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选整理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08 14: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历史文选期末考试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国历史文选教案(上册)
一、甲骨文
解题:
一、甲骨文定义: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早期文字史料。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内容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甲骨文起初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出士,又叫契文、卜辞或殷墟文字。
二、甲骨文的发现:清朝光绪年间,北京的中药店里出售一种药材,名为“龙骨”,主要来源于河南安阳,当地的农民在耕田、建房的时候,不断地从地下挖出一种甲骨,当时的农民不知它为何物,就把它当“龙骨”出售给了药铺。1898年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这龙骨并不是一般的东西,而是一种出土文物。上面有刻画的符号,这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关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懿荣一次身患疾病,就叫家人去药铺买药。药卖回来后,他发现药中的龙骨上面刻画有一些符号。王氏是一个金石学家,对古玩、文物有着特殊的嗜好,对这种刻有符号的龙骨产生了兴趣,于是就四处查访,得知这种龙骨出自河南,于是亲自到河南进行了考察,又找到了300多片刻有符号甲骨。经过考证,王氏发现许多符号记载的是商朝帝王的名字,而且形状奇特,于是就断定这种龙骨就是商朝的遗物。于是甲骨文被发现了。可以说王懿荣第-个发现甲骨文的人。
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以后,便开始出重金大量收购刻有文字的甲骨,在一年之间就收购了1500片甲骨。后来的著名古董专家刘锷、孙诒让等人也开始了甲骨文以及甲骨的收购、收藏活动。1908年
罗振玉也是一位精于古董的专家,他曾经在1903年在刘锷家中作过家庭教师,与刘锷过从甚密。当他看到刘氏所藏的甲骨时,就劝说他选择一些有字的甲骨拓印出来刊行。罗振玉首先弄清楚了甲骨的出土地点,随后与王国维考定殷墟是商朝晚期的旧都。刘锷于是在1903年就出版了《铁云藏龟》。《铁云藏龟》是第一部将甲骨文着录成书的专着,是甲骨学的开山之作。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等甲骨文的大家相继问世了。甲骨文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
三、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l)甲骨的发现以及殷墟性质的推定,导致1928年开始的殷墟发掘,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因此,甲骨的发现,不仅在我国,在世界考古学史上也有
很重大的意义。
(2)从历史学角度看,在甲骨文中找到了完整的商王世系,证实了历史上确有商朝的存在,《史记·殷本纪》记载基本可信,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甲骨文绝大多数与占卜有关,当时人笃信占卜,事无大小都求决于卜法,因而卜辞内容相当丰富,在政治、军事、农业、畜牧业、天文、气象、文化思想等方面展示了商代社会风貌,为我们研究商朝的社会性质、阶级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3)从古文字学角度讲,它是古文字学四大分支之一。
四、甲骨文概况:目前已发现的商朝甲骨,大约有十余万片,所使用的文字,大概有五千字左右,己认识的约有一千五百字左右。甲骨文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商朝王室的占卜记录,也有少量的记事文字。其中涉及到商朝的宗教、战争、农业、牧业、手工业、天文、气象、田猎及政权、方国情况、文化生活等。
五、甲骨文的研究与现状:
从清末刘锷的《铁云藏龟》开始发表材料,接着孙诒让开始发表第一部研究性著作《契文举例》,以后逐渐形成一种专门学问,叫甲骨学,文字上研究有成就有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于省吾等。
著作:《铁云藏龟》、《殷墟书契前编》、《后编》、《殷契粹编》、《甲骨文合集》、《甲骨文编》等用以研究的专着就更多了。
清末刘鄂《铁云藏龟》(发表材料)→孙诒让《契文举例》(第一部研究性著作)→甲骨学→王国维《古史新证》(根据甲骨文字以证殷代历史,开辟史学研究新途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运用甲骨文提供的历史资料“来了解殷代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建国后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辑《甲骨文合集》(集八十年来甲骨文出土材料之大成的巨制,一部十三本)。
就目前研究看来,甲骨文还有许多待作的工作,如卜辞的文例、甲骨文 的分期、卜辞的地理研究、商代历法的研究以及文字的识读等。
本课主要掌握词语:贞、旬、告、鄙、受年。 思考题:
1、甲骨文献的主要内容与史料价值。 2、一条完整卜辞的组成形式。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骨文对我们研究中国先秦史的意义。 参考书目:
1、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出版 。 2、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出版。 3、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版。
二、金文
解题:
一、金文定义:金文也是我国己发现的早期文字史料。夏商周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有“青铜时代”的美称。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因其呈青灰色而得名。在此时期,统治者和贵族大量利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并在其上铸刻文字。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铸刻于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由于钟鼎是常见的青铜礼器,因此也用钟鼎来代表青铜器,也把金文称之为“钟鼎文”。
二、金文的发展趋势:青铜器上铸刻文字,商代就有,多数只有几个字,主要是标记该器物的属主之名,如族氏名、作器者、受祭人名等,因此都很简短。商代后期,出现了一些篇幅较长的铭文,但也只是三四十字。青铜器在西周得到极大的发展,铜器上的文字也随之增多,篇幅百字以上的铭文颇为常见,三三百字以上的也不乏其例,如西周早期的大盂鼎有291字,小盂鼎有400字左右,西周后期的毛公鼎有498字。
三、金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西汉宣帝时,美阳(今陕西境内)发现铜鼎,当时京兆尹张敞通习古文字,对鼎铭作了考释,成为第一个释读金文的学者。→两宋“金石学”(吕大临《考古图》、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元明进展不大→清代汉学兴起,出现了如阮元、吴式芬、吴大瀓、陈介祺、许瀚、方浚益、孙诒让等著名金石学家。
但历代封建学者,仅将青铜器作为古董,进行纯文字学的研究。到了近代,随着考古学的兴起,金文研究才步入科学的轨道: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容庚《金文编》、《续编》、《商周彝器通考》;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建国以后有文物编辑委员会编的《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等。
四、金文研究的意义
(1)铜器铭文字数从商代中期的几个字到商代晚期几十个字到西周时期百字左右到春秋以后“物勒工名”而已的变化过程,反映了奴隶主宗法礼治的形成、发展、瓦解的过程。因为青铜器除最初的”实用”外,已成为礼治的象征,天子
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鼎迁国亡,问鼎即挑战。
(2)金文内容丰富,有关于战争、祭祀、册命制度、法律的记载,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珍贵资料。尤其是关于西周土地制度的资料,为文献所失载,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郭沫若就通过青铜器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的综合研究得出西周社会是奴隶社会等论断,取得了前人不可企及的成就。
(3)金文是我国己发现的早期文字史料之一,在语言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它保存着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早期象形字,形声字占了绝对优势,比甲骨文更适合汉语的特点。
五、《大盂鼎铭》独特的史料价值:
第一,训词通过康王之口,颂扬文武二王克商建邦的功绩,突出宣扬天命,这是周王室对付殷朝遗民和本族臣民的精神武器.
