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原理 - - 第5章陶瓷的烧成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17 22: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章 陶瓷的烧成

目的要求

烧结的发展历史比较久远,从公元前烧结陶土到现如今广泛应用于陶瓷及硬质合金材料的制备等领域。几乎所有陶瓷材料的制备都有经历烧结工艺,因此,熟悉烧结工艺过程,了解烧结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烧结机理对于制备高性能的陶瓷材料非常必要。

课 时:10学时 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在烧结机理、特色烧结方法和烧成制度的确定上,难点多,需要精心准备。

教学方法

用多媒体以讲授为主,并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讲授重点内容提要

1. 烧结机理

通常,烧结过程可以分为固相烧结(Solid state sintering)和液相烧结(Liquid phase sintering)两种类型。在烧结温度下,粉末坯体在固态情况下达到致密化过程称为固相烧结;同样,粉末坯体在烧结过程中有液相存在的烧结过程称为液相烧结。 1.1 固相烧结

固相烧结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颗粒形状改变;中间阶段,主要表现为气孔形状改变;最终阶段,主要表现为气孔尺寸减小。烧结过程中颗粒的排列过程如图1所示。在初始阶段,颗粒形状改变,相互之间形成了颈部连接,气孔由原来的柱状贯通状态逐渐过渡为连续贯通状态,其作用能够将坯体的致密度提高1-3%;在中间阶段,所有晶粒都与最近邻晶粒接触,因此晶粒整体的移动已停止。通过晶格或晶界扩散,把晶粒间的物质迁移至颈表面,产生样品收缩,气孔由连续通道变为孤立状态,当气孔通道变窄无法稳定而分解为封闭气孔时,这—阶段将结束,这时,烧结样品一般可以达到93%左右的相对理论致密度;样品从气孔孤立到致密化完成的阶段为最终阶段。在此阶段,气孔封闭,主要处于晶粒交界处。在晶粒生长的过程中,气孔不断缩小,如果气孔中含有不溶于固相的气体,那么收缩时,内部气体压力将升高并最终使收缩停止,形成闭气孔。烧结的每个阶段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都有所区别,一般利用简单的双球模型(two-particle model)来解释初始阶段机理,用通路气孔模型(channel pore model)来解释中间阶段机理,而最终阶段机理通常采用孤立气孔模型(isolated pore model)分析。

初始阶段

中间阶段

最终阶段

图1 不同烧结阶段晶粒排列过程

双球模型

如果烧结粉体的形貌假设都为规则的球形的话,那么整个粉末坯体可以看作为两个颗粒之间的烧结,其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a)为未收缩的模型,颗粒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但是随着烧结时间的增加,颈部尺寸会不断增加,烧结样品开始收缩,其收缩后几何模型如图2(b)所示,颈部增大主要是颗粒接触间物质扩散和坯体收缩造成的。

图2初始阶段的双球模型(a)未收缩,(b)收缩

烧结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由于颗粒表面曲率的变化而造成的体积压力差、空位浓度差和

蒸汽压差。

表1 烧结中的物质传输机理

物质扩散机理

材料部位

接触部位

相关参数 晶格扩散率,

Dl

1.晶格扩散 晶界 颈部

2.晶界扩散 晶界 颈部

晶界扩散率,Db 粘度,η 表面扩散率,Ds 晶格扩散率,

Dl

3.粘性流动 整体晶粒 颈部

4.表面扩散 晶粒表面 颈部

5.晶格扩散 晶粒表面 颈部

6.气相传输

蒸发-凝聚

晶粒表面 颈部 蒸汽压差,Δp

气相扩散 晶粒表面 颈部

气相扩散率,Dg

图3 烧结中物质扩散路径

颗粒间距离的缩进主要靠晶界处物质的扩散和原子运动及物质的粘性流动等作用来实现。物质从颗粒表面扩散到颈部对于颗粒间距离的减小并没有贡献,但是可以增大颈部尺寸。所以,陶瓷坯体在致密化过程中,对致密化主要贡献的物质扩散主要是在晶界处进行。

具体的晶粒生长过程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晶界处的晶格扩散(Interfacial Lattice Diffusion)

原子从晶界到颈部发生的晶格扩散,在界面处形成了空位泯灭源。此过程中界面的作用与Nabarro-Herring 屈服理论中界面的作用相类似,在该理论中,认为原子的运动一般从压应力状态的晶界向拉应力的晶界移动,而空位的移动方向刚刚相反。如果原子的晶格扩散是从晶界向颈部扩散,则颈部区域必须是处于拉应力状态,而晶界处于压应力状态。因此,在

界面处从颈部中心到颈部表面就存在压力梯度。根据此烧结机理,无论是颈部的长大还是相邻两颗粒间距离的缩小(收缩)的进行,都是接触部分物质的迁移造成的。颈部长大和收缩动力学方程分别为:

颈部长大方程:

dV/dt=JAVm,根据图2(b)的示意图的各个几何参数, 收缩:

x4?16Dl?sVmatRT

12?lrx2?D?V???2??ls3m?a4a?RTa? lt12

其中,Dl为晶格扩散系数,l为样品尺寸。根据晶格扩散机理,物质既从晶界处向颈部

扩散又从颗粒表面向颈部扩散。但是,从颗粒表面向颈部的扩散对收缩没有贡献。

(2)晶界处的晶界扩散(Interfacial Boundary Diffusion)

物质通过晶界扩散从晶界扩散到颈部的机理与晶界的扩散蠕变机理类似。颈部长大方程:

dV?x3dxDb?s1??2?x?bVmdtadtRTrx 48Db?b?sVma26?x?tRT

样品收缩:

?lr?3Db?b?sVm?313????t4la?4RTa?

