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叛降研究(1860年5月——1866年2月)1

更新时间:2023-07-25 11: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y1102791

分类{——学枝代日——《女——

学位论文多弦夕

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叛降研究

(1860年5月——1866年2月)

吴加权

指导教师姓名

申请学位级别

论文提交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围堑圆丝蕉:基盖主墼筮:堑蛆盘芏!望基堑刿:225Q塑塑±学科专业名称:论文答辩日期:学位授予日期:生旦垂婆垡塞j卫生L盘生

答辩委员会主席

论文评阅人:

2007年5月

吴加权;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叛降研究

中文摘要

本文以事发地为分类标准,详细地叙述了太平天国衰亡阶段太平军主力部队中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叛降事件,试图勾勒出这一阶段太平军将士叛降的总体概貌。在具体叛降事件的叙述中,笔者以李昭寿诱发的系列叛降事件以及童容海、古隆贤、蔡元隆、陈炳文等人的叛降为重点,这些叛降事件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具有典型性。在此基础上,笔者着力探讨了太平军将士普遍叛降的原因,透过种种表象,认识到天国后期,无论是宫廷贵族,还是在外征战的军事将领,都存在着腐败加剧,进取心衰退的倾向,这是叛降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到了叛降问题的元凶,为我们评判背叛者提供了历史依据。一味地唾骂背叛者的负义变节不是历史研究的本意,天国领导集团不断封建化,直至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最终带来了众叛亲离的恶果,对后人具有重大的警示作用,这是天国叛降问题给我们提供的教训。此外,叛降是天国后期的一个带有焦点特征的问题,它折射出天国军政的方方面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有利于深化人们对天国史的认识。

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以义理阐发为辅,力求全面地占有资料,尤其是与该论题密切相关的原始史料,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罗尔纲、王庆成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 太平天国》,南京大学历史系太平天国史研究室编《江浙豫皖太平天国史料选编》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档案史料之间的差异互相参证,或者通过档案史料与私家笔记互证等基本的考证方法,对史料内容的真假进行甄别,以尽量保证所引史料真实可信。当然,受能力所囿,笔者也吸收了郦纯等太平天国史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深入发掘,结合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初步整理出了天国衰亡阶段叛降的总体过程,并触及到了一些学界尚未展开研究的问题,例如,天国的第一个叛徒是谁,太平军叛降的方式有哪些,六合、天长、江浦的系列叛降事件,湖州太平军撤往江西途中的叛降经过等。在弄清叛降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笔者探析了其诱因,透过敌人的诱降伎俩,天国军事上的颓势,太平军内部的矛盾等种种表象,笔者找到了隐藏在原因背后的原因,明确地提出了腐败是太平军将士叛降的根源。关键词:太平天国叛降过程叛降原因腐败

2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hisarticle,based

describedtndetail

surrenderedoraonthedifferentplacesinwhicheventshappened,haslotofincidentsthatsomesoldiersandgeneralsofthemajorarmyrebelledduringthedying—outstageoftheTaipingHeavenlyKingdom.ThewriterhaspaidmajorattentiontotheseriesofsurrenderingandrebellionhappenedinUuhe,Tlanchang,JiangfuandfocusedonsomekeypersonsatthattimesuchasTongronghai,Gulongxian,CaiyuanlongandChenbingwen,whichhaddifferentreasonsforsurrenderingandrebellionandwasquitetypical.Besides,thewriterhasspeciallyanalyzedthereasonsofsurrenderingandrebellionandf.oundthatarmy’scorruptionisthekeyfactorduringthestageofdying-outIntheTaipingHeavenlyKingdom,whichenables

historicallyandbrings

andusustotreatthesesoldiersandgeneralsobjectivelyandsomeimportantandmeaningfulwarnings,enlightenmentsinthearticleJsnodoubthelpfulforuslessons.ThesubjectresearchedtodeepentheresearchandknowledgeabouttheTaipingHeavenlyKingdom.

Thearticleisbasedon

adminicular.the

originalempiricalattainstudy,theoryexplanationisonlyasnecessarythoseauthortriestodatummuchashecan,especiallyhistoricaldatumrelatingtothesubject,suchas<QinggovernmentputdownTaipingHevenlyKingdomprofiles>codifiedbyChinesefirsthistoryfilescenter,<DatumAssemble

ErgangLuoandonChinaModernHistory TaipingHenvenlyKingdom>codifiedbyHistoryQingchengWang,<PartDatumaboutTaipingHenvenlyKingdomInJiangsu,Zhejiang、HenanandAnhuiProvince>codifiedbyTaipingHenvenly

attestedKingdomHistoryLaboratoryofNanJingUnivercity.Then,thewriterhasthatmostdatumadducedinthearticlearetrueaccordingtodifferencebetweenpiledatumandpersonaldiary.Ofcourse,limitedbyhisability,thewriterhasabsorbedsomeresearchresultfromTaipingHenvenlyKingdomhistorianincludingUChun.AfterhehascombedcarefuIlythesedatumandabsorbedtheresearchfruityieldedbytheformerscholars.theauthortriestodisplaythewholeprocessofsurrenderingandrebellion.Atthesametime,hehascoveredsomenewtopics,suchas

吴加权: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叛降研究3

thefirstratter,methorsofdefection,aseriesofrebellionhappenedinUuhe、TianchangandJiangpu.processofsurrenderingandrebellion

Province,andsoonthewayfromHuzhoutoJiangxion.Acordingtothesebasichistoryfacts,thewriterhasdiscussed

onethosereasonscausedtosurrenderingandrebellion.Allofthesereasons,hethinks

Ismostimportant,thatiscorruption.

keywords:theTaipingHeavenlyKingdom;thewholeprocessofsurrenderingandrebellion;thereasonofsurrenderingandrebellion;corruption

4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一、问题的缘起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的发生对此后的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外学界从多个角度对太平天国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国现在,太平天国史学已经成了一门国际性的科学。o然而,跟天国史其他专题充分而深入的研究相比,学界对太平天国时期叛降问题的系统研究,则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而有针对性地对天国后期及太平军余部中这一问题的专门探究,更是从未有人做过尝试性的工作。其实,叛降是天国后期的一个突出问题,学界对此也有充分的认识,有学者就指出,“太平军被严重腐蚀,烧杀劫掠、虐待百姓、逃亡叛降的事件已经常发生”。@翻开相关史料,我们会触目惊心地发现,在天国后期,军政人员叛降的次数之多,人数之巨,危害之大,都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其他任何一次农民起义。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天国后期的叛降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笔者不揣谫陋,拟整理出天国后期和太平军余部中有关叛降的基本事实,力图勾勒出太平军将士叛降的概貌,同时有所侧重地理清一些叛降事件发生的背景、叛降的过程及其影响,以便分辨叛降的方式,探析叛降的原因,总结其特点,认识其危害,界定其责任。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那么,我们将会清晰地看到天国大厦倒塌的一个侧面,亦提供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一个视角。

