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适应国际化需要的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26 14: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名称:适应国际化需要的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批准号:DHA030143 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课题 课题拨付经费:2万元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鉴定时间: 2009年3月

课题负责人:何晓文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主要成员:李阳琇、刘小强

课题研究总报告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教育已经置身于新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中,对我国高中教

育提出挑战。示范性高中担负培养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后备人才的重任,能否适应国际化的需要,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也关系到我国中等教育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本项研究以国际化为背景,借鉴国际高中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经验,全面研究了我国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实践为基础,开发形成了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积累了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

摘 要

我国示范性高中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校本课程是高中育人模式的重要途径与形式,是当前高中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高中育人模式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色之一。本课题借鉴国际高中教育改革经验,分析研究了IB课程的课程目标体系以及美欧一些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为蓝本,设计了高中校本课程的目标体系,研究了高中校本课程的类型与模式,设计并运行了高中校本课程的结构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星级校本课程管理体系。

在课题研究中完成了一部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著作,开发完成并落实实施了140多门校本课程,编辑出版校本课程教材50种,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多篇,举办全国性研讨会两次。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的校本课程建设经验被国内众多高中所学习和效仿,在国际交往中产生很大影响,形成的校本教材被国内众多高中学校采用。课题研究总体全面达到和超过原来设计的研究目标。

总报告内容结构图

导言

一、国际化与国际高中教育改革

(一)国际化--高中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二)国际高中教育改革的动态与特征 (三)华东师大二附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IB课程目标体系与高中课程改革

(一) 国际文凭组织及其课程体系 (二) 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动态与特点 (三)我国重点高中课程改革的使命与目标选择 (四)二附中构建课程目标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三、实践呼唤课程改革----华东师大二附中研究性学习的启示

(一)学校研究性学习概况

(二)学生的潜能——对我国高中生的新认识 (三)发展学生的潜能——对我国高中教育的新认识 四、我国高中校本课程编制的理论与技术

(一)校本课程编制的目标与原则 (二)高中校本课程的设计 (三)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 五、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体系

(一)华师大二附中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特点 (二)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校本课程体系 六、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校本课程实施体系

(一)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组织实施机构 七、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一)二附中学校课程评价的指导原则 (二)二附中学校课程评价内容 (三)二附中学校课程评价体系 (四)关于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导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尤其加入WTO后,教育的国际化势在必然。这一趋势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挑战,重点高中担负培养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后备人才的重任,能否适应国际化的需要,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也关系到我国中等教育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国际化背景下教育交流日趋频繁,我国的中等教育能否留住并利用国内优质教育资源,能否吸引并利用境外的教育资源,这对我国高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国际教育交流迫切需要一个共同的教育标准,但教育质量的国际比较长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在这方面比较有影响的是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IBO),该组织推出的高中毕业标准(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简称IB),虽然最初是为适应诸如外交官等在世界各国流动家庭子女教育的需要而开发的高中毕业标准,但由于课程目标先进、课程内容全面、综合性以及评价的多样性,目前,约有100多个国家的1000多所学校选用了IBO的课程。国际文凭标准在高中教育国际交流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IB课程的理念是:通过提供综合性的、全面均衡的课程,帮助学校尽力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他们将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课程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强调培养学生具有国际间相互理解的意识和公民的责任心,使他们成为一个有决断力和同情心的思想家、终身学习者,成为一个珍视人类和平、友爱,尊重各民族文化与生活习俗,在国际国内事务中有见识的积极参与者。

国际文凭标准体现了高中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为探讨我国高中教育适应国际化需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照。随着我国三级课程体系的确立,高中学校课程在推动高中办学特色的形成、增强高中的适应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通过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推动高中教育适应国际化的需要,迎接国际教育竞争的挑战,这是当前沿海重点高中迫切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IB课程思想与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思想是一致的,通过引进IB课程,推动高中学校课程的建设,是推动高中教育适应国际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国际文凭标准在我国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有学校在进行引进国际文凭课程的试点,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对于国际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与规范、国际课程在我国课程体系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校本课程的建设,基于全球化背景思考,开发建设高中适应国际化需要的学校课程,这样的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华东师大二附中在过去八年里在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建设方面进行的实践尝试,反映了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潮流,在实践中不断克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此积累的经验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继2003年出版《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全面介绍学校开设的125门校本课程后,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这些课程逐步成熟起来,本批出版的校本教材就是这五年校本课程发展的成就。在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实践中,二附中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也逐步走向成熟,本书就是这些探索成果的集中体现。虽然仍然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我们仍然愿意在此贡献出来与大家分享,目的就是希望以此推动我国高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发展,为培养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人才做出我们共同的努力。

一、国际化与国际高中教育改革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当今时代面临众多的变化和挑战,一些变化在改变着人类发展的进程,其中国际化就是这样的一种力量。无论你是否喜欢或是否赞成,也无论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国际化都在迅速进入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当然这也是影响教育、尤其高中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今天,只有置于国际化背景思考高中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才能更好适应时代对高中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期待。 (一)国际化--高中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1、国际化的兴起及其影响 国际化、全球化是八十年代后期尤其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步,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一场深刻的全面变革,这场变革几乎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科技革命的成果迅速改变着人类交往方式,改变着经济财富的特征、占有格局和实现形式;信息化发展将我们置身地球村中,全球化和信息化潮流影响着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政治,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函数,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消除人类障碍的同时又在制造着新的数字鸿沟;国际化在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领先者价值观念的输出和对人才的疯狂掠夺;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成为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行业不利处境的法宝,却也更多由领先者控制游戏规则、知识创新落后的国家和民族较以往更加脆弱和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1)国际化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国际化在改变着财富的特征、占有格局和实现形式

(3)国际化在重构生产体系,改变着现有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 (4)信息化改变着人类的交往形式,国际化的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 (5)国际化改变着劳动价值的实行途径和形式

(6)国际化推动了文化重构,文化与宗教冲突更加表面化、激烈化 (7)国际化在为全人类带来红利的同时也在制造着新的不公平

在人类历史上,挑战与机遇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多,知识、人才、教育的竞争第一次成为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应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调整了自己的战略,通过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培养适应知识竞争时代的人才,教育改革成为各国政府新世纪施政的一个显著特征。

2、国际化对人才和教育变革提出的新要求 在我们这个迅速变化的信息时代,没有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清醒认识和思考,教育改革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我们认为,这样一个时代变革的核心动力来自科技的进步,科技发展使得知识财富在社会财富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成为经济财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新趋势,人力资源的竞争体现出国际化的新特征;人力资源的价值与创新密切联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成为人力资源增值的主要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人力资源成为国民财富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2)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世界范围的人才争夺战

(3)国际化的发展提出了培养国际人才的现实需要 (4)国际化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

3、提升国际竞争力----国际化对高中教育提出的挑战

“人才”是一个相对于特定需要的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征,因而“人才”的内涵是各不相同的。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社会生产越来越知识化、国际化、个性化、人性化,对人才的需求体现出创造性、国际性、多样性、个别性的特征。为培养这样的人才,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世界各国普遍加快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我国近年进行的教育改革无疑也是要适应这样一个时代对人才要求的变化。

(1)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2)社会经济发展对个性化人才的需要 (3)社会经济发展对创造性卓越人才的需要 (4)社会经济发展对国际性人才的需要 第一,基础性、发展性与创造性学力的统一。

第二,科技与人文素质的统一。

第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第四,基本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第五,自主与责任的统一。 (二)国际高中教育改革的动态与特征

伴随国际化的发展,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高中教育进入全面变革时期,这场世界性的变革突出体现在课程体系的重建和育人模式的调整,变革对高中教育的影响是长期的和深远的。

1、国际高中教育改革的背景

(1)对高中教育的重新定位

高中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未来工商业的质量和竞争力,直接关系着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高中教育被提上了各国的议事日程,作为一种升学教育、就业教育及通识教育而受到重视。

(2)高中教育的质量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各国对目前高中教育的质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满意,表现在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都需要进行“补救教育”,多数进入就业市场的难以满足雇主的期望。各种国际的测试所带来的国家间的横向比较,更加剧了国家的危机感,使得各国加大了高中教育个层面的监控力度。 2、世界各国的高中教育改革动态

(1)课程改革是核心 ①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

②课程的知识构成:设置大的学习领域,调整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③高中课程内容:以培养核心能力为重点,强化核心课程(外语、数学、科学、技术) ④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与未来职业有机整合

⑤课程管理以学分制管理为突破口 (2)以学校为主体的改革是基础

以学校为主体的改革是综合性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对以下各个主题不同程度的尝试:(1)提高学业标准和期望;(2)创建小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3)围绕职业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学生的学习;(4)通过促进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来提高学生成就;(5)将学生的校外学习经验与课堂学习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相关性;(6)为学生提供深度咨询;(7)改变

对学生的评估方式;(9)强化学校与其他机构的合作;(10)强化包括未来雇主、家长、社区在内的积极的学生支持联合体。以学校为主体的改革发展多数选择的是以项目为推动的综合发展模式。

①以项目为推动的综合发展模式 ②以标准为基础的改革

③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改革

④以学制改革为突破点的学校改革模式:芬兰的“不分年级制” (3)高考制度改革是突破口

高考是高中教育的主要评价方式之一,这一方式决定了高中的教学,各国都在高考制度改革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呈现出考试形式的多元化;平时成绩在考试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升;统一考试与单独考试的结合;入学选拔方式的多元化。

澳大利亚的高考制度改革 美国SAT考试的革新:建立教育标准和统一考试,革新SAT考试内容新的SAT提高了考试的标准,增加了可检测性,更能促进学校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书育人的强国教育计划。

英国:加大“课程作业”占分比例,增设GCE AS-Level考试 法国:坚持毕业会考与证书考试传统,采用大学入学预注册制度 日本:实行新的考试制度,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3、国际高中教育改革的特点

