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复习1

更新时间:2023-11-18 23: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 苏联、东欧的发展与变革

斯大林领导时期确立的苏联模式是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现代化道路,它的高度集权和计划经济体制在实现初级工业化目标阶段曾发挥了有效动员国内资源的积极作用.

但是,在战后,苏联模式越来越表现出落后于全球现代化进程的体制性弊端,对这种模式进行改革也已成为客观的历史趋势。

改革进程开始于赫鲁晓夫时期,20世纪50—80年代,苏联和东欧各国在不同程度上都进行了改革的尝试,也在不同层面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都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因此也未能克服旧模式的根本性弊端。

80年代中后期,苏联、东欧的改革进入新阶段,各种复杂因素的交织和内外矛盾的迸发,使改革进程被导向国家制度的剧变。在这个过程中,苏联、南斯拉夫等原联盟国家解体。 进入90年代后,俄罗斯和东欧、中亚地区继续经历了曲折、艰难的社会体制转型,这些国家在各自的基础上正以不同的速率构建着适应全球现代化进程和当代历史条件的新体制。

第一节 苏联

一、斯大林晚年的苏联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51年4月,苏联宣布完成“四?五年计划”。 工业恢复速度较快,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新建成6200个大企业,工业增长速度达23%,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国防工业更是获得重大突破。 但农业生产的恢复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1950年,农业总产值恢复到1940年的99%。

1950年联共(布)提出在全国合并小集体农庄,苏联农业又回到30年代的轨道上。

把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作为重点,轻工业发展速度缓慢,农副产品严重短缺,使苏联如同跛足巨人,无法真正成为现代化强国。 2、政治体制僵化

把自己建立的体制模式看作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不允许揭露这种体制模式的弊端,更不允许对这种体制模式进行改革。 1947年批判运动

“列宁格勒案件” 沃兹涅先斯基 库兹涅佐夫 3 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

权力的集中程度依旧,党和政府正常的议事程序迟迟不予恢复.

患病领袖的偏执性思维在权力不受任何制约的状态下,甚至会制造出荒唐的病态社会现象。 1953年 “医生间谍案” 4、斯大林模式的危机

1952年 “19大” 会议决定以斯大林撰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作为指导思想。使斯大林模式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从而使苏联的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更陷于僵化,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影响。

“19大”后,苏联国内的政治空气日益紧张,一场新的政治风暴似乎就要来临,但是,要求通过改革来缓解斯大林模式危机的改革潜流也在滋长涌动。 5 斯大林去世 1879年----1953年

1953年3月5日, 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活動家,約瑟夫-維薩裏昂諾維奇-斯大林,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6 评价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应当给予怎样的评价?

1943年斯大林曾经预言! 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坟上但历史的风会毫不留情地把这堆垃圾刮走 .

斯大林去世以后.在苏联国内以及国际范围内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反斯大林浪潮 赫鲁晓夫 秘密报告

毛泽东----- 赫鲁晓夫从’过去把斯大林捧得一万丈高, \一下子把他贬到地下九千尺. 戈尔巴乔夫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

苏联* 东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迅速遭到颠覆

21 世纪初俄罗斯国内政界和学界又一次掀起了对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评价的高潮, 斯大林模式到底指的是什么?

斯大林模式就是斯大林搞社会主义的那一套制度、方法等

斯大林模式,指的是苏联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主义的方式方法。

其形成标志是1936年斯大林宪法的颁布。

它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高度集中”、“高度集权”,

一、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分析———从历史来看,斯大林模式并不是个人意愿的结果,也不是偶然的因素,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二 对斯大林模式的审视———斯大林模式一度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奇迹,但从现实来看,能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还应进行具体的分析

三 对斯大林模式的反思———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只是一种实践模式的失败,它对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刻的启示 二、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1、赫鲁晓夫上台(1953-1964 )

? 斯大林去世之初,最初执掌权力的是由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和内务部长贝利亚组

成的两驾马车。

1953年6月28日,党中央主席团委员,连续担任内务部长15年之久的贝利亚被逮捕。

1953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选举赫鲁晓夫为党中央第一书记

贝利亚他曾经是苏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团) 委员、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长和苏联元帅。

逮捕贝利亚的密谋始于赫鲁晓夫

1953 年6 月26日,马林科夫主持召开部长会议主席团和中央委员会主席团联席会议 7月上旬召开的中央全会决定把贝利亚开除出党,并交送最高法院审判。

1953年12 月23 日,法庭最终以“叛卖祖国、组织反苏阴谋团伙以攫取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国家,实行反对忠于党和人民的政治活动家的恐怖行动”的罪行判处贝利亚死刑。法庭还认为贝利亚是隐藏着的英、美、德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多重间谍。

当时对贝利亚的审判和处决也是采用了苏联历史上最严厉的程序。这个程序是1934年12月1日为判处刺杀基洛夫的恐怖分子凶手而颁布的

贝利亚被枪毙后,按中央主席团的命令,他保险柜里的文件立即被全部销毁。 贝利亚为什么在斯大林去世后如此迅速地被从肉体上消灭? 鲁宾在其新著《拉夫连季·贝利亚:神话与现实》的序言中提出:

其根本原因是贝利亚手中掌握着几十年来从事犯罪和血腥镇压的恐怖机构以及能够致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于死地的专案文件。

谢尔戈在他的书中认为这是因为贝利亚看到斯大林留下的许多问题, 建议召开一次苏共非常代表大会来讨论形势, 总结经验和谈谈苏共中央主席团领导人大家的责任。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必须寻找一头替罪羊 如何评价贝利亚,是个复杂的问题 《拉夫连季·贝利亚:神话与现实》的序言中提出:“当然,贝利亚绝不是天使,他所犯的罪行不比斯大林制度下任何一位知名的活动家少??(但) 莫洛托夫、加里宁、马林科夫和卡冈诺维奇,甚至赫鲁晓夫,他们比贝利亚更早地跻身于克里姆林宫的奥林帕斯山上,难道他们在这种残暴的制度下的罪孽就少些吗?”

新华出版社出版谢尔戈.贝利亚写的《我的父亲贝利亚》中文版。

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俄〕姆列钦著的《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其中有两章写的也是贝利亚。

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俄〕津科维奇著的《元帅和总书记》一书, 其中第三部写的就是《贝利亚的一百天和整个一生》

第一, 三本书总的都对贝利亚作了比较高的肯定评价。

第二, 三本书都认为给贝利亚定的罪名都是缺乏根据和不能成立的。

第三, 三位作者都认为贝利亚曾提出过很多改革思想, 尤其是在斯大林逝世之后。

贝利亚在苏联历史上应该有权利被称为“改革的先驱者”, 他提出的改革思想比80年代中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改革思想早了30年。

这三本书的作者只在对贝利亚的错误的评价上有所不同。

谢尔戈在他的书中承认他父亲也是有错误的, 但在谈到强迫民族迁移、在卡廷杀害波兰军官的悲剧和1939年到1941年那几年苏联国内镇压行动等问题时, 谢尔戈认为更多的责任是在党的上层, 内务人民委员部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而津科维奇等则认为贝利亚也有较大的责任, 他还引用了贝利亚在强迫民族迁移上写给斯大林的几份电报。

为什么苏共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党总是靠少数几个人“策划于秘室”的“宫廷政变”式的方式来处理权力交接问题?