二、研究现状由于重大的叛降事件在天国后期多次发生,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所以它成了有关天国史研究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为数较多的相关天国史的专著中,比如郭廷以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简又文撰《太平天国全史》、郦纯著《太平天园军事史概述》、罗尔纲著《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和《太平天国史》、钟文典著《太平天国人物》、董蔡时著《太平天国在苏州》、崔。在研究太平天国史时,由于研究者的指导思想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形形色色,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l、封建文人和外国侵略者的记载,往往极尽污蔑之能事.不仅将太平天国说得一钱不值,而且视之为洪水猛兽。2、资产阶级学者高举客观主义的大旗,对清朝和太平天国存打五1。大扳,貌似公正。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能够向人们准确地说明太乎天国农民起义的件质.其爆发、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等实质件的问题。3、20世纪90年代之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从总体上看是,F实J旬公允的,但在某蝗问题上也不乏溢美之词,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拔高的倾向。90年代之后,史学界对太平天国史研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矫正了~些不符合史实的观点。然而,近年来.有个91.1tP历史专业的学者,对太平天国丈加指责,将上帝教斥之为邪教,将太平军视若杀人魔王.这种观点,受到了太平天国史学家严正的驳斥。

o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 导言 第一节》,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上册,第l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o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第四版),第98页。中华书局1994年版.

吴加权: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叛降研究5

之清、陈蕴茜主编‘太平天国战争全史》等,都阐述了不少具体的叛降事件,评判了一些叛徒。其中,尤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和《太平天国战争全史》三书为多,对一些具体叛降事件的研究也较为详细。《太平天国史》一书中辟有“叛徒表”,“奸宄表”,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叛徒、好宄的生平及其叛降事件。该书还专列一卷,为叛徒作传,概述了数位重要叛徒的生平,鞭挞了他们背叛天国的可耻行径。在三十多篇相关论文中,学者们各有侧重地对一些叛徒和叛降事件进行了研究。对叛徒的研究集中在李昭寿和苗沛霖两个人物身上,研究前者的相关论文达到了七篇,研究后者的也有五篇。此外,专门研究其他天国叛徒,诸如韦俊、陈炳文、李文炳、程学启、郜永宽、蓝成春等人的论文各有一篇,另有两篇文章还涉及到了太平军中的外籍叛徒。在相关叛降事件的研究中,有学者撰文详细地叙述了常熟、苏州等地太平军守军叛变始末,也有学者研究了天国的反招抚、反叛降的斗争。这些论著中的研究成果,使我们能够详细地了解一个个具体的叛降事件,看清一些叛徒,从而为我们对叛降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已有两篇论文对天国时期的叛降问题作了系统性研究。一篇是周田槐、何敏合写的《论太平天国的叛降问题》(《求索》1990年第3期),该文论述了叛降问题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巨大危害,总结了叛降的几种类型,探讨了叛降的根源。另一篇是李铁军撰写的《关于太平军将士大量叛降问题》(《史学月刊》1991年第3期),该文首先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太平天国运动期问每年发生的大规模叛降的次数,参叛人数以及因叛降而失陷的城池数,使人一眼即可看出太平军将士大规模叛降的情况,接着阐发了叛降的严重危害,最后着重而深入地探析了太平军将士大规模叛降的原因。这两篇文章侧重于义理上的阐发,有利于读者从宏观上把握太平天国时期叛降的总体情况,对天国史的研究也有所裨益,对笔者探析天国后期和太平军余部中的叛降问题更有重要的启发作用。笔者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实证研究作为基本方法,通过考察一个个具体的叛降事件,来探析天国后期叛降频繁发生的主因。

三、对三个问题的说明笔者首先要交代的一个问题是本文的时间跨度。叛降现象,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有史料可供稽考的第一起叛降事件,要算是1851年2月27日(天历辛开元年元月二十六日)之前的一个晚上,曾显芳

6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暗通敌人来袭击太平军驻扎在鸡母潭的营垒,曾显芳当是天国的第一个叛徒。①此后,叛降事件时有发生,周锡能、李昭寿、程学启、骆国忠等人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天国叛徒。但太平军中叛降现象频繁发生,叛降由一个个别的,局部的问题,变成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严重威胁到天国存在的重大问题,则始于安庆保卫战之后。至天京陷落前后,太平军中掀起了叛降的高潮。太平军余部转战大江南北,叛降问题依然突出。本文中,笔者的考察对象仅限于频发阶段的叛降事件,所以本文的断限很明确:上限为安庆保卫战中第一起叛降事件发生的时间,1860年6月21日;下限为太平军余部中最后一起叛降事件发生的时问,1866年2月9日。参照崔之清、陈蕴茜二教授主编《太平天国战争全史》一书中时段的划分,这个时段当属于太平天国衰亡阶段。圆只不过因为安庆保卫战开始后,没有立即发生叛降事件,所以起点稍后(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起点为1859年9月安庆保卫战开始的时间),而太平军余部是因叛降而覆没的,导致两者的终点恰巧一致。鉴于这种认识,笔者将本文的标题拟定为《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叛降研究》。。

其次,关于叛降事件的地区安排。本文是以事发地所属省份为单位来组织和安排相关叛降事件的,笔者尽可能地将有关叛降事件安排在其所发生的省份来叙述。然而,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数起叛降事件虽发生于不同的省份,但事件之间却有内在的联系,还有些叛降事件则发生于行军途中的省界之间,为了保持历史事件的完整性,同时也为了行文方便,笔者在组织这些事件时没有完全遵照属地原则,而是作了一些人为的调整。另外,文中的江苏省依清朝建制,天国则将这一地区分为几个省,@过于细碎和烦琐,不利于行文的安排。

最后,关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天国衰亡阶段叛降问题非常严重,叛降次数太多,地域范围又较广,而本文只是对这一问题的初步研究,无力囊括所有的叛降事件。鉴于这种认识,笔者只对太平军主力部队中的叛降事件进行考察,而有意地回避了翼王石达开旗下的太平军以及使用天国旗号的捻军中的叛降问题。当然,在扶王陈得才西北远征军中,太平军和捻军交织在一起,我们难以将其截然分开,不过,这支军队中的叛降以太平军为主。天国后期,民间的叛降事件亦时有发生,本文也没有涉及。

。‘天兄圣旨',罗尔纲、王庆成主编:‘太平天国》伍】,第315~31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o崔之清、陈蕴茜主编:‘太平天国战争全史'第四卷,封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华强著:‘太平天国地理志',有关天京,江南省,天浦省,苏福省和江苏省的叙述,敬见各相关章节.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吴加权;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叛降研究7

