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3-05-04 19: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是指将组装好的主动脉瓣经导管置入到主动脉根部,替代原有主动脉瓣,在功能上完成主动脉瓣的置换,故也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是一种进展性心血管疾病,一旦出现症状,预后很差。TAVR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并相继发布了TAVR的专家共识和指南。目前我国正逐步开展TAVR,为更加规范、安全地进展,特整理此专家共识。

1 适应证和禁忌证

I类适应证: 外科手术禁忌、预期寿命超过1年、症状性钙化性重度AS。外科手术禁忌是指预期术后30d内发生死亡或不可逆合并症的风险>50%,或存在手术禁忌的合并症,如胸部放射治疗后、肝衰竭主动脉弥漫性严重钙化、极度虚弱等。外科手术高危主要是指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评分≥8分的患者。现阶段,对于外科手术高危和禁忌患者,建议由两位或两位以上心胸外科医师评估认定,STS评分作为参考。

1.1 绝对适应症

(1)老年重度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超声心动图跨主动脉瓣血流速度≥4.0m/s,或跨主动脉瓣压力差≥40mmHg,或主动脉瓣口面积<

0.8cm,或有效主动脉瓣口面积指数<0.5cm2/m2。(2)患者有症状,如心悸、胸痛、晕厥,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II级以上(3)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4)解剖上适合TAVR。不同瓣膜系统对TAVR的解剖有不同的要求,包括瓣膜钙化程度、主动脉瓣环内径、主动脉窦内径及高度、冠状动脉开口高度、入路血管内径等。(5)三叶式主动脉瓣。(6)纠正AS后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

同时符合以上所有条件者为TAVR的绝对适应证。外科术后人工生物瓣退化也作为TAVR的绝对适应证。

1.2相对适应症

BAV伴重度钙化性狭窄,外科手术禁忌、存在AS相关性症状、预期术后寿命超过1年、解剖尚适合TAVR,可在有经验的中心尝试TAVR。

1.3禁忌症

TAVR的禁忌症包括:左心室内血栓,左心室流出道梗阻,30d内心肌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20%,严重右心室功能不全,主动脉根部解剖形态不适合TAVR。

2 术前筛选

TAVR术前筛选包括临床评估及影像学评估。临床评估包括:(1)是否需要瓣膜置换术;(2)是否为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3)有无TAVR 手术禁忌症。

影像学评估是TAVR术前评估的重点,包括主动脉瓣、主动脉瓣环、升主动脉及外周动脉解剖情况,以判断是否适合TAVR及选择瓣膜的型号。评估手段包括:(1)经胸超声心动图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形态、功能,瓣膜功能及解剖,主动脉根部的解剖。部分患者瓣环的形态为椭圆形,使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从单一切面测量瓣环不够准确,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弥补该炔(2)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显像。通过三维重建,可以多切面测量瓣环内径,观察瓣环的形状,并可在瓣环平面测量瓣环的周长,继而计算瓣环内径。对于形态非圆形的瓣环,这种方法更为准确。此外,MSCT在评估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瓣膜钙化程度、外周血管通

路以及测量冠状动脉开口高度等方面均不够准确,目前主要用来评估血管入路的情况。冠状动脉造影可用来准确评估是否合并冠心病。

目前,国内TAVR多使用自膨胀式主动脉瓣膜,其一般解剖要求为:入路血管最窄内径≥6mm、无严重扭曲,预计输送鞘管能通过;主动脉瓣环内径、主动脉窦宽及窦高、升主动脉内径符合瓣膜要求;瓣环平面与躯体横断面的角度(即瓣环夹角,目前尚未统一,主要根据医师经验进行选择)合适;冠状动脉开口高度>10mm;主动脉瓣钙化程度适中;无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其中,主动脉瓣环内径为祖安泽置入瓣膜型号的最主要依据。

3.硬件设施、人员及资质要求

3.1 硬件设施

建议TAVR在改装的心导管室或杂交手术室进行。改装后的心导管室大小应该满足摆放麻醉、超声新动态、体外循环等机器设备的要求,并且应该尽量符合外科无菌手术的标准。杂交手术室是一种新型手术室,满足外科手术要求,并同时配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系统,可满足内、外科团队同时上台手术。

