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更新时间:2023-06-10 04:0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第1章 商业银行导论

1.1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意大利是银行最早产生的发源地。

英格兰银行(1694年)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它的成立也是现代银行业产生的标志。

清政府于1897年在沪成立中国通商银行,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现代商业银行形成的两种途径:

(1)由高利贷性质的银行转变而来;(2)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以股份制形式组建的银行。

1.2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一、 商业银行的性质-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第一,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获取最大利润是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在前提。

第二,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1)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内容包括货币收付借贷等金融服务。(2)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受社会经济的影响特殊(3)商业银行责任特殊。

第三,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有别于国家的中央银行,又有别于专业银行。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与作用

(一)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货币资本的使用权。

(二)支付中介-通过存款在帐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

(三)信用创造-商业银行利用其可吸收活存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而扩大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四)金融服务-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过程中所获得大量信息,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手段,为客户提供其它服务。

1.3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 即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存在形式:

1、单一银行制 ——也称独家银行制,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在美国较为普遍。优点是有利于竞争;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经营灵活;便于管理。缺点是风险大,规模小。

2、分行制 ——特点是法律允许除总行外,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优点是风险分散;规模大;便于监管当局管理。缺点是易形成垄断,内控困难。

3、银行控股公司制——银行控股公司是为了持有至少一家银行的股票而成立的公司。这种组织模式能够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以及降低风险等。近年来,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也有快速发展的势头。

二、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

银行内部各部门及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织管理系统。主要包括:

1.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

2.执行机构:行长、各委员会、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

3.监督机构:监事会及银行稽核部门

1.4 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

一、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原因

保护储户的利益;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原因还在于银行是信用货币的创造者,控制货币及信贷供给,以实现国家的经济目标;当今世界各国的银行业正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综合经营导致商业银行的概念逐渐延伸,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又使得银行国际化进程加快。

二、谨慎原则——“CAMEL”原则

C:Capital 资本,最重要的是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A:Asset 资产,如资产的规模、结构

M:Management 管理,即管理者的能力

E:Earning 收益,即盈利能力

L:Liquidity 清偿能力,银行满足提款和借款需求的能力

三、政府对银行业监管的主要内容

1、银行业的准入 2、银行资本的充足性

3、银行的清偿能力 4、银行业务活动的范围

5、贷款的集中程度

四、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要求商业银行按存款额的大小和一定的保险费率缴纳保险费给存款保险机构,当投保银行经营破产或发生支付困难时,存款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

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增强了社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同时也刺激了商业银行进行高风险的投资。

五、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

监管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03)

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银行资本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本的性质和作用

一、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1. 信用风险:违约的潜在可能性、信用下降 2. 利率风险: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

3. 汇率风险:汇率的波动 4. 经营风险: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突发性。

5. 流动性风险:其他各类风险长期隐藏和积累的结果

保持一定规模的银行资本是规避风险的策略之一

二、银行资本的功能

(1)吸收经营亏损,保证正常经营,为银行避免破产提供了缓冲的余地

(2)银行正常经营之前的启动资金

(3)向债券人显示银行实力,维持市场信心

(4)为银行扩张和业务拓展提供资金

(5)适应监管当局的需要,保证银行的持续增长

第二节 银行资本的构成

一、银行资本的类型

银行资本的一般来源: 1.商业银行创立时所筹措的资本 2. 商业银行的留存利润

具体形式: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重估储备、权益准备金、次级债务

二、《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的规定

(一)《巴塞尔协议》 (1988年)的主要内容

《巴塞尔协议》 ,即《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主要内容是:

1.规定12个参加国应以国际间可比性及一致性为基础制定各自的银行资本标准。2.商业银行的资本应与资产的风险相联系。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由银行资产结构形成的资产风险所决定,资产风险越大,最低资本额越高。3.银行的主要资本是银行持股人的股本,构成银行的核心资本;协议签署国银行的最低资本限额为银行风险资产的8%,核心资本不能低于风险资产的4%;国际间的银行业竞争应使银行资本金达到相似的水平 。

《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的分类

核心资本:

(1)股本:普通股、永久非累积优先股

(2)公开储备:股票发行溢价、未分配利润等附属资本:

附属资本:

(1)未公开储备:没有公开,但反映在损益账上并为银行监管机构所接受的储备

(2)重估储备:对记入资产负债表上的银行自身房产的正式重估和来自有隐蔽价值的资本的名义增值

(3)普通准备金: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切亏损而设立

(4)混合资本工具:带有一定股本性质又有一定债务性质的一些资本工具

(5)长期附属债务:资本债券与信用债券的合称

《巴塞尔协议》对资本扣除的规定:

(1)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它通常能增加银行的价值,但它又是一种虚拟资本,价值大小比较模糊

(2)从总资本中扣除对从事银行业务和金融活动的附属机构的投资。其目的是:避免银行体系相互交叉控股,导致同一资本来源在一个集团中重复计算的“双重杠杆效应” ;避免跨国银行利用自己的全球网络巧妙调拨资金,规避管制或进行投机活动

三、银行规模与资本构成

1. 不同规模银行资本构成差异 -规模较大的银行其资本构成中股票溢价和未分配利润占有较大比重,其次是银行发行的长期债务和普通股的股票、对于小银行而言,其资本的组成更主要地是依赖于自身的未分配利润

原因:大银行和小银行通过金融市场筹资的难易程度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讲,小银行更注重自有资本的充足程度的提高,因而资本充足性更高

2.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分析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的规定:

(一)核心资本: 实收资本或普通股;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少数股权

(二)附属资本: 重估储备; 一般准备; 优先股; 可转换债券; 长期次级债务

(三)资本的扣除项:商誉; 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银行机构的资本投资; 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本投资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的规定较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规定的改进:

(1)核心资本中增加了少数股权项目。少数股权是指子公司净经营成果和净资产中不以任何直接或间接方式归属于母银行的部分

(2)对附属资本进行了重新分类和定义

(3)资本的扣除项进行了合并与调整,并增加了商誉项目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的主要来源是实收资本(2)银行盈利规模的差异,使得未分配利润构成资本的比例不同

(3)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中基本没有附属资本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