第一章安徽省太平军的叛降

安徽省位于天京上游,曾是天国最为重要的根据地。曾国藩在基本稳住了长江上游之后,决定在长江下游与太平军决战,他的战略方案是先拔安庆,再下天京。所以,他集中了所能调动的一切力量,排除了所有干扰,始终将战略重心落脚于安庆一城。安庆是藩卫天京最为重要的屏障,天国方面也不敢掉以轻心,英王陈玉成多次组织大规模的援军,联合城中英勇的守军,竭尽全力地与湘军拼搏。这一切,使得安庆保卫战成了天国后期最为激烈的一个战役,人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视之为决定天国前途的方向标。安庆保卫战中太平军将士异常艰苦,而这个战役偏偏又失败了,导致太平军的军心逐渐地涣散了,再加上清方乘机施行诱降的伎俩,在安徽根据地,太平军中的叛降现象开始频繁起来。

第一节皖北的叛降事件

一、安庆保卫战中的叛降事件。1860年6月5日,清福建水师提督杨载福、布正使衔广东惠潮嘉道彭玉麟督促太平军叛徒,清都司韦志俊突然袭击安庆东面的要塞枞阳镇。起初守军尚能顽强抵抗,使清军无隙可击,但后来敌军挖水道一条并引水灌之,使得湘军能够水陆夹攻,枞阳太平军陷入了绝境。6月20、21日,守将连天福万宗胜献城乞降,韦志俊入城受之。然而,清军并没有饶过万宗胜,不久就杀死了他。。

1861年5月30日,英王陈玉成部先锋程学启从安徽集贤关逃出,降于湘军同知曾贞干。@程学启本是太平军中的悍将,安庆守将叶芸来非常器重他。学启守卫安庆北门,清军无法攻破,于是设计招降。他们先遣人游说,但程有所顾忌,继而又逼迫他的乳母装扮乞丐入其营,程不得已而降。程学启投降后,湘军主帅还对他怀有戒心,曾国藩致函其弟国荃,要求杀死他,经谋划学启投诚的孙云锦以其全家。郦纯著:《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下编第一册,第195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崔之清、陈蕴茜主编:‘太平天国战争全史》第四卷,第2123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郭廷以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第779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发行。

8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相保,才得以苟活。o时湘军掘两层长濠困安庆,内层攻城,外层拒援。曾国荃令程学启带降众扎濠外,充当抗拒援军的排头兵,濠内置炮监视。濠上搭临时桥梁,每天从濠内送薪米,送者返回则撤桥。程学启死战数月,为湘军克安庆立了大功,始得信任。国1862年春,曾国藩将程学启的开字营划归福建延建郡遗缺道李鸿章麾下,与李新招募的淮勇组成了淮军,随即开赴上海。此后,程学启成了苏南太平军的死敌。

1861年春,英王陈玉成第二次西征无功而返,由武昌下救安庆,曾在集贤关外的赤冈岭筑垒四座,在安庆城北菱湖北岸筑垒十三座。救援遇挫后,他于5月19日亲赴桐城约援再战,留靖东主将刘硷琳、傅天安李仕福等统精兵四千余人分守赤冈岭四垒,菱湖十三垒也留军防守,以待援军。曾国荃见陈玉成离营后,即分兵围攻该两地太平军。鲍超、成大吉统兵万余人,专攻赤冈岭四垒。杨载福也督同总兵王明山等四营舢板以及参将周万倬陆队登岸会攻。守垒太平军英勇回击,仅5月20日一战,就击毙鲍超部百余人,伤者达七八百人之多,令曾国藩忧心不已,“为之惨然久之,未知天意竞何如耳!”。@杨载福军也有伤亡。鲍超等凭借优势兵力,昼夜轮流出队,继续强攻,而陈玉成因5月24日在挂车河被荆州将军多隆阿击败,无力援救,太平军犹能死守孤垒。鲍超等人在强攻未能奏效的情况下,使出了诱降的骗术。6月8日,鲍超派兵围困四垒,命吴亮才入垒呼降。三百余名太平军首先应声而降。随后,垂天义朱孔堂、傅天安李仕福、届天豫贾仁富带领的第二、三、四垒太平军感到“势已涣散,万无生理”,亦放弃抵抗,向清军乞降。鲍超派兵入垒,将两千八百多名太平军将士擒获,随即悉数屠戮。刘玲琳坚守第一垒,但因其他三垒的投降而被迫突围出走。清军追击,玲琳寡不敌众,兵败后被擒,遭支解而壮烈牺牲。o

陈玉成在菱湖北岸筑垒之后,安庆守将叶芸来亦在南岸筑垒五座,既可与安庆北门互为犄角,又能达到和菱湖北岸的十三垒声气相通的目的。曾国荃督率湘军万余人挖掘长濠围困菱湖北岸的太平军营垒,至此,菱湖南北岸以及安庆城中太平军。陈澹然:《桐城孙海岑先生拟请附祀省庆曾忠襄祠节略》,转引自鲁尧贤:‘程学启降清考).‘安徽史学》1999年03期。

o罗尔纲著:‘太平天国史》第四册,第2672页,中华书局1991年版.

o‘曾国藩伞集 日记》第卜六册,第610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

o‘曾国藩等奏报赤冈岭援股悉数歼除并请奖恤出力各员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抖》第一二十三册,第24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下文简称。一档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简称t档案史料)。

吴加权: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叛降研究9

又被湘军围得水泄不通。6月22日之后,常有小股的太平军从安庆城或菱湖南北岸营垒中叛逃,十余人、数十人或百余人不等,陆续到曾国荃营中乞降,“曾国荃察其从逆久而凶悍者斩之,被胁克励则安插之”。据赵烈文记载,小股太平军投降被杀者达八千余人。。7月,曾国荃、杨载福水陆各军和菱湖南北岸太平军激战,北岸太平军无路可逃,齐声呐喊,愿意缴械投降。湘军一跃而上,生擒五千四百八十二人,除释放短发者三百余人外,其余统统杀害。圆

二、安庆保卫战后的叛降事件。1861年9月5日,安庆陷入湘军之手。陈玉成部主力军心涣散,撤退到皖北重镇庐州。清军则力图扩大战果,向安庆下游及皖北、皖南推进,为进攻天京肃清后方基地。

安庆陷落前,无为州守将马玉堂的妻子在城中,城破,为曾国荃所获,拘而未杀。国荃以马妻相要挟,密约内应,马应允。时无为是太平军南北联络的枢纽,天国调派顶王、朱王率军驻守。10月22日,顶、朱二王发觉了马玉堂的阴谋之后,将他锁拿,拟坚守州城。不料马的部下在城中哄闹,人声鼎沸。这时,湘军突至,乘机数路夹攻,守军不敌,于23日从北门撤出,无为州城轻易落入敌手。@马玉堂叛变后,专门蛊惑太平军将领投降,成了曾国荃手下的一名线人。

定远城位于庐州之北,对防守庐城具有重要的屏蔽作用。捻军征北主将张乐行退出定远之前,玲天福高意诚入城接防。有混入太平军中之吴殿元、吴永壁,通款于署理钦差大臣、漕运总督袁甲三,密图内应。袁甲三派其子编修袁保恒、建宁镇总兵张得胜等进攻定远城。守军在敌人内应外合夹攻下被打败,于12月25日撤往庐州,庐州成了一座孤城。o