总结世界各国高中教育改革,可以看出以下共同的特点与趋势: (1)教育分权和问责是国际高中教育改革的特点之一

教育分权在各国都有一定的体现,学校在发展中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与之同时,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学校改革问责的力度。美国教育改革是沿着两条路线发展的:一类是“去规章”,另一类是“高利害测试”,美国政府的“去规章”思想在教改实践中主要表现形式为校本管理、特许学校、公校私营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核定学校的效能和改进情况达到控制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

(2)学校改革逐步与研究相结合,并以项目推动的方式进行。 教育的发展过程,都是通过国家的立法来实现教育改革和巩固教育改革的成就,高中阶段的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过渡到了普及化阶段。

(3)核心课程的开设和核心技能的培养是重建高中教育的基础。

(4)加大高中课程改革的力度是当前各国高中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核心。 (三)华东师大二附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华东师大二附中在传承追求卓越的“金牌精神”的基础上,近年探索和实践了基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适应国际化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重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探索实践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五个一”工程,搭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平台,为孕育于其中的拔尖创新人才苗子提供了良好的素质营养和发展空间;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保持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升学。

1、一个目标: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基

(1)围绕育人目标,构建以支持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学校多元化课程体系

(2)构建选修课程平台,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自主中形成个性特长

2、一支队伍:建设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指导教师队伍,打造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引

路人

华东师大二附中理科教学具有显著优势、理科“奥赛”成绩斐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建立的课外和校外的科技活动密不可分,通过多样化的科技活动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指导教师队伍,以打造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是二附中的基本经验。

(1)组建校内科技指导团,把科技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 (2)充分利用校外社会力量,建设兼职科技指导教师队伍

3、一个组织:成立二附中科学技术协会,从组织层面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搭建平台 (1)成立二附中科学技术协会,从组织层面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搭建更好平台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科技活动管理体系,重视学生科技教育的体验过程 4、一项尝试:创立学生自主科技创新基金会,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供条件保障 5、一种机制:建立促进师生不断超越的激励机制,引领师生不断开发自身的创新潜能 (1)建立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不断超越自我 (2)基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将教师的教学创造与学生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IB课程目标体系与高中课程改革

(一) 国际文凭组织及其课程体系

国际文凭组织(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IBO)成立于1968年,是一个经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注册的非赢利的国际教育机构,它提供小学、中学和高中三种课程。高中课程也称大学预科项目(diploma program, DP),是为具有较强学习动机的16-19岁的学生设立的课程,于1968年开始实施,其初衷是为国际流动学生设立一个共同的课程,方便他们从一个国家转学到另一个国家,并获得世界各国大学的认可。中学课程(11-16岁)和小学课程(3-12岁)分别于1994和1997年实施。国际文凭高中课程(IBDP)是IBO课程的核心,它努力寻求一种国际性的教育价值观,致力于培养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国际公民,形成了和谐均衡的课程体系、严格的评估,在探索国际性公认的高校选拔学生的标准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是目前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化课程。

1、IBDP课程体系和主要课程科目

IBDP课程学习时间为2年,由3门核心课程和6组学科课程组成。3门核心课程是“知识理论”(Theory of Knowledge,简称TOK)、“拓展性论文”(Extended Essay,简称 EE)、“创造、行动、服务”(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简称CAS);6个学科组是“语言A1”、 “第二语言”、“个人与社会”、“实验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艺术”,每组学科课程都包含了若干个学科,总共有数十个学科,每个学科又有高水平和标准水平之分。其结构如下图:

3门核心课程为必修内容,学生还必须从6组学科课程中各选1科进行学习(标准水平和高水平各3科),必须递交TOK和EE论文,开展150个小时的CAS活动。除母语外,教学语言为英语、法语或西班牙语。每一个考试科目的分值在1一7之间。六门功课最高分总计42分,另外知识理论和拓展性论文附加3分,最高分为45分。申请者总分达到24分以上就可以授予文凭证书。总分38分以上,便可以申请进入世界名牌大学。

如果一个申请者不能达到全部计划的要求,或者有人只想选修其中的几门课而不是全部,那么就会获得相应的所考科目的证书。如果己经修满6门功课还继续选修的话,也会在相应的科目上获得证书。

其主要科目包括: (1)核心课程

①拓展性论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某一领域中一个问题深入地进行研究,写出4000字左右的论文。课题一般选自学生所学的IB课程,由一名导师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学生在论文的撰写上需要花40个 学时。

②知识理论。这是一门综合课程,目的在于刺激学生对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帮助学生系统探索知识的本质。

③创造 行动 服务。它要求来进行。其活动的内容可以由学校和学生自己选择。在两年的学习中学生要花150个小时参与那些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创造能力与社交能力培养的活动,如到社区、敬老院、幼儿园去服务,当志愿者,进行才艺表演等等。各项活动都有一名活动负责人监控与指导,并记录和评价学生的活动。IB学生必须要有活动日记,记录自己的感想与收到的启发。

(2)学科组

第一组:语言A1。是一门用母语或学校中最主要语言进行学习的国际化文学课程,即语文课。语言A1的课程教的主要不是该语言,而是该语言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第二组:第二语言。这是指学生的外语。第二语言课程的重点是学生对该外语的书面与口头的交际能力。第二语言的学习分为5个等级:语言A2高级、语言A2标准、语言B高级、语言B标

准、初级(标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课程。达到语言A2水平的学生其熟练程度接近运用本族语。语言A2教学内容与考核内容是该语言的文学与文化。语言B是针对那些学过几年某一外语的学生,课程的重在培养学生书面与口头的交际能力。

第三组:个人与社会。这是一组广泛的学科组,有的注重对人类环境系统的批判性的研究(物理、经济的,社会的),有的关注人类的经验和行为,有的关注我们社会和文化机制的历史和发展。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目有:商务与管理、经济学、地理、历史、全球社会中的信息技术、哲学、心理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

第四组:实验科学。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环境系统、设计技术等科目。本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加一个小组合作项目,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第五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IBDP数学课程包括4门独立的学科:为将来读数学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数学提高”;为将来读建筑、工程、物理等专业的学生设计的“高水平数学”;为将来读化工、经济、法律、设计等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数学方法”;为将来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数学学习”。这4门学科的内容、要求不同,都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另有计算机科学作为选修科目。

第六组:艺术。包括音乐、剧院艺术、美术、学校自主艺术项目 2、IBDP课程目标 (1)总目标

所有IB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他们认识到共通的人性,分担保护地球的责任,致力于创造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IBDP课程的课程目标:学生为进入大学做好准备并且能够提出挑战性问题、学会学习、形成强烈的自我和文化认同感、能够和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并相互理解。

各地的IB学校根据上述目标,还要制定本校的具体目标。以下是瑞士伯尔尼国际学校的IBDP课程目标:

目标 探究者 博学 思想者 交流者 原则性 开明 关心 冒险 发展天然的好奇心,获得进行探究和研究的能力并在学习中表现出独立性;乐于学习并保持终身。 在对各种概念、思想、问题的探索中获得深刻理解的知识,逐渐理解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技巧去认识复杂问题,做出合乎常理的决定。 能用一种以上语言在各种场合下自信地、创造性地理解并表达思想;有效率地工作,愿意与他人合作。 言行一致,有公平、正义感,尊重他人,对行为后果负责。 理解、接纳自己的文化历史并开明对待别的文化历史;常常对各种观点进行探索、做出评判,善于总经验中增长见识。 对别人的需要和感受表示关怀、同情、尊敬等,有志于服务大众,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环境。 接触陌生环境时勇敢而审慎,独立地的分析角色定位、各种想法和策略;勇于捍卫自己的信仰。 描 述

二是“反思性”的自省课程形式。这方面,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在方法论上都有大量可以借鉴与学习的方法。在利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同时,我们不妨再尝试一下这些十分传统但却非常有效的做法。

(3)动作技能与健康教育课程 在高中阶段,保健与运动方面的知识需要专门的学科课程进行学习,可以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也可以结合在体育课程中组织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运动与健康 指导的重要途径。

运动技能的提高需要通过体育课程和日常体育锻炼活动。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主要通过学校日常管理、行为规范教育进行。如何建立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述的课程体系可以概括成一个粗略的课程体系框架结构: 1 学科课程 1.1学科基础课程(必修):将现有的教学大纲的基础性内容精炼形成。 1.2学科发展性课程(必选):把现有课程的部分内容发展形成。 2 讲座性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的短课程) (任选、限选、必选)

2.1科技类短课程 2.2人文类短课程

2.3创造方法与发散性思维训练课程 2.4心理卫生、心理辅导课程 2.5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类课程 2.6运动与保健类课程 3 探究性学习课程

3.1科学方法论课程

3.2结合学科内容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3.3综合性探究学习课程 4 活动类课程

4.1生活知识与生活技能课程 4.2劳动技术课程 4.3社会实践课程 4.4社会调查课程 4.5社区服务课程

4.6其他专题活动课程 5 综合实验性课程

5.1设计、制作类综合实验课程 5.2研究类综合实验课程

高中素质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积累,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初步的,有着太多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相信素质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探索必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一个春天。

3、华东师大二附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要实现上述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概括起来看需要学科课程教学、探究性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教育、课外活动、人际交往等等课程形式与教学环节,为此就需要建立一

个更加完整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如何构建一个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当前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高中课程体系改革长期以来就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上海以建立必修、选修和活动三个板块的课程结构为中心的一期课改完成后,目前正在启动的二期课改的基本思想是:建立以功能性课程为主干、多维度的课程结构;加强课程的分级管理,增强学校课程;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利于因材施教;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体现学以致用;加强课程的综合性,顺应社会需求。在两省一市试点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提出的课程设置是建立在三类课程基础上:学科课程(必须、选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和学校选修课程,通过必修与选修实施课程管理。

华东师大二附中的课程改革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结合1991年以来上海市一期课改的试点工作,学校从构建面向21世纪创新教育模式的战略思想出发,积极开展了新一轮高中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在坚持三个板块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我们从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出发,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从实际出发,提出保持和发扬重视基础、重视能力训练、重视教材教法研究和重视素质培养的四大传统特色,在课程改革和实践过程中,实现“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三大突破。对三类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必修课主要为学生打好基础性学力服务,选修课为拓展学生眼界提供机会,活动课着力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充分发挥这些课程之间的互补作用和他们的整体育人功能,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效能。

