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

更新时间:2024-06-25 08:57: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篇 馆史

总览:

重庆自然博物馆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迄今已有75年不间断的历史,在我国现代科技发展史、博物馆发展史上曾占有重要一席。该馆的前身为1930年卢作孚先生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1943年由十余家全国性学术机构联合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

中国西部科学院是我国第一所民办科学院,是卢作孚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目标,将“科学救国”与“实业救国”思想相结合,积极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光辉典范。以“从事于科学之探讨,开发宝藏,富裕民生,辅助中国西部经济文化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在西部早期开发建设中扮演了“排头兵”角色,为民国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一大批重要的学术机关也向大后方迁移。中国西部科学院及其所在地北碚,接受了许多著名学术机构和一流的科技人才的转移安置,一度成为中国科学界的“诺亚方舟”和“战时学术研究中心”。

1943年中国西部科学院联络内迁北碚的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等十余家科研机构又在文星湾创

建了中国西部博物馆。卢作孚借让中国西部科学院“惠宇”大楼作为博物馆的陈列主楼,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则在“惠宇”附近另行建筑。以“从事科学教育之推广及专门学科之研究”为宗旨的中国西部博物馆,设地理、地质、工矿、生物、农林、医药卫生6个分馆,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综合了最多学科的第一家自然科学博物馆。

1950年中国西部科学院和中国西部博物馆由西南文教部接管。1952年改为西南人民科学馆。1953年并入西南博物院,更名为西南博物院自然博物馆。1955年西南博物院改组为重庆市博物馆。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在重庆市博物馆增挂 “四川省重庆自然博物馆”牌子。1991年重庆自然博物馆独立建制。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重庆自然博物馆正乘着“科教兴国”、“科教兴渝”的东风,抓住新馆建设的重大机遇,重铸历史辉煌、开创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崭新局面。

中国西部科学院:

为开发西部宝藏,富裕民生,在结束长达数月的东北、华北、华东考察之旅后,卢作孚于1930年秋断然决定在北碚建立一所由他本人负责并由民生公司常年出资的民办科学院——中国西部科学院,我国第一

所民办科学院由此诞生!起初,西部科学院借用火焰山的一座庙宇;不久便迁建于位于嘉陵江畔、风景秀丽的文星湾。西部科学院以“研究实用科学,辅助中国西部经济文化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在鼎盛时期设有理化、地质、生物、农林四个研究所以及博物馆、图书馆和兼善学校等,同时管理着西山坪农场、北碚气象测候所和三峡染织厂等机构。1942年1月,为促进川西地区(原西康省及邻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还增设了“西昌工作站”,负责当地的资源调查和工业设计。

据史料记载,1931-1935年,该院开展的较大规模的调查就有二十余次,足迹遍布现在的重庆、四川、贵州、青海、云南等地,采集到大量珍稀动、植物标本。提到珍稀动物,难免令人想起国宝“大熊猫”,西部科学院恰恰是中国最早研究大熊猫的科研机构,我国第一副大熊猫标本也由该院制作成。

在地质研究方面成绩更为突出,重庆、四川的早期工矿发展无不与其提供的科技成果资料有联系。西部科学院相继发现了雷马峨屏地区的煤矿、铁矿和有色金属矿,发现了綦江和南川间的煤铁矿,发现了北碚到华蓥的新煤田,发现了中梁山煤田、古蔺煤田,并分赴川中各地进行矿产资源调查。特别值得一提的

是:该院地质研究所主任常隆庆先生,六次进入人烟荒芜的攀西地区,调查地质矿产,不仅找到了攀枝花这个地方,还取得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重大发现,从此攀枝花与常隆庆先生的名字一起载入了中国地质矿产史册。

