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形势和中国地缘战略思考

更新时间:2024-05-16 00: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缘政治形势和中国地缘战略思考

今天主要讲一下当前的地缘政治形势和中国地缘战略思考是什么,主要讲五个问题。第一,几个概念简介;第二,当前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挑战;第三,如何认识新时期的地缘政治挑战;第四,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第五,当前外部形势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几个概念简介 (一)什么是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是指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将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地缘政治实际上就是把一些地理上的要素作为国家权利的要素来分析。我们经常说的国土面积、人口、气侯、地理位置、化石能源储藏量、矿产资源等,一个国家在这些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非常大,那么这个国家的地缘政治优势就非常大,这些要素可以作为一个国家实力发展的基本要素。一位西方研究地缘政治的教授在著作中说过,一个国家领导人是否具有地缘政治意识,关系到这个国家是否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对外战略。我认为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其实就是中国人经常所说的“全局意识”、“战略意识”,就是说一定要有一个大的战略,大的方向。

1.国土面积。我们看一下世界地图,看国土面积,世界上的大国,国土面积肯定要大,国土面积小的有几个是大国?可能只有日本。我们现在在怀疑日本将来是不是能成为大国。特别是“3?11大地震”以后,从中国人的角度看,有几个人内心中认为日本是大国,我们平时称为“小日本”。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有地缘政治的理解在里面,日本怎么能跟中国比了,要打仗,你打哪儿去,没打两天你跳海了。我们打仗,可以长征,到西北去,日本长征到哪儿去?所以说,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什么美国发动战略上的攻势,攻势重点在哪儿,就与地缘政治有关。还有其他洲的,比如说澳洲,唯一比较大的国家就是澳大利亚,他是老大;南美洲的巴西,美国不用说了,还有加拿大,都是区域的中心国家;还有西方工业集团里面有不少也是地理上首先占优势的国家。

2.人口。人口里面还分人口素质,就是我们说的人口教育水平处于什么位置,一个国家,如果国家又大,人口素质又高,这个国家绝对成为一个大国,没资源也没关系,可以对外搞资源,做得到。

3.气候。现有世界大国有几个是在热带?印度。因此人们心存怀疑,印度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吗?印度称得上一个局部的,地区性南亚的大国,我们现在还认可,但是印度的发展潜力到底如何?我12月份去了印度,呆了一个星期,印度现在是什么水平呢?是我们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

水平,包括整个新德里,我们访问了那里的大学,大学楼像我80年代读大学时候的教学楼一样,这就是印度。大家说了印度在发展,但是你要看看印度承受的压力有多大。首先是人口。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热带地区,到了印度也好,到南亚,稍微靠近热带的地方看一看,人个子不会太高,皮肤比较黑,这是热带的表现,在热带历史上存在的大国全消失了。比方说埃及帝国,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都是靠近热带的,历史上都消失了,这是气候。找一找现在世界上比较强的,真正成为世界霸主的都在温带地区,特别是北温带。南温带,澳大利亚有一部分也靠近热带了,南回归线附近了,真正世界性的大国在北温带,北温带地缘政治占优势的是欧亚大陆这一块儿,当然还有北美。

4.矿产资源、化石能源。为什么世界上的热点都在化石能源丰富的地区?2003、2004、2005大家听说一个词叫“颜色革命”,主要发生在中亚、吉尔吉斯、乌克兰、格鲁吉亚,这是比较早期发生颜色革命的地区。原来的前苏联共和国,石油储量也比较大,苏联解体了,都独立了,这是最早发生革命的,他们独立以后又发生政体改变的是乌克兰,格鲁吉亚,后来到吉尔吉斯。吉尔吉斯很幸运,因为他是靠近中亚地区,靠近中国,我们搞了一个“上海合作组织”,就把他拉进来了。

中日除了钓鱼岛,还有一个海上权益的争夺,主要是要划经济专区,这个直接涉及到采油,我们在附近海域有天外

天、春晓油电,现在天外天又动了,就像南海一样,南海就是因为采油问题,南海的海底探明的石油储藏非常大。有人这样比喻,南海实际上属于第二个波斯湾。这是里海,中亚地区,现在的哈萨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为涉及到中亚往欧洲去的通道。格鲁吉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美国前些年较劲非常厉害,就是这个关系。

因此,我们在思考国家实力问题的时候,必须把地理上的要素考虑进去,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时也要考虑进去。

(二)几个地缘政治基本理论 1. 陆权论

110年前英国人麦金德的陆权论:“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

那时候飞机还没有像现在一样,也没有高科技手段,交通运输工具主要靠铁路,铁路必须有陆地,像日本搞多少铁路,转来转去能有多少公里?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必须有大面积的土地,110年前是欧洲列强争夺世界殖民地的时候,当时他就提出谁控制了东欧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你要看世界地图,现在看这几大块,按照大陆漂移理论,原来的欧亚大陆板块形成了现在的欧洲和亚洲,谁要是能控制东欧,东欧是原来欧洲的卫星国地区,就是控制了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心脏地带在哪儿呢?现在大家都认为现在的心脏地带

就是中亚,很巧,前些年的热点就是在这儿,南高加索和中亚,里海这一段。那时候还不知道这里油这么多,那时候开采发现这里有石油,那时候叫黑色资源,没想到会对世界未来发展影响这么深,有的发明还没出来,主要是靠铁路,铁路烧的是煤。