3.2 人员配备

建议建立多学科心脏团队,由心内科医师、心外科医师、超省心动图医师、放射科医师、麻醉师、护士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构成。(1)心脏外科医师:在展开TAVR之前1年内,要求实施100例以上SAVR术。(2)心脏内科医师:行TAVR主刀医师,具有丰富的心脏病介入手术经验,年介入手术量在200例以上,且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开展TAVR的前20例应用在有经验的手术医师的协助下完成,完成20例手术以后方可独立进行TAVR。开展TAVR的中心必须有血管外科专科医师。

4 操作要点

建议TAVR在静脉麻醉下、超声心动图及DSA引导下完成。下文以经股动脉置入自膨胀瓣膜为例,阐述TAVR的操作要点。

4.1血管入路的建立

在瓣膜入路血管的对侧穿刺股动脉,置入动脉鞘,放置猪尾导管至主动脉根部,供测压与造影,经静脉途径放置临时起搏器导管与右心室心尖部。从对侧股动脉放置造影导管至入路股动脉前壁的中间。血管穿刺成功

后,可预先放置动脉缝合装置,随后置入动脉鞘管。入路动脉也可以采用切开分离、再行穿刺的方法。入路血管需放置18F引导鞘管,在加硬导丝的支撑、引导下,缓慢将18F 引导鞘管推进至腹主动脉以上。

4.2导丝进入左心室

最常用的指引导管为6F Amplatz-L 左冠状动、脉导管,跨瓣的导丝一般选用直头超滑导丝。直头超滑导丝及Amplatz-L导管进入左心室后,将Amplatz-L 导管交换为猪尾导管,退出导丝进行左心室内压力测定,再由猪尾导管导入塑形后的超硬导丝至左心室内。超硬导丝应塑形成圆圈状,以支撑扩张球囊及瓣膜输送系统。

4.3装载瓣膜

瓣膜装载前应先充分冲洗,整个瓣膜的装载需要在冰盐水中,由护士或专门技术人员装配。

4.4球囊扩张

球囊的选择不宜过大,以扩张后输送系统(catheter delivering

system,CDS)能通过主动脉瓣口为宜, 一般可选择直径16-20mm的球囊。球囊扩张应在右心室快速起搏下进行,起搏的频率应以动脉收缩压<60为宜。当起搏后血压达到目标血压值时,快速充分地扩张球囊,快速抽瘪球囊,随后停止起搏。球囊充盈、排空应快速,总起搏时间应小于15s,以免长时间低灌注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也有学者主张不进行球囊预扩张而直接置入瓣膜。

4.5释放瓣膜

瓣膜释放前,应将猪尾导管放置在无冠窦的最低点,行主动脉根部造影。参考术前MSCT测量的角度,调整DSA投照角度,使得3个窦下方在同一平面。整个瓣膜释放过程都是在此角度下完成。在瓣膜释放过程中CDS系统应贴近主动脉弓的外壁,以减少CDS弯曲所产生的张力,加强其稳固性。以猪尾导管最低点作为瓣环的参考线。自膨胀瓣膜释放前最佳置入深度为4-6mm,释放后最佳深度为4-6mm将输送系统送至主动脉瓣环水平后,行主动脉根部造影,调整瓣膜至最佳高度后,开始缓慢释放瓣膜.当瓣膜打开约一半面积时,复查主动脉根部造影.适当调整并确认瓣膜处于合适高度后,快速释放瓣膜.在瓣膜完全释放前,复查主动脉根部造影.此时,若瓣膜位置过低,可以后拉输送鞘,以调整瓣膜的位置.此后撤回猪尾导管,最终释放瓣膜,瓣膜完全释放后,复查主动脉根部造影。

4.6退出CDS及缝合血管

瓣膜释放好,位置、效果满意后,撤回CDS在手术结束前应常规地从对侧股动脉行入路血管造影,以排除入路血管并发症。入路血管的止血可采用外科缝合、ProStar或ProGlide缝合等方法。球囊扩张瓣膜(Edward瓣膜)的TAVR操作要点除了瓣膜释放过程不同外,其余操作与自膨胀瓣膜的TAVR相似。球囊膨胀瓣膜由于支架更短,所以对瓣膜支架定位精确度要求更高。精确的瓣膜定位需要在猪尾导管造影或者TEE引导下完成。一旦精确定位后,Edward瓣膜释放过程较为简单,在10-20s 内完成。先快速心室起搏,使得收缩压降到60mmGg以下,然后迅速扩张、抽瘪球囊以扩张、释放瓣膜。