从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领导集团内部权力斗争发展历史来看, 贝利亚案件只是一个开端。 到1957年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人也站到“反党集团”的被告席上了 1964年10月, 叱咤风云的赫鲁晓夫被迫因“健康原因”而辞职下野 2、苏共二十大 1956年2月 (1)赫鲁晓夫作的党中央工作报告

1956年2月14-24日,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作的党中央工作报告 。

三和路线 ( “和平共处” “和平竞赛” “和平过渡”)奠定其执政期间苏联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础。

在帝国主义战争问题上“现代战争并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

在和平共处问题上“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总路线”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问题上“有可能通过议会的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 (2)秘密报告出台

成立波斯别洛夫委员会,调查肃反时期发生的案件

1955年2月初,波斯别洛夫委员会完成了工作,向主席团提出约70页的打字稿报告 结论说:“由此可见,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最可耻行为,对大量遭受诬告的无辜人们的最野蛮的审讯,曾两次得到斯大林以俄共(布)中央的名义的批准。在我们党半个世纪的历史中,有过受到严重考验的时期,但还未曾有过比1937年至1938年毫无道理地实行大规模迫害行动的更为严重和更为痛心的时期。”

赫鲁晓夫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说:“斯大林作为领袖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他消灭所有的人,那还叫什么领袖?我们应该拿出勇气, 说明事实真相。

2月18日,赫鲁晓夫在几个其他书记的帮助下提出报告第一稿,发给了主席团委员和主席团候补委员,他们审阅后提出了自己的意 见,基本赞同这个稿子。到2月23日,报告稿准备就绪。

(2)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秘密报告”) 2月25日

赫鲁晓夫在报告中揭露斯大林制造个人崇拜、违背集体领导、滥用权力、破坏法制、镇压无辜、造成卫国战初期苏军失利等严重罪行,并把产生个人崇拜的根源归结于斯大林的个人不良品质,在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 (3)苏共二十大的历史影响

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较为准确地把握了国际形势发展的脉搏,提出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起了一定作用,也使苏联得到了和平建设的条件。

“秘密报告”敢于揭露和反对个人崇拜,推倒斯大林神像,冲破教条主义的禁锢,解放思想,表现出赫鲁晓夫以非凡的勇气与胆略来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赫鲁晓夫的历史功绩。二十大后,政治平反、文化解冻继续进行,经济改革在萌生,对苏联后来的演变起着潜在作用。 苏共二十大国际共运也引起持续而又剧烈的震荡,促使各国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政治经济发展道路。 但是,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时代的人,受思想水平所限,对个人崇拜的揭露和批判较为肤浅,未从制度上究其根源,对集权化的领导体制缺乏分析,其更多的是批判斯大林个人品德的过错。

在东西方冷战的格局下,过度否定斯大林在客观也加剧了西方反苏反共的恶浪。 3、赫鲁晓夫的改革 (1) 赫鲁晓夫体制确立

1957年6月18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特别会议。 6月22日,中央全会开幕。

29日,全会通过《关于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和莫洛托夫为反党集团的决议》

10月,赫鲁晓夫以“破坏了列宁党领导武装力量的原则”罪名,解除朱可夫国防部长职务,由而取得对军队的控制权。

1958年3月底,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以布尔加宁涉嫌“反党集团”活动,免去其部长会议主席职务,由赫鲁晓夫接任。 (2) 经济体制改革

A 农业改革 赫鲁晓夫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业开始 农业发展迟缓一直是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实现了集体化,机械化也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但粮食产量却很低。

50 年代初苏联的农业生产水平甚至低于1913 年的水平, 单位面积产量仅是欧洲其它国家平均产量的1/ 3。

苏联农业发展长期滞后的原因 ?

(1)对农民的强制征粮机制严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苏联谷物、肉类等农产品采购主要有三种形式:义务交售、机器拖拉机站实物报酬、国家收购。

义务交售和机器拖拉机站实物报酬两项合计,就要占到国家主要农产品收购量的85 %左右。 (2)高度集中的农业计划体制严重束缚了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名目繁多的计划指标, 使各地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根本不可能根

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 因地制宜制定生产计划, 而国家制定的计划,又常常脱离各地的实际。这就严重束缚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生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农业改革改革措施

1953 年9 月作《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报告

1954 年1 月, 又给苏共中央主席团写了《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的信

改革的核心是以经济手段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农民的关系,扩大农庄的经营自主权,调动各方面的因素,促进农业的发展。 主要措施:

(1)大力提倡垦荒运动在中亚、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

至1960 年,苏联总共开垦出4180 万公顷土地。超过了法国、意大利、西德等九个欧洲国家谷类作物耕地面积的总和。

1953 年,苏联遇上大旱灾, 当年苏联粮食收购量仅为3100 万吨

1954 年, 苏联粮食总产量达到8560 万吨, 其中来自开垦地的约占总产量的43 %。 1956 年为12500 万吨(来自垦荒地区的 占总产量的51 %) (2)改革农业经济计划制度, 扩大集体农庄的生产自主权

指导思想是:国家只下达农产品的收购任务,农业生产计划由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行编制, 由农庄和农场自行规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以及各种牲畜的数量。

(3)取消义务交售制,理顺国家与农民的经济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8 年1 月1 日起, 完全取消义务交售制。用商业系统来购买农民手中多余的农产品。 (4)废除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制,拖拉机站改组为修理站,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从1958 年春天开始出售给集体农庄,到1959 年初, 改组工作就大体完成了。 (5)对个人副业实行鼓励和扶持的方针, 放宽对个人经营副业的限制 (6)大力提高农业部门干部队伍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

1953 年, 在94000 个集体农庄主席中, 受过高\\中等专业教育的仅占总数的17、6 %。 到1959 年,已有50 %以上的集体农庄主席和将近90 %的国营农场场长具有高等或中等专业学历

赫鲁晓夫的改革使苏联农业生产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国家对农业企业和农民控制得过死、农业效益极差的状况, 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在1954 - 1959 年间, 农业产值以平均每年70 %的速度在增长。 农业改革存在问题

在改革初见成效后, 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 头脑发热、急躁冒进

一些改革措施缺乏严密的科学论证, 往往凭个人直觉行事,瞎指挥、一刀切的现象时有发生 农业政策缺乏长期性、稳定性 B 对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简政分权

1957年春,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制进一步改组,由部门管理改为地区管理,中央只保留了与国防关系较大的几个工业部门,目的是增加各地管理经济的自主权与灵活性.

没有逃出计划经济这个框架 没有改变国家与企业的隶属关系,企业仍没有经营自主权,却导致地区本位主义抬头

1962年起,赫鲁晓夫开始支持\利别尔曼建议“,摸索经济管理的新形式。

1962年9月在《真理报》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国家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只限于产品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把赢利作为企业好坏和规定奖金多少的标准。 由于注重了“物质利益原则”,增加了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工业仍有明显增长。1953一1963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增加1.7倍,年增长率为10.5%,比美国快l倍。 (3) 政治体制改革

对党的领导制度和党内政治生活方面的改革。 改革国家机关,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改革干部制度的终身制, 建立干部更新制度 (4)对外政策的调整

调整了斯大林时期与美国的全面对抗战略,提出“三和”路线,主张以对话取代对抗,使紧张对峙的东西方关系开始缓和。

1959年“戴维营精神”将东西方缓推向了一个高潮 赫鲁晓夫着手调整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关系 加强中苏关系

对东欧的控制有所松动

(5)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改革不成功的原因分析 思想上急于求成 理论上准备不足

观念上受传统僵化思想制约 个人政治素养上存在缺陷

(5)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改革不成功的原因分析 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局限性

没有离开过斯大林体制模式的大框架 改革本身存在一系列问题 思想上急于求成 理论上准备不足

个人政治素养上存在缺陷 4 赫鲁晓夫被迫退休

1964年10月初,苏共领导层趁赫鲁晓夫去克里米亚休假,酝酿了“倒赫”密谋。 10月13日,赫鲁晓夫被召回参加早已安排好的中央主席团会议

次日,苏共中央全会发表公报宣布,鉴于赫鲁晓夫“犯有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的错误”,“满足”赫鲁晓本人的“请求”,“解除他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同时,选举勃列日涅夫为苏共中央一书记。 5 赫鲁晓夫的评价 他是一个谜

纵横捭阖的能手 小丑形象与幽默大师

第一种看法:认为赫鲁晓夫奉行的是右倾修正主义。 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教授 科索拉波夫

他说,苏联制度的演变发生在20 世纪后期,即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他赫鲁晓夫从思想政治上动摇和瓦解苏共开始,然后提出以“全民”国家取代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正是他开始了把苏联共产党推向失败的过程

第二种看法:认为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触动斯大林模式的“灵魂”———党的垄断权力。

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生平和改革》:苏共二十大后结束了斯大林模式一个最负面的特点———大规模的迫害。但同时却原封未动地保留了这一模式旧有的“灵魂”———党的垄断权力,而实际上是少数政治局委员的权力。

指责赫鲁晓夫拒绝放弃共产党在苏联社会的领导地位。 第三种看法:认为赫鲁晓夫既有不少功绩,也有严重错误。

苏联时期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后来担任俄罗斯劳动人民社会党主席、曾经多次访问中国的罗伊·麦德维杰夫说:

“今天50 岁以上的人都对赫鲁晓夫印象很深,尽管对他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些人对他抱有恶感,有些人对他嗤之以鼻,但大多数人是打心眼里喜欢他。他们没有忘记这位政治家掌权时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那些变化。”他认为赫鲁晓夫犯的错误是急于求成、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唯意志论,改革措施前后不一,半途而废。到后期,他变得愈来愈粗暴、愈来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他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而且一再地错上加错。

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的伊万诺夫将军说: 赫鲁晓夫“是个犯了错误的共产党人。他跟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不一样,是真心想实现共产主义的,只是方法不对头,效果不好。” 三、勃烈日涅夫执政时期 (1964年10月----1982年10月) 1、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在不改变集中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以提高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管理经济在继续保持行政方法的同时,突出经济方法,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贯彻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利益相结合的方针,使工人从物质利益上关心企业的生产成果。

新经济体制的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

1965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工业生产的计划工作和加强对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诀议》。 第二阶段:70年代初期到末期

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 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1979年7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作用》的决议。

阿尔巴托夫 :“到这个时期, 我国社会在斯大林专制的艰难年代中得以保存下来的向前发展的潜力看来已经耗尽。而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 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已逐渐泯灭。1964 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 很快被我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 2、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农业

措施(一)大量增加投资。平均每年为二百四十亿卢布 (二)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改革固定收购计划制度,使农庄、农场在安排生产时有一定的机动余地。 (2)调整农产品收购价格。

(3)国营农业企业转为完全经济核算制 (4)改进各种劳动报酬和奖励制度

效果

1966-1970年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4.2%,较196l-1965年提高1.9%。1976-1980年,谷物

年均产量较196l-1965年增加57%。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棉花、肉、蛋的产量居第二位,谷物产量居第三位。 问题 农业仍然是苏联经济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同需要相比苏联农业生产水平仍然较低,主要农产品仍然 满足不了需要。 农业生产效率很低 3、勃列日涅夫的内政 在政治方面

在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 在斯大林问题上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强调并实行了集体领导。但随着政局的稳定及其领导地位的巩固,他个人集权和新的个人崇拜倾向日益明显。

1976年,勃列日涅夫获苏联元帅衔。1977年,他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国防会议主席,成为苏联党、政、军的最高首脑。 他的名字、照片、语录充斥苏维埃各种书报刊物,在各种场合引述他的讲话和著作已成惯例,对他的个人颂扬越来越频繁。

与此相随,理论和体制陷于僵化,官僚主义滋长,营私舞弊现象增多,不正之风日盛,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陷于停滞。

4、外交 “积极的和平政策”

争夺世界霸权、争取世界超级大国地位为其全球战略,进攻与缓和是其基本的策略。 在苏联和西方的关系方面,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注意和西方搞缓和,并发展了同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

苏联随着自己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转而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苏美争夺。 勃烈日涅夫执政之初对东欧的控制较为放松。

苏联“大国责任论”、东欧“有限主权论”、社会主义阵营“国际专政论”及“经济一体论”等理论相继正式出台,成为苏联进一步干涉和威胁各社会主义国家独立和主权的依据。 勃烈日涅夫时期对中国的军事压力大大增强 勃列日涅夫其人

苏联当政的八任领袖中, 相对而言, 勃列日涅夫被公认为是不爱学习、懒于思考、基本上不动笔、缺乏领袖魅力、喜欢过平静生活的平庸之辈。

一个胆小的人,不论从学识、气质、品格、眼光、勇气哪个方面看,都不具备胜任一个大国领导人的能力。 批评者

国家杜马副主席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对勃列日涅夫持批评态度, 他认为是勃列日涅夫埋下了导致苏联解体的根子。

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说,日里诺夫斯基批评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花费太多钱用于国防建设、支持盟友和在人烟稀少的地方铺设铁路。

《真理报》19日的评论说,勃列日涅夫的继任者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评价“没错”,勃列日涅夫的时代是“停滞时代”。

但《真理报》也承认,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政策当时虽不成功,“却为整个国家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拓展了国家的财政和技术潜力,为日后主要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些基础让这个国家有了在20世纪90年代遭受严重经济危机后复苏的可能。”

全俄舆情研究中心的调查则表明,勃列日涅夫是仅次于普京的声望最高的领导人。

一是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与现在相比具有“公正”的优势,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不同

程度的提高

二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处于发展的巅峰期, 国际格局一度呈现出苏攻美守的局面, 俄罗斯的大国主义传统和实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6 勃列日涅夫给苏联覆亡埋下隐患

在很多历史学家眼中, 这位执掌苏联大权长达18 年之久、坚持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苏共总书记是苏联最终走向瓦解的罪魁祸首。

“苏联垮台的历史原因,主要不在于几十年前建立的高度集权体制,而在于这种体制后来没有加以改革,多次错过了改革开放的时机;而错过改革最后良机的是在勃列日涅夫时期,” 7 勃列日涅夫为何能能平稳地当政18 年?

(1) 审时度势, 现实地从自身条件出发,平和地调整苏联权力结构 ,这是勃列日涅夫的特殊政治艺术 有分寸的、适度的, 以利于权力结构的均衡 打造富有人情味的公众形象

(2)收获赫鲁晓夫的改革成果和幸运的碰上了一个好时候——发现并开始大量生产石油和天然气。

(3)提升人民社会生活质量, 打造世界霸国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凝聚民心 三 安德罗波夫

1982年11月--1984年2月 四 契尔年科

1984年2月---1985年3月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 第二节 东欧

一、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1、东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1945年11月 南斯拉夫

1946年1月 阿尔巴尼亚

1947年 波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1948年 捷克斯洛伐克 1949年8月 匈牙利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各国的改革与建设

(1)土地改革与农业集体化

到60年代初,除南斯拉夫和波兰以个体农民经济为主外,各国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2)社会主义工业化

到50年代中期,除南斯拉夫外,东欧各国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选择了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的主要原因

指导思想的因素 现实环境的作用 苏联模式的吸引力 二、东欧各国的改革

(一)波兹南事件 1956年 1、波兹南事件爆发的原因 (二)、匈牙利事件

1、匈牙利事件爆发的历史背景(原因)

①在匈牙利拉科西执政时期,国内法制遭到破坏,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 ②照搬苏联模式,连军队服装都全盘苏化 ③苏共“二十大”的影响。

④匈牙利共产党是一个复杂的党。 2、匈牙利事件的经过 3、匈牙利事件的性质

在匈牙利十月事件中,有2500多人死亡,近2万人受伤。经济损失达200多亿福林,相当于匈牙利1年国民收入的1/4。

卡达尔评价说,这不仅是一次反革命事件,而且也是一场民族悲剧。

东欧巨变后,匈牙利政府认为这次事件是“人民起义”。但不久又改为,开始是学生运动,后来是反革命事件,并为纳吉评了反。 简述“布拉格之春”的出现及其夭折过程 (三)、布拉格事件

1、布拉格事件的历史背景 ①苏联对捷克的控制。

②1955年在苏联的支持下,诺沃提尼担任党的第一书记

③苏联通过“华约”和“经互会”大搞“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④在国际贸易中,特别是对苏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现象,这就大大妨碍了捷的经济发展。 ⑤在工业管理上,权力过于集中,束缚了地方企业的主动性。 2、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

保守派以诺沃提尼为代表 改革派以杜布切克为代表 3、四月行动纲领的主要内容 4、苏联的干涉

第4章 战后的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手段和方法的质的飞跃,是新技术体系对旧技术体系的扬弃。

第一次科技革命 始于18世纪60年代。它以牛顿力学为理论,以蒸汽机的应用为标志。 第二次科技革命 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以法拉第、麦克斯韦的电磁学为理论前导,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应用为标志。

20世纪40年代以后,出现了意义更为深远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1.简论战后技术革命发生背景。 2.试论战后技术革命的主要特点 3.试论战后技术革命的重大影响 第一节 战后技术革命兴起的背景 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第一项重大发现: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 第二项重大发现:量子力学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著名的量子假说,创立了量子力学。 20年代海森伯、薛定谔创建的完整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应用于化学形成量子化学。