100多年前的时候有一个沙俄帝国,然后是英帝国,欧洲还有一个奥匈帝国,这几个帝国在争夺欧亚大陆外围,比如说中东、阿富汗、印度,印度已经被英国控制了,所以真正争夺的是阿富汗。那次博弈就是在欧亚大陆的核心、心脏地带,谁占据这个核心地带了,就能控制世界岛,他把欧亚大陆称之为世界岛,谁能控制世界岛就能控制全世界。为什么?因为当时的交通运输工具是火车,所以一定有腹地,谁能占领这个无限的腹地,一望无际的平原,才是真正的霸主。但是现在我们回味一下这个理论,觉得他还有价值。其实中亚包括部分新疆,有人把新疆划进去,认为是核心地带,这里是阿富汗,这是哈萨克斯坦,这是吉尔吉斯,乌兹别克,中亚地区,里海。谁能把陆地上最核心的地方控制了,谁将来能成为世界霸主。

2. 海权论

100年前美国人马汉的海权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

当时,海上的军舰开始出现,航空母舰还没真正成为海

上战争的主力军,主要还是巡洋舰,但是那时候海战已经成为世界霸主使用的手段了,包括潜艇已经出现了。美国当时的工业生产总值上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英国当时是霸主,英国是日不落帝国,当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要发生的时候。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美国的历史,美国在20世纪初,自己主要的势力范围在哪儿呢?在南美洲、美洲地区,所以在1900年,大家听说过“门罗主义”,核心就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不是欧洲人的美洲,这就是崛起中的国家。那时候美国就像中国一样,崛起的过程中,美国就敢这样说。但是那时候是群雄争霸的时候,别的地盘我不争,欧洲你们打,我不管,亚洲我也不参与,我的地盘在这儿,那是美国刚刚崛起的时候,开始有战略意识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如果对比中国崛起和美国崛起,这是一个重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中国崛起,我们现在不敢说南海是我们核心利益,美国现在就不干了,有一个人说南海事关我们国家核心利益,结果希拉里回去没多久就开始针对中国的提法了。

当时美国处于刚崛起的前端,马汉是一个学者,海军的上校。他已经通过海上军事训练看到了控制海洋的重要性,美国人有这种意识,中国的学者做得还不够。这不能全怪我们学者,我们学者里面现在有很多人还是有超前意识的,希望能够超越现实政策提出一些战略理论,也许等到十年、二十年以后,就能成为国家决策所需要的,但是现在看一看,做不到。我们都是为现实服务,真正战略性思维还是非常少。

北京有一位军科院的专家叫罗元,他提出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说中国军事战略理论没有大家,找不到。还有国防大学的戴旭,一提就是C型包围圈,C型包围圈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对现实的一种描述或者总结,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军事战略,罗元说还没有。

当海军开始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强的时候,美国军事理论家又提出了,谁能控制海洋,谁能成为世界性的强国,特别是控制海上关键的要道,运输通道,是成为世界强国是关键。所以你能发现现在出现了很多关键的海上通道,其中我们最清楚的就是马六甲海峡,这是咽喉部位,谁要是卡住这里了,你就能在国家较量中取得优势。

中国前几年正在辩论,中国到底是以陆权为主的国家来发展,还是以海权为主的国家来发展?中央电视台播出一个节目,以前有一个《大国崛起》,去年年底的时候新播出一个节目《走向海洋》的电视纪录片,共8集,这套纪录片我看了,我觉得挺好。他是向中国的观众灌输一种意识,中国从秦朝开始,已经有海洋意识了,所以在汉朝、宋朝、明朝,我们是海上强国、世界强国,那时候我们的船造得非常厉害,后来有了郑和下西洋。灌输这个意识是为了配合中国要发展海上力量,这个纪录片有它现实的需要,但是它的确体现了一种中国人对海上力量的需要和思考,中国要不要有海权?中国一直都是以大陆为主,郑和跑了半天,最后还是回来了,所以有些人说我们现在仍然以陆权为主。北京大学叶志成

(音)教授,他比较强调陆权,还有一部分专家强调海权,这在中国还在辩论。但是有一个共识,中国既要成为一个陆上的强国,也要成为一个海上的强国。要不然,中国的发展会被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所遏制,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

现在大家公认的一些海上要道和咽喉要道,这两个概念在英文中是不一样的。北美和南美之间有一个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的运输量大家可以去查,这个不仅是货物运输,还有能源运输。这边是马六甲,这儿是波斯湾,这儿是霍尔木兹海峡,伊朗说要是打仗的时候,我们就都关闭掉。这儿是红海,阿曼海峡,再往上苏伊士运河,这儿还有一个运河,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是土耳其控制的,这个海上通道,俄罗斯有一个黑海舰队,我们知道这儿是里海,这儿是黑海,黑海在现在的罗马利亚,乌克兰,摩尔多瓦,土耳其,中间这一块儿是黑海,黑海舰队要想出来,就必须经过这个海峡,这个通道很厉害,除了海上货物通道之外,还有一个军事上的意义。这几个都是海上要道,现在美国在所有的要道上,或者在附近,都有控制能力,这是我们中国没法比拟的,中国现在在这些方面,没有一代人去努力,很难做到。就连我们现在在整个东亚地区,中国正在造航空母舰,但不是这么简单的,不是五年、十年就能实现的,这不仅涉及到是国家的实力,还涉及到整个技术、武器系统的开发,当然我们中国有这个雄心壮志,我们向来是开发自己的技术,当然我们也会盗版,盗版以后会我们还是要开发自己的。