5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为了统一各并发症的定义,方便各研究之间的对比,瓣膜学术研究联盟(valve 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VARC)发表了TAVR临床研究重点标准定义。以下为常见并发症。

5.1传导阻滞

TAVR可引起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传导阻滞的发生率:CoreValve自膨胀瓣膜为20%-40%,Edwards 瓣膜<10%。90%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在TAVR术后1周内,但有些病例发生在术后1-6个月。避免将瓣膜支架植入太深(>6mm),避免选择直径过大的瓣膜,对已存在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选用Ewards瓣膜,选择适当的、内径小的扩张球囊等措施,可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

5.2瓣周漏

大多数的患者瓣周漏为轻微至轻度,且随着时间延长可能减轻。使用球囊后扩张可以减少瓣周漏。若此方法无效,严重瓣周漏病例可尝试再次植入瓣膜支架(瓣中瓣技术)。避免选择瓣膜过度钙化病例、选择合适型号的瓣膜、瓣膜深度的准确定位,可以发生瓣周漏发生。

5.3 脑卒中

TAVR术后30d脑卒中发生率为(3.3±1.8)%,1年内发生率为(5.2±3.4)%。TAVR相关的脑卒中可能是输送系统经过主动脉时导致主动脉斑块脱落引起,也可能是球囊扩张使得主动脉瓣上钙化物质脱落造成。术中应避免反复操作,减少操作次数,这样可能减少卒中的发生。高危患者

可考虑使用脑保护装置。目前相关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为了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发生率,TAVR术后3个月内应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5.4 局部血管并发症

随着18F及14F CDS的应用,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仍可达到10%。避免选择内径过小、过于迂曲的入路血管,避免粗暴操作,可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血管病并发症,可采用外周血管球囊、外周覆膜支架,必要时进行血管外科手术处理。

5.5 冠状动脉阻塞及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阻塞及心肌梗死是TAVR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TAVR冠状动脉阻塞的主要机制是钙化的自体瓣膜上翻堵住冠状动脉开口。此外,瓣膜支架放置过高,可使得裙边挡住冠状动脉开口,也可引起冠状动脉阻塞及心肌梗死。术前应评估瓦氏窦宽度、高度以及冠状动脉开口高度(应>10mm),对于解剖结构不合适的患者应避免行TAVR。术中应避免将瓣膜放置过高,并行主动脉造影,确认冠状动脉开口不受阻挡。

5.6 其他并发症

(1)心包积液发生率15%-20%,心脏压塞发生率2%左右。为了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应将加硬导丝头端塑形成圆圈状,进输送鞘管时应固定好加硬导丝。直头导丝进左心室时,应避免用力过猛,引起主动脉窦部或者左心室穿孔。(2)主动脉夹层、撕裂是TAVR的致命并发症。准确地测量主动脉瓣瓣环大小、勿使用过大的扩张球囊,可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3)瓣膜的脱落及移位目前已少见。避免选择过小的瓣膜可防止该并发症的发生。(4)急性肾功能损害也是TAVR常见的并发症,且与患者预后相关。

6 特殊情况的TAVR

6.1 BAV

目前欧美尚未将BAV钙化性狭窄列入TAVR适应证,仅有一些有经验的中心在尝试进行TAVR1920,特别是对外科手术禁忌的患者,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支持。与经典的三叶式主动脉瓣相比较,BAV重度狭窄的典型病理改变有:瓣环呈椭圆形、瓣叶大小不对称、瓣叶的钙化严重而不均匀、常合并有升主动脉疾病等,其特殊的解剖学特点可干扰术前对患者瓣膜、瓣环等的评估,可致置入的瓣膜难以充分扩展、贴壁,增加瓣膜置人后

