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更新时间:2023-09-23 10:54:01 阅读量: 医药卫生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创建新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一、特殊的文本产生特殊的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详细制定和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地论证和阐发了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唯一一部较为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特别是该书第1章,集中体现了该书的精华。在马克思经典原著中,《形态》这一文本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和运用的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在解读这一经典哲学著作时如果不注意这种特殊性,那么这些解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令人生疑的。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种文本的特殊性,它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①它是一部至少由两人合作的手稿; ②它是在作者生前没有发表过的手稿;

③它是一份不完整、未完成(非解构主义内涵)的手稿; ④它是一份有许多版本(编排方式)的手稿; ⑤它是一份含有诸多修改痕迹的手稿; ⑥它是一份有所遗失和侵蚀的手稿。

(一)现有的解读方法

我们见到的《形态》现存结构,正如侯才所言:“??是由后来的出版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几经改进加以编排的。这种编排因其固有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既给我们释读文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释读文本带来了障碍。”这样一来,暂且撇开接受理论、阐释学、文本学意义上的不同解读模式不说,只就《形态》文本本身的上述特殊性而言,不同的人对《形态》的研究和解读必然会持有不同的路径、方法、立场和视角。

从下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张可以管窥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两种

解读视角。

张一兵教授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经典文本的理解和基本编排方式,不仅仅是文献的结构问题,还涉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问题。”聂锦芳博士强调对《形态》解读的历史语境、整体马克思立场和文本学视角,其认为:“在当代新的境遇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不应是一种孤立的学术行为,而应是完整的马克思文本研究中一个方面的工作。”“精深的文本研究绝不能面对一部现成的、经过别人编辑而成的著述就进行解读,而是必须对文本写作的原初背景和写作过程进行考察,对该文本的原始手稿的各种版本进行甄别。”

魏小萍研究员总结说:“这部珍贵的手稿历经自然天敌的侵蚀和人类战争的威胁,并且在辗转保存过程中存在着部分遗失和残缺,但是主要手稿基本保存完好。手稿的未完成状态主要是针对第一部分而言,而手稿的缺损和遗失则存在于整部手稿的不同部位。这两种情况的存在为后来各种版本的编辑和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由此引起诸多纷争。与此相应,形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两个方向——为文本编辑工作作准备的文献学、版本学研究和立足于文本、文献的思想研究。”

魏小萍研究员所说的文本编辑大致说来,根据其编辑思路、要求的不同来界定,迄今存在着两种《德意志意识形态》版本——普通著作版与历史考证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 MEGA1、MEGA2)以这样一种精神彰显自己,在历史考证的基础上尽可能不加修饰地展现作者的原意、创作过程,忠实于作者的思路发展。但是历史考证版第一版( MEGAl)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完全贯彻历史考证版的精神。由于历史的原因被迫中断,近50年后重起炉灶的MEGA2比起MEGA1来,在这一编辑原则基础上更加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历史考证版第二版( MEGA2)为了编辑更加忠实于原作者、具有更高可信度的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要对手稿进行大量的必不可少的编辑、整理和识别工作,而且要对不同版本的差异进行比较、借鉴,由此产生的工作应该属于文献学、版本学研究范畴。不过,对于历史考证版的编辑工作来说,它还与一般版本的编辑工作有所不同。它集文献学、版本学与文本的思想研究于一体,例如《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者粱赞诺夫、阿多拉茨基、广松涉和目前参与编辑工作的研究人员往往本身是学者,他们绝大部分本人就是专业性的研究

人员。同样,历史考证版的读者对象一般来说也不是普通读者,而是专业研究者。

虽然《德意志意识形态》仍然是一部没有完成、未成熟的手稿,但是它的思想价值,它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并没有因此而受损。在对19世纪的德国意识形态进行清理、批判并将自己与之区别开采的同时,马克思和思格斯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历史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唯物史观。对这样一种思想形成过程的总体把握和认识,对于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研究者来说,是通过翻译版本进行的,在一般情况下也投有必要直接立足于原文本、文献。从这一意义上或许我们可以说,立足于翻译版本进行的思想研究,与立足于宣传资料、教科书资料、二手研究资料进行的思想研究比较起来,也可以称之为文本研究。严格说来.对任何哲学家、思想家的研究都应该以他们的文本为基础,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以翻译版本为基础的。

