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27 23: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心理学作业1
(第1—4章)
一、填空题
1.早在2400年前,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等。
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7.通过对被试的日记、作文、试卷等活动成果来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产品分析法或作业分析法。
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0.注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11.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1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4.“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 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6.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17.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9.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 分钟。
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1.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 22.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引起的。
2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小。
24.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围物体,叫做暗适应。 25.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错觉。
二、选择题
1.下列学者中,较早地论述了身体先于精神,精神依附身体的是C 。 A、王充 B、范缜 C、荀况 D、孟子
2.心理学史上,采用“内省”法以探究人“心”之结构的是B 。 A、亚里士多德 B、冯特 C、洛克 D、杜威 3.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D 。
1
A、马斯洛 B、罗杰斯 C、詹姆斯 D、华生
4.以记忆、理解、想象、思考等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是A 。 A、认知观点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观点 D、行为的观点 5.用潜意识、死本能等观念解释人类行为内在动力的是B 。
A、认知观点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观点 D、行为的观点 6.认为心理学只能研究可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的是D 。 A、认知观点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观点 D、行为的观点 7.人们能明确感觉到、知觉到并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D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个性心理 D、心理过程 8.为着高考,坚持不懈地做各种练习的过程是C 。
A、心理状态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心理特征 9.根据预先制定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心理差异的方法是B 。 A、问卷法 B、测验法 C、访谈法 D、调查法 10.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B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选择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11.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不属于外部感觉的一项是C 。 A、视觉 B、听觉 C、机体觉 D、肤觉
12.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刺激引起的。下列不属于内部感觉的一项是A 。 A、味觉 B、机体觉 C、平衡觉 D、运动觉
13.在光的刺激下,我们会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感觉,反映出光波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三种属性。下列不能反映视觉特性与光波特性相匹配的是B 。 A、明度——光的强度 B、色调——光的强度 C、色调——色彩的差异度 D、饱和度——色彩的深浅度 14.听觉特性不能与声波的物理特性相匹配的一项是A 。 A、音高——声波的频率 B、响度——声波的强度 C、音色——声音的特色 D、音高——声波的强度 15.不是知觉活动基本规律的是B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适应性 D、知觉的理解性
16.“月明星稀”现象可以用B 来解释。
A、继时对比 B、同时对比 C、差别对比 D、联觉现象 17.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A 。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阈限 三、判断题
1.教师只要能很好地掌握教育经验总结法就可以独立进行心理学的有关课题研究。(×) 2.唯物主义者都能正确地解释心理现象。(×)
3.为了促进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我们要设法消除其抑制过程。(×) 4.条件反射只有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才能形成。(√) 5.巴甫洛夫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2
6.胎儿在母腹中形成脑器官时,就有了意识和心理。(×)
7.由于注意分配的可能性,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分心是正常的。(√) 8.就心理学本质而言,错觉和幻觉是一样的。(×) 9.心理既然是一种观念,就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10.在心理过程中,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
11.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学生的心理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这说明人的心理是先天的。(×)
12.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13.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而且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状况。(√)
14.人的心理在体现共同性的同时,总是表现出差异性。(√)
15.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有意后注意是最容易形成的注意。(×)
16.由于感觉产生需要高度分化和专门化的感觉分析器,所以各个感觉器官总是各自独立地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17.由于知觉总是要反映事物的整体,所以知觉不反映事物的个别成分及其属性。(×) 18.在引起痛觉的刺激持续作用下,人们对疼痛的适应性降低。(×) 19.感觉对比是发生在同一分析器中的感觉相互作用。(√)
20.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知觉的模糊性使得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 四、名词解释
1. 心理过程 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人的心理
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分为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2. 个性 是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
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3. 测验法 又叫心理测验,是预先制订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能力和心理特征等方
面的个别差异的一种方法。种类主要有智力测验、品格测验、能力倾向测验等。 4. 条件反射 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
暂时神经联系,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5. 操作性条件反射 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本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反射,其
特点是动物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或操作才能得到强化,所以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 6. 动力定型 简称动型,是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不仅可以建立单一的条件反射,还可
