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论》、“书信选”、《德意志意识形态》、《从空想到科学》重点、难点解读

更新时间:2024-01-08 00: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吴向东: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也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代表经典著作大纲编写组,向各位老师汇报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四篇著作的一些思考。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秋天到1846年5月编写的两卷的著作。第一卷批判了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麦·施蒂纳的唯心史观,第二卷批判了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出版。我们这次大纲主要节选了《第一卷第一章 费尔巴哈》。之前,许多版本的原著选读,都没有介绍《德意志意识形态》。2011年6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编译局组织编写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这个读本选了经典著作25篇,所选篇目经过中央审定批准。其中就包含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这次研究生教学大纲也选了这一篇目,主要考虑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极其重要的著作,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他们自己的哲学见解,即唯物史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学术界一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有一个从黑格尔主义到费尔巴哈哲学再到自己哲学的转变过程。前面丰老师已经给大家介绍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哲学,提出了自己的科学的实践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清算他们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批判了当时在德国流行的哲学意识形态和所谓真正社会主义,系统阐述和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所以通过对这本著作的研读,不仅可以使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内涵和革命性变革,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过程。

我们节选了第一卷的第一章。第一卷共三章,第2章和第3章是《圣布鲁诺》和《圣麦克斯》,这两章是马克思对来自他人的批判所作的反批判,被马克思视为定稿。第1章的写作从1845 年9月一直持续到1846年下半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修改过此手稿,最后仍未完成。这也导致这一章现在有不同的版本。但是这一章却是最重要的,它详尽阐述了唯物史观,集中体现了该书的精华。

马克思在著作里头讲过一段话,“因此,我们在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先提出一些有关德国哲学和整个意识形态的一般意见,这些意见要进一步揭示所有代表人物共同的意识形态前提。这些意见将充分表明我们在进行批判时所持的观点,而表明我们的观点对于了解和说明以后各种批评意见是必要的。”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为了批判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麦·施蒂纳以及德国真正社会主义,首先阐明了自己的哲学见解,

也就是他们的唯物史观。

本篇有这样几个重点:

第一,关于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

我们知道,理论的前提和历史的前提是一致的。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青年黑格尔派,他们的哲学都是意识哲学,认为世界是受观念支配的,思想、概念是决定性的本原。马克思说:“黑格尔完成了实证唯心主义,在他看来,不仅整个物质世界变成了思想世界,而且整个历史变成了思想的历史。”“按照黑格尔体系,观念、思想、概念的产生,规定和支配人们的现实生活,他们的物质世界,他们的现实关系。他的叛逆的门徒从他那里接受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所有的德国哲学批判家们都断言,观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支配和决定着现实的个人,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所以,德国的意识哲学,精神哲学,用精神、理性去解释历史,把绝对观念作为历史的前提。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他们所做的就是用观念反对观念,用词句反对词句。尽管讲的震撼世界的词句,却是最大的保守派。

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就接受了费尔巴哈的颠倒的方法,批判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在形态中,针对德国意识形态家的这种抽象的形而上学,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方法论的变革,拒斥一切形而上学,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观察我们的现实生活,马克思发现:”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里,我们注意到,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所谓不是任意提出的,就是不是抽象个体的主观性,不是”怪想”;所谓不是教条,就是不是范畴规定、思辨逻辑,不是出于理论态度。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观察、经验实证的方法,强调从现实出发,其结果是:确认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是现实的个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不再是抽象的观念,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对对现实的个人进行了解释,主要强调两点:一点是现实的人是依据一定的物质条件从事活动的人;另一点是现实人的活动构成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分别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由新的需要引起的再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教学大纲》对这点进行了说明,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二,关于唯物史观的实质。”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批评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德国意识形态家们,说他们是唯心主义,其实质就在于这些意识形态家用观念解释物质世界,解释社会历史。也就是说用意识解释存在。马克思否定了德国的意识哲学,强调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意识就起源来说,它是社会的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的产物,意识就内容来说,它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个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这就点出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实质。即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

第三,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有着自己富有鲜明特色的论述,涉及到生产力、交往形式和分工等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没有这些内容,就没有现在教科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个内容,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从原理的层面上看,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觉得需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揣摩原著中的论述和逻辑。第二,注意马克思关于分工、交往这两个概念及其思想的论述。学术界这些年对这两个概念也有较多的讨论,已经注意到了他们的丰富内涵和理论意义。