这一点对比一下印度,为什么我个人看法印度成不了世界大国,因为印度有几个致命弱点。

第一,人口。你到印度看一看印度人口素质,印度国语是英语,但是你会发现有些人不会讲英语,他讲印度语,因为他没受过教育,因为只有受教育才会学英语,这个教育水平甚至还比不上我们80年代改革开放时候的水平。

第二,军费。中国改革开放时候是什么状态?80年代,苏联开始跟中国缓和了,跟美国关系也搞好了,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和平与发展是主题了,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所以我们现在赶快发展经济,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这个判断非常准确。90年代中国的军事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当时的调子就是这样,整个90年代,到90年代末,包括海湾战争,1991年打了海湾战争,包括后来在伊拉克打“沙漠之狐”那个战争,江泽民是军委主席,他就提出来,这个我们打不了。到90年代末,特别是大使馆被炸后,99年以后才开始真正投入军费,所以中国军费真正增长是从2000年开始,白皮书出来,军费开始有了10%的增长率,到现在基本上算下来,如果平均一下数字,每年军费增长13%左右。其中只有一年增长率是7.5%,低于我们的GDP增长率,其他的年份,全是高于GDP增长率,这一点使其他国家很害怕。90年代虽然有增加,但是要算上整个80年代,我们的军费其实没怎么增加。邓小平同志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主的,所以军队没钱,没钱干什么?走私,当时军

队走私很厉害,后来到江主席又开始抓,军队不能开宾馆,不能做企业。90年代几次战争以后,我们才感觉到军事上不能不发展,我们不打世界战争,但是我们要能打赢高科技的局部战争,所以开始投军费。

现在印度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中国跟印度有边界,62年打过仗,印度咽不下这口气,一直觉得我要跟你再打一次,把你打赢,当时1962年打得太惨了,当时打的时候,中国军队几乎是90度地往下冲,万一冲到印度洋了怎么办?把印度人吓坏了,如猛虎下山一样,印度不甘心,印度的民族主义,一提起这个事就激动,他的钱往军费上投得特别厉害,这与中国80年代把军费减少投到经济建设上刚好相反,如果他一直这样走是战略上的大失误。你的经费不投到基础建设,你看交通,路上没有下水道,是两边很深的沟,印度是热带,夏天下雨很厉害,洪水顺着两边的沟跑。沟挖开了,土垫高,路比沟高出很多,车一翻掉到沟里更厉害,没有下水管道可以把洪水排走,这还是靠近新德里附近的发达地区,你想一想他落后到什么程度,这个经济上的投入如果他不去做,都用脑筋发展军事,那是他致命的弱点。

还有一点,印度是民主体制,钱不敢乱花,这个城市要投基础建设,另外一个领导说你不能这样干,你干我们怎么办,我们没钱,互相争,这就是民主。

3. 边缘地带理论

70年前美国人斯皮克曼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他认

为,“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位于大陆心脏地区和海洋之间,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着世界的命运”。

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这个地带是内心月形的边缘地带理论,靠近欧亚大陆边界这一圈弧形,被认为是非常关键的地带,因为它处于海洋与陆地之间,谁要控制这些地带,就能控制欧亚大陆,你不需要到内陆控制心脏地带,控制边缘就能控制中心。我这里很感慨,20世纪很多国际政治理论,包括地缘政治理论来自美国,中国现在处于崛起的过程,其实中国算不上崛起,我们说中国的崛起,这是一个过程,说中国现在崛起了?我等一下讲到台湾问题的时候还会说,中国一日不统一台湾,说不上是一个世界大国。美国说我跟你平起平坐,我一块儿土地你竟然在那儿卖武器给他,什么叫中国崛起?哪叫中国崛起?这是后话。什么叫世界国家,自己没有自己领土上的麻烦,你的麻烦还被别人控制着,影响着你,这是很大的问题,台湾实际上就算是边缘地带了。现在我们看,这张图是国外研究学者做的,这个红线是我画的,就是边缘地带,这是海上石油的导链,运输石油的运输线,紧张的全是在这里。

二、当前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挑战 (一)美国在亚太地区围堵中国

美国在亚太的举动,战略调整,这种调整其实就是地缘政治的转移,地缘政治核心重心的转移。我们说美国战略东

移,这个东移就是地缘上来看,原来在欧亚大陆的西部、中东、北非,亚太。为什么说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是前20年?因为美国的战略重点不在这儿,现在在东移,为什么东移?因为在欧洲和中东,美国已经觉得,特别是欧洲,有欧盟在那儿,有北约在那儿,他就是北约成员国,北约不会挑战他的利益,他可以放心的把他的力量转移走。奥巴马政府已经提出欧洲从原来的安全消费国变成了安全生产国,他原来都要靠别人保护他,现在他给别人提供保护,安全生产国,可以生产安全了,所以你看法国、英国开始往外打了,因为背后有北约,整个欧盟。美国已经在欧亚大陆的西端不需要投入更多,由你们哥们自己在那儿照顾自己了,咱们都是一条裤子的,中国在那儿,我要到这儿来了,你们还要给我看好后院,他才敢做。这实际上是地缘政治的理解,现在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的时机非常好。