其中,Db为晶界扩散系数,δb晶界扩散的扩散厚度。在晶界扩散中,扩散到颈部表面

的物质会重新分布,那么,如果物质的重新分布速度小于晶界扩散速度的话,则其就成为控制颈部长大的主要步骤。

(3)粘性流动(Viscous Flow)

首先提出粘性流动理论的是Frenkel,他认为烧结过程中物质会向玻璃态物质一样发生粘性流动。如果物质流动特征遵循Newtonian 液体流动规律的话,则颈部长大和收缩动力学可以表示为:

颈部长大方程:

1x2?4?sa?t

收缩方程:

?lh?s??tla?a o

其中,η为物质的粘度,h是一个颗粒镶入另外一个颗粒的深度。 (4)颗粒表面的表面扩散(Surface Diffusion)

颗粒发生的表面扩散从颗粒表面扩散到颈部的表面。在这个过程中,假设在颈部表面,

长度约为颈部曲率半径大小的区域内存在一应力梯度,这个应力梯度是由颈部表面毛细管压力造成的。(此假设中提高的应力梯度与晶格和晶界扩散的应力梯度不同)也就是说,在超出颈部曲率半径大小相等的距离之外,并不存在应力梯度,并且这区域内的颈部的长大主要是靠原子通过表面扩散传输作用。此理论中谈到的物质传输对收缩没有贡献。

颈部长大方程:

56Ds?s?sVma3x?tRT

7其中,Ds为表面扩散系数,δs为表面扩散的厚度。 (5)颗粒表面的晶格扩散(Lattice Diffusion)

颗粒表面发生的晶格扩散对于收缩并没有贡献,只对颈部长大有贡献。 颈部长大方程:

x5?20Dl?sVma2RTt

(6)蒸发-凝聚(Evaporation – Condensation)

蒸发-凝聚过程原子首先从颗粒表面蒸发,然后在颈部凝聚。当蒸发区域与凝聚区域间

的距离小于气相原子平均自由程时,蒸发-凝聚机理主要是气相传输机理。当此距离远大于平均自由程,蒸发-凝聚机理主要是气相扩散机理,除非气相原子在界面处的反应速率小于气相的扩散速率。气相原子的平均自由程λ与系统中的蒸汽压成反比,??,其中n为单位体积内原子的总数,d为原子半径。因为实际烧结过程中,气相也可能从颗粒表面迁移到烧结腔体的内壁,因此在烧结过程中的气相传输更适合称为物质传输机理而不是烧结机理。

因为物质的蒸发和凝聚受表面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因此,蒸发-凝聚理论涉及的烧结动力学同样由蒸发或者凝聚的原子决定。颈部长大动力学分为两阶段:Langmuir 方程和气相吸收方程。Langmuir 方程主要描述凝聚原子控制颈部长大的动力学过程。

关于Langmuir 方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沉积的物质重量为:

?2?d2n??1?M?2m???p??2?RT??

其中,?为粘附系数,M为材料的总摩尔重量。假设沉积的原子不再蒸发,则?=1。

所以

1?V??M?dxm????p?sm???dtdrRT2?RT????

12d

其中,d(=M/Vm)为材料密度。因此,

18p??s?M?23?x???at2?d?RT?

(7)气相扩散(Vapor Diffusion)

当气相扩散速度小于界面反应速度时,颈部的长大就主要由气相扩散控制,气相原子扩

散主要从颗粒表面扩散到颈部表面。假设气相在颈部表面的浓度梯度范围扩展大于颈部曲率半径,则颈部长大方程为:

?Vm?2x?20p?Dg?s??RT??at??

523其中Dg为气相原子的扩散系数,p为固相的蒸汽压。气相原子的扩散速率可以表示为:

Dg??c/3其中,λ为气相原子的平均自由程,c为平均速率。因为c为(8RT/πM)1/2,其

中M为摩尔物质,Dg与系统总气压成反比。 1.2 液相烧结

液相烧结(Liquid Phase Sintering,简写为LPS)是指在烧结包含多种粉末的坯体中,

烧结温度至少高于其中的一种粉末的熔融温度,从而在烧结过程中而出现液相的烧结过程。虽然大多数陶器及瓷器等古代陶瓷也是采用复杂的LPS过程制造的,但都是以手工业方式进行的,目前采用LPS制造的技术陶瓷包括氧化铝和A1N电子基片,氧化铝和SiC机械密封件,氧化铝和Si3N4电热塞,氮化硅/sialon结构部件,ZnO压敏电阻,BaTiO3电容器,PLZT[(Pb,La)(Zr,Tt)—O3]压电元件以及各种复合材料。LPS作为致密化过程的主要优点是提高烧结驱动力。采用比固态烧结(Solid State Sintering,简写为SSS)低的温度,通常LPS可以容易地烧结难以采用SSS烧结的固体粉末。LPS的另一个主要优点为:LPS是一种制备具有控制的微观结构和优化性能的陶瓷复合材料的方法,如一些具有显著改善断裂韧性的氮化硅复合材料。

1. 液相烧结过程的致密化机理

(1)颗粒重排(Particles Re-arrangement)

在LPS烧结初期,会发生一些连续的、同时发生的过程,包括熔化、浸润、铺展和再分布。由于固相颗粒周围局部毛细管力呈随机方向,固相和液相都会经历显著的重排过程。局部的重排由颗粒接触方式和弯液面几何形状所控制,产生颗粒切向和旋转运动。在LPS烧结过程中,颗粒间的液相膜起润滑作用。颗粒重排向减少气孔的方向进行,同时减小系统的表面自由能。当坯体的密度增加时,由于周围颗粒的紧密接触,颗粒进一步重排的阻力增加,直至形成紧密堆积结构。

重排的驱动力来自毛细管力(capilarity force)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来自颗粒和颗粒尺寸的分布,颗粒的不规则形状,坯体中局部密度波动以及材料性质的各向异性。对于各种颗粒形状和接触几何形状,若颗粒接触几何形状是已知的,可计算出重排的驱动力。颗粒堆积的随机性导致颗粒的局部运动:推拉、滑动和转动。

模型表明,固相颗粒间层状液相的粘滞流动对颗粒重排过程有限制作用。假设两颗粒间有一牛顿型液体,形变速率与施加在颗粒上的剪切应力成正比。因此,所得到的致密化速率如下式给出:

d????0?dt?A?g??lv?ra

式中,ρ为相对密度,ρ0为初始坯体密度,Δρ为密度差,t为时间,A(g)为几何常数,它是V1,ρ和接触几何形状的函数,η是液相的粘度,rs是固相颗粒半径。A(g)随固相和液相的体积分数增大而增大,随相对密度增大而减小。对于经压制成型的陶瓷坯体,在约30—35vol%液相时,只通过重排可达到完全致密化。