本篇有以下几个难点:

第一,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概念。学术界这些年来对马克思的这个概念已经比较关注,多有研究。但是,现有的研究仍然是开放的。要理解这个概念,我们认为,一方面,需要放在思想史中,特别是联系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所包含的活动原则与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所包含的感性原则,理解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对他们的扬弃。另一方面 ,需要联系文本,理解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所具有的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起点的意义。

我做一些解释。费尔巴哈说:“一种新的原则,经常是带着一个新的名称出现的,就是说,它将一个名称从低级的、从属的地位提升到君主的地位,将它当成最高的称号。”也就是说哲学中的最高概念,往往表征着一个原则,新的概念,就意味着新的原则。

黑格尔的最高概念是“绝对观念”,是主体,也即实体、上帝。这种主体,是无限的活动或者自我活动的,这种活动的形式,就是思辨的逻辑或思辨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所展开、

所实现的,正是主体之最高的自发性或自由。所以,我们看到,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中包含着活动的原则。也正因为这样,马克思在《手稿》中,高度肯定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积极成果:“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问题是:这是一种无实在性的抽象。费尔巴哈说是一种脱离感性的纯粹精神的抽象的活动。

费尔巴哈洞察到了黑格尔哲学的秘密,他直截了当地用“现实的人”取代“绝对观念”,把“现实的人”理解为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力图以“现实的人”为基本原则来理解世界。他由此而做出“世界是人的世界”、“人和自然”、“人和人的统一是哲学的最高原则”这样一些论断,这的确打中了黑格尔的要害。然而,可惜的是,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仅仅是感性的、对象性的人。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因而,“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着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最后费尔巴哈只能违背他本人的意愿返回到人的抽象实体和抽象的本质,人的“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而他所面对的存在世界也变成了外在的、冷漠的、贫乏的、抽象的世界,费尔巴哈悲剧性地复辟了旧哲学的种种抽象观念和弊端。

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现实的人”的意趣,同时又批判吸收了包含在黑格尔“绝对精神”乃至整个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活动原则,扬弃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的现实的人”的概念,将现实的人理解为从事感性物质活动、物质生产活动也即实践着的现实的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从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界定来看,我们必定就可以理解,这里的“现实的个人”不是纯粹的存在,而是历史的存在,他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历史的;既是给定的,又是人自己创造的。应该说,“现实的个人”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马克思以此为基点去理解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去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去理解意识和思维,现实世界进而被理解为在人的感性物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自然、社会和人的统一。从这里,我们能够理解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起点的意义。

第二,如何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尽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就曾提到意识形态这个词,但是,

他正式讨论意识形态理论则是始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而我们知道,由于理论自身和现实的缘故,“意识形态”概念及其理论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和领域。人们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和特征,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历史阶段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和争论。在这一系列问题中,最基础的问题是:究竟如何理解意识形态的性质?或者说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幻的虚假的观念,还是思想体系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除了批判性向度,是否包含建构性向度?

国内外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是一个否定性概念,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虚假性和欺骗性的意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欺骗性的虚假意识,应该从经济、政治等领域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在意识层面所出现的颠倒的状况以实现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之后,意识形态概念的社会批判性及其内涵逐渐弱化,逐渐出现肯定性和描述性意义,从恩格斯到伯恩斯坦、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这种转变越来越明显。到了列宁,意识形态内涵已经完全转变,其原有的否定性意义已经完全失去,意识形态变成一种思想体系,是一个中立的概念。在列宁看来,并不是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是非科学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虚假的,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科学的,尽管二者都被认为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但他认为前者反映的是虚假事实,而后者反映的是客观实际。意识形态是一种与独特阶级利益相联系并对其进行反映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各自拥有代表其利益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也变成一个独特的斗争领域。

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概念存在多义性,如作为唯心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化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幻想等。也有学者提出,意识形态概念在马克思那里存在着历史流变。

我们认为,这里需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马克思的文本,首先关注《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其次,引导学生在思想史的视域中去讨论意识形态理论。也就是说,不仅限于《形态》,还要关注《形态》之后马克思的一系列著作,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等。再次,注意论域的开放性,尤其关注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关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