(1)必修课程改革。学校提出减少课时、降低难度、重在打好基础、提高基础学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应用能力等原则。针对我国中学理科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知识要求偏难、偏深,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等问题,在物理、化学等课程的教学中,选用科技版教材,运用探究教学法,突出实验课的教学,给学生以较多的动手、思考、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归纳出各种定理、定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 作为二附中特色的外语教学,针对高中英语教材重视语言结构,加强听说训练,但相对忽视语法教学的特点,开设语法讲座、增加书面训练、增开听力、阅读训练课。学校还一直坚持口语教学,引进《新概念英语》教材,采用“视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计算机教学从1995年起就改革了过去以计算机语言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建立起了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课程体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选修课程改革。我校从80年代初就开设了选修课程,一直把选修课作为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选修课的门类逐渐增加。最先开设了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天文基础、医学常识、日语等课程,以后又开出马列著作选读、金融常识、古文选读、时文写作、影视知识、外国文学、数字电路、旅游地理、音乐欣赏、实用美术、球类运动等课程。在课程类型上涉及知识、技能、体艺三大类;从课程性质和开设课程的目的分包括加深提高型、拓宽视野型和应用型;从课程分布看,高一、高二着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体育艺术三个层面,高三考虑升学和文理分科的实际情况,着重发展加深提高型、适当开拓视野型选修课。目前选修课程正朝新的方向发展,广告设计、法律常识、中医等选修课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发展个性特长,而“社会调查方法论”则为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提供了工具。

(3)活动课程改革。我校的活动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活动,这些都是经常性的活动;第二类是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活动;第三类则是兴趣类活动,包括普及型和提高型两类,学校组织了数学等学科活动,以及摄影、打字、舞蹈、健美等科技问题类兴趣活动。

必修、选修和活动课的三大板块,较之原来单一的必修课程确实是大大提高了一步,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从90年代后期我们逐渐体会到,

“三大板块”的改革是不彻底的,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没有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没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点,其学力观仍然集中的基础学力上。要适应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就必须转变新的课程思想。为此90年代后期以来我们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①优化基础性课程。我们首先打破了必修与选修的界限,在巩固必修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优化基础性课程。基础性课程以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知识、技能和思维基础为目标,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时间和机会。

②完善和拓展深化性课程。深化性课程在基础性课程基础,体现了知识扩展和综合能力发展,是学生终身学习精神、方法、能力培养的载体。针对我校智优学生集中的特点,我们将深化性课程作为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实现我校“追求卓越、培育英才”目标的重要措施,投入相当力量研究和开发我校的深化性课程,力争在原来选修板块的基础上使深化性课程形成新的课程特色。

③积极实践探究性课程。探究性课程是我校为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开发的新课程,它把学习与研究过程统一在一起,使学生在研究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的探究性课程以“小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和特色,教师通过对学生拟研究的小课题进行可行性评估,向学生介绍一些研究方法和国外高中生课题研究的新进展,在学生研究过程中给予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涌现出了大量比较突出的成果。我们在总结几年试验总结的基础上,正在将其建设成为一种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新课程类型。

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积累,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初步的,有着太多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相信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素质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探索必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一个春天。

三、实践呼唤课程改革----华东师大二附中研究性学习

的启示

华东师大二附中自建校以来,一直十分注重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校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不仅在高中试办全国理科班和上海理科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统一的教育实验,而且在全校范围内积极探索培养青少年英才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等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有效地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和教师的创造潜能,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通过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和教师的潜能,已经成为学校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追求卓越”的突破口。 (一)学校研究性学习概况

(1)研究性学习在我校的发展

华东师大二附中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科研条件,素

有教育教学改革的传统,特别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自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上海市重点中学以来,随着生源、师资和教学设施设备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逐步在学科教学领域确立了“优异”的地位。80年代末,为了使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更好地发展,一些教师自发组织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展“小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使学校初步认识到“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对学生成长发展的积极作用。

1994年秋,首届全国理科班学生入学后,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如何有效地发挥二附中的教育资源优势促进这些青少年英才的发展,成为学校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1996年秋,学校在系统总结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将“小课题研究”作为一门课程在首届全国理科班高三年级开设,每周安排两个课时。经过两年的探索,逐步积累了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于1998年在全校理科班和高一年级全面开展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模式的研究性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与此同时,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师均自觉地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引进各学科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各种有效途径。

2000年,随着这门课程的逐步成熟,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模式的研究性学习成为我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学校提出两个100%的要求,即百分之百地参加小课题研究,百分之百地参加社团活动。而渗透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同时成为学校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从课程学角度看,我校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分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必修课程独立开设的“小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是作为课程实施方式渗透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学校统一规划的课程体系中的正式课程。该课程主要由与各学科领域相关的各种小课题构成。小课题的选题范围十分广泛,学生可以在其知识、能力和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自主拟定研究主题,既可以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结合,也可以不受学科领域的限制。该课程按照专题研究的方式组织实施,主体部分包括选题、开题、研究与结题四个阶段。先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题,在此基础上,兴趣或选题相近的4-6名同学自愿组成研究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形成小组的研究课题,并自行选聘校内外教师或专家学者作为指导教师,制定研究方案,以班为单位组织开题报告,接受同学和老师的质疑;开题报告通过后,即可按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各小组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后,以班为单位组织报告研究成果并公开答辩。对于特别优秀的成果,由学校组织答辩会或研究成果评估、鉴定。整个研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自主完成。

“小课题研究”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作为校本课程,“小课题研究”的目标包括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索精神,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进取;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交际与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活动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学校对“小课题研究”课程的管理,主要是确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全过程、全面地评价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表现以及为小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制度化的支持。

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二附中教师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探索研究性学习的多种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自觉开展的活动。这种活动与学科教学密切结合,主要在传统的课堂上进行。目前,各学科教师均结合学科课堂教学的特点,引进或发展了具有学科特点的研究性学习法,如物理教学中的“溯源法”,语文教学中的“感悟法”、英语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数学教学中的“生活问题解决法”和“多元解题法”,地理教学中的“思维冲突法”、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参与教学法”、“学生导读法”、音乐教学中的“名作解读法”,劳动技术课中的“实践探究法”等等。

(3)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收获

自1996年秋季在首届全国理科班高三年级开始系统开设“小课题研究”课程以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教和学的方式不断变革,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过程持续优化,效果十分显著: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提高;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合作精神、交际技能得到发展;思维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显著,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断提高。开展研究性学习,成为二附中人回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一种战略选择,成为学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成为学校努力追求在各教学领域达到卓越水平的新的途径。 我校十多年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诸多收获中,最大的收获是对人的发现,对人与其环境的关系发现。这一发现不仅在一般意义上为当前我国课程教学改革政策和实践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青少年英才的培养提供了启示,而且在特殊意义上为我校“追求卓越”的信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的潜能——对我国高中生的新认识

研究性学习在我校的开展,使我们对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逐步有了新的发现。 1.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究热情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具有极大的热情。“小课题研究”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尤其是部分优秀学生提供了满足其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的探究机会。在“小课题研究”活动中,学生的选题涉及科技、人文、社会、资源、环境、地理、历史乃至学生及其学习自身;学生们带着天生的好奇心参与研究,热情参加各项活动,不仅利用固定的课时开展研究,更利用课余实践从事数据采集、资料文献检索、研究咨询和调查等活动。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有的同学经常工作到深夜,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也十分活跃,他们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时间、精力投入,是参加其他活动所无法比拟的,更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模式下的被动学习有天壤之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充分说明,只要提供合适的条件,学生的兴趣能够被有效激发。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学生具有很强的探究能力

十几岁的青少年学生是否具有探究的能力?他们能否开展“研究”并通过“研究”进行学习?实践证明,学生不仅具有探究的热情,而且具有探究的能力。在教师的启发、指导和帮助下,学生迅速理解并逐步掌握了选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报告研究成果和评估研究的质量等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掌握了检索文献、编制问卷、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和撰写研究报告等方法,对学科教学中所讲授过的实验方法的运用日益娴熟。在从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3.学生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

然而,更让人感到振奋的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表现出的巨大的创造潜能。研究性学习的成效不仅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成果丰硕,从研究的角度看同样令人瞩目。许多学生并不满足于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验证前人的发现,并不满足于简单地模仿前人的研究。他们希望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他们所追求的,不仅是体验学习,而且是体验创造、体验成功。许多学生的小课题研究,使学生由已知获得新知,确实生产了富有学术和实践价值的新知识。近年来,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成果屡次获得上海市、全国乃至国际性奖励,有100多人次获市级以上奖项。有些成果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甚至获得了专利。比如“长江三角洲7000年来岸线演变和未来预测”、“室内空气异味消除”、“便携式卫星定位器”、“基于绿化三维量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系统”等“小课题研究”成果,均获极高评价。有的“小课题” 研究成果被专家评估为“达到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有的甚至达到硕士研究生论文水平。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

力,有时甚至超出课题指导教师的想象。一位指导教师曾用“潜能的爆发”来比喻学生在研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高度创造性。

尽管脑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尽管大多数教育学家认为教育应该致力于发展青少年学生的能力,但对于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合理、中学教育应该培养人才还是应该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等问题,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我校研究性学习的经验表明,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学生的潜能就能够“爆发”出来。 (三)发展学生的潜能——对我国高中教育的新认识

上述发现的最大价值在于使我们认识到,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教育开发人的潜能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不仅是决定学生潜能能否得到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样也是决定教师的潜能能否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的教育的确能够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能够充分地发展人的潜能。对于我校这样拥有出类拔萃的学生群体、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相对优越办学物质资源的学校来说,“追求卓越”的远大抱负和巨大的社会期望,要求学校在发掘和发展人的巨大潜能方面不断探索,持续寻求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人的潜能的多种可能性,不断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鲜的经验。基于本校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的经验略述如下:

1.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愿望,让学校教育成为激动人心的探究过程

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使青少年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发展,不仅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内在的需求。据原国家教委“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试验研究”课题组一项对天津、江西和山西3000名高中新生的一项调查,1普通高中新生自我评价普遍较高,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平,对高中生活充满期望;求学上进、合作交往是高中新生群体占支配地位的共同需求,成长发展是学生的普遍愿望。但是,并非所有的学校教育都能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使许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集中于学科知识传授和高考应试训练,学生正常的需求受到压抑,个性特长难以发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更被简化为提高升学率。对许多学生来说,高中生活成了令人爱恨交织的竞争性苦读经历。2

上海地区的升学率相对较高,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内外环境。而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学生均为学业优秀的学生,升学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不成为问题,许多学生学有余力,甚至表现出精力过剩。最初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展起来的。“小课题研究”使部分优秀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学习,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不仅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愿望、交往的愿望,满足了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发展的要求,而且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培养探究的意识、严谨的学风,使学生感受到了勤奋、合作、自主、责任含义和价值,体会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乐趣。学生的认知、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早期探索,为学校以后将研究性学习系统化、正规化、全员化提供了可靠经验基础。研究性学习在全校的推广普及相当顺利,师生迅速认同了这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新经验,并自觉投入改革实践,研究性学习从独立设置的“小课题研究” 课程,扩展到各学科教学领域,渗透到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力图使这一新的课程形态适应优秀学生群体成长发展的要求,使学校教育成为激动人心的探究过程。

2.不断提高师生的抱负水平

华东师大二附中作为上海市重点中学,拥有优秀的学生群体和优秀的教师队伍。对于这样一

12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试验研究”课题组:“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试验”输入评价报告,1997年12月。(未公开发表)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试验研究”课题组:“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试验”输出评价报告,2000年10月。 (未公开发表)

所学校来说,非远大的目标不能激发师生的潜能。近年来,学校将“卓越”作为追求的目标,鼓励师生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都有优异的表现。“小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管理,也同样体现了学校“追求卓越”的精神。尽管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尤其是“小课题研究”活动,坚持“普及与提高统一”的原则,但我校的“普及”,是与其师生素质相称的普及,是体现学校水平与特色的普及;而所谓的“提高”,则是以全国乃至世界同类学校一流水平为参照对象的“提高”。事实上,学生和教师都不满足于简单的、低水平的“研究”活动,而是力图在特定的探究领域有新的发现。对师生来说,每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必须是能够对其提出挑战的探究过程,都必须是使自己能够有所收获的研究活动。学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高师生的抱负水平,强化师生的创造动机,以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能。

3.为学生、教师展示成功搭建宽广的舞台

尽管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注重过程,强调学生对获得知识的过程的体验,强调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但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同样重视结果,强调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我们认为,尽管探索本身充满乐趣,但使师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使师生获得成就感,同样是不断强化其探究动机、激发其创造潜能的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尽可能为学生和教师展示成功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师生能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对于研究性学习成果,学校在班级或全校范围内组织隆重的成果报告会;对于优秀的成果,组织专家鉴定。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表现,教师不吝表扬;对于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成果,学校及时总结表彰,并采取措施促使其推广、应用与传播。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兄弟学校来校考察的机会,介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安排师生展示其研究性学习成果,请客人观摩研究性学习课程。许多客人当场对师生的优异表现表示钦佩和赞赏,这对师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励。

4.为师生潜能的发挥和发展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我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持续开展,一方面植根于学校勇于探索、勇于革新的传统,得益于学校鼓励优秀学生充分、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得益于学校地处上海,具有雄厚科研资源优势的支撑。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学校对研究性学习活动制度化的支持。除了表彰奖励研究型课程开发成果,学校保护、鼓励师生在研究性活动中表现出的首创精神,尽可能为师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提供经费、设施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学校每学期安排较为充裕的经费支持研究性学习活动,对于能够体现学校最高水平的获奖成果,所得奖金由课题研究小组自主支配,学校另外再给予奖励。学校领导定期讨论研究性学习的进展情况,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有关管理制度,为研究性学习的健全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

5.让教育成为充满理智挑战的职业

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国家、社会和学校期望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是有限的。传统上,由于课程体制的束缚、升学竞争的压力和考试制度的制约,我国的教学活动倾向于按照既定的标准实施单向灌输和机械训练,尽管学生每年所学不同,但对多数教师来说,所教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基本不变的,久而久之,教学过程程式化,为满足求知欲望强烈、渴望成长的学生发展需要而设计的教学活动,逐步蜕化为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教学已经不能对教师构成新的挑战,不再具有激发教师创造的力量,许多教师因此成为不思进取、事实上也无须进取的教书匠。

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不信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视为被动的受教育者,很大程度上系统地剥夺了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的权力,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的发挥。研究性学习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将主动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觉的学习者,主动的探究者,传统上不平等师生关系转换成了平等的探究伙伴关系。教师从教育者转变为指导者、启发者、促进者。事实上,我校的教学经验表明,许多学生尤其是全国理科班的学生,其认知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理科班高二年级学生理解、解决学科教学领域问题的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任课教师。在这种情况

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会束缚学生的发展。研究性学习为优秀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机会。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作为与学生一起探究未知的伙伴,面临思维活跃的学生及其高水平的学习活动提出的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积极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对教师来说,成为一项充满高度理智挑战的活动,大大激发教师的胜任力动机,激发教师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潜能。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发展和提高。

6.用创造性成果实现学校对卓越的追求,回报社会的期望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学校化,使学校能够更好地结合自身的特点,更加灵活地选择培养优秀青少年学生的策略和方法,学校的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利用,学生得以以多种可能的方式获得学习经验,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近年来,学校师生已经用他们出色的成就,初步证明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变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将逐步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体制特征。形势的发展既为我们提供了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承担培养青年英才重任、长期以来深受国家和上海市教委关心及社会各界厚爱的的全校师生,一直将取得“卓越成就”作为自己的追求。研究性学习在学校的发展,体现了全校师生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对“卓越”的新追求。全校师生将继续用创造性成果实现自己对“卓越”的追求,回报社会的期望。

四、我国高中校本课程编制的理论与技术

(一)校本课程编制的目标与原则

1、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与目标选择

课程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课程与其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肯定或否定)关系的反映。所谓价值取向是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种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决定校本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它规定了学校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往哪里发展。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合于人性、造就全人,以人格完善和人的发展为目的的课程价值观;二是以“有用性”、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为目的的课程价值观。具体到一所学校,校本课程建立在更为具体的价值取向基础上。

课程是国家、社会与教育工作者对未来人才要求认识的反映,也是他们对教育客观规律认识的产物。课程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念。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体现了人们对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学校课程的设置则是集中地表现了教育工作者的这种价值观念与他们对这一客观规律认识这两者的结合。

⑴主体性。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和发展的课程,因而必然和必须充分体现学校的特色,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没有体校出以各自学校为本的特点就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第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都体现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没有教师的积极、主动的工作,校本课程是无法想象的。第三,校本课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基本目标。没有主体精神的健全人格是不可想象的,校本课程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要特别注意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特别重视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我们认为,学生的主体意识包括主体的独立意识与主体的责任意识,这两者缺一而不能构成完整的主体精神。从我国当代中学生的实际来看,在这两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我国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度保护,使当代中学生的依赖性大大膨胀。与此同时,他们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又相当淡薄。基于此,校本课程就应坚持把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形成“以天下为已任”的健康高尚的人格,这对于我们整个社会、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

⑵个别性。校本课程就是建立在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基础上的,它以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的不同现实情况,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如果忽视了校本课程的这种差异性和个别性,也就失去了校本课程的灵魂。因此校本课程编制必须结合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应该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能为每个学生展示和发展自己的特长与个性创造条件,而不论其基础如何。

我们承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还应承认主体的发展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由于学生的经历与环境不同,他们在个性、兴趣、发展阈限及心理水平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校本课程就是要弥补通常的学科课程在照顾学生个性特征方面的不足。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包括优秀生,也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根据每个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和特长,以学生的发展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看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更要重视个体间个性、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不同。教师劳动的价值不在于使每个学生都考一百分,而在于使他们能按照自己最突出的兴趣和天赋,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⑶基础性。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这是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普通中学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打好科学文化的基础、打好思想品德的基础、打好身心发展基础。校本课程应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如果把校本课程当成学科课程的拔高也就失去了校本课程的意义。校本课程要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也就是说,为每个学生打好今后发展的基础,这就更加要求校本课程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特征。

⑷发展性。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做准备的,因此课程与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而不应过多在乎学生某些枝微末节知识掌握的多寡。我们教育上的误区之一就是把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当做学生身心发展的充分程度,其实这完全是两回事。校本课程就要弥补国家课程(学科课程)的不足,照顾到具体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观,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校本课程应当反映出学校的特色,即学校在培养目标上的特殊要求。然而,在实践中,不少学校往往是“因人设课”,即学校有什么老师就开什么课程。有没有老师,能不能开出有一定水平的课程,这是学校设置校本课程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校本课程开设的过程中,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学校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而不能把这一关系颠倒过来。

⑸全面性。人的发展应当是主动的、全域的发展,教育应当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得到最快、最充分的发展,校本课程要服务于这一全面的发展。学校要以全面的、互补的课程促进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当然这里提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学生的平均发展,而是每个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后,总体上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实践一再证明,一个人每个方面都突出是不可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保证了学生基本方面达到基本质量要求,校本课程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达到学校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应以“扬长”而不是“补短”为目标,保证学生达到基本要求是国家课程的目标,决不能当成校本课程的任务。

⑹实用性。“有用性”是相对于人的发展与完善的另一种课程价值观,它强调课程和学校教育的有用性和功利性,要直接为学生提供“有用”的课程和教育。国家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无法体现面对具体学生的实用性,通过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实现乡土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世界各国普遍采