(1)实收资本占资本比例差异悬殊,如中信实业银行为72.92%,招商银行为35.60%

(2)未分配利润占资本比重近年来有所下降,但总体水平仍然高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有较强的内部融资能力

第三节 资本充足与银行稳健

一、 资本与银行倒闭风险

资本收益与倒闭风险——银行面临的两难抉择

(1)在资产收益率一定时,资本/资产比率的提高会降低资本的收益率

(2)在风险条件相同时,资本/资产比率的降低会使银行无法承担经营亏损,加剧银行的倒闭风险

二、资本充足与银行稳健

资本充足只是相对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的状况而言,资本充足并不意味着银行没有倒闭的风险

美国银行监管当局关于判别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辅助方法:管理质量;资产流动性;银行历史收益及收益留存额;银行股东情况;营业费用;经营活动效率;存款变化;当地市场行情。

三、《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资本充足度的测定

(一)资本充足率的定义及其计算

1. 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简称CAR):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作用: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

2.对资本充足度的要求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核心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12.5×操作风险)×100%≥4%

资本充足率=总资本/风险加权资产 ×100%=核心资本+附属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12.5×操作风险)×100%≥8%

3.对资本充足度的计算

计算过程:三步a.计算表外项目的对等信贷额b.将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的对等信贷额乘以相应的风险权重c.加总求和

(2)操作风险的计算

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计算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注意把握几个要素:(标准法)

a.产品线; b.各产品线当年的总收入; c.各产品线总收入与资本要求之间的联系(β系数)

d.总资本要求是各产品线监管资本按年简单加总后取三年的平均值。

(3) 市场风险的计算

一段时期内由于汇率和利率的变化所造成的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下降的风险。

市场风险范围

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权头寸风险;商品风险

相关概念:

风险敞口(风险暴露):银行持有的风险性资产余额。

如外汇敞口头寸:外汇敞口头寸是指银行汇率敏感性外汇资产减去汇率敏感性外汇负债的余额。

即期敞口头寸=表内即期资产-即期负债

如果敞口头寸为正值-净多头 如果敞口头寸为负值-净空头

(4)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四、《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精神

1. 《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

2004年6月26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并于2006年底在十国集团开始实施。

紧密渗透的风险体系,需要以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路应对。 银行风险监管的三大支柱

(1)最低资本要求: 在整体内容上,新资本协议保留了1988年协议有关资本的定义。增加了银行帐户的利率风险、银行的操作风险,提出了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计算。

(2)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针对银行业风险而制定监督检查的主要原则、风险管理指引和监督透明度及问责制度。 其中包括如何处理银行账户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如何加强跨境交流与合作和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指引。目的在于确保银行资本足以应付其总体风险,并在资本不能有效抵御风险时尽早干预。

(3)市场纪律:就是市场参与者在了解银行经营状况基础上所采取的相应行动,对银行产生的激励或制裁效果。

充分的信息披露¡ª¡ª增强透明度

包括:资本、风险、风险评估程序、资本充足率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我国银行业风险资本监管的意义

(1)使得中国银行业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2)内部评级法的提出促使我国着手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工行、建行、交行等已经建立了公司业务的内部评级体系 )

(3)引导中国银行业从单一的信用风险管理转向全面风险管理

第四节 资本的筹集与管理:

一、 银行资本的规模

账面资本(GAAP)=总资产账面价值-总负债账面价值

管理资本(RAP)=股东股权+永久优先股+贷款与租赁损失准备+可转换次级债务+其它

市场价值资本(MVC)=银行资产的市场价值(MVA)-银行负债的市场价值(MVL)

MVC=每股股票的现期市场价值×发行但并未偿付的股票数量

二、 银行资本需要量的客观因素

有关的法律规定;宏观经济形势;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银行的信誉

三、 银行最佳资本需要量

银行资本过高,会导致财务杠杆比率下降,增加筹集资金的成本,影响银行资本收益率;

银行资本过低,会增加对存款和其它资金来源的需求,使银行边际收益下降。

四、 银行的资本计划

四个阶段: 1. 制定银行的总体财务目标,包括:规模、服务范围、利润目标。对财务报表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率敏感性资产/ 利率敏感性负债.),提出资本需要的基准线,以及未来各种可能的情况的准备。2. 确定银行业务目标和计划,即确定资本需要量和资本结构。要考虑监管当局的要求和银行的盈利能力。3. 确定多少资本可以从内部筹集。决定现期收益多少用于红利分配,预测未来收益。4. 选择筹资手段,如:发行股票或债券。

五、银行资本的内部筹措

1. 内部资本融资的限制性条件

政府当局对银行适度资本金规模的限制;银行所能获得的净利润规模;

银行股利的分配政策。(剩余股利政策和固定股利政策)保持稳定的股利分配方案

1.

1. 出售资产与租赁设备

出售资产,以降低银行风险资产的增长;或出售办公设施,引起现金流入。

2. 发行普通股。

向社会公众增发股票。一般情况下,不同的银行规模对外部融资可选择的余地不一样。对中小银行,由于受信誉和知名度的影响,它们一般不易在股票市场上融资,而且,发行新股对原股东的控制权削弱程度高于大银行。对大银行,较容易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融资,存在交易成本。大银行有采取其他外部融资方式的更多的可能性。

3. 发行优先股- 票。如果银行倒闭,优先股的股东有优先清偿权。但是优先股的持股者无表决权。

种类(固定股息率优先股,浮动股息率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

4. 发行中长期债券-中长期债券之所以能够成为银行的补充资本。

种类:资本票据;资本证券;可转换债券(可以按规定的价格一定时间后转换为普通股);浮动利率长期债券;选择性利率指数(开始为规定利率,一定时间后可以选择转换为浮动利率)。

5. 股票与债券互换- 回购债券,发行股票。

第三章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

第一节 存款的种类和构成

一、存款的种类——以西方商业银行提供的存款服务为例

(一)交易账户-私人和企业为了交易目的而开立的支票账户,客户可以通过支票、汇票、电话转账、自动出纳机等

提款或对第三者支付款项。它包括活期存款、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自动转账制度等种类。

1. 活期存款(current account)(支票存款)- 无确切期限,无须事先通知,可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存款者可用各种方式取款

2. 可转让支付命令(NOWS)