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原子核物理学 第三项重大发现是分子生物学。

它是在物理学和化学影响与渗透下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的生物学科。它的核心是通过对生物体的主要物质(蛋白质、酶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研究,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

20世纪初,美国人摩尔根提出染色体学说

1944年美国人艾弗里等发现脱氧核糖核酸携带着遗传信息。

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核酸的分子结构 第四项重大发现是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及其机理为对象、研究系统类型一般性质与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它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人称“三论”。

系统论-----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 所谓系统,就是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综合体,是处于相互关系中的要素的复合物。

1948年,申农(美)发表《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现代信息论的基础。 信息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储存、传递、计量、处理和利用。

1948年,维纳出版了《控制论》一书,旨在研究动物(包括人类)与机器内部的控制和通信的一般规律,控制论由此诞生。

所谓控制,是指一个系统以其内部或外部条件的变化为依据进行调整,以克服不确定性,使系统稳定地保持或达到某种预定状态的过程。 二、推动技术革命的社会因素

1、社会的需要特别是军事的需要是刺激战后技术革命发生、发展的直接动因。 2、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是战后技术革命兴起与发展的重要动因。 3、国家宏观调控是战后技术革命兴起并深人发展的重要保证。

? 科技发展所需的巨额资金的重要承担者 ? 科技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 ? 新技术及其产品的主要购买者 ?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 加强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加速科技进步与传播 第二节 技术革命的内容及特点 一、 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 技术革命的兴起

40-70年代初是战后技术革命的第一阶段

其间核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得到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 核技术的开发和和平利用揭开了战后技术革命的序幕。

1942年12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人类便由此进人原子能时代。 1945年,美国率先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苏联于1949年研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

1952年底,美国第一颗氢弹爆炸,九个月后苏联的氢弹试验也获成功。 1954年11月,美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建成下水并投入使用。 1954年,苏联建成了第一座核电站

1946年,美国出于军事需要而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51年生产出第一台商用的存储程序电子计算机并于1952年开始商业化的批量生产。 中国在1958年研制出自己设计的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以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

50年代中期,第二代计算机即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其运算速度达到每秒钟100万次; 进入60年代,电子计算机发展出现了飞跃,第三代计算机即集成电路计算机问世;

70年代初,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作为电子计算机家庭的第四代登上了舞台,运算速度达到每秒钟上亿次,而计算机体积却大为缩小。 空间技术是研究人类进入和利用太空的技术。

1957年8月,苏联宣布试射超远程多级洲际弹道导弹成功,同年10月又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苏联用一种集束式三级液体火箭将“东方1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

美国遂从1961年开始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7月成功地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送上月球。 2、技术革命的发展

第三次技术革命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人们常说的新技术革命阶段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及海洋技术等许多领域均获得突破性进展。 信息技术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总称。 又称“三C”革命。 迅速改变现代经济的特性:从旧型的经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变成新型的经济(由信息产业联接、主导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链),即当前广为人们谈论的“知识经济”、“网络经济”。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遗传工程、酶工程、细胞和蛋白质工程四个方面。 生物工程技术建立在生物资源的可再生性基础上,不受原料的限制

1965年9月,中国科学家首次使用人工方法成功地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1977年11月,美国科学家首次使用遗传工程从大肠杆菌中生产出大脑激素;不久,又从大肠杆菌中生产出了人胰岛素、干扰素等名贵药物

1983年英国科学家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培养出了“杂种珍兽”绵山羊。1997年2月23日,英国采用无性繁殖技术,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叫“多利”的绵羊。

在工业方面,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更是举不胜举,如啤酒、酱油、葡萄糖、酒精等,甚至还利用细菌采油、采矿

新材料技术是指研制和开发具有优异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材料的技术。

据统计,1976年世界使用的人工合成材料仅有25万种,而到1982年则发展到了33.5万种 能源技术 新能源技术主要有核能技术和太阳能技术。

目前全世界拥有核电站400座,装机容量3亿千瓦,为世界总发电量的15%。

1991年澳大利亚在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将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从15%左右提升到24.2%。

空间技术是以发展多种应用卫星、军事卫星、发射器、航天飞机、空间站等迅速展开的。 目前,海洋开发技术的方向主要是提高深海技术,开发南极和北极资源,研究从海水中回收核燃料,把生物工程技术用于海洋生物及能源的有效利用等。 “海洋经济时代”。

二、 技术革命的基本特点

第一,以群体的形式出现,飞跃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出现高度综合的趋势

在相互渗透综合过程中产生了新的边缘科学,如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地球化学、生物电子学等。

第三,科学、技术和生产密切结合,出现三者一体化的趋势。 第三节 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首先,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明显提高。

第二,新技术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新技术革命也影响到工业内部的结构 第三,新技术革命使居民的结构和生活状况发生剧烈变化。 城市人口猛增 蓝领工人减少

新技术革命使居民生活水平发生较大变化。

第四,新技术革命使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不断加强和完善。 第五 新技术革命使经济生活进一步国际化 各国在资金方面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加强 第五章 战后初期的美国与西欧日本 思考题:

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评麦卡锡主义的兴衰。

3.简述黑人民权运动的斗争概况及成果。

4.评述50、60年代美国历届政府的社会改良措施。 5.评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国家”政策。 6.简评英国的“三环外交”政策。

7.简评法国的独立外交与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8.评述战后日本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9.分析战后日本经济恢复与高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美国

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

1947~1953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9%,工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6.6%

1950年出现“战争景气”,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达到8.7%和15.7%,创造了战后最高记录。

从50年代起,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原因

(1)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2)政府进一步干预和调节经济

(3)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刺激 (4)科技飞速进步,尤其知识经济的形成 2、经济发展的特征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大发展

(2)美国工业的地理布局发生了变化,经济中心由 东部和东北部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 (3)掀起第3次工业企业合并浪 (4) 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 二、社会政治运动的高涨 1、战后政治中的反共逆

1945年3月“《美亚》案” 谢伟思 1947年3月《联邦忠诚法》 麦卡锡主义:

第一、 杜鲁门主义的对外冷战政策和对内反共政策为麦卡锡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政治气候 第二、 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反共竞赛使麦卡锡主义应运而生

第三、 时机和麦卡锡本人的条件对麦卡锡主义的兴起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 美国工人运动

美国战后工人运动的广度和深度,与作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产业工人最多的国家是不相适应的。 原因:(1)美国产业工人保持着中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心理状态

(2)战后美国工人大部分人成为中产阶级,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已经成为社会的少数 (3)美国政府既制订法律镇压工人运动,同时又采取措施调整劳资关系 1947年6月通过的“塔夫脱--哈特莱法”

禁止全国性的同业工人集体谈判,集体谈判的范围只限于50英里之内;禁止工会与资方订立只许雇佣工会会员的合同,司法部有权制止罢工;工会不得进行纠察;不许共产党员或同情者加入工会。 3、黑人民权运动

(1). 黑人反对学校种族隔离制的斗争 1954年 “布朗诉教育委员会” 案

1957 年5 月发起的争取黑白混合学校的“香客朝圣”行动,约有35000 人参加,此为第一次群众性示威的联合行动。

1957 年9 月阿肯色州小石城

2.黑人反对公共场所和公用事业中种族隔离的斗争 1955 年12 月 黑人女裁缝工罗莎·帕克斯夫人 3.黑人为争取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大规模群众性斗争 1963 年黑人民权运动达到高潮 1963年8月,马丁·路德·金牧师组织向“华盛顿进军”, 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说,将黑人民权运动推向了高峰。

首先,大批黑人运动组织的成立及马丁·路德·金等黑人领袖所提出的斗争策略为这一时期的黑人争取民权运动奠定了组织和思想基础。

其次,罗斯福新政权以来,特别是二战期间,政府为推进各州平等做了大量工作,黑人的处境有了较大改善,这不仅激起了黑人对政府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黑人的自信。

再次,战后初期正是亚非拉民族解放动兴起之时,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 1964年国会通过《民权法》,禁止在选民登记中和所有公共场所实施种族歧视。 1965年通过新的民权法,即《选举权法》,取消对选民的文化和其他测验,保障黑人的选举权。 4、 新左派运动 以反越战为中心 (1)产生背景