具有过量液相的颗粒重排行为与LPS过程中的行为差别很大。相反,在固态烧结中(SSS),由于缺少液相毛细管作用和颗粒之间的润滑膜,颗粒重排现象不明显。

(2)溶解-沉淀(disolvation – precipitation)

当颗粒重排现象逐渐减弱时,为了达到进一步致密化,其它致密化机理必须起作用:如表5.3所示,在颗粒重排阶段的末期,与重排相比,由于溶解-沉淀使致密化速率变为很显著。在晶粒接触处溶解度增加值ΔC1与法向力成正比,此力来自于使固相颗粒靠近的毛细管力(拉普拉斯力)。由于在颗粒接触点的溶解-沉淀,这一阶段的体积收缩主要来自于相邻颗粒间的中心至中心的距离。

对于多组分系统,如示意图4,在受压颗粒接触区的高浓度溶解物,通过液相扩散,向晶粒非受压区迁移,然后在非受压(自由)固相表面再沉淀。这一物质迁移使接触点变平,坯体产生相应线收缩。由于同时减小了接触区域的有效应力,当接触区增大时,固相溶解速率降低。因此,当坯体密度增加时,致密化(体积收缩)速率减小。在溶解-沉淀的后期,相互连结的气孔结构断开,形成孤立(封闭)气孔。

图4 (a)LPS烧结溶解-沉淀阶段的两晶粒接触示意图.物质迁移的三个路径,1:溶质的外扩散(□),2和4:溶解物组分(○和△)向晶粒接触区域流动,以及3:在接触区域的溶解-再沉淀。(b)三个组分液相所对应浓度梯度作为r的函数,其中rc是接触半径,h是液相膜厚

对于某一系统,测定晶粒尺寸指数是一种确定致密化机理的简单方法。近一步的分析可以预测,小颗粒更倾向于晶界反应控制。为了实现致密化,较大晶粒需要更长的扩散路程从晶粒接触点扩散到气孔处。在这一LPS烧结阶段,若晶粒生长很快,决速机理可能从界面反应变为扩散控制。

对于LPS烧结的溶解-沉淀阶段控制致密化的机理,几乎没有严格的研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早期过于简化的模型以及对于理想模型很难进行严密的实验验证。对于氧化铝-玻璃体系,通过不同颗粒尺寸的气流分级得到原始原料粉体,采用等温LPS烧结实现致密化。通过确定基于上述模型的颗粒尺寸对致密化速率的依赖关系,以及确定过程的活化能,从而确定了控制机理。微观结构的观察是另一种确定溶解-沉淀出现的方法。为了检测溶解-沉淀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如图5所示,氧化铝MAS玻璃抛光断面被深腐蚀,使晶粒结构显露出来。如图51A,在溶解-沉淀的初期,颗粒的接触相对较窄。而在溶解-沉淀的后期,如图5.23B,颗粒接触显著变平,说明广泛的溶解-沉淀已起作用。

浓度

图5 氧化铝MAS玻璃深度腐蚀试样的晶粒结构表示(A)初期溶解-沉淀(B)后期溶解-沉

淀。注意随着致密化晶粒接触明显变平

(3) 气孔排除

在烧结中期,相互连续的气孔通道开始收缩,形成封闭的气孔,根据材料体系的不同,密度范围从0.9至0.95。实际上,LPS烧结比SSS烧结可以在较低的密度发生这种气孔封闭。气孔封闭后,LPS烧结进入最后阶段。封闭气孔通常包含来源于烧结气氛和液态蒸汽的气体物质。气孔封闭后,致密化的驱动力为

?2?lvSD?????p ????p??

式中,σp为气孔内部的气压,rp为气孔半径。若rp和σp保持很小(即SD>0),致密化

将进行。当固相颗粒间的接触变平时,溶解-沉淀过程决定的致密化速率将减小。但如果由于晶粒生长和/或气孔粗化使rs增大,以及由于内部反应而引起气体放出(例如金属氧化物还原核参与碳的氧化)使σp增大,致密化驱动力可以是负值,某些情况下,引起反致密化。 在LPS烧结末期,几个过程可以同时发生,包括晶粒和气孔的生长和粗化(coarsening),液相组分扩散进固相,固相、液相及气相间反应产物的形成。缺少这些同时发生过程的关键性实验和模型,影响了LPS烧结末期致密化的预测,如最终密度和微观结构。

2. 晶粒生长和粗化

LPS烧结的晶粒生长与SSS烧结有很大不同。若固相可被液相很好浸润,晶粒间的物质中迁移只通过液相发生。取决于系统的不同,液相可以促进,也可阻碍晶粒生长。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通过液相具有较高的物质迁移速率,LPS烧结晶粒生长速率要比SSS烧结快得多。在另一些情况下,液相也能起晶粒生长抑制剂作用。

一般在大量液相中,球形颗粒的晶粒生长由下式给出:

?rs?n?r??0ns?kt

0rs式中,rs为在时间t时的晶粒平均半径,为在时间为0时的晶粒平均半径,k为晶粒

生长速率常数。半径(或晶料尺寸)指数n取决于晶粒生长机理;n=3和n=2分别为扩散

控制相界面反应控制。

当固相在液相的溶解促进致密化时,不同形状和尺寸颗粒的不同溶解度,将导致通过Qstwald熟化的晶粒生长。从颗粒尖角处溶解的溶质趋向于在较粗大颗粒再沉淀。因此,当细小颗粒消失时,粗大颗粒长大。当液相量是晶粒生长决定性变量时,液相中很小浓度的添加物会极大地影响晶粒生长的动力学和形貌。例如,在烧结氧化铝/玻璃时,当CaO作为烧结助剂同SiO2一起加入到氧化铝时,与加入MgO相比,产生更快的晶粒生长及更多的小晶面。

2.特色烧结方法

2.1 热压烧结

热压烧结(hot pressing)是在烧结过程中同时对坯料施加压力,加速了致密化的过程。所以热压烧结的温度更低,烧结时间更短。热压技术已有70年历史,最早用于碳化钨和钨粉致密件的制备。现在已广泛应用于陶瓷、粉末冶金和复合材料的生产。