第二,训词通过探究殷王朝覆灭的原因,总结出了周王室巩固统治所必须接受的教训,即无溺于酒,这与《尚书》中《微子》、《无逸》、《酒诰》的记载是一致的。
第三,训词强调“正德”、“德经”,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提倡并推行德治,而德治又是和当时颇为完备的礼制交互为用的。
第四,一次赏赐奴隶就合计1726人,不仅数目巨大,而是类型多样,既有领头奴隶,又有一般奴隶,既有劳役奴隶,又有农业奴隶,既有本族奴隶,又有外族奴隶。反映出当时奴隶赏赐的情况。
重点词语:唯、宗周、丕显、作、享、祀 思考题:
1、金文文献的主要内容与史料价值。 2、《大盂鼎铭》所反映的问题。 参考书:
1、周法高《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 2、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3、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三、《尚书》
一、何为《尚书》:
《尚书》原称《书》,汉代出现《尚书》之名。“书”在先秦有专名、通名之分。在《左传·昭公二年》:“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
与《鲁春秋》” 此处“书”即是通名。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此处“书”即是专名,指《尚书》。
春秋战国时期,史官记载的方面广了,出现了新的不同体裁,有《世》(如《世本》),《令》(《夏令》见《国语·周语》)、《语》(《国语》)《志》(《周志》、《军志》见《左传》文二、文十二等)、《训》(《夏训》见《国语·周语》,《高宗之训》见《史记·殷本纪》)谍《谍记》、谱《历谱》《周谱》,系《帝系》;纪《禹本纪》(皆见《史记》,《世本》和《大戴记》中保存《帝系》)。而编年大事记在各国也有不同的名称,鲁叫《春秋》,晋叫《乘》,秦叫《记》,《楚》叫《梼杌》。既然各种不同的体裁的历史记载都有了自己的专名,于是原来作为各史官记载通名的“书”,就剩下来专指“记言”的词、诰等书篇。“书”就由各种史籍通名,变成词诰之类记言体的专名。
古代“尚”、“上”通用,但在解释“上”字意义时却不尽相同。一种从时间上解释,认为:“《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王充《论衡·正说》)一种以“上下”之意来解说, “上所言,下为史所书,故曰《尚书》也”(王肃《尚书·注》)还有以“上天”的概念来解释的,“《尚书》篇题号‘尚’者,上也。上天垂文象布节度书也,如天行也”。(《经义考》引《尚书璇玑钤》) 。“尚”只是上古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说,《尚书》就是“上古的史书”。实际是古代保存在官府档案中的文献史料,是中国最早的政治文件汇编。其时代从尧舜禹经夏商西周到春秋中期。按虞夏商周四代顺序编辑。 二、孔子与《尚书》
因为《尚书》是三代的官方档案,所以其数量比较多,相传有三千篇,孔子删去几千篇,只选了一百篇。这种具体数字是不可信的,但说原来《书》很多,可达数千篇,这是合乎事理的。因夏、商、周共一千几百年,统治者进行各种活动,发出各种诰令,既然“君举必书”,《书》的数量应该很多。《尚书·多士》记周公对殷民说:“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说明商代的《书》到周初还有不少。说孔子删去几千篇,定下一百篇,这一说法长期为儒者所尊信,但这不符合事实。因孔子尝慨叹“文献不足”,收集还来不及,怎么会去删掉?不过这里也反映出,到孔子时期,《书》篇保存己不多。这与《书》的载体有关,古时的《书》主要是由竹简写的,易朽坏,难保存。把零散的《书》篇编辑到一起,这个工作,相传是孔子作的,这也有一定的可信度。因这是孔子做的工作就是整理编排《书》篇的。
三、《尚书》体例有以下六种:
典:记载重要史事经过或某项专题史实。谟:臣下对君上的讲话。训:主要是君臣间的训诫语诰:是君对臣下的讲话誓:君主誓众之词,多是军事行动的誓词。命: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的册命。
《尚书》的内容主要是敬天法祖与讨伐逆命,即“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写照。
四、今、古文《尚书》的有关问题 1、今、古文《尚书》的来历
秦始皇焚书,《尚书》被禁,汉初故秦博士济南伏胜口授29篇,文帝时晁错用汉隶写定,称《今文尚书》,首由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以后历代相传,而有欧阳之学与大小夏侯之学三家。除《书序》外,《今文尚书》实际只有28篇。
另相传汉武帝时,鲁共王刘余从孔子旧宅壁中得书,经孔安国用今文校读,较《今文尚书》多16篇,因为是用汉以前古文字抄写的,故名《古文尚书》,当时虽未列入学官,但己私下传授。 2、今、古文《尚书》之争
汉武帝末年,《古文尚书》献于朝廷。哀帝时,刘歆校书时发现,倡议立学官,引起今古文之争,刘歆的倡议未被采纳。
今古文两派学者在对文献的评价、诠释和研究方法上也都有着很大的分歧,这是造成今古文之间长期争论的根本原因。大体看,今文学派偏重于为政治服务,以六经为孔子政治思想所托,好阐发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古文学派则更偏重于文献学范围内的研究。
3、今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
西晋时《古文尚书》散亡。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尚书》共58篇。其中有33篇与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相同(把伏生的28篇析成33篇),而多出25篇(伪古文尚书)。宋以前的经学家多不怀疑,唐孔颖达作《尚书正义》就是根据这个本子;至宋吴棫、朱熹始疑其多出的25篇;至清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遍举其作伪的证据,这才定案,断定多出之作为伪书。 五、《尚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尚书》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保存了商周二代,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不少重要史料。将其记录同甲骨文、金文等相
