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5年版

更新时间:2024-06-22 06: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 部 资 料 请 勿 外 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稿)

普通高中历史课标研制组 2015年10月21日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3 (一)课程性质/3 (二)基本理念/3 二、课程目标/6 (一)总目标/6 (二)学科核心素养/6 三、课程结构/9 (一)设计依据/9 (二)结构/10 (三)学分与选课/12

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12 (一)必修课程/12 (二)选修I课程/26 (三)选修II课程/45 (四)学业质量标准汇总/58 五、实施建议/61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61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82 (三)教材编写建议/84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89 六、附录/90

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水平划分/90 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97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揭示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探寻历史的真相,正确地认识历史规律,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学重要的社会功能。

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校的历史课程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反映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对历史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素养;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二)基本理念

1.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

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立德树人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历史教育得到全面、持续发展,是历史课程所坚持的价值追求。历史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等,都要紧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展开,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历史使命感,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社会意识、公民意识,以及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

3.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

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实施的措施、课程评价的标准等,都要始终贯穿着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这一核心任务。

4.精选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历史课程的内容选择,要注重展现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历史发展大势,从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和认知的角度出发,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揭示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趋势,展现人类社会的变迁,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历史启示,发展历史思维,拓宽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洞察力,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中国与世界。

5.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历史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深入思考和探究;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注意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衔接

高中历史课程要注意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既要避免简单、机械地重复,又要避免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脱节。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引领学生在比初中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历史。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多样性,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不同的历史学习需要,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7. 形成科学而多样的评价机制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注重以形成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评价机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运用多样的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尤其

是要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衡量学生的历史学业质量水平,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作为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能够获取、辨析并运用历史材料,实事求是地对历史进行分析、阐释和论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能够感悟和体会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探究历史的方法,学会辩证地、客观地解释与评判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能够增强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育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素养1: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素养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素养5: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

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设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主要依据是:

1.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宗旨,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基本理念,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设计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2.《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规定。依据该方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学分安排,设计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和类型,使历史课程的设计体现出时代性、基础性、创新性、选择性和关联性。

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历史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课程的类型及其衔接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4.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历史课程结构的设计要适于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发展。

5.历史学科发展前沿。注意吸收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使课程内容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并为学生提供认识历史的多个角度;课程内容不苛求面面俱到,而是

注重促进学生对历史的探究。

6.课程改革的经验。充分吸取近十多年来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并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使历史课程的结构设计更有利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7.国际历史教育的比较。在对国际历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使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设计既能顺应国际历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又能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结构

1.课程的类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修Ⅰ、选修Ⅱ三类课程构成。 必修课程设一个模块,名为《中外历史纲要》。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均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由若干个学习专题构成。通过中外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课程。

选修Ⅰ课程设三个模块,模块1-3分别为《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进》《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历程》。各模块的结构是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在专题下的具体内容则依照时序的发展进行表述,呈现中外历史上多方面的重要内容,引领学生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等不同视角对中外历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此

类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需求与升学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专业倾向而设置。

选修Ⅱ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设两个模块,模块1为《史学入门》,模块2为《史料研读》。各模块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通过了解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的能力与素养。校本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倾向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资源等,由学校自主开设。选修Ⅱ课程是学生根据专业发展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2.课程的关联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设计考虑到以下课程之间的关联: 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关联。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设计和内容编排上,既注意到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衔接与贯通,又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显现出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不同梯度,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拓宽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高中历史三类课程的关联。历史必修、选修Ⅰ、选修Ⅱ三类课程,构成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结构。这三类历史课程之间,具有纵向发展的关联性、递进性和提高性。历史必修课程是共同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基本史事和发展脉络,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历史选修Ⅰ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深化,从三个主要领域,呈现更为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从多角度

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历史选修Ⅱ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和选修Ⅰ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通过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强化学生的史学专业基础。通过这三类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断得以提高。

与其相关学科课程的关联。历史课程的设计考虑到与思想政治、语文、艺术、地理等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既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课程相关内容的配合,又注意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课程的作用,力图使各学科相关课程发挥出整体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三)学分与选课

历史必修课程是共同基础课,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满。建议必修课程安排在高中一年级。学生经必修课程的学习,经考核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2,可获得4学分。