对于美国来说失去了十年,有的说过去的十年是美国失去的十年。为什么呢?小布什政府上台八年,小布什头脑简单,人家那边一发生“9?11”,他直接就去打了,打了阿富汗还好,打得很聪明。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脑子一糊涂就开始打伊拉克去了,一打伊拉克不要紧,把穆斯林打恼火了。一直到2009年,奥巴马上台以后开始到中东几次访问,对穆斯林说,实际上是说对不起,我们做错了,你们原谅我吧,开始做中东的工作。但是美国是有基础的,所以美国奥巴马政府做了一年左右,把中东的局势稳定住,开始从伊拉克撤

军,上台一年多就提出从伊拉克撤军。阿富汗撤军还是未知数。从地缘政治来说,中亚地区,阿富汗靠近中亚,是边缘地带,好不容易打进来不会轻易走的。

1.强化与韩国、日本、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双边军事同盟

美国现在几个方面在亚太地区围堵中国,与韩国、日本、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强化双边军事同盟,去年11月份到印度新建了一个达尔文军事基地,而且里面装备的都是最新的军事装备,雷达,卫星接收设施,因为靠近整个东亚地区了。

2.加强对中国的军事侦查和情报收集

中国的总参谋长接待马恩来访问的时候说:“你们的侦察机已经到了离我们的海岸18海里,原则上说20海里是海岸线,你已经离我们很近了,按道理可以把你们打下来了,你这样做很过分。”2008年3月8号,“3?8妇女节”那一次海上冲突,我们做了精心准备。美国一个“无瑕号”侦查船我们新建的玉林军事基地,当时中国不想跟美国闹得太僵,我们派的是渔船,把他包围,美国不干了,就围攻。我们采取的是海洋战术。派了五艘大型的渔船包围他,只留了一个向南的缺口,就是让他离我们海南岛越远越好。原来报道的时候没注意,后来发现,我们的渔船后面其实有军舰,前面是渔民先上,军队在后面,你要是敢对我们的渔民下手,那我们就打你,但是我们又不直接上,如果军队直接上,就

成了海上冲突,军事冲突。

中国现在不敢用武力,中国用最原始的办法对付美国侦查船,怎么原始呢?原始到什么程度?你看渔船上有什么,就是渔网,那个渔网专门找结实的,海上捕捞的渔网,螺旋桨马力再大。我的渔网就往螺旋桨上扔,把螺旋桨缠住,螺旋桨出现故障,这种最原始的办法竟然非常有效。我们军队在后面用望远镜看着。前面那五艘船包围着,留一个缺口向南,后来把他们赶走了。美国大使宣传说中国怎么怎么样,怎么侵犯他们,讲了一大通,配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照片。他们的水枪很厉害,南海3月份还是很热的,渔民穿衣服比较少,水枪一打把衣服打掉了,打的身上没衣服了,美国海军拍了照片公布在报纸上,说中国有意羞辱美国,对着美国脱衣服,其实是他们冲掉的。虽然是民间上去的,但是可以说是直接的交锋,后来再发生类似事件,我们一警告他就撤走了,他怕我们再这样干。所以这几次的军事交流,要求我们中国增加军事透明度,我的透明度是你也要向我透明,你到我这儿来干什么,告诉我,你不是要透明吗,美国就傻眼了。现在双方的斗争,在军事方面的交锋,虽说不是热的,还是属于冷的交流,不是直接的,但是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3.军事力量大调整和部署先进武器

中国在海南岛这里新建了一个玉林海军基地,把最先进的潜艇部署在这里。这个区域海底的地貌为海床的边缘地带,再往下是海沟了,这边是大陆架,往下延伸的,所以那

个地方他不想再往前了,在这个地方认为可以侦查中国海上情况,美国的设备非常先进,他能侦查你海上潜艇的出动,到底有几艘。

4.从双边到多边加强对华经贸压力

我们看这张图,是朝鲜半岛的六方会谈的情况,金正日还没有去世的时候,李明博刚刚上台,奥巴马也是刚上台,朝鲜搞了原子弹的第二次核试验,一搞核试验,首先李明博着急了,赶快问老大哥怎么办?他没主意。日本也说赶紧办,不能这样拖了,奥巴马眼睛往这边桌子上看着说,你看我刚上来,不好办啊。而我们这边呢,很冷静,胡主席眼睛斜着,底下有一个兄弟在这儿,抱着一个炸弹在那儿晃:“谁敢办!”最后梅德韦杰夫说了一句真理:“凉办吧!”什么意思呢?冷处理,他炸就让他炸吧,别惹他,我们制裁他,也别打他,他自己没得吃,没得喝,抱一个炸弹怎么办,凉办,冷处理。天安舰事件以后,说是要制裁,中国肯定不让制裁,最后出了一个主席声明,谴责天安舰事件的发生,说我们已经注意到韩国、美国、瑞典六国的专家说断定是朝鲜干的,我们注意到这些说法。我们还注意到另外一些国家说不是朝鲜干的,不管谁干的,我谴责这个事件。安理会主席声明搞了一个这一玩意儿,不疼不痒。最后朝鲜韩国都宣布是他们外交胜利。据说在2010年5月份,世博会开始前面几天,金正日来中国访问,胡主席说天安舰事件是不是你干的?他说放心,不是我干的,所以胡主席说,好吧,我相信你。最

后联合国安理会说没办法,无论谁炸的我们谴责他,你们双方态度我都知道了,这个事就冷掉吧。中国外交部发表一个声明说,我们希望天安舰事件尽快翻过这一页,冷处理,凉办。

一直到现在,朝鲜半岛,包括金正日去世以后,整个局势的稳定与“凉办”的思想有关,无论怎么动,他搞核试验也好,搞导弹试射也好,别动他,让他闹,首先你要确保他不敢打你,所以韩国就着急,你怎么确保?我就是他的邻国,你看看三八线,我2007年去韩国开会,说开会的地方离三八线60公里,一个远程大炮就打过来了,所以害怕,韩国人很紧张,你们不着急,我可着急啊。