农林所以“垦荒地,培育森林,并收求优良稻、米、蔬菜、果树及牲畜(品种)作改良之研究”为己任,引进大批优质树木及蔬菜、禽畜品种,促进了四川及西南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理化所是西部科学院中存在时间最长的科研机构,主要进行矿样分析,以及研究焦煤冶炼、煤化气等实用技术,并将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为各地的开发建设提供借鉴、参考。在抗战期间还涉足到军工用品的化验分析等。

在重视自然科学研究的同时,西部科学院高度重视民众教育。以学校传授专门知识,以博物馆、图书馆传送科学常识,科学家参与其中,增进了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和民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抗战爆发后,为支持前方抗战,西部科学院进行了大量的矿物原料、燃料的分析研究,为兵工产品的生产和大后方的资源开发提供科研保证。为帮助、支持内迁北碚的学术机关尽快恢复工作,他们还倾其所

有,开展支援,包括仪器、设备、图书,乃至房屋,从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存续了中国科技界的一丝元气,使之得以继续发展下去。北碚也因此成为中国战时学术中心。

“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作为重要的近现代史迹, 1992年公布为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核定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直辖后,2000年公布为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西部博物馆:

1943年,“鉴于科学教育之急待普及,学术研究

尤待发扬”,西部科学院发扬联合、协作的团队精神,联络内迁北碚的十余家全国性学术机关,共同组建了中国西部博物馆。推举翁文灏、卢作孚等13人组成理事会,主持经营。1945年7月召开第一次理事会,聘请李春昱、王家楫等各学科专家26人组成设计委员会,负责规划本馆教育与研究工作,并聘李乐元为馆长,主持馆务。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西部博物馆(始称“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是整个民国时期建成的综合了最多学科的自然科学博物馆。由于缺乏建馆经费,卢作孚又慷

慨借予西部科学院的主楼(“惠宇”),给西部博物馆作陈列大楼。陈列分工矿、农林、生物、地质、医药卫生及地理(原称气象地理)六馆。当时的陈列展览就使用了一些声、光、电技术,备受民众欢迎。在这所陈列大楼内至今还保存着前辈科学家为期盼抗战胜利,精心制作的“中国地形浮雕”,大楼前则矗立着他们为庆祝抗战胜利而立的“地磁测点碑”。两个物件如今已成文物,是老一辈科学家举爱国主义旗帜的象征。

展品有我国第一件地形浮雕——“中国地形浮雕”(黄汲清博士指导、中央地质调查所设计、中国西部博物馆1945年制作完成)、 我国第一具中国人发掘、研究、装架的恐龙——“许氏禄丰龙”、 中国人主持发掘的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模型——“北京种”模型等。并将动物陈列作自然环境布置,如“中华白熊自然环境”(白熊,即大熊猫),开国内博物馆标本布置的新记录。

为普及科学知识,1946年10月,按月编辑《博物》壁报一种,张贴北碚市场。1947年8月,编制全馆照片一览《中国西部博物馆一览》,参加南京全国教育会,并在上海、北平展览。

中国西部博物馆的宗旨为推广科学教育,提倡专门科学研究,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我国第一个综合性

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曾在该馆(院)工作过的科学家中有不少以后成为新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领军人物,为祖国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有近50位国内著名科学家在中国西部科学院工作和参与了中国西部博物馆的筹建并工作过,其中已明确有14位继后陆续成为新中国的院士(学部委员)。

第二篇 脊椎动物陈列

《脊椎动物陈列》以生物进化为线索,介绍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的相关知识,以及我国西部的珍稀动物,如中华鲟、大熊猫、金丝猴、牛羚、小熊猫、雪豹、毛冠鹿、绿尾虹雉等多种动物。

运用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配合实物、模型等各种辅助展品以及逼真的动物生态景观,展示大量动物标本,突出西部区域特色。通过展示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长江中上游流域丰富、多样、特殊、重要的野生动物资源,普及动物科学知识,提高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

脊椎动物陈列简介

前言:

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位于北碚区文星湾42号,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其前身是1930年卢作孚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1943年成立的中国西部博物馆。它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基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所在地。 陈列展览分三大部分:脊椎动物陈列;古生物进化陈列;恐龙化石陈列。展出面积约1700平方米,其中脊椎动物陈列展览面积1300平方米,古生物进化陈列和恐龙化石陈列展览面积约400平方米。展出的动物标本、模型约1000余件。

第一展厅

地形浮雕:

它是60年前我国的爱国科学家雕塑的,地形浮雕图上准确地标明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形呈三级阶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辽阔的平原、丘陵和海洋。我国的自然条件优越,森林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类型多种多样,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第二展厅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

动物与人的衣、食、住、行都密相关。人们要保护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更加离不开动物。我国的动物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我国的特产,如大熊猫、金丝猴、褐马鸡、扬子鳄、白鲟等,是闻名世界的。 对动物的研究:

早在三千多年前,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在农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动物学方面的知识。

诗经、尚书、尔雅、本草纲目文字记载照片。 甲骨文、商青铜、汉砖、摩岩画、石雕照片。 例如:春秋时代的《诗经》提到动物名称不少于100种。《尚书禹贡篇》、汉朝的《尔雅》记载了很多动物种类。明 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记述动物有400多种。

第三展厅

脊椎动物的演化:

脊椎动物是高等的脊索动物,它们在发育早期有脊索,但在成年时则为脊柱代替,脊柱由许多个脊椎骨连接而成。因此叫脊椎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

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脊椎动物可分为:无颌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

柱头虫、海鞘、文昌鱼的结构特点能说明脊椎动物是从无脊椎动物进化来的,它们的脊索形成过程似脊椎动物,而它们的肾管等结构似无脊椎动物。其中文昌鱼的结构特点,对于研究生物进化具有重要价值。

七鳃鳗是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现存的最原始、最低等的脊椎动物,属于无颌类。它的特点是眼睛后有七个鳃裂,过去有人把鳃裂误认为是眼睛,曾被称为八目鳗。它像鱼而不是鱼,没有上下颌和偶鳍,在五亿年前就出现了,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进化中的几个巨大的飞跃: 1. 颌的出现:

鱼类开始具备了上、下颌和偶鳍。有了上、下颌,它加强了动物个体的主动捕食能力,扩大了食物范围,有利于动物的发展和种族的繁衍。鱼类可分为硬骨鱼和软骨鱼。 2. 从水生到陆生:

生命诞生于水中,在水中生活了很长的时期,三亿多年前由于环境变化,水域干枯或缩小,促使水中生活的有一种鱼,(总鳍鱼)为了适应改变了的

陆生环境,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鳃转变成肺,偶鳍转变成四肢,逐渐上陆,开始陆地生活。这里有蛙的发育过程标本,青蛙的产卵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由蝌蚪逐渐变态为青蛙。它们是动物从水生到陆地生活的过渡类型。 3. 羊膜卵的形成:

羊膜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防止卵的变形、损伤和水分的蒸发。起保护作用。羊膜腔内充满羊水,保证胚胎在自备的羊水里发育不经过外界的水中阶段。羊水代替了天然水。在发育过程中彻底摆脱了对外界水的依赖,成为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这里有鲟鱼和乌龟卵的比较标本。 从爬行动物开始有了羊膜卵,以后的鸟类、哺乳类都是羊膜卵动物。而鱼类、两栖类是非羊膜卵动物。

4. 恒温动物的产生:

从鸟类开始,到哺乳类以至今天的人类,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能力,能够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仍然保持恒定的体温。他们叫恒温动物,也叫温血动物。体温恒定大大减少了动物对生活环境的依赖,增强了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

始祖鸟模型:

始祖鸟化石发现于距今的一亿五千万年前,发现地点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根据化石形状做了一个模型。从始祖鸟模型的形态结构看,它有像鸟的特征身体被有羽毛,也有爬行动物的特征翅上长有爪子,这就可以证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是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

