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7-07 20: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目 录

一、总 则 ....................................................... 1

(一)导言 ................................................... 1 (二)规划思路 ............................................... 2 (三)规划原则 ............................................... 7 (四)工作要求 ............................................... 8 (五)基本规定 .............................................. 11 (六)进度安排 .............................................. 12 二、水资源调查评价 .............................................. 14

(一)基本要求 .............................................. 14 (二)降水 .................................................. 15 (三)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 .................................... 17 (四)河流泥沙 .............................................. 19 (五)地表水资源量 .......................................... 19 (六)地下水资源量 .......................................... 24 (七)地表水水质 ............................................ 34 (八)地下水水质 ............................................ 39 (九)水资源总量 ............................................ 45 (十)水资源可利用量 ........................................ 46 (十一)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 50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 52

(一)基本要求 .............................................. 52 (二)经济社会资料分析整理 .................................. 53 (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 .................................. 55 (四)供水量调查统计 ........................................ 57 (五)供水水质调查分析 ...................................... 58 (六)用水量调查统计 ........................................ 59 (七)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 .................................... 60 (八)废污水排放量调查分析 .................................. 61 (九)供、用、耗、排水成果合理性检查 ........................ 62 (十)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 .................................... 64

ii

(十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66 (十二)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 .................................. 67 (十三)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 67 (十四)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 .................................. 68 四、需水预测 .................................................... 69

(一)基本要求 .............................................. 69 (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 .................................. 74 (三)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 77 (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 82 (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预测 .................................... 83 (六)需水预测汇总 .......................................... 83 (七)成果合理性分析 ........................................ 83 五、节约用水 .................................................... 85

(一)基本要求 .............................................. 85 (二)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 86 (三)节水标准与指标 ........................................ 89 (四)节水潜力分析 .......................................... 90 (五)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 .................................... 91 (六)节水方案拟订 .......................................... 94 六、水资源保护 .................................................. 97

(一)基本要求 .............................................. 97 (二)水功能区划的补充和调整 ................................ 98 (三)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拟定 ................................. 101 (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条件 ............................. 102 (五)纳污能力计算 ......................................... 104 (六)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 105 (七)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 107 (八)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 ................................... 108 (九)地下水保护 ........................................... 110 (十)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 111 七、供水预测 ................................................... 113

(一)基本要求 ............................................. 113 (二)地表水供水 ........................................... 114

iii

(三)地下水供水 ........................................... 117 (四)其他水源开发利用 ..................................... 119 (五)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 ................................... 121 八、水资源配置 ................................................. 125

(一)基本要求 ............................................. 125 (二)基准年供需分析 ....................................... 127 (三)方案生成 ............................................. 128 (四)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 129 (五)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评价 ............................... 132 (六)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 ................................... 134 九、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 138

(一)基本要求 ............................................. 138 (二)总体布局 ............................................. 138 (三)工程实施方案 ......................................... 140 (四)非工程措施 ........................................... 143 十、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145

(一)基本要求 ............................................. 145 (二)评价内容 ............................................. 145

附录Ⅱ-1 河川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处理办法 ......................... 148 附录Ⅱ-2 地表水化学类型阿廖金分类法 ........................... 155 附录Ⅱ-3 地表水水质趋势回归分析日历年与十进位年折算方法 ....... 157 附录Ⅱ-4 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 159 附录Ⅱ-5 地下水化学类型舒卡列夫分类法 ......................... 165 附录Ⅵ-1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综合衰减系数计算方法 .................. 167 附录Ⅷ-1 水资源系统网络图制作要求 ............................. 172 附录Ⅷ-2 水资源供需分析水量平衡公式 ........................... 174 附录Ⅷ-3 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原则 ............................... 176

iv

图表目录

图1-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 3 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 4 图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 ..................................... 6 图5-1

表2-1 表2-2 表4-1 表4-2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节约用水各项内容相互关系框图 ............................ 96 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名称及划分依据一览表 ................ 25 地表水富营养化控制标准 .................................. 36 国民经济和生产用水行业分类表 ............................ 70 用水户分类口径及其层次结构 .............................. 7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 全国水资源分区

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

v

一、总 则

(一)导言

1.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治水的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形势的变化,着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水问题,水利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部署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并以水规计[2002]83号文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水利部以水规计[2002]330号文印发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为我国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规划基础,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节约、优化配置、积极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为编制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统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依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特制定《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4. 编制《细则》的目的,一是明确各项规划任务开展的技术途径;二是界定规划有关概念与术语的定义及确切的内涵,明确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三是明确对基础资料和有关成果的要求,确保

1

规划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5.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各部分工作任务,本《细则》提出各部分工作所需的基础资料和成果,对资料年限、统计口径、适用范围、精确程度等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各种图、表具体内容,制作步骤与方法,表示方式与效果等;对评价及预测方法进行统一规范和规定。

6. 本《细则》包括正文及三个附件:附件1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为“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

7. 各地在执行本《细则》的过程中,请及时与本次规划技术总负责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联系,以便相互沟通,协调解决规划中的技术问题,保证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8. 各流域机构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细则》,编制流域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二)规划思路

1. 规划任务。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1。

2. 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2

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建设 水资源调查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需水预测 节约用水

供水预测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题研究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实施效果评价

图1-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3. 技术思路。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本次规划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1-2。

(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评价,可为其他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和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

(2) 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行的比选方案。同

3

水量 节约用水 潜力估算 效果与代价 水资源调查评价 水循环规律与参数分析 水资源数量、质量评价 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 总 则 落实任务、明确思路、程序、途径与成果要求 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开发利用程度 开发利用水平与效率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水资源配置的 可能方案 水资源保护 水功能区划 总量控制与生态保护 需水预测 发展趋势与需求 生活、生产与生态需水 城乡及区域需水 可能抑制需求的措施和方案 抑制需求方案 供水预测 开发可能与潜力 地表水、地下水供水方案 其他水源开发潜力与方案 可能增加供水的措施和方案 保护生态环境方案 增加供水方案 节水 需水 量 量 用水需求 纳污 排污保护能力 总量 生态 控制目标 地表地下其他水 水 水源 可供水量 水资源配置 各种组合方案供需分析 方案比较与判别 推荐配置方案 特殊干旱期对策 水质 总体布局 工程措施实施方案 实施效果评价 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非工程措施实施计划