1)可转让支付凭证,即NOW帐户(Negotiable Order of Withdrawal Account) 是一种计息的新型支票帐户,互助储蓄银行与储蓄贷款协会都可以经营

2) 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书-即超级NOWs帐户不存在利率限制,但对存款底额有所限制,法定最低开户金额和平均

余额位2500美元,否则按类似于NOW帐户的利率水平计息

3. 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oney Market Deposit Account,缩写为 MMDA)-储蓄帐户和定期帐户的混合产品,有一定限度的交易帐户方便,有日平均在2500美元的最低限制,银行自行决定利率,余额低于2500美元,适用NOW帐户的利率限制

4. 自动转帐服务帐户(automatic transfer service)- 由早期的电话转账制度演变而来的。当需要签发支票时,存户可用电话通知开户行。该账户与NOWS账户类似,都属于转账账户,银行需交存款准备金。 (二)非交易账户

1. 储蓄存款--美国:存款者不必按照存款契约的要求,而是按照存款机构所要求的任何时间,在实际提取日前7天以后上的时间,提出书面申请提款的一种帐户 我国:指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存款

储蓄存款有活期和定期两种。活期储蓄存款无一定期限,只凭存折便可提现。存折一般不能转让流通,存户不能透支款项。定期储蓄存款类似于定期存款,须先约定期限,利率较高。

3. 定期存款(time deposits)-客户和银行预先约定期限的存款。利率高于活期存款,一般到期才能提取

对银行的意义:最稳定的资金来源;可保持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营业成本较低

小额定期存款、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Negotiable Certificates of Deposits,即CD)固定期限、较高利率,可在二级市场上转让的存单

二 、存款的结构------从银行家的视角分析

1、种类结构

2、存款的稳定性结构-核心存款 易变性存款

3、存款的利率结构-存款的期限 银行的经营实力 经营目标

第二节 存款的定价

一、存款定价与银行经营目标

存款增长是银行扩张的基础,存款的定价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因此,银行必须在增长和盈利作出选择。 银行存款定价与经营目标的关系

3.存款的其他 (1)为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价格定价方法

(2)根据客户与银行的关系定价

第三节 非存款性的资金来源

一、同业拆借

1、含义-金融机构之间的一种互助性短期资金融通。

它在会员银行之间通过银行间资金拆借系统完成,是流动性盈余的银行向流动性短缺的银行提供的信贷。

2、我国银行间的同业拆借主要目的:补充准备金的不足和保持银行的流动性

3、特点---同行、方便、短期、低利、安全

方式:双方都通过中央银行准备金账户进行 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

利率:已实现了市场化,基本体现了市场对资金的供求关系。(一般以高于在央行存款利率低于短期贷款为限)LIBOR, CHIBOR,SHIBOR

拆借方式:隔夜拆借和定期拆借

用途:只能用于解决调度头寸过程中临时资金需要不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弥补信贷差额等长期占用。

二、向中央银行借款

1、再贴现:商业银行将已贴现未到期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的短期资金融通行为。商业银行持中央银行规定的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抵押贷款。

期限:≤6个月

2、再贷款: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放款。 期限:1个月—1年不等

3、特点:期短、利低、管严、政策、最后贷款

利率:央行规定,一般是高于同业拆借率。用途:只能用于调剂头寸,补充储备不足和资金的应急调整,不能用于放款和证券投资

三、证券回购

1、证券回购-商业银行以其持有的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优质资产,以签订回购协议的方式融资。回购协议的一方暂时出售这些资产,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日以协商的价格购回这些资产。

回购协议利率较低,如果银行以此融资用于收益 较高的投资,则会带来更高的盈利。

2、我国证券回购业务品种:R007、R014、R021、R1M、R2M、R3M、R4M、R6M、R9M、R1Y

3、特点:交易额度大,期限可以自由商定但比较短,利率低于同业拆借的利率

四、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最典型的是欧洲货币存款市场

当银行所接受的存款货币不是母国货币时,该存款就叫做欧洲货币存款

1、利率:固定、浮动

2、方式:直接借贷、出售CD等

3、特点:(1)它不受任何国家的政府管制和纳税限制。(2)存款利率相对较高,放款利率相对较低,存款利差较小。

(3)资金调度灵活,手续简单,业务方式主要是凭信用。(4)借款利率由交易双方依据同业拆借利率具体商定。

五、发行中长期债券

1、含义:银行为筹措中长期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中长期债券(如金融债券)。

2、特点:管理制度严格、利息成本高、风险较大、筹集的资金期限较长。

六、非存款性资金来源规模的确定

银行的资金缺口→非存款性资金来源 →贷款与投资需求--存款量 主动负债=银行的资金缺口

计算公式:银行的资金缺口=当前和未来预计的贷款与投资需求-当前和预计的存款量

选择非存款资金来源

(1)相对成本(2)每种资金来源风险(3)所需资金的时间长短(4)借款银行的规模(5)需要遵循的规则

第四节 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管理

(一)银行负债成本的概念——可从会计核算、交易费用理论角度分析

1、利息成本:不变利息、可变利息

2、营业成本:吸收负债时除利息之外的一切开支

3、资金成本:花费在吸收负债资金上的一切开支 资金成本率=资金成本/吸收的资金=(利息成本+营业成本)/ 吸收的资金

4、可用资金成本:银行的资金来源中扣除应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必要的储备金后的余额。

计算:①可用资金率②可用资金额③可用资金成本率=资金成本/可用资金额

5、有关成本:与增加负债有关而未包括在上述成本之中的成本,主要包括风险成本和连锁反应成本

(二)银行负债成本的分析方法

1、历史加权平均成本法主要用于对不同的银行各种负债成本的对比分析和同一银行历年负债成本的变动分析等。 Xf(X1 X2)fX1f X2f计算公式: X fff

一般情况下,银行加权平均成本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负债利息率、其他成本率、负债结构和可用资金比率。

2、边际成本法

边际成本是指银行新增加一个单位的资金所新增的成本。

(1)某种资金的边际成本计算公式为:

MC1=(新增利息+新增其他开支)/ 新增资金

如果新增资金中有部分用于补充现金资产,不能用于盈

利资产,则新增可用资金的边际成本为:

MC2=(新增利息+新增其他开支)/ (新增资金-X)

