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丝绵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的总结

更新时间:2024-06-24 21: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水丝绵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的总结

我们清水丝绵小分队在6月23日开始做前期准备,我们首先通过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联系方式、杭州市余杭区文化馆的联系方式、杭州市余杭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联系方式。通过联系,我们锁定了要寻找的目标--杭州市余杭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我们还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网站上找到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载体,余杭塘北村文件化生态保护区就是清水丝绵的保护载体。除此之外,我们找到了清水丝绵的传承人愈彩根及其联系方式等等。

丝绵,是伴随着养蚕缫丝所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它是一种利用蚕茧制成的天然保暖品,其所有成份完全产自蚕茧的本身,丝毫没有半点其它的添加物质,清水丝绵的成品洁白,无味,轻盈,柔和。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它是一种环保的保暖品和一种绿色的保暖品。天然的桑蚕丝,由于它的成份中含有一种独特的“丝胶”成份,具有一定的抗过敏和亲肤等作用,所以长期使用丝绵被和丝绵衣裤,对人的健康还有着一定的作用。据现代科学分析,桑蚕丝的丝胶成份中还含有18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的细微因子又叫作“睡眠因子”,它可以使人的神经处于比较安定的状态,因此,盖了丝绵被,能促进人的睡眠。除此之外,丝绵还具有良好的御寒性和一定的恒温性,有着“纤维皇后”之美誉,它系经纬状的网状结构,有着一定的强伸力,长期使用能始终保持着舒适的蓬松感。

人们称余杭出产的丝绵为“清水丝绵”,有它的来历。余杭清水丝绵制作历史悠久,周时已桑蚕养家,民户缫丝。到了唐代,丝绸生产已很普遍,开元年间,丝绵被列为贡赋。相传南宋建都临安(杭州)时,特谕将余杭丝绵列入贡品。元

明亦然。到民国,余杭“老恒昌”清水丝绵享誉国内外。1929年余杭苏晋卿的清水思念获西湖博览会展品特等奖。人们称余杭出产的丝绵为“清水丝绵”,有它的来历。历史上,余杭镇及附近乡镇农家妇女把不宜缫丝的双宫、柴印、黄斑茧加工成丝绵自用或出售。农妇们在

世代相传的制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奇特而精细的工艺。蚕丝是一

种蛋白质,由丝素和丝胶构成,丝胶占20%-50%,是茧丝的保护层,略带黄色,质地脆硬。由于丝胶的存在,茧丝光泽暗淡,手感粗硬。在制作丝绵时将蚕茧加以炼煮、剥翻、漂洗直至扯绵,就是要去掉丝胶净留丝质。丝胶除去愈净,丝绵质量愈好,而在技艺上极需要掌握分寸。

苕溪是余杭制绵得天独厚的优势,苕溪溪水清澈,贱死在制作过程中经溪水反复漂洗,加上余杭人民世代相传的制棉技术,是的余杭清水丝绵色泽洁白无瑕、边道薄匀、手感柔软绵和、质地坚韧,即使长久放置也不返黄。

民间把清水丝绵的制作称为“扯肚兜”。扯肚兜有很多工序,先是选茧,在茧子丰收时把上乘的茧子挑出来缫丝,

而把那些双宫茧、黄斑茧、穿孔茧、乌头茧等次品茧统统挑出来,留着制作丝绵。

制作丝绵时,先是煮茧。人们把那些挑出来的不能缫丝的次品茧用沙袋装好,每袋装一到两斤茧子,然后把茧子投入大锅中去煮,加水至茧面齐平,另放老茧二两和香油两汤匙。煮茧时必须用旺火,两人操作,一人烧火,一人翻茧。一边用旺火煮,一边不停地翻动一只只茧袋。大约烧煮一个小时后,那些茧子中的丝胶基本

溶解了,茧层也开始发松了,此时才可以起锅。

起锅后的茧子必须连袋拎到溪边去冲洗。这冲洗茧子是个力气活,旧时大都由家中的男人去做。洗茧时连袋子洗,洗时用脚踏,边踏边在水中冲洗,将茧子中的碱水和蛹油统统挤出洗尽。

洗尽后的茧子就可开始做丝绵了。做丝绵是个技术活,大都是妇女来做。回家后将冲洗干净的茧子倒入木盆和缸中,在盆子或缸上置一块木板,加入清洁的溪水。几个妇女围坐在缸边或盆边,开始动手剥茧。大家分头将茧子一颗颗从水中捞出来,捞出一颗剥一颗,剥开后就将茧子扯大,扯大后套在自己手上 ,一般套上三到四颗茧子,就除下来,此时称作“小兜”,做好后放在木板上。

接下来做丝绵的人在缸中放一个用竹片制成的半圆形的框子,称作“绵扩”,下面挂一坠子。让绵扩浮在水中,然后拿起刚做好的“小兜”,一个个分别绷到那个竹制的绵扩上。当“小兜”绷到绵扩上后,做丝绵的妇女便一个个分头将那些“小兜”扯开

