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的词类

更新时间:2023-10-26 17: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代汉语 语 法

第一章 古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即根据词和词之间的结合能力而划分的类。如根据是否能受数量词修饰并不受程度副词修饰的语法功能,我们可以划分出普通名词这一类。在划分词类的过程中,词义也可作为一种虽不严密,但却迅速的判定依据。如名词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等。

关于词类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传统的词类的划分方法,将古代汉语的词类比照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进行划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汉语是一种具有民族性的语言,它有它的独特特点,而作为承接着主要语法功能的词,必然会带有这种特点(词无定类)。但是现阶段的词类的讲解,主要简单套用西方已有的现成的语法体系,使我们现阶段的研究陷入了很多矛盾的地方。所以一部分专家主张重写汉语语法。但是事实上,在汉语中,不但一词多义,而且一义也有不同用法。因为词义不同,用法不同,便影响它的词类。所以前人称之词无定类。在古代汉语中,虽然有不少词类活用现象,但是能活用的也就是少数词,并且活用的范围十分有限。所以词是可以划分为固定的类型的。

古汉语的词类首先根据能否单独充当结构成分而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凡是能够单独充当结构成分的是实词,反之是虚词。从词义的角度看,实词主要是用来表示词汇意义(实际意义,概念),虚词主要用来表示语法意义(表示概念之间的各种语法关系和句子的语气等)。根据不同的语法功能,又可把实词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后两者有的归为虚词)。虚词的分类一般有(副词、代词)连词、介词、语气词、助词、叹词。

因为在古汉语中的虚词地位特别重要,我们将重点介绍,对于实词我们只作简单的介绍,

名词 名词包含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四个小类。从语法功能看,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要活跃些。

动词 动词包含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和能愿动词三类。

形容词 包含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在古汉语中,性质形容词以单音节为主(也不部分双音节词),状态形容词以双音节为主(也有部分单音节词)。

1

古代汉语 语 法

数词 包括基数词、序数词和概数词三类。 量词 量词分为物量词和数量词两类。

第一节 副 词

一、副词的性质。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它们能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情态和否定作用等,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充当句子中的次要成分,这是它近似实词的一面,但是它不能单独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事或实情,同时又不能用作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这是它同其他各类虚词相似的一面。

二、副词的分类

副词可以用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在句子中经常充当状语和补语根据副词所表示的意义,它大致可以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肯定否定副词、谦敬副词(表敬)的六类。

1.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用以表示事物性质和动作行为的程度,其程度分为程度高、低和加强(程度加深)三种。

表示程度高的副词有:“极”、“最”、“至”、“甚”、“尤”、“太”、“殊”、“孔”、“良”、“颇”、“绝”等。如:

秦女绝美,王可自娶,而更为太子娶妇(《史记·伍子胥列传》)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齐策》)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诗经·七月》)

涉浅水者见鱼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

表示程度低的副词有:“少”、“略”、“稍”等,意思是稍微、略微等。如: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注意,颇,也可表示程度低)(《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 项羽以故疑范增,稍夺之权(《汉书·项籍传》)

表示程度加深的副词有“益”、“愈”、“弥”、“滋”、“加”等,意思是“更加”、“更”等,如:

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史记·孔子世家》)

2

古代汉语 语 法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2.范围副词

用以表示事物性质和行为动作的范围,其范围大致有全部、局部、共同和互相三种。

表示全部的副词有“皆”、“俱”、“咸”、“悉”、“尽”、“都”、“共”、“毕”、“举”等 ,意为“全”,“都”。如:

是故有天下七十二圣,其法皆不同(《吕氏春秋·察今》) 其妻问所与饮者,则尽富贵也(《孟子·离娄下》)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孟子·梁惠王上》) 表示局部(限止范围)的有“特”、“徒”“第”“直”“止”“但”“独”“仅”等,意为“只”,如: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离娄上》)

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膑》)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注意“独”作为范围副词,意为“只”,还可作情态副词,表反问语气,如: 太尉起,拜贺朱虚侯曰:“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 (《史记·吕太后

本纪》)

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史记·魏公子列传》)

“仅”作范围副词言其少,意为“才,只”,这是古今一致的,但在唐代诗文中“仅”还可用在数量词谓语前,表示接近于某一数量,有将近、几乎、差不多达到的意思(音,去声),如:初守雎阳时,士卒仅万人(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共同和互相,如:

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在副词中数量最多,根据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快慢、连续、频率等,

3

古代汉语 语 法

时间副词可以分为已然、将然、正在进行、开始最末、久暂等五种。

表示已然: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过,这样的副词有:尝、既、已、业等,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世》)

表示将然的副词有:行、将、且、等,意为“将要”,如: 公将鼓之(《左传·曹刿论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示正在进行的副词有:方、适、会、属等,意为“正、正好、恰好”等,如: (灌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战国策·燕策》) 表示开始和最末,如:

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虹始见,萍始生(《礼记·月令》) 表示久暂的副词,如:

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 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仪礼·士冠礼》) .4.情态副词

用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情貌和状态,可大致分为素常、疾徐、适逢、频数、其他五种。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史记·项羽本纪》) 下臣不幸,属当戎行(《史记·酷吏列传》) .忌不自信,复问其妾(《战国策·齐策》)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左传·成公二年》)

注意:岂、宁意相同,和句尾语气词“乎”、“哉”等相呼应,表示一种反诘语气,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4

古代汉语 语 法

岂人主之子孙必不善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盖”作情态副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放在句首表示提示语气,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有人称发语词),二是放在句前或句中,表示一种不肯定的语气,相当于“大约”、“大概”。如:

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司马迁《报任安书》)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殆”作副词用法有二,一是表示推测语气,“只怕”、“也许”;二是有“几乎”、“差不多”的意思。如: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诗经·七月》)

数日有众十万,遂连陷郡县数十,众殆百万,四方大震(《容斋随笔·方腊起义》)

5.肯定、否定副词

用以表示谓语的肯定与否定,大致可以分为肯定、否定、禁止、估量四种。如: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十四年》)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 .

