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3-11-12 09: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少数民族文化论文

关于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制思考

摘要:民族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写照,同时也是这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而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浓厚的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西部文化的显著特征,但在西部大开发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体现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正大量流失,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关键词:西部地区 少数民族文化 法律保护

民族文化是每一个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各民族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承下来的。除汉族外,有一半以上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地域广阔的西部地区,缔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水平的体现,是统领该民族精神的灵魂。

一、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现状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十个省、市和自治区。其土地面积54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6%;目前有人口约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在这样的地理、历史环境下,

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如下状态:

1.民族文化的弱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西部少数民族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废弃了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种扬弃和转换中,使得本民族特色的文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从而使得民族文化人才资源短缺,民族文化传承链有断裂的危险。

2.语言文字的消亡以及具有民族特色文化艺术的退化。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逐渐萎缩。有些少数民族的年轻人不知道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民族特色。

3.本民族对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欠缺。这些人为的因素无疑更加快了民族文化的流失。还有我国的文化遗产已先后被国外申报,在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从上述可以看出保护意识还很欠缺。 二、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制思考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加强对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一)内因保护机制

1.要积极调动民族自身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要想真正得到保护和发展,关键还是在本民族自身——民族自身才是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帮助他们认识到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和意义。可以通过开办学校教育、相关民族文化的学习班等。

2.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旅游发展相结合。西部许多地区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所以民族文化相对保存较好。以新疆喀纳斯为例,当地的土著居民是图瓦人,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圣地之一。旅游业可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还可以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巨大魅力,

3.发展民族特色经济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特色经济不同于其他经济,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本民族的民族文化,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是服饰、饮食、手工艺品、建筑、文物古迹等。我们可以根据现代人们对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采用科学合理的途径,将它们开发出来并不断地创新,既能保留传统的精神又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二)外因保护机制

1.立法方面。首先是对国外相关法律的借鉴。国外对民族民间文化立法较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发达国家保护民族文化的经验和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其次是国内立法的制定和完善。

2.司法方面。法律的实施是影响法律实效的一个关键因素。解决西部民族文化保护中法的实施问题,首先应当唤起政府部门的足够的重视和切实的支持;此外,要求立法适时适度切合实际,同时严格按照立法原理完善废、改、立等诸多环节。

3.行政方面。首先,发挥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化遗产收藏保护机构的主力军作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民族文化抢救的工作,有一定历史价值的给予最佳保护。其次,由各级政府牵头,保护好民族文化生态环境资源,

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除此之外,各级党委、政府还要深刻地认识到抢救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且要把它门列入全盘工作规划中统筹安排,要加大工作和宣传的力度,要站在特有的高度,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产业建立起科学规划、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协调合作的保护机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西部丰富民族文化的消失、损毁、流失的现状,我们不能再等闲视之了,必须用法律手段加以行之有效的保护。否则,消失的不仅只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灵魂、精神与民族自身。因此必须开发与利用并重,发挥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在人类文化的百花园中具有举世瞩目而永恒的地位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方慧.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2]李春华.新疆风物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3]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pn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