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3散文阅读提分攻略3考点建模巧解散文探究题讲义

更新时间:2024-01-21 09: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提分攻略3 考点建模,巧解散文探究题

散文阅读探究题的设置,主要有两大题型:一是文本丰富意蕴探究,二是文本拓展延伸式探究。前者主要是对文章中内涵丰富的句子或寄寓某种思想情感的事物或文章的主题的探究;后者是文章主旨内涵理解题的变形,在考查文本内涵理解的同时,兼顾个性化阅读,常常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时需要由文本内拓展延伸到文本外(现实、历史等),常带有一定的论证说理性,需要明确观点(看法),然后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论述。

[技法回顾]

一、文本丰富意蕴探究类题目 1.请探究××的丰富意蕴。 常见2.结合现实,谈谈××的积极意义。 设问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4.请探究文中蕴含着作者对××有哪几层感悟。 第一步:紧扣文本,尊重文本 1.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对文本进行解读,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联系生活实际,对文本进行解读,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3.把文本里呈现出来的人或事抽象化、符号化,这样就可能获得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意义。 答题步骤 第二步:顺藤摸瓜,由外到内 答这样的探究题,要能透过重要的意象把握作者的心理。这些意象就是解开作者“心思”的钥匙。我们要善于顺着重要意象的“藤”摸作品所蕴含的心理的“瓜”。 第三步:深入慎出,融入自我 解答时, 要特别注意“深入慎出”,即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二、文本拓展延伸式探究类题目 常见设问 1.文中说“×××××”,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观点)?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题干给出观点,结合文本和现实探究) 2.文中写到“×××××”,这给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文本和现实,就×××谈谈你的思考。 (题干未明确观点,只有现象、材料,需要自我提炼后感悟探究) 第一步:鲜明地亮出观点 确立观点、明确态度后,必须鲜明地将其表述出来,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答题步认为……”“我觉得……”“我赞成……”等。 第二步:结合文本,从不同角度阐释依据 如果题干有明确的探究角度,则按题干要求作答;如果题干没有明确要求的探究角度,骤 则要考虑从内容结构、人物塑造、表现手法、情感主旨等方面,选择合理有利的角度,探究分析相关的文本材料,做到自圆其说。一定要借助文本材料或相关事例(理论)等对观点进行证明,或用“理论+观点”,或用“文本+现实+观点”的形式作答。 [典例剖析]

(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

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

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有删改)

你最欣赏其中哪种精神气质?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80字左右)(6分)

【解题流程】

第一步:明确观点。从竹子的精神气质之中选择一种作为观点。

第二步:结合文本分析。根据文中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句子,展开论述;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

【参考答案】 (示例)我喜欢竹子的坚韧忍耐。竹子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雨雪的摧残与折磨,但竹子始终“咬定青山”,无怨无悔。

[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我们的家园 陆 梅

这一年半载,但有时间,总想着回故乡。“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我耳旁回响着鲁迅的叹息。这个我频频回望的故乡早被夷为平地,碎砖块水泥柱无序地裸呈,断裂处醒目的砖红惊心动魄,脚踩上去竟生出无由的慌乱感。

明明是自己的家啊,纵使家已成瓦砾,那也是熟稔的故土。细细想来,是因为静,止息的没有人烟的静。到处是瓦砾堆和疲长的野蒿草,间或窜出一只白猫,无声一晃,转眼不见。我的不安和心惊又添了几分,我是谁?我来这里干什么?父母已搬去小镇安顿,最牵念的那棵老桂树也已易主……

如果非要有个理由,就是寄养在表哥家的大狗阿黄。我确是为着大狗阿黄去的,捎带看一眼辛夷花树。每次去看阿黄,亲眼看着它急急吞下一根又一根香肠,想象它饱一餐饥一顿的日和夜,我都不忍直视,更不敢遥望它的未来。与其说我是对这只狗心存愧疚——父母家已不容许再养一只狗——不如讲我是无法直面我的失魂落魄。是啊,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

恰是在这般心绪下,我随友人去了一趟金华的古村落。村落名都很好听:寺平村、岭下坡阳古街、岭下釜章村、塘雅、琐园……很契合浙西徽派建筑的古雅美意,白墙黛瓦马头墙,门窗扇梁柱遍饰雕刻,砖雕木雕石雕各般讲究。尤其敞阔聚气的厅堂——“立本堂”“崇德堂”“崇厚堂”“敦睦堂”……端的是儒家“耕读为本,忠孝传家”的敦本敬祖之风。

春阳早上,信步在窄长街巷里穿行,确有一种回乡的亲切。这个“乡”,是我们熟悉的远去年代的投影。曾经,我们的祖辈在这样的老房子里繁衍生息。一个大家族衍生出多个小家庭,外姓融入,儿女成家,子孙满堂,村落自然而成。久之,家训、族谱、人伦秩序、乡规民约与古老的建筑一起构成了一个信仰的空间。