历史背景——青年知识分子对所谓“老左派”不满

社会背景——反传统和反现代文明的社会思潮以及青年大学生 对自身前途的担忧。 政治背景—— —较为宽松的 政治氛围,日益突出的种族问题以及 对越战争的升级 (2)思想基础 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 《单向 度的人》 (3) 经过

1964年, 加州柏克莱大学的学生, “言论自由运动”。成为“新左派”运动的起点。

1960年成立于密歇根大学的“学生争取民主社会”(SDS),成为“新左派”学生运动的标志。 (4) 意义

动摇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并使 许多人对现存制度产生了怀疑。

活跃了西方的社会主义力量和对马 克思主义的研究。 三、政府的改革措施:从“公平施政”到“伟大社会” (一) 杜鲁门(1945.4—1953)“公平施政” P104 1945 年9 月16 日开始

1949 年1 月5 日, 年度咨文中首次使用“公平施政”一语 1 背景

(1) 自由主义思想和进步主义运动是杜鲁门制定“公平施政”的思想基础。 老罗斯福的“新国家主义” “进步运动”的三驾马 威尔逊的“新自由”

小罗斯福的“新政”

(2)解决战后系列问题 军队复员和失业问题 通货恶性膨胀

工人罢工运动高涨 黑人反种族歧视的斗争

(3) 杜鲁门竞选继任总统的最紧迫的需要 1946 年11 月, 中期选举惨败 (4)战后初期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杜鲁门实施“公平施政”提供了客观物质前提 2 主要内容

1945 年9 月16 日,他向国会提交了任总统以来的第一份关于内政问题的长篇综合咨文 (1)制定充分就业法。1946 年2 月20日杜鲁门签署了《1946 年就业法》 ( 2 )实行补偿性财政政

(3)实行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1946 年5 月国会批准了两年内为退伍军人建造270 万套住房的紧急住房法案。

《1949年全国住宅法》,该法授权在最后6 年为低收入家庭建造81 万套廉价公共住房 杜鲁门 “这项影响深远的法案对美国人民的福利具有重大的意义。” (4)否决塔夫脱──哈特莱法

1947 年6 月20 日否决了这项法案 (5)要求制定保护民权的立法

(6)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工人最低工资 (7)农业、教育、环境保护等其它方面

“公平施政”纲领是罗斯福新政的延续,它使新政时期的某些措施得以法律化和制度化。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实现了美国经济的平稳转轨,使战时的经济繁荣得以保持,而且继续扩大。

杜鲁门也因“公平施政”而在1948年蝉联总统。 2、 艾森豪威尔的 “中间道路” P105

以现实的态度,走了一条介于共和党人传统自由放任主义和新政式国家干预之间的“中间道路”,即所谓“现代共和党主义”,他自称是“能动的保守主义”。 1890年10月14日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丹尼森。 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

1933年至1939年任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助手

1941年12月美国参战后,在马歇尔手下任作战计划处处长,晋升为少将 1942年出任北非战场盟军总司令

1944年,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成功策划指挥了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晋升为五星上将

1948年一度退出现役,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年,任北约武装部队最高司令。1952年退出军界,参加总统竞选,以压倒多数当选。1953—1960年任美国总统。

“现代共和党主义”主要内容

针对杜鲁门政府遗留的通货膨胀等问题,用共和党的保守主义原则办事,削减开支,平衡预算,降低国债,减少政府干预经济,把一些属于联邦政府的工厂卖给私人公司。

沿袭和扩大民主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 1955年,国会修改《公平劳动标准法》,把最低工资从每小时75美分提高到1美元 1958年,国会于9月通过《国防教育法》 1960年,社会保险法的受益人数达到5800万

艾森豪威尔继承了民主党政府的社会改良政策,推动了美国经济的继续发展。 尽管他的政府被称为“大亨施政”,但艾森豪威尔在执政8年中表现出“超然”于党派斗争之上的姿态深得人心,使美国度过了“风平浪静”的50年代。 3、 肯尼迪的“新边疆”

“新边疆”是美国民主党总统肯尼迪的施政纲领。

1960年7月15日,肯尼迪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 肯尼迪在1961年1月宣誓就任前后,着手制订新边疆的施政纲领 “新边疆”包括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

内政方面 包括由联邦提供经费来刺激经济发展、减少失业、提高最低工资、稳定物价、改建城市贫民窟、改善老人医疗、援助教育事业和农场主、开发和保护国家资源、发展空间技术、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改善社会保险、结束种族歧视等等。

在对外政策方面,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大规模报复战略转变为灵活反应战略;制造侵略古巴的猪湾事件,组织“争取进步联盟”,加强对拉美的控制;提出“宏图计划”,试图将西欧纳入以美国为主体的大西洋共同体之中。 4、约翰逊的“伟大社会” 1963--1968

1963.11,约翰逊接替遇刺身亡的肯尼迪担任总统。1964年11 月,他以空前优势赢得总统选举。

1964年5月22日,在密西根大学发表演说,声称要使美国走向“一个伟大社会”,从此“伟大社会”成了约翰逊对内政策的标志。 主要内容

(1)降低征收所得税的幅度

(2)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干预 (3)改善和发展城镇居民住宅,保护环境 (4)提出一系列反贫困计划

(5)保障黑人民权,缓和种族矛盾。

成果:约翰逊当政时美国经济是高速增长,1964年到1968年,贫困人口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减少了一半。

约翰逊在任期间国会一共通过了435项法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立法成就 约翰逊的另一突出成就是民权立法,改善美国少数族裔的政治权利。 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

过度的财政赤字必然会引起恶性的通货膨胀,加上越南战争不断升级,国防开支大增。 60年代中后期,美国社会异常动荡,约翰逊收缩“伟大社会”计划,并于1968年无可奈何地宣布退出竞选连任总统。 1973年1月22日约翰逊去世 第二节 西欧诸国 P93

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

1、 战后西欧经济地位的变化 战后,西欧诸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严重下降,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二流国家。 2、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法国 1948年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

1951-1973年间,法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5.7%,仅次于日本、西德和意大利。 法国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主要原因

(1)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法国经济的恢复起了很大的作用。

(2)第四共和国政府进行国有化改革,推行法国式的“计划经济”,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无偿使用德国战俘劳动力,以弥补法国劳动力的不足。 (2)英国 1947年底,英国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1950-73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2.9%.

1965年,英国先后被西德、法、日超过,退居资本主义世界第5位 英国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原因

? 英国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稳定了战后英国衰败中的经济。 马歇尔计划提供的援助充实了英格兰银行的外汇储备,稳定了金融市场,弥补了英国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

? 战后初期有利的贸易环境。 (3)联邦德国 P90

1948年6月货币改革后,西占区的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1948-1952年,工业生产增长了110%。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67%。

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德国民生产总值位居资本主义世界第3 。 联邦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 政局稳定 政策连续

艾哈德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政策 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好 马歇尔计划援德资金

长期保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投资 外贸易稳定、持续增长 非军事化立国的战后政策 3、西欧经济的高速发展

50年代初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有20年之久

西德 5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高于同期的英、美、法、意等国,仅次于日本。 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德国民生产总值位居资本主义世界第3,贸易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位居第2。充当了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意大利

1950~1973年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9%,大大缩短了同西欧先进国家的差距,步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 英国

二、西欧各国政治与“福利国家”政策 1、法国第四、第五共和国 P96 (2)第四共和国的对内政策

在政治上,肃清叛国投敌分子

在经济上,实行国有化和计划调节,扩大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在社会领域,三党联合政府恢复了每周40小时工作制和带薪休养制 (3)第四共和国垮台及其原因 三党之间的矛盾凸现 政局动荡

连绵不断的殖民战争

4)第五共和国的建立

1958年6月1日,议会授权戴高乐组阁,9月,通过新宪法草案。10月5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宣告成立。

(5)第五共和国的内外政策

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力争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 1962年3月 《埃维昂协议》 1963年,同签订《法德合作条约》(西德) 1964年,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

继续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P98

加强通过国有化手段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辅之以资本主义的计划化 。 面向欧洲市场,努力联合欧洲国家发展共同市场 。 1969年4月,戴高乐辞去总统职务,从此告别政坛。 2、英国

(1)工党政府的改革

1945年7月,英国举行战后第一次大选,工党大获全胜,艾德礼任首相 。 内政 实行国有化政策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对外关系:基本继承了丘吉尔的外交路线