4

时,在吸纳水资源配置部分工作成果反馈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

(3) 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供需水预测工作要以上述四部分工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可能组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优化选择的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相协调,结合水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动态的规划过程,以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4) 水资源配置。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统筹考虑流域水量和水质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1-3。

(5)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体系的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措施及其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检验。

5

高效 供需分析计算 水量 水质 规划方案集生成 用水需求 控制目标 可供水量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抑制需求 保护生态环境 增加供给 现状供需分析 分区平衡 节点平衡 公平 可持续 社会

规划方案比较 经济 环境 水系统及配置方案 作用效果比较与判别 推荐合理配置方案 水与经济社会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图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

用水与供水

6

4. 规划重点。突出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容量分析、水资源配置等方面。通过水资源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和可利用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客观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规划方案制定以及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研究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和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指标,确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合理用水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政策性建议。

做好规划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注重水资源问题的同时,更要重视其与经济社会的紧密联系,做到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第二,在注重工程项目布局和规划的同时,更要加强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的安排;第三,在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更要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综合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思路、格局、措施的总体安排,规划的对策措施要有指导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规划原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全面规划。制定规划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管理等做出总体安排。要坚持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除害兴利结合,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关系。

2. 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要充分考虑

7

水资源条件。

3. 可持续利用。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流域调水、水利工程供水与其他多种水源供水。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4.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模式与对策,提出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重点。

5. 依法治水。规划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认真研究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问题。制定有关水资源管理的法规、政策与制度,规范和调节水事活动。

6. 科学治水。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配置水资源,缓解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科学管理水资源,制订出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水资源综合规划。

(四)工作要求

1. 协调各类规划关系。为保障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一要协调好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突出综合规划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并与综合规划成果相衔接;二要协调好全国规划与流域规划、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本次规划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各流域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各尽其职,组织流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规划工作,经过协调后,在形成流域规划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国平衡和协调,再经上下多次成果协调,最后形成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8

2. 做好与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国家计划及相关规划为基本依据。制定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生产力布局以及国土整治、生态环境建设、防洪减灾、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有机衔接,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采用技术、法律、经济和管理等手段和措施,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3. 把握规划深度。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应涵盖有关专业规划的总体思路、布局与方案,为制定相关专业规划提供依据,要对专业规划的编制或修订具有指导作用。全国规划重点在流域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进行水资源的宏观配置,把握全国水资源配置的总体框架、发展方向和重点。流域规划重点反映跨省或省际河流的水资源配置和宏观管理,针对流域水资源配置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把握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方向和重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水资源特点,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步骤,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4. 加强规划的组织与协调。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资料和有关研究成果,组织和动员各种力量开展规划工作,保证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合理划分规划工作阶段,注重规划各个环节间的协调,适时有序地进行有关流域及区域基础资料和有关规划指标与中间成果等方面的协调与汇总,按时提出阶段性汇总成果。

5. 求实创新地编制规划。规划编制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水情和各流域、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以解决重大水资源问题为出发点,按照科学和求实精神编制规划。同时,规划编制应具有较高的起点和前瞻性,要在思想、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用现代的规

9

划手段和方法,按照“四新”(新思路、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的要求编制规划。

6. 提高规划开放程度。规划要全面总结、合理吸收已有的规划和有关研究成果,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和民主性,充分发挥专家的积极作用和规划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规划的开放程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7. 协调统一、平衡汇总。本次规划的编制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国按照统一的要求开展工作,对涉及全局性的问题,应提出宏观控制的目标与方向,采取上下协调的方式确定;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进行平衡与汇总。工作方式采取一次性布置任务,分阶段开展工作,保持各阶段工作相互衔接,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分批提交规划成果,分期进行阶段成果的平衡、协调与汇总,并按流域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反复协调平衡。

8. 加强规划的基础工作。要保证基本资料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有关规划的基础资料、发展指标、定额,以及规划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深入做好调查研究和专题研究工作,各流域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按要求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及时提交相关资料与成果(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见附件1)。

9. 严格控制规划进度。各地要遵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安排开展规划工作,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强协调、严格管理,保证工作进度。对于以往规划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确保规划工作按进度计划顺利进行。

10. 确保规划成果质量。各层次规划都要严格按照《细则》的要求开展工作,特别要重视与规划有关的基础数据一致性的审查、复核与分析工作,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相互比较、综合平衡,进行

10

数据的合理性分析;对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检查、协调、汇总与平衡。要求各流域机构从水资源合理配置、统一管理等宏观角度对本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提出的有关基础资料、发展指标、定额、供需预测成果以及配置方案进行统筹协调。

(五)基本规定

1.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为除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我国全部地区,各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按照职责范围和分工,组织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2. 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水资源分区是编制规划的重要基础。本次规划采用全国统一的三级水资源分区(详见附件2《全国水资源分区》),三级以下分区由流域机构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并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备案。地表水水质评价及保护规划以水功能区为基本单元进行,并需将有关资料及成果归并到相应的水资源三级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主要水功能区的对照关系详见附件3。

3. 规划水平年。2000年为基准年,2010年为近期水平年,2020年为中期水平年,2030年为远期水平年。

4. 水文系列。本次规划要求水文系列延长到2000年,水资源调查评价按1956~2000年同步系列进行。供需水预测与水资源配置部分涉及调节计算时应尽可能采用长系列。

5. 价格与投资估算水平。为使有关经济发展指标及投资具有可比性,要求对有关经济发展指标按照当年价和2000年可比价同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对于缺乏2000年末可比价计算的统计数据,可按照统计年鉴中的环比指数逐年推算。投资估算要求以2002年末的价格水平为准。

6. 水资源。除特殊说明外,本次规划所指的水资源是指通过水

11

循环年复一年得以更新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对于可利用的其他水源(含通过集雨工程利用的雨水、处理并再利用的污水、可利用的微咸水以及已利用和规划利用的海水等)在规划中也应根据各地情况,统筹考虑。