朝鲜要试验核武器了,中国在安理会和其他14个国家一起举手,一致通过1874号决议,中国投了赞成票。有一些亲中国的,说想办法把金正日搞掉,天天找事,老大哥天天护着你,还天天给我找麻烦,有部分人是这样,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7月份投票,投赞成票,到了10月份,温家宝去访问,出乎很多人意料。一直到2010年,金正日一年三次到中国访华。他儿子呢,现在30岁,金正日1月份去世,去世的时候,有的说金正恩能不能控制,我说没问题,因为过去一年中,中国除了给予朝鲜一些经济上的援助之外,还有政治上的,这一点取得的成效非常大。

2010年10月份,温家宝访问一年以后,我们给予朝鲜的支持不得了。包括道义上的,政治上的,外交上的。金正

日突然去世,有人说朝鲜就要完蛋,人们当然很紧张。美国和韩国在2008年金正日得了中风以后,已经开始准备动手了,2009年搞核试验,金正日恢复以后,没有完全好,2010年8月份来了一趟,金正日的脸色非常差,一个老人得了一场重病,刚刚恢复。但是有一点,如果当时看电视的话,他跟胡主席上去握手的时候,因为他得了中风,有一点半身不遂,但是治的还比较好,走路有点颠。

天安舰事件联合国讨论要不要对朝鲜进行军事上的行动。当时据韩国人讲,韩国已经制定了通过军事打击把朝鲜政权颠覆掉,李明博也提出在他的任期内准备统一。站在他的国家利益上他是为了国家,他说准备在五年之内统一朝鲜,说过这样的话,制定过时间表,为什么呢?当时认为金正日得了中风,可能时日不长了,没想到,治得那么好,当然后来没几年又去世了。

去年12月份,金正日去世,葬礼结束以后,朝鲜宣布永远不与李明博政府打交道,因为什么呢?没有人去表示哀悼,还是民间去了,当时话说到这种程度。实际上从去年开始,金正日没有去世那个时候,基本上跟李明博之间,南北关系不会改善,因为李明博没有回头路,他想改变卢武铉政府,包括前面的金大中一直坚持的阳光政策。为什么叫阳光政策呢?因为太阳跟风比赛的时候,说怎样把一个人的衣服脱掉,风说我使劲刮风,就把他衣服脱掉了,太阳说我用热量,最后把他脱掉了。金大中提出阳光政策的时候就是我给

他好处,感化他,他最后会跟我走到一起的。李明博上台以后彻底改变了。当时天安舰事件之后又过了一年,基本上李明博没退路了,再回头回不去了,他那时候还不知道金正日会突然去世,他已经看到金正日恢复到2011年可以到中国来访问,已经感觉很难做出什么了,没想到金正日年底会去世。

年底金正日去世的时候,韩国跟美国也是想通过一些手段。我在韩国的时候,问过一个半官方的人,他私下把我拉到一边,他说你知道不知道,我们现在拿500美元就能把朝鲜一个高级官员贿赂过来,可以叛变。天安舰事件,美国跟韩国搞军事演习,想借这个机会去做,但是没做成。

李明博跟美国的关系,跟美国和朝鲜的关系截然不同。李明博我专门分析过他,韩国人小眼睛,但是很讨女人欢心,跟希拉里几张拥抱的照片,贴的非常近,有人开玩笑说,老情人见面一样。但是跟澳大利亚的总理吉拉德,那个还要厉害,那个不是拥抱,你们有没有看到过?李明博嘴角上有一块儿口红,吉拉德走上前用手把它擦掉,这是有照片的,这是记者拍下来的照片,他们俩在那儿开玩笑,用手擦掉,显示韩国跟西方国家亲密的程度。中国谁做得到?中国领导人里面没有一个,谁要是能做得到,我觉得中国就融入西方了。

国家领导人,国家政策制定的时候是一回事,在推行政策的时候又是一回事。习副主席到美国去访问,出现一个插曲,是一个工商会议的讲话,习主席拿着稿子正在念的时候,

突然把稿子放在桌子上,正好有一个美国的企业家拿了一盒巧克力,习副主席,巧克力给你,习主席说我讲完话一定要吃,拜登在旁边陪着,拜登赶快抢了一颗先吃了,很好。习副主席看看他,待会儿我再吃,讲完也拿了一块儿,据说又吃了一块儿,中美市长对话会议的时候,其他人一看,领导人都在吃,咱们也吃吧,这个插曲已经显示出中美两国领导人一种比较轻松的状态,但是比李明博还差十万八千里。

5.拉拢东亚小国,不断挑衅中国

去年东亚峰会上,当时美国拉拢其他的小国挑起南海问题的时候,中国当时非常尴尬,奥巴马讲完话以后,提出有的国家在南海地区怎么怎么样,武力威胁,现场一片掌声。我们国家总理就坐在这儿,当时温总理会后休息之后说,关于南海问题,我本来不想说这个问题,但是一些国家领导人点到中国,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要说几句,就是当时气愤,为什么?美国拉拢小国。