1. 热压烧结的优点

(1)热压时,由于粉料处于热塑性状态,形变阻力小,易于塑性流动和致密化,因此,所需的成型压力仅为冷压法的1/10,可以成型大尺寸的A12O3、BeO、BN和TiO2等产品。 (2)由于同时加温、加压,有助于粉末颗粒的接触和扩散、流动等传质过程,降低烧结温度和缩短烧结时间,因而抑制了晶粒的长大。

(3)热压法容易获得接近理论密度、气孔率接近于零的烧结体,容易得到细晶粒的组织,容易实现晶体的取向效应和控制含有高蒸气压成分的系统的组成变化,因而容易得到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电学性能的产品。

(4)能生产形状较复杂、尺寸较精确的产品。 热压法的缺点是生产率低、成本高。 2. 热压装置和模具

热压装置大部分都是电加热和机械加压,图6为几种典型的加热方式。加压操作工艺根据烧结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整个加热过程保持恒压、高温阶段加压、在不同的温度阶段加不同的压力的分段加压法等。此外热压的环境气氛又有真空、常压保护气氛和一定气体压力的保护气氛条件。

陶瓷热压用模具材料有石墨、氧化铝。石墨是在1200℃或1300℃以上(常常达到2000℃左右)进行热压最合适的模具材料,根据石墨质量不同,其最高压力可限定在十几至几十兆帕,根据不同情况,模具的使用寿命可以从几次到几十次。为了提高模具的寿命,有利于脱模,可在模具内壁涂上一层六方BN粉末。但石墨模具不能在氧化气氛下使用。氧化铝模具可在氧化气氛下使用,氧化铝模可承受200MPa压力。

图6热压的加热方法

(a)电阻间热式;(b)感应间热式;(c)电阻直热式;(d)感应直热式

2.2 热等静压

热等静压工艺(Hot Isostatic Pressing,简写为HIP)是将粉末压坯或装入包套的粉料装

入高压容器中,使粉料经受高温和均衡压力的作用,被烧结成致密件。热等静压技术是1955 年由美国Battelle Columbus 实验室首先研制成功的。其基本原理是:以气体作为压力介质,使材料(粉料、坯体或烧结体)在加热过程中经受各向均衡的压力,借助高温和高压的共同作用促进材料的致密化。起初HIP工艺应用于硬质合金的制备中,主要对铸件进行处理。经历了近五十年的发展,其在工业化生产上的应用范围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在过去十年里,通过改进热等静压设备,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拓宽了热等静压技术在工业化生产方面的应用范围,并且其应用范围的扩展仍有很大潜力。目前,热等静压技术的主要应用有:金属和陶瓷的固结,金刚石刀具的烧结,铸件质量的修复和改善,高性能磁性材料及靶材的致密化。

1. 热等静压的优点

(1)采用HIP烧结,陶瓷材料的致密化可以在比无压烧结或热压烧结低得多的温度下完成,可以有效地抑制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很多不利的发应或变化,例如晶粒异常长大和高温分解等;

(2)通过HIP烧结工艺,能够在减少甚至无烧结添加剂的条件下,制备出微观结构均匀且几乎不含气孔的致密陶瓷烧结体,显著地改善材料的各种性能;

(3)通过HIP后处理工艺,可以减少乃至消除烧结体中的剩余气孔,愈合表面裂纹,从而提高陶瓷材料的密度、强度;

(4)HIP工艺能够精确控制产品的尺寸与形状,而不必使用费用高的金刚石切割加工,理想条件下产品无形状改变。

2. 热等静压装置

热等静压装置主要由压力容器、气体增压设备、加热炉和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压力容器部分主要包括密封环、压力容器、顶盖和底盖等;气体增压设备主要有气体压缩机、过滤器、止回阀、排气阀和压力表等;加热炉主要包括发热体、隔热屏和热电偶等;控制系统由功率控制、温度控制和压力控制等组成。图7 是热等静压装置的典型示意图。现在的热等压装置主要趋向于大型化、高温化和使用气氛多样化,因此,加热炉的设计和发热体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HIP 加热炉主要采用辐射加热、自然对流加热和强制对流加热等三种加热方式,其发热体材料主要是Ni- Cr、Fe- Cr- Al、Pt、Mo 和C 等。由于热等静压有如此优越的特性,热等静压装置逐年在迅速增加,据资料报道,1983 年全世界拥有热等静压装置350 台,1984 年约450 台,1988 年达到800 台,特别是日本从1980 年到1989 年的十年中,其热等静压装置由15 台猛增到190 台。我国在热等静压方面的发展也较快。由于起步较晚,国内的热等静压设备大多进口。通过不断的积累使用和研究经验,学习、解剖国外的同类设备,由冶金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静压工程技术中心成功开发了SIP300—Ⅰ大型卧式烧结热等静压炉和SIP300—Ⅱ型立式烧结等静压炉,并于1996 年5 月通过技术鉴定。

图7 热等静压装置示意图

3. 热等静压烧结工艺

热等静压工艺通常分为直接HIP和后HIP。

(1) 直接HIP 烧结

图8 直接HIP工艺流程图

直接HIP 的工艺流程如图8所示。直接HIP 工艺制备陶瓷一般需先制备好烧结粉末,然后选择合适的包套材料进行包套,之后进行脱气处理,再经历预烧处理,目的在于控制烧结过程中的晶型转变,根据陶瓷相的不同,此工艺阶段也可省略。最后控制升温、升压速度进行热压烧结。其直接HIP 工艺的技术关键是:

(a)包套质量。包套质量对最终制品的性能影响较大,包套内粉末的初始分布及密度基本上决定了包套在热等静压过程中的收缩方式。在包套中尽量提高粉末的装填密度,从而减少烧结过程中的体积收缩。

(b)体均匀性以及陶瓷相配比也是影响最终烧结制品性能的主要因素。由于陶瓷相自身不同特性决定了其在热等静压过程中的变形不同,因此,要想保证得到足够致密的制品,必须保证陶瓷相分布均匀。

(c)升温与升压速率。由于陶瓷相间化学性质的差异,从而使它们的性能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也不相同,因此选择合适的升温和升压速率是保证成功制成产品的又一关键工艺参数。在此方面既要选择合适的升温速率和升压速率,又要考虑升温速率与升压速率的关系,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的工艺过程,对于一些特殊制品,建议使用HIP 图