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 .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史记·大宛列传》) .

注意:(1)不、弗用法大致相同,表示一般的否定,但“不”的否定范围宽(动词、形容词),弗的否定范围窄,一般只限于及物动词,如: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左传·鞌之战》) 不介马而驰之(《左传·鞌之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 总之,凡是用“弗”的地方都可用“不”。

(2)“勿”和“毋”(古书常作“无”),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勉,意为“别”、“不要”,如:

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但用在陈述句中,不再表“禁止”,意思和“不”差不多,如:

5

古代汉语 语 法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非(匪)字否定的是它后面的整个谓语,如: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李斯《谏逐客书》) 6.谦敬副词

用以表示自谦和对他人的恭敬,没有具体意义,分为尊人(恭敬)和自谦两类, (1) 表示尊敬的副词有:请、幸、敬、谨、惠、烦、辱等,如: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非攻》) 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史记》)

(2)表示自谦的副词有:窃、敢、忝、猥、伏等,如: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魏书》)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表示谦敬的副词在现代汉语书面语里有时还有使用,如“欢迎惠顾”、“垂询”等,询问别人的姓氏要说:“您贵姓?”或“请问尊姓大名”称别人为“大作”、“贵府”、“令尊”、“令爱”、“令堂”、“令郎”等。自谦的称自己的作品为“拙作”,“拙荆”、“犬子”,请别人给自己的作品提意见,“惠正”、“雅正”、“斧正”,别人对自己的夸赞称为:“错爱”、“谬赏”等。

第二节、代 词

古汉语的代词有称代和指作用,根据其意义侧重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类,此外,还有比较特殊的代词:一是无定代词“或“、“莫”;一是辅助行代词“者”“所”。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是表示人们自我称呼和相互称呼的词。人称代词有时不一定指人,如果把人之外的东西人格化了,也可以使用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又叫自称代词,是指说话人称呼自己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其

6

古代汉语 语 法

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

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如: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卬”,多用在《诗经》中,”台”多用在《尚书》里,后代都不使用了 下面看几个例子。

《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

句意是:从前我说过:”你治理郑国,我治理我的封地,来保护好我自己,这就行了。现在我知道不够了,从现在起我请求,即使我的封地,也要听您的意见从事。为:动词,治理。家:卿大夫的封地。古代诸侯和大夫靠封地采收赋税,所以封地又称采邑、食邑或封邑。

《左传·案之战》:”曰:‘余病矣。”

我受了重伤。古代疾、病是两个词,疾,是小病,病是病重。 《三国志》:亮疾病,卒于军。”  居,予语汝!(《庄子·齐物论》) 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

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

人家都涉河,我却不,我要等待我的朋友。 注意:

(1).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如: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卬”,多用在《诗经》中,”台”多用在《尚书》里,后代都不使用了。 (2).从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看,”我”、”余”、”予”通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吾”通常作主语、定语和前置宾语。在魏晋之前,“吾”字很少放在动词、介词之后做宾语,如: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是个典型的例子。

7

古代汉语 语 法

但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之前就可以了,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到魏晋后,吾字才可以用在动词与介词后面做宾语,如:

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

(3).从单复数形式看,除”我”、”吾”既可表单数又可表复数外,其余一般用于单数。

2.第二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又叫对称代词,是称呼听话者的代词。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而、乃、若”等六个。其中以”女、汝、尔、若”四个为常见,”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

这些词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汝)、尔、若,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如: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

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国语·勾践灭吴》)(我将要残害你的国家,毁掉你的宗庙。)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吾语若。(《庄子·人间世》)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第二类是“而”、“乃”,一般只作定语,如: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 ..“而”、“乃”偶尔可作主语,但绝不能作宾语。 3.第三人称代词

严格说来,先秦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本是指示代词的“其”、“之”可起第三人称代词的作用,“其”只用作定语,“之”只用作宾语,如:

①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向下察看了齐军后车的车轮印迹,又登上了车前的横木远望军情。在这里”其”指”齐军”作定语。”之”指”齐军”,用作宾语。

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8

古代汉语 语 法

③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之者也(《孟子》) ④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

现代汉语用第三人称代词做主语的地方,古代有两种表达方法,一是重复前面出现的名词,如: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襄公十五年》;另一种是省略主语,如: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丈人)行矣《论语·子路从而后》

古代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区别,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加“们”表复数,古汉语人称代词表示单复数根据上下文才能决定,如下例中的人称代词表示复数,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②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约从春秋战国开始,才有了类似表示复数的“侪、曹、属、辈”等粘附于第一、二人称代词后,表示不止一个人,如: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②吾何以传汝曹哉?(汪琬《传是楼记》) ③吾侪何以知焉?(《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古人还常以谦称代替第一人称代词,以尊称代替第二人称代词,如: 昭王南征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子将若何(《左传·晏婴论季世》) 足下事皆成(《史记·陈涉世家》) 二、指示代词

用来区别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兼有指示和称代的作用。代替的范围很广,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古代汉语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彼等。一般说,此、是、斯、兹是近指代词,“彼”是远指代词,如: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是鸟也,还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游》) 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

此,是,彼可以指人,相当于说“这人”“那人”,如:

9

古代汉语 语 法

广曰:”是必射雕者。”(《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说:”这个人一定.是匈奴人中的射雕者。”)

是良吏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论语》)(“彼”表远指,指人时常有“轻视”的意味)(有人问孔子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宽厚仁惠的人。”又问子西是怎样的人。孔子说:”那个人哪!那个人哪!”)

