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山谷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6 09: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眼泪山谷: 第7装甲旅浴血戈兰

前言

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是现代以色列国家建国以来离崩溃最近的一次,西奈半岛到戈兰高地之间的土地在埃叙联军的南北夹攻下颤抖,以色列危如累卵。但是,仅仅1周之后,涂着大卫星徽的坦克就开上了通往开罗和大马士革的公路,在这一周里,英雄的以色列装甲兵挽救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第188装甲旅在戈兰高地奋战,在10月6—7日以色列最危急的时刻里和他们并肩作战的还有第7装甲旅。仓促迎战的第7旅顶住了叙利亚第7机步师和第3装甲师的进攻,打赢了“眼泪山谷”战役。戈兰战役过去30年了,“眼泪山谷”之战已经被收入各国装甲兵的教范,成为装甲防御作战的经典战例。

百战雄师

第7装甲旅诞生在硝烟弥漫的以色列独立战争期间。战争爆发时,“哈贾纳”创始人什洛莫·沙米和海姆·拉斯克夫奉命组建第7机械化旅。他们在不到1周的时间内编成了3个作战营:1个为装甲步兵营;2个是步兵营。创建之初的第7旅缺少装备,名为机械化部队,实际上仅有10余辆刚刚从欧洲买进的美军在二战期间使用的M-3半履带装甲车,步兵甚至连沙漠地区作战必备的水壶也配不齐。官兵几乎没受过任何军事训练,大多数人都是在开战前2、3天才领到武器。1948年5月23日,以军向耶路撒冷西部要地拉图恩(现在以色列装甲兵博物馆所在地)发动进攻。第7旅奉命担任助攻任务,掀开了自己近半个世纪中东征战史的第一页。战斗中,右翼担任主攻的吉瓦提旅受阻,第7旅变助攻为主攻,从左翼进逼拉图恩,装甲步兵营一路冲进拉图恩镇警察局的大院。但由于后续步兵分队没能及时跟进,最后被迫撤出阵地。6月11日,阿以双方第一次停火。利用这3周的时间,第7旅补充了人员和弹药,并对部队进行了强化训练。7月9日,战火重燃,第7旅被调往北部参加肃清中加利利地区阿军的作战。7月15日黄昏,第7机械化旅攻占中加利利

重镇拿撒勒,重创叙利亚第5旅。

10月下旬,在2个多月的第二次停火后,以军实施“哈雷姆”作战计划,准备将阿拉伯联军彻底逐出北加利利。当时,叙军在这一地区约有23000人,20多辆坦克,而以军仅有3个旅9500人,23辆坦克和装甲车。第7旅在这场速战速决的战役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他们奉命从西路对阿军防线纵深实施穿插,直取以叙边境重镇萨沙,达成战役合围的态势。10月28日夜,第7旅从萨弗德的前进基地出发,装甲步兵营打头阵,步兵营乘坐搜罗来的五花八门的汽车沿着一条逶迤狭窄的公路向北疾进。6小时后,提前到达指定位置,展开了对萨沙的攻击。萨沙地区部署有叙军20辆坦克中的15辆,在攻击过程中,以空军有力地支援了第7旅的战斗。第7旅攻陷萨沙的消息传出后,叙军整条战线迅速土崩瓦解。