从经济上看,最重要的问题是自由贸易区。现在中国主导下的东盟10+3,还有中国与东盟,有一个问题,中日韩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基本上停顿了,本来2010年已经开始实施了,但是实施过程中,据说现在问题非常大,因为中国的经济实力太强,他们太小,他们会担心,至于中国对东盟的发展是有好处,但是他们心里面是不舒服的。云南每次召开中国与东盟订货会议的时候,或者讨论会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抱怨,中国去年还做解释工作,这个事情我们双方已经签

了,对大家都有好处,做了很多解释工作。

美国在十个成员国搞了一个TPP,这个政治意图太明显了,完全是想在东亚地区挖墙角,或者釜底抽薪,东亚地区要一体化,我把这几个国家拉出来,日本、韩国也拉走,这是美国的做法。这是美国第一个战略上的挑战和地缘政治上的挑战。

(二)西方国家对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发出警告 非洲属于边缘地带,非洲没有几个大国,南非居于南部非洲,他现在加入了金砖国家,金砖国家里面他是实力最小的,但是他对中国的地缘政治非常有帮助,为什么?他是唯一的非洲国家,中国希望通过金砖国家,有一种希望是多极化,这个意图是存在的。

新殖民主义,这在前几年是非常盛行的,这个概念原来是西方国家指责中国的,拿出来跟中国说,南非总统说的还很客气,有人提出你们搞新殖民主义,我还不这样看,已经说出来他们对中国的担心。但是非洲大部分国家还保持着对中国传统友好关系,因为有历史上的原因。我们在五六十年代,特别是到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中国跟非洲国家的关系是最密切的,毛主席当时为了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席位,60年代投入了很多,包括铁路。整个在冷战时期,无偿的援助非洲国家多少钱?我们外交上绝对有数字,可以去查,绝对查得出来,但是没人敢去查,也不会让你去查。上次一个外交的大使说了一个数字,不知道这个数字是不是查过,或者内部

织为什么不能作为一个组织的形式出现在东亚呢?恐怕中国做不到,中国可能希望有一个组织帮我们,但是我们做不到。因为中亚国家对俄罗斯和中国内心深处还有很多芥蒂,他们要保持外交的独立性,所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这个框架之下,在这一地区,中亚地区作为重点。

现在有几个国家,蒙古、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现在是观察员国,特别是伊朗,急着想加入,但是被推迟,不讨论新增成员国的事情,背后就涉及到成员国内部的分歧。伊朗现在跟西方闹得这么僵,他要是加进来,首先拖进去的是中亚,中国、俄罗斯心里还不是那么担心,因为中国、俄罗斯本来在伊朗问题上跟美国的矛盾就存在,中亚这几个国家他们不愿意。另外我们还担心美国会不会借其他国家有意加入的机会,也要成为观察员。美国这个国家很牛,牛在哪儿?哪个组织都想插一脚。2005年第一次东亚峰会的时候,东盟国家说反对美国加入,但是没想到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那一年,印度尼西亚首先提出欢迎美国加入。他一欢迎,中国不好反对,美国一直说我要成为成员,但是原来10+3,后来又加3,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这些国家原来说你让美国加入,美国地理上不属于东亚,所以你加入名不正言不顺。等到印度尼西亚提出欢迎他加入的时候,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没法张口反对,因为东盟的国家提出来的,所以问题就来了。美国到处都想插一脚,现在美国提出来,我想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我在这儿有战略利益,我想成为

观察员国,所以是个难题,现在就是不讨论。

上海合作组织能不能在中俄处于战略守势的时候发挥作用我是有点怀疑的,可能在中亚地区的作用已经显示出来了,颜色革命,外高加索这一带,里海这一带已经发挥作用了,但是能不能把影响力外溢,是一个未知数,我个人判断恐怕还非常困难,非常小。如果它外溢,首先第一可以往亚太来,中国本来就是成员国,有人才说,美国人指责你的时候先放风,上海合作组织有可能成为一个军事同盟,日本和俄罗斯说不可能,我们都反对成为军事同盟,所以它不是一个军事同盟,你让他往亚太影响力扩展,做不到,现在的配合只有中国和俄罗斯,组织发挥不出来,这就是一个大弱点。

(三)第三个判断:地缘政治挑战的共同点之一:能源安全

能源产地和能源通道是能源安全的两大要素。 第一,能源产地。首先这个地方能产出油,不能经常打仗,打仗还怎么采油,产地要保证安全,现在石油产地都很紧张,像北非,中东,阿拉伯之春都很紧张。东部非洲还有一个苏丹,苏丹的反对派把中国的工人扣了,最后救出来了,都是因为这些地方现在有油,南苏丹大概停采了一个多星期,跟苏丹之间的矛盾,准备打内战,后来中国出面协调,终于摆平了,现在稳定下来了。

第二,能源通道。油出来了,路上运输不安全也不行。从印度洋到马六甲到南海,整个通道对于中国来说,现在我

们海上实力还非常有限,在这条通道上,印度对中国的矛盾一直存在,美国在东亚纠集了一些盟国,比如说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都是军事同盟的,这个地方也可能,如果在中美两国真的发生冲突,海上通道的安全是难以保证的,所以中国才会想到搞陆上的石油运输通道,我们往中亚地区,跟哈萨克,通过哈萨克把土库曼,吉尔吉斯,塔吉克到哈萨克,到我们的新疆阿拉山口修一条陆上的运输通道,包括天然气,包括石油,上海合作组织在西部地区,我原来特别担心东西两面同时出现战略上的压力,现在因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存在,中亚地区基本稳定了,难保未知数,可能后来还会发生问题。但是目前主要出在东部,欧亚大陆整个边缘地带都在出现问题。所以在这条刚才说到的边缘地带,其中有一个更重要的共同点就是能源。