(2)加权边际成本法:各类资金边际成本的加权平均数。

(三)商业银行各类成本分析方法适用范围比较-银行资金成本分析过程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成本分析法的综合。

历史加权平均成本法:能够准确评价一个银行的历史经营状况;

单一资金的边际成本分析法:可以帮助银行决定选择哪一种资金来源更合适;

加权平均边际成本分析法:能够为银行提供盈利资产定价的有用信息。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构成的特征

1、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构成以储蓄存款为主,商业银行系统的统计和国有商业银行系统的统计相差不大,储蓄存款占存款的总额在一半左右,说明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是比较稳定的;

2、占存款比重第二位的是活期存款,为三分之一左右。而定期存款比重则较低,国有商业银行只有7.9%;

3、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部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存款垄断现象,国有商业银行控制了存款的绝大部分,尤其是外币存款和储蓄存款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构成的特征

1、各项存款是支撑商业银行资产运作的极为重要的来源

2、进一步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储蓄存款的垄断性特征

3、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和对存款的过度依赖并存,二者互为因果

4、近年来,由于我国银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程度已明显降低

第4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现金资产管理可以直接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是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4.1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一、 现金资产的构成

1、狭义的现金资产:银行库存现金

2、广义的现金资产:现金和准现金(一般意义上理解现金资产是指广义现金资产)

库存现金-是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库存现金的主要作用是银行用来应付客户提取现金和银行本身的日常零星开支。从经营的角度讲,库存现金不宜太多。库存现金的经营原则就是保持适度的规模。

托收中的现金:银行间确认与转账过程中的支票金额。资金占用时间取决于票据清算时间。

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法定准备金;二是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帐户,用于支票清算、同业拆借、回购、央行借款等。

存放同业存款:存放着其他银行的存款,为活期存款性质。可以随时支取使用,视为现金资产,作为营运资金的一部分。

二、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及原则

1、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

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维持其流动性而必须持有的资产,是银行信誉的基本保证。

现金资产与银行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

结论:要在确保银行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现金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使现金资产达到最适度的规模。

即在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进行平衡。

2、现金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1)适度存量控制原则:规模和结构(首要目标) 总量控制:过多,不利于盈利/过少,威胁安全/存量结构合理

(2)适时流量调节原则- 资金处于动态流动中,一定时段内现金资产流入和流出并不相等。(正、负与调节)。 根据业务过程中现金流量的变化,适时调节

(3)安全性原则- 防止被盗、被抢、自然灾害;清点错误、恶意挪用贪污等

4.2 存款准备金的管理

一、存款准备金的类型

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法定准备金;二是超额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定准备金是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向中央银行缴存的金额,具有强制性,不能随意动用。(保证银行的安全和稳健运行、宏观调控工具)

超额准备金是指在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账户中超出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它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有此消彼长的关系。-用于支付或结算活动

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总额 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

首先要满足法定准备金要求。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管理是依据对其进行测算进行的,不同的存款类型,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滞后准备金计算法和同步准备金计算法

1.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算(非交易性帐户存款)

(1)滞后准备金计算法

滞后准备金计算法计算原理:根据前期存款负债的余额确定本期准备金需要量

步骤一:将两周前的7天作为基期

步骤二:确定基期的实际存款余额

步骤三:准备金保持周的准备金余额=基期的实际存款余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同步准备金计算法(交易性账户存款)

计算原理:以本期的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本期的准备金需要量。两周为周期,准备金持有期比帐户日平均余额计算期滞后两日。

步骤一:确定两周为一个计算期

步骤二:计算这两周银行交易性账户存款的日平均余额

步骤三:计算准备金的保持期:从本计算周期的第三天起算,到计算周期结束后的第二天为止。

步骤四:计算保持期应上缴存款准备金余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余额

(3)银行在一定时期需交纳的全部存款准备金=按照滞后法计算出来的准备金需要量+按照同步法计算出来的准备金需要量

(二)法定准备金头寸的管理

原则:在满足中央银行法定要求前提下,通过自身努力,尽量使准备金账户最小化。

预测: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需要提前预测在准备金保持期内的各种存款与库存现金的变化状况,据此制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具体管理目标。

调整:银行将已缴纳的存款准备金余额与实际需要量进行比较, 若不足则补足,若多余则调减以增加收益.

三、超额准备金的管理

1、影响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因素

存款波动超额存款准备金需要量与银行存款流出存在正相关关系。

贷款的发放与收回

其他因素

2、 超额存款准备金的调节

调节原则:相对成本较低核定必要的超额准备金保有数量。

调节方法:比较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和不持有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损失成本。银行需要在两种成本之间进行平衡。在预测需要量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头寸的调度。

调度头寸的方法:同业拆借、短期证券回购、商业票据交易、中央银行融资、商业银行系统内的资金调度等。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与流动性需求

商业银行管理的本质是解决利润最大化和资产流动性之间的矛盾。

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即客户对银行提出的必须立即兑现的资金需求。

流动性需求=存款客户的提现需要+贷款客户的贷款要求

一、银行的流动性需求种类

1短期流动性需求-一种短期现金需求。季节性因素是影响存款的变化和贷款需求波动的主要因素。

“季节不对称性”造成银行短期流动性需求的不稳定。如农业、春节。

重要客户的行为会对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

季节性因素对流动性需求的影响,并加以预测。

2长期流动性需求-一种长期现金需求,这种需求主要由银行所服务的社区或者产业的经济发展所决定。

新开发社区和新兴产业,贷款需求大于存款供给

根据长期经济特点估计今后一到五年的存款贷款水平

现金差额:流动性资产减去波动负债,正表示现金充足。流动性需求:预测贷款增长超过预测存款增长的量。

3周期流动性需求-是一种长期现金需求,这种需求主要是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所引发的。

经济周期难以预测,且不为单个银行所控制,稳健的银行应持有大量低盈利的流动资产。

4临时流动性需求-是一种临时的现金需求,这种需求是由难以预测的不寻常事件所引发的。

如挤兑危机、贷款突然增加、资金来源的意外中断等

应对:保有足够现金 分析资金来源和结构,通过来源多元化来保持流动性

二、 现金资产与流动性供给

银行的流动性供给:一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存储”流动性;二是从金融市场上“购买”流动性。