历史选修Ⅰ课程的每个模块2学分,建议安排在高中二年级。学生修完所选修的模块后,经考核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3-4,可获得相应学分。

历史选修Ⅱ课程的每个模块2学分,建议安排在高中二年级或三年级。学生修完所选修的模块后,经考核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

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 (一)必修课程

中外历史纲要

1.内容标准

本课程旨在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本课程共有35个专题,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中外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讲述,展现人类发展过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人类社会逐步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总趋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上的延续、变迁与发展,学习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人类历史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解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1)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孕育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史前研究领域的不同作用。

(2)夏、商、西周与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通过西周的宗法分封制以及相关的礼乐制度,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确立的特点。

(3)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变动与“华夏”认同的形成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通过

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迁徙与交融的史实,认识“华夏”认同形成的意义。 (4)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衰亡

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文化创新

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和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创新成就。

(6)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与文化繁荣

通过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创立,认识隋唐时期制度创新的意义;通过这一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中外交流,认识隋唐盛世的繁荣与开放。 (7)中唐至两宋时期的政治、社会变革

通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以及这一时期的重要改革;了解中唐至两宋时期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8)辽、西夏、金、元的统治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通过辽、西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9)明朝的制度建设与社会变动

知道明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国家管理体制,认识这些制度在秩序重建中的作用与弊端;通过了解由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世界变化及其

对中国的影响,认识16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 (10)清前期的繁荣及其面临的挑战

通过清前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认识清朝在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上的重要作用;通过了解18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及此后各种矛盾的加剧,理解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转折。 (11)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与局限性。

(1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结束帝制、走向民主共和的意义;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1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了解日本侵华的罪行;通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15)人民解放战争

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解放的原因和意义。

(16)百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变迁

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过程;通过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探讨近代以来社会转型的特点。 (17)新中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18)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认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成就及经验教训;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19)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认识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通过各个领域改革开放的史实,概述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20)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通过当代中国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认识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增强民族

自信心和自豪感。 (21)古代世界

知道早期人类的产生;理解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各文明古国(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的不同特点;了解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

(22)西欧封建社会与伊斯兰世界

了解西欧封建制度的起源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了解基督教会和伊斯兰教对各自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教权与世俗权力之间的关系。 (23)大航海时代

通过新航路开辟造成的人与物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发展道路的不同影响,理解大航海时代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24)殖民势力到来前的印度、日本和朝鲜

通过了解莫卧儿帝国、日本的幕府以及朝鲜李朝的统治,认识殖民势力到来前东亚与南亚主要国家的历史特点。 (25)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实现。 (26)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

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理解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

发展,并引起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及思想领域的深刻变化;认识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27)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道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并引发的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 (28)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知道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29)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

通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结果,以及一战与俄国十月革命的关系,认识一战前后的世界格局。 (30)一战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与各国的应对

了解一战后国际格局下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认识苏、美、德、日等国面对这些新变化所作出的不同选择及其影响。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局部发展到全球的过程,认识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与战争胜利之间的关系;理解战后形成的国际新秩序。 (32)冷战与二战后世界格局

通过冷战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知道冷战发展与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33)亚非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知道殖民体系瓦解的基本进程;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发展;认识亚非拉国家在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问题。 (34)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

知道两极格局瓦解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35)新科技革命与文化多样化

了解新科技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社会的急剧变迁;认识文化多样化在当今世界的表现,以及人们珍视民族文化传统的努力。

2. 教学提示

(1)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梳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引导学生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从而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2)教师在进行本模块的教学设计时,要仔细分析每个学习主题的核心内容和关键问题,选择和确定教学重点,采取多种手段活化重点、突出重点,并以点带面,使学生通过对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关键问题的理解,带动对整个学习主题的探讨和认识。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历史情景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感受到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在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认识史事的性质、特点及作用、影响等。

(4)建议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单元主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5) 为了便于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例1

内容标准必修(9)

明朝的制度建设与16世纪的社会变动 活动主题

世界视野下的中国航海活动与海上贸易 活动目标

1.深入认识16世纪中国航海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世界背景。 2.综合利用文献、地图、水下考古等历史资料,了解这一时期中国、亚洲和欧洲航海活动的性质和作用。

3.重新认识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深刻理解中外海上贸易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活动过程

