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中学新课程实验阶段总结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14 15: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长安中学新课程实验阶段总结

2005年12月21日

一、概况

我校地处惠山新城区、纺织之乡,共有24个初中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92名专任教师。自从2002年全面走进新课程以来,学校全体教师分别参加了省市区的各级各类培训,逐步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成才观,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学校教科研蓬勃发展,有“教育案例研究”、“中学交往能力的实践培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等国家、省、市级课题,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实施新课程的洪流中去,平均每位教师三年平均开课7节,教学、教育论文各级各类评比获奖或发表共计150多篇,学生共有700多人次获奖,学校集体获区级以上奖80多项。我校于2004年被评为“无锡市实施基础课程改革实验示范点学校”,并高标准通过了“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综合实践方案”获无锡市一等奖,其中综合实践课程和棋类、球类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几年来的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

1、逐年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学生数、教师数 学生数 教师数 2002.9 2003.9 2004.9 等 434 369 383 35 75 92 2、三年来参加的各级培训、参加的新课程实验活动、承担的新课程实验活动参加的新课程实验活动 培训 承担的新课程(人次) 实验活动 名称 人次 国家级 省级 4 2个子课题 市级 28 综合实践专题讲座、观摩课等 50 区级 184 课题汇报、外出评课学习等 350 3、论文发表(获奖)情况、课题研究等 (1)论文 论 文 题 目 作者 期 刊 《研究·指导·服务》一谈基层学校科沈定一 《新教育》周刊2002.10 研力量在课改中的地位与作用 《让长中的天空更湛蓝》 沈定《初中教学研究》2002.11 一、 黄高翔 《演示实验的诸多功效浅析》 钦雷 《镇江师专学报》2003.03 《浅谈探究和接受的合理应用》 钦雷 《中学物理》2003.05 《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展学生思维能钦雷 《现代教育科学》2003.05 力》 .-- - 《摭谈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 钦雷 《浅析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误区》 王渊 《让思维插上翅膀,在想象空间翱翔》 王渊 《关注学生成长的烦恼》 王渊 《语文实践活动探微》 许惠红 《初中化学的激励教学初探》 朱建卫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初探》 陆怡新 《浅谈外语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陆怡新 《改进历史看法 提高课堂效率》 赵龙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万汝宝 创新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过静 英语周报2004. 兴趣激励创新 过静 《初中教学研究》2004. 新教材词汇教学 季明晖 英语周报2004. 让学生开启金口 季明晖 《锡山教育研究》2004. 培养英语阅读能力 缪咏梅 英语周报2004. “追杀”注册表上锁 李连贵 电脑报2004. 清空“无法清空的回收站” 李连贵 电脑报2004. 不用密码打开加密的access文档 李连贵 电脑报2004. “珍爱我们的生命”课堂实录 杨敏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 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杨敏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训练 胡依静 《英语周报》2005. 浅析防止英语新教材中的两极分化 杨丽华 《英语周报》2005. 试析运动技术技能教学在体育与健康课尤峻 《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程标准中的地位 2005. (2)获奖 级 别 论 文 题 目 时 间 作 者 合 计 《读图导学――地理学习的方法》 2002黄高翔 1 一等奖 年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2003朱平梁 3 生综合素质》 年 国 且行且探索反思新课改 2005杨敏 家 二等奖 年 级 试析运动技术技能教学在体育与健康2005尤峻 课程标准中的地位 年 “生我是这块土地” 2004王渊 1 三等奖 年 省 一等奖 .--