“之”、“其”作指示代词,都不用作主语,“之”表示泛指,用作定语或宾语。如 :

①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这个姑娘出嫁,会使她的夫家和顺)

②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遊》)

③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其”表示特指,用来指示一定的人或物(那个,那种),作定语,如: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史记·西门豹治邺》) “夫”也是指示代词,表远指,指示性较弱,比必译出。如: 食夫稻,衣夫锦(《论语·阳货》)

则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指示代词“若”、“然”、“尔”,“若”常作定语,“然”、“尔”常作谓语(如此,这样,那样),如:

南宫适(kuo)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寭问》) 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

女乃我家出,亦敢尔邪?(《后汉书·邓禹传》)

“焉”是个特殊的指示代词,既是指示代词,又具有语气词的性质,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于是,指三人)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焉”由于经常用在句尾,逐渐具有了语气词的性质,在有的句子里甚至完全失去了指代作用,成为纯粹的语气词,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如:

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诸”是代词“之“和“于”(或乎)的合音,如:

10

古代汉语 语 法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襄公十五年》) 文王之囿(you),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三、疑问代词

在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为指人、指事物、指处所三类,三类之间有交叉。

1.指人的疑问代词有“谁”“孰。“谁”的用法和现代汉语相同,“孰”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但不能用作宾语,如:

父与夫孰亲?(《左传·桓公十五年》) 吾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也可不表示选择,相当于“谁”,如: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熟为夫子(《论语·子路从而后》) “孰”也可以指事物,有表示选择,如: 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尽心上》) 天下之害孰为大?(《墨子·兼爱下》)

“孰与”是一种凝固形式,同“何以”意近,用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如: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何、胡、曷、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如:

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荀子·天论》)(何,作谓语、宾语)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作定语)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作状语,为何) “胡”、“奚”、“曷”一般只作状语,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 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 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

“奚”作宾语,表示处所,如: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胡”“曷”用作宾语主要见于“胡为”“曷为”这样的凝固形式,表示为什么,如:

胡为至尽不朝也(《战国策·齐策》)

11

古代汉语 语 法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有:安、恶、焉(哪里),一般常用作状语,表反问,如:①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②臣死且不避,卮(zhi)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用于宾语的较少,如: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下》) 四、“或”“莫”

这是古汉语特有的无定代词(现代汉语没有这一类词,需特别注意) “或”字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的人”、“有人”或“某人“,只用作主语,如:

或劳心,或劳力,(《孟子·许行》)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史记·陈涉世家》)

有时候“或”字前面出现先行词,“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个人,如: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襄公十五年》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事情)”,“莫”字所否定的可以有范围,也可以没有范围,或不指出范围,如:

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秋水》)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韩非子》)

在先秦作品中,“莫”大致可解释为无定代词,汉代以后,“莫”字逐渐产生了新的用法,成为否定副词,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相当于“勿”(不要),如: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也可表示一般性的否定,如:诸将皆莫信(《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五、“者”、“所”

“者”和“所”是两个起辅助作用的代词,说他们是代词是因为都指代一定的人或事物,说它们具有“辅助性”是因为它们都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须和其他代词或词组结合(前、后)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才能充当句子成分。

12

古代汉语 语 法

1.“者”作为辅助性代词,其用法有三:

(1)放在动词和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它的作用很象现代汉语的“的”,译为”??的人”、”??的事物”等,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鸿门宴》) .......

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后汉书·光武纪》(王莽征如天下能通晓兵法.....

的六十三个人。者用于动词词组后面)

登高而呼,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齐桓公伐楚》)

(2)放在数词或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放在数词后的,如: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五者,指五种优秀品质,即修身、受施、取与、耻辱、立名)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者”字放在时间词之后,不外乎“古者”、“今者”、“昔者”、“始者”、“先者”等,此时,“者”字无法出,只译作:古时候,现在等即可。如: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

(3)放在名词之后,用来复指主语,起强调作用,引出主语(判断句),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所”字作为辅助性代词,所代的是某种动作的对象,它位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和动词和动词性词组结合成“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如果用于名词或形容词之前,这个名词或形容词也活用作动词),如:

①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②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阙如也(《论语·子路》) ③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④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所”字结构里,“所”指代的是某种动作的对象,可根据动作所及灵活翻

13

古代汉语 语 法

译,如:例①争的事情;例②不知道的事情;例③取的财物;例④避风雨的地方。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说,“所”字后面必须是及物动词,如是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它们也变的具有了及物动词的性质,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本是形容词,这里有“所”作宾语。

(2)注意和结合后,“所”和“者”的分别。“所食”指代“食”的对象(吃的东西),“食者”指代行为的主动者(吃东西的人)。如: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养生主》) ..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

“所”字结构具体形式很复杂,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以下:

1.“所”字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和动词和动词性词组结合成“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这是其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所??”式)

2、古汉语中还常出现“所??者”的格式,其作用和“所??”相同,仍是指代行为的对象(“所??者”式),如: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 3、“所”字结构前面还可以用行为主动者作定语来修饰它,一般在定语后用“之”字(“??之所??”式),如:“所食”,可以扩展为“民之所食”,更多例子如: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战国策·赵策三》)(“其”为代词,后面没有再加“之”) 4.行为主动者还可以修饰“所??者”(“??之所??者”式)如: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

5.“所”字结构虽然指代行为的对象,但是不能具体表示是什么人、什么事物,因此还可以在“所”字之后再加上名词,举出人或事物的名称,“所”字结构放在前面作定语修饰它(“??之所??之??”式),如“所食”可以扩展为“所食之粟”;“民之所食”可以扩展为“民之所食之粟(第一个“之”可省略)”。请看下例:

14

古代汉语 语 法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欤?抑亦盗跖之所筑欤?(《孟子·滕文公下》) ......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史记·项羽本纪》) .....

总之,“所”字结构的作用比较复杂,上举皆为常见用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以动词“食”为例):一、所食;二、所食者;三、民之所食(或民之所食者);第四、所食之粟(或“民之所食之粟”)。

辅助性代词“所”还可以何其他词结合成凝固格式,如:所谓、所以、所与等,前两个较常见。

“所谓”这种凝固格式中,后可另带宾语,如 :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一》)

“所以”是一种很常见的凝固格式,用法较为复杂,这里“所”字后面不是动词,而是介词“以”,“所以”在古汉语里主要有两种意义,第一种意义比较具体,大致和现代汉语的“用来??的方法”、“凭借??的”相当,说明“怎样”,如:

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于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第二种意义比较抽象,用来表示原因,大致和现代汉语的“导致??的原因”相当,说明“为什么”,如: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之所以??,是因为??)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荀子·哀公》)

用“所以”表原因,现代汉语一直沿用,但一般限于先说结果后说原因,而且一般只用“之所以”来表示,如:“我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现代汉语除沿用“所以”的这种用法外,现代汉语的“所以”已发展成为一个连词,而不再是代词加介词,不同于古代的“所以”。

“所”字后加介词,除“所以”外,还有“所从”、“所由”、“所与”、”所

15

古代汉语 语 法

为”等,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也(《吕氏春秋·察今》) 是乱之所由作也(《荀子·政论》)

其妻问所与饮者,则尽富贵也(《孟子·离娄下》) 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战国策·赵策三》)

古汉语被动句也常用“所”字,如:“为人所笑”,这里,所字已经虚化,失去了代词的性质。

第三节、 介 词

介词和连词在句子中都是起连接作用的,但它们所起的连接作用不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和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的;连词是连接词、词组和句子的。下面我们先介绍介词。

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词类,它在句中的作用仍带有动词性质的痕迹。例如:“通过”。(1)游行队伍通过了天安门。(2)通过学习文件,我对“三个代表”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介词常用在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以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如:

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史记》)(表对象、原因)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表处所) .总的来看,介词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在古今汉语中是基本相同的,不过,古代汉语介词结构还是有自己的一些语法特点。 一、古汉语介词结构的特点

1.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例如:

①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东纪》

例①是“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的意思;例②是“以一当十”的意思。

16

古代汉语 语 法

还有一些代词与介词组合的固定结构,如“是以”、“所以”、“所从”“所自”、“所由”、“所与”等 ,也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

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于”的宾语不能。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 遗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 收责于薛乎?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3.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要作状语以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而“以”字在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如: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荀子·劝学》)。

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此外,现代汉语的介宾结构还可以作定语(与群众的联系),古代汉语则不能。

古代汉语介词常用的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这些介词的用法大部分保存在现代汉语中,这里只重点讲一下用法比较复杂的于(於、乎)、以、为、与等。 二、主要常见介词用法 1、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二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17

古代汉语 语 法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是表示处所和时间。可译为:在,从,到等,例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论语·先进》)(曾点)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这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例如:

吾闻秦军围趙王钜鹿。 《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2)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例如: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

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于各国人民”。

(3)表示比较。可译为:比??更??,例如: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荀子·劝学》 这种表示比较的用法在古书中一般只用“於”和“乎”,很少用“于”。由于表示比较,一般只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后面,它的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

18

古代汉语 语 法

但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比”和它的宾语要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前面作状语。“寒於水”,如果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比水寒”。“於”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有时也使用,例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4)表示范围,意为“在??之中”,如: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5)表示被动。(具体见被动表示法一节),如: 今单于新困于汉(《汉书·张骞传》) 2、以

“以”字原是动词,义同“用”,虚化为介词。介词“以”的用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六种: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例如: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齐桓公伐楚》) 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 《左传·鞍之战》 “以德”“以肱”均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

(2)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相当于“凭着”,例如: 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 孙膑以刑徒阴见(《史记·孙膑》)

(3)引进动作的协从者,意为“率领”,“调集”等,如: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以八千人”是率领八千人的意思。)

(4)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例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魏策》

19

古代汉语 语 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5)表示时间或处所,相当于“于”、“在”,例如: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孟尝君列传》 刘表治水军,蒙冲舰乃以千数,操悉以沿江(《赤壁之战》) (6)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相当于“按照”,如: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以”字的用法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句中的位置。“以”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也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后,上边举的《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一例,两个“以”字的位置就不同。但在表示时间时,就只能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二是它的宾语的位置。为了强调“以”的宾语,可以把这个宾语放到“以”的前面。例如: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左传·齐恒公伐楚》 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本纪》