1862年2月,多隆阿进犯庐州。太平军在城东三十里开外的大兴集筑卡四处,距大兴集二十多里的长宁河、中庙一带也筑有四垒,为巢县、巢湖通达庐州的水陆运粮要路。3月2日夜,敌总兵雷正绾攻破大兴集四卡。3月3日晨,又冲击长宁河、中庙四垒,守将铸天侯浦祥甫、寿天福武正、军政司陈上春不敢抗拒,率将士一千余人跪地乞降。雷正绾挑留精壮三百余人分插各营,余则遣散。@

店埠即今天的肥东,是庐州太平军与和州、含山太平军联系的枢纽。太平军在。赵烈文著:‘能静居日记》,罗尔纲、王庆成主编:《太平天国》H小第107页。

。《官文等奏报安庆围师扫平菱湖两岸敌垒现逼城环攻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三册,第318页。。《曾国藩奏撤水陆各军克复铜陵无为并攻夺沿江各要隘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三册。第533页.。郦纯著:《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下编第一册,第230页。o《官文等奏报官军进剿庐郡连获大胜踏毁敌垒敌卡详情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134页。

10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此经营数年,修筑石城,掘土、引水为濠。该城易守难攻,所以袁甲三说“较之寻常城池更难力攻”。然而,该处练总许宗芳是庐州望族,首鼠两端,既担任天国官职,又有降清之志。他与袁甲三暗通款曲,并接受其指令,派遣心腹赵思明、黄道吉、李法等到店埠石城蛊惑人心,守城太平军数百人因此逃离。守将惶恐不安,能天安杨某、品天福李某、办天豫杨某也发誓投诚,约期叛降。3月26日,陈玉成派将领卜姓带领数百人赴店埠助守。许宗芳与杨某等人恐阴谋泄露,密约总兵张得胜进攻石城,杨某等将假装失败,撤往庐州,为他日在庐城内应作准备。27日,张得胜率兵练两千人,乘夜进攻石城。杨某等打开城门,迅速逃窜。首领h姓正在拦阻,忽被一拥而入的敌军砍倒。店埠要隘轻易易手。固

4月25日,惯于钻营并具有野心的奏王苗沛霖在安徽颖上复叛于钦差大臣胜保。5月15日,陈玉成及其亲信导王陈士荣等二十多人中苗好谋,刚入寿州城即被沛霖侄景开诱执。时苗沛霖军驻扎江口行营,寿州城中敌军不多。景开心虚,亲立城头,向被阻隔于城外的陈玉成亲军呼喊,以大军将至相恫吓,以缴械剃发投诚尚可免罪为诱饵,极力诱导太平军投降。英王亲军三四千人,见玉成本人被擒,失魂落魄,不思营救,不作抵抗,反而乞恩免死。其中两千余人为茁沛霖选留,并被责令“杀贼自效”。张乐行、马融和调动了几万人马营救英王,@但未获成功。

此外,这个阶段叛降事件还有数起。4月21日,天险要隘西梁山守军向曾国荃投降不成,随即撤退,几被湘军杀尽。@5月17日,太平军和李昭寿军在水口东南二十里小田庄附近激战,李竖起投诚免死大旗,有三千多人弃械投降。@前守定远之玲天福高意诚,店埠军帅童杰等人,也曾与清方约定,清军攻城时倒戈。陈玉成部将涵天义罗姓、嵇天义曾姓、材天安黄姓、叨天福萧姓于无意中吐露真言,“处幽谷终死非命,迁乔木孰与先容”,袁甲三乘机派人约降。@

在皖北发生的叛降事件,可以划分为安庆保卫战中和安庆保卫战后两个阶段。在安庆保卫战中,叛降的次数相对少些,而且太平军多是在军事上陷入绝境的情况下被骗降,投降的结果也很悲惨,不是被杀,就是被置于最危险的境地。然而,跟九江保卫战中太平军战士宁死不屈相比,显然这时一些太平军老战士的意志已今非o‘袁甲三奏报官军克复店埠现添派大员前往会督妥办折》,一档馆编:‘档案史科》第二十四册,第171页。o‘胜保赛报.世计生擒伪英1=陈玉成并拟槛送京师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303页。

。<曾国藩等奏报官军克复巢县含山和州并攻夺沿江要隘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254页。o‘袁甲三奏报北岸肃清现饬规取九袱洲备情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卜四册,第334页。o‘袁甲三奏报定远善后办妥亟图联络楚师规复庐鄢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三册.第673页。

吴加权: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叛降研究

昔比,很多人过不了生死关。小股太平军私自投敌的情况时有发生,更为严重的是,在军事上陷入困境的时候,一些将领不是竭尽全力地组织突围,而是缴械投降,企图侥幸保全生命,结果,使敌人的诱降骗局得逞,而自己则被轻而易举地消灭。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忘记,一直坚守在安庆城中的太平军以及刘硷琳部,其绝大多数还是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这种宁死不屈与晚节不保的反差,说明了这一时期太平军老兄弟的意志己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安庆失守后,为数众多的太平军将士对天国的信心动摇了,许多人产生了投降的念头。为了消灭太平军的有生力量,增强自身的实力,彻底摧毁天国政权,清朝方面抓住了太平军人心浮动的机会,加大了政治诱降的力度,对太平军将士的叛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时候,太平军中的叛降现象,也就较为频繁地发生了,甚至陈玉成的亲随部队,也有不少人变成了敌军。

第二节皖南的叛降事件

一、佐将张遇春的叛降。1862年1月初,浙江提督鲍超进抵皖南门户青阳城下,修筑长濠,图谋合围夺城。守城太平军顽强抵抗,有效地阻扼了鲍超的兵锋。一天,奉王古隆贤部佐将张遇春突率万余人前往鲍营乞降,鲍超因大敌当前,有所顾虑,借机要求张遇春暂驻旌德之三溪,立功以表诚意。4月14日,鲍超攻克青阳城。20日,鲍超与古隆贤大战于太平县甘棠镇,重挫太平军,太平城中守军也被迫撤到黄华岭。21日,太平军离开黄华岭,打算折入三溪,会合张遇春军前往泾县。张整队而来,突然大肆屠杀,该军措手不及,急走密菁丛莽中。张入山捕杀,三千人丧命,八百多人被俘。时鲍超尚驻甘棠镇,闻知张遇春所为,又探听到泾县太平军将由湾滩至风村。25日,鲍超令张遇春军与其部合股,拟至风村袭击太平军,太平军退回湾滩。26日,鲍超命张遇春到湾潍附近择险设伏,自督八营连环进击。出垒太平军遭伏兵袭击,进退两难,被迫撤回泾县城中,湾滩营垒尽遭毁坏。清军尾追至泾县城下,并于当天攻破该城。o与此同时,芜湖太平军守将陈星斗、沈国万、陈太和、黄品来等接受同知曾贞干秘密派来的黄润昌的招抚,与其约定届期内应。o。‘曾国藩奏报鲍超一军克复石埭太平泾县三城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259页。

o<曾国藩等奏报水陆各军连克太平芜湖及沿江各要隘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344~345页。