建国后,以色列国防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编,尤其加强了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建设。第7机械化旅被改编为装甲旅,是当时以军唯一一个拥有2个坦克营的全建制装甲旅。1956年10月29日,西奈战争爆发,以色列第202空降旅在阿里尔·沙龙上校的指挥下突袭米特拉山隘。由于对装甲部队缺乏信心,第7装甲旅被搁置在次要地域。在旅长尤利·本·阿里上校的强烈要求下,参谋部才勉强同意该旅加人支援步兵的战斗。第82装甲营首先协同第4步兵旅攻占了库赛马,而后调头北上,直扑阿布奥格拉。阿布奥格拉是一座坚固的要塞,在其东面通往以色列的道路上还建有鲁瓦法炮台和乌姆·卡泰夫、乌姆-希汉两个筑垒阵地,构成完整的多层次防御体系。30日上午,第82装甲营到达乌姆·卡泰夫前沿,在多次冲击未果后,该营绕开乌姆·卡泰夫外围阵地,连夜转向达伊卡山隘,由那里迂回穿插直捣阿布奥格拉。天将破晓之时,第82装甲营突然出现在阿布奥格拉南侧开阔地上,经过1小时激战,控制了阿布奥格拉道路交叉口。埃军对阿布奥格拉的失陷非常恐慌,中午,从阿里什派出1个营南下,从乌姆·卡泰夫派出1个营西进,两面夹击第82装甲营。第82装甲营依托阵地顽强抵抗,同时召唤空军对北线埃军实施猛烈的空中打击,迫使其北撤。至10月31日,阿布奥格拉完全被以军占领,动摇了埃军西奈全线的防御。之后,一直未得到补充和休整的第82装甲营又马不停蹄地进攻仍威胁东线以军的鲁瓦法炮台(这是他们开展2天来的第4次攻坚战)。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第82装甲营的许多坦克在将炮弹和重机枪子弹打光的情况下,仍不顾一切地闯入埃军阵地。埃守军完全丧失了斗志,全线溃败。10月31日,埃军西撤,收缩至运河区,以军趁势展开追击,第7装甲旅一马当先,一路追击直到埃及重镇伊什梅利亚的对岸。

西奈给以色列军队的建设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第7装甲旅的出色表现使以军高层看清了坦克集群的巨大作用。以色列的装甲兵建设出

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装甲部队扩充到9个旅。

1967年6月5日,六日战争爆发。第7装甲旅作为南部军区的主力,再次踏上了西奈半岛土地。第7装甲旅所在的塔尔装甲师负责进攻半岛最北端的腊法、阿里什地区。腊法是半岛北部交通枢纽,而阿里什不仅是控制海岸公路的要地,而且还是西奈行政中心和埃军前线指挥部所在地。因此,埃军在这一带构筑了多个坚固的要塞和据点,部署了约5个旅的重兵设防。该地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战斗打响后,第7装甲旅(旅长什穆耶·戈南上校,此君在1973年曾担任以南部军区总司令)在腊法东北的外围据点汉尼尤斯歼灭埃守军1个坦克营,然后掉头南进至腊法外围。根据师部的命令,第7旅抽调1个机械化步兵营协同友邻部队攻击腊法,主力部队则绕过腊法,向西直扑阿里什。下午3时许,第7装甲旅的先头坦克营首先到达阿里什前方约8公里处的吉拉迪的据点(埃军1个营守卫),不待埃军判明情况,以军坦克群便不与守军纠缠,继续全速开进。埃军官兵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眼睁睁地看着以军坦克一辆接着一辆从他们工事前疾驶而过,未作出任何反应。

下午4时,第7旅先头营抵达阿里什近郊,比原定计划整整提前了16个小时!但是第7旅的后续部队在吉拉迪却遇到了顽强阻击。吉拉迪守军在以军先头部队通过后,立即重整工事,堵塞了防线缺口。在1个小时的激战中,第7装甲旅有10余辆坦克被击毁。稍后,第7旅的装步营和友邻部队赶到,双方激烈拚杀,阵地几度易手,以军最后经过白刃战才肃清了守军,占领了吉拉迪。

6日凌晨,第7旅会同塔尔师其他部队,对阿里什发起总攻,并一举将其攻占,歼灭埃军1个旅。至6日早上,以军攻占了西奈北部的所有预定目标,如期完成了第一阶段作战计划。

至此,埃军西奈防线土崩瓦解。黄昏时分,第7旅的部队已经挺进到阿里什西南的利卜尼山,正待休整之机,又接到追击命令。第7旅官兵立刻登上战车攻击了埃军第3步兵师的后卫部队,占领了哈马。随后突破哈特米亚山隘,进抵距运河60公里处的季夫加法,沿途又攻击了埃军最精锐的第4装甲师一部,毁伤坦克数十辆。8日,挺进到了伊斯梅利亚附近的运河东岸。