“无以(亡以)”是一个凝固结构,“以”字后面也不带宾语。“无以”是没有什么可以拿来的意思。例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河曲智叟亡以应。 《列子·汤问》 3、与

“与”原来也是动词,基本意义是 给予、帮助、参与,由此虚化为介词。主要用法有三种:

(1)、 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为”、“替”、“给”。例如: 陈涉少时,尝与人傭耕。 《史记·陈涉世家》 汉王与义帝发丧。 《汉书·高帝纪》

20

古代汉语 语 法

第二章 名词做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和少数方位名词外,普通名词一般不能单独做状语,通常要在普通名词前加上介词,组成介宾结构,才能做状语,如:用笔写字,用嘴说,以貌取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等。古汉语中,普通名词可以直接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古汉语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在成语、熟语、合成词中还可以看到一些痕迹,如:手写体、烟消云散、口诛笔伐、风餐露宿、土崩瓦解、道听途说、灰飞烟灭、人不可貌相等。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一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或方式

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进行时所使用的工具或凭借的方式。表示工具的,一般含有“用??”,“以??的意思”,如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工具,用箕畚。

②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船”,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用船”。

③乃厉声曰:“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山狼传》)“杖”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杖打死你。

④遂入见王,涕泣膝行(《龚遂传》)“涕”“膝”名词作状语,表示“泣”“行”的方式。

⑤秦王车裂商君以殉(示众)(《史记·商君列传》)“车”名词作状语,表示“裂”的方式。

⑥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华佗传》)“书”名词作状语,表示“呼”的方式。

2.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按照??”、“依据??”,如:

46

古代汉语 语 法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法”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依据,意思是依照法令都要斩首。 ②吾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

“义”为名词作状语,表示按照“义”行事。

③(如姬)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力”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认为“能窃”的依据,以其力?? ④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国语·越语上》) .

“礼”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先”(名词用如动词)的依据,即:按礼仪已先对越君有壹饭之恩。

3.表示对宾语的态度或表示行为者的身份

表示动作行为者的身份,是说主语以什么身份动作变化;表示对宾语的态度即把动词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作用作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常译作:“像对待??一样地”“把??当作??”“用对待??态度”等,如:

①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可以对比: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句中“客”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对待宾语(之,指孙膑)的态度。

②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句中“客”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者的身份是“客”。再如: ③今乃听于群臣之说而欲臣事秦(《史记·苏秦列传》) “臣”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对宾语的态度,

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

“兄”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对宾语的态度,意为:“把他当作兄长对待” ⑤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台、一灯、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周容《芋老人传》)

47

古代汉语 语 法

句中“芋”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对宾语的态度,即“把他当做芋头对待” ⑥臣事范、仲行氏,范、仲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刺客列传》)

句中两个“国士”,两个“众人”都是名词作状语,其中第一个都是表示对待宾语的态度,即“把我当作‘众人’、‘国士’对待”,第二个都是表示行为者的身份,即“以‘众人’‘国士’的身份”。

4.表示行为的状态(比喻)

以作状语的名词所称之事物常有的特征来比喻,描写被修饰的行为的状态,这种用法多有比喻性质,修辞意味很浓,译时要增加“像??样地”或“像??似的”如:

①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人年》)

辨豕.彘.猪.豚.都是猪,先秦有别,豕、彘指大猪,猪、豚指小猪。后来一般没有大小之别了。

②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汉书·李广苏建传》)

③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④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致异·狼》) .

⑤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候,使秦成帝业(李斯《谏逐客书》) 5.表示方位和处所

这是把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直接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在什么处所进行,以及动作行为的方向方位等。可译作:在??,从??或向??等,如:

①卒廷(朝廷处理政事,接受朝拜之所)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王生)蹑(nie)足而窗窥之(《聊斋·画皮》) .

48

古代汉语 语 法

③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臘,古代十二月的一种祭祀;腊xi,干肉)而以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水道)(《韩非子·五蠹》)

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 .⑤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以上普通名词作状语。

二、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这里只谈时间名词“日”“月”“岁”用于动词前面作状语的一些情况,看下面例句: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 ②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李密《陈情表》) ③日者秦楚战于蓝田,韩出锐师以佐秦(《战·赵策》)

例①(日),月,岁单用于动词前,表示行为的延续或频数,有日日(每天)月月(每月)年年(每年)的意思。例②“日”字与动词其它形容词结合,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有“一天天地”的意思。再如:先主日:“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隆中对》)。例③“日”“日(者)”用于句首主语前,单用作状语表示追溯往事,有“往日”“从前”的意思,再如“夫日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左传·昭公二十年》)。

49

古代汉语 语 法

第三章 词类活用

“活用”问题早在清代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一书中就已经谈到了。后来陈承泽先生在《国文法草创》中又进行了专章论述。但当代有些学者我倾向于不承认词类活用的说法,不过单纯从学术探讨的角度不无道理,但从理解古文或中学教学的角度看,还是活用说更便于人们理解。

汉语的此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某个词属于某一此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但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这叫此类活用。如:《荀子·劝学》:“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横渡)江何”, “水”本为名词,这里临时充当动词。这类词类活用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只是远不及古代汉语普遍,如:铁了心,繁荣经济,丰富词汇等。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此外,常见的还有为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等。我们前面学过的名词作状语,有的语法著作也归为此类活用是认为作状语的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或副词。

一、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①齐使田忌将而往 ②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膑》)

例①为递系结构,例②为使动用法,其实例②是以动宾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早已被递系结构替代,但在古汉语中则很多,需注意。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原来的词性不同,在使动用法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原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带宾语),如: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羽(《史记》) .

