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概要

更新时间:2024-02-29 12: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

(本标准从1996年6月1日起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本标准对汉语书写规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标准适用于汉语书面语。外语界和科技界也参考使用。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句子 sentence: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陈述句 declarative sentence: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 imperative sentence: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 interrogative sentence: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 exclamatory sentence: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 complex sentence, clause: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词语 expression: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3 基本规则

3.1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3.2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4 用法说明 4.1 句号

4.1.1 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4.1.2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a)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 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4.1.3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 请您稍等一下。 4.2 问号

4.2.1 问号的形式为“?”。

4.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例如: a) 你见过金丝猴吗?

b) 他叫什么名字?

c) 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4.2.3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例如: a) 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b)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4.3 叹号

4.3.1 叹号的形式为“!”。

4.3.2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a)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成奋斗!

b) 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4.3.3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a) 你给我出去!

b) 停止射击!

4.3.4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4 逗号

4.4.1 逗号的形式为“,”。

4.4.2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4.4.3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毕生的精力。 4.4.4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4.5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4.5 顿号

4.5.1 顿号的形式为“、”。

4.5.2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例如: a)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4.6 分号

4.6.1 分号的形式为“;”。

4.6.2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a)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 在长江上,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4.6.3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除外。

4.6.4 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为乡、民族乡、镇。 4.7 冒号

4.7.1 冒号的形式为“:”。

4.7.2 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同志们,朋友们:

现在开会了。

4.7.3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4.7.4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4.7.5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4.7.6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例如: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4.8 引号

4.8.1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4.8.2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例如:

a)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货的源泉。”

b)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c)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4.8.3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例如: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4.8.4 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例如

a)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b)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8.5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4.9 括号

4.9.1 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4.9.2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注释句子里某种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例如: a) 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 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4.10 破折号

4.10.1 破折号的形式为“——”。

4.10.2 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例如:

a)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b) 为了全国人民——当然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4.10.3 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例如: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4.10.4 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例如: 呜——火车开动了。

4.10.5 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例如: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4.11 省略号

4.11.1 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4.11.2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4.11.3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4.11.4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例如: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4.12 着重号

4.12.1 着重号的形式为“.”。

4.12.2 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明。例如: 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4.13 连接号

4.13.1 连接号的形式为“-”,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4.13.2 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a)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也称任-洛二氏溶液,用于医疗和哺乳动物生理学实验。

4.13.3 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例如:

a)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b) “北京-广州”直达快车

c) 梨园乡种植的巨峰葡萄今年已进入了丰产期,亩产1000公斤~1500公斤。

4.13.4 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例如: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13.5 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4.14 间隔号

4.14.1 间隔号的形式为“·”。

4.14.2 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列奥纳多·达·芬奇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4.14.3 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4.15 书名号

4.15.1 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4.15.2 书名、篇号、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志。例如:

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你读过鲁迅的《孔乙己》吗?

c)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d)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4.15.3 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例如: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4.16 专名号

4.16.1 专名号的形式为“__”

4.16.2 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标示。例如: 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4.16.3 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例如: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 标点符号的位置

5.1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2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3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5.4 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6 直行文稿与横行文稿使用标点符号不同

6.1 句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下偏右。 6.2 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6.3 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

6.4 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句号

句号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有强调意味的陈述句,就都用句号。有时独词句、无主句表示陈述语气时也用句号。

1.语气舒缓的祈使句用句号。如:请把门关上。 2.独词句、无主句表示陈述语气时用句号。如: 夜晚。下课了。

3.有的问句,虽然含有疑问词,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如: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二、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 1.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疑问语气,句末用问号。

2.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如: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3.一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如:请你稍微挪动一下凳子好吗?你来一下好不好?

4.有的问句,主谓倒置,应该把问号放在句末。如: 怎么啦,你?

三、引号(双引号、单引号)

1.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如: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表示强调。如: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3.表示讽刺和否定。如: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

4.表示特定称号。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5.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如: “如沐春风”,唔,让人开怀奋发的春风啊。 注意:

1.引文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内又有引文,就又要用双引号。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成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和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4.如果引文连着好几段,每一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5.如果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来,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四、感叹号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1.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如: 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2.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如:

“祥林嫂,你放着罢!”

3.语气很强烈的反问句也用叹号。如: 怎么会将得这么糟呢!

4.语气很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很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叹号。如: 长途!

飞机!