(四)第四个判断:地缘政治挑战的共同点之二:使用军事手段的发展趋势

无论是武力还是武力威胁,利比亚、叙利亚、伊朗、南海、东海、印巴、中印都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大家越来越重视军事手段,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中国非常害怕的,就是害怕没有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我后面也会谈到,中国现在的外交处于两难,我们外交为什么受到这么大的质疑,国内说你外交太软,如果太硬了,外部环境可能会恶化,所以处于两难。

(五)第五个判断:地缘经济结构与地缘政治结构的不

对称

1.地缘经济力量的多元化

黄仁伟教授提出的二元理论跟我有点不一样,他说亚太地区出现了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两种经济结构,我跟他不一样的地方,地缘经济结构,我认为还是更注重于整个全球,地缘政治结构的不对称,怎么叫不对称呢?地缘经济力量是一种分散的,多元的。

金砖国家力量分散,缺乏政治合力。金砖国家,有人说金砖国家是一个团体,我说你找找看,怎么是一个团体?现在合作仅仅是在应对金融危机上采取共同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可能在协调,其他的贸易,投资像一个自由贸易区一样,有没有?没有,缺乏合作,大家是各自为政,都觉得我的经济不能太过依赖你,特别是中国,太过依赖中国了,包括巴西,巴西对中国在贸易上、汇率上一直在指责,跟着美国跑,都是金砖国家。金砖国家里面,很难让他们有凝聚力,没办法,因为地理上的要素,这又回到地缘政治,每一个国家都是地区中的大国,印度、俄罗斯、南非、巴西,都在某个地区自己是一个领导者,或者地区性大国,大家要看它的脸色,大家都要维护在本地区的利益,你让他怎么合作。

欧盟抱团取暖。欧债危机,希腊出事,那边欧盟要出台政策援助,还要提很多条件,你要紧缩政策,要裁员,达到要求才给你钱。葡萄牙、西班牙现在评级都在下降,整个欧洲的经济状况一直处于不稳定和走下坡路的状态,如果这样

长期下去,15年左右,可能沦为二流国家,去过欧洲的同志都知道,欧洲国家太会享受了,现在让他们挤一点油水,吃一点苦,他们都不乐意干了,就要上街。中国老百姓比他苦多了,中国还没那样,所以这是个问题。欧洲太享乐以后,现在让他受一点苦,他不愿意干,怎么办?向政府施加压力,政府怎么办?国内采取政策,第二国际采取一些积极政策,很多矛盾,要处理,花时间。

内部政策的效果如何,欧洲国家要紧缩财政,投资加快,包括经济上的转型,发达国家一直是劳动力成本非常高的地区,他享受惯了,福利一直那么高,不像中国,政府很有钱,对于欧洲国家,政府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搞经济建设,因为福利太高了,现在削减他福利的时候,老百姓就不干,这个痛苦的过程至少也需要十年,他们才能转变过来。特别是退休的人,十年可能都转变不了观念。

美国经济和军事霸权的双重角色。这一点怎么解释呢?经济方面是在拉拢,刚才提到的GDP,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难度在哪儿呢?一方面是通过军事压制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另外一方面还要拉拢一些小国,拉到美国的羽翼之下,靠什么?美国要给人家实惠,拿钱给人家,不优惠谁跟你跑。像韩国,现在跟美国的自由贸易区,老百姓还在上街抗议,很难,美国本来就是自己自顾不暇,只有靠军事手段了,靠经济上、贸易上拉拢一些国家对付中国,但是这些国家又不能拿出好处,雷声大,雨点小,这是双重的,是一个矛盾,

我就不深入了。

中国经济难以领导东亚一体化。必须要承认这个事实。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一个雁形模式,日本为一个头,做一个大雁形状,四小龙,四小虎,这样的发展模式。日本已经领先20年左右,等到中国提出中国经济漩涡论,围绕中国是一个大漩涡,但是这些国家怕被漩进去,你看看日本,日本内心深处服中国吗?做不到。

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体系结构的转型还需时日。现在国内有一种声音,中国的实力很强,但是你要看看国际政治结构的转型首先是从哪儿开始的?是从国际金融和贸易开始的,但是这个转型可不是一时的,三年五载的。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中的地位,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当中的地位,中国在世界银行中的地位,你去看一看,是在提高,这不假,但是要想取得领导地位,再给你十年,做得到吗?恐怕还是很难。现在世界银行行长绝对不会想到亚洲人,快要换届了,现在有两个候选人,希拉里,希拉里说我不干,还有一个前商务部长,美国人干,人家在二战结束以后,联合国三大组织成立,那是西方为主的金融和贸易体系,人家统治了半个世纪了,现在你想夺权夺过来,很困难。按中国发展的速度,意外也不能想太多,总体来看,中国的速度我还是比较乐观的,内部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但是至少现在来看,还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2.地缘政治结构的二元化

地缘经济力量的多元化,地缘政治结构二元化,一方是以美国为主,另外一方是中俄。从地缘经济的多元力量和地缘政治的二元力量看,这是不对称的。按道理说,政治二元应该经济也是二元,像冷战的时候,美国为首的一方,俄国为首的一方,这边搞了一个华约,那边搞了一个北约。现在地缘经济上不是集团,但是政治上实际上是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会不会完全走向全面对抗,现在都是未知数,还要看地缘经济。