做参考。经过直接HIP 工艺,也曾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果,如: 1180℃,100MPa,保温保压3h 的HIP工艺条件下可以制备出99%理论密度的TiC和铁合金的复合材料;H.V.Atkinson 也曾利用直接HIP 工艺成功制备出了15 Vol%SiC 增强A357 铝合金复合材料,通过HIP 可以显著减少该类制品的气孔率,同时其弯曲强度也得到提高。但采用直接HIP工艺制备金属陶瓷同时也存在制约性,如:由于高性能、净尺寸的制品受到限制;大比例陶瓷相的制品不容易制备等,因此采用直接HIP 工艺制备陶瓷材料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a)制粉阶段保证原料配比;要想保证由于塑性相的变形而充分填充陶瓷颗粒间的间隙,LANG 曾根据分形理论计算出当复合材料的密度与增强颗粒的密度成线形关系的话,则陶瓷相不会影响复合材料的凝固过程,否则金属相不能够完全填充颗粒空隙。

(b)对于容易发生界面反应的陶瓷复合材料,需要根据反应类型选择合适的压力制度,必要时需参照HIP 相图来制定合适的HIP 工艺路线。

(2)后 HIP 处理(post HIP)

图9 后HIP工艺流程图

后HIP的工艺流程一般见图9,技术关键是:

(a)温度的选择原则上为金属基体熔点或合金基体固熔线绝对温度值的0.6~0.9 倍。温度的高低或均匀性是很重要的,它对制品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温度过低,则金属基不易产生蠕变流动去填充各种缺陷;温度过高,又会使坯体局部熔化而损坏制品。 (b)压力选择既能使材料产生塑性流动,又能保证增强颗粒不被压碎,如Q.F.Li 制备Al2O3/Al复合材料的HIP 热处理压力选择为200MPa。压力选择一般参照金属相的屈服强度和蠕变强度及陶瓷相的强度。一般选择100~200MPa;

(c)保温保压时间选择应使坯体内的蠕变充分进行,又不至于造成晶粒长大等不利现象出现,一般选择1~2 小时。经过HIP 工艺对铸件坯体进行热处理之后,铸件坯体的气孔率将大大减少。HIP 处理前后的TiC/TiNi 复合材料显微结构有明显差别,其大部分气孔在经历了HIP 过程后闭合,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及机械性能,曾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果。如Q.F.Li 制备Al2O3/Al 复合材料,将预先铸造得到的Al2O3/Al 铸件在520℃,200MPa 压力下保温保压1h 经过HIP 处理后得到的成品的0.2 屈服强度提高了20%;我国的熊计等在制备超细TiC017N013 金属陶瓷中将样品经HIP 处理后,材料的密度、硬度、横向断裂强度均有所提高,特别是经1350℃,1.5h ,70MPa HIP 后,制品的密度提高0.5% ,硬度提高1.1%,而横向断裂强度则提高了将近1倍。

虽然Post- HIP 工艺在经过了十几年的研究历程后已经取得了诸如以上突出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其工艺自身的限制,在工业化过程的研究进程中进展很慢,如果要想快速实现Post- HIP 工艺制备陶瓷的工业化,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a)由于HIP 处理铸件坯体时一般不需要加包套,所以对于铸件表面的气孔等缺陷需做封闭处理

(b)必须保持高压介质洁净,否则会污染制品。

(c)选用的HIP 工艺参数不合适会引起不好结果。 2.3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工艺(Spark Plasma Sintering,简写为SP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制备工艺方法。又被称为脉冲电流烧结。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体加热和表面活化,实现材料的超快速致密化烧结。可广泛用于磁性材料、梯度功能材料、纳米陶瓷、纤维增强陶瓷和金属间化合物等系列新型材料的烧结。SPS技术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脉冲电流烧结技术”引入美国,后来日本研究了类似但更先进的技术-电火花烧结,并于60年代末获得专利,但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1988年,日本井上研究所研制出第一台SPS装置,具有5t的最大烧结压力,在材料研究领域获得应用、SPS技术于90年代发展成熟,最近推出的SPS装置为该技术的第三代产品,可产生10-100t的最大烧结压力,可用于工业生产,能够实现快速、低温、高效烧结,已引起各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界的极大兴趣。

1. SPS工艺的特点

SPS主要是利用外加脉冲强电流形成的电场清洁粉末颗粒表面氧化物和吸附的气体,净化材料,活化粉末表面,提高粉末表面的扩散能力,再在较低机械压力下利用强电流短时加热粉体进行烧结致密。其消耗的电能仅为传统烧结工艺(无压烧结PLS、热压烧结HP、热等静压HIP)的1/5-1/3。因此,SPS技术具有热压、热等静压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①烧结温度低(比HP和HIP低200-300℃)、烧结时间短(只需3-10min,而HP和HIP需要120-300min)、单件能耗低;②烧结机理特殊,赋予材料新的结构与性能;③烧结体密度高,晶粒细小,是一种近净成形技术;④操作简单,不像热等静压那样需要十分熟练的操作人员和特别的模套技术。

2. SPS烧结装置

SPS烧结的基本结构类似于热压烧结,如图10所示。

SPS烧结系统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真空烧结腔(图中6),加压系统(图中3),测温系统(图中7)和控制反馈系统。图中1示意石墨模具,2代表用于电流传导的石墨板,4是石墨模具中的压头,5是烧结样品。

