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汉字书写教程

更新时间:2023-05-18 06:5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引 子 汉字的演变 1 第一讲 习惯篇 22 第二讲 兴趣篇 30 第三讲 方法技巧篇 33 第四讲 鉴赏篇 75 第五讲 育人篇 83 第六讲 章法布局篇 88 附录:

写字育人活动课程标准

练字小故事

硬笔书法等级考试办法、样题及评级标准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一、文字起源

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

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亊方法是:结绳记事

和契刻记事。

1.结绳记事

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

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

少。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所

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2.契刻记事

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

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

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

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二、图画文字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

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

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

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

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

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

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

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 “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

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

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

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

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

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三、甲骨文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

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

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

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

比较多。

甲骨文字,帚(妇):这个字是“帚”像一把用植物做的

笤帚,上部为帚苗,下部为帚把,有的中间还有绳索捆扎的样

子,如图(二)甲骨文中,有时帚苗方向朝左,有时帚苗方向

朝右。至今中国北方还在用高粱,黍子杆做笤帚,与字形很为

想象。“妇”的繁体字为(婦),因为过去的女人在家里主要

是做家务的。

这是甲骨文的“车,”你们看看,像不像一辆你们在博物

馆或历史书里看见的古时候的车。

这是十二属相,是不是有点像简意画。

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看出人们在造字时分为象形法,会

意法和形声法,也就是已经出现了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

你们看看象形字,“日”就是个圆圆的太阳,“月”就是

弯弯的月亮,“水”向条小溪,“牛”特别突出了两个犄角。

“爵”象形字:

1.甲骨文的形体,像古代酒器的形状,下有足。

2.金文的形体,更像酒器的形状,右边增加了一只手。

3.小篆的形体。

4.是楷书的写法。

而会意字里“明”写成如图示,意为“日”和“月”带来

的光明。“旦”写成如图示 ,意意为太阳出地平线而升起。

“ 婴”会意字:

1.金文的形体,上部是“贝”,下部是“女”,表示妇女

项上由贝做成的装饰品。

2.是小篆的形体,上部是两贝,其意不变。

3.是楷书繁体字。

4.简化字。

“婴”字的本意是用贝做成的项链。义为“缠绕”、“围

绕”,如古人陆机曾说:“世网婴我身。”世网比喻世事。就

是说:世事把我缠绕住了。

“婴”字由项饰即宝贝。引申为婴儿之义。

“孕”会意字:

1.甲骨文,外部是一个人面向左侧而立,腹中有一

“子”,诚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样子。

2.小篆,上变成“乃”字,已无人形了,下部的“子”

依然存在。

3.楷书的写法,由小篆演变而来。

关于形声字同学们都很熟悉,例如:“爸”是表音的

“巴”字和表形的“父”字的结合;“芭”字是由“巴”和

“++”搭配而成。

四、金文

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人们把字铸刻在青铜器上,这就形

成了金文,(因为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和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又叫钟鼎文)。

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的象形程度更高,而且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金文的笔道肥粗,弯笔多。与甲骨文相比金文

填实的写法,更形象生动逼真。

五、汉字的持续演变

大篆: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有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

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缺点是字体繁

复,书写不方便。

小篆: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由于

它的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钦睐,又因为它的笔画复杂,行事古怪,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一些印章刻制上,一直采

用小篆。

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

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

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

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隶书:

到了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

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把小篆弯曲的线条改为平直的笔画,字

体进一步简化,书写变的简便,但同时使古汉字的象形程度大

为降低,形体扁方而规整。

草书:

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因它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

又进一部发展成为今草。到了唐朝,又有了抒发情怀,寄情于

笔端而表现的狂草。草书本就来源于章草。

楷书:

随后柔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一直使用到现在,它的字形方正严整,笔画

平直,有撇,捺和硬钩,更便于书写。图9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

体就是由楷书演变而来的。

行书:

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

使用的字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ps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