扯匀,扯薄边沿。一边扯,一边敲掉生块,捡净

附在上边的垃圾,让他撑成一个厚薄均匀、毫无杂质的“大兜”。“大兜”做好后,做丝绵的妇女便把它们从竹制的绵扩上脱下来,绞干水分,甩松,然后一层层叠好,放在一边。

做成“大兜”后,四面基本上做成了,只剩下左后一道工序。最后一道工序是“晒干”,将做好的“大兜”一帖帖串在竹竿上,拿到太阳底下去晒,晒干后便成为名扬四方的清水丝绵了。

在民间,余杭的百姓一直保留着制作清水丝绵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但随着国家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余杭清水丝绵的制作技艺已列入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信这项技艺一定会更好的传承下去。

清水丝绵生产技艺主要是通过母女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20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作丝绵。随着经济的发展,丝绵生产日渐稀少,被现代免翻技术所取代。清水丝绵只有小范围内生产,供自家使用。其传统技艺难以为继。

余杭清水丝绵的制作传承至今,一是得益于余杭是蚕乡,旧时农家全都养蚕,每年都会有一些不能缫丝的次品茧;二是得益于市场对丝绵的需求,江南一带百姓一直对丝绵情有独钟。有了市场需求,人们制作丝绵,就会从中得到收益,从而使制作丝绵成了养蚕人家的一种副业。正因为有了上述两个条件,清水丝绵的制作技艺才通过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这两种传承模式,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家庭传承是一种主要的传承模式。一般都由母亲传授给女儿,或是婆婆传授

给儿媳。除此之外还有家中其他亲人间的传授,如阿姨、姑母等女性亲戚传授给下一辈的女孩。现有的几位清水丝绵的传承人,毫无例外都是由母亲和婆婆一手带出来的。从这些传承人的经历看,一般都是姑娘时在家跟着母亲学,此时可谓是打基础,出嫁后在夫家跟着婆婆学,此时可谓是进修和提高,使得技艺精益求精,然后到了自己做母亲和婆婆后,又将这技艺传承给女儿,指导给媳妇,从而使这项技艺生生不息地传承了下来。

师徒传承是清水丝绵成为商品后的一种传承模式。清水丝绵成了商品,有商家设作坊,专门请人来加工清水丝绵。有了这样的一个个生产清水丝绵的作坊,当即也诞生了“师徒传承”这种传承方式。

旧时,整个余杭区所有的蚕乡,几乎都有着清水丝绵的制作,其传承复盖着余杭所有养蚕的地方。但在现在,随着蚕桑生产年复一年的下滑,制作清水丝绵也较为鲜见。

目前,余杭境内清水丝绵的主要流传地域以塘栖镇为中心。塘栖镇在历史上是个著名的蚕乡,名闻天下的“湖丝”一部份就产自塘栖。直到目前,塘栖还有些村落仍在养蚕,其中以塘北村为代表。这些还在养蚕的村落,为清水丝绵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塘北村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境内的一个大村,座落在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的东北部。村的北面与湖州市德清县的新安镇相临,村东面与余杭区运河镇的杭兴村交界,村的西面则与京杭大运河为界,京杭大运河的东线绕

整个塘北村而过。塘北村原系塘南乡的三个大队,分别为姚家坝大队、龙光桥大队和郑家埭大队。1992年,塘南乡并入塘栖镇后又成为塘栖镇三个大村,2003年,姚家坝、龙光桥、郑家埭三村合并而成一个村,由于这三个村均在运河(塘河)的北面,故定名塘北村,从而成了塘栖镇上最大的一个村。全村区域面积5.89平方公里,有42个村民小组,有1355户农户,总人口为5428人。

塘北村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杭嘉湖平原的中心,与湖州地区接壤,与嘉兴地区也相隔不远,是典型的水网地带,全村区域沿大运河,呈带状地形,地势平坦,

池塘密布,平均海拔在3.2米。2010年,全村土地总面积为7422亩,其中耕地5013亩,桑地1600亩,果地647亩,鱼塘162亩。塘北村主要经济构成有蚕桑、枇杷、果木、家禽、养鱼、水稻等。其中,约有半数以上的农户从事蚕桑生产,是整个余杭区的第一养蚕大村。

由于塘北村还在养蚕,故蚕农们的那些次品茧还是拿来制丝绵。但和其他地方相仿的是,做丝绵的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近年来,随着社会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村委选择了一些年轻人向老人们学习剥丝绵、缫土丝的技艺,从而使清水丝绵的传承在塘北村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并出现了一个新的传承方式,那就是“村落传承”。

除塘北村外,塘栖镇的丁山湖村也值得一提。该村内现拥有一家区内唯一的一家丝绵加工作坊,主人俞彩根,女,现年64岁,居住在丁山河村八组。俞彩根自幼随母学习丝绵制作技艺,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发现当地民众对丝绵还是有一定的需求,可由于不养蚕了,家家户户都没有茧子做丝绵,需要丝绵时只得去市场上买,但是现在能买到丝绵的地方也不是太多。于是,她便在自己家中开设丝绵作坊,从丝厂中购入那些不能缫丝有双宫茧,自行加工制作丝绵出售。近年来,随着需求量的扩大,她的作坊越做越大,有工人七、八人,采用了“师徒传承”的方式。塘北村和丁山河村目前成了余杭清水丝绵的主要传承区域,并且将塘北村设为余杭塘北村蚕桑丝织文化保护中心。从2006年起将每年的农历五月定为“余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月”,这都对非物质文化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希望非遗保护工作越弄越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r5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