用的途径。在我国现阶段,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中学就是最后的学习阶段,如何兼顾升学和就业的矛盾是我国中等教育遇到的困难问题。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为无法升学的学生进行职业培训和就业准备,使学生更适应当地的就业与生活。体现有用性应是校本课程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补充了国家课程在这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2、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一种类型,它的编制遵循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当然,它也有自己特殊要求。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⑴互补性原则。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在实现教育目标方面,国家课程在实现统一的要求方面比较便利,校本课程则在达成多样化要求方面有其长处。国家课程在实现统一性目标方面能较好地体现其规范化的要求,校本课程则在实现多样性目标能显示出其灵活性的优点。因此,校本课程的设计就要充分体现出它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的育人功能。

⑵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很可能校与校之间是各不相同的课程,校本课程的这一特点是这类课程只所以被称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原因。从这一特点出发,学校在设计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就要注意从学校的实际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学校教师的特点出发。强调课程的设置有利于“三特”,即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发挥教师的特点,这就是校本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原则基本含义所在。

⑶多样性原则。校本课程是具有较大的弹性与柔性的课程,因而,也应当是多样性的课程。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在很大程度上,学生选择余地的大小,取决于学校校本课程开设门类的多少。校本课程开设的多样性程度越高,学生选择的余地越大,学校在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方面成功的可能也就越大。

⑷可行性原则。在目前,我国中小学选修课和活动课开设的过程中,不少学校都采取了有什么教师就开设什么课程的方法。我们不赞成这种“因人设课”的思路。因为,校本课程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因而,不问所开设的课程对学生培养的意义,仅从有没有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失去了开设校本课程的本来意义。然而,在校本课程开设的过程中,我们又不能不考虑到,课总是要由教师去上的,仅仅只从实现目标的需要出发,而不从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这种课程设置是不可行的,或者,勉强地开设,强教师所难,开出的课程质量不高,这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无法达到课程的目标。

当然,这里我们所要求的教师资源不能只把眼光只盯在本校教师身上,社会上可供利用的资源,也是学校应当积极利用的。校本课程设置可行性的原则既要求所开的课程是能得到教师人力资源支持和保证的,同时也要求所开的课程是能得到必要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条件的保证与支持的。 (二)高中校本课程的设计

1、校本课程设计中应处理的一些关系

⑴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性课程的关系

从这三类课程的关系来说,不打好基础,学生的发展是无本之木,任何发展都不可能,但教育的目标不能仅停留在打好基础上,它谋求在学生不断拓展自己知识与才能的基础上,健全人格,提高创新精神。后两类课程正是为学生发展与创新能力服务的课程。

⑵理科课程和文科课程的关系

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需要足够的人文素养,情感和美感在人的发展中是极端重要的,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懂得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正确地运用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与人民。为此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坚持科技与人文的统一,针对学校和学生的不足,加强相应的教育。既

要组织拓展与加深性的理科课程,以充分满足学生提高科技素养的需要,又要积极地开设人文类、文学与艺术类课程,以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⑶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关系

学科类课程是根据知识之间的客观逻辑关系而加以组织的。因而,它在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学科知识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实践的经验表明,忽视这类课程对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必要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就学生意志、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而言,外部的引导是重要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如果没有学生自我参与的主体性体验活动,任何外在的“灌输”都是无效的。校本课程就是要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要重视学生自我参与的主体性的体验活动,重视让学生在自主性的体验活动中提升和发展各方面的非智力因素,这就需要重视活动课程的开设。作为校本课程的活动课程,主要是提供给学生艺术类的自主性体验活动、公益类的自主性体验活动、管理类的自主性体验活动。

⑷显形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中,既要重视列入课程表的各门课程的建设,也应十分重视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隐性课程的建设。课堂内的学习是重要的,但课堂外教师的言行影响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平时,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一种对学生发展更有影响的教育。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都须经由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而实现,教师高尚的人格与学问的修养能唤起和启迪学生的良知,反之,则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除了师生关系外,学校也应十分重视环境的育人作用,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在校园环境的艺术性与教育性的结合上,抓好校园环境的美化与文明化,使它成为显性课程的重要补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与熏陶。

2、校本课程设计中的目标分析与选择

在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标之间以及目标与其它积极的非预期效应的相容性。

第二,正确地分配目标的权重。目标的权重由目标的相对重要性决定。 第三,充分考虑教育活动对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性。 第四,教育目标的层次性与连续性。 第五,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除上述教育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外,教育目标在表述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要求: 第一,教育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是教师或教育工作者。

第二,教育目标只能用教育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育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表述。

第三,教育目标的表述必须是确定的而不能是摸棱两可的。 第四,对于用于评价和检查教学效果的具体目标来说,行为化的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的要求和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在编制校本课程时,应进行以下方面的目标分析:

⑴共性目标可实现性程度分析。

⑵个性化目标重要性程度分析。

⑶薄弱共性目标与重要个性化目标实现途径分析。

⑷学校资源对备择校本课程支持的可能性分析。

通过上述三步,确定了学校应当开设的校本课程。然而,仅仅从课程的“必要性”出发,在实

践中有时会遇到很多困难、问题与矛盾。比如,有些课程,学校十分希望开设,但却很少有教师能够胜任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有些课程学生对其很感兴趣,但该类课程需要技术含量较高的实验设备和设施,学校目前尚不具备这些条件。因而,对经过上述三步分析所得到的课程,我们称其为“备择课程”。对这些课程还需要经过可行性的论证,才能最终把它确定为学校真正落实的校本课程。经这样步骤的反复研究,由此开设的校本课程才得到“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的保证。 (三)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

1、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 (1)校本课程组织实施特点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课程编制的权力主体,是完全由学校自主组织实施编制的课程。因此它是学校依据自己的教育这些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活动,科学合理的课程决策程序和流程是成功实施校本课程的条件。

? 校本课程应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

? 校本课程应充分体现尊重教师的独创性和学生的差异性。 ? 校本课程实施应充分发挥了学校传统、利用了当地条件。

? 校本课程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标,在实施中教师和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权。 (2)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条件与要求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以学校为基地,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只有学校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才能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前面已经提到,校本课程对硬件没有必须的要求,这些条件主要是思想和组织方面的“软条件”,包括:

? 明确而独特办学目标和宗旨。

? 统一的思想认识,协调一致的行动。 ?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 高效的学校组织结构和良好的人际氛围。 (3)校本课程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 校长和教师必须转换在课程行政中的角色。

? 建立恰当的课程决策程序和学校内部课程监督机制。 ? 建立课程开发的中介服务机构。

? 教育行政部门应确保校本课程权力的下放。 2、校本课程的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收集和提供论据,从而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教材、课程政策等方面。课程评价是为制订和改进课程决策服务的,目的在于判断课程设计的效果,阐明它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并以有利于教育决策的形式提供信息,以便估量采取这种方案的结果。通过课程评价一般要获得三方面的建议:关于改进课程本身的建议;关于课程相关人员,尤其是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建议;关于课程计划管理方面的建议。评价也是校本课程编制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校本课程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使得校本课程评价在具有一般课程评价特点的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1)校本课程评价的特点

?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 ? 校本课程评价是一种多样性的评价。

? 校本课程评价主要是一种形成性评价。 ? 校本课程评价是广泛参与的评价。

(2)校本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 课程评价的模式很多,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是CIPP模式,CIPP模式强调了对教育目标的评价,它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种评价组成的,结合了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优点,以对教育目标周期性的背景评价为基础。CIPP模式是国际上的主导评价模式,也是我国应用比较多的少数模式之一。我们认为这一模式比较适合学校自身对校本课程进行的总体评价。CIPP模式是由四个关键环节组成的,即: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背景评价具有诊断性,要根据社会需要对教育目标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作出价值判断。对校本课程评价来说,背景评价重点对课程的目标本身进行评价,应结合社会需要分析和共性目标可实现性的分析,明确设立的校本课程要达到的课程目标,确认这一课程目标是重要的和有价值的。

输入评价是对课程方案、计划可行性的评价,目的在于帮助课程决策者选择达到课程目标的最佳手段,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作出价值判断。输入评价要充分结合学校的各方面现实条件进行,选择一种最适合本校的课程方案,而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只有这样的课程方案才具有最大的现实可行性。

过程评价是通过描述实际发生的课程实施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通过发现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供反馈信息,用于课程计划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过程评价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以诊断过程、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为目的,因而是课程完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一所学校来说,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一门校本课程通过每一个实施过程的评价诊断,就可以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都是通过长期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形成的。

结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实际成效,其重点在于判断课程实施后达到课程目标的程度,是一种目标对照的评价。通过结果评价,可以得出课程实施后与预期目标的差距,为改进课程计划提供了依据。

结果评价结束意味课程评价一个循环的完成,同时也是新的一个循环的开始,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评价和发展的过程,对于学校来说,只有主动地、有目的、有意识的主动开展课程的评价活动,才可能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真正符合学生需要、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那种把校本课程开发并付诸实施后就认为一门校本课程编制完成了,就可以不管不问了的态度是无法建设好校本课程的。

五、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体系

(一)华师大二附中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特点

1、总体思路

(1)优化基础型课程

必修课是国家对全体学生的共同要求,是帮助全体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的根本所在,是基础性学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必修课的改革也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所在.针对我国中学理科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知识要求偏难偏深,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差等问题,我校必修课的改革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知识,技能和思维的基础.同时,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讨论,动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

在获得各种定理,定律的同时,也培养起科学的态度和探究,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与能力.

(2)完善和深化拓宽型课程

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坚持开设选修课,逐步增加选修课的门类,先后开设了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天文基础,医学常识,日语等课程,以后又开出马列著作选读,金融常识,古文选读,时文写作,影视知识,外国文学,数字电路,旅游地理,音乐欣赏,实用美术,球类等课程.从课程类型上讲,涉及知识,技能,体艺三大类;从课程性质和开设课程的目的上讲,包括加深提高型,拓宽视野型和应用型.各种类型的选修课的开设,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必修课的有关内容的兴趣,而且拓展了必修课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如通过医学常识的学习,学生对生物课中有关生化,遗传等内容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旅游地理的学习,则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课的实际操作更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实验程序,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现在,我校的选修课设置正朝着新的方向不断发展,广告设计,法律常识,中医等选修课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展个性特长,而<<社会调查方法论>>则为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提供了途径.