图10 SPS烧结装置示意图

3. SPS的烧结机理

导电与非导电粉料的SPS机制有很大的区别,有学者研究认为导电性粉体中存在焦耳热效应和脉冲放电效应,而非导电粉体的烧结主要源于模具的热传导。具体就导电粉体的SPS定性分析为:由压头流出的直流脉冲电流分成几个流向,经过石墨模具的电流,产生大量焦耳热;经过粉体的电流,诱发粉末颗粒间产生放电,激发等离子体,随着等离子体密度不断增大,高速反向运动的粒子流对颗粒表面产生较大冲击力,使其吸附的气体逸散或氧化膜破碎,从而使表面得到净化和活化,有利于烧结。同时放电也会瞬时产生高达几千度至几万度的局部高温,在晶粒表面引起蒸发和熔化,并在晶粒的接触点形成“烧结颈”,由于是局部发热,热量立即从发热中心传递,晶粒表面和向四周扩散,因此所形成的烧结颈快速冷却,使得颈部的蒸气压低于其它部位,气相物质凝聚在颈部而达成物质的蒸发-凝固传递。通过重复施加开关电压,放电点(局部高温)在压实颗粒间移动而布满整个样品,使得样品均匀地发热和节约能源。在SPS过程中,晶粒受脉冲电流加热和压力的作用,体扩散、晶界扩散都得到加强。加速了烧结致密化的过程。对于非导电性材料,在 SPS烧结过程中,由于脉冲电流在压头前端发生偏转,产生感应脉冲电磁场,在脉冲电磁场的激发下,产生高频二次电磁波。二次电磁波在传播方向的电磁波动使烧结体内产生规律性局部高温。这种局部高温能对控制烧结过程中长程扩散及烧结热效率有影响,能使烧结试样中产生成分偏析或造成裂纹。

图11显示了SPS烧结过程中直流开关电流对材料的具体影响。

图11 SPS中直流开关脉冲电流的作用

2.4 微波烧结

微波烧结(Microwave Sintering)是利用微波具有的特殊波段与材料的基本细微结构耦合而产生热量,材料在电磁场中的介质损耗使材料整体加热至烧结温度而实现致密化的方法。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频率范围为0.3 - 300 GHz。但在微波烧结技术中使用的频率主要为915 MHz和2.45 GHz两种波段。微波烧结是自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陶瓷研究方法,微波烧结和常压烧结根本的区别在于,常压烧结是利用样品周围的发热体加热,而微波烧结则是样品自身吸收微波发热,根据微波烧结的基本理论,热能是由于物质内部的介质损耗而引起的,所以是一种体积加热效应,同常压烧结相比具有:烧结时间短、烧成温度低、降低固相反应活化能、提高烧结样品的力学性能、使其晶粒细化、结构均匀等特点,同时降低高温环境污染。然而,微波烧结的详细机理以及微波烧结工艺的重复性问题都是该新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目前,微波烧结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多种陶瓷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

1. 微波烧结的技术特点

(1)微波与材料直接耦合导致整体加热。由于微波的体积加热,得以实现材料中大区域的零梯度均匀加热,使材料内部热应力减小,从而减小开裂和变形倾向。同时由于微波能被材料直接吸收而转化为热能,所以能量利用率极高,比常规烧结节能80%以上。 (2)微波烧结升温速度快,烧结时间短。某些材料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后,其损耗因子迅速增大,导致升温极快。另外,微波的存在降低了活化能,加快了材料的烧结进程,缩短了烧结时间。短时间烧结晶粒不易长大,易得到均匀的细晶粒显微结构,内部孔隙很少,孔隙形状也比传统烧结的要圆,因而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韧性。同时烧结温度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3)安全无污染。微波烧结的快速烧结特点使得在烧结过程中作为烧结气氛的气体的使用量大大降低,这不仅降低了成本,也使烧结过程中废气、废热的排放量得到降低。 (4)能实现空间选择性烧结。对于多相混合材料,由于不同材料的介电损耗不同,产生的耗散功率不同,热效应也不同,可以利用这点来对复合材料进行选择性烧结,研究新的材料产品和获得更佳材料性能。

2. 微波烧结系统

对于微波烧结,合理的微波烧结系统是实现有效微波烧结的基础。一般来说,微波烧结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微波发生器(微波源,microwave generator);微波传输系统(波导,waveguide);微波谐振腔(烧结腔体,Resonance chamber)。其中包括几个主要部分:微波发生器(microwave generator),烧结谐振腔(resonance cavity),测温系统等。 微波发生器是微波源,利用电流的高频振荡原理,产生一定频率的微波。用于微波烧结或微波加热(家用微波炉)的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频率只可能是两种,即:915 MHz或2450 MHz。根据实际需要,微波源的功率大小不同。家用微波加热炉的功率一般都小于1 KW;而微波烧结试验用微波源最大功率多为5 KW,特殊情况下功率达到几十甚至几百千瓦。

烧结谐振腔是样品实现高温烧结的重要部分,即相当于传统加热炉的炉体部分。它是由高电导率的金属(Cu)板组成的密闭容器,微波经波导传输进入谐振腔后,在三维空间内被反射,反射微波与入射微波相互之间产生固定的相位差,从而使谐振腔内的空间微波场出现固定的谐振模式,谐振点场强密度高,成为烧结区。谐振腔可以是圆柱形,微波从侧面进入时沿轴向发生谐振,在轴心区域形成高场强区,这种谐振模式称为单模谐振,腔体则为单模谐振腔;而对于方形腔体,由于微波沿三个方向出现谐振波,在空间范围内形成多个驻点(谐振点),在驻点处电流密度高,场强高。这种谐振模式称为多模谐振模式,因此,方形

谐振腔可以形成多模谐振腔。其中的谐振模式与谐振腔体的各边尺寸有关,一般来讲,各边长度是微波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可以形成多模谐振,以TEhkl表示,其中h、k、l分别表示沿长度、宽度、高度方向微波的谐振模数。如谐振模式TE333表示沿三个方向上都出现3个谐振驻点,即谐振腔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大小都是微波波长的3/2,也就是3个半波长。 一般来讲,单模谐振腔加热集中,但样品受热不均匀,不适宜大尺寸样品;而多模谐振腔相对较均匀,是用于烧结大尺寸(大批量)陶瓷样品的主要结构。

由于是样品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自身发热,不同于传统的热传导,样品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梯度很大,因此,在实际工艺过程中必须在样品周围设置保温材料,以防止样品在降温过程中因巨大的热应力而产生裂纹、碎裂等破坏。这种保温结构必须具备很好的隔热、保温、抗热冲击等性能,同时,必须使微波有效透过,即应该选用微波透明体。多孔结构的Al2O3是理想的保温结构材料。

