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定检交接及定检预试项报告

更新时间:2024-01-29 16: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主变交接性试验报告

一、 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设备名称 二、铭牌: 型 号 额定电压 冷却方式 出厂编号 制造厂家 试验日期 记录编号 试验性质 交接性试验 报告号数 额定容量 频率 联接组别 出厂日期 高压 低压 阻抗电空载电空载分接位置 电压负载损耗 电流电压电流压 流 损耗 (V) (A) (V) (A) 1 2 3 4 5 6 7 三、绝缘电阻(MΩ) 使用仪器: 绝缘电阻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测试部位 高—低、地 低—高、地 绝缘电阻MΩ 判断标准 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出厂值的70%; 四、绕组直流电阻(Ω) 档位 1档 2档 3档 4档 5档 6档 7档 AB 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AC BC 误差% 判断标准 1600kVA以上的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之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 1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ab ac bc 五、介质损耗测试

使用仪器:PH2801变频抗干扰介损测量仪 编号:0169 天气:晴 温度:25℃ 湿度:45%

测试数据 高—低、地 低—高、地 Us(kV) tanδ(%) Cx(pF) 接法 判断标准 20℃时tanδ值35kV不大于1.5% 六、变比测量:

使用仪器: 型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档位 相序 AB 实测变比 额定变比 误差 判断标准 1 BC CA AB 2 BC CA AB 3 BC CA AB 允许偏差±0.5% 4 BC CA AB 5 BC

2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CA AB 6 BC CA AB 7 BC CA 七、接线组别检查

使用仪器: 型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A B C 八、交流耐压试验

实测 铭牌 判断标准 与铭牌上标识一致 使用仪器: 耐压设备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绕组 试验电压(kV) 高压侧 低压侧

九、结论: 时间(S) 结论 通过 判断标准 加压过程中无异常现象 审 核: 试验人员:

3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站用变交接性试验报告

一、 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设备名称 二、铭牌: 型 号 额定电压 冷却方式 出厂编号 制造厂家 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 额定容量 频率 联接组别 出厂日期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高压 低压 阻抗电空载电空载分接位置 电压负载损耗 电流电压电流压 流 损耗 (V) (A) (V) (A) 1 2 3 三、绝缘电阻(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测试部位 高—低、地 低—高、地 绝缘电阻MΩ 判断标准 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出厂值的70%; 四、绕组直流电阻(Ω) 档位 1档 2档 3档 ab ac ac ao bo AB 仪器:BZC3S96直流电阻测试仪 编号:7303248 天气:晴 温度:25℃ 湿度:45% AC BC 误差% 判断标准 16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 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4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co 五、变比测量: 使用仪器: 型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档位 相序 AB 实测变比 额定变比 误差 判断标准 1 BC CA AB 2 BC CA AB 允许偏差±0.5% 3 BC CA 六、接线组别检查

使用仪器: 型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A B C 七、交流耐压试验

实测 铭牌 判断标准 与铭牌上标识一致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绕组 试验电压(kV) 高压侧 低压侧 八、结论:合格。

时间(S) 结论 判断标准 加压过程中无异常现象 审核: 试验人员:

5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SF6断路器 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设备名称 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出厂日期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二、铭牌: 型 号 出厂编号 额定SF6气压 制造厂家 三、绝缘电阻(MΩ): 相别 本体 断口 相间 分合闸线圈 分闸线圈 合闸线圈 A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B C 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 整体绝缘电阻值参照制造厂规定 绝缘电阻测试值不应低于10 MΩ 四、直流电阻测试:(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分闸线圈 判断标准 合闸线圈 直流电阻值与出厂试验值无明显变化 五、导电回路电阻(uΩ): 使用仪器:HLC5001回路电阻测试仪 编号:JD2091 天气:晴 温度:25℃ 湿度45% A 相

6

B 相 C 相 判断标准 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且与出产值比较不应超过±20%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六、分合闸时间、同期性及弹跳时间检测(mS)