借助美国的力量,推动西欧的合作,以维护英国世界大国的地位 把美国拉进西欧防务体系,阻止美国再次回到孤立主义。 在殖民地问题上,采取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退的方针。

1950年1月承认中国政府,并表示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保守党重新执政及其政策

1951年10月,保守党以微弱优势重新执政。 内政方面基本延续保守党的社会改革措施 外交方面,进一步推行 “三环外交”,

“三环外交” 所谓“三环”,指的是英美联盟、英国和欧洲、英国和英联邦。 3、西德的崛起

(1)西德建立 1949年5月 1949年9月《占领法规》 “盟国高级专员公署”

首要任务是复兴经济、恢复国家的主权和政治、经济大国地位,为统一德国打下基础。 2)西德的政党与政治

战后西德三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党 (3)阿登纳时代的外交 (1949-1963)

扎根西方、顶住东方,实行亲美、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哈尔斯坦主义”

1951年,占领国决定把外交权移交给联邦德国。 1953年,阿登纳首访美国获得成功。

1955年,占领期结束,联邦德国开始享有主权,同年加入北约。

1957年,联邦德国和法、意、荷、比、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短短几年间,联邦德国不但摆脱了战败国地位,获得独立主权,而且与美、英等国共同担负起了欧洲防卫的重任,其间阿登纳功不可没。

在外交政策上“哈尔斯坦主义”限制了西德在国际舞台上活动的余地,作茧自缚。 “哈尔斯坦主义”

阿登纳政府的立足点是扎根西方、顶住东方,为尽快恢复国家主权、提高德国的国际地位,而实行亲美、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1954年10月,西德同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署《巴黎协定》次年5月 协定生效, 阿登纳当选“最伟大德国人” 历史学家吉多·克内普:“阿登纳把我们带入德国历史上最幸福、最和平的年代,” “他领导德国走出纳粹时代,进入民主时代。” 1906年,到参议会任职。 1917年秋,他当选为科隆市长 1949年9月成为西德第一任总理

他把管理国内经济的权力交给了经济部长艾哈德教授,自己则腾出精力处理政治,尤其是外交事务。

最大经济改革 是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实行社会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理论所主张的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不同于亚当·斯密时代的毫无控制的自由放任政策,而是一种辅之以必要的国家调节的市场机制。 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艾哈德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是实现经济繁荣的基本途径。 反对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垄断 西德新自由主义的经济一体化思想 4、福利国家政策

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就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17 世纪英国的《济贫法》

18 世纪80 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的工人社会保障计划。 “福利国家”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 英国是战后建成的第一个福利国家 1942年, 《贝弗里奇报告》 1946年 《国家保险法》《国家健康福利法》和《国家医疗法》。 1948年,《国家援助法》

1948年,艾德礼宣布,英国已建成福利国家。 贝弗里奇模式的典范:北 欧 瑞典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其福利国家政策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完备,福利水平更高,受益面更广,社会效果显著。 影响

是在战后新的历史条件下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体现,反映了战后西欧国家政府行政职能的进一步调整,有力地巩固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弊病

其一,庞大的福利开支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

其二,助长了社会成员的闲散性,福利制度被讥为“培养懒汉的制度”。 福利制度的改革成为西欧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道难题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公共福利的责任范围较窄,主要是针对穷人,而由私人和市场解决福利的比重较大。

布莱尔政府上台以后,开始实行“第三条道路”的福利改革

个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最终要通过市场和个人努力来解决,但是国家仍是负有责任的。 机会平等第一:美 国

保险费用部分由雇主、部分由雇员交纳,而国家给伤残和养老保险提供津贴。 “东方型”模式:新 加 坡

新加坡的福利制度以自助为主

然而,新加坡却是世界上居住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 三、西欧独立自主意识的加强 西欧自主意识的加强

50年代中期后,西欧经济经济力量增强,各国与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增强。 欧美矛盾的加剧

首先表现在法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另一重要表现是西德突破美国限制,实行独立自主的“新东方政策”。 第三节 日本

一、日本的民主化改革

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建立”。 1、政治民主化改革

非军事化 1945年9月,《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宣布“日本必须解除武装,并实行非军事化”。

确保人权五大改革

赋予妇女参政权;保障工人团结权;教育制度自由化;废除专制政治,废除恐怖组织和秘密审讯;促进经济民主化。 颁布《劳动组合法》 制定新宪法

盟军总司令部于 1946年2月提出了宪法草案,贯穿着麦克阿瑟提出的天皇为国家元首、放弃战争权、废除封建制度三项原则。

11月3日《日本国宪法》正式颁布 1947年5月3日生效。 《日本国宪法》:

改战前的天皇集权制为议会内阁制,天皇成为日本国的象征;

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和唯一的立法机关,议员由民选产生; 保障国民的民主权力,公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信仰等自由。

宪法还规定:永远不以战争为国策,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等。

新宪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它体现了主权在民、反封建、反垄断、反军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日本战后政治的稳定、社会改革的推行和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2、经济民主化改革 解散财阀,禁止垄断

打破了财阀家族垄断的半封建经济格局,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实行农地改革

1945年、1946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两个农地改革法案 战后初期日本的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是一次从思想意识到政治、经济诸制度方面较为彻底的变革。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P96

四 南斯拉夫

1989年10月,南共联盟中央全会把多党制引入政治体制,放弃“一党垄断”。

1990年,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马其顿宣布成立独立主权国家。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则宣布建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5、东欧其它国家

民主德国 1990年3月,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在大选中失败,基督教民主联盟获胜。基民盟执政后改变了民主德国的社会性质,加快了民德加入联邦德国的进程,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终于实现。 罗马尼亚 1989年12月,罗马尼亚政局突变,执政25年之久的尼古拉·齐奥塞斯库被推翻。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的俄罗斯

叶利钦执政(1991-1999)时期,俄罗斯开始了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艰难转轨。其间,俄罗斯社会充满了矛盾斗争与剧烈的社会动荡,但复兴之路毕竟已经开始。

普金上台后,俄罗斯出现经济复兴、政局稳定的势头,今日的俄罗斯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一、私有化进程

1、 “休克疗法” 萨克斯 休克疗法基本内容概括为三化 即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 2 私有化进程

转轨国家的微观基础改革是在两种战略:一种是“增量改革”战略。另一种是“存量改革”战略。

(1)小私有化(1992年初到1993年底) (2)大私有化

A 证券私有化(1992年7月1994年6月) 是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私有化运动。 B 现金私有化(1994.7-1996.12)

现金私有化是指按照市场价格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有偿地转让国有资产。 C 个案私有化(1997年开始) 3 对俄罗斯私有化的评价

私有化的最大贡献是摧毁了旧的所有制结构,构建了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多元经济基础。 从宏观经济的运行来说,转轨10年中,俄罗斯的宏观经济始终处于失衡状态,生产大幅下滑,物价居高不下,失业人数增加。 私有化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产生了严重的不公正和两极分化。

寡头政治的出现不仅削弱了俄罗斯民主制度的基础,也阻碍了经济领域的公平竞争。 2、经济的复兴

1999年起,俄罗斯经济复兴启动,经济增长率回升到3.2% . 2001年经济增长率为5.5%

普京总统郑重宣布,俄罗斯在2001年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1.这是自普里马科夫以来历届政府的经济政策、特别是普金执政以来所采取一系列增加供给、扩大投资经济措施的成效。

2.俄政府努力清偿积欠的薪资和退休金,希望居民收入提高以带动商品零售业的增长; 3.削弱地方政府的权力,废除了同中央法律相抵触的各类地方法规和法律,确保联邦政策的实施;

4.修改议会体制,协调总统、议会和政府的关系,颁布政党法等,使俄国出现前所未有的政治稳定局面,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环境;

5.国际石油格的居高不下和1998年金融危机抑制了进口,促进了俄罗斯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总统制政体和多党政治确立 1 总统制政体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宪法》经全民公决通过

1992年3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最高苏维埃主席哈斯布拉托夫与各联邦主体首脑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了《俄罗斯联邦条约》 2、确立多党政治

“独特的政党浪漫时期”

2001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俄罗斯政党法》。 四、车臣危机

1994年底开始第一次车臣战争

1999年10月1日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 (六) 戈尔巴乔夫时期研究概述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总体评价

