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2-03 05: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总论

1、工程经济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1.资金的时间价值原则 2.现金流量原则 3.有无对比原则 4.可比性原则

5.风险收益的权衡原则 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二)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系统分析和平衡分析的方法 (五)统计预测和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

1.资金的时间价值原则

工程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即今天的1元钱比未来的1元钱 更值钱。投资项目的目标是为了增加财富,财富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获得的,能不能将不同 时期获得的财富价值直接加总来表示方案的经济效果呢?显然不能。由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存在,未来时期获得的财富价值从现在看来没有那么高,需要打一个折扣,以反应其现在时刻的价值。如果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无法合理地评价项目的未来收益和成本。 2.现金流量原则

衡量投资收益用的是现金流量而不是会计利润。现金流量是项目发生的实际现金的净得,而利润是会计账面数字,按“权责发生制”核算,并非手头可用的现金。 3.有无对比原则

“有无对比法”将有这个项目和没有这个项目时的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对比;“前后对比” 将某一项目实现以前和实现以后所出现的各种效益费用情况进行对比。 4.可比性原则

进行比较的方案在时间上、金额上必须可比。因此,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必须有相同货币 单位,并在时间上匹配。 5.风险收益的权衡原则

投资任何项目都是存在风险的,因此必须考虑方案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同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是不同的,对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取决于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选择高风险的项目,必须有较高的收益。

第一章 资金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

当资金进入生产经营领域,物化成劳动及相应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和流通领域,进而产生出比投入的资金更大的货币量,这种增值是时间效应的产物,即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1使用时间2资金数量3投入和回收特点4周转速度。(正相关) 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资金在计息中所发生的实际利率,包括计息周期实际利率和年实际利率两种情况。 资金等值

特定利率下,不同时点发生的绝对数额不相等的资金但经济价值相等成为资金等值。 资金等值计算是指将一个或多个时点上发生的资金额换算成另一个时点的等值的资金额。

思考题:

1、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因素

投资收益率、通货膨胀率、投资风险补偿率。 2、什么是名义利率?什么是实际利率?二者关系

名义利率指按计息周期利率(r’)乘以一年中计息周期数(m)计算所得的年利率。一般用r表示。即:r=r’×m

实际利率是指资金在计息中所发生的实际利率,包括计息周期实际利率和年实际利率两种情况。

若某年初有资金P,名义利率为r,一年内计息m次,则计息周期利率为i=r/m。则一年末的本利和F,即:

mr??

F?P?1?? ?m?根据利息的定义可得该年的利息I为: mm???rr??? I?F?P?P?1???P?P??1???1??m??? ??m??由上面可知: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为: mI?r? ieff???1???1P?m?

若实际利率为i,名义利率为r,每年计息m次,共计息n年,则本利和为

rF?P(1?i)n?P(1?)mn

m

由公式(2.7)可知,当m=1时,即年计息周期为1次时,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当m>1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3、什么是资金等值?资金等值的意义?

特定利率下,不同时点发生的绝对数额不相等的资金但经济价值相等成为资金等值。 资金等值计算是指将一个或多个时点上发生的资金额换算成另一个时点的等值的资金额。

意义:

工程经济分析中,由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存在,不能对项目寿命期内不同时点发生的资金直接进行比较。通过资金等值计算,将不同时点发生的现金流量换算成同一时点上的价值才能进行分析比较。

第四节——案例分析(P24)

某工程项目寿命期为10年,建设期3年,从第一年初开始投入资金60万元,建设期各年末均等额投入资金60万元。第四年开始试生产,生产能力达60%,第五年达产,年营业收入100万元。试画出现金流量图,并计算在年利率为10%的现值、第三年末的等值和等额年金。

第三章 工程经济分析基本要素

概念:

投资

投资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投资是指人们的一种有目的的经济行为,即以一定的资源投入某项计划,以获得所期望的报酬。狭义的投资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为实现某种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预先垫付的资金。

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费用扣除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成本费用。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资金用于特定投资方案时,所放弃的方案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付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经济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时间过程,过去支付的费用只是影响当前状态的一个因素,从决策的角度看,当前状况是决策的出发点,所要考虑的是当前需要实际支付的费用和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以及所能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过去发生的费用。 由于沉没成本在过去发生,并不因为采纳或拒绝某个项目的决策而改变,因此对项目是否采纳的决策不应造成影响。例如,已使用多年的设备,其沉没成本是指设备的账面净值与其现时市场价值之差,它与是否选择新设备更新的决策无关。沉没成本不计入工程经济评价的现金流中。