就《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我们提出这样的看法,供参考: 第一, 意识形态具有批判性向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意识形态是指用观念、概念解释世界的唯心主义,马克思把包括黑格尔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和德国各种所谓的社会主义者都称为意识形态家,并认为他们的理论和学说不仅具有思辨性、抽象性和非批判性特征,而且还遮掩了现实关系。同时,马克思说,任何占统治地

位的思想都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统治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本阶级的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以此掩盖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由此而对社会中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关系不平等分配进行辩护。因此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编造出来的幻想。

第二,意识形态具有建构向度。也就是说,意识形态的中性含义在《形态》中已经存在。人们的“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有意识的表现,而不管这种表现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如果这种“表现是虚幻的,如果他们在自己的观念中巴自己的现实颠倒过来,那么这又是由他们的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他的狭隘的社会关系造成的。”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表明,唯物史观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总是由社会生产力推及并解释生产关系,再由生产关系推及并解释阶级的政治关系及其制度,最后才由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推及并解释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关系的。这是马克思所说的“从地上升到天上”地解释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文化现象的唯物主义路线。这种采取这种从经济而政治、再到精神文化的理论推及和解释,实际上遵循着以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为顺序的动因关系的历史逻辑,实际上也从功能上揭示了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反应机制,彰显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和政治功能。也就是说在这里,意识形态已经是“观念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了,作为社会整体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了各种思想观念和各种理论,就是一切社会意识的总体。因此,在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中,意识形态的含义除了作为批判工具的否定性意义之外又被作为一个描述性的中性的概念,作为一种阶级意识,它的内容和功能由其意识主体的阶级性决定,它的内容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假的;它的功能可以是进步的,也可以是保守的。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建构作用就是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提供合法性证明,保证自己服务的经济基础顺利发展。

总的来讲,正像马克思所表达的那样,它的哲学是一种哲学的革命,它也是一种革命的哲学。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经典著作。这

是恩格斯将《反杜林论》引论中的“概论”、第三篇的“历史”和“理论”两章加以改写而成的独立著作。它的内容比较清晰,主要是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贡献和理论缺陷;阐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原理,阐明两大理论是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些内容,大家都十分熟悉,相关内容也会在其他篇章的介绍中涉及到。总体上看,这篇原著,我们觉得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是对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自觉。也就是说,它不是简单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而是系统、深刻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说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必然。所以,它是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一种理论自觉。列宁说它“概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这是理论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第二,它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这部著作中,我们看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主义学说的内在关联,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这一点也是当前学术界所特别关注的。

第三,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读起来非常通俗凝练。马克思称它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面,这本书就被推荐为干部重点学习的五本书之一。建国前夕,1949年2月这本书又被定为干部的必读书目之一。

这本书在理论上的一个重点,就是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必须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思想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去完整地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原理,进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发展路径。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理论界习惯于把马克思主义分解为不同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种分类研究还被学科建制化。无疑,这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化,或者说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必经的阶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又制约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而且还会制约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组成部分内容的深化理解。

事实上,马克思本人不是专门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理论家,他是一个思想家,理论家,他的代表作《资本论》并非专门的经济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政治学著作。在马克思那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思想是紧密交融在一起的思想整体。从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看,马克思的政治批判、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是交织在一起的。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识到正是在政治经济学的领域内隐藏着人类关系的根本问题,他从政治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把针对副本的批判,推进到针对原本

的批判,把哲学研究同政治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把异化和劳动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力图解决历史之谜,论证共产主义。在这里,他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次结合在一起。

1859年1月,马克思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从总体上概述了自己学术研究的基本进程。大家看这段话,他说“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 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 18 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这个结果就是唯物史观。马克思通过经济学研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反过来,历史唯物主义又成为他进一步研究经济学和创立自己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并运用这种理论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出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其理论结晶就是《资本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与资本批判密切相关、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机结合。

恩格斯在《发展》中,重点论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如何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成为现实。按照唯物史观,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的历史,阶级是经济关系的产物,全部上层建筑要由经济基础来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发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完成。