临危受命

六日战争结束后,第7装甲旅转隶北部军区,阿维多尔·本·吉尔上校接任旅长,全旅在70年代初换装了“肖特·卡尔”主战坦克(英国“百人队长”MK3/5坦克的以色列改进型,加装了L-7 105毫米线膛炮和泰莱达因·大陆公司的AVDS-1790风冷柴油发动机)。下辖第77(营长阿维多尔·卡哈汉尼少校,装备33辆“肖特·卡尔”坦克)、第82(装备33辆“肖特·卡尔”坦克)和第79坦克营。

赎罪日战争爆发的1973年正是第7装甲旅成立25周年,就在战争爆发前5周,第7旅的老兵在拉图恩集会,纪念以色列建国和第7旅成立25周年。在拉图恩圆形剧场的那个晚上,身材瘦高、一付贵族气派的阿维多尔上校面对着总理和数千名老兵时,并不知道他的旅将在1个月后,为了保卫北加利利而全军覆没。

自六日战争后,以色列的国防战略依赖于少量正规部队在紧密的空军支援下扼守住边境防线,赢得时间动员预备队。边境防线是以支撑点为核心的预警防御系统。戈兰高地共有11个沿“紫线”(1967年6月10日停战线)构筑的支撑点,平均每个有15名士兵,每个支撑点后方均部署有1个坦克排。守备部队来自著名的哥兰尼旅,总兵力约1个加强连。在他们后方提供支援的就是第188装甲旅。在10月4日前,由于以色列高层的战略误判,整个戈兰高地仅有这1个装甲旅,不足百辆坦克。国防部显然也意识到戈兰前线兵力薄弱的危险形势,因此实施了军内的局部总动员,并于10月4日下令第7装甲旅进驻戈兰高地北部。这支百战雄师在时隔6年后再一次登上中东战争的舞台。

以色列第7装甲旅是较早换装M-48坦克的部队之一。1967年六日战争中,第七旅在西奈前线作战,立下赫赫战功,也是以色列国防高层充分认识到装甲兵集群作战的威力

赎罪日战争前,第7装甲旅全部换装了从英国进口的“百人队长”MK3/5坦克,以色列根据本国国情对“百人队长”坦克进行了多次改进。第7装甲旅在战争期间装备的应该

是“百人队长”在以色列的第二种改进型——“肖特·卡尔”型

第7装甲旅第75营官兵在1972年时的合影。1年以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变成了一行行冰冷的名字,镌刻在赎罪日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上。

第7装甲旅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曾多次参加了戈兰高地和黎巴嫩边境的冲突,大多数军官对地形都很熟悉。在全旅开拔前线之前,第7旅已经奉命将第77营派到戈兰高地加强给第188旅,阿维多尔则根据当前的形势和对过去几年同时期的情况的比较,得出结论——赎罪日那天一定会出事。他的经验告诉他,一旦战争爆发,他的旅都不会有多少时间进行准备。因此他命令旅属炮兵对戈兰高地地形进行了先期侦察,准备目标和射表,并召集各营营长,温习曾在北部军区先后实施过的作战计划。

10月5日星期五中午,第7装甲旅正式接到了要求他们进入最高戒备状态的命令。阿维多尔感到宽慰,因为他已先期将前进指挥所的一部分迁到了戈兰高地。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和时间赛跑。由于仓促动员,相当部分的人员尚未归队,大量装备也还在仓库里。坦克、装甲车和步兵从各个驻地向集结地域开进,由于动员仅限于国防军内部,地方交通系统并未接到动员令,不断的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集结速度。但多年的战斗经验和严格的训练帮助了第7装甲旅,经过了最初的混乱,整个旅的指挥控制体系开始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从各驻地开来的坦克在集结地加油、补充弹药和附属战斗工具后各自归建,并立即向前线开拔。第82坦克营在当天夜间向戈兰高地的辛迪亚纳(在纳菲克-塔普林道路交叉口以东约一英里处)运动;同时第77坦克营则在纳菲克-瓦塞特公路占领阵地;第79坦克营在星期六清晨开拔,于中午12时前在瓦塞特道路交叉口占领阵地。第7旅旅部则在纳菲克地区安营扎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sq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