银行的现金资产作为资金运用的一部分,直接形成了对流动性的供给。在现金资产中,我国商业银行习惯地将可供商业银行直接、自主运用的资金称之为资金头寸。

1.可用头寸(可用现金):的超额准备金+存放同业存款

2.基础头寸=库存现金+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 银行最具流动性的资产,可随时动用,用于充当银行一切资金结算的最终支付手段。库存现金和超额准备金可以相互转化。

3. 可贷头寸:商业银行在某一时期内可直接用于贷款发放和投资的资金,它是形成银行盈利性资产的基础。来自于基础头寸,超过银行正常周转所需限额部分为可贷头寸。

扩大渠道:银行存款和其他负债增加,贷款按期收回,法定准备金的减少,现金流入大于流出,清算支出与收入等

第四节 银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

二、 流动性需求预测的意义

在任意时点上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与供给的对比状况决定了在这一时刻银行的净流动性头寸。

银行流动性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

流动性供求不匹配是银行日常经营的常态

银行面临负的流动性缺口时,要及时进行资金调剂,补充流动性;面临正的流动性缺口时,要决定如何将剩余流动性投资于盈利性资产

二、 流动性需求预测的方法

因素法通过对影响存贷业务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估计未来时期存款、贷款、存款准备金的变化,最终确定流动性的需要量。资金头寸需要量=预计贷款增量+应缴存款准备金增量-预计存款增量(结果为正数,表示银行存在流动性缺口;结果为负数,表示银行流动性盈余,资金充足)

2. 资金结构法

通过分析存贷款资金结构及其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流动性需求。

步骤一:根据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的高低,相应提取不同比例的负债流动性准备。

步骤二:根据银企关系,确定新增合理贷款数额。(银行必须估计最大可能的新增贷款额,并保持100%的流动性准备。)

步骤三: 银行流动性总需求=负债流动性需求+贷款的流动性需求

存款是银行的被动负债,分为(1)游动性负债:对利率敏感,银行须随时应付其提现。(95%)

(2)脆弱性负债:大额存款和非存款负债账户,近期内有可能被提取,银行必须保留足够的流动性资金。(30%)

(3)稳定性负债:提取可能性小,银行可长期、稳定利用。又称为核心存款或核心负债( 15% )

负债流动性准备=95%×(游动性负债-法定准备金)+30%×(脆弱性负债-法定准备金)+15%×(稳定性负债-法定准备金)

贷款是银行维持客户关系、获得利润的重要途径。

银行需要预测未来最大贷款量,并保留充足流动性资金对新增贷款的流动性准备金率为

100%

3流动性指标法-流动性指标体系能够反映一家银行整体的流动性状况。

银行在进行指标比较时,应注意

选择相同环境下同类银行指标的平均值作参考,分析时应注意所有流动性指标的变化,在考虑需求指标变化的时候还要考虑季节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这些对指标的变化也是非常敏感的。

第五节 流动性需求与来源的协调管理

银行管理人员对流动性需求做出预测后,就面临着如何来满足流动性需求的决策问题,或者说,对最优

流动性管理方案的选择

一、流动性需求管理的原则

1. 进取型原则当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银行管理者不是依靠收缩资产规模、出售资产,而是通过主动负债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扩大经营规模。灵活规模大,但具有一定风险性 适合好环境下的大银行。

2. 保守型原则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银行管理者不采取主动负债的方法,而靠自身资产转换、出售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

安全风险小,但成本较高,规模较小。 是小规模银行的选择。

3. 成本最低原则流动性缺口的满足应以筹资成本最低为原则。银行可以在对未来流动性需求以及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利率走势的预测之下,设计各种筹资方案。通过不同方案的对比优选,确定一个最佳方案。一般来说:两个方案成本差别较大,选择低成本的成本相差不大,从可行性出发

二、流动性需求来源的协调管理方法

1. 银行可以通过转换资产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

银行通常以持有流动性的资产,主要是现金和可流通证券来保持其流动性。

所谓流动性资产,即能在市场上迅速变现且不受损失的资产。一般包括:现金、准现金、同业拆出、政府短期证券、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汇票、资金回购,以及其他到期期限与流动性相吻合的流动性资产。出现流动性缺口时,将非现金资产迅速转化为现金以获得流动性。

2. 银行也可以通过借入资金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的需要。

借入资金的方式有: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在贷款、同业拆入、证券回购、发型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等

借入资金满足流动性需要是风险最大同时盈利最高的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

受到借款便利程度和借款利率的制约

受公司规模的影响

3.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银行在满足流动性需求方面除了上述的传统方法之外,还有一些新的方法。

购买具有在未来以法定价格卖出选择权的长期证券将抵押贷款标准化,使其在银行出现流动性需求时能够出售运作资本市场工具如远期商业票据等融资流动性需求管理效果的衡量对流动性需求进行衡量与评价有助于商业银行管理者进一步改善管理水平,也有利于金融监管者、投资人、储户对银行的安全性、稳健性以及投资价值进行正确判断。

通过以下指标衡量流动性需求管理水平,判断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安全性以及投资价值。

1.公众对银行的信心。2.银行股票价格是否稳定。

3.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以及其他负债是否存在风险溢价,过高溢价意味着可能面临流动性危机。

4.出售银行资产有无损失。5.能否满足客户的合理贷款需求。6.是否频繁从中央银行借款。

第五章 贷款政策与管理

第一节 贷款的种类及组合

一、贷款的重要性-发放贷款一直是银行最主要的经济功能之一,通过发放贷款可以影响地区和国家的经济运行。合理的贷款规模和结构能够满足经济增长对资金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三、贷款的组合-银行贷款组合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提高银行贷款发放的收益,降低整体贷款风险。

贷款种类的选择:考虑两个基本因素:收益和风险决定某个银行贷款组合结构的首要因素是特定的市场环境。银行的经营规模同样也能决定银行的贷款组合结构。

一、贷款政策原则 (6原则)(1)品质(character)(2)能力 (capacity)(3)资本(现金流) (cash)(4)担保(抵押) (collateral)(5)环境 (conditions)(6)控制

(control)