恩格斯的论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内部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把马克思主义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同整体割裂开来,都会使它丧失自己原有的性质,并导致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曲解。有一段话非常有道理:“在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壁垒分明、互不关联的研究平台上, 以某种十分局限的专业眼光来孤立地面对作为 ‘哲学家的马克思’、 ‘经济学家的马克思’ 和‘革命家的马克思’, ??众人都自以为把捉到了马克思,然而却没有一个人真实和有机地把握了一个完整的马克思。”

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相互开放性和整体性。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些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不是外在并加的关系,而是有着内在贯通,是有机联系、互相渗透的一块整钢。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就不会获得当代高度;不去研究当代经济理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缺乏现实的内容,流于空洞和抽象。

人民大学陈先达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把这段话念出来,我们一起来分享,陈老师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旦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同平均共产主义或空想社会主义没有什么两样;反之,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离开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然会跌入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怀抱。同样,如果无视无产阶级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无视社会经济现象,特别是对新出现的经济现象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重新回到繁琐、脱离生活的经院哲学。”我觉得这句话说得非常精辟,深刻,也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思想。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这本书写于1886年,恩格斯主要是借评述施达克的小册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这个机会,能够系统地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同时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该书共四章,第一章,论述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革命意义及其内在矛盾。第二章,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理论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性质。第三章,批判费尔巴哈宗教哲学和伦理学的唯心主义。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变革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现在这个大纲是节选了这本著作的第一章和第三章,为什么要节选这两章,主要考虑它讨论问题的当代价值,同时也考虑到避免与其他著作重复。

由此,关于这本著作的重点,我们理解可能有这样三个:

第一,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革命意义及其内在矛盾。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恩格斯论述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强调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并由此进一步指出辩证法的普遍性。黑格尔自己并没有明确地作出按照其方法必然要得出的革命结论,他的哲学的革命方面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窒息。但黑格尔哲学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哲学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切地认识世界的道路。

如何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恩格斯通过剖析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阐明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黑格尔看来,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因而决不是一

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必然的东西归根到底会表明自己是合理的。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因为一切事物都在发生变化。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这样,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第二,批判费尔巴哈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施达克认为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理由是他相信人类进步、正义等。恩格斯说施达克找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找错了地方。费尔巴哈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主要表现在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上。在宗教观上,费尔巴哈有两个观点:一是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心灵关系神圣化、当作宗教,二是认为宗教的变迁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恩格斯针对这两点进行了批判。恩格斯还批判了费尔巴哈伦理学的贫乏和肤浅,其道德基本准则的贫乏、空泛,软弱无力,并指出费尔巴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源在于他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意义以及脱离现实的革命斗争。在这里,可以结合《提纲》《形态》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来思考。

第三,阐释《费尔巴哈论》的当代价值。根据恩格斯的讨论主题、思想内容和思想方法,我们特别注意这样两点:

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费尔巴哈论》通过对黑格尔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性分析,不仅说明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而且说明了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唯心主义,以及费尔巴哈不了解现实人的实践活动与意义,揭示了德国古典哲学乃至整个近代哲学由于其内在矛盾和时代变迁而发生根本转向的必然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把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当作出发点,并置于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克服费尔巴哈哲学的弱点,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这对我们今天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再次切中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根本问题,延续和深化了自20世纪80年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解释之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人们用”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来称呼和命名马克思主义哲学。狄慈根、普列汉诺夫、列宁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斯大林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国际时期的梅林、拉法格、拉布里奥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等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历史唯物主义”。我国学者20世纪80年起在

反思传统教科书的基础上,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解释之争,近年来,许多学者更倾向于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名称的不同实际上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和根本性质理解的差别。其实,新哲学核心观点的确立及其在自己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贯彻也就决定了其自身的根本性质。我们认为,实践的活动与观念是一种辩证的活动与观念,也是一种历史的活动与观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这里,实践、辩证、历史不是指某种研究领域和对象,而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原则和方法,表达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概念中包含着辩证法的原则和历史的原则,所以,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三个主义,而是具有内涵的一致性,从三个侧面分别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维度及其实践性,辩证法维度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历史维度及其历史的方法和原则。在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是最为核心的。