思考题:

1、 建设项目总投资的如何构成的

建设项目总投资是建设投资、建设期借款利息和流动资金之和

2、 流动资金通常以哪几种形态出现

流动资金指在项目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备品备件,支付工资和其他费用以及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和其他存货占用中所需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款、预付款及存货。 流动负债主要指应付款和预收款。

P43——例3-2

第四章 工程项目财务评价

概念

财务评价

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前提下,从项目的角度出发,预测估计项目的财务效益与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分析考察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据以评价和判定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为项目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以及银行审贷提供依据。

项目财务评价分为融资前评价和融资后评价。融资前评价只分析盈利能力,不考虑具体债务融资条件,只从项目投资总获利能力的角度,考察项目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融资前评价计算的相关指标可作为初步投资决策与融资方案研究的依据和基础。融资后评价考察项目在拟定融资条件下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以此判断项目方案在融资条件下的可行性。融资后评价可用于融资方案的比选,帮助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

财务净现值

净现值是指按设定的折现率(一般采用基准收益率ic)计算的项目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

思考题

1、财务净现值指标的优缺点 财务净现值(FNPV)

NPV是评价项目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 (1) 优点

① 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② 以货币额表示项目的盈利水平,经济意义明确 ③ 评价标准容易确定,判断直观 (2) 不足

① 必须首先确定一个合适的基准收益率

② 用于多方案比较时,不考虑各方案投资额的大小,因而不直接反映资金的利用效率 ③在评价互斥方案时,若方案寿命期不相同,需构造一个相同的研究期才能进行方案间的必选。

2、项目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3、 项目偿债能力的指标

4、财务内部收益率有哪些优缺点

财务内部收益率的优点是:

首先,它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直观的反映项目投资的最大盈利能力,或最大的利息偿还能力。其次,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不像计算财务净现值需要事先设定一个折现率,因此,计算得出的数据更客观。

但FIRR指标在使用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只有现金流入或流出项目,不存在明确经济意义上的FIRR。(2)当方案的净现值流量的正负号改变不只一次时,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就会出现多个折现率的情况,此时,内部收益率无法定义。

单独使用FIRR进行方案的投资决策,容易使那些投资额大、FIRR低,但收益总额很大、对国民经济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方案落选。因此,通常情况下,我们都结合FIRR指标跟PNPV指标同时对方案进行比较。

P61——例4-3——财务净年值

第五章 工程项目资金筹措与资金成本

概念

权益融资

权益融资指以所有者的身份投入非负债性资金的方式所进行的融资。权益融资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项目的资本金。权益融资在我国项目资金筹措中具有强制性,投资者必须按照我国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规定的比例认缴项目资本金,不允许“无本项目”存在。

其特点有:(1)权益融资的资金是一种永久性资金,没有到期日也无需归还;(2)权益融资的资金没有固定的按期还本付息的压力,项目法人的融资风险较小;(3)权益融资是负债融资的基础。

负债融资

是指通过负债方式筹集各种债务资金的融资形式。负债融资是工程项目资金筹措的重要形式,国家规定项目法人在利用负债资金建设项目时,在经营期内必须按时还本付息。

其特点有:(1)负债融资在使用上有时间限制,到期必须按时偿还;(2)无论项目经营好坏,都必须支付债务利息,从而形成项目法人的财务负担;(3)负债融资的资金成本通常比权益融资低,而且负债融资不会分散项目法人的控制权。

资金成本

是指项目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

资金筹集费是指资金筹集过程中支付的一次性费用,如承诺费、手续费、担保费、代理费等。资金占用费是指使用资金过程中发生的经常性费用,如银行借款利息、股息、债券利息等。资金成本高低是判断项目融资方案是否合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金成本一般以相对数表示,以便于比较分析。项目使用资金所负担的费用同筹集资金净额的比率,称为资金成本率,一般将其通称为资金成本。其定义式为: 资金占用费用资金成本率??100% 筹集资金总额-筹集资金费用

