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27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

更新时间:2023-04-08 18:1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27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之社会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2)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27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之社会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二) (15)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27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之社会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三) (25)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27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之社会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四) (35)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27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之社会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五) (50)

第1 页,共60 页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27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之社会心理学

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学员内部使用,整理汇编了历届导师圈点的重点试题及常考试题。——————————————————————————————————————————一、名词解释

1.应激

【答案】应激也被译为“压力”,是指有机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出现的一种非特异性的身心紧张状态,可见于人类及其他高等脊椎动物。从不同的角度,人们对应激存在不同的解释。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认为,生物的应激是身体对加于它的任何要求的非特异反应,是通过特殊的综合征(一般适应综台征)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包括生物系统内非特异地被引起的所有变化。心理学家认为,生理学的应激观不够全面和完整,它还包括心理方面,是个体的整体反应,可指:①造成紧张的刺激物,即塞里称的应激源;②紧张状态本身,即特殊的身心紧张状态;③对应激源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适度的紧张对人有益,过强过久的紧张不仅会损害人的学习与工作,而且会威胁人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疾病。因此,应激这一涉及健康和生命的重要课题,要求人们采用多学科结合的途径加以探讨与解决。

2.基本归因错误

【答案】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个体在进行归因时,经常会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人所处情境的重要性的现象。产生基本错误归因的原因包括:①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结果的影响;②因为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因于行动者,而忽略其环境背景。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还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当人们评价他人时习惯于作内部归因,而对自己进行评价时,习惯作外部归因。

3.自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答案】自验预言是指个人对自己(或别人对自己)所预期的,常在自己以后行为结果中应验的现象。此现象的含意是,事先预期什么,事后将得到些什么;自己的行为将验证自己的预言。即所有的情境定义,不论其本身是否合理,但对于持有该定义的人而言,都必然会对应着一种行动趋向,并且人们会在一定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行动。自验预言的发生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预言本身必须获得广泛的深度认可,二是缺乏有目的的制度控制,从而使预言“合理性”的基础不会被专门的有目的的制度所摧毁。自验预言经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

4.角色冲突

【答案】角色冲突是指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角色内的矛盾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前者为角色内冲突,指一个人担任某一角色,但无法同时满足多方面要求时引起的心理矛盾和行为冲突。表现为不同群体对某一角

第2 页,共60 页

色有不同的角色要求而产生的心理困境;或者角色主体对规定的角色行为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理解,但必须履行时,其角色行为上的冲突。后者为角色间冲突,指一人身兼数个角色时产生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产生角色间冲突的原因包括:①个人因素。个人不具备扮演该角色的能力和条件;对来自他人的角色期待,自己有着矛盾的理解;持有妨碍特定角色扮演的态度和要求。

②情境因素。角色期待不明确,成员之间不一致;角色范围缺乏明确性;共有同一角色的伙伴之间,对角色的期待、角色允许范围和禁止范围的认知不一致;角色缺乏连续性;同时占有两个以上的位置而发生矛盾;缺乏能激励角色扮演的报酬等。③社会文化因素。角色关系与社会文化的价值规范是否一致。

二、多项选择题

5.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社会认同研究的应用领域?()

A.组织凝聚力

B.国际关系

C.族群或族裔冲突

D.社会影响

【答案】ABCD

【解析】社会认同研究可以应用在组织凝聚力、国际关系、族群或族裔冲突、职业流动、社会影响、社会运动、宗教行为和社会变迁等许多方面。

6.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特定灾变环境下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

A.资源匮乏效应

B.力量微薄效应

C.共同事件效应

D.赤裸人效应

【答案】ABCD

【解析】在特定的灾变环境下,人们的社会心理出现的变化包括:资源匮乏效应、力量微薄效应、恐惧和自信减弱、共同事件效应、隔绝人效应、赤裸人效应、沦落人效应、失范效应。

7.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有()。

A.父亲

B.法官

C.政府外交官

D.朋友

【答案】AD

【解析】“父亲”、“朋友”等角色的执行者可以较为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所以属于“开放性角色”;而“法官”、“政府外交官”这类角色,对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角色

第3 页,共60 页

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属于“规定性角色”。

8.侵犯的学习观认为个体习得侵犯行为的途径有()。

A.强化

B.习惯

C.观察

D.模仿

【答案】ACD

【解析】当一个人的侵犯行为得到奖赏时,这一行为可以得到保存并在今后重复出现;当受到处罚时,这一行为就会受到抑制。通过强化,可以使侵犯行为增加或减少。班杜拉认为,人类很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侵犯行为主要也是通过这种观察和模仿而形成的。

9.群体整合性原则是指在群体分解时,经过()几个阶段。

A.感情不和

B.失控

C.难于包容

D.心理冲突

【答案】ABC

【解析】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解体的过程顺序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10.很多犯罪动机是在犯罪被害人刺激的作用下形成、增强和支配犯罪行为的。如犯罪被害人的()。

A.自身特点

B.经济状况

C.语言与姿势

D.表情与动作

【答案】ABCD

【解析】犯罪被害人是犯罪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犯罪被害人的自身特点、经济状况、语言与姿势、表情与动作、态度与行为等则是犯罪刺激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犯罪动机是在这些刺激的作用下形成、增强和支配犯罪行为的。

11.侵犯的影响因素有:()。

A.物质条件

B.个性特点

C.情绪唤醒水平

第4 页,共60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mo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