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初探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策略

更新时间:2024-02-29 01: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数学论 文

让学生“说”好数学

——初探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策略

【摘要】 数学教学中的“说话”:一种是指对具体的物或事作直观形象的描述;另一种就是说理,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况下,并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等思维活动,把所获得的知识用一定的数学语言口头表达出来。因此本文从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话可说;利用时机,让学生会说各种话这两大方面阐述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1、深入阅读让学生能说——从中感悟,2、结合情境让学生想说——直言无隐,3、实践操作让学生会说——言之有物,4、总结概括让学生会说——总而言之,5、加强反思让学生会说——言由心生,6、利用错误让学生质疑说——化弊为利

【关键词】 数学课堂 说话能力 策略

长期以来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的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所必须重视的,数学教学就无足轻重了。近年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被认识与接受,虽然教师心中已经承认数学语言表达也是重要的,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但一上课堂,为了赶教材,或者让学生都听明白,将学生的话拿来自己讲,教给学生的最多是这一类知识;或者也给了学生回答的机会,由于时间紧张或者学生知道怎么回事就难以表达,有时老师就代替学生来完成,从而影响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阻碍逻辑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向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同时学习兴趣也下降,这样的一堂课可以很顺利地结束,学生遇到的题硬套也会解答,但是假如出一些写解题思路的题,或者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将方法思路说给别人听,很多学生会束手无策,追其原因就是说话能力的薄弱。

小学数学目标里明确指出:“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基础在于语言。”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人的理性思维。”语言是人们联系外界事物与大脑思维的桥梁,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评估儿童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发展儿童智力的有效手段。重视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本人通过进行了这项有关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实践研究,从中探索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培养他们说话能力有效策略,优化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说话的欲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中的“说话”:一种是指对具体的物或事作直观形象的描述;另一种也就是说理,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况下,并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等思维活动,把所获得的知识用一定的数学语言口头表达出来。

借鉴前辈的宝贵经验并结合本人有限的研究成果,从学生的角度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说话能力”,归纳如下:

1

一、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话可说

小学生的思维局限于直观、形象,在数学化的交流过程中经常语意表达不清。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昵? 教师要创设一个个表达内在思维的条件,触发他们的说话灵感,激发他们的说话欲望,使课堂成为交流的舞台。

(一)深入阅读,让学生能说——从中感悟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和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要想真正地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以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必须重视数学阅读。对数学阅读投入时间和精力,也直接影响着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因此,在教学中,本人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数学阅读,让学生真正感悟数学语言的魅力。

例如:第一册第69页:“图中哪些可以用7+3=10来表示?”的教学时,我先请学生仔细看图,认真阅读,通过阅读,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请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相关数学问题?通过对图的数学化阅读,学生对图中的数学信息已经有了准确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就图中的“牵牛花”这个信息:有学生说:“花架上已经开了3朵牵牛花,又开了7朵,一共有几朵?”我表扬这位学生说得很好,同时继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同一种图意:“你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于是又有学生说:“上面有7朵牵牛花,下面有3朵牵牛花,一共有几朵?”……

通过对数学信息的深入阅读和思考,让学生对同一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准确性和灵活性。

除了阅读图片提供的数学信息之外,我还积极提倡学生多看课外书。很多教师认为,要学好语文应该多看课外书。很少有教师认为,学好数学也应该多看课外书。其实,对于数学学习来说,课外书同样重要,只可惜与数学相关的课外书,相对较少。所以我积极向学生家长推荐一些如《数学小常识》、《数学小灵通》、《数学报(注音版)》等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通过对这些相对专业的数学课外读物的阅读,能更好地净化学生数学语言的外在环境,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数学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更进一步强化运用数学语言的内在动机。

(二)结合情境,让学生想说——直言无隐

小学生生性活泼,喜欢表现自己,可又不善于表现自己。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若能适时引导,将能发掘出巨大的潜能。利用多种形式的情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教学中本人经常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境,例如富有童趣性,富有科学性等等,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在真实的环境中想说话、会说话。教师创设这样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 课堂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学生自然就有说的欲望。要让学生想说、敢说。首先教师要放下架子,以朋友的心态对待学生;其次教师要改变课堂新理念,留足让学生发言的时间,

2

此外教师提问时要尽量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你来讲一讲好吗?”“我们共同来探究好吗?”等协商、诱导的语气。使课堂氛围显得民主、和谐,让学生思想上变得轻松;愿意、勇敢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时,教师创设了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动物王国里的小兔要盖新房子了,小猪们很热心,纷纷赶来帮它盖房子,希望帮它的房子盖得又坚固又漂亮。此时出示卡通情景图,并启发:你们瞧他们做得多起劲呀!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比一比,你能知道什么?