移位、瓣周漏、冠状动脉堵塞、瓣环破裂、主动脉夹层等的发生,瓣膜功能的持久性以及TAVR的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6.2瓣中瓣

外科手术主动脉瓣换瓣的生物瓣使用年限一般为8~15年,当其蜕变、功能逐渐丧失时,二次外科手术换瓣往往为高危或手术禁忌,使许多高龄、合并症多的患者失去了手术机会。TAVR的瓣中瓣技术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213。操作技巧和手术要点:(1)完善术前准备,明确生物瓣的类型、尺寸以及病变类型(如狭窄、反流或合并存在)了解病变瓣膜的ⅹ线影像,确定瓣膜置亼深度的参照;(2)减少预扩张的次数,以反流为主的病变可不做球囊预扩张,以降低卒中的发生率;(3)避免瓣膜置入过深,以Core valve为例,最佳的置入深度为2~4mm。

6.3水平型主动脉( Horizontal aorta)

水平型主动脉与瓣环平面角度大,瓣膜通过和瓣膜释放前的定位

( Alignment)困难,导致完全释放后瓣膜移位、瓣周漏、传导阻滞需植入起搏器、二尖瓣功能受影响等的发生率大大增加。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如下:(1)瓣膜通过困难时,可用抓捕器( snare)辅助,尤其是在因为瓣周漏严重需要置入第二个瓣膜时;(2)在选择的血管入路上,经锁骨下和升主动脉途径

能够明显降低瓣膜释放过程中的张力,增加瓣膜释放的可控性。选择升主动脉途径同时有助于同轴,对瓣膜的成功置入有很好的帮助。

6.4瓷化主动脉

瓷化主动脉患者主动脉壁有广泛的环形或近似环形钙化。此类患者在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切口缝合等方面存在不利之处,围术期脑卒中和主动脉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瓷化主动脉是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相对禁忌证。TAVR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是,瓷化主动脉患者动脉硬化严重,常伴有其他血管路径如股动脉的狭窄,如操作不慎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1)TAVR术前需进行仔细评估,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2)术中熟练操作,减少操作的次数,尤其是避免瓣膜脱入升主动脉或将瓣膜拉出体外而需要再次置入,减少已部分释放的瓣膜触碰到钙化的主动脉而引起脑卒中和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6.5血管入路不良

当股动脉不适合作为血管入路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锁骨下动脉、升主动脉、髂动脉、颈内动脉、心尖等其他途径,临床实际中以锁骨下、升主动脉和心尖途径最为常用。应用锁骨下动脉入路,从穿刺点到瓣环的距离比较短,输送系统的整体张力低,对瓣膜释放的控制反而比经

股动脉途径有利,但需要外科医师帮助分离左锁骨下动脉、缝置荷包。当股动脉途径和锁骨下动脉不合适时,升主动脉途径可作为备选。

6.6 冠状动脉开口位置低

在瓣膜置入过程中,若发生冠状动脉口堵塞,将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心原性休克,需要紧急血运重建[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死亡率高。手术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1)术前通过CT和造影仔细评估主动脉根部的解剖结构,冠状动脉开口高度至少大于10mm,主动脉窦需满足瓣膜类型要求的最低宽度,部分瓣叶大小和钙化不对称的患者需要进行特别分析;(2)在瓣膜类型的选择上,选择自膨胀式瓣膜的冠状动脉堵塞的风险较低;(3)对于冠状动脉堵塞风险高的患者,在允许的情况下将瓣膜选小一号、置入适度深一些,可降低冠状动脉堵塞的风险,但瓣周漏的发生率可能会增多;(4)采用Balloon Sizing技术,即在球囊扩张、主动脉根部注射对比剂时,观察冠状动脉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瓣膜置入后是否会影响冠状动脉血流;(5)支架预埋技术,即置入瓣膜前,在可能堵塞的冠状动脉预埋支架,若发生冠状动脉闭塞,可及时将支架拉到冠状动脉口并释放,从而保护冠状动脉。

6.7 瓣膜极度钙化的AS

这类患者瓣膜极度钙化、钙化团块巨大,容易导致CDS难以跨瓣、瓣膜支架无法充分展开、严重瓣周漏、需要球囊后扩张等不利情况,对这类患者进行TAVR应谨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w4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