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

更新时间:2023-11-22 23: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程简介

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的境界、教师的素养、教育的艺术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从“师范”的意义、中美教育的差异、好教师和好学生的标准出发,提出教师及其培养的学生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以及教育的追求和教育的境界;第二部分内容从教育的本义出发,分析了教育的规律,提出了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的素养;第三部分内容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和切身教学体验,阐述了教育的艺术。整个课程贯穿了怎样做一个好老师的主题,主讲者力图通过自身对“教育”独到的实践、探索与认知体会,激发广大教师的思考,还教育的本义,不断积累各自教育的艺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第一讲 师范的意义与教育的境界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

裴纯礼 2009 年 3 月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一、“师范”的意义

㈠“ Normal ”与“师范”的由来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史,师范作为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最早起源于 17 、 18 世纪的法国和德国

⒈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培养文理科顶尖人才而闻名于世,其宗旨是“优秀的思维方式”与“优秀的教育机制”有机结合且相得益彰,为国家培养教师、研究人员和较高科学素养的行政人才

总校分 3 处,分别坐落于花都的于勒姆大街,朱丹大道和蒙突奇区,还在外省郎寨和富尔于夫设有分校(占地 3000 亩)

学生一入学就自动获得“实习公务员”身份, 4 年学习期间可享受两年的停薪假期,可出国深造或深入研究专业;毕业后,必须为国家企事业单位服务 6 年

该校在自然与社会科学领域培养出不少杰出人物 ? 总统蓬皮杜

? 前总理兼国民议会主席洛朗·法布留斯 ? 10 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近 10 位数学菲立兹奖

? 生物学、哲学等领域的名家大师

? ……

⒉“ Normal ”与“师范”在中国

“ Normale ”最先被翻译成日文,用的中文字符“师范”。

在我国古典文献中,师范最早出现于汉朝扬雄编著的《扬子法言》:“师者,人之模范也。”

㈡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与校名的由来

戊戌变法前夕,梁启超起草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就提出设立“师范斋”的设想,并疾呼:“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

1902 年,管学大臣张百熙继承和发展了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强调“办理学堂首重师范”,创设了含师范馆在内的京师大学堂( 1902 年 12 月 17 日 )。

1923 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式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

关于“师范”的英文翻译选用了“ Normal ”;征求过 1919 年来中国讲学的美国教育与哲学大师杜威,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系主任孟禄,日本教育大师的意见,最后定为“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是世界上第一所同时使用 Normal 和 University 的大学。

㈢“师范”的意义

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法国高师校长:立足创新。

好的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好书,而应一生“为人师表,为人模范,为人表率”。 好的老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人。

只满足于教好书,只是一个“教书匠”;好的老师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与学生做心灵的沟通,应成为学生心灵可以信赖的港湾;好的教师应努力自觉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尤其是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力。

㈣好的校风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保证

习惯就是素质,好习惯就是高素养!

⒈好的校风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保证

一个人的习惯是从幼儿园开始养成的;儿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将一辈子起作用

儿时养成的坏习惯,到大学、研究生、工作阶段就很难改了(古语:浪子回头金不换) 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校风对一个人成长不同阶段的作用(习惯、知识、人格): ? 约束作用(外因:必然与潜移默化)

? 熏陶作用(内因:潜移默化到自然习惯)

⒉三种毕业生

? 随波逐流

? 出污泥而不染

? 用自己的理念去影响别人,用自己的行动去改造环境 提问 :哪种人最难?您属于那种人? 案例 :一个北师大校友在西北的故事

⒊和谐的学术氛围是润育大师的基本条件

中小学

? 再好的种子没有好的土壤、空气、水和养料长不出好的庄稼 ? 为培养合格的公民、为培养未来大师的好苗子贡献力量 大学

? 只有能润育大师的地方才能保证引进的大师真正发挥作用

? 为培养社会需要的、能上能下的人才,为创建培育大师的氛围贡献力量

二、好教师的标准 ㈠好教师的标准

⒈传统的标准(也是目前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和社会评价标准)

以下都是当前评职称、评优秀教师的标准;也是当前社会上评价好学校、好教师的标准。 ?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分很高 ? ◇多次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 ? ◇正式出版了很多本教材

? ◇正式发表了很多篇教学研究的文章

? ◇培养的学生考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的比例很高 ? ◇一大批学生家长请我做家教

提问 :以上是否涵盖了“师范”本身的意义?它们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

这位“名师”是否好老师?