7. 统计资料的延续性。本次规划规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部分对历史用水情况的调查仍采用现“中国水资源公报”规定的用水统计分类(其统计口径简称“原口径”);需水预测和供需分析及水资源配置工作,依照水资源分区,区别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分城镇和农村,按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三大类分别进行(其统计口径简称“新口径”);对2000年的供用水及其相关统计资料,应同时满足“原口径”和“新口径”的要求。

8. 本次规划要求提出全口径①的供、用、排、耗水调查统计与开发利用规划。在现状调查及供需水预测中,要求按城镇与农村分别统计供、用、排水现状以及进行供需预测与水资源配置。城镇范围指国家行政设立的建制镇、市、计划单列市和直辖市。除此之外,还要求对国家行政设立的建制市进行单独统计,统计范围现状为建成区②,预测成果范围为规划区。

(六)进度安排

1. 规划编制工作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阶段一 “调查评价”:重点完成水资源分区及计算面积的核定、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水资源保护(已开展)等工作;部署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开发及有关专题研究工作等。

阶段二 “合理配置”:重点完成节约用水、需求预测、供水预 ①②

全口径:指评价区范围内的完整成果。

建成区:指城市建筑基本连片、公用设施达到的地区,包括已建成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机场等。

12

测以及水资源配置等工作。

阶段三 “实施方案”:重点完成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和规划实施效果检验等工作,并提交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最终成果。

2. 各阶段进度计划为:

2002年8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开展工作;

2003年10月:基本完成阶段一“调查评价”的工作,完成第一批专题研究工作;

2004年6月:初步完成阶段二“合理配置”的工作,完成第二批专题研究工作;

2004年10月:初步完成阶段三“实施方案”的工作; 2004年12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机构提交水资源综合规划初步成果;

2005年8月:提出全国及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送审成果; 2005年12月:完成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的审查与上报。

13

二、水资源调查评价

(一)基本要求

1. 根据我国水文资料积累情况,并考虑系列代表性的要求,全国统一采用1956~2000年(45年)同步期水文系列作为水资源评价的基本依据。

2. 对于实测径流已不能代表天然状况的水文站要进行水量还原计算,对于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而造成天然径流明显变化的水文站要进行天然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分析处理,提出系列一致性较好、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的地表水资源量评价成果。

3. 考虑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转化关系的变化,按近期下垫面条件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实现近期下垫面条件下地表与地下水资源的统一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按水文地质单元进行评价,然后将成果归入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

4. 为了更好地反映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解决大区和小区之间的水量频率组合问题,要求以三级区套地级行政区为计算分区(以下简称“计算分区”),计算降水量、天然径流量、降水入渗补给量和水资源总量的45年系列成果。

5. 根据近期水质监测资料,对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的水质进行分区评价,并对主要供水水源地进行单独评价。

6.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河川径流特征、地下水开采条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技术经济等因素,估算流域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提供依据。

14

7. 对水资源情势变化较大的水资源分区或行政分区,应分析水资源情势变化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按照本次制订的规划方案实施前后两种情况预测未来水资源量、水质和可利用量的变化趋势。

(二)降水

1. 绘制1956~2000年和1980~2000年两幅同步期的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编号分别为附图2-2-1和附图2-2-2),以反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

(1)选择资料质量好、系列完整、面上分布均匀且能反映地形变化影响的雨量站作为绘制等值线图的主要点据。一般在降水量变化梯度较大的山区应尽可能多选一些站点,在降水量变化梯度较小的平原区着重考虑站点的均匀分布。在点据稀少的地区,可增选一些资料系列较短的雨量站,通过插补延长处理后作为辅助点据。按附表2-2-1内容填报选用雨量站年降水量特征值。

(2)选择准确、清晰、有经纬度且能分清高山、丘陵、坡地、平原等的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水资源一级区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成图比例尺自行确定,统一要求根据1:100万电子地图缩放。

(3)年降水量等值线线距为:降水量>2000mm者,线距1000mm;降水量800~2000mm者,线距200mm;降水量100~800mm者,线距100mm;降水量50~100mm者,线距50mm;降水量<50mm者,线值25mm。各水资源一级区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

(4)勾绘等值线时,既要考虑各测站的统计数据,又不能完全拘泥于个别点据,以避免等值线过于曲折或产生许多小的高、低值中心和造成与当地地理、气候因素不相匹配的不合理现象。山区等值线的勾绘,要考虑降水量随地面高程变化的相应关系,但也不应

15

将等值线完全按等高线的走向勾绘;等值线必须与大尺度地形分水岭走向大体一致,切忌横穿山岭。

(5)根据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对等值线的分布、走向、弯曲情况及高值区、低值区的位置进行合理性检查。地理因素对年降水量影响的一般规律是:靠近水汽来源的地方降水量要大于远离水汽来源的地方,山地要大于平原,迎风坡要大于背风坡。

(6)将本次绘制的等值线图与以往编制的有关图件进行对照,对有明显差异的地区要进行分析论证或做必要的修改。

2. 绘制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值等值线图,以反映降水量多年变化在地区上的分布规律。图编号为附图2-2-3,线值无量纲。

(1)采用45年(1956~2000年)同步期系列的单站Cv值作为勾绘等值线的主要依据,选站要求同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单站Cv值用矩法计算,可不做适线调整。

(2)全国拼图要求的等值线线距为:Cv>0.3者,线距0.1;Cv<0.3者,线距0.05。

3. 采用网格法、泰森多边形法或其他方法计算各分区1956~2000年的年降水量系列。填报附表2-2-2。

4. 按水资源三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计算年降水量特征值,包括统计参数(均值、Cv值、Cs/Cv值)及不同频率(P=20%、50%、75%、95%)的年降水量,填报附表2-2-3。

(1)为便于比较,要求计算1956~2000年、1956~1979年、1971~2000年、1980~2000年等四个年段统计系列的特征值。

(2)统计参数分析规定:均值一律采用算术平均值,适线时不做调整;Cv值先用矩法计算,再用适线法调整确定;Cs/Cv值一般可采用2.0,采用2.0确实拟合不好的地区(不是个别站),可以调整Cs/Cv值;用电算优选参数时,也应进行固定倍比适线调整和检验。