看似老师和学生的聊天,却是给予学生说话能力的机会。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创设这样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们有了想说的欲望,也有了说的机会,表达起来就更有针对性。同时学生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平时,我在课堂上,也尽可能的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等多种互动形式。

(三)实践操作,让学生会说——言之有物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要求用词精确、简练,具有逻辑性强的特征。其实对学生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的过程,也正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因此在数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规范化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教学具操作过程等,指导学生仔细观演示过程,并让学生口述,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使知识内化。

例如:在教学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我先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摆小棒,左边摆10根,右边摆4根,然后提问:一共有几根?此时请学生边摆边说:算式是10+4=14。然后,再请学生先摆14根小棒,拿走了4根,并问:还剩几根?此时仍请学生边摆边说:算式是14-4=10。接着请全体学生按老师演示方法进行有序的分步操作,边操作边口述过程。最后让学生同桌互相操作,并把自己操作过程口述给同桌听。

学生在一次次操作活动中和老师启发提问中,进一步领悟、巩固知识,并在表述中得到数学语言条理性,逻辑性的训练。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在整个表达过程中的语言是否规范,用词是否精练,而且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对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从一年级起就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规范化,经过较长时间学习,才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思想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对学生数学语言精确、规范化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规范化的同时,作为教师本身更应注意语言的规范化。

二、利用时机,让学生会说各种话

数学的语言严密精炼,逻辑性强,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简洁性,学生难以理解和表述。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规范性表述能力的指导,使学生对数学语言善于推敲、辨析,还能准确、规范地进行表述。

3

(一)总结概括,让学生会说——总而言之

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是学生会说的发展。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语言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由直观形象化的口头语言,逐步过渡到抽象概括的书面语言,达到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鉴于小学生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比较薄弱,对一些数学概念、名词术语等理解不够深刻,往往会造成在表达或运用数学语言中有失严密。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步感知或刚接触数学知识后,除向学生特别强调术语中的重点字词外,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变式训练,使学生的思维经多次碰撞后,更为准确地把握知识的内涵,从而加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先出示 ① ( 5 十 6 ) ×2与 5×2 + 6×2 ; ② 7× ( 20 + 4 )与 7×20 +7×4 ,让学生发现规律,概括结论。我只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启发学生开展同桌讨论,这时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在此基础上,我提问:“谁能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出规律”,及时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这样一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认真观察,自己发现规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形成真正会说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概念表述时,决不能满足于学生说出大体意思,而应加强学生对概念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指导。

(二)加强反思,让学生会说——言由心生

反思,能让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再思考、再审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原有、现有知识的认识,也能更好地实现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数学学习过程的反思,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让学生学会反思,在对学习过程的追溯中,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不论是对学习结果还是对数学语言,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提升。所以说,低年级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

例如:在学习了《认识钟表》之后,课堂反思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反思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学生也很积极。有的学生说:“我学会了看整时。” 有的学生说:“我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有的说:“我会看时间了!”……

一句简单的“你有什么收获?”,虽然有些学生利用简洁的语言,却抓住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提升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如果能经常有目的进行相关的课堂反思,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利用错误,让学生质疑说——化弊为利

数学课堂需体现一个“真实”的特征——学生的想法能真实的表达、观点能真实的碰撞,通过师生间有效的争辩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乐听善思能辩”的能力。而且,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争辩,必然能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寻求不同见解,智慧的火花必会竞相迸射。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先出示长方体的透视图,问:如果请你擦掉其

4

中的一条棱,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吗?学生擦掉其中的一条棱,结果发现,同样能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师:如果再让你擦掉一些棱,想一想,至少要剩下哪几条棱,才能保证我们可以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学生展开想象,随后动手尝试。结果多数学生留下三条线段。师:在你的眼里,它还是长方体吗?和同桌说说你的理由。有的学生认为它不是,因为没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有的学生运用学过的长、宽、高知识,觉得只要画出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就能确定这个这个长方体的大小了。马上又有学生接上:它虽然不完整,但根据长、宽、高是完全可以想象出来的啊!师接:好一个数学想象,根据这三条棱,你们真的能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或是认知矛盾,老师没有急于解释、下定论,而是把认知冲突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的角度去修正错误。错误也是一种资源,这样的设计,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收效甚佳。学生在争辩中分析、反驳,在争辩中明理,在争辩中内化知识,从而形成学习智慧。这样的争辩是有效的,既给予了学生“说”的机会,整个课堂弥漫着思想自由的氛围。

总之,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说话“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作为现代人,我们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不仅要用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做贡献,还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说服别人。不过,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跨越时间和空间,所以以上所谈只是本人略微的看法,还需要继续探究,完善策略,使学生的“说话”能力得以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蔺新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甘肃教育》2011(9) 【3】张玉.《论小学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人民教育》2011(5)

【4】尹俊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新课程(小学版)杂志》.2010(6) 【5】王永春.《说话训练,演绎精彩课堂》.《小学数学教学》.2010(3) 【6】陈永明.《论“数学教学语言”》.数学教育学报,2010(7)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o1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