思考题

融资风险有哪些表现形式

资金供应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现金性融资风险、收支性融资风险

(一)资金供应风险

资金供应风险,也称为出资能力风险,是指融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预定的项目投资人及贷款人出资能力出现问题,导致资金无法落实、建设工期拖长、工程造价升高、原定投资效益目标难以实现的风险。主要风险有: 第一,原定筹资额全部或部分落空;

第二,原定发行股票、债券的计划不能实现;

第三,既有项目法人融资项目由于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无力按照原定计划出资; 第四,其他资金不能按照建设进度足额及时到达。

项目所在国家的经济、法律、政治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项目吸引力的变化,从而带来投资人出资的风险。 (二)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因为市场利率变动而给项目融资带来一定损失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市场利率的非预期性波动而给项目资金成本所带来的影响。利率水平随着金融市场情况而变动,如果融资方案中采用浮动利率计息,则应分析贷款利率变动的可能性及对项目造成的风险和损失。 (三)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项目因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或预期收益难以实现的可能性。对于任何一个项目来说,只要在融资活动中运用到外币资金,都有可能因汇率变动而使融资成本提高或生产收益下降,形成外汇风险。汇率风险包括人民币对各种外币币值的变动风险和各种外币之间比价变动的风险。 (四)现金性融资风险

现金性融资风险是指在特定时点上,现金流出量超出现金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现金性融资风险是由于资金短缺、债务的期限结构与现金流入的时间结构不相配而引起的,表现为预算与实际不符出现的支付危机或者资本结构安排不当。 (五)收支性融资风险

收支性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收支性融资风险意味着企业经营失败,将面临破产或清算。

P91——例5-1——资本成本

第六章 工程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概念

互斥方案

又可以称为排他性方案、对立型方案、替代型方案等。它是指互相关联、互相排斥的方案,即一组方案中的各个方案彼此可以是相互代替,采纳方案中的某一方案,就会自动排斥这组方案中的其他方案。因此,互斥方案具有排他性。

思考题

1、 互斥方案比较时,对寿命周期不同的方案处理方法有哪些

(一)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是以各备选方案的服务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方案进行比选的共同的期限,并假定各个方案在这个共同的计算期内重复进行,对各方案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进行重复计算,直到与共同的计算期相等。求出计算期内各个方案的净现值(或费用现值),净现值较大(或费用现值较小)的为最优方案。

最小公倍数法基于重复更新假设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较长时间内,方案可以连续的以同种方案进行重复更新,直到多方案最小公倍数寿命期;

第二,替代更新方案与原方案相比较,现金流完全相同,延长寿命后的方案现金流量以原方案寿命周期重复变化。 (二)研究期法 所谓研究期法,是针对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直接选取一个适当的分析期作为各个方案共同的计算期,通过比较各个方案在该计算期内的净现值来对方案进行比选,以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在使用研究期法时,分析期的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有三类:

1、以寿命最短方案的寿命为各个方案共同的服务年限,令寿命期较长方案在共同服务年限末保留一定的残值;

2、以寿命期最长方案的寿命为各个方案共同的服务年限,令寿命较短方案在寿命终止时,以同种固定资产或其他新型固定资产进行更替,直至达到共同服务年限为止,期末可能存在一定的残值;

3、统一规定方案的计划服务年限,计划服务年限不一定同于各个方案的寿命。在达到计划服务年限前,有的方案或许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更替;服务期满时,有的方案可能存在残值。 (三)年值法

在对寿命期不相同的方案进行比选时,年值法是最简单的方法,当参加比选的方案数目众多时,尤其是这样。该方法是通过分别计算各工程方案净现金流量的等额年值,并进行比较,以等额年值大于零且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净年值的计算公式为: NAV=FNPV(A/P,i,n) (6.3)

需要注意的是,当互斥方案的寿命期相同时,净现值法和年值法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但对于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年值高的方案不一定净现值也高,所以不能直接对方案寿命期的净现值进行比较,只能用方案寿命期的年值进行比较。

2、 互斥方案比较的增量分析法指标有哪些 1、差额净现值法

具体方法是先将各参选方案按投资额从小到大排列,并增设一个基础方案。当基础方案可靠时,把基础方案和投资额最小的方案进行比较,计算投资增额净现值,若投资增额净现值大于零,选择投资大的方案作为下一步比较的基础方案;若投资增额净现值小于零,则选择投资小的方案作为下一步比较的基础方案,以此类推,直到比完所有方案,最后保留的方案既为最优方案。