参证,对于我们研究上古社会的政治、宗教、文化等问题,都有很高价值。 2、《尚书》在体例上的贡献
(l)每一篇都有一个标题,每一个标题下都记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件,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
(2)《尚书》按朝代编排,每一个朝代又按帝王顺序排列文献先后,使人读
后,能大致了解一个王朝的兴衰历史过程,实际上又开了编年体的先河。
(3)《尚书》中的《禹贡》作为中国最早的一篇地理志,又为后世书志体开了先例。(《史记·河渠书》、《汉书·地理志》)
重点词语:昧爽、誓、麾、御事、称、比、迪、是、齐。 参考书目
1、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合编本)
2、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2004年。 3、曾运乾:《尚书正读》[今古文],中华书局,1964年。
4、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全四册)[今文],中华书局,2005年。 思考题
1、《牧誓》的史料价值。 2、关于殷纣王的评价问题。
3、《牧誓》中周武王伐纣时,所说的商纣王的罪状是什么?你怎么看。
四、诗经
一、《诗经》的编订及主要内容
西周有采诗和献诗的制度。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当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历时500年的时间内,王室乐官积累的古诗达二千多首。春秋末叶,相传由孔子进行删订,取其约数称《诗三百》,简称《诗》。汉武帝立五经后,才称《诗经》。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计305篇,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地域涵盖今天的陕、晋、豫、冀、鲁及甘南,这些地域属于当时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
《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1、《风》又称《国风》,大部分是各地民间歌谣,包括周南、召南、邶、墉、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曹、豳15国国风,共160篇。相传由周政府派专人游行四方,采集而得,故后人称之为采风。
2、《雅》是宫廷和京畿一带所演唱的乐歌,大部分是贵族们的作品。在当时统治者看来,西周的京畿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程度最高,故将这一带地方的乐歌通称为雅乐,也就是所谓的“正乐”“正声”,以与南方的“蛮夷”俗乐相区别。后来由于时代的不同和音调的变化,又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全部产生于西周,音调较沉厚,计31篇。《小雅》则产生于西周末期和东周,音调较轻快,计74篇。
3、《颂》是宗庙祭祀时所演唱的乐歌,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属贵族们的作品,辞句虽典雅,但音调节奏迟缓板滞。 二、《诗经》与先秦历史
《诗经》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历史数据,很多为其它记录所没有的,因此完全有理由把它称作一部古代优秀的历史作品。
《国风》中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劳动人民所受的痛苦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社会生活、恋爱、婚姻以及各地民情风俗也有许多描写。 《大雅》较集中地搜录了周王朝东迁以前各历史阶段的史诗,所反映的多是西周王朝兴起的事迹和西周盛时的农业生产情况。 《小雅》反映了西周末期政治废弛以及东周社会的混乱状况。
《颂》的内容虽是歌颂祖先神灵之辞,但其中不少篇章也都属于史诗性的作品。
三、《诗经》的流传: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汉武帝立五经后,才称《诗经》。汉初传《诗》的有齐(辕固)、鲁(申培)、韩(韩婴)三家,立于学官,属于今文经学。毛诗晚出,未得立,《汉书·艺文志》才著录《毛诗古训传》,属于古文经,后来,齐鲁韩三家亡之,毛诗独传,所以《诗经》又叫毛诗。东汉末,郑玄作笺,唐初孔颖达作《正义》,现在主要传本是《十三经注疏》本之《诗经》,今人有程俊英之《诗经译注》可参考。 选文重点词语:流火、为、之、向、户。 思考题
1、《诗经》对于中国上古史研究的意义。
2、从《诗经·豳风·七月》看周初农夫的社会身份及幽地生活数据的谋得方式 参考书
1、毛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
2、朱熹:《诗集传》,凤凰出版社,2007年。 3、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1980、2009年 4、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年版。
《左传·鸿之战》
解题:
一、
关于《春秋》
1、《春秋》的性质
“春秋”一词最早见于《国语·楚语上》,楚庄王就太子的教育问题咨询其大夫申叔时,申叔时对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此外可用作教育的还有“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共九种。“春秋”本各国国史统称,墨子云:“吾见百国春秋”。《战国策·燕策》载乐毅云:“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着于春秋。”《墨子·明鬼篇》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的提法。为什么人们以“春秋”来命名史书。杜预说:“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故文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这样的解释较客观, “春为生物之始,而秋为成物之终”,举“春秋”就可以代表一年了,进而“春秋”就成了编年史册的代称。