《教学与管理》2003.05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11 《作文教学研究》2003.11 《中华论文集》2003.11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11 《黄山教育》2004.04 《中华教育论文集》2004. 《中华教育论文集》2004. 《中外教学研究》2004. 《中华教育论文集》2004. - 2004杨敏 2 年 二等奖 网络环境下“扇形统计图”的教学 2005沈星 年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浅析 2003黄高翔 13 年 有感于学生举手“荒漠化” 2003钦雷 年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导入设计 2003陈栋 年 用真情打动学生的心灵 2003杨敏 年 科学探究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尝试 2004李毅 年 新课程标准下怎样做好物理实验教学 2004邵国庆 年 化学教学中创造性应用教材的探索 2005朱建卫 三等奖 年 “声音的特效”教学设计 2005钦雷 年 珍爱我们的生命 2005杨敏 年 新课程背景下政治课体验教学初探 2005杨敏 年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训练 2005胡依静 年 浅谈初中数学学生空间想象的培养 2005张慧红 年 初中劳技课教学的探讨 2005王浩荣 年 (3)课题研究(国家级、省级立项课题) 级 别 课 题 名 称 国家级 教学案例研究 省 级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省 级 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市 级 中学生交往能力实践与培养研究 4、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 我校在几年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符合当地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校情、学情、学生的年龄特征的校本课程。本地是轻纺工业较为发达地区,与纺织有关的行业有毛绦、毛纺、经织、棉织、化纤、漂染、染整、手套、

.--

级 浅议政治课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

内衣等企业300多家。我校教师有纺织工业、机械工业等专业知识,因此学校非常支持教师大力开发与当地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校本课程。汪建忠老师任担了《长安纺织工业经济发展研究》校本课程,带领初中学生进车间、到市场,深入生产实际,大搞调查研究,了解纺织工业的生产、销售、资金动作,对社会、对广大群众的生活和本地区的农副业、工贸市场带来的影响,以及国际国内市场因素对长安纺织业的需求发展,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因素。通过实施这一校本课程,同学们也从自身实际中感受到了长安纺织工业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由于纺织企业外贸生产的特殊性,又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使得广大家庭的家长们必须将大量的财力、物力、精力投入到生产中去,而无力顾及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对孩子的生活上的翔,结果导致大量的初中孩子与家长一周也难得见面一次,只能寄宿在校就读。学生们既从实际中感受到了纺织工业的艰苦性,又从理论上认识到长安纺织工业的经济发展是依赖于外向型的,由国际市场决定着企业的自下而上和发展,只有正确应对加入WTO,才能使长安中学纺织经济稳健发展,为地方经济夯实坚实的基础,否则有可能出现危机,导致生产过剩,竞争无序,自相残杀。学生们在探索中学习,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合作交流中获得了感悟与深入理解。面对长安地区高速发展的纺织行业给环境带来了灾难,我校又确立了《纺织业与环境保护》的校本课程,纺织中的染整行业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染整是当地水污染的大户,我校北面的太平港,学生们都称之为“黑龙江”和“变色龙”,对此,同学们通过走访、现场调查,学习染整工艺知识,测定河中污水的PH值等活动,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数据,向环保部门呼吁纺织行业给当地环境带来了水、气的污染,影响到当地村民的用水、耕作等生产和生活,同时也制约了其它行业的发展,水污染达到了致使生物死亡的危险境地,通过调查探究,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老师也完全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扩大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掌握各门知识。

我校地处轻纺之乡的农村集镇,纺织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劳技课开展“重走黄道婆之路”活动,师生们学习从棉花纺纱到纺机织布。他们进工厂,下车间共同操作,亲自织出小样,并且在白布上印出各种美丽的图画,从中体验到我们祖先的伟大和父母劳动的艰辛。历史学科的“丝绸之路”与生物学科的“观察家蚕变态发育”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养蚕业的历史,开展饲养家蚕的研究。物理学科利用杨利伟遨游太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之际,开展宇宙飞船的课题研究,用自制航模,欲与天公试比高。历史学科,在学习“郑和下西洋”之时,同学们自制纸质小舢板在小河中划行,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面对现代化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大自然对人类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一现实,同学们开展了空气、土壤、污水的检测;进行了“酸雨、废电池浸入液对小麦种子