即:△FNPV(A-B)=FNPV(A)-FNPV(B) 若△FNPV(A-B) ≥0,表明增量投资可以接受,投资大的方案经济效果好;相反,若△FNPV(A-B) <0,增量投资不可以接受,表明投资小的方案效果好。 2、差额内部收益率法 所谓差额内部收益率法,简单的说就是两方案增量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值。它的一般表达式为:

?T n?FNPV?[(CI?CO)2t?(CI?CO)1t]?(1??IRR)?0

0

其中,(CI-CO)2t为投资大的方案的第t年净现金流量;(CI-CO)1t为投资小的方案的第t年净现金流量;(CI-CO)2t-(CI-CO)1t为第t年两方案净现金流量之差;IRR为差额内部收益率。

差额内部收益率法的判别标准为:△IRR>Io(基准折现率),说明投资增量是合理的,则投资大的方案为优;相反△IRR

P102_例6-3——差额内部收益率法

例 6-3 有两个互斥方案A、B,其寿命期相同,有关数据见表6-2,假定投资是年初投入,设基准收益率i=15%,试用差额内部收益率法比较和选择最优可行方案。

?

P104_例6-4——最小公倍数法比较不同寿命期方案

P106_例6-6——年值法比较不同寿命期方案

P109_例6-9——相互依存型方案的比选

第七章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经济寿命

设备经济寿命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平均年度使用成本达到最低的年限,即经济寿命是设备的最低成本寿命。目前我国对设备的更新正在推行以经济寿命为主要依据的新的设备更新制度。

融资租赁

又称财务租赁,这是一种在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方式。租赁总额通常足够补偿全部设备成本,租赁双方承担确认的租期和付费的义务,不得任意终止和取消租约。租约期满后,租赁设备的所有权无偿或低于其余值转让给承租人,租赁期中的设备维修、保养和保险等费用均由承租人负责。融资租赁是一种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解决企业大型贵重的设备和长期资产的需要。

融资租赁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简单融资租赁、杠杆融资租赁、委托融资租赁、项目融资租赁。

其他融资租赁的方式还包括返还式租赁,又称售后租回融资租赁;融资转租赁,又称转融资租赁等。

设备经济寿命有何意义?如何确定

经济寿命由设备年资金恢复费用和运营成本费用决定。设备使用年限越长,分摊到每年的年资金恢复费用越低,但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维修费、燃料动力费的提升,设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下降,使得单位产品的年运营成本费用上升。年资金恢复费用的降低会被年运营成本费用的增加所抵消,因此存在一个与设备年平均成本费用最低值对应的年份(T*),如图7-2。T*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观点确定的设备更新的最佳年限。设备按经济寿命进行更新,可以确保使用设备的年平均成本费用最低。

经济寿命期的确定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称为静态计算;另一种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称为动态计算。 (一) 经济寿命期的静态计算

(1)假定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延长,设备劣化过程是均匀的,即年平均成本呈线性增长,

设备投产后最终残值为常数。设备经济寿命静态计算公式为

Ct?C0?Wt?C0?(T?1)?

其中,Ct为设备使用到第t年的运营成本;C0为设备初始运行成本;T为设备使用年限;λ为设备每年劣化值增长量。 设备的年度费用的计算公式为 11TACt?(K0?Kl)?Ct TTt?1

11?(K0?Kl)?(T?1)??C0

T2

其中,K0为设备的原始价值;Kl为设备的残值,是常数。

ACt是使用年限T的函数,为了求得ACt最小值T*,其表达式可以通过对上式求导,即

d(ACt)21??2(K0?Kl)

dT?T

?令

d(ACt)?0dT则有

2(K0?Kl) T*??