接下来按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参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实物标本。

第四展厅

鱼类:

展出的主要是淡水鱼,它们是生活在水中的较低等的脊椎动物,共同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鱼类能够生活在水中,是因为它们有一系列与水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体呈梭形,游泳时可减少水的阻力。体侧的侧线可测定水温、水压和感知水流的方向。鳔(鱼泡)可以调节身体的比重,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珍稀鱼类:

中华鲟—(腊子鱼)、白鲟—(象鱼)、胭脂鱼—(黄排鱼)这3种鱼是较大的鱼。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象样”的渔谚。 中华鲟:一种洄游性鱼类,成体生活在海中,每年产卵时游到长江上游产卵,孵出的小鱼在江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回到海里。它以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为生。人工养殖获得成功。这是一条六十年代在重庆南岸寸滩捕到的中华鲟,它体重600多斤。最大的个体可以长到1000斤左右。又叫腊子鱼。 白鲟:我国珍稀特产鱼,吻长如象鼻,民间称它象鱼。是一种凶猛的鱼,吻部是它捕食的感觉器官,适应在洞穴里捕食其他小鱼。

胭脂鱼:生活在江河中下层,生长速度快,性成熟时体色有显著变化,生殖期时体侧有红色的两条带。像胭脂粉一样。又叫黄排鱼。

第五展厅

鱼的体形变化:

生活水层不同,鱼的体形也有不同,它们有侧扁形、平扁形、纺锤形、棍棒形、球形、菱形、箭形、箱形等。

有些鱼为了适应特殊的生活环境,鱼鳍发生了各

种变化。有滑翔、吸附、爬行等功能。如: 鮣鱼的背鳍变成吸盘,可以吸附在其它大的鱼体上。有人说它可以“免费旅游”。

尖头文鳐(又叫飞鱼),它的一对胸鳍变长,可以离开水面作短距离滑翔。

安康鱼的背鳍变成了像钓鱼的鱼杆,它把鱼杆放在大嘴的前面,等有小鱼上钩时,就张开口把小鱼吸进嘴里。

“四大家鱼”的养殖:

鳙鱼、鲢鱼、草鱼、青鱼它们生活的水层不同,可以混合饲养,根据其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的特点,将它们混合放养在一个池塘里,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的立体空间,而且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天然饵料。例如:各种鱼排出的粪便,就是水中的肥料,可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物是鳙鱼和鲢鱼的饵料。草鱼吃剩的水草,青鱼吃剩的饵料残渣,又可作为鲤、鲫鱼的饵料。所以混合放养可以增加鱼的产量,达到高产的目的。

鲤鱼比鲫鱼口边多两对胡须,这胡须是它们拱泥寻食时,用来帮助探索食物的。鲫鱼没有这一构造。 主要经济鱼类:

鱼类生活的水域环境不同,生活在同一水域也有不同的水层,其体形和食性也各不同。有生活在流水、静水、山溪水流、水田污水等。 中上层水域中的鱼:

鳊鱼、三角鲂、高体近红鮊、团头鲂(武昌鱼)等。 流水、静水中的鱼:

青鱼、草鱼等,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杂食性,有的作为养殖对象。 高原冷水底栖水域的鱼:

齐口裂鳆鱼、重口裂鳆鱼、四川裂鳆鱼等,它们的腹部的鳞片斜向排列,就像腹部有一条裂口,故称裂鳆鱼。 中下层水域中的鱼:

中华倒刺鲃(青波)白甲鱼、泉水鱼、墨头鱼(东坡鱼)、棒花鱼、岩原鲤、鲴类鱼等。

墨头鱼(东坡鱼):产于乐山大佛,背部色深,底层鱼。人们传说苏东坡常到大佛寺写诗,用不完的墨倒进大佛寺河里,此鱼吃了墨,背部颜色就变黑了。

第六展厅

山溪水田污水鱼类:

乌鱼(乌鳢、乌棒):肉食性底栖凶猛鱼类,适应力强,常潜伏在水底和水草茂密的地方,当小鱼群游到它附近的时候,就冲出来捕食小鱼,它是淡水养鱼业的害鱼之一。

黄鳝:人们喜爱的佳品,肉食性底栖鱼类,白天隐居在混浊的泥质水底洞穴中,夜间外出觅食。繁殖中有性逆转现象,即第一次生殖时均为雌性,产卵过后,性就逐渐转变,到第二次生殖时,已经是雄性了,排出的是精液,而且以后再也不能变为雌的了。

泥鳅:喜欢静水的底层,对环境适应力强,任何水域中都有,为一种小型的食用鱼。 捕蚊鱼类:

食蚊鱼:是一种小型鱼类,主以孑孓为食而得名,卵胎生,最大怀胎量可达300多尾。

青鳉(万年鯵):是一种小型鱼类,体长一般不超过4厘米,常常成群地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表层。无经济价值。

第七展厅

两栖类:

共同特征是:皮肤裸露,能够分泌粘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的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是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由于其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限制,成为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少,生存空间相对狭窄的一个类群。

两栖类是由古代的总鳍鱼类演化而来,它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它们虽然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它产卵和幼体发育大多离不开水域环境。

幼体俗称蝌蚪,多用鳃呼吸,有鱼类的一些特征,经过变态发育为成体。肺代替鳃,肺的结构简单,不能完全承担陆地上生活所需的气体交换,需以皮肤加以辅助呼吸。

成体为肉食性,以蠕虫、蜗牛、昆虫等为食物,可消灭不少农林害虫,应加以保护。 两栖类有蝾螈类和蛙形类。 蝾螈类:

大鲵:因叫声似婴儿啼哭,又叫娃娃鱼。生活在深山水流湍急而清澈的溪流中,有时爬上岸来,体长多在60—70厘米之间,最大可达1.8米。我国西南地区多有其分布,大鲵是我国特产,世界上十分珍

贵而稀有的动物,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目前濒临灭绝的边缘。应该加强保护,严禁任意捕杀。 山溪鲵:又叫白龙,亦称“杉木鱼、羌活鱼”。长11—12厘米,大到20厘米,可入药,药名为羌活鱼,能治胃病等。

除此之外,还有秦巴北鲵、尾斑厚螈、肥螈、贵州疣螈等。 蛙形类:

蟾蜍:多生活在房屋及菜园附近。

髭蟾:(又叫胡子蛙)是峨眉山的特产动物,瞳孔直立,雄性上颌缘有锥形角质黑刺,雌性相应部位为米色小点。

大蟾蜍:谷称癞蛤蟆,是一种外表并不令人喜爱的动物,可是对人有很大的益处。特点是皮肤粗糙,通身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些是它们的皮肤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浆液就是鲜蟾酥。白天多隐蔽在阴暗的地方,傍晚外出活动,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活动,默默无声地为我们捕食各种害虫。其中中华大蟾蜍生活于平原地区,它们是旱地里捕捉害虫的能手,并食白蚁。 蛙科:

蛙的种类繁多,它们喜欢生活在池塘、水沟、小河附近的草丛中,以多种害虫为食,常被用作实验动物。常见的有:

林蛙:主要有中国林蛙、日本林蛙、昭觉林蛙三种,林蛙在医药上用途较大,东北产中国林蛙,雌体的输卵管干制品称哈士蟆油,主治虚弱咳嗽,有滋补强身作用。

雨蛙:种类多,分布较广,主要以中国雨蛙和华西雨蛙为多,体为绿色,其深浅随环境而略有差异。常在水草间或植物上捕捉害虫。

姬蛙:是蛙类中体形较小者,有狭口蛙和姬蛙之分。较多的是疣狭口蛙、四川狭口蛙和饰纹姬蛙。它们主食白蚁和鞘翅类害虫,对农业有益。

树蛙:山上生活,指(趾)端有吸盘,常栖于植物的叶上,体色与环境相似,能吃松毛虫,斑腿树蛙是树蛙中最常见的一种,分布地区较广。 弹琴蛙:在四川峨眉山捕到,它的叫声就象人们弹的琴声,生活在水域附近,吃昆虫。 蛙类的摄食:

蛙类主要以农作物害虫为食,一只蛙一年大约能吃一万五千只害虫,其中大部分是危害稻、麦、棉的。所以蛙是庄稼的保卫者。我们应大力保护蛙类。

蛙具有惊人的捕虫能力,一是它的口腔宽阔,可以容纳较多的食物;二是舌的着生方式很特别,舌根长在口腔底部的前端,舌尖却伸向口腔里面,舌又长又宽,前端分叉,表面布满大量的粘液,当它发现昆虫时,舌就从口腔里突然翻出口外,把昆虫粘住,卷入口中。它的上颌和口腔上方生有很多细小的牙齿,这些牙齿不能咀嚼食物,但可以防止昆虫从口腔里逃出去。

第八展厅

爬行类:

共同特征是: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外包着坚韧的卵壳。

龟、鳖:乌龟杂食性,鳖类肉食性,它们是爬行动物中特化较大的一个类群。 蜥蜴类:

主要有壁虎、石龙子、草蜥、龙蜥,多以昆虫为食,对人类有益无毒。蜥蜴的尾巴有再生能力,断尾后不久又可重新长出新尾,遇敌时断尾是它们的防卫方法。

巨蜥(圆鼻巨蜥):近水地带活动,能游泳,也能爬上树找吃,见于云南、广东,包括海南岛,为我

国二类保护动物。

脆蛇蜥:无四肢,形状似蛇,但不是蛇,是一种蜥蜴类动物。那么,大家一定要问,它既然无四肢,为什么又叫蜥蜴。它与蛇的区别何在呢?蛇的口可以张得很大,鳞片成斜行排列,尾长远短于头体长,无四肢,体内无前肢带。而脆蛇蜥尾长与头体相等或超于头体长,口不能张得很大,鳞片小,不成斜行排列,体侧有纵沟。四肢退化,但体内仍有前、后肢带。 蛇类:

从蛇的形状看,似乎可怕,但从它的生活习性和食性来看,并不可怕,它一般不主动攻击人,毒蛇活动量小,无毒蛇活动量稍大。一有响动,它们会逃之,有“打草惊蛇”之说。蛇在医药上用途较大,肉可食。最小的是盲蛇,仅几寸,最大的是蟒蛇。30cm~15m。 无毒蛇:

盲蛇:蛇类中最小的一种,形状像蚯蚓,眼睛退化,生活在泥土中,食昆虫的幼虫和卵,还食白蚁。 有黑眉锦蛇、槽颈游蛇、赤链蛇、乌梢蛇、玉斑锦蛇等。一条中等大小的蛇一年大约能捕食150只老鼠。

蟒蛇:蛇类中最大的一种,无毒,生活于森林中。是吸引人注意的动物之一。由于它有巨大的体躯,一般以鼠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为食,分布我国福建、广西、广东、云南。近年在贵州南部望谟县也曾发现。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有毒蛇:

它们分布地区狭窄,多在山区,活动范围不广,一般不主动伤人,多在夜间活动。蛇毒是毒蛇头部两侧皮肤下方毒腺的分泌物。按成分可分为神经性毒和血液循环毒等,能引起被咬对象出现中毒症状或死亡。

有眼镜蛇、金环蛇、烙铁头、竹叶青、尖吻蝮(俗称五步蛇)等。 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

一般来说毒蛇头部呈三角形,头与颈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并有两颗毒牙和毒腺,尾突然变细而较短,色较鲜艳。无毒蛇头都呈椭圆形,头部之间界限不明显,无毒牙和毒腺,色彩暗淡,尾逐渐变细且长。 对毒蛇的防治:

在毒蛇分布区,进行野外工作的人员必须戴帽子,穿厚长裤,夜间携带电筒,还可打草惊蛇,同时保护好毒蛇的天敌,如山鼬、獴、刺猬、鹰、鸢等。

蛇的诊断和急救:

被蛇蛟伤后,先看牙痕,有两颗大牙痕平行排列,并有肿胀,疼痛、麻木、流血、头晕等现象,为毒蛇咬伤,这时应先用绳子将伤口上方束紧,然后排除毒液,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和冷盐开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然后送医院治疗。束紧的绳子应每隔20分种左右放松一次,以免造成组织坏死。 鳄类:

扬子鳄:我国特产,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苏三省及长江沿岸的局部地区。生活在水边的芦苇或竹林地带,以鱼、田螺和河蚌等作为食物,还吃小鸟、鼠等。为我国二类保护动物。

第九展厅

鸟类

共同特征是:有角质喙,没有牙齿;身上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体温恒定;卵生。

世界上鸟的种类很多,根据这些鸟的生活习性和结构特点,可以把鸟类分为六大生态类群: 1. 走禽类:

前翅退化,胸骨不具龙骨突起,足趾适应奔走生活而趋于减少(2—3趾),分布限在南半球(非洲、

美洲和澳洲南部)。

鸸鹋:形似驼鸟,生活于澳洲森林中,又叫澳洲鸵鸟,脚长善走,不能飞,植食性。每小时可奔跑70公里左右。 2. 游禽类:

水中生活,羽毛丰满而紧密,尾脂腺发达,趾间具蹼,喜游泳和潜水,主食鱼、虾。

鹈鹕:主要分布热带及温带地区,体白色,喉囊特别发达,可暂存食物,嘴强大具钩。

鸬鹚:又称鱼鹰,体黑色,杂有花斑,常集成大群捕鱼。

鸳鸯:雄性体色鲜艳,属小型鸭类,雌、雄异形,为我国劳动人民熟知和热爱,成对生活。

绿头鸭:家鸭的祖先,雌、雄异色,雄鸟头、颈灰绿色,以下部有白环,体羽大体灰褐色,雌鸟近棕褐色。 3. 涉禽类:

嘴、颈、腿较长,喜在沼泽、河湖、滨海地区的浅水、泥泽中寻觅食物。苍鹭、白鹭是我国常见种类。 丹顶鹤:世界上稀有鸟类之一,也叫仙鹤,寿命可长50—60年,故有“松鹤延年”之说,喻指长寿。姿态优美,亭亭玉立,鸣声高亢宏亮。

白鹭:在我国尚有多种,属珍贵鸟类,其纯白的矛状羽和蓑羽为贵重的装饰品。

第十展厅

4. 攀禽类:

脚对趾型,嘴坚硬,有利于树上攀缘。 大杜鹃:叫声“布谷”又称布谷鸟。

四声杜鹃:叫声“割麦割谷”。它们的叫声宏亮,彻夜不停,自古以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成为各种诗歌、传说的主题。它们不作巢,产卵于其它鸟巢中,喜食毛虫,对农林有益。

啄木鸟:嘴形似凿,专食栖居在树皮下的害虫,是著名的森林益鸟。称它们为森林的医生。 5. 猛禽类:

肉食性鸟类,白天或夜间活动,体多大、中型,嘴具利钩以撕裂捕获物,喜疾飞及翱翔,视力敏锐,主食鼠、野兔、蛇、鸟类等。

秃鹫:我国境内的大型猛禽,主栖在我国西部及北部的高山上,食动物尸体,据说是西藏地区举行“天葬”的除尸动物。

鸢:(老鹰)城乡上空习见的猛禽。

长耳鸮:夜行性猛禽,两眼大向前,眼的周围有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px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