.--

-

萌发和生长影响”的课题研究和“自制再生纸”的活动,深刻认识到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何等重要。同学们结合绿色学校的创建,开展了“校园植物资源的调查”、“我为校园设计美”、“植物组织的培养”、“植物的扦插和嫁接”等美化、绿化活动。结合抗战纪念日,学生们开展了“不忘国耻日,拉响警报器”的电子制作活动。在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领悟到了科学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环境教学”与生物学、与物理和化学都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渗透教育,这样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环境,学生亲身体验,学生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升华。针对本地区环境污染日趋严峻,我校建立了“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相渗透”的校本课程,初中一二年级都有生物课,要求任课教师在进行生物学科教学中按照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计划,适时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观察和测量、探究与实践,对本地资源的调查,搜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与周边环境恶化直接有关的证据。经常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测量酸雨,探究酸雨对种子荫发和生长的影响,饲养家蚕,青少年学生进一步养成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的新型劳动者。

二、新课程实验的亮点

我校在实施新课程实验的几年中已形成综合实践和棋类、篮球的亮点。综合实践课的课题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综合实践课有专任老师7位,健全了教研组机构,由教务处干事任教研组长,经常进行教学探讨、研究,在“三无条件”(即无教材、无教师、无场所)下不断创、大胆试,已形成了具有长安地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开发出了多门校本课程,学生在深入工厂、社区和商店的同时,亲手进行“小样织布、手工印花、再生纸制作、家蚕饲养、甜酒的制作、酸雨的测定、污水的处理、灌溉方式调查与节水农业、警报器制作、航模比赛、艺术品制作”等实践和小制作活动。特别是“纺织工业与长安经济发展研究”获得了无锡市督导室的高度赞扬,学校的“综合实践方案”也获得无锡市一等奖。

棋类活动在我校也是具有一定的特色。主要是学校在三棋活动中有广泛的师生基础,有一大批师生对三棋很有兴趣,他们以棋交友,以棋益智,以棋健体,有一支着迷的骨干棋迷队伍,在活动课和课后时间经常有师生在对奕。兴趣小组活动的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江苏省“新蕾杯”,我校学生李燕萍夺得冠军,并获得棋协大师的称号后更加激起了学校师生的兴趣,因此,无论是区比赛,还是大市比赛,我校队员都获得丰硕成果,有时甚至囊括区前三名。

篮球也可称之我校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另一个亮点,在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中,任课教师根据我校体育运动场地的条件特点,为学生的发展选择了篮球作为特色项目,同学们非但课上认真训练,而且每人买了一只篮球,在课余、在活动课和回家后坚持锻炼。学校也鉴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因地制宜

.--

-

的篮球赛,有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师生之间,还有男女之间,校内校外进行各项友谊比赛,使广大学生的球艺不断进取,也锻炼了师生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健体基础。因此,在区初中生男女篮球比赛中,女子篮球已取得三连冠,男子篮球获三届亚军,女篮还获得无锡市九运会初中组季军。

环境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同样是我校在实施新课程中的亮点,特别是理化生和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环境教育显得尤为突出。在校本课程中,环境教育在生物教育中的渗透已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校本资源。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科知识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关注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事实和事件。由历史的和未来的愿望相结合,如生物和化学学科与当地水资源的调查,太湖水蓝澡泛滥与水体污染的影响和治理,物理学中电磁知识与学生周边电磁波污染的预防和对策,历史与社会黄河文化的衰落与生态破坏的联系,山峡大坝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联系,力求各学科每章节都与综合实践活动和环境保护想联系起来,进行有机渗透。教育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身边的环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课改实验的典型案例

1、校本教研:备课组建设

我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坚持以科研为导向,在教育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不断解决问题。我校校本教研的基石是备课组建设,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由教研组负责协调,各年级的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教育研究。17个备课组按照学校提出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总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各项教学研究活动。