对这两种研究方向和路径的发展现状,王学东的观点很中肯。他认为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是,从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来看,现实问题研究、比较研究和以现实问题为指向的文本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而文献学、版本学研究则相对受冷落。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献学、版本学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它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经典作家的写作意图和思维逻辑,把握其著作的整体结构和丰富内涵,从而精确地再现经典作家的思想原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项工作无疑也有助于我们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近期提出的“四个分清”的要求,即“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因为这“四个分清”是以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典”为前提的。

聂锦芳博士简要论述了两种研究方向和路径的关系:“版本研究与文本解读、思想阐释和体系建构之间是基础与目的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是递进的,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的。缺乏版本研究的支撑,只是凭借由后人编辑而成的现成的文本而把一部未完成的著述俨然视为完整的作品去进行解读,甚至单纯根据其中的只言片语就对文本思想意旨和总体构架的了解,必然会造成误读和歧解;而离开对文本思想意旨和总体构架的了解,版本考证实际上也不能顺利进行下去,那些散乱的

片断、中断了的叙述、失佚稿的内容和逻辑,只有靠文本思想的整体把握,才能得到接续、联系和复原。”

(二)三元一体的视角主义解读模式

《形态》文本具有的这种特殊性,内在地包含了并召唤解读模式的特殊---三元一体的视角主义解读模式。所谓三元一体的视角主义解读模式基本是表示在解读马克思文本时坚持多元视角主义: ①面向文献学的文本学视角解读;

②面向理论的一般原理(道统)视角解读; ③面向现实的实践视角解读。

面对在文本上具有如此明显独特性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要想对其真正作出科学的解读,必须是在这多种视角的综合运用下做出的:立足于文本编辑的文献学、版本学研究有助于我们返回到马克思的原始语境;立足于文本、文献的一般原理研究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理论的观点、立场、方法;立足于现实的实践视角有助于我们解决现实问题,发展马克思理论,并将马克思理论中国化。 1.面向文献学的文本学视角解读

面向文献学的文本学视角解读,一般来说就是,“以文本本身为本位、从文本出发,先对其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源流、文体结构、思想内容、理论体系、研究历史与最新动态等多个方面一一进行详实的梳理、考证、分析和阐发,在此基础上从文本中抽象、提炼出重要思想与问题;然后再把这些思想和问题放在思想史的演进过程和当代社会的变迁中,理性而客观地为其现实价值定位。精深的文本研究绝不能面对一部现成的。经过别人编辑而成的著述就进行解读,而是必须对文本写作的原初背景和写作过程进行考察,对该文本的原始手稿的各种版本进行甄别,因为我们虽然把文本看成是作者思想的表达,然而同时又必须保持警觉,即文本与原始思想之间其实不可能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未必已经完全通过文本表达净尽了。而文本研究必须尽可能根据文本及其相关文献把文本与作者思想之间的一致或差池作出分析。这样,从文本本身出发虽然最初提炼和抽象的只是文本中的问题和思想,但上述各项细致的工作已经廊清了它们产生的文本语境、原初含义,以及相同问题的内涵演变与当代体征,这就使

我们既看到历史延续和累积,也可以把握创新与重构.使文本中原始思想的当代价值真实地得以呈现出来。” 它具体包括:

①创作前史、实际过程和版本源流的甄别和梳理。

②文本具体章节的解读和作者逻辑思路的厘清。即文本内容的具体解读要力求做到:解析疑难词句、准确概括思想、探索思考逻辑。应尽量避免先人为主的判断,着重从文本的真实情形出发把握作者的思维逻辑和真实意图。这一阅读历程将使我们理解马克思等人透过观念世界和意识形态的层层迷雾,“从现实出发”来观照和理解人、社会和历史的致思路向。

③重要观点的提炼、阐述。即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需要对全书的思想进行贯通梳理和总体把握,辑录出书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对其原始含义及其关涉到的重要思想一一进行讨论。

④思想史视野的历史文本解读与作者视野的互文本解读、自文本解读的辩证统一。即研究者不能仅仅囿于文本领域内思考问题,必须在比较的视野内,即将此前所获得的作者及其文本中的思想置于人类思想史的进程和图景中,通过与其他流派、人物、文本的比较,凸现其内涵与特点。例如,科学解读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就应该熟知西方古典实践哲学相关的范畴,因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和实践思想原是从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中发展出来的。而西方古典实践哲学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中经康德最后到现代实践哲学的传统;另一个是从近代开始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实践”的论述也是理解《形态》实践思想的极有价值的交互文本。