在多数情况下,用于微波烧结试验的陶瓷材料室温介质损耗很小,无法自身有效吸收微波被加热,使得烧结系统中的系统阻抗与输入的功率不匹配,微波功率因此被反射,一方面使加热效率降低,更主要的是可能造成微波源的老化破坏。因此,在烧结损耗介质材料时,通常在保温结构内部增设辅助加热体,辅助加热体的室温介质损耗(电导损耗)很高,因而可以提高系统阻抗。辅助加热体在低温下吸收微波发热,通过热辐射、传导等方式对烧结样品进行加热,当达到临界温度时,烧结样品的损耗剧烈增大,从而自身吸收微波完成高温烧结。SiC半导体发热体通常被用作保温结构中的辅助加热体。辅助加热体的性能、尺寸、数量、在保温结构中的分布等都直接影响着微波烧结的加热效果。

微波烧结测温系统中的温度准确测定也是该领域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难点技术之一。与传统烧结不同,金属热电偶在微波场中容易引起打火,同时影响谐振腔内的微波谐振模式。因此,实际工艺过程中多采用红外光导纤维测温系统。光导纤维视窗的位置、样品结构的改变等都会对温度的测定产生影响。 2.5 反应烧结

反应烧结(reaction-bonded sintering)是让原料混合物发生固相反应或原料混合物与外加气(液)体发生围—气(液)反应,以合成材料,或者对反应后的反应体施加其它处理工艺以加工成所需材料的一种技术。同其他烧结工艺比较,反应烧结有如下几个特点。

(1)反应烧结时,质量增加,普通烧结过程也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但质量不增加。 (2)烧结坯件不收缩,尺寸不变,因此,可以制造尺寸精确的制品。普通烧结坯件发生体积收缩。

(3)普通烧结过程,物质迁移发生在颗粒之间,在颗粒尺度范围内移过程发生在长距离范围内,反应速度取决于传质和传热过程。

(4)液相反应烧结工艺,在形式上,同粉末冶金中的熔浸法类似,但是,熔浸法中的液相和固相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发生相互溶解,或只允许有轻微的溶解度。

反应烧结技术的成功实例主要有反应烧结氮化硅(Reaction-Bonded Silicon Nitride,RBSN),反应烧结碳化硅(Reaction-Bonded Silicon Carbide,RBSC)。反应烧结氮化硅(RBSN)是把Si的微细粉末的成型体在氮气中加热,通过反应3Si+2N2 =Si3N4,得到Si3N4 的烧结体。若在预成型体中引人其它相,就可获得各种复合材料。如在Si预型体中加人C或SiC,氮化后即获得Si3N4-SiC复合材料。反应烧结碳化硅(RBSC)是利用含C粉和SiC粉的成型体与Si气相或液相在高温下反应得到SiC的烧结体。原料中的C与外部来的Si反应,一方面生成SiC,一方面引起致密化:反应烧结后烧结体的气孔进一步由Si填充,所以可以得到致密且收缩极小的烧结体,可应用于各个领域。 2.6 爆炸粉末烧结

爆炸粉末烧结(explosion sintering)是利用炸药爆轰产生的能量,以冲击波的形式作用于金属或非金属粉末,在瞬态、高温、高压下发生烧结的一种材料加工或合成的新技术。作为一种高能量加工的新技术,爆炸粉末烧结具有烧结时间短(一般为几十微秒左右)、作用压力大(可达 0.1 GPa-100 GPa)的特征。

1. 爆炸粉末烧结的优点

(1)具备高压性,可以烧结出近乎密实的材料。

(2)具备快熔快冷性,有利于保持粉末的优异特性。由于激波加载的瞬时性,爆炸烧结时颗粒从常温升至熔点温度所需的时间仅为微秒量级,这使温升仅限于颗粒表面,颗粒内部仍保持低温,形成“烧结”后将对界面起冷却“淬火”作用,这种机制可以防止常规烧结方法由于长时间的高温造成晶粒粗化而使得亚稳合金的优异特性(如较高的强度、硬度、磁学性能和抗腐蚀性)降低。因此,爆炸烧结迄今被认为是烧结微晶、非晶材料最有希望的途径之一。

(3)可以使 Si3N4,SiC 等非热熔性陶瓷在无需添加烧结助剂的情况下发生烧结。在爆炸烧结的过程中,冲击波的活化作用使粉体尺寸减小并产生许多晶格缺陷,晶格畸变能的增加使粉体储存了额外的能量,这些能量在烧结的过程中将变为烧结的推动力。除上述特点外,与一般爆炸加工技术一样,爆炸粉末烧结还具备经济、设备简单的特点。

2. 爆炸烧结装置及方法

根据炸药与粉末的相对位置,爆炸烧结可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 (1)间接法

间接法是将炸药与被压粉末模具分开,根据炸药、压片及粉体装填位置不同,可分为单面飞片,单活塞和双活塞装置,其装置如图14所示。

图14 间接法爆炸烧结装置(a.单面飞片;b.单活塞;c.双活塞)

(2)直接法

直接法中的炸药与粉末不用硬质模具隔开,用金属板或者金属箔装填待烧结粉末至于炸药中,其具体装置如图15所示,盛装粉末的容器周围被炸药覆盖,在圆柱顶端是锥形物,爆炸从顶端开始,并产生自上而下的过程。锥形物下为金属板,用以隔开粉末。此装置简单,成本较低,可产生大于2.2kN的力,且圆柱筒可无限加长,所以足以产生尺寸较大的试样。

图15 直接法爆炸烧结装置

3. 最佳烧成制度的确定

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是温度及其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烧成时的气氛。其中温度制度,气氛制度需要根据不同产品要求而定,而压力制度是保证窑炉按照要求的温度制度与气氛制度进行烧成。

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1)以坯釉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为依据。如氧化铁和氧化钛的含量决定了采用不同的烧成气氛;又如坯釉中氧化分解反应、收缩变化、密度变化以及热重变化等决定采用不同的烧成制度。

(2)以坯件的种类、大小、形状和薄厚为依据。

(3)以窑炉的结构、类型、燃料种类以及装窑方式和装窑疏密为依据。 (4)以相似产品的成功烧成经验为依据。

正确、合理的烧成制度的制订,还应以能用最经济的方式,烧出高质量的瓷件为原则。 3.1 温度制度的确定

温度制度包括升温速度、烧成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速度等参数,并最终制定出适宜的烧成曲线。一般通过分析坯料在加热过程中的性状变化,初步得出坯体在各温度或时间阶段可以允许的升、降温速率等。这些是拟定烧成制度的重要依据之一。具体可利用现有的相图、热分析资料(差热区县、失重区县、热膨胀曲线)、高温相分析、烧结曲线(气孔率、烧成线收缩、吸水率及密度变化曲线)等技术资料。