二、贷款政策

贷款政策是指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称,是银行从事贷款业务的准则。主要包括一下内容:贷款审批的分级授权贷款的期限和品种结构贷款发放的规模控制关系人贷款政策信贷集中风险管理政策贷款定价贷款的担保政策贷款档案的管理政策贷款的审批和管理程序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政策对所有贷款质量评价的标准对不良贷款的处理

贷款业务的发展战略——包括银行希望业务扩展的速度和贷款规模、开展业务的行业和区域、品种等。

三、贷款决策程序——贷与不贷及贷款结构的设计

四、贷款协议(借款合同)贷款协议的主要条款:贷款金额、期限、贷款用途的规定;利率与计息;提款条件、提款

时间及提款手续;还款;担保;保险;声明与承诺;违约事件及处理;扣划;税费;抵销、转让与权利保留;变更与解除;法律适用、争议解决及司法管辖;附件

第三节 贷款审查

一、审查目的:

二、审查的原则1、定期审查2、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与还款能力3、贷款文件的完整性和贷款政策的一致性4、银行对抵押和担保的控制程度5、增大对问题贷款的审查力度

第四节 贷款质量评价

一、贷款质量分类(贷款五级分类)

贷款五级分类指银行的信贷人员和管理人员,或监管当局的检查人员,综合获得的全部信息并运用最佳

判断,对贷款的质量作出评价,确定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五类的一种方法。

正常贷——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这类贷款的借款人财务状况无懈可击,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贷款的本息偿还会发生任何问题。

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则有可能影响贷款的偿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关注,或对其进行监控。

次级贷款——指借款人依靠其正常的经营收入已经无法偿还贷款的本息,而不得不通过重新融资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归还贷款,表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可疑贷——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这类贷款具备了次级货款的所有特征,但是程度更加严重。

损失贷——指在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这类贷款银行已没有意义将其继续保留在资产帐面上,应当在履行必要的内部程序之后,立即冲销。

贷款的生命周期:分析框架

贷款质量的相关定量指标

1.不良贷款余额 / 全部贷款余额2.(正常贷款余额+关注贷款余额) / 全部贷款余额

3.加权不良贷款余额 / (核心资本+准备金)4.其他比率

(1)逾期贷款余额 / 全部贷款余额(2)重组贷款余额 / 全部贷款余额(3)停止计息贷款余额 / 全部贷款余额

二、分类过程

第一步:阅读信贷档案 第二步:审查贷款的基本情况 第三步:确定还款的可能性 第四步:确定贷款分类结果

还款来源分析:借款人的还款来源主要是:销售收入、重新筹资、资产销售、抵押品的清偿、担保人偿还等。由于这几种还款来源的稳定性、可变现性以及成本费用等的不同,因而风险程度也就不同。一般说来,通过正常经营所获得的现金(如销售收入)是偿还债务最可靠、最有保障的还款来源,因此,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中,把它作为第一还款来源首先进行分析。而重新筹资和担保、抵押,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和成本费用较高,风险就大,故而,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中,把它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进行分析。因此,这就要求在具体分类时,应判断借款人约定的还款来源是否合理,风险程度如何。

还款记录——对贷款风险分类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还款记录明确告诉分类人员,该笔贷款是在正常还本付息,还是发生过拖欠或者是正在拖欠?本息逾期的时间多长?应收未收利息金额有多大等等。所有这些信息,足以帮助分类人员一开始就能对该笔贷款的风险程度作出一个初步的判断。另一方面,还款记录还是判断借款人还款意愿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往往不可以直接观察到,而通过借款人的还款记录,就可以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作出基本的推断。

评估贷款的担保情况——信用支持分析:第二还款来源1、抵押是否合法有效?抵押品的价值是否充分(市场价值和变现折价率 )2、保证人是否具有保证资格?是否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足够的代偿能力?

第五节 问题贷款的发现与处理

一、问题贷款的产生与发现-当一笔贷款未能按照原协议按时偿还本息时,或未能按规定的方式偿还时,就应该被视为问题贷款。

问题贷款是如何形成的? 企业方面的原因外部环境的原因银行自身的原因

早期的财务信号主要有:

(1)杠杆作用:负债权益比率是最容易发现问题的指标。当这一比率超过行业平均值时,就应引起银行的注意。

(2)获利能力: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获利,当借款人没有足够的获利能力时,银行就要对该借款人的生存能力表示怀疑了。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很多,但总资产收益率也许是最好的。

(3)流动性:有许多关键性指标可以用来测试企业的流动性,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但都必须综合使用。

非财务信息的早期信号

1、借款者拖延向银行提交财务报告,拖延付款或没有同银行信贷员及时联系,而这种拖延是异常并难以解释的。

2、借款企业突然改变或违反会计规则

3、企业重组未还债务或取消分红或者企业信用等级发生变化。

4、借款者的股票价格下跌。

5、实际的销售和现金流量与计划有所偏离。

6、借款者保持的存款余额有突然地、非预期和无法解释的变化。

二、有问题贷款的处理程序

1、继续贷款:银行与借款人会面,商讨合作的可能性,如可能,银行会继续向借款人注入新的资金。2、寻求新对策:当追加资金方案不能选择时,银行和企业还可以协商制定一个双方同意的政策。包括:贷款展期、增加抵押品、担保人即时监控、 建立损失--安全点3、清算:当银行与企业双方无法实现上述目标时,则只有清算最后一种选择了。

三、呆帐准备金

1、定义:贷款呆帐准备金是从银行收入中提取的,用于弥补贷款损失的一种价值准备。

2、目的:银行提取呆帐准备金的唯一目的是弥补评估日贷款组合中的内在损失。

3、原则 :银行提取呆帐准备金要符合两项原则:——及时性原则——充足性原则

5、计算步骤

(1)计算所需的专项呆帐准备金:根据贷款的分类结果,按不同的比例计提。参考的比例为:损失类贷款为100%;可疑类贷款为50%;次级类贷款为20%;关注类贷款为2%。 (2)计算普通呆帐准备金:贷款即使属于正常类,仍存在损失的可能,因此需计提普通呆帐准备金。 普通呆帐准备金=(贷款总额-专项呆帐准备金)×规定的比例 (3)呆帐准备金总量=专项呆帐准备金+普通呆帐准备金

一个常用指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第六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现状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信贷资产的增长