2.面向理论的一般原理视角解读

面向理论的一般原理视角解读,一般来说,是指从总体上、整体式抽象、概括出原创者的各种基本思想、一般原理、逻辑架构(各种基本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路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在《形态》中马克思等人通过诸如“意识形态”、“实践”、“经验”、“哲学观”和“历史编纂学”等范畴把意识形态批判与理解世界的方式,通过“社会结构”、“物质生产”、“市民社会”、“国家”等范畴把其对社会结构的整体构架的理解,通过“交往”、“分工”、“劳动”、“世界历

复原由于MEGA的权威性,试刊版成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基本版本。 5.广松版(《新编辑版(德意志意识形态>》,1974年)

广松版是由日本河出新房新社出版的,因此也叫河出版。1965年,广松涉就在季刊《唯物论研究》上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编辑上的问题一的论文,开创了日本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的先河。这篇论文详细地分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内在构造以及粱赞诺夫和阿多拉茨基版的缺点,得出了阿多拉茨基版“事实上等于伪书”的著名结论。 2005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广松涉的《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6.涩谷正版(《草稿完全复原版<德意志意识形态>》.1998年)

本书是继广松版以后日本出现的最重要的版本,因为“本书是第一本在照片复印和原始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译本”。涩谷本人曾在1 995年3月至12月在“社会史国际研究所”对手稿进行过WJ查,亲眼看过和誊写了手稿,在这个意义上,它应该是最接近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的文本,其译文的可靠程度远远超过包括广松版在内的其他版本,特别是在复原手稿中被删除的部分上,涩谷版做得最为出色,超过了新MEGA的试刊版和广松板。正是因为如此,目前日本出现了用涩谷版代替广松版的趋势。

7.小林昌人补译文库版(《新编辑版(德意志意识形态>》.2002年) 2002年,日本又出现了岩波文库版《德意志意识形态》。文库版的底本是广松版的《德文文本》篇,其翻译编辑工作是由广松的弟子小林昌人完成的。小林在翻译时曾参照了山中隆次的私家版,并根据涩谷版的研究成果对广松版中手稿的删除部分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8.新MEGA的先行版(Vorabpublikation aus Band 5 der Ersten Abtei lungder MEGA,2004)

2004年新MEGA又出版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先行版,并预告说,载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新MEGA第1部分第5卷将在2008年正式出版。先行版在排版方式上,延续了1972年试刊版的编辑方针,按照新MEGA的《编辑准则》,把最终的文稿和关于手稿修改过程等的说明分别编进《文本》(Text)和《附属资料》(Apparat)两个相互分离的眷中。在手稿的排序上,先行版决定不再把《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编辑成一部完整的著作,而是尊重各篇手稿和刊印稿的原貌,严

格按照手稿的写作时间顺序( Chronologish)排序。如果不出意外,先行版将成为新MEGA第1部分第5卷的正式版。

以上,我们按时间的顺序考察了《费尔巴哈》章的德文版和日文几个版本韵基本情况,从这些情况来看,《费尔巴哈》章的出版史可以看作是一个逐渐恢复手稿本来面目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巴加图利亚和广松涉的文献学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促成了欧洲和日本两种编排《费尔巴哈》章手稿的运动,同时掀起了一场从原始手稿的角度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高潮。 上述诸种版本都各有其特点,但对我国编译出版影响较大的仍是前苏联的新编俄译本。我们现在见到的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第2版所载《费尔巴哈》章系直接采用德文单行本1 985年版结构。这一版本的结构源自前苏联的新编俄译本。它的编排比1932年《马克思思格斯全集》历史考订版的版本结构有很大的改进。

在中国,使研究者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问题加以关注的契机,是1988年人民出版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新编第一手稿《费尔巴哈》的出版。那是前东德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根据1965年巴加图利亚编辑的俄文版于1966年编辑成的所谓“新德文版”的翻译版。

三、时代背景与写作动机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也是学界公认的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它的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动机也是解读时应该思考的同题,因为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是解读《形态》时应该面对的潜在文本。

(一)社会语境:无产阶毁斗争的需要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新兴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真实反映自身利益的新的世界观,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当时支配和影响着工人阶级政治斗争运动的“理论”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如当时代表着唯物圭义哲学最高成就