《春秋》以编年纪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历经鲁国十二公,共242年的历史。大约16000字,大致写出了春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2、《春秋》的特点
一是善于综合、排比史实。这样按照时间的顺序把历史事件一一排比出来,使人们可以对长时间的不同地域的历史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二是用词造句讲究——春秋书法。《春秋》记人死亡,因身份不同,有的书为“崩”,有的书为“卒”,有的书为“薨”。记军事行动,因双方或各方情况不同,而有伐、侵、入、战、国、取、救、执、溃、灭、败等种种书法。记杀人,因杀与被杀者的地位不同,有的书为“杀”,有的书为“弑”。
3、孔子与《春秋》
早期人们都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后来,尤其是近代以来,许多人怀疑,
结合史料,我们倾向于《春秋》为孔子所作。
首先:孔子之后的孟子认为《春秋》为孔子作。
《孟子·滕文公下》:“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又云:“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诗》亡而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其次,《春秋》三传皆认为《春秋》为孔子所作。
《春秋》桓公二年:“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弒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谷梁传》云:“孔,氏;父,字谥也。或曰:其不称名,盖为祖讳也,孔子故宋也。”
《春秋》宣公元年:“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公羊传》云:“孔子盖善之也”。
再次,司马迁认为《春秋》为孔子所作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二、《左传》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关于《左传》的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也有人认为是孔子弟子子夏或吴起,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
从《左传》的纪年和书法来看,其作者肯定是受到了《春秋》的影响。据各种资料研究,《左传》似应是完成与战国初期的作品,出自鲁国史宫的手笔,整理者可能是左丘明。顾炎武说“左氏之书,成之者非一人,录之者非一世,可谓富矣。”是有道理的。
三、《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1、《左传》是解释《春秋》的传。
在汉代,解释《春秋》的传有五种,即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
夹氏传,后两种早亡,流传下来的三种合称《春秋三传》,这三传释经的侧重点不同。公羊传、谷梁传以释微言大义为主,左氏传则以史事叙述为主。
2、在体例上《左传》依循《春秋》
在体例上,《左传》依循《春秋》,以鲁国君在位的年次为纲,按时、月、日用史实说明《春秋》经文上所列举的重要历史事件,属编年体史书。 3、在时间与内容上,二者稍有差别
《左传》记事终止时间较《春秋》后延27年,并且通过经传相对照看,有的经有传无,有的经无传有。
《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14年(前454年),历经鲁国13个君主。而《春秋》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14年(前481年),中经12个国君。
《左传》虽然为传释《春秋》而作,有经有而传无的地方,有经无而传有的地方。
4、今本《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省称。
《春秋》、《左传》二书,原本单行,晋杜预为二书作注,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为整齐记事,因将《左传》原文分割,按年隶属《春秋》经文之下,先经后传,合为一书,而成今本。
四、《左传》的成就
1、《左传》对中国史学的最大贡献是保存了大量史料。
全书18万字,材料丰富,有关于当时人民起义、战争、诸侯争霸,军制改革,著名历史人物事迹的记载以及春秋以前的史料,是研究春秋时期甚至其以前历史的重要史书。
2、《左传》在思想观点上,较《春秋》有很大突破。
(1)《左传》一改《春秋》的“正名”、“尊周”主旨,将周王室与诸侯国同等看待。
⊙僖公二十八年践土之会“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春秋》“天王狩于河阳”)
(2)《左传》较集中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表明殷周以来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天命论观念己开始动摇。 ⊙鲁庄公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虢国国君享神祈福。《左传》记载了史嚚yín对此事的评论:“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
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五、《左传》的流传
