完成后,再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除数和被除数相同商是1 除数是1商还是除数)

2、第5题请学生先从情境图中收集信息,完成填空。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填写出两种除法算式

3、第6题进行准确性训练

4、第7题采用除数相同进行除法练习。

5、第8题让学生知道两个乘数相同的乘法口诀只能算一个乘法除法 6、第9题 利用乘法求商计算

7、第10题 训练学生快速准确计算能力

8、第11题 使他们切实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训练口算能力

9、第12题是“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先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口述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数据,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 三)、师生共同总结本练习课的内容。熟练总结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学习内容: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的:1.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分完的结果)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通过看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8个球拍图,3捆萝卜图,以及16根小棒;学生准备18根小棒。

学习过程: 一、复习和准备

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

2.操作练习 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 板书: 8÷4=2

再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几份。 板书: 8÷2=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和除法算式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 看一幅图怎样写两个除法算式。

二、新课

教学p23页 例3。

1.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看着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清楚知道的和怎样解答 写出算式, 注意单位 2.比较相同区别不同点

教师小结:由于两种分法不同,只看分的结果,我们不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成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看一幅图,能够根据不同的分法,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三、课堂练习

1.第24页\练习五\中的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说明题意 然后让学生独立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写完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两个除法算式的意义 (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2.让学生独立进行两种除法列式计算, 教师检查逐个辅导 做p24页2.3.4题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相同的数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的方法 ,还知道了根据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不同的含义

四、解决问题

先做后讲p24页5题 对比理解乘法和除法

第四课时:完成练习五6到9题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通过看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 第8题: 能根据题意列出不同除法算式 二、新课

1.p25页6题 利用乘法求积的方法主要练习求商

2. p25页7题 训练学生根据数字填符号

3. p25页8题 能根据题意列出不同除法算式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列出除法算

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4.完成p25页9题

训练学生准确求出乘法和除法各部分是什么数, 强化乘法除法相互关系 知道各部分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的区别

三.拓展练习

做练习册相关题目

第5课时 整理与复习

一、教材内容分析

P26页 在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与复习的。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3、 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 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形式:讲授式 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主题图或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探索学习

1、 单元知识整理。

用自己的方式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2、 单元复习 (1)、复习除法的意义p27页2题 (2)、复习除法计算补充乘法口诀p26页2题p27页1题

(2)画半个人 (3)剪一剪

第5课时 练习七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会用所学的图形拼出图案,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感受图形自身蕴含的丰富的形态美。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打开思路进行创作。 教法:

谈话法。谈话讲解,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适当点拨,突出重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再现,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小结并过渡: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你能说说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吗?(课件出示“练习七”第7题。)

学生自己判断,指名汇报,逐个说出自己是怎样判断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8题。

谈话:你瞧,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之间吗? 课件出示3个钟面图。

分针走到“3”的时候是几分?(15分) 分针走到“1”的时候是几分?(5分) 分针走到“10”的时候是几分?(50分) 2、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6题。

谈话:明明用这些图形通过平移拼成一个火箭的图形。(课件出示图形) 请你猜猜下面的四幅图中哪幅是明明拼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平移是直线运动的,只有第2幅图是由所有图形平移而成,所以应该是第2幅。

3、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13题。

谈话: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像,小明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半,(课件演示),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蝴蝶)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是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相反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镜面对称的图形也是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出示半边的天坛、笑脸、青蛙、雪花等图案,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么,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4、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14题。 三、动手操作,提高练习 1、做一做。(教材“练习七”的第9题。)

课件出示题目要求,小组合作,用圆片制作一个数字转盘。

游戏,两人一组,每人各转两次,计算出两个数的乘积,比比谁的积大。 2、拼一拼。(教材“练习七”的第10题。) 出示第121页的学具,让学生拿出学具拼一拼。 说说拼出的是什么图形。 3、剪一剪。(教材“练习七”的第11题。) 拿出正方形纸,按要求剪一剪。

根据图中的折法和剪掉的部分,想象剪出的最后的形状。 展示学生的作品。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同学们剪出了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能判断平移和旋转。下课后,不要停下发现的脚步,去生活中寻找更多的数学知识,做生活的小主人。 板书设计

练习七 轴对称图形 平移现象 旋转现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预案8课时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 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1课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难点 :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二、互动新授教学p38页例1

1、出示教材第37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今天是个欢乐的节日,小朋友们可高兴了,他们分小组带来了布置教室的装饰品,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仔细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交流反馈:

第一组做了一些红旗,要挂在教室里。 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做适当提示或引导。) (1)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平均每组有几颗? (2)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2、出示例1。

(1)谈话: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求“平均每行有几面?”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展示课件例1图。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

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是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7×8=56,口诀七八五十六。想乘算除。)

(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根大家说一说。 56÷7=8。

(5)刚才我们计算56÷7和56÷8时都是用的哪句口诀?(七八五十六) 用一句口诀可以算出两道除法算式,计算时可以用乘法算除法的方法。 3、试一试。

(1)解决第二个问题。

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学生说出问题并列式。)

(每组分几颗?列式是49÷7=7,口诀:七七四十九) (2)完成教材第38页“做一做”的第1~3题。

第1、3题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怎样求得商,集体订正。 第2题,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填空并说说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均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巩固练习: 练习八 第1~4题。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 7× 8=56

56 ÷8=(7)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 ÷7=(8) 口诀:七(八)五十六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

知识迁移法。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

( )八五十六 八( )七十二 五( )四十五 七( )六十三

二( )十八 ( )七二十八

2、用下列乘法口诀,说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四六二十四

3、计算下面各题。18÷6 21÷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4、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学习例2

1、谈话:刚才我们解决了快乐节日上的问题一和问题二,你能自己解决问题三吗?请你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出示例2图及出示问题三,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 学生自行提问并列式,写出得数。集体交流。

师: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求什么?(能摆多少行?) 列式是:27÷9=3 口诀:三九二十七

追问:根据三九二十七,你还能想到和它有关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吗? 2、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的第1~3题。 (1)逐题出示题目并让学生独立完成。

(2)校对答案时让学生说说相应的乘法口诀。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同学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 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 想:(七)八五十六 56÷8=(7) 想:七(八)五十六

例2 27÷9=3 27÷3=9 口诀:三九二十七

第3课时 练习八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熟练进行除法的求商。 2、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正确计算的能力。 教法:

练习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联系,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xf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