的是费尔巴啥的人本学。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不仅是资产阶级世界观,而且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它从资产阶级的抽象的理性的人出发,撇开人的现实社会关系,抽象谈论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幸福与道德。费尔巴哈用一种美文学的风格抽象谈人“爱”。这种人本主义在工人中迅速传播,不仅不能指导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而且它反而会消磨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与斗争意志,阻碍无产阶级运动。

因此,要创立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新世界观(哲学)就必须首先批判资产阶级哲学,特别是要批判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哲学的错误,把支配和影响当时工人阶级政治运动中的各种错误思潮从工人运动中驱逐出去。

马克思、思格斯决定通过批判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制定他们自己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为此而写的供进一步研究用的笔记。这个愿望最初是他们在1845年9月到1846年夏季共同写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来实现的。

(二)直接原因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体部分写于1845年“月到1846年夏天,距今已有160年。马克思、思格斯之所以撰写这部手稿,直接动机是回击《维干德季刊》第3卷上鲍威尔、施蒂纳等人的文章。鲍威尔在青年黑格尔派的杂志《维干德季刊》第3卷上,发表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特性描写》一文,在这篇论文中不仅批判了费尔巴哈、施蒂纳、赫斯,还顺便捎带着批判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著《神圣家族》。施蒂纳在《唯一者及其所有》这本畅销书中也批判了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那两篇论文《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鲍威尔和施蒂纳的批判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轻视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成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流派,看成是费尔已哈的追随者。为了回应鲍威尔和施蒂纳的批判,阐明自己的思想与黑格尔左派,特别是与费尔巴哈的根本区别,马克思和思格斯写下了这部长篇大作。

(三)马克思自身思想发展的结果:从“两个过渡”到“思想的传承、决裂与重构”

论及《德意志意识形态》标示马克思自身思想发展的结果时,人们普遍认为1844年马克思已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世界观)、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政治)的过渡”,思想发展上,正处于创立自己新世界观的前期。而聂锦芳老师认为“这显然是哲学的党性原则和日丹诺夫式的哲学史解读模式的一种贯彻及体现。”其认为“这本书的要旨在于清算他自己的新的哲学见解与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学说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剥离和建构的过程。”1859年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谈到了当时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目的,他说:“我们(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要达到这一目的,还需要从正面说明自己对社会历史、人的本质人的解放等的理解。因此,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阐明了在他们头脑中酝酿已久的新世界观,即对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和共产主义理论。

四、视角主义下的文本解读

(一)现存结构和内容

在马克思、思格斯的诸多手稿中,《形态》的第一章“费尔巴哈”是最为错综复杂的一个。不仅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修改过此手稿,此手稿本身没有完成,而且 1932年由阿多拉茨基编排的“费尔巴哈”章,即今天我们广泛使用的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底本,也不甚令人满意。我们这里只关注手稿排序问题。

根据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b1995年版所载文本,《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全文由四个手槁即[I][Ⅱ][Ⅲ][Ⅳ]。28个片断(每个片断之间用“——”线隔开)以及151个自然段组成。各手稿及所属片断主要内容如下:

[I]:含4个片断,29个自然 引言

引言说明本书研究和批判的对象是青年黑格尔派,其主要代表是施特劳斯、鲍威尔、费尔巴哈和旌蒂纳等。

《A. -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一部分主要揭示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局限性。 《1. -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 这一部分论述了下述内容;

(1)人类历史赣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的前提。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括动,即物质生产;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2)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3)分工。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分工的发展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尺。分工决定工商业同农业的分离以及城乡的分离,并进而决定商业同工业的分离。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历史上的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4)个人和社会。社会结构和国家是从个人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

(5)意识和存在。物质生产、交往决定精神生产、交往。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Ⅱ]:含3个片断.30个自然段。 这一部分论述了下述内容:

(1)实践。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费尔巴哈的局限性在于,没能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感性世界的个人的实践活动。

(2)人的社会活动的四个方面或四个要素:物质生活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家庭以及生产力。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3)意识,语言和分工。语言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意识,它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人们之间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分工是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之间矛盾的根源。分工和私有制是同义语。分工是特殊利益与共

价值,亦即价值本体来看待;①如果从其“科学范导维度”(陆剑杰语)或认识维度、“认识论或技术主义解释框架内”(俞吾金教授语),可以把实践理解为是一切认识活动的源泉和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酌客观标准。俞吾金教授主张抽象认识论维度内的实践概念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生存论本体论维度内的实践概念关注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中华认为:“实践范畴在旧的哲学教科书体系中也未曾被人们从人的存在的高度加以阐释,而是仅仅被安排在认识论的框架内予以说明,其后果是一方面极大地缩减了实践的哲学意味,另一方面则使哲学游离了人的存在。当实践唯物主义被重新发现之后,实践的本体论意蕴才被充分地诠释出来,从而恢复了哲学与人的存在之间的本然的和始源的联系。”