50

古代汉语 语 法

(2)、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同”。例如: 执其手而与之谋。 《国语·越王句践栖会稽》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史记·留侯世家》

(3)、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或“跟??相比”。例如: 吾与徐公孰美? 《战国策·齐策》

故狗似獲,獲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与狗则远矣(《荀子》)

课堂作业:指出下列句中介词的用法 1、 虎兕出于柙( 表示处所和时间)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介绍涉及的对象) 3、 志乎古,必然遗乎今(被动)

4、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5、 宫之奇以其族行(引进动作的协从者)

6、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因为这个人的言谈好就推举他,也不因为这个

人的品行不好就废弃他的好言论)

7、 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前一个表示时间,后一个表比较) 8、 以千金为鲁连寿(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 9、 “微斯人,吾谁与归?”(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 10、

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引进比较的对象)

第四节、连 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句子的虚词,故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而”、“则”、“且”、“况”、“抑”、“虽”、“然”、“故”、“苟”、“倘”、“令”等 ,这里重点介绍几个比较重要的连词。

1.与(與),分属两种此类,一是连词,一是介词。“与”作介词,它前后的成分不是并列的,而是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连词“与”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如 :

①畦留荑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离骚》)(连词)

②吾与汝同好弃恶,修复旧德,以追念前勋(《左传·吕相绝秦》)(连词) ③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齿者,皆不为奴(《汉书·刑法志》)(连词)

21

古代汉语 语 法

④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介词) ⑤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介词)

⑥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鸿门宴》)(介词) 介词可以受副词修饰、限制,如例⑥,连词不能。 2.而

“而”字产生较晚,在甲骨文、金文中都还没有发现,它最早出现在《尚书》等古籍中。《说文解字》:”而,颊毛也。”其本义当是表示人的胡须。”而”的实词用法,最为常见的是作代词。

“而”的连词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1)表示并列关系。“而”字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词组,连接的前后两项是并列的,不分主次,可译作“又”、“而且”等,如: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此所谓藉(jie)寇兵而赉(lai,给予)盗粮者也(李斯《谏逐客书》) (2)表示顺承关系。“而”字连接的两项在意义上密切相关,时间上连续而下,可译作:“就”、“才”“而且”等,如:

①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膑》)

②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进入别的国家就要问明白禁令,进入异乡就要问明白风俗,进入别人家门就要问明白忌讳)

③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

所以令尹惩罚了举报的人,楚国的奸邪事情没有人再举报;孔子奖赏了逃兵,鲁国人在战场上就轻易地投降败逃。《韩非子》中讲了两个故事:楚人直躬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直躬报告官府,反被令尹以不孝的罪名治罪;鲁国一个士兵以家有老父需要奉养为借口,战场上败逃,孔子却当成才子加以奖赏。

(3)表示转折关系。这就是所谓的“逆接”,可译作“但是”、“却”等等,如: ①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给养薄,故民争(《韩非子·五蠹》) ③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韩愈《答李翊书》)

22

古代汉语 语 法

(4)表示偏正关系。即“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可灵活地译作:“着”、“地”等,如:

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曩者使女狗白而来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乎?(《韩非子·说林下》) (荆苛)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而骂(《史记·刺客列传》)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史记·刺客列传》)

(5)表示假设关系。这样的“而”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含有假设的意思,可译做:假如、如果等,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子产而死,其谁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无心,面友也(杨雄《法言·学行》) 3.则、然则

连词“则”主要有六种用法:

(1) 表示因果或条件,结果相承,相当于“就”,如: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李斯《谏逐客书》) 欲与太叔,则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臣请除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愿陛下托臣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醉(《出师表》) (2)表示时间上先后相承,相当于“就”、“便”,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战则请从(《左传》)

人情一日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晁错《论贵粟疏》)

这类句子中,既有时间上的先后,也有条件与结果上的联系,单纯表示时间先后的极为罕见。

23

古代汉语 语 法

(3)表示句子之间的对举或并列,现代汉语中无相应的词与之对应,如: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zhi)(《晏子使楚》) 禅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与朱元思书》) (4)表示转折,程度较“然”为轻,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用,放之山下(《黔之驴》) 今取人则不然(李斯《谏逐客书》) 君子则不然(《答李翊书》)

(5)表示转折,相当于“如果”,如: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史记·刺客列传》)

(6)表示发现,相当于“原来”,“原来已经”,如: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子路从而后》)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然”还可以表示让步,有虽然、倒是之意,如: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国语·吴语》)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然则”本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则”连用,意为“这样就??”“既然如此,那么??”,多用于对话,后来,变为凝固形式,可以认为是一个词,相当于“那么”,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然则吾何以传汝曹哉?(汪琬《传是楼记》) 4.虽 、虽然

24

古代汉语 语 法

“虽”一般表示让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如: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李将军列传》)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 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虽”有时还可以兼有假使的意思,是假设的让步,作用和“纵”“纵然”相同,如:

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

在古汉语中,“虽然”是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连用,是“虽然如此”的意思,如:

虽然,犹有未树也(《庄子》)