繁体的“鄉”字,右半边是“郎”。郎在外行游求学、为官经商……都把“乡”带在身边,所谓“乡愁”就是这样一份故乡的牵挂。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湖畔海河……乃至最初的生命记忆、性格情感早就融在你我的血液里,成为我们一辈子的基础和精神依托。

可是,从哪一天起,村落空寂郎不回——城市化进程在改变着社会结构,城市人口涌动,乡村荒芜少人烟,这是近些年我们切身感受到的一个现实。一个村落如果没有了原住民,保护得再好也只是一具空洞的躯壳。村落的灵魂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这是郎还可归的“鄉”。若是连村落也没有了呢?真就应了《周易》的象数之学,简化的“乡”字,从此乡无郎!

金华的古村落虽也显寂寥,却还有人——自然以老人和孩子居多。这是眼下中国乡村的一个普遍现象:青壮年背井离乡去遥远的城市求学打工,独独留下年纪尚幼的孩童和蹒跚老人相伴厮守。村落空壳化、乡村人口老龄化成了一段时间来频频被聚焦的话题。近年来,全国自然村在锐减、消失,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伴随村落消逝的,是村庄的凋敝以及村落所承载的传统文化。

当年李清照登上金华八咏楼,留下诗文:“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前后,沈约、崔颢、刘禹锡、赵孟、张志和……多少文人留下登八咏楼的诗文,八咏楼之于金华,好比枫桥、寒山寺之于苏州,黄鹤楼之于武汉,曲水流觞之于绍兴兰亭……“人已非,风依然”——那些使古迹、建筑熠熠生辉的,原是“风”里绵延生长的文脉。

“风”是什么呢?是礼节习俗,是文采风格,是一地一时的风尚,是千古风流的气象、风骨……我确是在金华古村落里感受到了“风”,比如塘雅镇的木版年画、江东镇的古婺窑火、岭下坡阳古街上的老人之家。祈愿民间的“风”更多流传。唯其如此,方能“礼失求诸野”。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描写寄养在表哥家的大狗阿黄徒然苟活的境况,易于引起读者共鸣,从而体会到作者返乡时的哀伤与失落之情。

B.作者巧妙地用繁体的“鄉”字,并对其字形加以解说,借以表达对“村落荒芜少人烟”现状的担忧,使文章构思独具匠心。

C.文章提及金华八咏楼,意在表明“风”具有超越时空、千载传承的特性,“风”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村落有“乡”无“郎”的困境。

D.文章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情理兼具,既有对“家园”凋敝的痛心无奈,也有对守护、复兴“家园”的期盼与思考。

C [根据文中“人已非,风依然”的表述可知,八咏楼的“风”并未缺失;且从文中可以看出,应是城市化进程导致有“乡”无“郎”的困境,而非“风”的缺失直接导致的。]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6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回答问题,一要注重联系上下文,二要注重把握语句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这句话,从字面意思看指的是“我”还有故乡,但故乡的房屋已被夷为平地;从全文的意思看,“家”不仅指居住的房屋,还指能够让游子有精神归属的“家”。由此可以从两个方面作答:一是物质意义上的“家”,二是精神意义上的“家”。

【答案】 ①故乡的房屋被夷为平地,至亲已离乡,物质意义上的“家”已不在;②作为集体记忆的故乡没有了一个个“家”的支撑,精神意义上的“家”也已不存在。(每点3分)

3.(文本意蕴式探究)作者期盼的“家园”是怎样的?针对现状,你认为应该如何挽救日益凋敝的“家园”?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找出文中描写的有关“家园”的内容。比如第二段,“我”的家成为瓦砾、乡村没有人烟的“静”;第四、五段,写金华古村落的状态,古建筑保存完好,有家训、族谱、人伦秩序等与古老建筑构成的一个有信仰的空间;第七、八段,写城市化进程中村落的没落以及村落没落带来的结果;第十段写民间的“风”的延续等。由此可以看出,回答第一个问题,应联系金华的古村落的特色谈作者期盼的“家园”;回答第二个问题,应联系作者的故乡以及其他村落出现的问题,比如村落无“郎”、“风”不能延续等谈怎样挽救日益凋敝的“家园”。

【答案】 作者期盼的“家园”:①既有传统民居建筑、公共活动场所这些留存集体记忆的物质文化场所,也有家训、族谱等非物质文化记忆;②村落还要有“原住民”。(每点1分)

应该在以下方面挽救:①采取措施,鼓励村民回村生活,特别是年轻人;②修复古民居、呵护乡村原有风貌;③保护民间之“风”,使其更好流传。(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t8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