案例 1 :一位听过我报告的南 方小学 老师的儿子的故事

我的孩子和我们去旅游了,他在那里发生了一件有惊无险的事情,回来后,我孩子觉得有好多话要写,结果就写了 8 张纸的日记,先写了那里的美景,然后写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我检查了,确实写的不错。他对我说,妈妈明天我的日记一定是 A 加,我说,可能是 A 加加呢!

第二天:“妈妈你猜我的日记老师给评的是什么?”我翻开孩子丢在地上的日记本一看,上面老师写的是:你抄得还很卖命的呢!!!

我在孩子的日记本上郑重的替他写了个证明 可老师一句道歉的话也没有说 那个 老师还是什么 明星 老师 我好想去校长那里去告她 我每天都安慰我的孩子

我说:“你的老师打电话给我了,给你道歉了。” 本来就语文好一点 现在语文也不好了

我花了好大的代价才到这个班哦 抄就说抄吧,还说卖命

这个老师的大头像挂在名师一条街上,昨天我路过的时候发现不知道是谁把她相片的灯箱给砸了

我好害怕就是我孩子做的

我是老师我从来不在家里议论孩子的老师 裴 老师,我真的好恨这个人 但现在还有好多人要去她班上

我读书也遭遇魔鬼老师 为什么我的孩子也一样 我的孩子被毁了!

我也想往她的相片上揣一脚 就是,我不能流露出我的愤怒 您可以把我的无奈做为您的案例

我孩子好可怜,就喜欢一个思想品德课的老师 他说, 那个 老师喜欢他,摸过他的头 结果他要求给品德老师送作业本 就摸了一下他的头 就喜欢了这个老师 品德就考了 90 分

别人都不喜欢上的课他喜欢 所以老师要多摸孩子的头哦 我提倡我们的老师多摸摸孩子 做有爱心的老师 ……

案例 2 :老师培养的某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考上清华大学的某个学生用硫酸去泼动物园的狗熊

问题 :从上面和下面的案例反思什么是好老师的标准?

⒉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注:摘自《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钟启泉、崔允郭 ⑴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⑴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整体的人: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 ①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怪圈

? 学生知识越来越多,常识越来越少 ? 学生智商越来越高,智慧越来越低 统一的课程标准最低要求 ? 知识与技能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过程与方法

②追求学生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学生与自我的和谐

? 健壮体魄、良好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方式 学生与他人、社会的和谐

? 社会责任感、善于协作、终生为人民服务 学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 初步的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等 强调生活与经验回归,围绕上述三个关系开发课程 ⑵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①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 ? 来源生活,还原生活 ②凸现课程的综合化 ? 强调综合性 ? 加强选择性 ? 确保均衡性

⑶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①确立新的知识观 ? 新的知识观的组成 ? 个体兴趣 ? 情感 ? 信仰

? 学生生活 ? 个人知识 ? 直接经验 ? ……

②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 学科领域

? 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 综合实践活动

? 为学生提供独立学习机会 ③构建发展性的评价模式

? 评价与被评价双方共同建构

? 质性评定方式

? 个性化反应评定内容

⑷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①建设民主的管理文化

?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②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 教师间相互学习、支持与共享 ③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 显性课程(教育目标与课程) ? 隐形课程(校风与个性)

⒊能培养出优秀学生的教师必然是好教师

? ◇一个好的公司和一个好的企业,应该以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并从中合法赢利为标准 ? ◇一所好的医院,应该以能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标准

?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以能培养优秀人才为标准;教师职业是培养学生,因此对一名教师也可通过其培养的学生质量作为衡量其是否好教师的标准

“企业(厂商)与产品”、“医院(医生)和病人”和“学校(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有差别:是否直接负责任问题

希望这不应该是近年来教育界出现某些学校和教师不负责任现象的原因 教师是一个基于自觉与基于良心的职业! 提问 :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呢?

㈡东西方的教育对比与思考

⒈东、西方教育各自注重的东西

摘自“南方周末” 2006.4.27 第 B15 版“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黄全愈) 中国 :

? 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培养学生吸收知识的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 ? 中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 ? 实行统编教材、追求标准答案(传承) 美国 :

? 注重学生掌握的“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美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 ? 没有统编教材、没有标准答案(创新)

⒉东、西方教育各自培养的目标

⑴“聪明的孩子”与“智慧的学生” (美国——贾尼丝·萨博)

聪明的孩子(中国特色)

能够知道答案 带着兴趣去听

能理解别人的意思 能抓住要领 完成作业 乐于接受 吸收知识 善于操作 长于记忆

智慧的学生(美国特色) 能够提出问题 表达有力的观点

能够概括抽象的东西 能演绎推理 寻找课题 长于出击 运用知识 善于发明 长于猜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vg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