使用仪器:JKL-B智能开关特性测试仪 编号:k20071113 天气:晴 温度:25℃ 湿度:45% 相别 A B C 不同期时间 判断标准 1、分合闸时间测试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2、分.合闸同期性应满足:相间合闸≤5ms,相间分闸≤3ms,同期断口间;合闸≤3ms,同期断口间;分闸≤2ms。 合闸时间(ms) 分闸时间(ms) 弹跳时间(ms) 合闸速度(m/s) 分闸速度(m/s) 七、分、合闸电磁铁的动作电压 使用仪器: 型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A B C Us66V(30%) Us143V(65%) 分闸最低电压 Us176V(80%) Us242V(110%) Us264V(120%) 结 论 八、SF6气体的湿度(20℃的体积分数μL/L)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本 体 露点(℃) 水分(uL/L) 压力(MPa) 判断标准 应小于150 uL/L 九、SF6气体泄漏检查 SF6气体泄漏检查 十、交流耐压试验 相别 本体-地 断口-地 相间-地 US(kV) 时间(S) 结 论 定性检查无泄漏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判断标准 加压过程中无异常现象 十一、结论: 审核: 试验人员:

7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TA 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试验日期 记录编号 设备名称 二、铭牌: 型号 绕组组别 1S1-1S2 1S1-1S3 1S1-1S4 2S1-2S2 2S1-2S3 2S1-2S4 3S1-3S2 3S1-3S3 3S1-3S4 4S1-4S2 4S1-4S3 4S1-4S4 生产日期 试验性质 报告号数 绝缘水平 二次负载容量 生产厂家 编号 绕组精度 C B A 三、绝缘电阻:(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湿度: 相别 A B C

一次绕组对二二次绕组对地 二次绕组间 次绕组及地 判断标准 1、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500MΩ; 2、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00 MΩ; 8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四、直流电阻测试:(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湿度: 相别 P1 P2 1S1-1S2 1S1-1S3 1S1-1S4 2S1-2S2 2S1-2S3 2S1-2S4 3S1-3S2 3S1-3S3 3S1-3S4 4S1-4S2 4S1-4S3 4S1-4S4 五、局部放电测试 A B C 判断标准 1、分别测量一、二次绕组直流电阻值 2、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直流电阻和平均值差异不大于10%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序 测试电压(kV) 放电量 (pC) A B C 判断标准 测试电压在1.2Um√3的情况下放电量不大于50 pC 六、交流耐压试验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A B C 二次绕组

Us(kV) 时间(s) 结论 判断标准 1、一次绕组试验电压按出厂值80%; 2、二次绕组间及对外壳试验电压标准为2kV; 七、变比、极性测试:

使用仪器:T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9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相别 绕组 1S1-1S2 1S1-1S3 1S1-1S4 2S1-2S2 2S1-2S3 2S1-2S4 3S1-3S2 3S1-3S3 3S1-3S4 4S1-4S2 4S1-4S3 4S1-4S4 1S1-1S2 1S1-1S3 1S1-1S4 2S1-2S2 2S1-2S3 变比(A) 极性 判断标准 A B 2S1-2S4 3S1-3S2 3S1-3S3 3S1-3S4 4S1-4S2 4S1-4S3 4S1-4S4 1S1-1S2 1S1-1S3 1S1-1S4 2S1-2S2 2S1-2S3 2S1-2S4 3S1-3S2 3S1-3S3 3S1-3S4 4S1-4S2 4S1-4S3 4S1-4S4 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铭牌和标志相符。 C 八、励磁特性曲线测试: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A相 励磁特性曲线 安装场所

型号 10

实验人员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设备编号 试验时间 拐点电流(A)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曲线图:

绕组编号 打印时间 拐点电压(V) 电流(A)

电流比 变比 极性 电压(V)

B相 励磁特性曲线

11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安装场所 设备编号 试验时间 拐点电流(A)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曲线图:

型号 绕组编号 打印时间 拐点电压(V) 电流(A) 实验人员 电流比 变比 极性 电压(V) C相 励磁特性曲线

12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安装场所 设备编号 试验时间 拐点电流(A)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曲线图:

型号 绕组编号 打印时间 拐点电压(V) 电流(A) 实验人员 电流比 变比 极性 电压(V) 九、结论:合格。 审核: 试验人员:

13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隔离开关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试验日期 记录编号 设备名称 二、铭牌: 型 号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三、绝缘电阻(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试验性质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制造厂家 报告号数 相 别 本 体 断 口 相 间 A 相 B 相 C 相 判断标准 隔离开关有机材料传动杆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3000 MΩ 四、导电回路电阻(u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A 相 B 相 105.4 C 相 99.6 判断标准 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相间差异达100%及以上时应查明原因。 五、交流耐压试验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本体-地 断口-地 相间-地 US(kV) 时间(S) 结 论 判断标准 加压过程中无异常现象 六、结论: 。 审核: 试验人员:

14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线路TV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试验日期 记录编号 设备名称 二、铭牌: 型号 试验性质 报告号数 绝缘水平 编号 绕组组别 精度: 级 极限输出 额定电压比 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 三、绝缘电阻:(MΩ) 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地 二次绕组对地 判断标准 1、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00 MΩ; 2、绝缘电阻值与出厂值无明显差异;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四、直流电阻测试:(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AB 1a1b 判断标准 1、测量一次绕组直流电阻值与换算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大于10%; 2、测量二次绕组直流电阻值与换算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大于15%; 五、局部放电测试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测试电压(kV) 放电量 (pC) 六、交流耐压试验 判断标准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一次绕组 二次绕组 US(kV) 时间(S) 结 论 判断标准 加压过程中无异常现象 七、变比、极性测试: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AB 绕组 1a-1b 变比(A) 极性 判断标准 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铭牌和标志相符。 八、励磁特性曲线测试:

15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设备 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曲线图:

绕组 编号 电压(V)

电流(A) 试验 时间 九、结论: 合格。 审核: 试验人员:

16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避雷器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设备名称 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 额定电压 直流参考电压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编号 A B C 二、铭牌: 型号 持续运行电压 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 三、绝缘电阻(MΩ) 相别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试验前 A B C 四.直流泄漏电流测试 U1mkV 绝缘电阻(MΩ) 试验后 判断标准 底座 1、35kV及以下,不低于1000 MΩ;2、底座绝缘自行规定;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A B C U1mA75%下的泄漏电流uA 试验后 判断标准 1、U1mA实测值与出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大于±5%; 2、0.75U1mA下的泄露电流不应该大于50 uA; 编号 A B C 结论 五、放电记数器动作试验。 型号 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 相别 试验前 A B C 判断标准 六、结论: 审核: 试验人员:

测试3-5次,均应正常动作 17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耦合电容器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设备名称 二、铭牌: 型号 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额定电容 编号 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 三、绝缘电阻:(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本体对地 末屏对地 极间 判断标准 (1) 极间绝缘电阻不应低于5000 MΩ (2) 低压端对地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0 MΩ 四、介质损耗测试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Us(kV) tanδ(%) Cx(pF) 接法 判断标准 tanδ值符合厂品技术条件规定

五、结论: 审核: 试验人员:

18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母线TV 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设备名称 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二、铭牌: 型号 JDZXF71-35W 绝缘水平 40.5/95/200kV 编号 1a1n 极限输出 A 2a2n 极限输出 dadn B 额定电压比 C 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 三、绝缘电阻:(MΩ)

使用仪器:MODEL3122绝缘电阻表 编号:0875014天气:晴 温度:25℃ 湿度:45%

相别 A B C 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地 二次绕组对地 二次绕组间 判断标准 1、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00 MΩ; 2、绝缘电阻值与出厂值无明显差异; 四、直流电阻测试:(mΩ)

使用仪器:BZC3396直流电阻测试仪 编号:7303258 天气:晴 温度:25℃ 湿度:45%

相别 A B C AN 1a1n 2a2n dadn 判断标准 1、测量一次绕组直流电阻值与换算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大于10% 2、测量二次绕组直流电阻值与换算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大于15% 五、局部放电测试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序 测试电压(kV) 放电量 (pC)

19

判断标准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A B C 测试电压在1.2Um√3的情况下放电量不大于50 pC 六、交流耐压试验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A B C 试验频率 实测高压 实测电压 实测电流 试验时间(S) 判断标准 1、一次绕组试验电压按出厂值80% 2、二次绕组间及对外壳试验电压标准为2kV 二次绕组 七、变比、极性测试: 相别 A 绕组 1a1n 2a2n dadn 1a1n 2a2n dadn 1a1n 2a2n dadn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B C 变比(kV) 极性 判断标准 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铭牌和标志相符。 八、励磁特性曲线测试: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设备 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绕组 编号 电压(V) 20

试验 时间 电流(A)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9 10 曲线图:

设备 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曲线图:

绕组 编号 电压(V) 电流(A) 试验 时间

21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设备 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曲线图: 设备 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绕组 编号 电压(V) 电流(A) 试验 时间 绕组 编号 电压(V) 电流(A) 试验 时间 22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曲线图: 设备 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曲线图: 设备 编号 序号 1 2 3 4

绕组 编号 电压(V)

试验 时间 电流(A) 绕组 编号 电压(V) 23

试验 时间 电流(A)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5 6 7 8 9 10 曲线图: 设备 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曲线图:

绕组 编号 电压(V) 试验 时间 电流(A) 24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设备 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曲线图: 设备 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绕组 编号 电压(V) 试验 时间 电流(A) 绕组 编号 电压(V)

试验 时间 电流(A) 25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曲线图:

九、结论: 审核: 试验人员:

26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线路避雷器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设备名称 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 额定电压 直流参考电压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编号 A B C 二、铭牌: 型号 持续运行电压 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 三三、绝缘电阻(MΩ) 相别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绝缘电阻(MΩ) 试验前 试验后 A B C 四.直流泄漏电流测试 相别 A B C U1mkV 判断标准 35kV及以下,不低于1000 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U1mA75%下的泄漏电流uA 判断标准 1、U1mA实测值与出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大于±5%; 2、0.75U1mA下的泄露电流不应该大于50 uA; 结论 五、放电记数器动作试验。 型号 A 编号 B 生产日期 / 生产厂家 宁波市镇海国创高压电器有限公司 C 相别 试验前 试验后 A B C 判断标准 测试3-5次,均应正常动作 六、结论:合格。 审核: 试验人员:

27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母线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试验日期 记录编号 设备名称 试验性质 报告号数 二、绝缘电阻(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 别 MΩ A 相 B 相 C 相 判断标准 不应低于1 MΩ/kV 三、交流耐压试验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A B C US(kV) 时间(S) 结 论 判断标准 加压过程中无异常现象

四、结论:合格。 审核: 试验人员:

28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进线柜断路器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出厂日期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设备名称 二、铭牌: 型 号 出厂编号 制造厂家 三、绝缘电阻(MΩ): 相别 本体 断口 分合闸线圈 分闸线圈 合闸线圈 四、直流电阻测试:(Ω) A 耐压前 耐压后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B 耐压前 耐压后 C 耐压前 耐压后 判断标准 1、整体绝缘电阻值参照制造厂规定; 2、断口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200MΩ; 判断标准 绝缘电阻测试值不应低于10 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分闸线圈 判断标准 合闸线圈 直流电阻值与出厂试验值无明显变化 五、导电回路电阻(u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A 相 B 相 C 相 判断标准 1、测试结果不应超过产品技术条件规定值的1.2倍 2、与出产值比较无明显差异 六、分合闸时间、同期性及弹跳时间检测(mS)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合闸时间(ms) 分闸时间(ms) 弹跳时间(ms)

A B C 不同期时间 判断标准 1、分合闸时间测试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2、合闸过程中触头接触后的弹跳时间,40.5kVkV以下不应大于2ms;40.5kV不应大于3ms; 3、分合闸同期应不大于2 mS 29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七、分、合闸电磁铁的动作电压

使用仪器: 型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A B C Us66V(30%) Us143V(65%) 分闸最低电压 Us176V(80%) Us242V(110%) Us264V(120%) 结 论 正常动作 八、交流耐压试验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本体对地 相 间 断 口 US(kV) 时间(S) 结 论 判断标准 加压过程中无异常现象

九、结论:合格。

审核: 试验人员:

30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电缆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设备名称 二、铭牌: 型号 厂家 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 标称截面 额定电压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长度 三、绝缘电阻:(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序 A B C 电缆主绝缘电阻 耐压前 耐压后 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 判断标准 1、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2、每千米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 MΩ. 四、电缆主绝缘交流耐压: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序 频率(Hz) 试验电压(kV) 时间(min) 判断标准 A B C 加压过程中无异常现象 五、结论: 审核: 试验人员:

31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零序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设备名称 二、铭牌: 型 号 出厂编号 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 额定电压 电流比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出厂日期 制造厂家司 三、绝缘电阻:(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二次绕组对地 判断标准 1、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500MΩ; 2、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00 MΩ. 四、直流电阻测试:(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S1-S2 判断标准 1、分别测量一、二次绕组直流电阻值; 2、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直流电阻和平均值差异不大于10%. 五、变比、极性测试: 使用仪器:TAC750A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仪 编号:1907141天气:晴 温度:22℃ 湿度:50%