设备在寿命期时的年度费用为

ACt?1?(K0?Kl)?(T*?1)?C0T*2(二) 经济寿命期的动态计算

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则设备的年度费用计算公式如下: n ACt?K0(A/P,i,T)?Kl(A/F,i,T)?[Ct(1?i)?t](A/P,i,T)t?1

?计算设备的经济寿命

解:

根据题意得,K0=60000,Kl =0,λ=5000,则:

2(K0?Kl) 2(60000?0)T*? ? = =4.9(年) 5000

经济寿命时该设备的年度费用为:

1?1 5000AC?(K?K)? t 0 l ( T * ? 1 ) ? C 0 = ? (4 ? 1 ) ? 20000 (60000?0)? ?.9T*24.92

=41994.9(元)

参考例7-1计算

第八章 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盈亏平衡点

(Break Even Point,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 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敏感度系数

敏感度系数是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变化的百分率与不确定因素变化的百分率之比。敏感度系数越高,表明项目效益对该不确定性因素敏感程度越高,这说明应该重视该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效益的影响。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又称量本利分析、临界分析,是指根据项目正常生产年份的产品产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产品价格和销售税金等数据,确定项目的盈亏平衡点BEP,即盈利为零时的临界值。也就是说,在盈亏平衡点上,营业收入等于总成本费用和税收之和,正好盈亏平衡。

主要包括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两种。

盈亏平衡分析的局限性

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可以粗略的衡量项目的风险,了解产量、成本和营业收入之间的关系。但

是盈亏平衡分析也有其局限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盈亏平衡分析特别是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上的,如果假设条件与实际出入很大,那么分析结果很难准确。

第二,盈亏平衡分析仅仅是讨论价格、成本、产量等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工程盈利水平的影响,却不能从分析中判断项目实际盈利能力的大小。

第三,盈亏平衡分析虽然能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但难以定量测度风险的大小。 第四,盈亏平衡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和项目计算期的现金流量的变化,因此,其计算结果和结论是比较粗略的。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计算步骤

(一)确定具体的要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经济评价指标 进行敏感性分析时,经济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来确定。一般选择能够反映项目的经济效益的综合性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但要注意,不确定性分析是建立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的,所以敏感性分析的经济评价指标的选取不能超出确定性分析时所使用的经济评价指标的范围。

(二)确定具体的不确定性因素,并设定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动范围 不确定性因素是指那些在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对项目效益有一定影响的基本因素。敏感性分析中,只需选择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大、比较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即可。在进行不确定性因素选择时,需要依据下列两条原则:第一,预计在可能的变动范围内,该因素的变动将会极大的影响项目投资效益;第二,对在确定性分析中所采用的该因素的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准确性把握不大。一般来说,不确定性因素主要选择投资额、产品价格、产品产销量、经营成本等。

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幅度一般选择5%、10%、20%,其中选10%的居多。 (三)计算各个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 确定不确定性因素的敏感程度通常有两种方式:绝对测定法和相对测定法。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我们通常是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一般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 (四)确定敏感性因素

各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效益指标的一定变化,但其影响程度却各不相同。有些因素小幅度的变化,就能引起经济评价指标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而另一类因素即使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对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影响也不是很大。我们把前一类因素称为敏感性因素,后一类因素称为非敏感性因素。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哪些不确定因素是敏感性因素,哪些是非敏感性因素。

(五)提出敏感性分析的结论和建议

结合确定性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的结果,粗略预测项目可能的风险,对项目作进一步评价,并为下一步风险分析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寻找相应的控制风险的对策。如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比选,一般应选择敏感程度小,承受风险能力强,可靠性大的项目或方案。

P133_例8-1——盈亏平衡分析

P143_例8-5——概率分析

第九章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

公共项目

是指提供公用物品的项目,项目产出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类项目一般来说没有直接财务收入,但具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效益,如防治治沙、国防建设、水利、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以及国家的立法、执法和行政所必需的各类建设项目,如公检法司、工商、税务、海关和城镇化建设等。

公共项目评价

公共项目评价是根据项目预期的目标,在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对拟实施项目的经济效益的可行性与社会效益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做出综合性评价,为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评价工作包括基于微观经济效益的财务评价、基于宏观经济效益的国民经济评价和非经济效益的社会评价等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评价体系。

公共项目的特点

(一)工程项目的产出为非私有产品

公共物品的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公共物品可以集体消费,而且是免费消费。

比如广播、公共电视等。准公共物品是介于私有品与公共品之间的一些物品。例如,收费公路可以集体使用,但却将不付费者排除在外。政府投资项目的产出或服务一般都是准公共品或公共品。

(二)工程项目有较大的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项目投资对其他生产者的有利或不利影响。政府投资项目由于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项目外部效应较大。例如,某投资主体兴建了一座水电站,他可以通过发电获取收益,而下游居民也能从电站大坝的修建中获得减少洪水灾害的收益。这种收益尽管可能很大,但是下游居民却是免费获得的。