(3)建设探索型课程

在前几年学校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建设有了较高质量的基础上,近年来,我校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又积极开发探索型课程.探索型课程是我校为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开发的新课程,它把学习过程与研究过程统一在一起.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校教师精心地组织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在这一过场中,学校十分注重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研究相结合.教师通过对学生所拟研究的小课题进行可行性评估,向学生介绍一些研究方法和国外中学生课题研究的新进展,在学生研究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意识与能力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2、二附中学校课程的主要特点

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改革,为我校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当前,我校以发展学生潜能为目标的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以一期课改选修课的建设为基础的,但在许多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新时期我校学校课程开发的新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为本

在我校学校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新时期的转变最重要的是课程开发理念的转变。这一转变表现在:我校的一期课改是以“教师能开什么课”为出发点,当前的课程改革则以“学生需要什么课”为出发点。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重视了:

①课程决策的民主化。 ②课程建设的规范化。 ③课程管理的科学化。 (2)从课时保障到制度保障 在第一期课程改革中,为保障选修课的顺利实施,学校对学生参加选修课的时数作了严格的规定。在当时,这一措施是必要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认为,仅仅靠课时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校对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制度上给予了保障。比如,为了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和社团活动的进行,学校作了两个100%的规定,即学生必须100%参加小课题研究,100%参与社团活动。同时,学校也制定了关于指导小课题研究和社团活动的教师工作量和奖励的规定,这些制度的规定有力地推动了这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从单向选择到师生互动 在课程改革的初期阶段,由于学校开设的选修课门类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因而,在客观上形成了由教师选择学生这样的局面。学生是很难选择教师的。随着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入,一方

面,学校教师和领导形成了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给学生以一定的课程选择权,作为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发展的措施;另一方面,随着学校选修课的增多,学生客观上也有了更大的选择机会,由此,学校逐步形成了在学校课程中从单向选择到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全校师生相互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的兴趣,学生尊重教师的指导意见,这对提高我校学校课程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4)从重在结果到重在过程

学校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因而,学校不把学生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寡作为衡量课程质量唯一的标准,重在考察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性,重在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相关活动的参与程度,实现了从重在结果到重在过程的转变,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5)从自然科学到科技与人文并重

作为同时具有全国理科实验班和上海理科实验班的学校,我校理科的优势是明显的。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理科比较重视。如前所述,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已经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程,鼓励学生积极选修人文社会类的课程。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在我校,人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程以及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热点,仅高一2000届学生在小课题研究中,文科类选题达300多个,初步实现了科技与人文并重的教育理念。

(二)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附中的课程体系由校本改造后的国家基础型课程、大文化类课程、STS系列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德育课程、荣誉课程等六大板块构成,截至目前具体有300多门课程。

1、校本改造后的国家基础型课程 二附中的国家基础型课程是在国家统一的基础型课程上进行校本改造与再开发后形成的,主要是满足二附中学生对国家基础课程的个性化需求。

对基础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首先要认真学习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加深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的特点;其次应该通过调查,分析与把握我校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基础;同时还应对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和本学科教学的良好传统作出客观的分析,从而对教学作出合理的安排。二附中根据学生特点,组织课程教学专家制定这些课程的校本标准,对国家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调整与增补,通过校本化的改造让课程适应与促进二附中学生的发展需要,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探索下,在学校各个教研组进行充分的校本研究的基础上,二附中的基础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大致形成以下做法:

(1)有机整合基础性与拓展性的教学。针对我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在数学、物理和化学学科中,把“课程标准”中的拓展性内容和基础性内容有机整合,即把“基础性教材”与“拓展性教材”组合使用,制定好合适的教学深度与广度,形成连贯三年的合理的进度。

(2)有机整合基础性与研究性的教学。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把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明确规定在基础性教学的计划之中,语文课程的“大文化类的课程研究”,历史课程的“小论文写作”,政治 课程的“自主学习平台”与“社会调查”都成为校本化的规定要求。

(3)加强基础课程的实验系统与训练系统。生命科学和劳动技术两门学科都建立了“校本实验系统”,充分运用我校实验条件,系统设计学生实验,并列入考核要求,重视与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英语学科保持了我校长期形成的“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传统,把听力教材和口语训练充实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4)注重对学生的调查,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史地教研组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作了调查,表明我校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得的社会科学类的知识已经有相当的储备。因此进行了“课程压缩”,对教学内容“先删后增”、采取了“以学代教”和“先学后教”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益,并且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留出充足的时间。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差异相当大,为此规定在第一学期完成基础课程教学后,在第二学期分班分层进行专题学习。 (5)充分开发与运用教育资源,充实课程教学要求。物理等教研组重视应用网络资源建立教学共享平台,充实了教学资源。体育教研组利用我校有室内游泳池的有利条件,制定了游泳项目的教学计划,要求每个二附中的学生学会游泳。心理教师在对我校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后,通过必修课(高一年级)、学生社团、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截至2004年,二附中对全部国家规定的高中基础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生命科学、信息科技、劳动技术、体育与健身、艺术、心理健康,共14门)都制定了校本实施方案(详见附件《华东师大二附中基础课程校本实施方案》),许多学科都在不断完善、充实、实践经历动态调整的校本化的基础课程,许多成熟的校本基础课程教材最近即将推出。

2、大文化类课程

所谓“大文化”课程,是贯通政治、语文、外语、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领域,是以形成现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文化素养为指向的课程系统。

这类课程以当代文化发展、社会文化热点、学生文化需要和教师文化关注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使二附中的学生具有全面的文化认识、健康的文化行为、宽广的文化胸怀和深远的文化视野。学校要求大文化类课程的设计不应当将表征学科发展的新知识的传授作为课程的唯一或根本要求,而应当将获取新知识、形成文化思考作为课程的基本要求。可以说大文化类课程是以文化现象的研究为课程的特征性学习方式,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探究、解读、概括、表达等行为活动,开阔心胸与眼界、调整学科学习心态、提高学习活动效率、改善自身素养与品位等。这样的课程,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带有时尚色彩的活动形式组织课程学习,例如讲座、报告、演示、辩驳、沙龙、访谈、“吧”、“坊”之类。目前已成熟开设约100门。 3、STS系列课程

“STS”是科学、技术、社会的缩写,STS系列课程主要想提升二附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 二附中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及社会组织的科技资源,设计、开发、引入了总数量达100多门拓展型STS系列课程。学校不惜投入巨资在校内兴建了天文台、气象站、科学探索馆、机器人实验室、电视台、心理实验室等一批现代化实验室,为开好《现代农业技术》、《机器人制作》、《天文观测》、《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现代传媒与电视科技》等课程创造了良好的校内科技课程资源。同时学校大力拓展校外科技课程资源,主动依托张江高科技园区、孙桥农业技术开发区、上海科技馆、上海气象馆、中国极地研究所等科研科普部门,利用它们的科技资源与专家,为校本课程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二附中基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联系而构建的STS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选择当今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作为STS课程资源,是为了让学生把今天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明天知识的应用联系起来。尽可能运用学生已有的数理化知识来理解高新科技领域的某些科学原理和技术问题,使学校课程具有时代特征和现代感。这也是二附中依托张江高科技园区办学的必然的趋势。

(2)STS课程特别重视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联系上,整合知识,淡化学科界限,体现自然科学知识之间的互相渗透,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互相渗透。尤其要反映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学生通过学习科学、掌握技术来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3)STS课程并不是让学生掌握高新科技知识,而是在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动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过程与方法,以及科学价值观的感悟和认识,整体提高二附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因为,科学知识并不等同于科学素养的全部。

(4)STS课程还应该努力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人的观念形态、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例如计算机的高度运用,使得人们面临着对来自各种文化信息的选择。网络文化也有正负效应。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要求科学家必须遵守人类的伦理道德。核技术和空间技术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生命。医药与保健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等。学生应该对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文化的转型有一种准备。

(5)STS课程的开设,可以依托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整个浦东的教育资源。例如利用张江软件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企业或研究所的力量开设有关计算机和生物工程类课程,利用孙桥园艺场开设有关现代农业和遗传工程的课程,利用中国极地研究所和“海洋世界”开设有关海洋科学类的课程,利用浦东良好的生态环境开设环境保护类的课程等等。

(6)STS课程可以延伸出学生的许多研究性课题,有利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因为STS课程联系实际,涉及应用,既有科学知识的铺垫,又有社会与文化层面的思考,它将成为学生研究性课题的生长点。

这类课程的设计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 根据高新科技的发展前沿领域设计STS课程 ? 根据科学发展史的线索来设计STS课程

? 根据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设计STS课程

? 根据科技发展所引发的观念形态、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设计STS课程 ? 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设计和实施DIY实验活动构建STS课程

二附中开展的“必做100个实验”活动,挖掘了100个基于基础型课堂的必做实验和100个基于拓展型课堂的选做实验。这些实验题材都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

4、社团活动类课程

这是由学生兴趣取向而自主形成的、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的课程,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学生自己给自己开设的课程。

二附中的学生社团活动在近几年来有很大发展,每个学生都参加社团活动。学校规定凡6人以上可以组团结社,招兵买马。成立社团必须拟订章程,规定学习和活动的目标、方式、场所和时间,并在一学期中要向全校展示活动的成果,在学期末还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指导教师由社团聘请本校教师或校外人士担任。所以,社团活动具有课程的基本特征,它给以学生有课程的设计权和自主的活动权。

社团活动课程体现出如下特点:

自主性—— 社团活动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自主结社,自主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

合作性—— 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并在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平等的对话式、伙伴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互助合作之团队精神。

实践性—— 社团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社团活动已经与研究性学习紧密结合。 开放性—— 其表现为:课程组织形式具有开放性,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 生成性——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形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新的社团也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昂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社团活动生

成性的集中体现。

二附中相信社团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活跃、自主和具有生命力的学校课程将在我校的课程体系中充当重要的角色。现在我校的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非常有序,新社团不断涌现。目前已有六大类(科技类、体育类、文化类、艺术类、学科类和综合类)共40多个社团。很多明星社团,如“机器人社”、“附中电视台”、“附中在线”、“赛智社”、“世博研究社”、“JA社”、“茶文化社”、“跆拳道社”、“漫研社”、“模拟联合国”等社团的许多活动在市区、甚至全国都有良好的反响。