在论证这两个维度实践观的关系时,俞吾金教授引证马克思“??实际上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改变和反对事物的现状。”这句话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马克思始终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谈论实践活动的。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中,本体论维度是根本性的,认识论维度则是植根于本体论维度的。

在我看来,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论,是本体论与认识论辩证统一互相规定的。正如陆剑杰所言: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论,是本体论的,因为它说明了人的存在和生存的方式,可命之为“实践生存论”;又是认识论的,因为实践这种存在和生存方式,必定以“认识”为中介,在“实践一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中来展开的,可命之为“实践生存论的认识论”;又是历史哲学的,因为实践这种存在和生存的方式,就是社会历史的实质。实践生存论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本体论,“实践、认识、实践”的展开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认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的主题是同一的,均研究总体性社会实践,研究社会实践中人作为主体和环境作为客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们对主题的回答又是递进的。本体论对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进行基础性的分析,认识论对其中的主体客体的关系(反映性关系、评价性关系、规范性关系)作展开的分析,历史观则把主客体关系特别是主体际交往关系作还原式的最具体的论释,从而完成对实践论的阐发。

4.实践概念的哲学含义

我们认为,对于实践这样一个关系全局的重要范畴的理解,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凝固的、抽象的东西,而应把它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历史的范畴,并从多方面去剖析、理解、认识它,从不同维度、侧面、内涵、层面来生成对实践的理解。

(1)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使用和对实践的理解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和实践思想原本就是从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中发展出来的。在西方,实践哲学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中经康德最后到现代实践哲学的传统,这个传统把实践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人的政治和伦理活动;另一个是从近代开始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这个传统所理解的实践主要指生产活动,把实践理解为埋论的应用。首先,我们来看看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使用。李文阁认为马克思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对应中来使用实践的,认为马克思把实践看做不同于精神劳作的实在的“行动”,看做是感性的活动。这不论是在其早期还是成熟时期的著作中均是如此。在《手稿》中,实践与“理论”、“观念的生活”、“理智地复现自己”对应,而与劳动、“现实的生活”、“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同义。例如;“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在《提纲》和《形态》中,实践仍然与思维、观念、意识、思辨对应,而可以与感性活动、实际活动、现实生活、物质生产等等概念互用。其次,在马克思的一些著作中,实践与劳动、生产、物质生产等概念是可以互换使用的。比如在《手稿》中马克思就说过:“我们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的异化行为。”在《形态》中阐述自己的历史观时,马克思、恩格斯又写道:“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里的“物质实践”就是指马克思在说这句话之前所说的“作为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再次,在马克思那里,实践并投有局限于物质生产,而是包容了交往、革命或社会改造等一切感性活动。这通过他在不同著作中对实践的使用就可以看出。早在1843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实践是指与理论、哲学对应的现实的“革

命”、“人的解放”行动。在《手稿》中,实践主要是指工人的劳动、工业、现实的或感性的对象化活动,同时,马克思还把共产主义的羊工业者的联合活动、他们的交往活动称之为实践。在《提纲》中,实践被等同于感性活动。在上面引述的《形态》中阐述历史观的那段话中,实践就不仅指物质生产,而且涵盖了交往。而在《形态》的另一处,实践不仅包括人改造自然的活动,而且包括人改造人或改造社会的活动,即“实际运动”或革命。总的来说,马克思继承了从人的存在方式看实践的解读模式,把实践理解为一种自由活动(当然,这样的实践还不是现实存在)。

(2)实践的三个基本层面的活动

实践的具体展开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三个基本层面的活动,即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和精神生产生成活动。生产活动指人自身的生产和物质生产,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形态。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与自然首先是一种物质性的否定关系,即生产劳动,这种物质生产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性活动。人自身的生产包括生育、培养和教育后代。它不仅是人口的生产,也是人的素质培养和塑造。这两种生产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首先,交往制约着人的发展和民族的发展。马克思说:“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还认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其次,社会交往的扩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括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交往是理解人的本质的重要方面。“他(费尔巴哈——编者注)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俘留在理论的领域内,而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