在过去的26年间,我国金融机构信贷资产以平均 19.52%的速度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格局下,说明银行借贷规模的扩张是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支撑,信贷规模变化与经济周期具有高度一致性。

但是,贷款增长与银行安全并不会一致,有可能由于贷款增长过快而加大不良资产的比重。

二、我国银行体系信贷资产的结构

1、在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垄断现象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2、其他非国有商业银行在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它们与国有商业银行不在一个竞争起点上;

3、信贷业务的高度垄断不利于银行业的自由和公平竞争,有可能降低银行业总体运行效率;

4、随着外资银行和国内中小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壮大,国家银行体系的垄断地位在削弱。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

资产盈利率持续下降,国有商业银行从90年代以来资产盈利率持续下降,平均从0.68%下降到0.06%,下降幅度达到91%。

一方面,信贷资产以很高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银行的资产收益率迅速下降,信贷规模和盈利水平呈反向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在恶化。

四、处理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第六章 企业贷款

第一节 企业贷款的种类

一、短期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为满足客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临时性、季节性的资金需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发放的贷款。

按期限: 1.临时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在3个月(含)以内,主要用于企业一次性进货的临时性资金需要和弥补其他支付性资金不足。

2. 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3个月至1年(不含3个月,含1年),主要用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周转资金需要。

3. 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1年至3年(不含1年,含3年),主要用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中经常占用资金需要。 按品种: 1. 流动资金循环贷款:贷款人与借款人一次性签订借款合同,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允许借款人多次提取贷款、逐笔归还贷款、循环使用贷款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

2. 流动资金整贷零偿贷款:客户可一次提款,分期偿还的流动资金贷款。

3. 法人账户透支:根据客户申请,核定账户透支额度,允许其在结算账户存款不足以支付时,在核定的透支额度内直接透支取得信贷资金的一种借贷方式。

主要特点:自动清偿性——贷款通常用来为购买原材料、半产品或产成品等,然后进行生产和销售,再用收取的现金偿还银行贷款。

二、企业长期贷款

(一)定期企业贷款-这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贷款。企业定期贷款不具有自动清偿性质,只能从企业的收益或借新债来偿还,贷款风险较大,需要进行详细的信用分析。

如果客户不能确定未来的现金流时间和所需贷款的确切额度,什么融资方式最合适?-较受欢迎的是循环信贷(企业贷款中最灵活的一种)

(二)长期项目贷款(固定资金贷款)

所有企业贷款中风险最大的是项目贷款,是商业银行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新建、扩建、改造、开发、购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贷款。突出的例子:炼油厂、发电厂、港口、道路等等。项目贷款包括: 基本建设贷款、技术改造贷款、 科技开发贷款和商业网点贷款。

住房开发贷款:指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商品住房及其配套设施开发建设的贷款。(担保,一般不超过3年) 商用房开发贷款:指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酒店、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及其配套设施等商用项目建设的贷款。 (担保,不超15年)

土地储备贷款:银行向土地储备机构发放的用于收购、整治土地,提升土地出让价值的短期周转贷款。

高校学生公寓贷款: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建设有偿租给本校在读学生使用的学生公寓及配套后勤服务设施的贷款。 (担保,不超10年)

法人商业用房按揭贷款:是指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购置自营商业用房和自用办公用房的贷款。 (担保,不超10年)

商用房抵押贷款:指向借款人发放的,以其自有(包括自行开发或收购所得)的商用房作为抵押物,并以该商用房的经营收入和借款人其他合法收入作为还本付息来源的贷款。(担保,不超过10年)

四、小企业贷款-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因此获取贷款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小企业是支撑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普遍被各国所关注。各种担保公司的出现为小企业获得贷款提供了很大帮助。如美国成立了小型企业管理局,为小企业提供担保。近年来,我国小企业发展迅速,但贷款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五、农业贷款-在经济发达国家,农业发放的贷款并不占银行业务的主要份额,但银行是农业贷款的主要提供者。

我国还是个农业大国,对农业发放贷款目前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第二节 对企业借款理由的分析

一、银行贷款管理过程

二、企业借款理由的分析——借款人由于什么原因引起资金短缺 ?

1.销售增长导致的借款-短期或季节性销售增长和长期性销售增长

2.营业周期减慢引起的借款-包括存货周转减慢和应收账款回收减慢

3.固定资产购买引起的借款-更新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扩大

4.其他原因引起的借款- 资产增长(投资账户、递延费用、预付费用)、 债务重组、低效营运、股息支出

第三节 借款企业的信用分析

信用分析目的:确定企业的未来还款能力如何。

贷款风险管理要求在贷款协议外构筑多重安全保障

借款至少要有两三个资金来源支持贷款。

(1)财务状况

(2)现金流量

(3)信用支持

(4)非财务因素:不构成直接还款来源,但会影响企业的还款能力。

一、对借款企业的财务分析

1、审查借款人的损益表

销售净收入

-销售成本-折旧

=毛利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营业收入(损失)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税前净利(损失)

-所得税

=税后净利

+非常收入-非常费用

=扣除税金和非常损益后的净利

2、审查借款人资产负债表

3、财务比率分析——指标及衡量标准

营运效率——营运能力

杠杆比率——长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短期偿债能力

营运效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365)/销售成本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5)/销售收入

应付账款周转率=采购成本/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365)/采购成本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总额

盈利能力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普通股收益率 =净收益/普通股权益

利润比率=税后净收益/净销售额

杠杆比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负债与有形资产比率=负债总额/有形净资产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流动比率-表示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它反映公司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表示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进一步反映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净额)/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表示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公司可用现金及变现方式清偿流动负债的能力。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合计

二、对借款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

1.净利润能不能偿还贷款?- 净利润不是现金,而只是会计报表上的数字反映。 净利润不能偿还贷款,只有现金才能偿还贷款。

现金从何而来?现金可能来自各种渠道,利润只是来源之一,其它来源包括出售财产、注入资本、借款和从贷款者那里获得信用展期。

2.现金流量分析的内容-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为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之差。计算方法为:

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

三、借款企业的担保分析

1.贷款担保的种类

(1)抵押:指借款人或第三人在不转移财产占有权的情况下,将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2)质押:指借款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银行占有,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