一开学,各备课组就根据本学科组和教师的特点,制订好教学研究活动的计划,每周活动的课题,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安排好人人一堂公开课的日程表。每周集体备课活动,主要是学习新课标,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指导,钻研教育理论,交流上周教学经验。备课组集体活动必须建立在各教师个体钻研的基础上,由课题负责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作中心发言。然后其他教师集思广益,对主发言进行补充、修改或探讨,共同确立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如何突出和突破,课堂教学中采用那些新方法、新方式、新手段,创造出本节课的最佳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这样使各教师都能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又发挥了教师群体的优势,加强了横向联系,弥补了个人素质的不足,逐步带动各自素质的飞跃。然后由中心发言人按备课组集体智慧创作要求上观摩课,其他教师做好听课笔记,包括体会和意见等内容,对课堂教学实践作出相应的评价;对专题讨论进行再讨论,肯定成功的经验,指出不足和遗漏,在今后各自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弥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可借其他教师的脑袋教好自己的书。

我校备课组活动的主线是:专题讨论→教学观摩→经验交流→课堂实践→理论升华。各备课组坚持教学分析,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大胆实验,反复探索,勇于创新、提炼,总结出新经验、

.--

-

新方法,使之上升为理论,及时加以交流推广,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

2、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 (1)开发社区资源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场所,大部分学生今后还要在自己家乡工作。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社区的一些基本情况,综合实践活动正好提供这样的机会。我们学校所处的社区是以纺织服装为特色,各种纺织实体约500多家,其中大部分从事外贸生产和销售。纺织生产有生产环境差、科技含量低、工业 “三废”处理难度大、工人数量多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多的特点。鉴于此,我校综合实践课程就以纺织、服装和社区环境为主线加以开展。现有“社区环境调查”、“纺织工人文化年龄结构调查”、“水污染调查”等课题。在一节公开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成三组,一组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第二组到电脑房上网,第三组到工厂了解纺织过程(噪音特大),30分钟过后,小组汇报,教师小结,最后,教师带领大家一起织布。短短两节课,学生初步了解了纺织的历史,获得了纺织的亲身体验,锻炼了劳动的技能。用一位学生的家长的话说,“让孩子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认识家乡、了解家乡、体会父母的工作辛苦,对他们的学习肯定有帮助。

(2)开发学校资源

我校是江苏省内最早集普教、职教、成教于一体的一所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职教布局的调整,学校的职教专业教师和一些实习工厂(有缝纫机50多台)被闲置下来。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我们让这些职教专业教师担任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把原有的实习工厂改装成专用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室。真正让综合实践活动开出来、开像、开好,让教师的专业才能得到发挥,让学生动脑、动手,学以致用。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室进行服装设计,缝纫鞋垫袖套,编织小篮、中国结等活动。在一节服装设计课上,首先教师呈现自己设计的服装,简要地讲授了设计的原则。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自然小组,进行自我设计、裁剪与拼接。其次让学生穿好自己制作的服装进行时装表演,课堂进入了高潮,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尽情表达成功的喜悦。最后教师作恰当的点评,勉励学生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目前,我校有各种学生作品,学生掌握了多种劳动技能。

(3)开发学生资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学习的原动力会完全激发。正是利用这一点,我们因势利导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就在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安排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无锡是水乡孕育的城市,我们生活在水中,成长在水中,与水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我们以“水”和“桥”为主题,让学生深入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水”的主题中,安排了水污染的调查的课题,学生自己设计调查方案,分成几个小组,有的设计调查表,有的外出问卷调查,有的外出实地考察,有的处理信息,有的写调查报告,有的写信给当地负责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整个活动井然有序。在“桥”的主题中,让学生研究家乡的桥,有的上网调查桥的历史、桥的种类、桥的结构、桥之最,有的到城里观察家乡的桥并拍下它们的倩影组织展览,有的写观后感抒发情感。汇报课上,