16

(3)适线要求:经验频率采用数学期望公式P=m/(n+1)2100%计算,频率曲线采用皮尔逊Ⅲ型;适线时应照顾大部分点据,主要按平、枯水年份的点据趋势定线,对系列中特大、特小值不做处理。

5. 在各水资源三级区内,至少选取一个具有1956~2000年系列且年、月资料齐全的雨量代表站,分析计算不同频率(P=20%、50%、75%、95%)典型年和多年平均的降水量月分配。填报附表2-2-4。

6. 选取有60年以上且包含1956~2000年资料的长系列雨量站,通过长短系列的特征值和丰枯年数组成的对比分析,对45年(1956~2000年)和21年(1980~2000年)两个降水量系列的代表性进行评价。填报附表2-2-5。

7. 在各计算分区年降水量系列计算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各级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各个年代年降水量均值的变化趋势。流域机构分析重点为水资源一级区、二级区和省级行政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析重点为水资源三级区和地级行政区。

8. 在各水资源一级区选取一些有60年以上且包含1956~2000年资料的雨量代表站,分析年降水量的多年变化规律,包括丰枯周期、连丰连枯、极值比等。该项工作主要以水资源一级区为单元进行。

(三)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

1. 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可近似用E601

型蒸发器观测的水面蒸发量代替。干旱指数为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是反映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

2. 绘制1980~2000年同步期年水面蒸发量均值等值线图(编号为附图2-3-1),以反映蒸发能力的地区分布规律。

(1)选取资料质量好、系列完整、面上分布均匀的蒸发站作为绘制年水面蒸发量均值等值线图的主要依据。

17

(2)不同型号蒸发器的观测值,应统一换算为E601型蒸发器的蒸发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的折算系数,尽量利用不同型号蒸发器的对比观测资料求得,并经过水资源一级区的统一协调后选定。

(3)等值线线距为:水面蒸发量>1000mm者,线距200mm;水面蒸发量<1000mm者,线距100mm。

(4)参照湿度、气温、风速和日照等影响蒸发能力大小的主要气象因子,对等值线图进行合理性检查。一般而言,气温随高程的增加而降低,风速和日照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综合影响结果一般是随高程的增加蒸发能力相应减少。平原区的蒸发能力大于山丘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干旱高温地区的蒸发能力大于植被良好、湿度较大的地区。

3. 在有蒸发站的水资源三级区内,至少选取一个具有1980~2000年系列且年资料齐全的蒸发代表站,分析计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的月分配,填报附表2-3-1。

4. 选择观测年数长、资料质量好、蒸发器型号不变的蒸发站,分析水面蒸发量的多年变化趋势。

5. 根据1980~2000年同步期的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与水面蒸发量年均等值线图绘制1980~2000年同步期年干旱指数均值(无量纲)等值线图(编号为附图2-3-2)。

(1)将1980~2000年同步期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与年水面蒸发量均值等值线图重叠在一起,用交叉点法(或网格法)求出交叉点(或网格中心)的干旱指数,绘制干旱指数等值线图。也可用单站计算点据结合交叉点法(或网格法)进行绘制。

(2)年干旱指数均值等值线线值为:0.5,1,1.5,2,3,5,7,10,20,50,100。

18

(四)河流泥沙

1. 河流泥沙是反映河川径流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江河治理有较大的影响。本次统计分析的河流泥沙主要是悬移质泥沙。

2. 选取主要河流控制站和区域代表站,采用1956~2000年实测泥沙资料,分析计算1956~1979年、1971~2000年、1980~2000年、1956~2000年等三个统计系列的多年平均含沙量和输沙量,以反映各河流泥沙的时间变化情况。填报附表2-4-1。

3. 选择一些资料条件好、淤积严重的水库、湖泊和河段,进行泥沙冲、淤变化情况分析。

4. 选择中、小集水面积的典型流域,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影响。

(五)地表水资源量

1.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本次评价要求通过实测径流还原计算和天然径流量系列一致性分析与处理,提出系列一致性较好、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天然年径流系列,作为评价地表水资源量的依据。

2. 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是地表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本次评价要求统一采用45年(1956~2000年)径流系列进行地表水资源量分析计算。

(1)凡资料质量好、观测系列长的水文站(包括国家基本站和专用站)均可作为径流选用站。

(2)由于河道外引用消耗的水量不断增加,许多水文站实测径流已不能代表天然状况,需要将测站以上受地表水开发利用影响而

19

增减的水量进行还原计算,将实测径流系列还原为天然径流系列。对主要径流控制站(包括大江大河控制站、水资源三级区代表站和控制工程节点站)应进行分月还原计算,提出历年逐月的天然径流量;对其他选用站可只进行年还原计算,提出天然年径流系列。还原计算要求和方法参见附录Ⅱ-1。

(3)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导致入渗、径流、蒸发等水平衡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造成径流的减少(或增加)。下垫面变化对产流的影响非常复杂,在还原计算中没有考虑;而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许多流域的径流因下垫面变化而衰减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必须予以考虑,以保证系列成果的一致性。因此,要对选用站的年降水~径流关系进行分析,检查1956~2000年天然年径流系列的一致性,若发现在同量级降水条件下1980年以后点据明显偏离1980年以前点据,则表明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较大,应对原1956~1979年天然年径流系列进行一致性分析修正。一致性分析修正方法参见附录Ⅱ-1。

(4)按附表2-5-1内容填报主要径流控制站历年逐月实测和天然径流量;按附表2-5-2内容填报选用水文站天然年径流量特征值。

3. 在单站天然年径流均值计算的基础上,选取集水面积为300~5000平方公里的测站(测站稀少地区,可选取一些集水面积小于300平方公里或大于5000平方公里的测站)的年径流深均值,还可采用一些区间点据(区间集水面积应与上游测站集水面积量级基本一致),绘制1956~2000年同步期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图(编号为附图2-5-1)。