12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保王童容海欲壑难填而投敌。太平军攻占杭州后,保王童容海因功大赏薄而对忠王李秀成大为不满,遂起降志。他乘杭州统帅听王陈炳文率军助攻上海之际,以奉命攻打江西为名,私自率部撤离杭城,临走前还纵火焚烧民房。童出城后,并未前往江西,而是在余杭韩陵埠一带驻扎,纵部劫掠,国不久,便来到皖南。时鲍超领兵进攻宁国府,辅王杨辅清组织防守,以童容海所部六万人守城东之夏家渡、孙家渡。1862年7月11日,辅王在大东门与鲍超决战败北,被敌军追赶至离城六十里的洪林桥。城中太平军见杨辅清一败不返,仓皇失措,有人议降,有人论战,有人提出闭城严守,纷纭未定。已而敌军从洪林桥返回,大呼直入东门,除跪降者及老弱妇女外,一律格杀,立将府城收复。太平军被杀者接近两万,被擒将领三百余人,失去大小炮位六十五尊。o

童容海的投降意愿十分强烈,他手握重兵,骁勇善战,却未与鲍超打过一仗,反而派人向他投递降书,声称自己与其他太平军将领不和,愿意袭取宁国府城,捆缚杨辅清前来投诚。鲍超不久前刚接受了黄遇春的投降,获得了战场上无法取得的结果,尝到了甜头。他对童容海的主动投诚,欣然接受,并与其约定了相关日期。然而,招抚童容海一事还未具体落实,鲍超已攻占了宁国府城,童容海失去了一次倒戈的机会。但是,他贼心不死,立即率队奔赴广德,于7月16日攻占县城,杀害李侍贤派来的守将阀天义马桂攻,将其部众一万余人收归自己名下。童以此行为,表白了自己背叛天国,效忠清朝的无耻之心。他以广德是侍王分地,浙江太平军必将进攻为借口,请求鲍超早日接受其投降。曾国藩因本年2月上海截获的太平军文书中说童容海擅杀将领十余人,断定他在太平军中已受到猜疑,认定其投诚是真心的;再加上招抚童容海,可以使太平军失去一大支队伍,皖南即可肃清,对清军战局有利,于是他同意接受童投降。但曾国藩又认为童所部人数太多,后患无穷,要求鲍超仅留二千人,其余全部遣散。o

童容海本姓洪,降清后恢复原姓,改称洪容海。鲍超因他统下实际人数达七万多,请求曾国藩允许他多留降卒,立为启化营,督其进攻太平军。曾国藩认为童容海所部过多有两方面的弊端,一是不易驯服,二是饷项供应难于承受,所以仅同意。侠名:‘寇难琐记》,南京大学历史系太平天国史研究室:‘江浙豫皖太平天国史料选编》,第19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沈梓著;《避寇门记》,罗尔纲,王庆成主编:‘太平天国》【八l,第111页。。‘曾困藩奏报官军攻剿叠捷克复宁国府城情形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阴册,第457页。

。‘曾国藩奏报伪保E童容海乞降片》,‘曾国藩奏报筹办广德州受降事宜并赏洪容海等虚衔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461页,第523页。

吴加权: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叛降研究

鲍超多留~千人,共编五营。他还设计了利用太平军头目遣散降众的轻便方法。曾国藩要求负责遣散工作的总兵宋国永从降众中挑选精明干练的头目若干人,由他们各带一支少则四百人,多则一千人的队伍返回原籍。若这些头目能够顺利地完成遣返任务,则他们回营时就允许录用。童容海从太平军手中夺回广德城,令清廷朝野欢心至极。曾国藩不再顾及他在太平军中荣膺王衔,身居高位,甚至还替他开脱参加太平军的罪行,并请求清廷赏以虚衔,“至洪容海数年被掳,一旦自新,乃能计取坚城,袭杀守贼,力图脱苦,非假以虚名,恐不足以驭下”,童部下多人亦有封赏。曾国藩希望通过此举,达到“使悔罪投诚者知朝廷有幸邀之宽典,无顾惜之功名,则东西逋寇或皆闻风知劝,瓦解冰销,于军事不无裨益”的目的。@清廷完全同意曾国藩的意见,“洪容海身陷贼中数载,既能自拔来归,复率众效力,计取坚城,袭杀守贼,足见其从前被贼所胁并非甘心从逆。此次奋勉立功,不无微劳足录,洪容海著赏给游击衔,以示奖励”。@

清廷对曾国藩接受童容海投诚比较满意,但对曾仅同意收编童部两千人深感不安,“惟该降众六万仅留二千人,恐余党不能尽散,若复聚而为匪,又成巨股,不可不防”。所以,它要求曾国藩尽量多收编降众,以防意外变故,“如童容海真心归顺,不防(妨)酌量多留,将降众分隶各营,藉资钤束,童容海或令随攻金陵,或令助攻湖州,均著酌度办理”。@该谕旨迟到半月,曾国藩未能依此办理。结果,清廷担心的事果真发生了。童容海率众投诚是不得人心的,曾国藩将大量太平军将士遣返回籍的做法更刺激了他们的不满,导致叛降反复的事件又像韦俊投降时那样再一次发生了。原来童容海投降后,即率所部去攻打建平县城,稍受挫折又决定撤退。其部将张得胜、陶子高带领二万余人投入辅王杨辅清军中。破忾主将茎天义朱大椒、征讨主将蒙天义黄三元等率领二万余人在广德州向童容海发起进攻。童容海不敌,被迫带领亲军万余人逃出广德州城,投奔驻扎在宁国府的鲍超军营。鲍超仍令童容海依照前议,挑留三千人编成五营,随同清军反攻广德,将功赎罪。园此后,童容海成了清军中的悍将,官至总兵。

三、奉王古隆贤的突变。奉王古隆贤是金田首义的参加者,多年来一直忠心于o‘曾国藩奏报筹办广德州受降事宜并赏洪容海等虚衔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523页。。‘谕内阁洪容海投诚攻复广德著赏给游击衔以示奖励》,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532页。o《寄谕曾围藩如进剿苏常分派水陆赴太湖湖州著酌量调度》,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503页。o‘曾国藩奏陈近日军情梗概片》,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554页。