(三)工程项目的目标与竞争性项目的目标不同

竞争性项目的投资主体一般为企业,因此提高项目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是竞争性投资的主要目标。而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主体一般为政府,政府的基本目标有两个:效率与公平。效率目标是指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公平目标是促进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普遍改善人民的福利水平。政府投资项目往往同时具有以上两个目标。

(四)工程项目的成本与收益构成复杂

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因此项目的经济效益,除了项目直接收到的内部效益外,还涉及项目对外部社会环境发生的间接影响。而且有些很重要的外部影响难以用货币来衡量,从而削弱了项目支出与回报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项目管理者(政府机构)对所办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效果关心不够,同时也缺乏对项目事前、事后的有力监督。

公共项目评价的内容 (一)公共项目立项评价

公共项目的立项评价即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主要包括公共项目宏观必要性和微观必要性分析。其中,公共项目实施的宏观必要性主要是项目实施是否与国家的规划、政策相符,其对国家与社会的经济作用和意义;项目实施的微观必要性主要是通过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来进行的,即预测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有无市场需求作保证,这是公共项目决策的基本前提。具体可以从公共项目的立项背景、立项理由、立项目标和立项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证评价。 (二)公共项目运行过程评价

公共项目的运行过程评价是指对项目运行过程中的运行程序、运行状况、运行机制、运行效果以及预期目标与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等的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项目建设与生产条件评价

项目的建设条件主要是指水文地质、地形、气象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城镇地区规划。 项目生产条件是指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是否有保证,交通运输、通讯设施是否方便,基础配套设施(如文化、医疗、娱乐)是否齐全等。

通过评价项目的建设生产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厂址、地点。 2、项目技术与工程工艺评价

首先,分析项目建设基本方案是否合理、配套,是否协调一致,是否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的节约。

其次,分析项目所用工艺、技术、设备是否先进、经济合理、适用实用。具体表现为是否属于明文规定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工艺、技术、生产能力;是否有利于科技进步、能源节约、效率提高;是否有利于产品的质量升级换代。 (三)公共项目经济评价

公共项目的经济评价是指对于项目各种经济特性的分析和评价,可以分为反映微观经济效益的财务评价和宏观经济效益的国民经济评价。

公共项目实施的财务分析,即从公共项目本身出发,分析公共项目的投入支持、投入方式以及公共项目的产出能力。公共项目的产出能力表现为能提供多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项目投资经济效益主要不是体现在它的盈利上,而是体现在其社会效果上,即对国家、地区、部门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如区域经济平衡、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方面。所以国民经济评价是公共项目评价的关键,是经济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资源消耗与社会需要的满足之间的关系;从量的规定性来看,就是用一定的资源消耗获取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价值和其他有用效果。只要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是有效的、经济的,公共投资项目就值得投资建设。 (四)公共项目社会评价

公共项目的社会评价主要从公共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社会的影响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评价公共项目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如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水污染的控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等方面。社会影响评价主要是评价公共项目对社会治安、科技进步、文化整合、合法性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由于公共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对于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布局、资源的配置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公共项目评价已成为公共项目评价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合理评价公共项目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公共项目的经济效益,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

(五)公共项目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评价 一般来说,对各种项目的评价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之上的,都是按照假定的项目数据进行评价的。事实上这种项目的假定并不是完全准确的,一个项目所处的技术、经济、社会等环境都是不确定的,所以在公共项目的评价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同时还应进一步分析和评价由此造成的项目风险。 影响公共项目建设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来源包括:政府对项目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项目市场环境和价格的变动、项目工艺技术方案的变动、项目工期与预算资金的变化、项目经济寿命的变动、项目所用外汇的波动、国内外各种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及其他诸如自然、战争、突发事件等。

公共项目存在的风险主要有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管理风险等。 (六)公共项目的后评价

公共项目后评价是指在公共项目立项或注入资金后的确定时间,由项目相关主体的某一方或委托第三方执行,对项目立项、决策、设计、实施直到实现运营或完成项目的已发生活动全过程及其成果、影响和绩效的考察和总结,从而判断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的一种评价程序。

公共项目的后评价旨在找出项目实践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有效的反馈有关信息,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为提高项目的实际效果和制定有关的项目计划服务,为以后相关项目的决策提供鉴赏。因此,公共项目后评价是全面提高项目决策和项目管理水平的必要和有效手段。