精神生成活动指对事物和人自身的认识、理解、解释、说明和探索、创新等

精神性活动,是人与其精神的实践形态。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精神生产的概念及产生根源,“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直接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马克思同时指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着两种结果,一是对人的外部环境的改造,一是对人自身,主要是观念世界的改造。生产活动、交往恬动和精神生产生成活动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往往交织在一起,有时甚至是同一实践的不同侧面。这些活动在实践的二重化结构的矛盾作用下,将社会与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的存在成为具体的、生动的、开放的存在,从而自为生成丰富多彩的属于人的世界。 (3)实践活动的形式

“马克思扬弃了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关于两种实践的观念,把实践概念理解为一个涵盖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统一的概念。这样一来,人的各种活动就不再处在离散性的状态下。”从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来看,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对人的活动的整体性的规定。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理所当然是物质生产实践。实践活动又理所当然包括诸多实践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政治实践、伦理实践、诗性实践、精神实践、革命实践(实现社会和历史的根本变革)、科学实验、艺术实践(有些学者认为“若以马克思和亚里士多德共同承认的自由的活动作为是否属于(狭义)实践的标准,则在晚年马克思那里,便只有艺术活动属于实践。”) (4)实践概念的界定

由以上分析与论述基本可以认定实践是一种主体的有目的的生产性、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是主体借助于中介指向窖体的一种现实的活动过程,其基本构成要素是主体、客体和中介。马克思是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提出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即人作为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化为对象,创造客体,以表现和确证自己是对象性的、现实的人,表现和确证自己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并不是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对象性的活动,只有那些能够创造“感性客体”(主体对象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思想客体”(主体对象性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才是对象性的括动。

(5)实践的特征

由以上分析与论述基本可以概括出实践的三大特征;客观现实性、对象生 产性、社会历史性。

客观现实性实践的首要特征是客观现实性。以客观存在性作为实践的特征,是因为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和前提是客观的,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中介(工具)、实践的客体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还有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的结果也是客观存在的。 对象生产性实践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体现出来的生产性,这种生产性是实践的能动性、对象性、创造性的统一。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生产性的,即都是要结出果实的。在马克思这里,实践是生产性的,意味着不仅劳动生产着价值,而且在劳动基础之上的政治活动还生产着新的政治形式和法律形式,道德活动也生产着新的价值观念和道蔼规范,以至整个人类社会都因为这些活动的生产性而真正成了历史性的存在和主体性的存在。不懂得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生产性,就很难领悟马克思关于人是“他自己劳动的结果”等类似说法的深意。不仅如此,正因为包括政治活动在内的实践具有生产性,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盼级专政的学说才获得了足够的理据一马克思把巴黎公社看做“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从生产性角度看,无非是说政治活动的生产性可以反过来作用于劳动的生产性,或者说由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所生产出来的公社可以进一步推动和巩固劳动的解放。可见,实践的生产性是马克思打开人类社会的历史性的一把钥匙。

社会历史性实践还有一个特征:社会历史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践离开历史就没有实际的内容,就是空泛的、抽象的。实践只有在历史过程中才能够获得自身真实的内容和性质,历史是实践的本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批判了以往的历史观脱离历史过程来谈历史的错误:“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 5.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马克思实践思想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主要是哲学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从现

实的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去思考人的问题,投有把实践理解为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就不能理解实践的世界观、历史观意义。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系统地论述了实践活动在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和重大意义。人类历史的本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过程,正是在人的实践括动中,才达到了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进而推动了整个历史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实践思想是对古典理性主义、“新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等极端化思维方式的超越。这不仅是对传统哲学的超越,也是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其他派别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超越。 (2)现实意义

马克思实践思想实现哲学变革的革命意义体现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以科学的实践观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以辩学的实践精神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调整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实践思想实现了对人类生活世界的关注。实践思维方式在拒斥了旧哲学的理性形而上学之后,指向了人,指向了现实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从来不谈论与人无关的自然世界或存在,而只讲人的现实世界。由此马克思批判以往的哲学是从外在于人的物质世界或绝对理念出发来考察人,而他的哲学则是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来说明以往哲学中的那个抽象世界的产生。

以上从五个方面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深刻性等特点。一方面.它是人的有目的的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深刻自我改造的活动。建立在这一时间概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终于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构成了一个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其“新”就新在从人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相统一的基础上,科学地理解和解释丁“人”、”实践”、“历史”各自的真实内涵,从而合理地把握和解决了历史唯物主义得以建立的真切前提、真实基础和真正本质,并自觉地形成了“人一实践一历史”相统一的解释逻辑。