对戈尔巴乔夫评价

战后日本改革不彻底的表现及影响

天皇制得以保留 日本政坛向右倾

审犯战犯草草收场 日本的军事大国化的动向 重整军备 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解散财阀草草收场

二、日本经济的恢复与高速发展 1、经济的恢复

1946年3月,大来佐武郎等人递交了一份《重建日本经济的基本问题报告书》 1948年底, “道奇路线”

到1955年,除对外贸易外,日本其他主要经济指标都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调整。 2、经济的高速发展

从1955年起,日本进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

1950-1973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5%

1968年,日本超过西德位居世界经济第2,与美国的差距大大缩小。

3、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 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 政府充分发挥干预经济的作用 ? 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 重视教育事业

推行高积累高投资政策

? 建立起具有日本特色、高效率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三、日本的外交 1、日美关系的演变 2、日苏复交

3、南亚的赔偿外交 4、 多边自主外交 第五章 战后亚非拉民族

民主运动与独立国家体系的建立 思考题:

1.在北非国家中,为何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斗争最为激烈?。 2.印巴分治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黑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进程。

4.古巴革命的过程如何?如何评价格瓦拉主义? 第一节 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综述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 二、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老殖民主义者。英、法、荷、比、葡,其中也包括德、意、日。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好多殖民地国家参加了反法西斯斗争。 在战争中,殖民地人民的组织性和民族意识觉醒了。同时,他们也赢得了一些宗主国的许诺。战后他们要求兑现诺言。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减少,反而从殖

民地进行军事订货,这促使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壮大起来。战后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发展民族工业。

(4)一些走上独立道路的国家给与新兴的民族独立运动以鼓舞和支持。

(5)亚非会议的影响。1954年亚非会议的召开对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以很大的支持和鼓舞。

(1)战后初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不平衡。南部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状态;拉美的民族民主革命尚未形成高潮;惟有亚洲和北非的民族解放运动达到了高潮。 (2)战后初期,殖民地、附属国赢得民族独立的道路大致有两条:其一是通过武装斗争;其二是通过与宗主国达成某种妥协而获得独立。

(3)除少数殖民地、附属国独立后彻底摆脱了对原宗主国的依附关系,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原宗主国的许多权益得以继续保持。 (4)在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共产党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有的是在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取得的;

(5)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多半发生在二战波及的地区,首先是在战争激烈的地区。 (6)二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点。同时,殖民国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互相勾结,互相争夺。当殖民体系面临崩溃时,他们就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民族解放运动。

三 、战后初期独立国家概况

从1945-59年,共有22个国家取得了独立。他们是:

朝鲜:1945年8月15日独立 越南: 1945年8月

印尼: 1945年8月17日 老挝: 1945年10月2日 叙利亚;1946年4月独立(41年宣布独立)

黎巴嫩:1946年6月 约旦:1946年5月25日 菲律宾:1946年7月4日 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 印度:1947年8月15日 缅甸:1948年1月4日 斯里兰卡:1948年2月4日 中国:1949年10月1日 利比亚:1951年12月24日 柬埔寨:1953年3月9日 阿尔及利亚:1962年7月3日 苏丹:1956年1月1日

摩洛哥:1956年3月2日 突尼斯:1956年3月20日 加纳:1957年3月6日 马来西亚:1958年10月20日 几内亚:1958年10月2日 古巴:1959年1月1日 四、殖民体系解体的影响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惊叹道:“1945年到1960年期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1/4一--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以前还不存在如此迅猛进行的这样一次革命性反复。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

一大批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构成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世界开始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从而扭转和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

第二节 战后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 印巴战争与孟加拉国的独立 二、印度尼西亚的独立 三 、缅甸联邦的成立

第三节 战后非洲的民族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非洲只有3个独立国家,它们是: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和埃及。战后初期,北非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走在非洲的最前列。 一、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非洲的经济控制。也由于战争的需要,非洲的工业,主要是采矿业和轻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各国的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队伍也有增强,民族主义政党纷纷建立,他们迫切要求国家独立。 (2)人民在大战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增强了民族意识,提高了觉悟,参加过反法西斯战斗的士兵,更成为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一支突击力量。

(3)二战后,由于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加强了对非洲的侵略和掠夺,更加深了各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及其傀儡政府之间的矛盾。 二、阿尔及利亚人民的独立运动

1为何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斗争最为激烈?

①阿尔及利亚离法国本土最近,增加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困难。

②阿尔及利亚有相当数量的法国居民。有的世代居住在阿尔及利亚,大约有100万,在北非殖民地中是最多的。

③阿尔及利亚是由法国直接统治,被法国人视为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尔及利亚人有双重国籍。

法国居民占阿尔及利亚人口的1/7。

④阿尔及利亚在法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石油和农产品。由于法国在东南亚的失败(越南、老挝、柬埔寨),法国人认为,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北非,尤其是阿尔及利亚。

然而阿尔及利亚在二战中对法国有功,他们坚决要求独立。这使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2 阿尔及利亚的独立运动进程 《埃维昂协议》

1962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宣告独立。7月25日,阿尔及利亚制宪会议宣布国名为: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本·贝拉被选为首任总统。 第四节 战后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 一、二战后拉美形势的特点

与亚非相比,拉美与亚非的情况有所不同:

①拉美国家没有直接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波及到这一地区;

②在拉美地区,美国的势力强大,基本上是美国的势力范围,被称为“美国的后院”。在二战中,美国对拉美的控制反而加强了。

③拉美国家在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表面上是独立国家。美国没有直接统治,而是通过其代理人进行控制。革命的对象是专制政府和寡头统治。 ④从本质上讲,拉美都是半殖民地国家。 二、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统治 三、古巴的民族革命

1 美国对古巴的控制和剥削 在农业方面

在工业方面 在政治上 在军事上

2 古巴革命的历史进程(分为两个阶段)

3 古巴为什么会走社会主义道路?

4 古巴革命的经验教训 格瓦拉的游击中心理论

第六章两大阵营的分化

思考与练习

1.帝国主义是如何分化的?

2.分析西欧一体化的发展及意义。 3.第三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4.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帝国主义阵营分化

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1、欧洲经济共同体产生的原因

①欧共体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②西欧发达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群体的确立 ③ 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形成

④战后欧洲与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变化的促进作用 ⑤美国战后初期的对欧政策---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⑥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

⑦西欧国家与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的产物

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国际间的协调提供了基础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国际间的协调提供了基础 2、欧共体产生的过程及组织机构

1951年4月,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巴黎签订了“煤钢联营”共同体条约。

1957年3月6国在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1958年1月条约生效,正式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2、欧共体产生的过程及组织机构

1951年4月,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巴黎签订了“煤钢联营”共同体条约。

1957年3月6国在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1958年1月条约生效,正式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1973年,爱尔兰、英国、丹麦加入,成为9国 1981年1月,希腊加入,成为10国。

1986年1月,西班牙、葡萄牙申请加入,扩大到12国。 领土面积225.4万平方公里,人口3.2亿 欧共体组织机构 欧洲理事会

部长理事会(总理事会,专门理事会和秘书处 ) 执行委员会 欧洲议会 欧洲法院

欧共体具体达到了以下目标: 实现了关税同盟;

实现了共同的农业政策;

统一了劳务市场,实行了共同的劳动政策; 实现了经济和货币联盟; 实行了共同对外贸易政策。

3、欧共体的发展:欧洲联盟的建立与扩大

(1)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1993年11月1日

1990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了议案,建议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合作制度,加强决策机构的权力。

1991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又被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2年2月,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了该条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马约》主要内容:

第一,确定了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最终目标和实施计划。 第二,规定各成员国的公民都将拥有“欧洲公民”的身份。 第三,赋予欧洲一体化机构某些新的超国家权力。 第四,加强了欧洲议会的权力。 第五,实行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 《马约》被认为是欧共体建立以来最重要的一份文件。它标志着欧共体从一个经贸组织开始向政治、外交、防务一体化的实体的方向转变 欧盟的五个主要机构:

欧洲理事会、欧盟部长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原执行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洲法院。 (2)欧洲联盟的扩大

1995年 奥地利、芬兰和瑞典正式加入欧盟

2004年,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欧盟。 二、西欧与美国关系的变化

1 戴高乐主义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戴高乐主义 p190

实质内容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争取和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并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戴高乐主义独立自主政策的具体体现: 第一,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反对美国霸权