哎呀!你走错了。

5.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感情,也都用感叹号。 五、逗号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1.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2.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是需要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候,主语后面要用逗号。如: 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他,就是我们班主任刘老师。

你啊,真不争气。

3.句子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如: 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

4.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就用逗号。如: 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5.状语在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如: 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

6.用在倒装句成分之间。如:出来吧,你们! 7.用在并列词组之间。如:

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8.用在关联词之后。如:

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9.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分隔开。如: 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同位语)

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插入语)。 六、分号

1.表示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2.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如:

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转折关系)

这个句子如果改用逗号便不容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如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用分号。

例如:早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用在因果关系句中表示两层意思) 注意:

1.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如: 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2.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时候用逗号不用分号。如: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七、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如: (场长)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貉子、獾、水獭、野猫……种类实在不少。 注意:

1.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2.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要用顿号。如: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3.并列作谓语、作状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4.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用顿号。如: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八、冒号

1.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的是引用的话。

2.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如: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3.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如: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4.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如: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5.用在总括语之前,表示总结上文。如:

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地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他是春天没了丈夫;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这一点。 注意:

冒号的揭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如: 他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老妈已到北京去了。小红考上了高中。” 九、破折号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如: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象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递进。如: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如: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好看的啊! 4.表示语音的延长。如: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如: “恩,——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6.表示总结上文。如: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 7.用在副标题前。如: 火 刑

——纪念乔尔·布鲁诺 8.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如:

五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总的形势是很好的。

——国家经济实力继续得到显著增强。……

——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进一步趋于协调,宏观经济效益有了提高。…… 十、括号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里的注释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具体限制,一般不需要读出来。如: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注意:

括号里的注释应当紧挨着正文。

括号里只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这叫句内括号,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的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如例1;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这叫句外括号,注释语若有标点,可照样不动,如例2。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是二者的用法是不同的。当解释说明性的词语比较重要,是正文的一部分时,对文章有较大影响,必须读出时,就用破折号;否则,就用括号。 十一、省略号

1.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如: 二月里来,好风光,

家家户户种田忙……

2.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如:

孔已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脸色,很象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3.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如:

(场长)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貉子、獾、水獭、野猫……种类实在不少。 4.表示静默或思考。如:

何为:不行!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

欧阳平:……

5.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如: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6.表示语言的中断。如:

“我并没有阔哩,我必须买了这些,再去……”

“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什么都瞒不过我。” 7.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如:

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三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注意:

1.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2.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一共六个圆点。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或诗行,可以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十二、书名号

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的名称。如: 《中学生》 《语文报》 《涛声依旧》 注意:

1.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面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2.书名和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

十三、间隔号

又叫音界号,主要用在略写的月份和日期,书名和篇名,诗体名(词牌名)和题目;表示外国人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如: “一二·九” 《列子·汤问》 《沁园春·雪》

《 七律·长征》 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马克·吐温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标点符号的书写习惯

1、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这七种符号书写的时候,一般让每个符号占一个字的位置。但并不点在这个位置的中间,而是点在右边偏下的地方。

这些符号不能放在文章的开头,因为这七种符号是表示语言的种种停顿的,应该放在它紧跟一句话的末了一个字。如果末了一个字在上一行的末尾,那么,这些符号就得委屈一下,与这个字挤在一起而不能点在下一行的开头。 2、引号、括号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引号、括号的后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却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引号的前半边应该用在字的左边偏上,引号的后半边应用在字的右边偏上,括号的前后也应紧靠注释的文字。

引号和括号还经常要和其他一些标点符号用在一起,书写时引号或括号的上半边或下半边可以和其它符号合占一个字的位置。

3、省略号一般用六个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破折号占两个字的位置。这两种符号都标在中间,可以放在每行的末尾和每行的开头,但不要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

标点符号歌

(小学生用)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关于文章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胡其林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要求简洁明了、新颖别致、醒目夺人。一个好的文章标题往往能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近日在阅读时,我发现一些著作和报刊杂志上文章的标题大量使用标点符号,便生疑窦。究竟文章标题中能不能用标点?有没有一个使用的标准呢?

为此,我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及《编写教材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相关资料,结果都未找到科学的依据和标准。我又在教材、课本、作品、教辅等资料中去寻求规律,结果各种不同著作中的文章标题形式也不一样。既然标点符号在文章中有表形功能(语法功能),又有表意功能,那么它在标题中也应如此。因此我认为,文章标题中运用标点符号是可以的,但要根据写作表意的需要。

在教学中,我广泛查阅教材、读本、各种文学作品及著作文章的标题,甚至近些年高考中学生拟的作文题目,发现下列几种情形的文章标题中可以使用标点符号:

1、若标题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或现象,且之间表示承接、层进和并列关系时,中间可用间隔号(?)如:

《画蛋?练功》 《树木?森林?气候》 《篱笆?女人?狗 》

《合力?动力?凝聚力》 《 崇高?质朴?创造》——长影的艺术追求 2、由疑问句构成的标题或小标题后面可用问号。如: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觅渡,觅渡,渡何处?》 《“友谊”,还是侵略?》《海棠依旧?绿肥红瘦?》 《岂能以好恶辨亲疏?》 3、在文艺评论、文学鉴赏或读后感式的文章标题中,可在副标题中用标点来解释说明对象。如:

一篇八十八字的名作——《读孟尝君传》赏析

名文未必无讹——也谈《读孟尝君传》

4、在报刊杂志上,新闻标题中标点符号运用比较复杂,以下几种情况一般要用标点:

①、需要强调的专名、简称一般要加引号。如:“非典”、“一国两制”、“台独”、“禽流感”、“三个代表”、“三观教育”“SARS病毒”等等。 ②、在表示节日、纪念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及突发事件时,若标题用数字表示,则要求用引号。如:“11?9”事件、“11?21”空难、“七七事变”、“一二?九”诗歌朗诵会等。

③、若采用正副大小标题,正标题并列词语或短语间一般不用标点,用空格表示,副标题前可用破折号。如: A.生生不息 其命维新

——访学者任继愈

B.小政府 大市场

——海南省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

C.团结向前 繁荣文艺

——祝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开幕

5、标题中引用成语、术语、歇后语、诗句及名人名言时要用引号强调突出。如:

A.“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浅谈大语文观教学的前景

B.“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绝不可以被打垮”

——读《老人与海》有感 6、标题中有特定含义的词语要用引号表明。如: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今日“包身工”大揭秘》

《说“后生可畏”》 《“回声”的启示》 《“拿来”主义》 7、标题中可用逗号或破折号来表明层次或关系。如:

《走好,21世纪 》 《别了,司徒雷登》 《山歌,大山的灵魂 》

《大堰河,我的保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数学——撬起来的杠杆 》 《钱学森——中国人的骄傲》

《写作“三部曲”——多读、多积、多写》 8、标题中有书名或篇名时,需用标点。如: 《宽容》序言 《呐喊》自序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曹雪芹与《红楼梦》

9、标点符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高考话题作文拟题时,可以用标点作题目或辅以标点符号达到简洁、醒目、新颖的艺术效果。但在文章中要把标点符号的内涵阐释清楚,不能让人产生歧义和误解。如:

《!?…》——车祸发生之后 题目中的三种标点与文章的三组镜头“车祸发生刹那场景触目惊心”“人们袖手旁观发人深省”“呼唤公德意识任重道远”相呼应。题目可谓简洁、醒目,又能引发人们无限联想和沉思。

《沙尘暴……》 这个题目中的省略号既代表沙尘暴的形状 ,又深刻地提示了治沙的艰巨与任重道远。

总之,标点符号种类多,用法灵活。在文章标题中,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来准确运用这种无声的语言,不要为出奇而画蛇添足,从而使题目产生歧义。

常见标点差错举例

1. 非疑问句用问号。如: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句号。 2. 倒装句中间号前置。如:

“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未,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3. 分句之间用顿号。如: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联合词组。凡是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 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如: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组成联合词组。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第二层和第三层之前应改用逗号。

5. 连词前面用顿号。如: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 概数用顿号。如:

“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无须停顿;一加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不符合表述原意。

7. 集合词语用顿号。如: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等词语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 8. 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如: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 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如: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契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10. 冒号后面揭示范围不清。如: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如: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王、程作“三位女杰”的说明词语。

12.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如: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胃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13.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如: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的冲刺。”

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 14.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如:

“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上句李白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下句“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只是句中的宾语部分,句末点号则应放在引号外。一般来说,凡前面用了冒号,便是提示下面的引文是独立成句的。 15.直排引号用于横排。如: 16.不是书名用书名号

“《丽达公寓》即日发售……”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丽达公寓”是商品房的名称,是不能用书名号的。不能为了突出某一表述对象,便滥用书名号。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有较高的综合性和技巧性,综合性是指多种标点的连用,技巧性指标点在一定语言环境里的变通用法〈活用〉。高考考查标点符号的特点:一是实用性。命题材料都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考查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例如逗号、顿号、引号、分号、书名号、破折号、括号、句号、问号等。二是注意较高要求的技巧性。选取的材料内容由短而开始变长,内容的复杂性是技巧性的具体体现。例如1997年测试标点的第一个句子就很长。“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产、旅游等资源。”因并列词组长就采用了逗号,分项中的并列就用了顿号,这是正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om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