14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天国事业。1859年韦俊降清时,古隆贤作为其部将也被迫跟随投降,但当具体主持受降事宜的总兵李成谋要求刘官芳、古隆贤、黄文金等人率部进攻芜湖以自赎时,他们则果敢地、毅然地与韦俊分道扬镶,再次竖起天国的旗帜,反攻池州以讨伐叛逆。在遭到敌援军及城中叛军夹击的情况下,他们仍坚持抗敌,并向杨辅清请援,终于将韦俊赶出了池州府。天王洪秀全对古隆贤的忠心耿耿非常满意,加封他为殿右军大佐将,赐爵金天义。然而,在太平天国后期,古隆贤虽然荣膺王衔,但活动于常年遭受兵燹之灾,贫瘠异常的“无民之境”皖南,天国的最高军事统帅李秀成对刘官芳、古隆贤、赖文鸿带领的这支部队又有成见。回而形成显明对照的是,李秀成嫡系的分地恰为与皖南毗连的苏浙富饶之地。在这种“苦乐不均”的现实面前,古隆贤难免心理失衡。在军事上遭受了数十次的兵败之后,古隆贤对天国彻底地失去了信心,为了个人的身家性命计,他产生了投降的念头。

1863年9月下旬,古隆贤协助黄文金进攻青阳失败撤围后,多次遣人通款于坚守青阳的总兵朱品隆,愿意以其统辖的石埭、太平、旌德,广德四城并所部太平军将士七万余人投诚,企图以此获得清朝的原谅,“乞贷一死”。朱品隆认为古隆贤已是穷途末路,再加上他乞降时“情词肫切”,判定他投诚并非伪降,于是接受其投诚,并拟议由鲍超受理广德投降事宜,易开俊负责旌德的受降工作,朱品隆自己处理石埭、太平的相关事件。自10月31日至11月4日,朱品隆两次派人到石埭,要求降众缴械剃发后屯驻城下待命。11月9日朱品隆亲自带领四营人马入城受降,并令驻守太平的江老三两千余人至石埭,精心挑选马步千人,编立营哨,交古隆贤管带,责令其立功赎罪,余者全部遣散。10日,朱品隆派喻志业收复太平,调喻吉三所部三营守之。这样,清军就兵不血刃地收复了石埭、太平二城。当初江老三献出太平后,天将江会议不妥协,杀一姓古的朝将,取道三溪,前往广德。11月8日,泾县守将易开俊突由马渡桥横出截击,杀死部分太平军后,引军至旌德城外。旌德守将天义申法喜不愿跟随古隆贤投降,早已撤出该城,后来与江会议合队。仍留旌德的将领卢旺有、汪泯珊率众长跪道边,迎降易开俊,旌德陷落。易开俊入城安抚,将降卒三千余人全部遣散。曾国藩本打算派鲍超部将总兵宋国永赴广德受降,但因申法喜、江会议合队后前往广德,只得相机办理。而易开俊在收复了旌德之后,担心申法喜联合尚驻扎在广德的太平军向清军反攻,便派天国叛徒彭国均潜往广德。‘忠王李秀成自述》.罗尔纲、王庆成主编:‘太平天国'1--1。第361页。

吴加权: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叛降研究

招降。广德守将郑魁武情愿投降,于11月14日带领部众一万余人,跟随彭国均来到易开俊驻扎在东安镇的营垒中接受编遣。易开俊仅留下一营,其余则一概遣散。郑魁武离开广德后,江、申二将乘虚入驻。

曾国藩对古隆贤能够将自己控制的地盘、军队悉数带来投诚,感到兴奋不已。虽然他认定古隆贤是太平军中的巨憝,属于罪不容诛之人,但因古隆贤“一旦翻然悔悟,自拔来归,不烦一兵而三城并下”,所以才一反以往对两广籍太平军将士格杀勿论的惯例(韦俊亦是首义参加者,他乞降时,曾国藩因父丧在籍守制,杨载福接纳了他。曾国藩回营后,因其部多人,包括宁绍台道罗泽南等重要人物,死于韦俊之手,对他一直耿耿于怀),网开一面,不计前嫌,准予投诚。非但如此,曾国藩为了进一步刺激其他太平军将领投降,还为古隆贤论功请赏,说他“亦尚有寸功足录,不邀宽典,则无以开群盗自新之路而广圣朝如天之仁。合无吁恳天恩,准照上年洪容海投诚成案赏给古隆贤游击虚衔顶戴,以昭激劝”。另外,这次曾国藩还要为负责招降事宜的清军将领请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隆贤投诚确实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而令他喜出望外。古隆贤是太平军中的宿将,长期与刘官芳、赖文鸿在皖南并肩作战,其统属的太平军将士达到七万余人之多,地盘亦有四县,他本人在天朝长年积功封衔至王。他的突然叛降让刘、赖等人措手不及,被迫率部离开了皖南,直接导致了太平军统辖十余年之久的皖南根据地的瘫痪。回

在皖南发生的叛降事件,次数相对较少,但规模特大,童容海、古隆贤叛降时都达到了七八万人,这主要是因为太平军高级将领叛降的缘故。这些叛降并不是兵团内部一致的呼声,忠于天国的将领勇敢地站出来,对背叛者进行讨伐,因而叛降与反叛降的斗争在这个地区显得特别的尖锐,这也是皖南太平军叛降事件中最显著的特色。同时,这些叛降都是由太平军高级将领自己提出来的,属于乞降,清方正式受降前提出苛严的条件,受降后又责令立功赎罪。投降者为了获得昔日敌人的谅解和信任,同时也为自己赚取升官发财的资本,心甘情愿地残害曾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同胞。这些叛降事件使太平军蒙受了双重的损失,大大地增强了敌人的力量,直接威胁到天国的存在,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从清朝这个角度来审视,曾国藩连曾在祁门威逼其老营,吓得他写下遗书的爵位至王的金田首义参加者,都能不计前仇,欣然受降,说明他们的招抚策略已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曾国藩奏报降敌古隆贤举众就抚收复石埭等三县折》,《曾国藩奏报水陆官军叠复水阳等隘及高淳等城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五册,第361~362页,第36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6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江苏省太平军的叛降

曾国藩下死力夺取了安庆,并扫除了上游基地残存的太平军主力之后,水陆并下,进犯天京,揭开了天京保卫战的序幕。在出兵天京前不久,曾国藩还派左宗棠、李鸿章分别进军浙江和上海,骚扰天京的后方基地,形成了以进攻天京为重点,三路出击的战略态势。回江苏太平军面临着敌人两个方向的进攻,忠王李秀成曾在苏南和天京两个主战场之间奔波,太平军对中外反动势力的猖獗进犯给予了有力的回击。但大厦将倾的阴霾始终笼罩着天国上下,大量降兵溃卒又严重地拖垮了太平军的素质,而一些太平军将领却过起了腐朽的生活,失去了迸取心。江苏战场上,太平军将领与敌人私通的情况屡见不鲜。在军事形势吃紧的情况下,太平军更是人心浮动,李鸿章等人挖空心思地进行诱降,瓦解太平军的人心,叛降事件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天京太平军与苏州慕王谭绍光部坚毅不屈,决心用自己的鲜血捍卫革命事业。忠贞与背叛,可谓冰火两重天。