滕君,则(副词,就是)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孟子·许行》) 5、然,然而

“然”做连词,表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然而”,如: 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苏轼《教战守策》 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史记·高祖本纪》)

古汉语中也有“然而”,是一般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连用,是“如此,而??”“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汝颍以为险,汉水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然而秦师至而鄢郢举,若振槁然(《荀子·议兵》)

后来,“然而”成为一个凝固形式,逐渐变为一个词,如:

25

古代汉语 语 法

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然而隆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柳宗元《封建论》)(同现代汉语的“然而”,只有“可是,但是”的意思)。

对古诗文中的“然而”要注意辨别。 6、之(代词,连词)

连词“之”的作用主要有两种:

(1)连接主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如: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

是炎帝之少女(《山海经·精卫填海》)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

(2)插在主谓结构中间,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用来充当句子或分句的一个成分—主语、宾语或状语(有学者把这样的连词称为“结构助词,我们按照郭锡良先生的说法,看做连词),如: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这种“之“字,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当的词对译,这正反映了古今语法在句法上的差别。

7、以

“以”用作连词,同”而”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只能用于顺接,不能表示转折关系。

(1)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补充关系,后一部分往往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

26

古代汉语 语 法

的。

①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史记·陈涉世家》

在这个时候,各郡县被秦朝官吏害苦了的人,纷纷给官吏治罪,杀了他们来呼应陈涉起义的号召。

②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因此写了这篇文章,为了等那观察民间情况的人得到它。 (2)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并且、而”。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平坦而距离近,游人就多;险峻而且遥远,游人就少。在这里”以”连接了两个形容词”夷”和”近”、”险”和”远”构成并列关系的词组。

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尚书》

秋天,庄稼长得很好,还没有收获,忽然雷电交加又刮起大风,庄稼都倒伏在地上了。

(3)表示偏正关系,用于状语和中心词这间。

这种用法同”而”表示偏正关系用法一样,但不如”而”用法常见。

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

幸而有收获,(便)坐着等待天亮。”坐”是表明谓语”待”的方式,状态的状语。

虚心倾耳以听,庶几云得。《盐铁论·利议》

虚心倾耳得听取(他们的意见),或许有些收获。”虚心倾耳”是表明动词谓语”听”的方式状态的状语。它们的偏正关系是靠”以”来联接的。

问题讨论:一、关于”之”的词性问题。 1、关于用在偏正短语和主谓之间的”之”:

27

古代汉语 语 法

对它的词性问题,语法学界目前争论很大。概括的讲主要有三种意见: 1)

介词:提倡这种观点的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马氏文通》首创”介词”一类。后来,黎锦熙的《比较文法》、王力的《古代汉语》都持这种观点。 《马氏文通》云:”凡虚字用以连实字相关之义者曰介字。”

王力《古代汉语》:”介词‘之’的用法是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绍给名词,有的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的’。” 2)

连词:提倡这种观点的是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词诠》。郭锡良《古代汉语》也持这种观点。

郭锡良《古代汉语》:”‘之’字分属两个词类:一是代词;一是连词。连词之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或修饰关系;二、插在主谓结构中间,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用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状语。” 3)

结构助词:这是语法学界目前通常的说法。王力《古汉语常识》、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杨伯峻《古汉语虚词》均采用此说。 2、关于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的”之”字: 1) 助词:通常的看法。

2) 代词:王力《古代汉语》”用代词‘之’或‘是’复指提前的宾语是古代汉语变更语

序的一种手段。即使被提前的宾语本身是代词,也并不排斥这种手段。 介词:《马氏文通》、《比较文法》都持这种观点。

28

古代汉语 语 法

第五节、语 气 词

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它的作用是表达各种不同的语气,如: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古代汉语常用的语气词有“也”“矣”“乎”“欤”“哉”“夫”“其”“唯”“尔”等,它们所表示的语气都有一种为主,还可以表示其它不同的语气,但究竟表达的是哪一种语气要结合上下文意来理解。

从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可以分为句首,句中,句尾三类。句首和句中语气词在现代汉语里已不存在,句尾语气词从古到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 句尾语气词

古汉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等,这些语气词放在全句的最后,分别表达全句各种不同的语气。语气词的数目是有限的,句子所能表达的语气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语气词除它的基本用法外,在不同类型的句子中所表达的语气也往往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几个常用的语气词逐个分析。

(一)也

1.语气词“也”的基本作用是放在句尾表示判断肯定的语气

(1)“也”字位于句尾时,主要出现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这是“也”的基本用法。如: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陈 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

(2)在复句中,“也”字常常用于最后一个分句的句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表示一种肯定和确认的语气)如: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草木畴生,禽兽群居,物各从其类也(《荀子·劝学》) 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

29

古代汉语 语 法

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非子》)

蚓(螟)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壹也(《荀子·劝学》)

(2) 古汉语表示命令或疑问的句子往往用“也”字煞尾,表示命令的如: ①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

②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不再单纯表示命令,有了确定的语气。 表示疑问的如:

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特指) ②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韩非子》)(选择问句)

“也”用于疑问句尾主要出现在这两种疑问句中,所表示的仍是肯定语气。“也”表示对“疑问”的肯定。和纯粹表示疑问的语气词“邪”作用不同。 2.“也”还可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语气(句中语气词),增强顿宕的意味,如:

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世》) ②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③子贡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 ④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分句间停顿) (二)矣

“矣”字是古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表示静态,“矣”表示动态。“也”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的判断,肯定告诉别人,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矣”的基本作用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未来阶段作为新情况告诉别人,意味着事情有了变化,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如有感叹意味,则相当于“啦”。

1.表示已然,即表示事情已经如此,意味着原来并非如此,常和“已”“既”

30

古代汉语 语 法

配合使用,“矣”字用在叙述句末尾,表示把已经出现的事作为现阶段的新情况告诉别人,以引起别人注意的陈述语气,如:

①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左传·成公二年》) .② 舟已行矣(《察今》)

③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伐京(《左传》)

2.表示将然。即表示事情将要如此,意味着现在并非如此,“矣”字用在叙述句末尾,表示说话人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并把它当作新情况预示给别人,引起别人的重视。如:

①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③嚮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3.“矣”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更为明显,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项羽本纪》) .