刘向《别录》:“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铎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 《魏书·江式传》:“北平侯张仓(苍)献《春秋左氏传》,书体与孔氏相类,即前代之古文矣”。刘歆整理图书,推动古文经学,《左传》立于官学。现存《左传》通行体是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唐孔颖达作疏称《春秋左传正义》。 六、编年体
编年体,是按时闲顺序叙述历史的著作体裁,因其为中国最古老的着史体裁,故《隋书·经籍志》称之为“古史”。
《春秋》为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荀悦《汉纪》创断代编年体,司马光成通史编年体。其它的编年体史书,还有纲目体、起居注、日历、实录、东华录等。
先秦编年体史书流传至今的,有《春秋》、《左传》、《竹书纪年》(辑本)等。断代编年史,是写一个封建王朝兴亡的历史著作,如东汉荀悦《汉纪》、明谈迁《国榷》等。编年体通史著名的有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清毕沅《续资治通鉴》等。纲目体以编年为序,简记大事为纲,补充注说史事为目。有宋朱熹《通鉴纲目》等。起居注,是记录帝王言语、行动和居止的专书。时政记,是宰相执政关于朝廷君臣议论军国要政的记录,武周时始创,明代废止。
日历,是由史官根据起居注或时政记等所记杂事,稍加润饰汇编而成的资料书。唐顺宗时所创,明以后废止。实录是在新皇帝即位后,由国史馆根据前一皇帝的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等数据,重新汇编,撰修成的前皇帝言行及一代大事的编年史长编。自北凉刘昞bǐng《敦煌实录》创体,唐以后成为定制。东华录,清乾隆闲蒋良骥创体,是根据实录和其它档案、公文、邸报所写的朝廷大事摘要。
起居注、实录等官修编年体资料书,虽不无讳饰篡改,但因其篇幅浩大,材料详明,而有珍贵的价值。
编年体史书,以事系日,以日系时(季),以时系年,对了解一代兴亡大势,很为方便。但历史事件自酝酿、发生至结束,往往延及数月乃至数年,编年体史书诸事杂陈,从中人们难以稽其首尾。为此,自《左传》起,就用追溯往事或带叙后事的方法,以弥补这一缺陷。另外,这种体裁以时闲为中心,对人物生平、典章制度和文化的叙述多过于简略,而且割裂,年代不明的事甚至无法写入书中,
这些都影响了编年体史书的使用价值
重点词语:歃血、盟、堪、伐、会、如、败、咎、二毛、隘。 思考题:
1、编年体史书的优缺点。 2、《左传》的记事特点。
3、《左传》中子鱼论战与曹刿论战的异同。 参考书: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 2、[日]竹添光鸿:《左氏会笺》,巴蜀书社,2008年。
3、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赵生群:《〈春秋〉经传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2004年。
《国语·越王勾践灭吴》
解题:
《国语》是和《春秋》、《左传》同记春秋时期历史的又一部历史书,但是《国语》在编撰体裁上却不是编年纪事,而是分国记言。这说明春秋时期已经有了记言的历史著作了。三国时期的韦昭说它是“治国之善语”,当得其大体。关于《国语》的作者司马迁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说法,即是说《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但是,此说并不可信。《国语》是战国早期的私人历史撰述,是逐步汇集各国之语编撰出来的,恐怕不是一人一时之作。
《国语》记载各个诸侯国的政治言论,其中晋国最多,几乎占了全书的半数,以郑国最少,仅记载了一事。而记录各国的历史起迄首尾又各不同。这说明《国语》取材多途和体例尚不严谨,因此带有明显的资料汇编的性质。但是,《国语》作为以记言为主的史学著作,包含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政治见解和历史见解,这使其在先秦的史书中具有鲜明的特点。如:召公谏历王弭谤,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等都是同政治得失、历史经验紧密相连。《国语》全书以记言为主,但也有记载历史发展过程的部分,如重耳出奔、文公称霸、三家灭智氏、吴越争霸等。本课选文就是吴越争霸。
《国语》作为一部春秋时期的国别史,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语,共二十一篇。21卷,按照《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的顺序编次而成。这显然是以周王室为时
代的标志、以各诸侯国与周王室的关系的亲疏为编次次序的指导思想。《国语》记事,上起西周祭公谏穆王征犬戎事,下至晋国智氏之灭,首尾500余年。但其所记载的历史基本上是春秋时期的史实。
《国语》的编篡,以“国”分类,以“语”为主。前一特色反映春秋间各个地区之间的社会关系发展的不平衡,因而在同一时间的历史在不同空间表现的差异,引起了历史家的注意。后一特色反映了春秋时不同地域政治力量的消长变化,在人们中间有很大不同的议论,也促使大家去采辑,《国语》着重记载齐、晋、楚、吴、越五国霸业的兴衰,以曾在中原称霸而被三家瓜分的晋事特祥同时对向称落后的楚、吴、越三地区的历史表示重视,正是反映了时代的特点。
《国语》与《左传》关系。
同《左传》相对照,《国语》记叙的事件很多相同,但记原委很简单,记言论则详细,似乎二书在“记事””和“记言”方面有分工。因此东汉的班固、王充都曾把《国语》叫做《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但唐朝以来不断有人怀疑,最极端的今文经学家,还说今本《国语》已由刘歆篡改,并将其中一部分割裂成《左传》。其实,《国语》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自成一体的史学著作。
《国语》从汉以来,学者们对它加以研究训释的名家有郑众、贾逵,三国有吴之虞翻、唐固,现存最早之注本只有三国吴韦昭的《国语解》。到清代学者再加校释,有洪亮吉《国语韦昭注疏》近人徐元浩《国语集解》也可以参考。
重点词语:栖、赦、偶、次。 【复习思考】
1、《左传》和《国语》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2、从《国语·越语上》看越王勾践灭吴的根本措施与具体方法。
3、吴王夫差和越王句践最终的胜败,教训各是什么?这对人生有什么借鉴意义?