(3)保证:指银行、借款人和第三方签订一个保证协议,当借款人违约或无力归还贷款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发行债务或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4)附属合同:是由借款人的其他债权人签署的同意对银行贷款负第二责任的协议,作用是为银行提供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清偿优先权。

2.贷款担保的分析

(1)抵押和质押的分析:重点应关注:

① 抵押物的合法性、流动性。② 抵押物的价值评估③ 抵押物的变现价值④ 抵押率。⑤银行对抵押物的占有

和控制情况。

(2)保证的分析:重点应关注:

①保证人的资格-我国规定: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有法人书面授权者除外)等均不得作为保证人。

②保证人的财务实力。③保证人的保证意愿。④保证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⑤保证的法律责任。

四、 借款企业的非财务因素分析

行业风险分析、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分析(p156)、企业非财务因素分析

第七章 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满足个人特定的消费目的而发放的贷款。通常西方国家所说的消费信贷是狭义的,而我国经济生活中所指的消费信贷则是广义的。

第一节 消费信贷概述

一、消费信贷的产生及意义

消费信贷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理性的经济人应该而且必然会从恒久收入出发,在一生的较长时间范围内安排消费支出,使得自身的消费与恒久收入相匹配,从而获得最大的收入效用。实现个人收入效用最大化的路径就是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对商业银行的意义:1、改善银行资产结构,降低经营风险2、是商业银行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3、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消费信贷的种类

1.居民住宅抵押贷款

2.非住宅贷款-是有确定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它涵盖的范围比较广,而且以长期贷款为主,主要包括汽车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教育贷款和旅游贷款等。

3.信用卡贷款

三、消费信贷的特点

1.高风险性

(1)消费信贷的还款来源不稳定,波动性较大。(2)信息不对称风险比较严重。(3)贷款结构内含较高的利率风

险和违约风险。

2.高收益性-消费信贷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它也具有高收益性。

3. 周期性-消费信贷的周期性体现在较高的经济周期敏感性。

4.利率不敏感性

四、消费信贷的风险控制

1. 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主要手段-从贷款用途、贷款数额、还款来源、担保品和借款人的品质等方面加强管理。

(1)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个人信用系统,确保银行在消费信贷发放前,通过个人信用评估

(2)在住宅抵押贷款业务中,银行根据对房产市场前景的判断,确定适合的首付额度,收紧或放宽实际贷款额。

(3)规定每月还本付息的最高限额(4)在批核过程中,银行设定申请人的最低月收入额,查看并根踪持卡人的储

蓄账户记录。

2.消费信贷风险分散的主要手段

(1)避免每一类消费信贷的借款人过分集中。(2)强调不同贷款期限的合理搭配。(3)通过二级市场出售消费信

贷。

五、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特征

1.初步形成多元化的消费信贷体系

2. 增长速度快,规模不断扩张

3. 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较大

第三节 住宅抵押贷款

一、住宅抵押贷款的种类及发展

1.住宅抵押贷款的种类

从贷款利率来看,可以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贷款; 从贷款期限来看可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从资金金额来看,可以分为普通贷款和大额贷款 ; 从贷款用途来看,可以分为新购房贷款、维修贷款和建房贷

款等。

2.住宅抵押贷款的种类发展

二、住宅抵押贷款业务

1.个人住宅抵押贷款的基本要求——有合法的身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有合法有效的购买、大修住房的合同、协议以及贷款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文件;有所购(大修)住房全部价款20%以上的自筹资金,并保证用于支付所购(大修)住房的首付款;有贷款银行认可的资产进行抵押或质押,或(和)有足够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自然人作为保证人。

2.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结构

(1)贷款期限在1年内的,通常是到期本息一次性清偿;(2)贷款期限在1年内的,可采用等额本息一次性清偿

(3)借款人可以根据自身经济能力申请提前还贷。

3.住宅抵押贷款的业务流程

三、住宅抵押贷款的风险分析

1. 信用风险:借款人被迫违约或者理性违约给银行造成的不能收回贷款的风险。被迫违约与理性违约

2. 利率风险:短期市场利率上升时,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利率倒挂、入不敷出给银行带来的风险。

3. 提前还款风险:因借款人提前偿还部分或者全部贷款给发放贷款的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指的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住房抵押贷款汇集在一起,通过结构重组和信用增级,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动的证券来融通资金的过程。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于80年代迅速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引入这一新的融资模式。

LM (L n

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改善银行信贷结构错配状况,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二是有助于提供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三是有助于分散信贷风险;四是有助于适应金融对外开放。

第四节 汽车贷款

一、汽车贷款供给方式

1. “间客模式”:指银行通过汽车经销商向客户开展业务活动并形成借贷关系,汽车信贷业务的大部分环节是由经销商来完成的。

2. “直客模式”:指银行直接面对客户开展汽车信贷业务。

间客模式与直客模式的比较:优劣势

二、汽车贷款基本业务

1.汽车贷款基本要求-个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稳定的职业和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信用良好,能够支付首付款;企业具有法人资格,有还款能力;

提供有效的抵押物、质押物或者合格的保证人。

2.汽车贷款结构:额度、期限、还款方式

(1)贷款金额取决于保证方式:60—80% (2)贷款期限一般为一至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

(3)贷款的偿还方式分为两种:按月偿还等额本金或等额本息。

3.汽车贷款的业务流程

三、汽车贷款风险管理

1. 汽车贷款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2.汽车贷款风险管理模式

(1)保险方式:汽车按揭保证保险(2)担保方式:汽车经销商担保

3.我国加强汽车贷款风险管理的措施

《汽车贷款管理办法》P.176

第五节 信用卡贷款

信用卡的概念

一、信用卡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信用卡的发展

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我国第一张信用卡。

我国的信用卡按照是否向银行缴存备用金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

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

信用卡与银行卡的区别 借记卡、储值卡、公交卡、公务卡等

二、信用卡的信贷结构

1. 功能结构——额度结构:

信用额度是指信用卡持卡人最高可使用的透支金额。银行根据申请人的收入、资产、职业等信用资料,综合评定申请人的信用额度。

2. 期限结构:透支金额和利息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偿还,否则银行就要随时间推移收取越来越高的利息。

3. 还款方式:

(1)自动转账还款 (2)半自动还款 (3)主动还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wt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