(1)选用测站和区间的年径流深均值均应点绘于相应集水面积内径流分布的重心处,一般可用下列方法确定点据位置:

1)集水面积内自然地理条件基本一致、高程变化不大时,点据位置定于集水面积的形心处。

20

2)集水面积内高程变化较大、径流深分布不均匀时,可借助降水量等值线图选定点据位置。

3)区间点据一般点绘于区间面积的形心处,当区间面积内降水分布明显不均匀时,应参考降水分布情况适当改变区间点据位置。

4)各选用测站的集水面积一般不应重叠,若有重叠时,下游站应计算扣除了上游站集水面积后的区间面积的径流深,点绘在区间面积的形心处。

(2)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线距为:径流深>2000mm者,线距1000mm;径流深800~2000mm者,线距200mm;径流深200~800mm者,线距100mm;径流深50~200mm者,线距50mm;径流深<50mm者,线值分别为5、10、25mm。各水资源一级区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

(3)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的勾绘方法:

1)在选用站网控制性较好、资料精度较高的地区,应以点据数值作为基本依据,结合自然地理情况勾绘等值线;径流资料短缺或无资料的地区,如南方水网区、北方平原区、西部高山冰川区及高原湖盆区等,可根据已有的有关研究成果,采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径流深,大体确定等值线的分布和走向。

2)等值线的分布要考虑下垫面条件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点据数值等距离内插,等值线走向要参考地形等高线的走向。

3)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同,勾绘等值线的要求也不同:小比例尺图主要考虑较大范围的线条分布,局部的小山包、小河谷、小盆地等微地形地貌对等值线走向的影响可以忽略;大比例尺图则要考虑局部微地形地貌对等值线走向的影响。

4)勾绘等值线时,应先确定几条主线的分布走向,然后勾绘其他线条。等值线跨越大山脉时,等值线应有适当的迂回,避免横穿主山体;等值线跨越大河流时,要避免斜交。马鞍形等值线区,要

21

注意等值线的分布及等值线线值的合理性。干旱地区要调查产流区与径流散失区的大体分界线,以确定低值等值线的位置和走向。

(4)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图的合理性检查:

1)选择若干个大支流和独立水系的径流控制站,将从等值线图上量算的年径流量与单站计算的年径流量进行比较,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5%。相对误差超过±5%时,应调整等值线的位置,直至合格为止。对于同一幅等值线图而言,各控制站由等值线图量算的年径流量与相应单站计算的年径流量相比,不应出现相对误差系统偏大或偏小的情况。

2)将同期的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与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图进行比较,两张图的主线走向应大体一致,高值区和低值区的位置应基本对应,不应出现一条径流深等值线横穿两条或两条以上降水量等值线的情况。

3)与以往绘制的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图进行对照分析。 4. 水资源分区天然年径流量系列计算。以大江大河一级支流控制站和中等河流控制站作为骨干站点,计算各水资源三级区1956~2000年的天然年径流量系列,再利用小河径流站或水文比拟法将水资源三级区天然年径流量系列划分为所属地级行政区系列,填入附表2-2-2中。水资源分区天然年径流量系列的计算方法如下:

(1)水资源分区内有水文站控制,当径流站控制区降水量与未控区降水量相差不大时,可根据测站分析计算成果,按面积比折算为该分区的年径流量系列;当径流站控制区降水量与未控区降水量相差较大时,按面积比和降水量的权重折算为该分区的年径流量系列。

(2)水资源分区内没有径流站控制(或径流站控制面积很小)时,可利用水文模型或借用自然地理特征相似地区测站的降水~径流关系,由降水系列推求年径流量系列。

22

(3)逐年绘制年径流深等值线图,从图上量算水资源分区年径流量系列。

(4)地下水开采强度较大的北方平原区,可建立以地下水埋深为参数并考虑前期影响雨量的次降水~径流关系,由各年次降水量推求年径流量系列。也可用“四水”转化模型计算径流系列。

(5)在南方水网区,可将下垫面划分为水面、水田、旱地(包括非耕地)、城镇等类型区,分时段用降水量减水面蒸发量的方法估算产流量。在计算水面、水田产流量时,若某时段内水面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时,则该时段作为不产流处理。

5. 按水资源三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计算与年降水量系列相应的4个统计系列(1956~2000年、1956~1979年、1971~2000年及1980~2000年)的天然年径流量特征值,填报附表2-5-3。统计参数和频率计算方法同降水量的统计计算方法。

6. 按不同自然地理类型区,选取1956~2000年分月径流资料齐全的代表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及4种典型年(P=20%、50%、75%、95%)的天然径流量月分配,并统计汛期起止月份及汛期径流量,填报附表2-5-4。

7. 出入国境、入海及出入省境径流量分析计算:

(1)选取国界附近及沿海的水文站,根据实测径流资料计算流入国境水量、流出国境水量、流入国际界河水量和入海水量。当水文站距国界较远时,计算流入国境水量时应扣除多控区间的水量,计算流出国境水量时则应加上未控区间的水量。当沿海水文站距海口较远时,应将测站水量加上未控区间水量作为入海水量。对于无测站小河的出国境水量和入海水量也要求进行估算。

(2)选取省界附近的水文站,根据实测径流资料计算入省境水量、出省境水量和流入省际界河水量。当选用水文测站距省界较远时,应根据测站的位置对出入省境水量进行多控区间或未控区间水

23

量的修正。

(3)按水资源一级区统计1956~2000年出入国境水量、流入国际界河水量及入海水量,填报附表2-5-5。按水资源二级区统计1956~2000年出入省境水量、流入省际界河水量,填报附表2-5-6。分析水资源一级区各年代出入国境水量、流入国际界河水量和入海水量的变化趋势。

(六)地下水资源量

1. 地下水是指赋存于饱水带岩土空隙中的重力水。本次评价的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地下水体中参与水循环且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本次评价要求对近期下垫面条件下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全面评价。

2. 要求详细调查统计: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资料,水文气象资料,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1980~2000年期间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实际开采量资料(用于农田灌溉的部分要求单独列出),因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引灌资料,水均衡试验场、抽(压)水试验等试(实)验成果资料,以及已有有关研究成果与资料。

