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

更新时间:2023-03-19 15:50: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3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1.教材分析

《地球的圈层结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该课题重点介绍了:(1)地球的内部圈层以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球外部各圈层以及地球各圈层的相互联系。在前面三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外部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其主要特征,因此前三节重点从宏观上描述地球的外部环境,而从第四节开始,教材开始着重地球本身,也就是地球表面及其内部的主要环境及其演变规律。所以,课本从下面几个章节开始分别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分门类别的对各圈层进行讲解,因此,本节课虽然从难度上不比前三节,但却对整个高一自然地理阶段的学习起到了一个总领的作用,其总要性不可低估。 2.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主要包含两个板块的内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对于地球内部圈层人们无法进行直接的直观记录,教材是通引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来间接推测地球内部结构。对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波的概念和特征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所以理解起来可能会感觉比较吃力,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应尽量做到讲解直观、形象、生动,循序渐进,进而更方便学生理解。另外,本节课的知识在初中地理基本上没有体现,许多概念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因此虽然教材的难度不大,但需要做到思路清晰,重复强化,尽量加深学生对新概念的认识与识记。

对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此时正处于心智思维发展的上升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基本发展成熟,而且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强,对一些科学问题能够进行一定的探索并发表见解,但稳定性不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掌控和启发,而且在讲解过程中尽量做到语言的艺术性、幽默性和启发性,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地震波的分类及其传播特征,掌握地球内部分层以及各层的主要特征。掌握地球外部分层,能够运用整体性思维理解各层之间的相

互作用及其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地震波的传播过程提高自己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探究地球内部圈层提高自己的问题探究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地震波知识的学习培养防震减灾的能力和生存意识,树立地理知识的整体性思维,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探索,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激发探索其他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学地理、爱地理、用地理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建议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结合讲授法进行教学:

对于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学习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结合老师的提示性和启发性语言,学生通过自主读图探究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得出地球内部各圈层位置及其特征。

对于地球外部圈层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因为该部分内容理解较为容易,而且多为陈述性语言,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自行总结归纳各圈层的主要特征。

对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这部分而言主张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努力发散同学们的思维,尽量让学生多探究、多思考,从不同角度认识地球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联系。 5.新课导入

通过多媒体教具展示地震和火山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进而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地球内部的运动如此活跃,那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揭晓这个答案,下面的时间我们一块来学习课本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1.4地球的圈层结构》 6.教学过程

板书: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过渡:我们首先来学习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讲授:大家都知道我们地球的平均半径有6371千米,这个厚度是巨大的,我们目前还无法直接探测地球内部的主要结构,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最深的勘测而只

有12000米左右,还不及地球半径的五百分之一,那我们怎么了解地球内部的奥秘呢? 学生回答:略

讲授:我们在买西瓜的时候都有这么一个常识:我们从外面肯定看不出西瓜的好坏,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把每个西瓜都切开看,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一手拖着西瓜,一手在上面敲,通过底部手感觉到的震动来判断西瓜的生与熟。那么如果勘测地球内部的状态,我们可以用什么来间接地判断呢? 学生回答:地震波

讲授:好,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第21页第一段,阅读的时候思考: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有哪些分类?每一种地震波的传播有什么特征?

板书: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

启发式提问:我想大家应该都把教材看完了,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什么叫做地震波?

学生回答: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启发式提问:地震波有哪些分类,其传播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并且在固体、气体介质中都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相对较慢,而且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这两种波的传播速度都随介质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讲授:回答的很好,在这个地方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两种波的形式,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有纵波也有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要比横波快,当纵波到达地面的时候,地面的物体发生上下震动;当横波到达地面的时候,地面上的物体会发生左右晃动。所以,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回答:略

讲授:纵波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先到达地面,地震发生时,震区先接到纵波再接到横波。因此,震区会先上下震动后左右震动。大家看一个日本阪神地震的视频资料,看一下是不是这种规律? 学生:观看视频

讲授:横波造成的伤害要比纵波大得多,因此,一旦发生地震。千万不要慌,要冷静,找地方避险,如果家在一楼要赶快出来到空旷的地方去,如果住在楼上,千万不能跳楼,可以躲在坚固的板床底部或厨房、卫生间等小房间的角落。 讲授:前面我们总结地震波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我们一块来观察一下地震波的曲线图,在到达一定的深度后,地震波波速会突然地发生变化,我们把这些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这说明在不连续面上,地球内部的物质发生了变化。我们先观察在地下的33千米处,是不是地震波波速突然地开始增加,我们把这个面叫做莫霍界面。莫霍界面把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和地幔。 板书:(边讲边写)

启发式提问:我们继续观察地震波曲线图,大家看在地下大约2900千米处,地震波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横波消失了,纵波突然变小

讲授:这说明地球内部又出现了一个不连续面,我们叫他古登堡面,它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幔和地核。

地壳

板书:略

启发式提问:大家看,在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突然间小,我们可以推测地幔和地核分别是什么状态? 学生回答:略

教授: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说明地幔是固态,而地核是液态。

启发式提问:所以我们总结地球内部有哪几个层次?

学生回答: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层次。 过渡:通过我们的探究我们了解到地球内部的三个层次,那么各层次有什么特点呢?剩下的时间大家阅读课本第22页上面三小节,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讲授:首先我们看地壳,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坚硬外壳,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地幔,地幔的厚度大约为2800千米,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在上地幔的上层有一个圈层,我们叫它软流圈,火山喷发的岩浆就是来自这一层面。而最后一个圈层地核,它的厚度大约是3400千米,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其温度和压力都比较大。

启发式提问:由于地球表面主要有岩石构成,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岩石圈,大家看一下课本,回答一下岩石圈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学生回答:岩石圈主要包括地壳以及上地幔的顶部,主要由岩石构成。 过渡:大家看黑板,在地球的内部形成了一层层的圈层结构,那么在地球的外部有没有类似的圈层呢?下面大家阅读课本22页下面的几个小段,在阅读的时候注意思考,地球外部有哪些圈层?每个圈层有什么特点?各圈层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

板书: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启发式提问:通过阅读课本,我们看地球外部有哪些圈层? 学生回答: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启发式提问:大气圈位于最外层,它主要有什么成分?

学生回答: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启发式提问:水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水圈有哪些分类?

学生回答: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并且处在不断循环的过程当中。

启发式提问: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和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性质?

学生回答: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地表各圈层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结果。

活动探究:我们思考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地球圈层中,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主要圈层有哪些?

学生回答: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都有涉及

活动探究:对,很好。我们把人类活动的范围成为地球表层,大家看地球表层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略

活动探究:所以说地球表层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而且自己也在不断地进行演变,同学们结合我们初中的地理知识,思考一下还有那些问题和地理知识反映了地球表层的这些特点?? 学生合作探究与回答:略 7.课堂小结:略 8.板书设计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1. 地震波:

2.内部圈层: 地壳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氮气、氧气

2.水圈: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 3.生物圈: 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

9.训练检测

1.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 ( )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上、下地幔之间 D.内、外地核之间 2.下列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下地幔的底部

3.根据地震波横波(S)与纵波(P)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确定外核物质接近液体状态的主要依据是( ) A.S、P波波速明显增加 B.S、P波波速明显下降 C.S波波速突降、P波完全消失 D.P波波速突降,S波完全消失

4.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其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 5.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1.B 2.A 3.D 4.D 5.B

10.作业布置

一、所有同学按时完成自主学习丛书第一章第四节相关习题

二、有兴趣的同学在课下搜集关于防震、避震知识的相关资料,抽时间举行“地 震生存技能专题讨论活动”,以方便大家自主发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sv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