绕组 变比(kV) 变比误差(%) 极性 判断标准 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铭牌和标志相符。 六、结论:合格。 审核: 试验人员:

32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10kV母线TV 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试验日期 记录编号 设备名称 试验性质 报告号数 二、铭牌: 型号 JDZX11-10C 绝缘水平 \\ 编号 1a1n 0.2级 极限输出 A 2a2n 0.5级 极限输出 dadn 3P级 \\ B 额定电压比 C 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 三、绝缘电阻:(MΩ)

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地 相别 耐压前 A B C 耐压后 耐压前 耐压后 二次绕组对地 判断标准 1、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500MΩ; 2、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00 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四、直流电阻测试:(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序 A B C

AN 1a1n 2a2n dadn 判断标准 1、分别测量一、二次绕组直流电阻值; 2、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直流电阻和平均值差异不大于10%; 33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五、交流耐压试验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序 A B C 试验频率 实测高压 实测电压 实测电流 试验时间(S) 判断标准 1、一次绕组试验电压按出厂值80%; 2、二次绕组间及对外壳试验电压标准为2kV. 二次绕组 六、变比、极性测试: 绕组 1a1n A 2a2n dadn 1a1n B 2a2n dadn 1a1n C 2a2n dadn 七、伏安特性曲线测试 设备 编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使用仪器:TAC750A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仪 编号:1907141天气:晴 温度:22℃ 湿度:50%

相别 变比(kV) 变比误差(%) 极性 判断标准 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铭牌和标志相符。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绕组 编号 电压(V)

34

试验 时间 电流(A)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曲线图:

35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10kV母线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试验日期 记录编号 设备名称 试验性质 报告号数 二、绝缘电阻(MΩ):

使用仪器:KYORIJSU绝缘电阻表 编号:0082514 天气:晴 温度:22℃ 湿度:50%

相 别 MΩ A 相 B 相 C 相 判断标准 不应低于1 MΩ/kV 三、交流耐压试验

使用仪器:AC-2000耐压设备 编号:080825 天气:晴 温度:22℃ 湿度:50% 相别 A B C US(kV) 时间(S) 结 论 判断标准 加压过程中无异常现象

四、结论:合格。 审核: 试验人员:

36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10kV 母线电压互感器柜避雷器 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设备名称 二、铭牌: 型号 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 三、绝缘电阻(MΩ) 相别 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 额定电压 直流参考电压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编号 A B C \\ \\ \\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绝缘电阻(MΩ) 试验前 试验后 判断标准 35kV及以下,不低于1000 MΩ A B C 四.直流泄漏电流测试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A B U1mkV U1mA75%下的泄漏电流uA 判断标准 (1)、U1mA实测值与出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大于±5% ; (2)、0.75U1mA下的泄露电流不应该大于50 uA; 结论 C 五、放电记数器动作试验。 型号 A 编号 B 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 宁波市镇海国创高压电器有限公司 C 相别 试验前 试验后 A B C 判断标准 测试3-5次,均应正常动作 六、结论: 审核: 试验人员:

37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10kV变压器交接试验报告

一、 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设备名称 二、铭牌: 型 号 额定电压 冷却方式 出厂编号 制造厂家 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 额定容量 频率 联接组别 出厂日期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高压 低压 阻抗电空载电空载分接位置 电压负载损耗 电流电压电流压 流 损耗 (V) (A) (V) (A) 1-2 2-3 3-4 4-5 5-6 三、绝缘电阻(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测试部位 高—低、地 低—高、地 绝缘电阻 判断标准 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出厂值的70%; 四、绕组直流电阻(Ω) 档位 1档 2档 3档 ab ac ac ao AB 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AC BC 误差% 判断标准 16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 平均值的2% 38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bo co 五、变比测量: 使用仪器: 型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档位 相序 AB 实测变比 额定变比 误差 判断标准 1-2 BC CA AB 2-3 BC CA AB 允许偏差±0.5% 3-4 BC CA AB 4-5 BC CA AB 5-6 BC CA 六、交流耐压试验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 绕组 试验电压(kV) 高压侧 低压侧 七、结论:

时间(S) 结论 判断标准 加压过程中无异常现象 审核: 试验人员:

39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变电站接地网连通

一、地网连通测试(mΩ)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序号 设备名称 1 35kV主变 2 35kV站用变 3 35kV 主变侧断路器构架 4 35kV 主变侧隔离开关构架 5 35kV母线TV构架 6 35kV母线TV旁隔离开关构架 7 35kV新南线龙门架 8 35kV新南线断路器构架 9 35kV新南线母线侧隔离开关构架 10 35kV新南线线路侧隔离开关构架 11 35kV新南线线路避雷器构架 12 35kV新南线耦合电容器构架 13 35kV勐康南线龙门架 14 35kV勐康南线断路器构架 15 35kV勐康南线母线侧隔离开关构架 16 35kV勐康南线线路侧隔离开关构架 17 35kV勐康南线线路避雷器构架 18 35kV勐康南线耦合电容器构架 19 10kV1号出线塔 20 10kV2号出线塔 21 10kV3号出线塔 22 10kV4号出线塔 23 10kV保护屏 24 10kV电度表屏 25 10kV主变进线柜 26 10kV2号馈线柜 27 独立避雷针

二、结论:

审核: 试验人员:

40

试验数据(mΩ) 判断标准 实测电阻值不 应大于10Ω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SF6气体检验分析报告

运 行 单 位 站 名 分 析 仪 器 判 断 标 准 取 样 日 期 分 析 日 期 检测项目及结果 序号 1 2 3 标准要求 样品名称 大修后 运行气 检测项目及结果 Air% ≤0.05 ≤0.2 CF4% ≤0.05 ≤0.1 SF6% ≥99.8 ≥99.8 审核: 分析人:

41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绝缘油检验分析报告

运 行 单 位 站 名 设 备 名 称 取 样 原 因 样品名称 判 断 标 准 取 样 日 期 分 析 日 期 分 析 仪 器 测 试 结 果(μL/L) Q/CSG 1 0007-2004 含量注意值 500kV 220kV及以下 0 10 20 ≤20mg/L 组 分 CH4 C2H4 C2H6 C2H2 H2 CO CO2 总烃 油中水分 分析意见及结论: 备注: 审核: 分析人: 42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绝缘油简化分析报告

站 名 电 压 等 级 取 样 日 期 设 备 名 判 断 标 准 试 验 日 期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项 目 外 观 水 溶 性 酸(pH值) 酸 值,mgKOH/g 油 介 损(90℃)% 体积电阻率(GΩ.m) 击穿电压(6次平均值kV) 界面张力(mN/m) 闪点(℃) 检 验 结 果 分 析 结 论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结论:

审 核: 试验人员:

43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10kV电容器组 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试验日期 设备名称 试验性质 二、铭牌: 型号 额定容量 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 三、绝缘电阻(MΩ): 相别 A B C 四、电容值测试: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A B C 额定电容(uF) 试验电容(uF) 误差 判断标准 1、电容值偏差不超出额定值的-5%~+10% 2、电容值不应小于出厂值的95% 额定电压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额定容量 编号 A B C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绝缘值 判断标准 不低于2000MΩ 五、工频耐压试验: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A B C Us(kV) 时间(s) 结论 判断标准 按出厂耐压值的75%进行 出厂耐压值:42kV 六、结论:合格

审核: 试验人员:

44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10kV电容器组放电线圈 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试验日期 设备名称 试验性质 二、铭牌: 型号 编号 A B C 生产厂家 三、绝缘电阻(MΩ): 相别 A B C 四、直流电阻测试: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绝缘水平 生产日期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绝缘值 判断标准 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1000MΩ 相别 数据(KΩ) A B C 五、结论:

审核: 试验人员:

判断标准 与出厂测量值相比无明显差异

45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10kV电容器组电抗器

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试验日期 设备名称 试验性质 二、铭牌: 型号 编号 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 三、绝缘电阻(MΩ): 相别 A B C 四、直流电阻测试: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额定容量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额定电抗 额定电流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绝缘值 判断标准 不低于2000MΩ 相别 A B C 五、工频耐压试验 相别 A B C Us(kV) 数据(mΩ) 判断标准 三相电抗器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间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时间(s) 结论 判断标准 加压过程中无异常现象 六、结论:

审核: 试验人员:

46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10kV电容器组避雷器 交接试验报告

一、试验环境: 设备单位 设备名称 二、铭牌: 型号 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 三、绝缘电阻(MΩ) 相别 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 额定电压 记录编号 报告号数 编号 A B C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绝缘电阻(MΩ) 试验前 试验后 判断标准 35kV及以下,不低于1000 MΩ A B C 四.直流泄漏电流测试 使用仪器: 编号: 天气: 温度: 湿度: 相别 A B U1mkV U1mA75%下的泄漏电流uA 判断标准 (1)、U1mA实测值与出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大于±5% ; (2)、0.75U1mA下的泄露电流不应该大于50 uA 结论 C 五、放电记数器动作试验。 型号 A 编号 B 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 C 相别 试验前 试验后 A B C 判断标准 测试3-5次,均应正常动作 六、结论: 审核: 试验人员:

47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线路保护装置交接检验、试验报告

试验人员: 试验负责人: 试验日期:_ ______ 型 号: 生产厂家: 试验装置:

一、装置外部检查

项目序号 1 2 3 4 检查结果 装置的实际构成情况与设计要求相符。 装置中设备安装的工艺质量,以及导线、端子的材质满足国家有关要求。 与现行规程或反事故措施、网(省)公司事先提出的要求等相符。 装置外部检查范围内的设备标志正确完整清晰,表计、信号灯及信号继电器、光字牌的计量正确。 装置外部检查范围内各设备及端子排的螺丝紧固可靠,无严重灰尘、无放电痕迹,端子箱内无严重潮湿、进水现象。 装置屏附近无强热源、强电磁干扰源。有空调设备,环境温度、湿度满足相关规定。 装置外部检查范围内端子排上内部、外部连接线,以及沿电缆敷设路线上的电缆标号正确完5 6 7 整,与图纸资料吻合。装置外部检查范围内设备及回路的接地情况符合国家规程和反事故措施要求。 二、回路绝缘检查(用1000V兆欧表)

实测绝缘电阻值 要求值 交流电压回路 --- 地 交流电流回路 --- 地 交流电流 ---交流电压 直流回路 --- 地 信号回路 --- 地 直流回路 ---交流回路 〉10MΩ 〉10MΩ 〉10MΩ 〉10MΩ 〉10MΩ 〉10MΩ 三、通电初步检验

检验项目 保护装置通电自检 检验键盘 检验结果 备注 48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打印机与保护联机 软件版本和程序校验码的核查 时钟的整定与校核 四、零点漂移刻度调整

1、要求 (1)、零漂调整:调整VFC插件相应电位器RW2n,零漂要求控制在-0.3~+0.3范围内。 (2)、刻度调整:加标准电压50V,电流In(5A);电流误差应小于2.5%,电压误差应小于2.5%。

2、电流通道 通 道 零漂调整结果 刻度调整结果 3、电压通道 通 道 零漂调整结果 刻度调整结果

UA UB UC UAB UBC UCA IA IB IC Io 五、精度校验

(1)电压通道刻度及线性度检查: 外 加 电 压 60V 50V 30V 5V 1V

UA UB UC UAB UBC UCA (2)电流通道刻度及线性度检查: 外加电流 10A 5A 1A IA IB IC I0 49

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0.5A

六、开关量输入检查

检查项目 1 2 3 4 5 6 7 隔离开关位置 合后 信号复归 断路器位置 遥控投入 重合闸闭锁 装置检修 检验结果 七、定值检查

(1)过流保护 定值:I1:6A I2:5.5A I3:5A T1:0.0S T2:0.2S T3:0.3S Ijs:4.0A Tjs:0.2S 项目 通入值(A) 1.05I1: 0.95I1: 1.05I2: 0.95I2: 1.05I3: 0.95I3: 1.05I3: 0.95I3: 动作值I(A) 动作时间(S) 备注 I段 II段 III段 过流加速段 (2)零序过流 定值:I:2A T:0.2S 项目 通入值(A) 1.05I1: 0.95I1: 动作值I(A) 动作时间(S) 备注 I段

(3)低周保护

定值:低频整定:47.5Hz 低压闭锁:70V 滑差闭锁:9.99Hz/S 低频保护动作时间:0.2S 项目 低频保护动作值及时间测试

整定值 50

动作值测试 动作时间(S) 备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s4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