5、德育课程

这里的德育课程主要指专题德育课程。2004年以来,二附中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德育课程化研究。广义来说,学校德育课程化是将学校教育的所有构成都纳入德育课程,即学科课程实施德育、德行教育要求按照课程来组织教育活动。期间学校对历年来一直开展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德育工作进行梳理、分类、研究,并按课程进行转化设计,构建了60余门德育专题课程: 1、学校德育专题课程:

——“走进我们的党”等学生青年党校的德育课程。 ——“让我们携手同行”等青年团主题团日德育课程。 ——“‘理论’、‘思想’与”‘发展观’”等基本政治观德育课程。 ——“虚拟法庭”等法制思想德育课程。 ——“模拟联合国”等国际政治德育课程。 ——“体验军人”等军训德育课程。 ——“感受农事”等学农德育课程。 ——“社会寻访”、“认识鲁迅”等社会实践德育课程。 ——“牵手”等志愿者德育课程。

——“叩问与触摸”等社会调查德育课程。

2、年级德育专题课程:

——如“认同与接纳”等年级德育课程。 3、班级专题课程:

——如“二附中学生形象自我设计与塑造”等班级德育课程。

当然,更多的德育内容交叉在其它学校课程中,如以“晨晖讲坛”为代表的松散型多元主题讲座课程就包含了许多德育主题讲座,如“为人三件事”等;“你有文化吗”等大文化类课程、“生物战争与传染病”等STS类课程也渗透了大量德育元素。

6、荣誉课程

荣誉课程其实是二附中最早成型的一类校本课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形成,主要为了满足部分理科见长的智优学生而设计的超越普通程度的理科课程。

其中一类是对中学数理化基础知识的拓宽与加深,增加与大学衔接的相关内容,应用于理科实验班的教学。现已出版《高中数学》、《高中物理》、《高中化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三门6册教材,为理科实验班所用,也允许普通班学有余力的同学选用。

另一类是针对高三年级已经获得保送大学资格的优秀学生,开设了“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大学英语四级”、“C++语言设计”和“文献检索”等大学先修荣誉课程,由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大教师任教。大学先修课程由大学教授主讲,他们获得的学分为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所承认。2002年试行以来,证明这部分智优学生能胜任大学先修课程的学习。

荣誉课程是面向部分特优生的课程,学校与名牌大学合作,引入大学的师资与课程,在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程,以基础科学课程(如线性代数、数学分析、C++程序设计等)为主,探索中学与大学科学教育的衔接。

六、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校本课程实施体系

(一)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组织实施机构

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发和实施学校课程,既有决策问题,又有执行问题。事实上,二附中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校课程的开发、管理与评价团队。为了保障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二附中成立学校课程领导小组、学校课程建设专家顾问小组、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委员会、学校课程评审小组,建立有效的组织网络,形成较完善的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系统,保障学校课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1)学校课程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校长、书记、分管教学副校长

职责:把握学校课程的发展方向,统筹决策协调与学校课程相关的各部门工作。 (2)学校课程建设专家顾问小组:

组成人员:校专家顾问团成员、部分首席教师 职责:评审、认定新开发的学校课程,为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开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3)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委员会: 组成人员: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

职责:具体组织并保障实施学校课程的开发、认定、开设以及过程管理 (4)学校课程评审小组:

组成人员:部分专家、校领导、教学委员会成员、教务主任

职责:讨论、评定学校课程的星级,对现有课程进行全面评价,并反馈给执教教师。 (二)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组织形态

二附中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这种结构既表现为课程类型的结构,也应表现为课程组织形态的结构。经过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二附中的校本课程组织形态多样,总体而言是有紧有松,既规范又灵活。课程组织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紧密型课程——以课堂为主要载体,固定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确定的上课人员,严密

规范的课程系列内容。校本基础型课程、大部分的拓展型选修课程都属于紧密型课程。这类课程的规定性很强,便于组织和管理。

(2) 半紧密型拓展课程——以课堂为重要载体,同时注重课外实践活动。较固定的上课时间和

地点,确定的上课人员,较严密规范的课程系列内容,如《天文观测》、《机器人制作》等课程。这类课程的组织实施有一定难度和技术要求。

(3) 半松散型活动课程——以活动为重要载体,同时配以一定的课程指导学习。较固定的上课

时间、上课地点,确定的上课人员,自由的课程讲座内容。专题德育课程、大部分的社团活动课程都属于半松散型活动课程。这类课程的有一定的规定性,同时允许因地因时灵活调整。

(4) 松散型讲座课程——以课堂讲座为主要载体,不固定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不确定的上

课人员,较自由的课程活动内容。二附中的《晨晖讲坛》就是典型的松散型讲座课程。这类课程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参与自由度。它给以学生最大的选择性,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教室,感兴趣就来,不感兴趣马上就可以离开。这类课程需要教师能最有效地抓住学生发展的需求设计好讲座内容。

(5) 松散型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不固定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不确定的上课人

员,较自由的课程系列内容。二附中的《科学实验DIY》就是典型的松散型活动课程。基本特点同松散型讲座课程。

(三)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实施过程 (1)校本课程的开设流程

紧密型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流程如下:

? 申报(学期末各教研组教师申报下学期拟开设学校课程名称,教研组长协调汇总填写本组

室的所有课程,上报教务处)

? 初审汇总(教务处初审各课程的课程资料,汇总制作下学期拟开设学校课程目录)

? 审核(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委员会讨论确定下学期拟开设学校课程的名单,并初步确定各门

课的学时、学分、可以开设的节数、人数限定、上课地点等)

? 公布(网上选课系统及电视、广播、海报等公告形式,一般提前3-10天) ? 学生选课

? 确认(达到规定开课人数(≥6)的课程确认开设) 其它类型的校本课程开设基本与之类似,只是不同环节的要求略有差异。比如人数松散型的课程在审核上就重点关注课程内容和时间,不需要人数确认环节。 (2)校本课程的选课

课程体系的创建,不仅需要多样、生动、高品质的特色课程,高效的管理系统也是保障课程体系实施的重要因素。

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课时之外,二附中给学生留出了相当充分的课程和时间(约占30%)供学生课内外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形态组织形态选课方式是不一样的。

针对二附中的课程体系特点,学校针对校本拓展型选修课程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选课系统,向高一高二共八百多名学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个性化选择课程手段。目前辅助学校课程实施的网络环境构建包括校本课程选课系统、评价系统、校本课程数据库、内部知识网络等,其中最核心的是选课系统。

正式选课前教务处必须科学合理地管理设置课程信息、安排班级规模、安排课时、教室资源分配、及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这些工作都可以基于网络在校本课程系统内完成。这里特别强调学校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每学期教务处在选课前会举行一次选课指导大会,介绍选课须知及本学期的各类课程,力求做到学生选课不盲目。校本课程的开设环节中最重要的是通过网络平台实施的面向学生的选择机制,学生即市场,课程由学生的选择实现优胜劣汰。系统每学期在统一时间开放,保证了选课的公平、公正、公开,同时管理员能即时得知选课结果,做出及时调整或相应的安排,并向教师与学生反馈选课结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人为失误得到了避免。

(3)校本课程的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校本课程评价涉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与课程评价三方面。二附中要求在课程开发开设时就要考虑到课程的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等,力求使形成课程开发的良性循环机制。不同的评价主体有不同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比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系统作为另一个自主开发的系统,也已经成为评价课程优劣的重要依据。评价系统的问卷主要由数十道选择题构成,涵盖与学生相关的课堂教学各个方面,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课程结束后,为自己所选的课程做出合理评价。相应部门根据评价结果和其他数据,对每一门课程做出科学测评,形成合理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持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手段。(详见上一章《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这里不再赘述) (4)校本课程的交流与档案管理

校本课程数据库将保留历次校本课程的实施记录,包括课程信息、课程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成绩记录。在实现资料留存的基础上,也将为今后的数据挖掘奠定基础。内部知识网络向所有用户提供了自助式的网站创建方式,解决了教师专业技术缺乏的问题,用户只需简单操作,即可搭建功能强大的互动交流式网站。学校鼓励教师建设自己的校本课程网站。网站面向每一个选修该课程的同学,满足他们与学生分享相关课程内部资料、共享广域网资源链接、交流讨论等等需求。只要教师愿意分享自己的课程,网站中的所有信息即刻可为全局的搜索服务引用,这就意味着没有选到此门课程但是同样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同时分享,这无疑更大程度的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效率,更好的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是对传统选修课程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而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也从整体层面上为提高校本选修课程的层次,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的特点

(1)学生选择权得到尊重,为个性发展建立了课程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课程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在网络选课平台上,面对200多门的各式课程,学生自主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点菜”,实行“超市式”的课程管理模式,引起了学生包括家长们的热烈反响。我校学生非常重视与珍惜选课,在网络平台选课的统一时间之前,他们早早在电脑上等候,学校的机房排成长队,一些受欢迎的课程在3、5分钟之内达到满员。

(2)教师转变了角色,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变化。 一是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这样教师可能要在自己并不很熟悉的领域内开发课程,所以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角色投入课程开发的过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得到了发展,课程开发的能力与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二是促使教师成为服务者。 校本课程不具有强制性,课程是否受到欢迎,将由学生的反馈所决定。我们还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评价课程和教师的教学,为课程的完善和教学的改进提供重要依据。教师也非常重视吸取学生的意见来调整教学。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意识,而课程则是特殊的“服务”的产品。