第二, 推行“非殖民化政策”

第三,积极发展与东方国家的关系

第四,努力促进西欧联合,以实现法国领导欧洲和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的目的 2、英美特殊关系的结束

1961年8月、1967年5月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

1971年6月,英国同意放弃英美特殊关系、取消帝国特惠制和放弃英镑区的特殊地位,加入了欧共体。

3、西德的新东方政策

①50年代西德的对外政策 哈尔斯坦主义 ②东方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外因:进入60年代以后,欧洲局势开始出现重大变化。 美苏在欧洲的争夺态势发生变化

欧洲国家摆脱美苏控制,谋求独立自主的倾向在发展。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存在和逐步巩固已是客观现实

内因:西德本身的变化,也使其对外政策的调整成为必要和可能。 勃兰特的个人因素

③东方政策的内容 P193

④影响与后果---西德的国际地位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二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化

一、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分歧的缘起 二、 社会主义各国关系的恶化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一) 中苏分歧

1、中苏分歧的起因

2、中苏分歧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内部讨论阶段(1956-1963年)

第二阶段:公开论战(1963年-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 第三阶段:中苏对抗与冲突(1964-1979年) 第三节 第三世界的兴起 一、第三世界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三世界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一类国家群体。这一类群体大部分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历史上曾沦为殖民地并多数是在二战之后才获得独立。 殖民体系的崩溃 民族解放运动蓬高涨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取得了独立

7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 第一世界是指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 第三世界是指亚洲(日本除外)、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第二世界是指处于这两者之间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二、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1、亚非会议的召开

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是第三世界兴起的起点。

发起国 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巴基斯坦。

1955年4月18-24日,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隆重召开。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万隆精神”

亚非会议十项原则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主要体现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中提出的作为有关国家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基础的十项原则。

一、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 的宗旨和原则。 二、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三、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 四、不过问或干涉他国内政。

五、尊重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

六、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七、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八、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如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手段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手段来解决一切国际纠纷。 九、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十、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缘起

在1955年12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访问埃及,在同埃及总统纳赛尔会谈时明确提出使自己的国家脱离两大集团,保持独立的最好途径是不结盟。

1961年9月1-6日,首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首脑出席了会议。 宗 旨

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

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文化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 呼吁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

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特点 p228

政治上从和平中立到反帝、反殖,进而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愈益重视和强调经济领域的斗争。

不结盟运动队伍不断扩大,并在组织上走向制度化。 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略)

四、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世界作为反帝反殖反霸的主要力量,是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第三世界崛起使联合国的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推动联合国宗旨的真正实现 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发展构成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3、“77国集团”的形成(Group of 77 -- G77)

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时,73个亚、非、拉国家和南斯拉夫、新西兰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形成“75国集团”。后来肯尼亚、韩国、越南加入,新西兰宣布退出。

1964年6月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再次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因而该集团被称为77国集团。 截至2005年5月,77国集团有成员国134个。

第七章 历史的剧变

第七章 历史的剧变思考题

1.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分析苏联解体及其原因

3.简述俄罗斯体制转轨的过程并分析存在问题。

第一节 苏联解体

一 、戈尔巴乔夫上台前后的苏联国情 1、民族方面

苏联境内的民族状况的特点:没有一个民族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民族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性 国家结构上的特点:整体的非民族国家由局部的民族国家复合而成。 苏联用以维护国家统一的手段是什么?

为什么领头闹独立的居然是在苏联国家中居于主体地位的俄罗斯? 俄罗斯人的 “被剥夺感”和“受害者意识” 2、政治方面

第一, 国家政治生活朝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逐步转变。 第二, 政治“解冻”顺利进行。

第三,一个信奉实用主义、将物质利益作为第一追求的“政治精英”阶层已经形成。 3 经济方面

第一,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已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第二,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和竭泽而渔的“福利政策”已将国民经济拖垮。 二、戈尔巴乔夫上台(1985--1991)

1982年11月到1985年3月,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3位总书记接连逝世。 1985年3月11日,苏共中央全会选举新的党中央总书记,时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 三、戈尔巴乔夫的“加速发展战略” 1 提出

1985年4月举行的苏共全会上提出.

1986 年2月苏共二十七大上确定为“党的对内对外政策的总路线” 2 “加速发展战略”主要内容 3 具体措施

1985年5月 《关于克服酗酒及嗜酒现象的措施》 1986年 《个体劳动法》及《合资企业法》

1987年 6月 《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 《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 4 评价

四 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

1 公开性———为政治体制改革开路 (1)戈尔巴乔夫提出公开性的原由 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事故 (2)推行公开性原则的主要措施 (3)公开性实践带来的影响

A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B 公开性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清算苏共、特别是斯大林时期的历史错误。 C 公开性促使戈尔巴乔夫走上了根本改革苏联政治体制之路.

1988年苏共中央二月全会,苏共就形成了共识:不是改革现有的体制,而是进行根本性变革。

2 权力从党向苏维埃转移

(1) 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1988年6月)---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 戈尔巴乔夫首次完整地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多元论”、“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 会议决定把一切权力归还苏维埃

出现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新思维“主流派”。

(2)1989年3月,人民代表大会(苏维埃)代表的选举 (3)1989年5月,第一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戈尔巴乔夫当选最高苏维埃第一任主席。 3 改行总统制加强国家权威

1990年2月中央全会,首次提出设立总统制的建议

1990年3月召开的第三次非常人代会决定修改宪法,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 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首任总统

作为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力,但他并没有获得前所未有的权威 。 4 从一党制转向多党制

1990年2月中央全会,苏共高层几乎一致同意放弃党对权力的垄断,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草案。

1990年3月的第三次非常人代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 1990年7 月, 苏共二十八大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它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管理国家的、民主的政体模式。 五 政局失控

1、无政府状态迅速蔓延 2、苏共党内的思想混乱 3、大量苏共党员退党 4、苏共分裂日趋严重 六 “新思维”外交

七 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兴起 八、 “8.19”事件

《苏联领导的声明》亚纳耶夫 《告苏联人民书》 《告俄罗斯公民书》 “8.19”事件是苏联传统势力试图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次尝试 ,标志着传统派与主流派的失败,以及民主派的胜利 苏共分崩离析

8月23日,叶利钦下令“中止”俄罗斯共产党活动。

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暂停苏共在苏全境的活动”

九 苏联解体及其原因 1、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签署了《明斯克协定》。宣布三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12月21日,除格鲁吉亚外的苏11个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又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并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

12月25日,苏联第8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2 苏联解体原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矛盾和弊端 苏共的思想理论和党的建设方面的错误 民族关系紧张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戈尔巴乔夫推行了错误的政治改革及其路线 对外政策的错误与军备竞赛的负担 苏联农业的落后

知识分子对解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苏联东欧的互动性影响 3、苏联解体的影响 两极结构的崩溃 民族分离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受挫折 推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第二节 东欧诸国剧变

一 波兰--拉开整个苏东演变的序幕 波兰统一工人党与团结工会的较量 团结工会 1980年11月

1988年4月至9月,爆发了大规模全国性罢工

1989年6月进行议会和参议院选举. 团结工会事实上 “第一大党”, 统一工人党实际上丧失了对政权的控制能力。 二、匈牙利

80年代后期,匈牙利社会主义工入党总书记卡达尔与总理格罗斯发生意见分歧。 1988年召开的全国党代会上,格罗斯当选总书记、波日高伊、涅尔什进入政治局

1989年2月中央全会召开,以格罗斯为代表的“稳健改革派”与波日高伊为代表的“激进改革派”展开激烈斗争

通过了实行多党制的决议

1990年3月,在实行多党制后的首次大选中,社会主义工人党丧失执政地位,沦为在野党。匈牙利国家政权易手,反对派掌权。 三、捷克斯洛伐克

反对派组织要求重新评价“布拉格之春”成为捷克剧变的导火线 加剧了捷共内部的分歧,总书记雅克什和总理阿达麦茨形成对立的两个中央,政局逐渐失控。 1989年11 月17日,“七·七宪章”等12个反对派组织在布拉格成立“公民论坛”

捷共在1990年6月的首次大选中丧失政权。在此后的反共排共浪潮中,捷共被取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t5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