烧成曲线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 各阶段的升温速度

通常温度上升速率与烧窑所需的全部时间成反比,而各阶段时间的长短又与窑的容积大小、坯体的物理性能、坯的厚度、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燃料的质量等有密切的关系。例如:

① 低温阶段(室温~300℃):此阶段实际是干燥的延续,其升温速度主要取决于进窑坯体的含水量、厚度、窑内实际温差和装坯量。当坯件进窑水分高、装窑量大或坯件较厚时,若升温过快将引起坯件内部水汽压力的增高,可能产生开裂现象。

② 氧化分解阶段(300~950℃):此时坯体尚未烧结,也没有收缩,结晶水和分解气体

的排除可自由进行,所以可作为快速升温阶段。但升温速度的范围仍取决于原料的纯度和坯体的厚度。

③ 高温阶段(950℃~烧成温度):此阶段升温速率取决于窑的体积、温差大小、装窑密度以及坯体收缩情况和烧结范围宽窄等因素。当窑的容积大、温差大、装窑密度高或坯体内黏土和容积含量多、收缩值大、烧结范围窄时,都应缓慢升温。

一般而言,中等升温速度为30-50℃/h;慢速升温为10-20℃/h;快速升温可达100℃/h或更快些。

(2)烧成温度(止火温度)与保温时间的确定

烧成温度与保温时间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制约特性,可以一定程度地相互补偿。通常烧成温度与保温时间之间是可以相互调节的,以达到一次晶粒发展成熟、晶界明显、没有过分二次晶粒长大、收缩均匀、气孔少、瓷体致密而又耗能少为目的。

烧成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坯料的组成、坯料所要达到的物性指标,坯料开始软化的温度和烧成速度的快慢等因素。

通常把烧结至开始软化变形的温度区间称为“烧结温度范围”。在此范围内,烧成制品的体积密度和收缩都无显著变化。对于烧结范围宽的坯料,可选在上限温度,以较短的时间进行烧成;对于烧结范围窄的坯料,宜选在下限温度,以较长的时间进行烧成。烧成温度的确定一般可参考其有关相图,辅助热分析等具体实验数据确定。

保温时间一般在氧化阶段结束转入还原期之前,须进行一次保温(中火保温),至将近止火时又须进行一次保温(高火保温)。保温的目的是拉平窑内温差,使全窑产品的高温反应均匀一致。保温时间的长短决定于窑的结构、大小、窑内温差情况、坯料厚度与大小以及制品所要达到的玻化温度。

(3)冷却速度

冷却是把坯体从高温时的可塑状态降至常温呈岩石般状态的凝结过程。冷却制度是否正确,对制品性能同样有很大影响。对于厚而大的坯件,如冷却太快,由于内外散热不均匀,会造成应力而引起开裂。但高温快速冷却不仅可缩短生产周期,提供大量余热,还对釉层的白度有利。 3.2 气氛制度的控制

陶瓷根据坯料性能的不同,烧成时可采用氧化气氛、中性气氛或还原气氛。按烧成时的焰性也称做氧化焰、中性焰、还原焰。

陶瓷制品各阶段的烧成烧成气氛必须根据原料性能和制品的不同要求来确定。 坯体水分蒸发期(室温~300℃)对气氛没有特殊要求。

在氧化分解与晶型转变期(300℃~950℃),为使坯体氧化分解充分,要求采用氧化气氛。

在玻化成瓷期(950℃~烧成温度),陶器、炻器均采用氧化气氛烧成,而瓷器的烧成可分为两种气氛。北方制瓷原料大多采用二次高岭土与耐火黏土,含铁较少而有机物含量较多,坯体黏性和吸附性较强,适宜于氧化气氛烧成。南方制瓷原料多采用原生高岭土与瓷石,含铁较多而有机物含量较少,坯体黏性和吸附性较小,适宜于还原气氛烧成。

采用还原气氛烧成的瓷器,还原开始前须有一个中火保温的强氧化阶段。此时要采用强氧化气氛。还原初期要采用强还原气氛,烧成后期改用弱还原气氛。 3.3 压力制度及系数

压力制度起着保证温度和气氛制度的作用。全窑的压力分布根据窑内结构、燃烧种类、制品特性、烧成气氛和装窑密度等因素来确定。

倒焰窑中,最理想的是在烟道内形成微负压,窑底处于零压。

一般情况,隧道窑的预热带都为负压,使排烟通畅,吸入少量二次空气,保证转换气幕前都为氧化气氛。窑头压力最好控制在0~-30Pa。若窑头负压过大,窑头密封不好,会吸入过风,增大预热带前段上下温差。预热带中部压力一般控制在-10~-40 Pa,遇热带末端为0~-30Pa。

烧成带保持负微压,使外界冷空气难以入窑,以稳定窑内气氛和高温。搞活保温区保持正压,以利于保证弱还原气氛,防止制品二次氧化。氧化气氛烧成时,零压位控制在烧成带与冷却带之间。还原气氛烧成时,零压位控制在预热带与烧成带之间。零压位要尽量维持不变,便于分隔焰性,使气氛转换分明。零压位的移动会影响烧成气氛。零压位前移说明烧成带压力增大,造成制品氧化不足;零压位后移说明烧成带压力减小,会延长氧化时间缩短还原,造成制品还原不足。

冷却带一般处于正压下操作,要求正压不宜过大、急冷和药味的最大正压力在15Pa以下。其压力分布趋向是冷却带两端正压较大,向中间逐渐减小。

车下压力要求与窑内车面压力相适应,以防止车下冷空气进入窑内增大上下温差,或车面高温气体漏入车下烧坏窑车。一般要求车面压力略高于车下压力。

本章小结

只有掌握了坯体在高温烧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正确地选择和设计窑炉,科学地制定和执行烧成制度,严格地执行装烧操作规程,才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燃料消耗,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w8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