第一节上海及苏南太平军的叛降

一、上海天平军的叛降。1862年5月,忠王李秀成大军正在浦西围困敌人,使中外联军无法招架的时候,太平军占有绝对优势的浦东战场却发生了重大的叛降事件。4月17日,英法联军攻占了太平军的重要据点南汇县周浦镇后,由李鸿章调派刚由皖入沪的淮军4000人驻守。5月,清军在太仓惨败后,浦西形势吃紧,署理江苏巡抚李鸿章在英水师提督何伯前来面商后,决定将周浦淮军调防南桥,以便堵塞浙西、浦东太平军增援浦西之路,同时又起到保护浦西西兵退路的作用。国李鸿章本打算将周浦一军悉数调援浦西,因英法联军承诺以全力增援嘉定、青浦才作罢。@可是,正在李鸿章、何伯等人忧心如焚,焦头烂额之际,并且周浦淮军已开始撤退的情况下,南汇太平军守将却屡次请求本地团董赴清营求降,还派专人递送禀词。候选同知潘鼎新、都司衔千总刘铭传、署南汇知县邓贤芬因南汇县城城高池深,积。崔之清、陈蕴茜主编:《太平天国战争全史》第四卷.第2429页。

o‘李鸿章奏报中外官兵攻克柘林奉贤并踏平杭头等敌营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336页。o‘李鸿章奏报严守宝山分援堵剿嘉定青浦各情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338页。

吴加权: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叛降研究17

粮颇多,强攻难以收效,而太平军在杭头、新场吃了败仗,“贼势虽众,其胆甚寒”,决定设法招抚,智取南汇城。他们派人到南汇城探听虚实,弄清了实情:守将什天安吴建瀛经常受到李秀成养子忠二殿下李容发的凌辱,早已打算投降;淋天福刘玉林、方有才统下有半数是兵败后的降众,非与天国同心。确定了吴建瀛等是真心投诚后,刘铭传等于5月28日率军抵达南汇城下,先要求城内太平军全部剃发,呈缴印鉴及兵器,后整队入城。太平军一万余人跪伏道边,全部投降。南汇太平军投降后,守卫金山的李容发派朝将吉庆元前来讨伐。30日,庆元进攻南汇并射入告示。吴建瀛等不为所动,反协助清军将庆元军击退,后又帮助清军收复YJll沙厅、奉贤县和金山卫,使李秀成从浦东攻取上海的计划完全落空。。此外,在上海还发生过一件小规模的叛降事情:10月24日,在中外联军夺取嘉定的战斗中,徽天安田邦哲率众一百多人跪于马前,向常胜军和淮军乞降。圆

二、苏州太平军的叛降。苏州北边门户常熟县守将受天天军主将钱桂仁一直与清方私通,还与昆山文将帅李文炳、左同检熊万荃、打入天国内部的东永昌团练头子徐佩瑗合谋叛降,不过,这些叛变阴谋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得逞。为了促使清军在常熟、太仓等地旷日持久的诱降活动产生实际效果,李鸿章还派叛徒游击周兴隆进入常熟城进行活动。1863年1月16日,骆国忠、董正勤等人为了霸占钱桂仁的巨额财产,乘他前往苏州之际彻底抛弃他并冒险举城降清。18日,骆国忠进攻福山港,胡经元、江胜海杀主将候得隆、谢有成投降。1月25日,钱桂仁的弟弟,镇守太仓州的佐将钱寿仁因为投降阴谋被察觉,带领二千多人逃离太仓,投降总兵程学启。祁龙威教授对上述史事有详尽的阐述,笔者不再赘述。国

常熟失陷不久,李鸿章又夺取了太仓、昆山,他下一步的目标是进扑苏州。吴江、震泽二县同城,位于嘉兴、湖州与苏州联络的交通要道,李令淮军、常胜军先攻此城。7月27日,他们攻占花泾港口夹浦石垒二座,夹浦位于吴凇江、泖淀湖与太湖汇流的三角地带,地势险要。28日,正在程学启与同里太平军及援军交战之时,常胜军统领英国人戈登、李恒嵩乘吴江城防范不严,将北门外卡垒四道全行毁坏并派炮船攻城。29日黎明,程学启、戈登移炮城下,正准备合力攻打,忽有将领秦姓、杨姓、彭姓怵于前之挫败,率领五千余人开门投降。戈登会同程学启入城受降,收。《李鸿章奏报官军招抚降众立复南汇并克川沙厅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第351~352页。o《李鸿章奏报中外官军合力克复嘉定县城折》,一档馆编:《档案史科》第二十四册,第596页。o祁龙威;‘常熟太平军守军叛变始末》,《扬州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六二年九月号。

18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留部分降众。忠王于临战前让其弟扬王李明成替换吴江主将指挥防守。李明成情况不明,在敌人攻城时由南门出走。后来嘉兴守将荣王廖发寿曾率兵反攻吴江城,战败而归。o

苏州是苏南的要区,李鸿章集中了精锐部队谋攻苏城。以慕王谭绍光为首的太平军坚决捍卫该城,勇敢地回击敌人的进攻,给敌人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拥有先进武器、善于用兵尤长于攻坚的戈登在吃了苦头之后,认为苏州城不可强取,他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诱降上。这时候,太平军中的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比王伍贵文、宁王周文嘉等人,因为在一系列的作战中败北,同时又积有大量的私财,有人想退而保财,有入则指望投敌求荣。李鸿章也不会错过诱降的机会,他通过淮军副将郑国魁(此人曾从清军投入太平军,后又叛而降清)进行疏通、拉拢,终于使郜永宽等人与程学启、戈登接上了头,并与之达成了杀慕王举苏城投降的一致意见。12月4日,郜永宽等人在慕王召集的会议上将他杀死,5日,苏州城易手。6日,李鸿章背信弃义地将八叛徒杀死,血洗苏州城,酿成了震惊中外的“苏州杀降事件”。董蔡时教授对此事的考证比较详细,请读者参阅。o

三、常州太平军的叛降。常州与天京互为犄角,是太平军在苏南的重要据点。淮军攻占无锡后,立即进围常州。此时常州在军事上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城坚池深,各门外多筑坚垒,太平军人多势众易守难攻;另一方面守军多为残兵败将,军心不稳。有鉴于此,李鸿章要求主持攻夺常州事宜的李鹤章剿抚兼施,以求速胜。曾国荃也派马玉堂潜往常州诱降。但曾与马约降的三个将领被陈坤书调开,有在城内者,有在小南门和西I'-Jgl-五里街者,他又与他们约定见自旗红字而降。李鹤章还令他赴西门张镇桂芳营中相机密办,并明确提出开门内应的要求。o

