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过程

更新时间:2023-11-28 08: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习需要分析

(示范性学习过程)

(一) 介绍

学习需要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的一个环节。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把教学设计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深入实际进行调研、了解、鉴别、确定教学问题的学习需要分析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学习需要分析是什么呢?它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又是怎样的?它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们将在以下的课程中一一分析。 (二) 任务

(1) 掌握学习需要的概念和学习需要分析的含义 (2) 能用行为术语正确描述期望 . (3) 掌握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 例举学习需要分析中获取数据的方法,至少五种 (5) 掌握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教学系统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只有发现了问题,认识问题的本质才能着手对它进行解决。而对问题的鉴别与分析通常也称学习需要分析。那么你能通过网络、书本等媒介告诉我们:

1. 为什么要进行学习需要分析?为什么说学习需要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开端?它是如何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2. 什么是学习需要?什么是学习需要分析?

了解了上面的几个问题后,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个案例:“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能力素质需求分析。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学习需要的相关知识。 看到了给定的题目,我们首先想到的问题是:

3. 该如何进行分析?分析的具体步骤是什么?大家可以参考何克抗(2001)、乌美娜(1993)所著的《教学设计》。然后在实践中据设计项目的内容、项目内容、项目的大小,以及学习需要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等做适当的增减。

在确定的了分析的对象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选择分析方法、确定收集数据的技术、选择参与学习需要分析的人员。这就又涉及到: 4. 如何确定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

学习需要分析方法可分为领域专家方法和绩效方法。领域专家指,已经完成了或即将完成某个专业的本科学位,在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简称SME(subject-matter expert ,发音为S-M-E,或SMEE)。那么你知道领域专家制定的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是什么?绩效方法是什么?同时你还要在掌握这两类方法时懂得需求信息(数据)的获得方法、确定学习需求的过程——调查分析过程。如果你还不知道,那么快去查完资料再来进行下面的学习吧!

运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学习者现状与期望之间存在的差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那么: 5. 造成这些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性质的,教学系统设计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吗?这些需要同学认真进行探讨,其实质是要解决教学设计的必要性问题。

上面我们解决了教学设计的必要性问题,即找出了若干个教学问题需要进行教学设计来得到解决。除此之外:

6. 现有资源和条件是否允许对它们全都进行设计呢?是否有可能解决教学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内容: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7. 当然,我们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一些问题,但具体是什么问题呢,为了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犯错误,你们可要在设计之前好好的了解一下相关的资料哟!

8. 你是不是已经完全掌握了学习需要分析的定义、分析步骤、分析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呢?如果你已经掌握了这些,你能说出学习需要分析的意义是什么?学习需要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是什么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以“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能力素质需求分析为例来说明:

1)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需要分析。选举小组长。

2) 确定学习需要分析主题:“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能力素质需求分析

3) 确定资料收集方式:问卷调查、资料收集(图书馆相关杂志或INTERNET上相关网站)、专业书籍。 4) 根据主题确定小组成员分工。 如:

甲同学:根据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实践领域的分类进行资料搜集。我们知道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根据实践领域的类型可分为: a) 视听媒体开发人员; b) 电教管理人员; c) 教师;

d) 教学和教育理论研究人员; e) 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员; f) 计算机辅助教育设计开发人员; g) 教学硬件系统开发人员;

h) 网络教学人员和教学支持和辅助人员

具体工作有:对每类人员再进行细分,依据每类人员的情况进行个案调查,请他们分别根据自己所在的工作环境的需要列出20~25条他们认为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项。

乙同学:结合专家评定,考察专家对领域发展的预测以及对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需求(此项请同学自主查找相关资料)

丙同学:搜集大家的做出来的东西,进行总结,写研究报告;参照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和日本教育工学会的分析结果确定了变量提取空间,大致有关于媒体设计开发的行为项;关于管理的行为项(对媒体及其制作过程的管理);教学技能和技术的行为项;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关于研究及其方法论的行为项;