1.从明代小说(如?三言?)中寻找白银在中国普遍流通的描写,再现使用白银进行买卖的情境;通过中外文献、考古资料等,了解白银来自美洲、以大量购买中国的瓷器、茶叶的史实,以及白银普遍流通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2.运用中外历史地图,知道欧洲商船从美洲到达东南亚及中国,以及中国商船到达东南亚各国和日本的航行路线,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知道中国商船的规模及主要货物。

3.对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教师讲授、学生主题报告会、图片展览等不同形式,对这一时期的?倭寇?事件、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变化,或张居正改革等问题进行研判。

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了解16世纪以降中国与世界的海上贸易活动,拓宽学生的世界视野,以达到加强时空观念、加大历史理解宽度的目的。活动过程的安排体现了新视野带来的对史料的新发现和对史事的新理解,以及对传统历史问题的新解释,贯穿了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全面重视。

例2

内容标准必修(14)、(15)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活动主题 ?老兵?的故事

活动目标

1.寻找战争时期的?老兵?,了解他们的事迹,并尝试从历史当事者的角度看历史。

2.运用文献、口述等的方式,对历史有具体、深入的理解,提高搜集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以及历史写作的能力。

3.学习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精神。 活动过程

1.以个人活动为主,通过文献查找、阅读书籍、人物探访(如探访老战士或其后代)等方式,对一位?老兵?的事迹进行了解和研究。

2.整理所研究的对象的相关材料,写一篇《?老兵?的故事》,叙述其事迹,说说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将同学们所写的文章出版一期墙报,或汇编成册,进行交流。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经历者进行个人研究,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人亲身经历联系起来,理解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并从普通一兵的身上感悟到革命军人的精神。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搜集、整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材料,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对具体人物的事迹进行描述,从而提高运用材料进行历史论证的能力。

例3

内容标准必修(20)

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活动主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居民生活变迁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考察,接触社会实际,了解人民生活的变化,感受社会的发展进步。

2.尝试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对历史与现实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拟定、实际调查活动的操作、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调查结论的撰写等,提高运用这一方法的技能。

3.切身体会和感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深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4.通过社会调查,提高接触社会、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活动主题及其内容范围、社会调查的方式方法、活动成果及其评价要求等,对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2.学生可自愿组成调查小组(以3至5人为宜),围绕家庭收入、衣食住行、医疗、教育与文化、通讯手段等多方面的调查主题,确定具体目标,制订调查计划,选定调查对象,编写调查的问卷或访谈的问题。

3.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并对选定的调查主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

4.对社会调查的数据、访谈记录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在小组成员

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本组的对居民生活变迁的调查报告文本,并制作调查研究结果汇报的课件。

5.在全班展示各组的调查研究成果,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师生共同对各组的调查研究活动进行评价。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使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对身边的历史变化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切身感受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实惠效果,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活动过程中,尝试运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在搜集社会信息、与他人交流等活动中,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

例4

内容标准必修(25)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活动主题

探寻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思想文化渊源 活动目标

1.阅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材料,提取与新兴阶级诉求有关的信息,梳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文化渊源。

2.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关系。

3.通过理解上述关系,建构相关史事的内在联系,学会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研读教师提供的有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材料,筛选出与新兴阶级诉求的信息。

2.建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联系,以适当方式加以呈现,如编制图表、撰写小论文、制作演示文稿等。

3.各组展示活动成果,师生共同完成对学习情况的评价。 活动说明

本活动设计选择了世界历史中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所涉史事多的学习内容,意在提示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方式,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设计突出了学生提取史料核心内容、建构时空关联、探寻因果关系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发展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

3.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和世界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发生和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素养1、3、4)能够掌握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引起的世界历史从古至今、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及发展的总趋势;(素养3、5)能够知道历史遗迹、考古发现、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文献是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证据,并能够开始使用资料作为证据来检验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解答;(素养2、3、4)学生能够初步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建立多方面联系,以此解释历史,并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素养3、4)能够初步具备从历史眼光分析现实问题的基础;(素养4)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具有民族自信心;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素养1、3、5)

(二)选修I课程

模块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进

1. 内容标准

本课程从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角度,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本来课程由6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基础之上的递进与拓展。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的产生,国家统治则依赖于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包括组织的建立和规则的制定。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规定了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