《战国策》
解题:
1、《战国策》简介:
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竞相养士,要他们帮忙出谋划策,处理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这就使号称纵横家竟相养士。这些游士在政治舞台上大为活跃,纷纷奔走于诸侯贵族之门,相互游说,互相辩论,纵横策略,引古称今,以推行各自政治主张,同时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社会矛盾。《战国策》是一部很特殊的史书,它的主要内容是纪录战国时期各国说客辩士的策谋权变及政治、军事
大事和各国的关系的。这部书为战国时期的人所撰写,但也不是出于一人之手,而是在战国末年编辑而成。后来西汉的刘向对其进行了编辑及整理,厘为33篇定名为《战国策》。今存《战国策》33卷与刘向的校订数目相符。其编次是:东周一卷,西周一卷,秦5卷,齐6卷,楚4卷,赵4卷,魏4卷,韩3卷,燕3卷,宋、卫1卷,中山1卷。这个编次是根据南宋姚宏的注本排定的。是不是刘向的原样已经不得而知。
刘向在《战国策》的叙录中,对这部书的整理经过、主要内容、时代特点和历史价值都有扼要的说明。他指出,这部书原来是皇家所藏,原名《国策》,或曰《国事》,或曰《事语》,或曰《短长》,或曰《修书》。他以国为别,以时相次,除去重复,编成定本。认为这是战国时的游士辅国所用的计谋,所以命名为《战国策》。所涉史实,上自三家分智氏,下至秦灭六国,凡二百四十馀年。全书并无贯穿始终的完整线索,多数年代模糊,人物事迹前后抵牾。
2、《战国策》的特点:
关于《战国策》的时代特点,刘向认为:战国之时,贪婪无耻,竟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为政。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王。所以,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之士流行于世。《战国策》正是这一时代的反映。刘向以“战国策”命名,一是表明历史的时代特色,二是表明书的内容,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如果说《左传》是反映春秋时期历史面貌的史书,那么《战国策》就是反映战国时期的历史的重要文件。
《战国策》也是以记言为主的历史著作,但是和《国语》相比,它更善于把记言与生动的叙事结合起来;《战国策》写辞令方面的成就也有超过《左传》的地方。但有夸大之词。不过,辩士们的说辞有声有色,有一种犹如大河滔滔不绝的气势。而选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战国策》在记事上富于变化。有的写的委婉曲折,于结尾方见事情的结果,如“冯锾见孟尝君”;有的着意烘托气氛,在极度紧张的环境中反而写出了人物心态的平衡、安详,如“触龙见赵太后”。《战国策》有比较多的篇幅记载了战国四公子的政治活动,并着意写他们好士、养士以及这些游士、说客们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言论。比较生动地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风气和历史特点。
《战国策》思想间杂儒、墨、道、法、兵诸家,而以纵横家思想为主。其纵横家思想倾向,反映在政治观上,主要为崇尚计谋略,尊奉机巧权变。反映上人生观上,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争名逐利。
3、《战国纵横家书》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一部类似《战国策》的帛书,没有书名,经过整理,一共有27章,11000多字,后来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据考订本书的编集当在秦统一之前后,而汉初的帛书抄本很可能在汉代初年的高帝或惠帝之时。
《战国纵横家书》在内容上没有《战国策》丰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限于战国的中后期,也不如后者那样囊括整个的战国时代,但是它的价值很高。第一,它多位第一手的原始材料,因此可以更加真切地反映出战国中后期的重大的历史和社会特点。第二,它的27章中有17章不见于《战国策》,因此可以据此补充或订正战国的史事的记载。有人说这是《战国策》的前身,也有的说是战国时期的游士言论的选本,说它是《战国策》的别本更为恰当。
4、《战国策》注本。
《战国策》的注本,较早有汉代高诱《战国策注》、南宋鲍彪《战国策注》。其后有元吴师道的《战国校注补正》、金正炜《战国策补释》。近年新注有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战国策考辨》、郭人民《战国策校注系年》等。
掌握重点词语:犹豫、帝、坼、烹、脯、晏然 思考题:
1、《战国策》的性质、内容与主要缺陷
2、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对研究《战国策》的作用 参考书:
1、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何晋《战国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史记》
解题: 壹:纪传体 (一)纪传体概述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着史体裁,由西汉司马迁创体,以后历代皆有写作。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多为断代史。自《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后朝写前朝的纪传史书,因得到历朝帝王下令颁行,而被称为“正史”。还有当代所撰本朝纪传体断代史,如《东观汉记》等,被称为“国史”。其余私人撰写的纪
传体史书,如《东都事略》、《契丹国志》,数量也不少,一般被列于别史类。 (二)、纪传体史书的体例
纪传体史书一般由本纪、表、志、世家、列传等五种体例构成:
1、本纪,或称帝纪,用编年的形式,提纲挈领地写出一个时代最高代表人物(帝王、王室、霸主等)的生平及该时代的大事,以作为全书的纲领。
2、表,或称谱,是按时间顺序,表列国家兴亡、帝王更叠、制度演变和世系官爵等情况,在书中起提要、汇总、省繁的作用。
3、志,或称书、考,分专题叙述历代的典章、制度、经济、天文、地理、典籍等。
4、列传,是人物传记。有别传,有合传,有附传,有类传,有族别传、国别传。 5、此外,《史记》有世家,《晋书》有载记,用来记载贵族王侯或割据政权的历史。
作者篇后的评论,统名论赞。 (三)、读纪传体史书的方法: 一要带着问题读,要精读。
二要分类读。即对经济问题感兴趣,就读诸史的食货志,想研究典籍文化问题,就读诸史的艺文、经籍志。
第三要比较着读。比较才能看出问题,比较才能知道历史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四要注意五体配合来读。从本纪中了解一代大势,从纪传看其人事迹,从表中查年代、官爵、世系,从志中得知地理、制度、职级,从论赞中看作者的评价意见。
第五、还要通过校勘记了解别本文字有否不同,以注释帮助理解正文音义典故和古人注解的异同。 贰:《史记》 (一)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他大约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去世于汉武帝末年(大约公元前90年左右)。司马迁的先世,是周朝的太史官。后来家境变迁,中断了史职。到他的父亲司马谈,又被任命为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司马谈是一位博才多学的学者,精通天文学、《周易》和黄老学术,对诸子名家学派也很精通。他曾写有《论六家要旨》对春秋战国以来的主要学术流派、阴阳、儒、墨、名、法、道学派进行了总结,是一位有独特见解的思
