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传播中反向社会情绪的放大效应及其疏导

更新时间:2023-11-05 03: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网络群体传播中反向社会情绪的放大效应及其疏导

摘要:反向社会情绪是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值得警惕的现象。新媒体背景下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令网络群体传播更为活跃,由于群体选择代替了媒体选择、碎片化传播代替了完整传播、多向传播代替了单向传播,反向社会情绪在传播过程中更易出现并扩散,导致“弱信息、强情绪”、正面事件的暴力解读等现象。在当前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应充分实现媒介互补,发出更为理性的声音,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疏导反向社会情绪,缓和极化情绪,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机率,从而降低社会风险、稳定社会环境。

关键词:网络传播;反向社会情绪;媒介互补

2013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反向社会情绪”作为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被强调,它指向“仇恨、敌意、愤怒”等负面情绪,及其所导致的“本该同情却欣喜、本该愤恨却钦佩、本该谴责却赞美”的、与社会发展所需相悖的反向态度。反向社会情绪的累积及不断降低的情绪引爆点,成为社会环境不稳定因素之一。

反向社会情绪的出现与扩散,与网络群体传播密切相关。网络群体传播是临时松散的非正式群体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活动①。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虚拟人际圈子的流行,网络群体传播极为活跃。除自主、快捷、交互、广泛等网络传播共性之外,网络群体传播还具有群体选择代替媒体选择、碎片化传播代替完整传播、多向传播代替单向传播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其传播效果更为复杂,反向社会情绪在网络群体传播中的放大效应即为其中一种。

一、群体的选择:反向情绪的发端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决定于“把关”,把关人理论指出,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过滤环节,通常是由担任编辑角色的媒介组织内部的职业人员,从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利益考量等标准出发,对新闻信息层层把关,经过筛选与编码,决定最终呈现给受众的信息,并以此来影响受众。②在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它所依据的选择标准来源于对媒介特征、受众心理的把握,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良好的传播社会效果,体现出权威性、规范性与专业性的特点。

相对于大众传播而言,网络传播最突出的特征在于交互性,即传受两者角色的重合,受众同时充当传播者,受众的选择既是传播的终端,又是其发端,决定了网络传播的内容。在选择性理论的描述中,受众对信息的接收、认识和存储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环节。③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三道关口,受众借此对感受到的刺激加以选择、组织并解释,将之构建为具有一定意义的现实世界图景。在受众看来,其构建出的这一图景是“现实的”,同时也是“合理的”,因为他在理解接受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了合意性的理解和阐释。在这个过程里,“把关人”的角色是缺失的,受众选择行为依赖于个人的兴趣与价值判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xa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