3. 要求绘制一般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山间平原区2000年平均浅层地下水埋深分区图(附图2-6-1),地下水埋深(单位:m)共分8级,分别为:<1;1~2;2~3;3~5;5~10;10~20;20~50;>50。

4.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情势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地下水资源量评价是按照水文地质单元进行,然后归并到各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为确定评价方法和选用水文地质参数,需按表2-1划分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绘制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分布图(附图2-6-2),

24

并要求在该图的右下方列出I、II级类型区名称及面积。

表2-1 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名称及划分依据一览表 I级类型区 划分依据 名称 II级类型区 划分依据 名称 III级类型区 划分依据 名称 均衡计算区 一般平原区 : : :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岩性特征及厚度 均衡计算区 : : : : 均衡计算区 : : : 均衡计算区 : 平原区 次级地形地区域地形貌特征、含地貌特征 水层岩性及地下水类型 内陆盆地平原区 山间平原区 (包括山间盆地平原区、山间河谷平原区和黄土高原台塬区) 沙漠区 一般山丘区 岩溶山区 山丘区

5. 水文地质参数是地下水资源量计算的重要依据。水文地质参数包括给水度、弹性释水系数、渗透系数、导水系数、压力传导系数、越流系数、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潜水蒸发系数、河道渗漏补给系数、渠系渗漏补给系数、渠灌田间入渗补给系数及井灌回归补给系数等。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水文气象、地下水位动态、包气带及含水层与隔水层岩性特征和厚度、灌溉定额以及抽水试验等资料,考虑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转化关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选取符合当地近期下垫面条件的数据,确定相应的水文地质参数选用值。

6. 平原区M≤1g/L及1g/L<M≤2g/L两个矿化度范围③浅层地 ③

矿化度(M)范围界线采用本次地下水水质评价成果。

25

下水资源量的计算要求:

(1)地下水资源量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同时计算排泄量和地下水蓄变量,并进行水均衡分析。

(2)各项补给量及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要求:

1)要求计算1956~2000年逐年降水入渗补给量系列,其中,1980~2000年期间的年均值用以计算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956~2000年系列成果用以计算水资源总量系列。在计算1956~2000年逐年降水入渗补给量系列时,降水量P采用本次降水量评价成果中地下水资源量评价计算区的逐年降水量;1980~2000年期间逐年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

值可根据当年的年均地下水埋

深Δ和降水量P,从相应包气带岩性的P~α~Δ关系曲线上查得;1956~1979年现状下垫面条件下的逐年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值可根据近期条件下平均地下水埋深Δ以及1956~1979年逐年的降水量P,分别从相应包气带岩性的P~α~Δ关系曲线上查得。要求绘制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模数分区图(附图2-6-3)。模数分区共分6级,单位:万m3/a?km2,色谱为:<5淡红色;5~10橙红色;10~20淡黄色;20~30淡绿色;30~50淡兰色;>50深兰色。

2)其它各项补给量均要求根据1980~2000年期间的相关资料进行年均值计算,并以此作为同步期地下水资源量计算的分项补给量。

3)以多年平均河道渗漏补给量、库塘渗漏补给量、渠系渗漏补给量、渠灌田间入渗补给量以及以地表水为回灌水源的人工回灌补给量之和作为多年平均地表水体补给量。要求将跨水资源一级区(或独立流域)调水形成的地表水体补给量单独列出。为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与上游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量,要求将本水资源一级区引水形成的地表水体补给量中由河川基流量形成的部分区分出来。由河川基流量形成的地表水体补给量,可根据地表水

26

体中河川基流量占河川径流量的比率确定。

4)1980~2000年多年平均降水入渗、地表水体、山前侧向三项补给量之和为本次评价的地下水资源量。

5)同步期地下水资源量与井灌回归补给量之和为地下水总补给量。

(3)各项排泄量的计算要求:

1)要求根据1980~2000年期间的相关资料,分别计算多年平均潜水蒸发量、河道排泄量、侧向流出量,并调查统计1980~2000年期间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

2)评价计算区内各项多年平均排泄量之和为该评价计算区的多年平均总排泄量。

(4)要求采用1980~2000年期间地下水位等资料计算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蓄变量。

(5)平原区水均衡分析方法:

水均衡是指均衡计算区或评价计算区内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Q

总补

)与总排泄量(Q

总排

)的均衡关系。在人类活动影响和代

表多年的年数并非足够多的情况下,水均衡还与均衡期间地下水蓄变量(ΔW)有关。因此,在实际应用水均衡理论时,一般指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总排泄量和地下水蓄变量三者之间的水均衡关系,即:

Q 总补-Q总排±Δw=X

(2-1)

(单位均为万m3)

X?100%=? Q总补 (2-2)

式中,X为绝对均衡差(万m3);?为相对均衡差(无因次)。

当X=0(亦即?=0)时,可近似判断Q总补、Q总排、ΔW三项计算成果基本合理;|X|值或|?|值较小时,可近似判断计算成果的

27

计算误差较小;|X|值或|?|值较大时,可近似判断计算成果的计算误差较大,亦即计算精确程度较低。

为提高计算成果的可靠性,本次评价要求对平原区各个评价计算区逐一进行水均衡分析,当评价计算区的|?|>10%时,要求对该评价计算区各项补给量、排泄量和地下水蓄变量进行核算,必要时,对某个或某些计算参数做合理调整,直至其|?|≤10%为止。

(6)要求绘制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模数分区图(附图2-6-4),模数分级、单位和色谱同附图2-6-3。要求填制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补给量和排泄量表(附表2-6-1)。

7. 为了计算水资源分区水资源总量系列,在平原区中M≤1g/L和1g/L<M≤2g/L两个矿化度范围,要求计算1956~2000年逐年降水入渗补给量形成的河道排泄量。