人事管理、法律、军事、外交、财政都是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则是国家制度的关注重点。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学习这些内容,将会大大深化我们对于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1.1.政治体制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秦以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及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1.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及其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1.3.法律与教化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西汉以下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了解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1.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外交制度和国际法的发展;了解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以及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1.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的重要措施;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知道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情况;了解新中国的基层管理制度。 1.6.货币发行与财政税收

知道世界早期文明中货币的产生,了解中国和西方历史上金属铸币和纸币的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及其与役的结合过程;知道中国古代针对工商业的税收和专卖制度,及其与西方近代相关制度的异同;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2. 教学提示

(1)本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历史上的国家制度,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探明某一制度产生历史的背景,以及与该制度有关的历史渊源;在了解该制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这一制度的特点及作用,并认识该制度对当时及以后的影响。

(2)教师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上的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措施,一是要从历史的角度考虑到具体的国情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明了某一制度创立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二是要对某一制度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缺陷进行辩证的分析;三是要注意到某一制度是否在以后有不断完善或问题暴露、积累、激化的情况等;四是对国家制度进行横向的比较时,要避免简单的类比和抽象的优劣评判,而是通过比较更清楚地认识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间的异同。

(3)在本模块各学习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情景—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民众层面等,以深入认识某一制度的作用及影响;或从中央与地方、法律、经济、民族、教育、外交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考察。

(4)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注重引导学生在时空框架下进行认识,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判,形成学生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建构自己对历史上政治文明演进的正确解释,形成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5) 为了便于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例1

内容标准选修一1.1 政治体制

活动主题

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演变,分析并理解这一关系的特征。

2.运用以前所学的历史知识,以典型的史事作为例证,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中央王朝对地方治理的历史经验教训,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3.通过了解中央集权制度下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学会通过历史加深认识中国的国情。

活动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确定各组的研究主题(如按历史时期分组,分别探讨各时期中央与地方之间各方面的情况;或按地方行政级层、财政税收、军队编制与部署等专题分组),分别梳理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各组制订具体研究计划,明确分工;分别搜集和研读有关材料,如阅读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论著,利用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等。

3.各组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撰写本组的研究报告。

4.组织全班的报告会,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并解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质疑。

5.各组在报告会的基础上,对本组的研究报告做进一步的修改和

补充,使之更为完善。

6.将各组的研究报告汇总,编成文集,作为本模块学习的阶段性成果。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专题探究,对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进行梳理,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与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联。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分工与合作,以及对研究成果的不断打磨,提高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的素养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例2

内容标准选修一1.4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活动主题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德意志统一为例 活动目标

1.了解德意志民族意识构建的历程,探讨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因素,认识德意志统一的过程及影响。

2. 在认识德意志统一的基础上,分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利弊。

3. 尝试通过重点分析,以点带面,加强对史事认识的深度与广度。

活动过程

1. 以?统一前德意志人生存状状及社会心态?为探究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从地理位置、政治格局、经济状况、社会构成、文化与宗教等方面,对德意志统一的因素进行多维认识。

2.查阅俾斯麦的相关材料,辨证分析以俾斯麦为代表的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在德意志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3.分组搜集西方其他民族国家形成的相关材料,比较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异同;讨论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活动说明

本活动通过让学生学习、探索普鲁士民族国家形成这样一个案例,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能力;通过以点带面、比较西方民族国家形成异同,通过认识重要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能力。

3. 学业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中国古代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措施的主要发展线索具有大致的认识,同时能够对欧美国家在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成就及其历史渊源获得简单了解,并且初步掌握当代中国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措施的由来和概况。(素养1、2、3)

学生将认识到,制度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应当从自身社会实际状况出发,互相取长补短,力求在相对的范围内臻于完善。(素养4、5)

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1.内容标准

本课程从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角度,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课程由7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基础之上的递进与拓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劳作与经济活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了解自古以来中外不同人群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将有利于学生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2.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的主要食物生产,以及建立其上的社会组织;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了解工业革命后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改进;理解食物安全生产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

2.2.劳动工具与劳作方式

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认识近代以来机械动力、智能技术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的意义。

2.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知道股市、电商等,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4.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

了解古代亚欧地区主要人口迁徙及区域开发活动;了解近代以来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的影响;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区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5.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概述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2.6.交通与社会变迁