在它的视野中,“人一实践一历史”三者是相互阐释、内在统一的。我们学习马克思的实践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建立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应该既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又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四)新历史观

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改造和处理人类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形态》这部著作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并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现在,我们就对《形态》中的唯物史观体系分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解读。 1.《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括性论述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 述引述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采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末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邵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战,而是从物质时间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迁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 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

定敷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警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运种基础尽管遭到烈‘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实行全面变革的 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 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未,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这是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发表以前对唯物史观完整的表述。 2.名称由来及其体系构成

“唯物史观”概念最早出现与恩格斯1883年的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出现得更晚,是在1892年恩格斯为该书英文版所撰写的序言之中。而且,马克思本人从来就没有使用过这两个概念,换句话说,他并投有用这两个概念来指称他的新“历史观”(Geschichtsauffas,sung)。唯物史观体系分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及其内涵、基本原理、伟大结论三大部分。 3.确立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及其内涵

(1)理论前提:现实的人,历史存在的前提是人的生命存在

恩格斯把唯物史观定义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有充分的文本根据的,这就是他和马克思共同创作的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观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科学的历史观的“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厦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确立历史的起点是解答历史何以可能的关键,只有正确地解决历史起点问题,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关于历史是如何形成的,在西方哲学史上有许多的观点,其中比较突出的认识有神学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机械唯物主义历史观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历史观。神学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神创的,人类历史的存在、发展都是按照神的意志进行的,历史的存在只是神目的的必然。神学史观完全否定丁历史中人的存在,人在历史中无所作为,历史与人毫无关系,这种与人类自己无关的历史必然不是人类历史。这种神创的历史存在论是荒谬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意识、观念是一切的前提,历史是意识、观念运动的必然和展现。虽然唯心主义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人类思维的能动性、创造性,但他们的人类思维是无人身的,他们的人是抽象的,更是想象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是产生于人的物质活动,现实的、从事括动的人们是自己观念的生产者,只有通过人们的物质交往和现实生活,语言、思想、观念、意识才得以形成和表达。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历史不是从意识开始,而是从人的现实生活、人的活动开始的。唯心主义把历史看作是思维、意识、观念的运动,只是一种逻辑的演进,毫无现实根据,这种历史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出发,考察“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见本书《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实践思想部分引述)后,在此基础上,指出维持和延续个人生命存在的四种实践活动:维持生命最基本的生产活动;获得新需要的再生产活动;生育生产活动;社会关系。通过这一分析,马克思、思格斯阐明了历史是如何可能的,历史是怎样存在和生成的:现实有生命的人的活动——实践是历史的根基,解读历史,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从而确立历史存在的前提,即(现实的)个人的生命存在。

叶汝贤教授认为《形态》所谓“现实的个人”至少包含如下内涵与特征:

第一,“现实的个人”不是宗教意义上昀“原人”或“神人”,而首先是自然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形态》强调入首先是“有血有肉”的存在,是针对那种“口头上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提出来的。这既是针对神学家的“神造”说,也是针对哲学家的“精神异化”论。现实的人具有动物性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由人的肉体组织、由人的生命的生产与延续决定的。这是现实的个人的肉体的、活生生的存在,因而是个人的现实性的一种表现。 第二,现实的个人既是自然的存在,更是实践的存在;是自然存在与实践存在的统一。《形态》更强调人的劳动实践的存在,因为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表现。恩格斯认为,要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什么是“现实的个人”、现实人的本质。

第三,从历史行动中去考察人,还会进一步发现,人不只是自然的和实践的存在物,而且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存在物。《形态》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因此,凡是现实的人都不是孤立的、与世隔绝的个体,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构成现实的人的本质。

第四,人们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质生括条件,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这种创造不是不受条件制约的,而是既受自然环境制约,卫受前人创造的和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所以,现实的个人是有局限性的、受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制约的人。

第五,现实的人具有自然性、实践性、社会性、个体性与局限性等特征。《形态》的进一步分析告诉人们,现实的人是在历史行动中的人,他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历史性的存在;每个人都有其过去、现在与未来,是现实存在与历史存在的统一。

《形态》对个人存在的多种固有因素作了全面的表述:这些因素是相互袋系、不可分割的,而且只有从这些因素的相互联系中,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真正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t9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