1863年12月19日,刘铭传率军至常州北郊。尚在围城的时候,就有西路奔牛镇石城守将邵小双率众一万人左右前来乞降,刘受降后令他防守原地。奔牛是丹阳太平军救援常州的要隘,后来李秀成曾率大军进攻,但因邵小双坚守待援而功亏一篑。园此外,西路太平军还有驻守孟河汛之罗墅湾的夏芝山、万锡阶,石桥湾的张邦佐率数千人前来投降。刘受降后,派水师营官靳春和前往部署,又令道员冯席珍o<李鸿章奏报官军攻拔花泾港同里各处敌垒等情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五册,第258页.。董蔡时著:《太平天国在苏州》,第229~236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赵烈文著:‘能静居fI记》,罗尔纲、王庆成主编《太乎天国》【七】,第213页。o‘进围常州折》,‘李鸿章全集 奏稿》第一册。第251~252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吴加权:太平天国衰亡阶段的叛降研究19

到奔牛督促战守。23日,靳春和等和降众水陆夹击,对孟河汛其他太平军发动进攻,完全控制了该要塞。圆24日,刘铭传攻破东北门外太平军营垒十几座,又有太平军将士一万五六千人投降。25日,李鹤章命令降众带路渡过城河,冒充太平军中口号,攻破东门城脚下石营两座后,接着又占领了各桥El宝塔边石营数座,收降二三百人。o常州城中太平军零星叛降的情况也很严重。据史料记载,尽管护王陈坤书采取了防止部下叛逃的严密措施,但每天都有300人左右逃到清营投降。@由于护王坚决捍卫常州城,两广籍将士誓死不降,尽管叛降情况十分严重,但常州保卫战却打得有声有色,对淮军和常胜军的打击也是空前的。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使出新的诱降花招,他用大字写成布告,张贴在城墙上,说明除护王而外,凡自愿弃城投降者,一律免死。回这一招果然有效,进一步刺激了守军的离心倾向。1864年5月11日,敌军最终冲入城中,护王仍组织太平军奋勇抵抗。郭松林、刘士奇传令伏地弃械者免死,于是有男女老幼六七万人下跪乞降。@此外,常丹交界的奔牛、孟河、圩塘、魏村螺蛳湾,方仙桥沿江一带营垒中太平军向淮扬水师将领周国兴投降,人数达一万余。@

四、外籍太平军将士的叛降。不少来华的外国人参加了太平军,成了军中的洋兄弟。一些人发现在太平军中不可能实现其发财的目的时,又背叛了太平军,回到了清军中。1863年7月23日,天京有英籍太平军来到曾国荃军营投降,说与太平军发生矛盾,有生命危险。自称善于放炮,愿在清营效力,不回上海。又说天京城内米甚少,大家吃羊、马、犬肉过活。曾国荃欲杀之,赵烈文建议派他到前沿阵地放炮,以离间城内洋人。01863年8月,马悖(Marton)应白齐文之邀,参加夺获了高桥号汽轮,后留在苏州负责训练太平军洋枪队。由于苏州被围,太平军缺乏先进武器,外籍军人的薪金又没有按时发放,马停对天国失去了兴趣,与钟思(Jones)等人串通叛降。10月14日深夜,他们打死了两名太平军哨兵,胁迫外籍官兵三十四人投奔戈登。后来,以辣伯拉为首的一些人,又重新加入太平军。而马停则留在o‘常州获胜片》,《李鸿章全集 奏稿》第一册,第257~258页。

o《进嗣常州折》,《李鸿章全集 奏稿》第一册,第251~252页。

。贺翼柯;《戈登在中国》。王崇武、黎世清译:‘太平天国史料译丛》第一辑,第241页,神州国光社1954年版。

。贺翼柯:‘戈登在中国》,王崇武、黎世清译:‘太平天国史料译丛》第一辑,第241页。

o《克复常州折》,‘李鸿章全集 奏稿》第一册,第300页。

o《常州近日军情片》,《李鸿章全集 奏稿》第一册,第298~299页。o赵烈文著:‘能静居日记》,罗尔纲、王庆成主编;‘太平天国》【七】,第186页。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常胜军中任第三队管带。@lO月27日,LouisWilson在苏州降于戈登。o侍王李侍贤部外籍军人治拉特,在太平天国危难之际,骗取李侍贤款项三千元,脱离太平军。1865年,他奉福州税务司美里登之命,潜入漳州,企图煽动城内外籍军人叛逃,事泄后被李侍贤处死。∞

另外,苏南地区的叛降事件还有数起。1863年8月,淮军水陆进攻江阴,围逼城池。广王李恺顺、薰王某奉忠王之令,“与城存亡,誓不逃弃”。护王陈坤书、潮王黄子灌等率五路大军十余万人进援,皆为敌人所败,江阴城中“众心实已离散”。9月11日大股援军被击败后,每日都有数百人从城中逃出投敌。忽有逃出者告诉敌人城中有一股太平军愿意内应,敌即遣之回城约定日期。9月13日夜,淮军“里应外攻”,克复江阴城。@1864年3月2日,郭松林会同复职的戈登攻克宜兴城,首王范汝增兵败后让城别走,佐将刘佐清等未及撤退者涕泪求降。@攻占宜兴后,戈登、刘松林、王东华率领六七千人由水路向溧阳进发。5、6两日,戈登军陆续到达濒湖之沙棠港,驻守该地的太平军两千多人前来投降,为戈登所接纳。@6日,刘松林、王东华率军进至溧阳东南的张渚,击败了驻扎该地的侍王李侍贤军。7日,戈登由徐舍一路进犯溧阳。侍王在张渚遇挫后,拟退入溧阳城。溧阳城为侍王府所在地,本有两广籍老兵把守,但2月初这支队伍已退往江西。现在驻守该城的多是三江两湖之人,共有两三万。守将佐将吴人杰、梁柏和等人早已怀有贰心,因被侍王及时察觉而未发。现在,敌兵压境,侍王又被打败,吴人杰等认为是投降的好机会。他们拒绝侍王入城,反而于8日剃发迎接淮军和常胜军。郭松林、戈登、李恒嵩当即受降。o金坛守将值天义盛文明数年来坚守城池,3月21日一仗还给常胜军造成重大杀伤。但不久鲍超进犯金坛,盛文明却惮于他的名声,剃发投降。鲍派张某带一营兵勇入城受降,而该营却“诈索多赃”。盛文明大怒,闭城擒杀该营所有弁勇,o莫世祥:‘太平军中的外籍军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l期。

o郭廷以著:‘太平天国史事rI志》,第1026页。

o莫世祥:《太平军中的外籍军人》,《广两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o‘李鸿章奏报官军击退常州无锡援敌克复江阴县城折》,‘李鸿章奏报行抵江阴筹布防剿情形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一二P五册,第294页,第303页。

o<李鸿章奏报克复宜兴荆溪县城折》,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五册.第436页;郭廷以著:‘太平天国史事口志》。第105I页。

o‘李鸿章奏报筹调各路攻剿溧阳嘉兴片》.一档馆编:‘档案史料》第二十五册,第438页。o‘李鸿章奏报收复漂阳调军援剿江阴常熟无锡获胜折),一档馆编:‘档案史科》第二十五册,第450~451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mq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