了解古代的路、桥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上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2.7.疾病、医疗与公共卫生

知道历史上流行病的传播与防疫;了解中医中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概述世界卫生组织的产生和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影响。

2.教学提示

(1)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本模块的教学是从历史发展的多个角度对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进行考察,以一个特殊的领域作为考察的视角,以引领学生深入认识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是怎样不断发展变化的。

(2)教师在进行本模块的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中,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延续与变迁、偶然与必然、局部与全局的互动作用,使学生尝试从宏观、中观、微观的不同角度认识历史的问题。

(3)本模块的教学内容,与地理条件、人们的社会活动与实际生活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现实性,与学生的现实感受及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因此,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促进学生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形成自己的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

(4)本模块的教学内容突出体现了人类历史的多元化的特点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地区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和统一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各具特色。另一方面,伴随着科技进步和交流的加强,逐步呈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对世界各地的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客观反映差异,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物质文明的多元性,同时更要以世界视野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

(5)本模块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到历

史学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物理学、生物学、建筑学、医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开展合作,并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各学科知识。

(6) 为了便于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例1

内容标准选修一2.1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活动主题

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农作物 活动目标

1.考察今天在中国的外来农作物的来源,了解它们是在何时、通过何种渠道传入中国的,以及这些物种引入中国后的情况。 2.以考察的外来农作物为例,认识外来物种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如粮食生产、饮食习惯、生态环境等),进而探讨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活动过程

1.教师可先概括介绍人类历史上物种交流的不断扩大。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种外来农作物(如胡萝卜、马铃薯、甘薯、玉米、西红柿、西瓜、南瓜、辣椒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材料搜集和整理,考察其来源及引入中国的情况。

3.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后对粮食生产、民众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物种交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4.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将同学们的成果汇集整理,出一期专题板报。

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对某一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情况的探讨,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对象并进行史料实证的能力。传入中国的外来农作物很多,学生选择何种农作物作为研究对象,既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更要根据所掌握的史料情况而定。对于一些外来农作物的传入的时间及对传入地的影响,学界有不同的认知。学生应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辨析,并能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例2

内容标准选修一2.5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活动主题

探讨历史上不同地域民居的特征及成因 活动目标

1.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域民居的概况,包括建筑形态、居室设计、住宅选址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2.探讨不同地域民居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考察影响民居变化诸因

素。

活动过程

1.学生可分若干小组,选择某一区域的民居进行探究。 2.各小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梳理材料中所反映的民居演变历史、特点和风格,分析其形成的因素及对生活的影响。

3.各小组将研究的结果制作成课件,在班上汇报演示。 4.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探讨怎样的居住方式更美好。 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对某一地域民居特征及其成因的考察,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上,由于经济、气候、环境等因素,不同地域的民居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在活动中,学生如能根据自己的探究,较具体地揭示各地民居的特征,并能论述其成因。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更是培养学生历史理解的能力,以及能自己构建历史叙述的能力。

3. 学业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生产、劳作方式、居住环境、交通进步的变迁历程,以及为改善生活而展开的经济活动、科技发明、医疗防疫等方面的努力。(素养1、2、3)能够进一步理解经济活动与社会、科技与生活等之间的关系,深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应和谐发展的认识,自觉养成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和珍爱生命的优良品质。(素养3、4)

模块3: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历程

1.内容标准

本课程从文化的视角,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文化血脉。本课程由7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基础之上的递进与拓展。

本课程通过人类不同地域、国家、民族间文化交流与传承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现象建构内容框架。着重从文化交流和传承的基本内容、方式、途径、渠道、方法、手段等,陈述和阐释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不同文化间传播交流和传承的具体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社会影响。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地域、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传承、互鉴共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养成开阔的国际视野,涵养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提高人文素养,培育正确对待不同文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传承和发扬中国及全人类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关怀人类命运的社会使命感。

3.1.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3.2.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

的文化认同。

3.3.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3.4.战争与文化碰撞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推动了文化的交流。 3.5.宗教传播与文化景观

通过了解历史上主要宗教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认识宗教传播给不同地方带来的文化差异,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3.6.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3.7.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的共享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方式、内容、规模、效果等方面的巨大影响,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文化共享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2.教学提示

(1)教师在进行本模块的教学设计时,要认识到本模块是从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uh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