.--

-

学生谈经历,谈合作,谈体会,谈收获,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场面让大家十分激动。一堂课很快结束,但心灵的互动已超越时空,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在脑海之中。

(4)开发学科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与其他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其他学科的综合学习。因此,我们抓住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的结合点来展开。例如,教师对学生说,我们要做一只纸船,让大家研究浮力。大家兴致勃勃,把复印机等大型器件外包装上的硬板纸裁下,用浆糊糊成一只硬板纸船,然后把硬板纸船放在池塘里,教师说:“谁第一个去感受。”学生非常兴奋,但又很害怕,最后在教师的鼓励下,两个大胆的男同学小心翼翼地乘入其中,慢慢地划来划去,优哉优哉,好不快乐。几个女同学也相继获得成功的体验。接着教师指导大家进入浮力的研究,重走科学家之路。语文中要求学生制作手抄报、剪报等,学生接到任务后,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商量,能不能让他们利用电脑进行制作。教师答应了学生的请求,学生一下子就忙开了,他们在版面设计、内容选择、绘图打字、颜色搭配上化了很大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件件优美的作品应运而生,让教师十分惊叹学生的创新能力。生物课上,学生自己酿制米酒,看到学生咧着嘴巴喝酒,甭提多高兴。地理课外活动中,寄宿生正在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四、面临的困惑。

在实施新课程三年来,我校也存在着诸多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问题:虽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了大量的培训,学校也开展了各种丰富的校内培训,但师资还是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主要一是师资本身的专业知识跟不上课程标准的要求,如历史与社会,它是文科史地的综合,而教师考大学是文理科目分开,专业不兼容,学地理的不懂历史,因此地理教师任教历史与社会困难较大,其它学科同样也存在师资不足,综合实践尤为突出,学校本来没有这个专业老师,现在要开设这门学科,困难还是比较大的。

2、设施设备问题:按新课标要求,理科的教学很大部分内容是探究式的,需要与此相配套的教辅设备,虽然可创造条件逐步弥补不足,但目前现有的条件和设施要跟上形势的发展需要也是有一定的困难。

3、教学方式问题: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是否每个知识点都得用探究式方法,教师很难把握。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否符合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学情有争议,探究步骤是否成为新“八股”?

4、学习小组的合作交流是否每节课都要组织,每个知识点都应运用,教师也很难把握。

5、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什么是好课,标准难以把握,教得怎么样,究竟看什么,是看学生的作业?看学生的成绩?以什么为标准说不清。

6、对学生的评价更是困难,中考还是以分数为唯一依据,其他综合考评则是参考,难以有说服力,学生档案袋,结论的优劣依据是按照一定比例,而这个比例的依据是什么?谁也说不准。

7、新课程中强化信息技术教育与当前一般学校的校情不符,不可能每个班都

.--

-

有媒体网络教室,只能一个学期公开课时大家才有机会使用,一般教学时间很难轮到。

8、新课程倡导的“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与“先学后教”的有效教学是否相一致,究竟以那种方式为准,教师难以辨别。 五、推进实验的思考。

实施新课程三年来,我校在不断地闯,大胆地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也存在许多困惑,但我们更多的是要继续努力,坚定不移,坚信不疑,朝着新课程的目标不断迈出新步子,稳步推进课程改革。以下是我校今后实验工作的思考:

1、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方面,更要加大力度,全面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具的能力。政府也应加大投入,真正使学校符合现代化工程达标的硬件条件,为学生提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培养对信息整合分析,加工处理的能力。

2、改革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制,使教师的教学个性得以发挥,能促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在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把传统讲授法的优点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充分体现出双主体作用。

4、进一步处理好,“先学后教”与探究式学习的关系,让教师能熟练地运用教法,做好学法指导,老师每节课都应十分明确,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5、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活动,探索一条与校情、师情、学情相符的校本教研的道路,办出学校的教学特色、科研特色。

6、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上更下功夫,开发出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相有机整合,突破时空界限,满足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使学生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qt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