公共项目评价的基本原则

公共项目评价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国家政策导向的原则。 (2)符合基本经济规律。 (3)科学性与适用性相结合。 (4)定量分析与适用性相结合。

(5)通用指标与专用指标相结合。 (6)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7)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章 价值工程及其应用

价值功程

就是以最低的总费用,可靠的实现所研究对象的必要功能,着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 少花钱、办好事,才是价值工程的目的所在。

从定义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价值工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2)价值工程进行分析功能的同时,必须要考虑成本。(3)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

A、B、C分类法

又称重点选择法或者不均匀分布定律法。它是应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来选择对象,根据“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思想,对复杂事物的分析提供一种抓主要矛盾的、简明有效的定量方法。

如何理解价值工程的定义

? 价值功程就是以最低的总费用,可靠的实现所研究对象的必要功能,着重于功能分析的

有组织的活动。

? 这个定义表明价值工程不是片面的追求高功能或者低成本,而是把功能和成本、技术和

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保证产品具有用户所需的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价值。少花钱、办好事,才是价值工程的目的所在。

? 从定义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价值工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

品进行功能分析。(2)价值工程进行分析功能的同时,必须要考虑成本。(3)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

F?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有五种方法:

?V?C?(1) 保持成本不变,通过改进设计提高产品功能。表达式为

(2) 保持功能不变,通过改进设计降低产品成本。表达式为 F??V? C? (3) 既提高产品功能,又降低成本,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产品价值。表达 式为

F??V?

C?

(4) 通过改进设计,增加一些功能。尽管成本略有上升,但功能提高的幅度大于成本增

加的幅度,从而使产品价值上升。表达式

F?? ?V?C?

(5)通过改进设计,削减一些功能,使产品成本大幅降低,也可提高产品的价值。这样的

F???V?C?商品适用于需求弹性较大的消费者群体,他们对功能稍微降低并不看重,反而价格降低对他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表达式

功能评价的步骤

1、确定对象的功能评价值F。 2、计算对象功能的目前成本C。 3、计算和分析对象的功能价值V。 4、计算成本改进期望值ΔC。

5、根据对象价值的高低及成本改进期望值的大小,确定改进的重点对象及优先次序。

第十一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因项目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开头,要综合描述研究报告中各个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性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包括项目背景资料、可行性研究结论、存在问题及建议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几个部分。 (二)项目背景和基本设想

主要考察项目的设想是否符合有关国家总的经济情况的基本结构以及工业发展情况。详细叙述项目,对项目投资者及他们对项目感兴趣的理由都要加以审定。 (三)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选择 这一部分是可行性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市场分析主要包括市场现状调查、产品需求预测、价格预测、竞争力分析和市场风险分析等;建设规模也称设计生产能力,是指项目设定的正常生产运营年份可能达到的生产规模。 (四)原材料和供应品

叙述并确定生产所需的不同的投入物,分析并叙述各种投入物的来源和供应情况以及估算最终生产成本的方法,为进行财务基础数据估算打好基础。 (五)建设条件和厂址选择 描述确定项目建厂地区、厂址的分析方法和选择方法,并就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六)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技术、设备和工程方案构成项目的主体,体现项目的技术和工艺水平,也是决定项目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基础。 (七)组织和管理费用

设计管理和控制整体运行所需组织和管理的发展与设计,以及相关费用支出。 (八)人力资源

根据拟建项目的特点,设计组织机构设置、人力资源分配以及员工培训计划等。 (九)实施计划和预算

论述项目实施计划和预算的目标,叙述主要的实施工作的特点和主要的限制因素,并介绍编制实施计划的技术。

(十)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

在上述投资估算和有关财务基础数据的基础上编制一系列带有汇总性质的表格,并根据这些表格计算相应的指标,进行项目的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以及各层面的不确定分析。 (十一)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主要内容有:对推荐的拟建方按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给出结论性意见;对可行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对应该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等。

财务评价

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市场价值体系下,分析预测项目的财务效益与费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考察拟建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据以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国民经济评价

是按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采用影子价格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考察投资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和项目对社会的贡献,评价投资项目的合理性。