下面是我们归纳整理的1977年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任职资格和相应能力的分析(有关内容可再查阅): 媒体管理 媒体产品制作 教学程序开发 资格 学士及教师证书 硕士及教师证书 博士及教师证书 组织管理、人事管理、专家 研究、设计、评价、选次要能力 定、准备、供应 事管理 研究、普及活动、人主要能力 普及活动 设计、制作 设计、研究、利用、促进、普及活动 评价、选定、制作、组织管理 准学士(短期大学毕资格 技术员 次要能力 业) 准学士(短期大学毕业) 主要能力 组织管理、准备、供应 制作 不考虑设技术员 评价、选定、组织管理 助 手 5) 在以上提出的框架基础上,通过调研和材料分析,提出较详细的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行为项即可作为调查的指标体系;

6) 设计问卷,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表格可参考如下形式: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能力素质调查表 姓名 单位 主要职责 教育教学理念 专业素养 年龄 性别 学历 职务 教学技能 信息素养 个性品质 7) 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教育技术人员的能力需求结构。 以网络教学及基辅助人员为例:

网络教学及其辅助人员又可分为:学科专家、主讲教师、在线指导教师、校外学习中心面授辅导教师、网络教学人员系统设计、教学资源设计人员、教学资源制作人员、教学资源管理和维护人员。下面我们以主讲教师为例简单介绍一下他们可能具备的素质: 主要职责

⑴参与课程的设计、编写和制作 ⑵主持网络课程的讲授

⑶参与或者主持网络教学的答疑工作 ⑷参与青年骨干教师的代教工作 ⑸提供网络教学建设性意见 ⑹参与网络教学的改进和完善工作等 素质要求 ⑴教育教学理念

①具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②具备对网络文化的判断选择能力。

③具备对课程与教学原理具有深入理解及创新能力。 ④熟悉现代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⑤具备教育问题意识和教育反思能力。

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求异品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 ⑵专业和网络教学素养

①具有一定的学历水平和专业职称

②具有丰富的网络教学实践经验和宽广的知识面。 ③具备较强的网络教育的组织与设计能力 ④具备网络教学课程和多媒体教材的设计能力 ⑤具备较强的知识判断和选择能力 ⑥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⑦具备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认知工具的组织和使用能力 ⑶教学技能

①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②具备应用灵活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学习高级思维的能力 ③掌握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技能 ④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 ⑤具有灵活的人际交流合作能力 ⑥具有反思教学活动的能力 ⑦具有检查教学效果的能力 ⑷信息素养

①具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

②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策划和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 ③具备信息处理和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

④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参与网络虚拟社区活动,如网上答疑、讨论等 ⑸个性品质

①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②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 8) 研究中可能碰到的问题:

要求同学在调研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

9) 写出总结报告

(四)评价

绩效水平 标准 不合格 1 及格 2 中 3 优秀 4 流利的说出学基本能够说出不能说出学习概念 需要的概念 念 但不能解释 义 完整地说出学学习需要不能简述出学分析应用习需要分析的的基本步步骤和方法 骤和方法 的步骤和方法 法 用 学习需要不能例举学习分析中获需要分析中获取数据的取数据的方法 法 方法 于实践 能够积极的参能够积极的参被动的参与活与活动,并说出的积极性 不参与 动,发言较少 自己的看法 并能完成设计项目 完成任务没有完成任务 的情况 但有极少的环任务 务并将自己拓基本完成任务,能按要求完成按要求完成任自己的看法,与活动,说出获取数据的方据获取的方法 法,并能应用能例出简单的能例出多种数据获取的方能例出多种数学习需要分析析的步骤和方能做简单的应不能完整说出出学习需要分步骤和方法并比较完整地说习需要分析的学习需要的概习需要的概念并能解释其涵流利的说出学习需要的概念参与活动没有积极性, 节不符合要求 展的知识加入其中 (五)结论

学习需要分析是一个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计是否,这个过程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学习需要从而发现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并辩明教学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适途径;同时它还分析现有的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能做到 1 根据学习目标编制有关测试题;

2 选本单位师生反映问题较多的一门课程,进行内部参照需要分析,并结合有关资源和约束条件,确定这门课的教学问题。 (三)教学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u4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