另外,“矣”还可用于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末尾,仍然表示报道新情况的陈述语气,并不随句型变化而表示疑问、感叹、祈使语气。疑问、感叹、祈使语气要靠别的手段。例如,这种疑问句中必然另有表示疑问的词,如:

①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② 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和“矣”作用相似的还有一个“已”字,如: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道已!(《史记·货殖列传》)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已”放在句尾时,虽然同“矣”都表现陈述语气,但“已”不是报道新情况,而是,偏重限制的语气。

(三)乎、与(與)、邪(耶)

31

古代汉语 语 法

这几个语气词都经常用于疑问句的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其中“乎”的疑问语气最强,用的也最普遍。

1.在是非问句里,所谓是非问句,是把事情正面说出来,然后用”乎”字表示疑问,希望对方就此事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乎”可译为”吗”。例如:

①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战国策·齐策四》) .② 乐正夔一足,信乎?(《吕氏春秋·察今》) ③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④ 治乱天邪?(《荀子·天论》) 2.用在选择问句,相当于“呢”,如:

①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②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帮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求,主动了解)

③抑不知生之志,蕲(通祈)胜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韩愈《答李翊书》)

3.用在反问句中(一般是“乎”字),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了,吗”,前面须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宁、岂、况等字想呼应,如:

① 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国语·越语上》) .②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③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④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

⑤ 若使天下人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非攻》) 4.在推测句中,相当于“吧”,常和句首、句中语气词“其”及词组“得无”(该不会)、“无乃”等呼应,如:

①日饮食得无乎 ...

②圣人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2

古代汉语 语 法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④霍叔惧曰:“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荀子·儒效》) 霍叔,武王弟,武王伐纣时,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南而迎太岁(岁星,木星),太岁时在东面,武王向东进军;至氾(fan)而泛;至怀(城)而坏;至共头(山名)而山坠,所以说“五灾”。

另外,“乎”和否定副词“不”还构成一种常见的反问格式,“不亦??乎”,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在古汉语中,表示反问的另一种习惯说法是“何以??为”,“何必、??为”,这里的“为”已经虚化为语气词,意为:“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四)哉

“哉”表示的语气比单纯,它的基本作用是表示感叹,是比较强烈的感叹。 1.“哉”的基本作用是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如: ①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②楚国若有大事,子自危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③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2.在祈使句中,相当于“啊”,如: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苏询《六国论》) 3.用在疑问句中,相当于“呢”,如:

予常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4.用在反问句中,常与“岂”、“独”配合使用,相当于“吗”、“呢”,如:

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

33

古代汉语 语 法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还可由疑问代词和“哉”呼应,如: 彼且恶(wu)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李斯《谏逐客书》) .

这种句子中,反问语气主要由“何”、“安”、“恶”等疑问代词和“岂”等发出来,“哉”主要作用还是表示感叹语气。

(五)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古代汉语的句尾语气词可以连用,最常见的是“乎”“哉”放在其他语气词后面,如:

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禅山记》) 位其不可不慎也乎!(《左传·成公二年》) 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

“乎”“哉”也常连用,“哉”只能放在“乎”的后面,如: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连用的语气词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最后是“乎”的句子重在询问,最后是“哉”的句子,重点在感叹。

除“乎,哉”外,“矣”“已”“与”“邪”“夫”等也可放在其他语气词的后面,如: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此是命矣夫!(赵壹《刺世疾邪赋》)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子路冉由公西华侍坐》)

三个语气词有时也可连起来使用,最常见的是“哉“放在另外两个语气词之后,如:吾罪也乎哉!(《左传》)

34

古代汉语 语 法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

三个语气词连用,感情色彩一般都比较强烈,各语气词都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但放在后面一般比前面的语气重一些。

二、句首和句中语气词 1. 也(前讲,略)

2. 夫,“夫“字作为句首语气词是从指示代词“夫”虚化而来,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下文的作用(古称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如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司马迁《报任安书》)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晁错《论贵粟疏》) 句首语气词“夫”还可与“且”“故”“若”“今”相结合。成为“且夫”、“故夫”、“若夫”、“今夫”,用于句首。“且夫”“故夫”大致相当于“且”“故”增加“夫”字,就加强了要发议论的语气,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若夫”略等于“若”,有“像”的意思,大致相当于“至于说到?”(引若议论),如: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今夫“的”今“字已虚化(不代表具体时间),而是表示另起一端的议论,略有“现在说到”之意思,如: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柳宗元《封建论》) “夫”还可用句尾,表示感叹语气,如

①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②南人有言:“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论语·子路》) 这样的“夫”和“哉”相似,可译作“啊“吧”,语气比“哉”略低沉些。 3.惟(维,唯)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vk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