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和作用

可行性研究是一种包括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的系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其目的是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的所有方面(包括工程技术、经济、财务、生产、环境、法律等)进行全面的、综合调查研究,对备选方案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可能性、建设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等进行比较评价,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拟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2)可作为资金筹措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3)与有关部门谈判和签订协议或合同的依据;(4)作为向当地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建设施工的依据;(5)开展全面设计和建设工作的依据;(6)为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劳动定员和职工培训等工作提供依据;(7)项目后评价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的阶段

可行性研究一般包括四个阶段: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价与决策。

(一)投资机会研究阶段

投资机会研究也被称为投资鉴定,即寻求最佳投资机会的活动。

其任务是提出建设项目投资方向的建议,即在一个确定的地区和部门内,根据自然资源、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和国际贸易情况,通过调查、预测和分析研究,选择建设项目,寻求最佳的投资机会。

投资机会研究可以分为一般机会研究和具体机会研究。在发展中国家,一般机会研究通常由政府部门或专门机构进行,作为中央政府制定国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的依据。具体机会研究是具体研究某一项目得以实施的可能性,将项目设想转变为投资建议。机会研究是比较粗略的,投资费用和生产(或营业)成本一般根据同类项目加以推断,误差一般要求约为±30%,研究费用一般占总投资额的0.2%-1.0%,时间一般为1-3个月。 (二)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初步可行性研究,也称预可行性研究,是正式的详细可行性研究前的预备性研究阶段。 主要是在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初步进行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详细可行性研究。 这一阶段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弄清项目的概貌,包括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原材料供应、厂址、工艺技术、组织机构设置和建设进度;二是对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的辅助研究;三是初步估算投资额、成本和收入,计算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四是对众多的方案进行初步选择。 初步可行性研究得出的投资额误差一般要求约为±20%,研究费用一般约占总投资额的0.25%-1.5%,时间一般为4-6个月。 (三)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

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又称最终可行性研究阶段,通常简称为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前期研究的关键环节,是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它为项目决策提供技术、经济、商业方面的评价依据,为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成果是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个报告必须对拟建项目给出明确的可行或不可行结论。投资误差额一般要求约为±10%,研究费用一般占总投资额的1.0%-3.0%(小型项目)或2.0%-1.0%(大型项目),时间一般为8-10个月或更长。 (四)项目评价和决策阶段

项目评价和决策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和审查,分析它的内容是否全面,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正确,判断可行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项目做出最终决策。

第十二章 工程项目后评价

工程项目后评价 又称事后评价。指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并运行一段时间(一般为两年)后,对项目立项、准备、决策、实施直至投产运行全过程的工程活动进行总结评价,对工程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作为判别项目投资目标实现程度的一种方法。

过程评价法

过程评价法是指将项目从动议、立项、开工、建设至投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实际进程、存在的问题与计划中所确定的进程、目标加以比较,然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对项目进行后评价的一种方法。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评价的区别

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决定了它与项目前评价有较大的差别。 (一)评价主体不同

工程项目前评价是由工程主体(工程者、贷款决策机构、项目审批机构等)组织实施的;而工程项目后评价则是以工程运行的监督管理机构、单设的后评价机构或决策的上一级机构为主,主张主管部门会同计划、财政、审计、设计、质量等有关部门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保证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全面性,另一方面也可确保后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评价的侧重点不同

工程项目前评价主要以定量指标为主,侧重于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其作用是直接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而后评价则要结合行政和法律、经济和社会、建设和生产、决策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它是以现有事实为依据,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对项目实施结果进行鉴定,并间接作用于未来项目的投资决策,为其提供反馈信息。 (三)评价的内容不同

工程项目前评价主要是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及技术方案和建设条件等进行

评价,对未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而后评价除了对上述内容进行再评价外,还要对项目决策的准确程度和实施效率进行评价,对项目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四)评价的依据不同

工程项目前评价主要依据历史资料和经营数据,以及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政策、规定、方法、参数等文件为依据;而项目的后评价则主要是在已经建成投产后一段时间内,对项目全过程(包括项目的工程实施期)的总体情况进行的评价。

评价,对未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而后评价除了对上述内容进行再评价外,还要对项目决策的准确程度和实施效率进行评价,对项目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四)评价的依据不同

工程项目前评价主要依据历史资料和经营数据,以及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政策、规定、方法、参数等文件为依据;而项目的后评价则主要是在已经建成投产后一段时间内,对项目全过程(包括项目的工程实施期)的总体情况进行的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mt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