8.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采用排泄量法计算。

(1)山丘区的排泄量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泉水溢出量、山前侧向流出量、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净消耗量和潜水蒸发量,这些排泄量之和称总排泄量。本次评价要求,对河川基流量进行1956~2000年系列计算,并统一修正到近期下垫面条件;对山前泉水溢出量、山前侧向流出量、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净消耗量和潜水蒸发量分别进行1980~2000系列计算;对总排泄量进行1956~2000年系列计算。此外,还要求计算1956~2000年山丘区浅层地下水蓄变量系列和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系列。

(2)河川基流量1956~2000年系列的计算要求:

河川基流量是山丘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量。在计算河川基流量时,尽可能选择受地表水蓄、引、提、调影响较小的径流代表站作为河川基流分割的选用径流站,采用分割河川径流过程线的方法(直线斜割法或加里宁试算法),对各选用径流站逐一进行计算。其中,1980~2000年要求逐年进行分割,根据1980~2000年逐年分割的

28

成果,建立河川径流量与河川基流量间的关系曲线;1956~1979年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逐年的河川基流量要求根据1980~2000年期间的河川径流量与河川基流量的关系曲线,按照1956~1979年逐年经还原和修正后的河川径流量进行查算。要求分别提出一般山丘区和岩溶山区1956~2000年河川基流量系列。

(3)山前泉水溢出量1980~2000年系列的计算要求: 山前泉水溢出量是指发生在山丘区与平原区交界线附近、且未计入河川径流量的泉水溢出量。要求对在山前出露、年均流量不小于0.1m3/s且未计入河川径流量的泉水逐一进行1980~2000年逐年溢出量的调查统计,缺乏统计资料的年份,可以相近年份资料近似代替。并要求确定各评价计算区1980~2000年山前泉水溢出量系列。

(4)山前侧向流出量1980~2000年系列的计算要求: 山前侧向流出量是指山丘区地下水以地下潜流形式向平原区排泄的水量。该量即为平原区的山前侧向补给量,计算要求同平原区山前侧向补给量。

要求计算1980~2000年逐年的山前侧向流出量,缺乏年水力坡度资料的年份,可以相近年份资料近似代替。

(5)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净消耗量1980~2000年系列的计算要求:

山丘区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净消耗量是指发生在一般山丘区、岩溶山区和未单独划分为山间平原区的小型山间河谷平原的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并扣除在用水过程中回归补给地下水部分的剩余量,这部分水量在用水过程中均被蒸发消耗。采用调查统计方法,要求估算各评价计算区1980~2000年逐年的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净消耗量,缺乏统计资料的地区和年份,可以相邻地区和相近年份资料近似代替。

29

(6)潜水蒸发量1980~2000年系列的计算要求:

山丘区潜水蒸发量是指发生在未单独划分为山间平原区的小型山间河谷平原的浅层地下水,在毛细管作用下,通过包气带岩土向上运动造成的蒸发量(包括棵间蒸发量和被植物根系吸收造成的叶面蒸散发量两部分)。要求对各评价计算区1980~2000年逐年潜水蒸发量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同平原区),缺乏地下水埋深等相关资料的年份,可以相近年份的潜水蒸发量近似代替。

(7)山丘区总排泄量1956~2000年系列的计算。 1)1980~2000年逐年总排泄量的计算方法:

根据河川基流量、山前泉水溢出量、山前侧向流出量、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净消耗量和潜水蒸发量1980~2000年逐年计算成果,将对应年份各项排泄量相加,即为山丘区1980~2000年逐年的总排泄量。

2)1956~1979年逐年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总排泄量计算方法: 首先,根据1980~2000年逐年总排泄量和1980~2000年逐年降水量,采用下列公式分别计算1980~2000年逐年的总排泄量占相应年份年降水量的比率:

?i?Q山总排i Pi (2-3)

式中,ζi为1980~2000年期间i年总排泄量占该年年降水量的比率(无因次);Q

山总排

i

为1980~2000年期间i年总排泄量(万m3);

Pi为1980~2000年期间i年年降水量(万m3)。

然后,根据1980~2000年逐年的ζi,采用下式计算1980~2000年期间年均总排泄量占年均降水量的比率?:

2000??i?1980??21i (2-4)

最后,根据1956~1979年逐年的年降水量,采用下式计算

30

1956~1979年逐年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总排泄量:

Q山总排j?Pj??

(2-5)

式中,Q

山总排

j

为1956~2000年期间j年的总排泄量(万m3);

Pj为1956~1979年期间j年的年降水量(万m3)。

1956~1979年逐年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总排泄量计算也可用以上方法计算1980~2000年总排泄量占河川径流量的比率计算求得。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利用1980~2000年逐年的总排泄量(或比率)成果,建立与相应年份降水量(或河川径流量)的关系,利用该关系和1956~1979年逐年年降水量(或河川径流量)推求1956~1979年逐年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总排泄量。

(8)山丘区浅层地下水蓄变量1956~2000年系列的计算要求: 山丘区浅层地下水蓄变量是指计算时段初地下水储存量与计算时段末地下水储存量的差值。要求对各评价计算区1980~2000年逐年浅层地下水蓄变量进行计算(计算要求同平原区),缺乏地下水埋深等相关资料的年份,可以相近年份的浅层地下水蓄变量近似代替;1956~1979年逐年的浅层地下水蓄变量,可以1980年或接近1980年年份的资料近似替代。

(9)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1956~2000年系列的计算方法: 评价计算区1956~2000年近期下垫面条件下总排泄量系列与1956~2000年浅层地下水蓄变量系列之代数和,即为该评价计算区近期下垫面条件下1956~2000年地下水资源量(亦即降水入渗补给量)系列,并以该系列中1980~2000年期间的年均值作为山丘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要求填报山丘区1956~2000年浅层地下水排泄量系列(附表2-6-2)。

9. 北方地区水资源分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采用下式计算:

Q资=Q

山资

+Q

平资

-Q

侧补

-Q

基补

(2-6)

(单位均为亿m3/a)