以把客观环境多种刺激物按先后次序或强弱的不同,组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系统,经多次反复后,就形成适应环境的复杂的反应系统。
7. 注意 是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意识的选择性活动具体地表现为心理活动对一定事
物的指向与集中。
8. 有意注意 也叫随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
的注意。
3
9. 有意后注意 叫后有意注意,是从有意注意转化而来,既具有目的性,又不需要太
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0. 注意的分配 就是人在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够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
有关对象上。
11. 注意的转移 就是根据需要,主动而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或者在同一活动中由一种操作过渡到另一种操作。
12. 分心 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在必需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与集中,或者完全离开
与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现象。 13. 感觉 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4. 知觉 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
关系的综合反映。
15. 感受性 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16. 差别感受性 就是刚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上差异的能力。
17. 知觉恒常性 在知觉我们熟知的对象时,尽管知觉条件发生变化,但我们获得的映
象却保持不变,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五、简答题
1.我们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答: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测验法;④问卷法;⑤访谈法;⑥产品分析法;
⑦个案法;⑧教育经验总结法;⑨跨文化研究法。 2.简述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主要差别? 答:主要差别在于:
(1)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是被动强化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主动操作才能得到强化;
(2)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道德反应是不随意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反应是能控制的,随意的行为。 3.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客观反映? 答:原因在于:
(1) 客观现实是一种心理的源泉;
(2)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3)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的、发展的。 4.注意具有哪些外部表现? 答:注意具有:
(1) 产生适应性运动;2.无关动作被抑制;3、呼吸动作的变化等外部表现 5.简述注意的主要功能。
答:注意的主要功能有: ①选择功能;②保持功能;③调节和监督功能等三种。 6.学校教育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
答:应从以下几方面的培养:1、扩大学生注意的范围;2、发展学生注意分配的能力;3、培养学生注意紧张性的品质;4、学生注意稳定性的训练。 7.简述少年期学生注意的基本特点。
4
答:1、注意发展的特点;2、注意的个别差异明显;3、直接兴趣在注意中起着巨大的作用;4、探究新奇事物的主动性增强;5、开始发展对抽象材料的稳定注意。 8.请试对知觉进行分类。
答:精确知觉,包括对物的知觉,对人的知觉;
(1) 模糊知觉,包括地物的模糊知觉,对人的模糊知觉2、;错觉;3、幻觉。 9.少年期学生的感知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感知发展的特点;
(1) 知觉过程中分析与综合能力的统一发展; (2) 应用观察成果的能力日益提高。 10.简述避免与控制学生分心的常用措施。 答:避免与控制学生分心的常用措施有:
① 超前控制; ② 信号控制; ③ 提高控制; ④ 表扬(批评)控制。 六、论述题
1.论述科学心理学对心理实质的基本看法。 答: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主张心理的东西是第一 性的,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是心理的东西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唯心主
义的心理观把心理看成是世界的本源。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心是万物和宇 宙的主宰,客观事物是由个人的感知,即心理的东西决定的。 二、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感张客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而心理是物 质派生的,是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的心理观虽然有各种说法,但都把心理 现象看成是物质活动的产物,是身体的机能,是在一定事物的作用下产生 的,从而正确地说明了心和物之间的关系。
2.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论述注意规律在教学应用中的意义。
答: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发挥无意注意积极
作用的组织者,应采取下列措施: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②精心组织教学内容;③采用启发式的教与学的方法。
二、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为了有效地组织地运用有意注意,在教学
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对学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教育;②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③培养学生抗干扰的习惯;④把学生看成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有意后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①要使有意后注意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
式;②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体验为履行社会职责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自觉进取的学习动机,并依靠这种动机调整自己的注意,使自己经常处于最佳的有意后注意状态;③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3.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怎样运用感知规律,才能增强教学效果?
5
正在阅读:
2016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9-27
交通规划模型试卷09-25
2020廉洁党风领导年终述职报告范文2篇09-07
学校消防安全项目组工作总结03-12
分析化学试题10-27
如何撰写说课稿01-05
公务员言语理解 - - 成语及词汇07-01
古诗词鉴赏常用术语11-17
新市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规划报告(2018-2023年)(目录)05-04
九年级化学下册课程纲要05-1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成性
- 心理学
- 考核
- 答案
- 2016
- 湖南工大机电控制技术试卷A及答案 - 图文
- 乐运小学2014年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总结
- 语文科组工作计划
- 美赛数模论文 - 图文
- 英语 - 九年级上资源与评价答案
- 第四节 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物料
- 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4详细答案
-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第一单元
- 招投标管理系统方案
- 老舍《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2011年1月延庆初三数学期末试卷
- 英语话题写作参考资料
- 实验2 傅里叶变换的MATLAB 实现
-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整理
- 慈溪市中心城区15平方公里详细规划 - 图文
- 2017年司法考试网络辅导火热报名中
- 塑料注射模结构与设计 - 图文
- 农商银行2017年首季资金信贷工作意见
-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环境会计的推行探讨
- 二部皮带更换施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