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力和运动

更新时间:2024-06-09 22: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子/备/课/模/板/

徐州三十五中学初二物理教案

教师:魏勇 上课日期:2010年5月10日星期一 课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 仪器 教学 程序 §9.1二力平衡 课时 1 1、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团队精神 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小卡片、细线、滑轮两个、铁架台、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 教 学 过 程 一、讲授新课: 1、看P62图分析:静止在桌上的花瓶、在青藏高原上匀速行驶的列车、静止的叠石、起重机匀速起吊的货物。 提问:a、这些物体各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呢? b、他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呢? 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作平衡力。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作二力平衡。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需要什么条件呢?学生进行猜想。 根据猜想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验证。 备 注 [实验探究一]: 学生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提示: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决定力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从这三个要素来考虑。) 学生选择器材,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最后由学生报告实验结果。 1)、使用在小卡片的两个力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时,卡片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2)、使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卡片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3)、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两个力在

1

/电/子/备/课/模/板/

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 [结论]:(学生归纳出)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即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满足条件的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 [实验探究二]:(学生实验) 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挂100g砝码,让弹簧测力计按下列要求运动,观察可能出现的现象,分析受力情况。 1)、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 2)、在竖直方向匀速运动; 3)、从静止开始突然向上运动; 根据1)、2)两种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 结论: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应用]:学生举例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回答:[书本(重力、支持力);电扇(重力、拉力);老师手中的粉笔(重力、静摩擦力)等等] [生活、物理、社会]: 二、课堂练习:P64 1、2、3、4 三、布置作业:完成探究训练第一节内容。 §9.1二力平衡 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作平衡力。 板书 2、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作二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即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课后记

2

/电/子/备/课/模/板/

徐州三十五中学初二物理教案

教师:魏勇 上课日期:2010年5月11日星期二 课题 §9.2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解释简单的力和运动的现象。 课时 2 (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并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2.过程与方法 教学 目标 (1)乐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与过程。 (2)主动参与实验活动并观察实验中的现象,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猜想、推理与总结。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在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过程中,进行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激发学习与探究物理规律的欲望与动力。 (2)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重点 难点 教学 程序 一、新课引入: 演示实验:在桌面上推动物体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立即停止. 演示实验:在桌面上再推动物体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产生运动或继续保持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动或就要停下来.”即:物体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运动和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此学生容易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原本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新课讲授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活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提出问题:如果运动着的物体只受到阻力的作用,当阻力变小时,物体运动的路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设计验证实验: 介绍与观察教材图9-4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其目的是什么?(到达水平面时速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2)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理解惯性并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3

/电/子/备/课/模/板/

度相同) ②让同一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表面上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③几次实验中是否需用同一辆小车? 收集证据与实验探究: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并比较每次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将实验探究结果记录在书本的表格内。 分析与结论: ①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②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③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④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⑤根据上面的实验进行推理,若没有阻力,小车将会怎样运动?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其运动的路程越长,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时间越长,当物体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时,物体运动的时间将越来越长,如果受到的阻力为0,物体将永远沿直线运动下去。 2、总结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简介伽利略理想实验,伽利略根据实验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运动.笛卡尔的补充“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总保持”.即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不可能转变为静止.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力的情况.虽然世界上没有真正不受力的物体,但大量的事实可以验证这一定律是正确的. 现实世界中,一个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并不是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而是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其效果相互抵消了 三、知识总结与巩固练习:探究与训练第二节内容 §9.2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板书 2、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总保持”.即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状态. 3、研究方法:科学推理法 课后记

4

/电/子/备/课/模/板/

徐州三十五中学初二物理教案

教师:魏勇 上课日期:2010年5月13日星期四 课题 §9.2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解释简单的力和运动的现象。 课时 2 (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并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2.过程与方法 教学 目标 (1)乐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与过程。 (2)主动参与实验活动并观察实验中的现象,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猜想、推理与总结。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在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过程中,进行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激发学习与探究物理规律的欲望与动力。 (2)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重点 难点 教学 程序 一、复习提问: 1、对阻力实验中的设计的理解?2、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二、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课本图9-5(a)中最下面的棋子受到力的作用后飞了出去,而上面的棋子在水平方向仍保持静止;(b)中弓弦恢复原状后运动的箭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飞出去;(c)中汽车启动时,车中的人由于要保持静止状态而向后仰;(d)紧急刹车时汽车不会立即停止,而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四幅图说明了原来静止的物体仍要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其实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在物理上称为惯性。 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①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性质,原来是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②惯性的“惯”可以理解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一惯性”或“习惯”。也就是说:物体一但具有了一定的运动状态后就不会轻易改变,除非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了原有的运动状态。 ③惯性是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任何物体无一例外都具有惯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2)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理解惯性并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5

/电/子/备/课/模/板/

性。 ④惯性的概念最初来自于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① 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和其他任何因素如是否受力,是运动还是静止,速度的大小等均无关。 解释惯性现象的几个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并弄清研究对象及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其他物体所处的状态。 (图a中研究对象为上方的棋子,与对象有关的其他物体是最下面的棋子。) ② 力使与研究对象相关联的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尺子施加的力使最下方的棋子受力而飞出去。) ③研究对象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最后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出现上述现象。) 活动:观察惯性现象 请运用书本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看哪位同学设计的合理、操作简单并且效果明显。 学生活动1:把一张纸条压在竖直放的钢笔帽下,迅速抽掉纸条,而钢笔帽静止不动 学生活动2:竖直叠放五枚棋子,用长塑料尺迅速打下面的棋子,上面的四枚棋子并没有倒下,而是落在原来位置的正下方。 学生活动3: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 学生活动4:走路者遇到障碍物时会跌到 学生活动5:把杯中的水倒掉 总结归纳: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具有的这种性质就要表现出来。 阅读“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时的安全防护”交流:高速公路上行车时,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有哪些与惯性有关的交通安全规定? 三、知识总结与巩固练习:P68 1、2、3 补充习题第二节 四、布置作业:探究训练第二节内容 §9.2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时) 1、惯性:物体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板书 2、注意: (1)惯性不是力,不能“受到”,只能说由于惯性或具有惯性。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3)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课后记

6

/电/子/备/课/模/板/

徐州三十五中学初二物理教案

教师:魏勇 上课日期: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 课题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2)知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教学 目标 2.过程与方法 主动参与实验活动并观察实验中的现象,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猜想、推理与总结。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分析,激发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是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重点 难点 教学 程序 一、复习提问 1、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牛顿第一定律还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也就是说,力能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能使物体的速度加大 或减小,也能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运动状态的原因 2、学会由物体运动情况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或由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力和运动的关系)。

§9.3 力和运动的关系 课时 1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2)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理解惯性并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物体不受力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物体受平衡力 7

/电/子/备/课/模/板/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 (1)物体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物体减速 (2)物体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物体加速 (3)物体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物体做曲线运动 3、对本章重要知识的归纳总结。 受力情况 理想情况 现实情况 板书 不受力 受一对平衡力 受一对非平衡力 所处状态 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遵循规律或满足的条件 课后记

8

/电/子/备/课/模/板/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vw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