31

式中,Q

为水资源分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Q

平资

山资

为山丘区

1980~2000年期间的年均地下水资源量;Q年期间的年均地下水资源量;Q年均山前侧向补给量;Q

基补

侧补

为平原区1980~2000

为平原区1980~2000年期间的

为平原区内由本水资源一级区内河川基

流形成的1980~2000年期间的年均地表水体补给量。

要求填报浅层地下水资源量成果表(附表2-6-3)。

10. 根据平原区及山丘区1956~2000年降水入渗补给量及其形成的河道排泄量系列,计算该系列的特征值,并填报附表2-6-4。

11. 平原区M>2g/L范围的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要求。

矿化度(M)大于2g/L的矿化度范围包括2g/L<M≤3g/L、3g/L<M≤5g/L和M>5g/L共3个等级。分别计算这3个矿化度范围内的1980~2000年期间接近平水年年份的年降水入渗补给量和地表水体补给量,并以这两项补给量之和近似地作为相应矿化度范围的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

矿化度大于2g/L地区年降水入渗补给量和地表水体补给量的计算方法同矿化度不大于2g/L地区。

要求填报平原区矿化度大于2g/L的各矿化度范围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成果表(附表2-6-5)。

12. 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

(1)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及潜水蒸发量的计算要求: 在南方地区,大多缺乏连续的浅层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资料和完整的水文地质资料,难以按北方地区的要求全面进行各项补给量、排泄量计算。目前,南方地区除个别平原区外,大多数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水平很低。因此,评价方法可适当简化。

要求计算平原区水稻生长期(含泡田期)及旱作期(含旱地全年)的年均降水入渗补给量、灌溉入渗补给量和潜水蒸发量。要求

32

收集1980~2000年期间的降水量、水面蒸发量、引灌水量等资料,并尽量收集当地包气带岩性资料和1980~2000年期间零散的浅层地下水位资料,引用条件类似地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参照本《细则》对北方平原区的相关计算要求,进行粗略计算。并以年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与地表水灌溉入渗补给量之和近似作为年均地下水资源量。

(2)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要求:

南方地区的山丘区,由于缺乏水文地质资料,本次评价仅要求计算1956~2000年逐年的河川基流量,近似作为山丘区1956~2000年地下水资源量系列。河川基流量的计算方法和技术要求同北方地区。

(3)水资源分区年均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

各级水资源分区内,平原区年均潜水蒸发量和降水入渗补给量二者中数量较小者,与山丘区1980~2000年期间年均河川基流量之和,近似作为各级水资源分区年均地下水资源量。

要求填报南方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成果表(附表2-6-3)。 13. 平原区多年平均深层承压水资源量评价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另定。

14. 大型及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要求:

地下水水源地是指以工业、城市生活为供水对象的地下水集中开采区。要求对日开采量介于5万m3至15万m3的大型地下水水源地和日开采量大于15万m3的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逐一进行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并要求调查统计各地下水水源地地域内1980~2000年期间的年均地下水实际开采量,确定年均地下水超采量,以及调查统计超采的各地下水水源地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灾害状况。要求填报大型及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及超采区状况表(附表2-6-6)。

33

(七)地表水水质

1. 地表水水质是指地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特征和性质。地表水水质评价内容包括各水资源分区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现状水质(含污染状况)、水质变化趋势、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以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等。要求广泛收集各有关部门的水质监测资料,并注意对其口径与标准的均一化。

2. 水化学类型分析

(1)本次水化学类型分析要求在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相关成果及其他有关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分析。选用钾、钠、钙、镁、重碳酸根、氯根、硫酸根、碳酸根等项目,采用阿廖金分类法划分水化学类型,并调查分析总硬度及矿化度。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所选用水质监测站点的监测资料填入附表2-7-1中,并绘制总硬度分布图(附图2-7-1)、矿化度分布图(附图2-7-2)和地表水化学类型图(附图2-7-3)。

(2)总硬度等值线线值为:15mg/L、30mg/L、55mg/L、85mg/L、170mg/L、250mg/L。

(3)矿化度等值线线值为:50mg/L、100mg/L、200mg/L、300mg/L、500mg/L、1000mg/L。

(4)地表水化学类型着色图例为:重碳酸盐类为绿色,硫酸盐类为黄色,氯化物类为蓝色;阳离子分组,Ca组为空白,Na组为横线,Mg组为竖线;水型图例为,Ⅰ型为圆圈,Ⅱ型为圆点,Ⅲ型为十字。

(5)阿廖金分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方法见附录Ⅱ-2。 3. 现状水质评价

(1)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的基准年采用2000年,若2000年资料不全,可进行补测或以2000年前后1~2年的数据代替。

34

(2)评价范围应为进行了水功能区划的所有江、河、湖、库。 (3)按单站及河长或断面水质类别统计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成果,要求按河流、湖泊(水库)分别进行评价。

1)河流水质现状评价

评价项目为pH值、硫酸根、氯离子、溶解性铁、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氟化物、挥发酚、总氰化物、总砷、总汞、总铜、总铅、总锌、总镉、六价铬、总磷、石油类、水温、总硬度等24项。统一要求必评项目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和总砷共5项;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可选评五日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总氰化物、总汞、总铜、总铅、总锌、总镉、六价铬、石油类等项目。评价执行国家标准GB 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采用单指标评价法(最差的项目赋全权,又称一票否决法)确定地表水水质类别,评价代表值采用汛期、非汛期和年度平均3个值,评价结果按河长统计,并以Ⅲ类地面水标准值为界限,给出超标率和超标倍数等特征值。

评价所用原始数据录入格式见附表2-7-2,评价结果填入附表2-7-3中,并绘制河流现状水质类别分布图(附图2-7-4)。各水质类别的着色为:Ⅰ类蓝色;Ⅱ类绿色;Ⅲ类黄色;Ⅳ类粉红色;Ⅴ类深红色;劣Ⅴ类黑色。

2)湖泊(水库)水质现状评价

湖泊(水库)水质现状污染评价项目要求同河流水质现状评价。富营养化评价项目增加总磷、总氮、叶绿素、透明度和高锰酸钾指数5项,控制标准可参照表2-2给出的浓度值;营养程度按贫营养、中营养和富营养三级评价。有多测点分层取样的湖泊(水库),评价年度代表值采用由垂线平均后的多点平均值。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t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