(六)第六个判断:地缘政治挑战与中国战略新机遇并存

有人说我们现在的机遇期没了,很难说现在是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这里面可以思考一下,我们还是有机遇的。

1. 美国反恐战争给了中国将近十年的战略机遇期 美国的软实力一度大减,中国抓住这个机会没有?抓住了,表现在哪里?经济发展。但是没有抓住在哪儿?软实力,在美国、西方软实力下降的时候,我们没有推动我们的软实力,而且到现在,我们的软实力仍然在下降。在国内,外交上的行动反倒认为我们是支持独裁政权,因为你是独裁政权,刚才提到西方的民主和平论,美国在90年代克林顿上台的时候,美国理论家学者提出一个民主和平论,这个理论不得了,三个要点,第一,民主国家跟民主国家不打仗,第二,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独裁国家会打仗,第三,独裁国家和独裁国家会打仗。历史上找一找,理论上没办法反驳

掉,这一点仍然是约束中国发展的绊脚石,而且是约束中国软实力发展的绊脚石。我后面在强调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影响的时候提到,政治改革势在必行,你想迎接挑战,自己不出动出击不行。

2. 经济危机推动西方亮出底牌:借助军事手段发动战略攻势

美国已经在这样做了,因为靠经济,靠贸易,中国不听他的了,中国可以说不了,包括一些地区问题上,中国可以跟美国说不了,80年代最盛行的是日本可以说不,当时日本是世界经济第二,美国正在打冷战,日本可以说不,现在非常反华的,到钓鱼岛上考察的那个人提出来的。中国应当看到西方国家亮出底牌,这种军事手段是最后的,他没有别的办法了,在现在这个高度的全球化时代,靠动武来夺取资源,我一直认为这是不可行的,这和20世纪,特别是19世纪完全两样,19世纪我到一个国家,把这个国家切一块儿,这就是我的,都可以做得到。甚至到了20世纪,日本和俄罗斯,北方四岛,二战之后把这个占了,这就是我的。但是看看二战之后,整个冷战一直到现在,打一仗,把这个占了,占了之后说这就是我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得到。伊拉克的萨达姆90年代初想干一次,进了科威特,把科威特吞并了,说这是我的一个省,结果美国为首的西方把萨达姆赶回去,中国投了什么票?投了弃权票,中国那时候还是弃权大国。但是无论如何,那个时候大家都认同,美国去了之后,把萨

达姆赶回去了,划了一个禁飞区,制裁伊拉克。到2003年打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的时候,萨达姆后来被抓获了,但美国现在还要撤军,那不是美国的地方,美国敢说那是我的地方吗,做不到了。所以我一直在说,靠军事手段,最后能够掠夺资源,现在这个世界难以接受,最终还是靠什么?经济和软实力,所以这一点上我们要清楚,这个机遇在这儿,但是怎么做?我后面还会提。

3. 第三世界主体欢迎中国,不能受西方媒体误导,发展软实力的战略机遇还在

第三世界主体欢迎中国,国内的有些报道没有记者去采访,也没有人在那儿实地考察,西方说哪个公司破坏了当地的资源,都是西方报道的。很有趣的一个笑话,这是一个真实的笑话,外交部非洲司的副司长,去年年底接受法国《青年报》采访的时候,非常长篇的采访,通过西方媒体公布了。其中有一个媒体问他,你们中国在马达加斯加圈地搞的形象很坏,你们中国缺地,人太多,买土地搞农业,种了粮食,卖给自己国内,养育中国人,西方在这样宣传。中国外交官直接告诉他,你弄错了,那不是中国人,那是韩国人,韩国的现代在那儿圈了一块儿地,好象是60公顷吧,西方人说是中国干的,什么东西都往中国头上安插。亚洲人长得比较相近,韩国人长得像李明博那样小眼睛的人还是少数,现在整形整的,到大街上一走,像中国人一样。现在出现问题就说是中国人。前不久还发生一个,在波兰有一个运输船准备

向韩国运输,上面发现军火,从德国出去的,说是中国的船,最后搞了半天是韩国的,他就有意这样宣传,起码我给你一个印象,中国人经常干坏事。长期这种印象形成以后,改变起来是非常难的。现在发展软实力的战略机遇还是在的。

四、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

(一)周边“维稳”坚持不懈仍为上策

周边维稳还要坚持不懈,大家不要以为周边紧张了就对着干,有一部分人是头脑发热的,但是具体政策那是另外一回事,还要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件来看,但是战略上来讲,周边地区仍然是维稳为上策,不能因为美国在中国周边打了楔子我们就乱了阵脚。

这个观点已经提了好几年了,2004年,2005年提出来的,建设政治友好圈,经济合作圈,军事交流圈。现在有些友好圈里面已经出了问题,2009年以后奥巴马政府上台,形势有点变化,但是主要问题出在东部,所以有些政策友好,比如说跟中亚地区,包括跟印度我们也在努力,其实印度,我们担心它会对中国展开军事对抗,但是还有一点,我的个人判断,印度和中国不在一个档次上,中国跟他搞军事对抗,是瞄准美国,不是瞄准他,但是他认为你瞄准我,他把你当成对手,印度也不会傻到完全跟中国对抗,相信不会走到那一步,印度毕竟自己国内压力非常大,他那样做,印度发展也会完全终止了,很难做得到。目前来看,中国和印度还能维持,中短期之内维持和平状态,当然再长我们不能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sk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