想家。
(二)、史记称谓的由来——自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汉书》称《太史公》或《太史记》,至魏晋时才定名。 (三)、《史记》材料的来源:
1) 根据过去的史书和档案材料。据各篇引证、马迁自明的有三十种书籍之多,未提名的亦有。
2) 马迁游历受访的材料。如至山东观孔庙以成《孔子世家》;至成皋观楚汉战争古迹,以成《项羽本纪》。。。
3) 其父司马谈收集的材料。有些可能已编着成篇而为司马迁采用。 (四)、史记体例及内容:
《史记》由本纪、表、书、世家、传五个部分组成,《史记》全书130篇,分别由12篇本纪、10篇表、8篇书、30篇世家、70篇列传组成,共52万6千5百字。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天汉年间的中国的历史。
《史记》这部书,内容上十分丰富,从时间上来讲,上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直写到作者生活的时期,前后达三千年。从范围上讲,《史记》写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还写了天文、地理、历法、礼制、财政、水利等各种制度。既写了中原的历史,也记载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风貌。做为一部史书,《史记》不仅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生活,同时还撰写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历史人物。其中有学者、有刺客、有侠士、有商人,还写了清官和酷吏。真是无所不包,内容丰富。 《史记》具有三大特点:
1) 以时间为纲的本纪和年表,以事类为纲的书和以人物为纲的世家与列传。 2) 五个部分相互照应。
3) 篇末附论赞“太史公曰”,表明作者的看法和观点,为后代史家模仿。 (五)、《史记》的地位:
《史记》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在史学上取得了很高的地位,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历史典籍的先例,后来的各个朝代,都仿效《史记》创作史书,最后到清朝,形成了中国的正史“二十四史”。
《史记》也是一部文学名著,鲁迅先生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其中有的是不改志节的伯夷叔齐,有叱咤风云的项羽、韩信,有智谋过人的张良、陈平,在文学史上《史记》有不朽地位的。
思考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纪传体史书的优点与缺点。
《汉书》
一、《汉书》形成过程
《史记》问世以后,后来又有人相继进行续补工作。褚少孙、冯商进行续写。 东汉初年,班彪,开始续写《史记后传》,不久,彪去世。其子班固继承了父业——《汉书》。班固受窦宪牵连入监狱,凄然而死。其时,《汉书》大体已经完成,只有其中的“表” 和“天文志”还没定稿,此由班固的妹妹班昭来完满成了。 二、《汉书》的内容
《汉书》又叫《前汉书》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时期到王莽时期的历史,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继续沿用了《史记》的纪传体体裁,只是把“本纪”省作“纪”,“列传”叫做“传”,因为《汉书》有了“书”名称,又把《史记》的“书”改叫“志”,取消了“世家”全书共“纪”、“传”、“表”、“志”四部分,共l00篇120卷,70多万字。 三、重点词汇:举、民爵、算、复、
《后汉书》
范晔(398一-445)字蔚宗,南朝宋时人。善于写文章,精通音乐,宋文帝时因才学被朝廷所用,官至太子詹事。他撰写《后汉书》开始于432年,在445年因为被人告发与谋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有牵连,入狱,被杀,时年48岁。 《后汉书》的全部计划,是写成纪10卷、志l0卷、传80卷,共100卷。但他只完成了纪、传部分的90卷就被杀了,没有完成志的撰述。
《后汉书》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阐发自己的观点,要从历史中去寻找现实中问题的答案。所以,范晔撰写《后汉书》,参考了10种汉晋的后汉史著作。第二个特点是在材料上博采诸家。在《后汉书》中范晔提到了《东观汉纪》、《汉后记》等。有许多没有提到的,但是他采纳了他们的材料。
我们现在看到的《后汉书》,是范晔撰写的《后汉书》与司马彪《续汉书》的8志的合编。《续汉书》,是西晋司马彪撰写。司马彪,西晋皇族,他采编众书,贯通上下,迄自后汉光武帝,终于汉献帝,为纪、志、传凡80篇,号曰《续汉书》。这是一部完整的东汉史著作,现在纪、传散亡,仅仅存有8志:律历志、仪礼志、祭祀志、天文志、五行志、郡国志、百官志、舆服志,共30篇。今本的《后汉书》就收录了其8志。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史之风极盛,范晔《后汉书》行世后约五六十年,南朝
入梁刘昭即为其作注。两书系单行,直至宋真宗干兴元年(1022年)以后,范书马志方合刻行世,流传至今,成为《二十四史》中的优秀著作之一。 今本《后汉书》由帝后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八十卷组成,共一百二十卷。所记历史从新莽灭亡(公元23年)起,到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止,包括整个东汉一代的历史。体例方面,它基本上与《汉书》相同,但没有“表”, 帝纪后另立有“皇后纪”,列传中多类传。 今本《后汉书》的注释,八志是梁朝刘昭注补,纪传部分都出自唐代章怀太子李贤等人的手笔。此外,清代学者又做了许多补表、补志、补注的工作,其中以惠栋《后汉书补注》、王先谦《后汉书集解》较具代表性。
重点词汇:党同伐异、锢、摽搒
《三国志》及《三国志注》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人。年轻时曾拜有名的史学家谯周为师,精研《史》、《汉》,又善于写文章。蜀汉之时,曾经任观阁令史。晋朝,为佐著作郎,后来任平阳侯相。武帝时,他又编成了《诸葛亮集》24篇,又入朝为著作郎。武帝太康元年(280)开始编写《三国志》。完稿以后,被世人称赞。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的著作。《三国志》成书以前,三国中魏、吴二国都曾经修史,如王沈的《魏书》、韦昭的《吴书》;魏国的鱼豢也曾经私人撰写《魏略》。蜀国灭亡以后,谯周曾经撰写《蜀本纪》.陈寿在280年三国格局的局面结束以后,开始整理三国的历史,分别撰写成《魏书》30篇、《蜀书》15篇、《吴书》20篇,一共65篇。其中,《魏书》有纪、传,蜀、吴仅有列传,但是都没有表、志。