深刻把握哲学的时代性和阶级性。《费尔巴哈论》在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分析中,始终贯穿着恩格斯对哲学与时代、哲学与阶级之间关系的把握,这不仅使得对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合理内核以及局限性的分析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对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正确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费尔巴哈论》在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分析中,始终贯穿着恩格斯对哲学与时代、哲学与阶级之间关系的把握。黑格尔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先导,黑格尔革命的方法与体系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使人们不可能正确理解历史上重大的阶级斗争;费尔巴哈的道德论是完全适合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费尔巴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重要根源在于德国的状况,使他和现实世界最后分离。这里,我们看到,恩格斯把哲学和时代、阶级联系起来分析,这就使得对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合理内核以及局限性的分析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现当代各种哲学思潮的性质和特点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也对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正确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克思本人也是这样。梅林在《马克思传》中说道:”卡尔·马克思对最高认识的不倦的追求,是发源于他内心的最深厚的情感的。正像他有一次率直地说过的,他的'皮肤不够厚',不能把背向着'苦难的人间'“。马克思也曾经说:”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如果一个人愿意变成一头牛,那他当然可以不管人类的痛苦,而只顾自己身上的皮。”马克思主义也从来不是少数精英的学说,不是价值中立的抽象观念,它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者社会

化了的人类,它自觉地、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代表着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大众变革社会实践,实现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

在社会利益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坚持人民大众众的立场意识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毫无疑问,从少数的”有钱阶级”、”有闲阶级”出发与从最广大人民群众出发所遇到的问题是很不相同的;对问题的看法、态度和结论也是会有非常大差别的。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关心人民疾苦,倾听人民呼声,研究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攸关的问题;要坚持用人民利益标准去思考和回答问题,为人民群众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寻找现实的道路;要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思想里,并用人民群众懂得的语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成为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四、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

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具有特殊的科学价值。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通信中一再谈到他们学说的各个方面,说明了最新的、最重要的和最困难的问题。所以,值得我们去关注、阅读和阐释。

这里选了五封信,有两封是马克思的,一个是:《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是1877年写的,一个是《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它主要是讨论、回答俄国农村公社和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

恩格斯的信选了五封,这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分别是《致康拉德·施米特》;《致约瑟夫·布洛赫》;《致康拉德·施米特》;《致弗兰茨·梅林》;《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 》,通常称恩格斯19世纪90年代历史唯物主义通信。它主要是驳斥资产阶级学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内机会主义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细致阐发了关于唯物史观的一些问题。

这里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马克思在书信中主要探讨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关于东方社会道路问题,学术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热烈讨论,20世纪末,由于,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话题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很有必要,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更加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根据马克思的文本,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生产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既没有提供肯定也没有提供否定俄国农村公社生命力的论据。俄国的公社不同于较古的公社,是古代社会形态的最近形式,具有公私二重性。这种二重性能够成为它的巨大生命力的源泉,也可能逐渐成为公社解体的萌芽。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俄国农村公社所具有的独特历史环境使得它有可能成为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在现实中,俄国公社正遭遇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损害,因此,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还需要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这一外部推动。

难点:如何理解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新探索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可能发展道路的探索主要着眼于农村公社自身的二重性、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它与现代世界之间的联结方式,以及当时的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最好的机会等,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方法论,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以及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与具体历史民族发展的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对于理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特别是在当代世界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个重点是关于历史辩证法。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通信,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法;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合力论思想;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这里凸显的历史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时,为了反驳论敌,批判历史唯心主义,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

恩格斯晚年则主要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历史的辩证法。举一例: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里不是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而是说它的决定作用具有根源性和最终性。同时,恩格斯指出了上层建筑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反作用。他还特别强调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

恩格斯在通信中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法、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以及历史合论的论述,批驳了机会主义者和资产阶级学者对唯物史观的篡改和歪曲,揭示了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完备化和具体化。这不仅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也为我们回应当代西方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各种歪曲,以及回应现代西方历史哲学或者以历史事件的不可预测性,或者以历史意识的主观

性或特殊性来否定历史规律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

第三个重点是方法论意义。无论是马克思的两封通信,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讨论,还是恩格斯晚年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都渗透着、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思想。这个思想我们在提纲里头做了概括,我这里特别强调这样一点,恩格斯在他的历史唯物主义通信里头说到,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研究工作的指南,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地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够做出许多成绩,就能够超群出众。我想这个方法论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归根到底要学习他的方法,我们博士生各个专业都有,恩格斯说的很清楚,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观点,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

这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这样几个问题。我这一讲就讲完了,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w3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