《三国志》在断代史中别具一格,和以前的《史记》、《汉书》,以及以后写成的《后汉书》等合称“前四史”。 陈寿能在这些复杂纷繁的、相互矛盾的记录中,参订异同,考核史实,清理出一部头绪清楚、文笔简要、又有系统的史学著作,确实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三国志》采择的面较广,不仅给当时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人立传,还注意到在学术思想、文化艺术、医卜星算方面有影响的人立传,关心到不少特殊的社会问题。在编写方法上,由于受到当时统治阶级以九品中正品评人物的影响,《三国志》比《史记》、《汉书》更加注意按照人物的事迹行为来分类,虽然没有以后《后汉书》那样严格,但是每一列传记述的人物都是以类相从。
《三国志》这部书,叙事文笔简略洁。全书以《魏书》30卷叙述三国时期的历史全貌,以《蜀书》、《吴书》兼叙三国之间的复杂关系,而毫无冗杂之感。反映出陈寿对历史事实取舍的谨慎和文字表述的凝练。有人评价《三国志》“练核事情,每下一字一句,极有斤两”。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南北朝时期宋裴松之撰《三国志注》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东晋时,任官殿中将军、司州主薄、零陵内使、国子博士等。宋元嘉初,曾充巡行湘州大使,转中书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
陈寿的《三国志》撰成后,当时人认为“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是,“失之于略,时有所脱漏”;而且“纰漏显然,言不符理”的地方很多。宋文帝时,裴松之奉诏为《三国志》作注,429年完成。书成后,文帝曾赞美说:“此为不朽矣!”
过去的史注以名物训古、章句解释为主,注释范围大抵不超出正文之外。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便是一反传统做法,把重点放在史实的增补和考订上的著作。据统计,裴注所引各家史着达二百多种,注文内容超过陈寿原书数倍。所引各书十分之九以上早已亡失,赖有裴注还可见到概略。因此,裴注不仅开创了注史的先例,而且对研究三国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代四大名注(或三大名注)
南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唐李善《文选注》,南朝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
另外一种说法是段注《说文》、郦注《水经》、刘注《世说新语》、李注《文选》。 此外,还有把裴松之注《三国志》、刘孝标注《世说新语》、郦道元注《水经》放在—起称为“三大名注”。
重点词汇:重点词汇:若为、平心、孝廉、严穴、僭、委、捐。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成书于南朝刘宋时代,主要记述从东汉末到东晋上层社会名士的言行,是中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内容是记述从东汉末年到东晋这一段历史时期社会上层名士的言行
《世说新语》并非是刘义庆这些人他们的新创,它主要是汇辑以前的文献资料,在这个基础上,它编撰而成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谓《世说新语》:“乃纂辑旧文,非由自造”。
《世说新语》,虽然是一个编撰而成的书,但是它仍然有自己的系统性,有自己的思想特点,有自己的文化特质,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所以,一方面说,它是根据大量的前源文献编撰而成的,但是另外一方面又说,它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这样的一部著作,它并不是没有准则地加以收录,或者把它随意地汇辑在一起,它是经过一定的选择,一定的修饰,和经过重新的整理和编排的,所以它能够形成一部具有显著特色的和独特的文化价值的这样一部著作。
最早著录在《隋书?经籍志》用《世说》。《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也著录为《世说》。但是这个不表明《世说新语》它原来的这个名称就是《世说》。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世说新语》的一个文本,是日本所藏,原来在日本京都的东寺收藏了一个唐代写本,就是唐代抄本的残卷。这个抄本它在卷末的位置上题了一个书名,就是《世说新书》。
一般学术界认为 《世说新书》是《世说新语》的原名,《世说》是简称。这本书可能原始的名称,就叫做《世说新书》,但是有时候也被叫做《世说新语》,而《世说》是它的简称。后来,《世说新语》大概到宋代以后就变成一个定称了。同时,用《世说》这个简称还是很常见。
南朝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为历史上名注之一。刘孝标的注,广征博引,不仅对原书的错误多所纠正,而且所引各书大多散失。所以书的价值还是很高的。
正在阅读:
历史文选整理教案05-08
2019年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88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09-03
2017年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I(学术型)(加试)复试04-25
C语言复习提纲11-05
呼兰河传教学案02-1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05-28
江苏省徐州市201x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五单元四边形单元测试06-11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英语听说教学03-0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文选
- 教案
- 整理
- 历史
- 江苏省质检员岗位培训资料及答案(土建质检员)
- 网上九大流行木马的清除方法(上)
- 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教学进度(表格) - 图文
- 电子技术复习题
- 师宗县大舍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瓦斯抽采方案和措施
- 五种常见主位推进模式类型
- 15春福师《普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答案
- 浅议巴尔扎克的金钱观
- 公路实施方案
- 篮球比赛计时计分器设计
- 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 基于Web的校园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毕设论文 - - 图文
- (完整版)印染废水污水处理厂设计毕业论文
- 日语助词详解 第二节 终助词「かしら」
-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状况调查及逐渐流失原因
- 电分相及自动过电分相
- 时频分析在信号处理中应用1
- 阿拉善盟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李克祥改的最新)
- 第 10章 主族金属元素(二)铝锡铅砷锑铋
- 重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我见下发展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