三是促使教师成为指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自己设计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很自然地转变了角色,促进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得教学从单向传授变为双向互动,营造师生共同研究的学习氛围。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把它们吸纳为课程资源,在下一轮教学中应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校本课程是师生共同建设的。 (3)实现了拓展性课程与研究性课程的整合。 二附中是最早实践研究性学习的学校之一,专门设置 “小课题研究”的课程来推动研究性学习。建立百门校本课程,我们的初衷是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拓展性课程,但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在这种拓展性的学习中,学生由于兴趣与特长所趋,必然会更多关注某些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形成研究性的课题。为此,我们进一步把研究性学习的要求落实到校本课程实施中,并把学生的研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大文化类课程的选修,使学生关注社会文化热点,产生了许多研究性课题,现在我校每位同学都在高二年级完成一个大文化课题,并且组织举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答辩。而STS类课程的开设,启迪了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包括进行实验或调查撰写论文、进行小制作和小发明,以及群体性的科技实践活动,其中优秀项目屡屡在上海市和全国的英特尔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国际英特尔科学与工程大赛中获奖,我校近几年来科技活动蓬勃发展,也是以校本课程的建设为重要基础

的。

(4)提供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舞台。

在学校课程中,学校给教师更大的自主权,并鼓励教师在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多个层面开展教学改革,许多教学改革的设想在学校课程中得到实践。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应用,为相当部分教师所重视。教师们有的在尝试开发实验教学,有的在尝试双语教学,有的采取分组合作学习方式,有的采取师生互动的研讨方式。在考查环节,几乎都采取研究性作业,而且重视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因此,校本课程成为二附中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最好的试验田。

(5)深化了办学思想,凸现了办学特色,提高了管理水平。

我们把“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个理念落实在校本课程上。我们认为,基础课程促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而校本课程则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基础,以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我们在二期课改中的追求。

办学特色是因学校(包括生源)的差异性而存在的,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中学,学生是来自全上海市(乃至全国)的优秀群体。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无法兼顾到这种客观的差异性,这一任务只能有通过学校课程的开发来实现。在我们构建了校本课程体系以后,已经形成了在基础课程中也要进行校本开发的思想,对基础课程的教学一定也要以二附中学生的整体水平和需求为出发点,来规定校本的教学要求,凸现我校理科见长的办学特色。与此同时,学校领导、教务处和各教研组都提高了课程管理的水平。从过去的常规的教学管理上升到学校的课程管理,表明我校是立足在更高的层面上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五)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实施的困惑

(1)如何建立更加完备的校本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制度

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制度,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一个充分体现学校、教师首创精神的过程,也是要求学校、教师增强自我责任意识的过程。然而,学校的关注点集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层面,以及学校具体课程开发的形态方面,而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制度建设关注的却比较少,很多跟课程建设配套的组织与制度不完备。

(2)如何恰当评价校本课程

如何对校本课程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是教师们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在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中,对校本课程评价需要关注的有:教师工作量如何考核?教师课堂教学如何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如何评定?最困难的是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评价与实际效果评价。实际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优劣与否会直接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好坏,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品质。而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可行、可靠、科学的评价机制。

(3)教学管理部门(如学校教务处)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扮演什么职能 教师自主地进行课程的开发,并不是说不需要上级部门的监督与支持,这与校本课程开发民主、开放、科学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但是,教学管理部门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督导与支持肯定要不同于传统的做法,这也需要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机制与体制上的创新。教务处必须要尽快建立起规范的校本课程开发、开设、管理的制度,切实地为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政策与资源上的支持与服务,以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教学管理部门是否应该成为一个更专业一点的服务部门。

七、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一)二附中学校课程评价的指导原则

基于二附中校本课程的特点,二附中学校课程评价的指导原则是:

发展性。二附中学校课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更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是课程评价的根本性原则,所有的学校课程必须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科学性。学校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的原则,要体现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特点与规律。理科类的学校课程要尽量体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与趋势,文科类的学校课程要体现文化性、社会性。学校课程的设计要尽量帮助学生认识一个科学规律、自然或社会现象。

拓展性。二附中的学校课程是国家(上海)课程基础上的拓宽与拓展,要与基础型学科的教学密切相关但又超越通常的学科课程教学,决不能成为学科课堂基础知识教学的变相增加。学生能否实现知识、能力、视野的拓展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成效的重要内容。

适用性。学校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在难度上不能超越学生发展的基础,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学生的选择是课程是否开设的重要基准。

广泛性。学校课程在“大文化课程”、“STS课程”、“荣誉课程”等模块内不作更具体的限制,教师可以选择认为合适的任何内容用来设计学校课程,只要通过学校课程建设委员会的评审就可以列入学校课程目录。

动态性。二附中的学校课程是动态滚动发展的,根据各方面的反映,每年都进行课程目录的重新修订,新的、成熟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淡出,每学期开设的拓展选修课程的总数量将维持在100门左右。 (二)二附中学校课程评价内容

二附中学校课程评价体系由四个部分的评价组成: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开设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包括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意义,开设课程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可能性,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课程目标与二附中培养目标的一致程度,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课程大纲的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等。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主要判断教师开设课程的准备程度,包括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为主要标志性信息。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组织同行专家听课,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育目标,还存在哪些偏差,为此下一轮应当如何改革等。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考试完以后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征询专家、同行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等。

四个评价部分集中在课程质量的两个控制点进行,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评价与课程准备与课程

投入评价在课程正式实施前进行;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和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通常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通过两个控制点的四项评价对课程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

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用于课程的立项,主要有课程建设专家顾问小组负责实施。只有通过该项评价的课程才能获得正式的立项,只有通过立项评审的学校课程才能列入学校课程计划。课程准备与课程投入评价是为课程开设服务的,这是开课的必备条件,立项的课程只有通过此项评价才能被正式排入学生选课表中供学生选择。该评价主要由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委员会实施。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教学的评价,这样的实施过程包括了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环节(比如参观、试验等均包括在内),评价集中在教师“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在课程投入和准备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教师“教”的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影响学生学校课程“学”的主要是学习情趣、课程教学与学生经验、体验的联系、教师的教学管理激励等。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结果可以用于对教师学校课程教学工作的考核。该评价由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学生共同实施。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二附中学校课程的实施效果评价需要与课程设计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根据综合学校课程的总体设计,学校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潜能,要对国家(上海)课程进行拓展,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课程的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主要是评价本门课程的目标达成度、学生的发展情况、学生的满意度、其他方面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等。该评价主要由学生实施。

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委员会将汇总综合四项评价的相关结果,提交学校课程评审小组做最后的综合评定。经过实践,二附中发现由于校本课程内容千差万别,开设方式多样,很难确立通用的四项评价的指标体系。虽然学校课程评审小组努力试图科学规范地进行公正的评价,但总是不尽如人意。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教师、学生进行自觉自律的评价,通过课程主体(教师与学生)不断地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的健康顺利运行。

(三)二附中学校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面向课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管理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实践基础上,我校建立了相对简易可行的校本课程的星级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通过校本课程评价系统采集教师与学生的反馈信息,综合课程建设专家顾问小组、课程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意见,采用量化评分的形式,形成三项得分,用它来测量校本的课程的“含金量”,同时又能清晰反映该课程的质量。每学期末,由学校课程评审小组将对本学期开设的课程进行星级评定。

星级课程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1.星级课程评定标准

一星级课程:课程评价合格(60-74)课务评价合格(60-74)成果评价合格(60-74) 二星级课程:课程评价良好(75-84)课务评价良好(75-84)成果评价合格(60-74) 三星级课程:课程评价良好(75-84)课务评价良好(75-84)成果评价良好(75-84) 四星级课程:课程评价优秀(85-94)课务评价良好(85-94)成果评价优秀(85-94)

五星级课程:课程评价优秀(90以上)课务评价优秀(85以上)成果评价优异(95以上) (备注:具体评分方法见相应量表,各项指标不均匀的课程由课程评审小组根据学校课程发展状况协调决定。)

2.课程星级的评定流程

(1)申报(每学期末,在教务处指定内上交填写清楚的星级课程申报表,并附好其它申报必

需材料。)

(2)记分与测算(由教务处按照学校课程管理规定以及评价方法,计算每门学校课程的课程、课务及成果评价。)

(3)初评(由学校课程评审小组审核每门课程的各项记分,初步确定课程星级。) (4)认定(由校务会议讨论,最后确定。) 3.星级课程奖惩规定

为了肯定并感谢教师为学校课程发展所作出的辛勤劳动,鼓励优质学校课程的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对认定为三星级以上(包括三星级)课程的任课教师给予精神及物质奖励。

标准如下:

三星级课程: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5学分的校本培训积分,星级课程教师荣誉证书。 四星级课程:1500元的一次性奖励,10学分的校本培训积分,星级课程教师荣誉证书。 五星级课程:2000元的一次性奖励,15学分的校本培训积分,星级课程教师荣誉证书。 对达不到一星级的课程,将视课程评价结果酌情扣除部分课程津贴。

对已认定的三星级以上课程,如果下次评审时不申报更高的星级,可免除其课程评价,只需进行课务评价与成果评价。若课务评价与成果评价达不到相应级别,则课程津贴按降一级计。对已认定的三星级以上课程,如果下次评审时申报更高的星级,评审达标后补发一次性奖励差额,课程津贴相应升级。

4.课程津贴发放办法

学校课程的津贴与课程星级评价挂钩,实践“课程按质取酬”的探索。学校课程津贴每学期发放一次,每课时津贴因课程星级而不同。一星级课程:45元/课时,二星级课程:55元/课时,三星级课程:65元/课时,四星级课程:70元/课时,五星级课程:75元/课时。每课时津贴*本学期上课节数=本学期该课程的津贴。

5.经费保障

学校保证对学校课程的津贴与奖励给予优先发放,并根据学校财政情况,有计划地提高津贴标准与奖励金额。

二附中的校本课程评价是课程管理全面实施质量保障工程的根本,以“星级课程”评比为抓手进行课程质量控制,强化准入与淘汰机制,以学生为市场建立动态的校本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实施了星级课程评价体系,通过校本课程评价系统,教师与学生实现了互相评价,相互促进;采用多方互动的综合评价,逐批评出合格、优秀的校本课程。二附中的校本课程管理重视学生的参与,尤其是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评价。学校经常进行一些课程调查,了解学生需求与建议,以改进管理工作。每期课程结束,我们都会进行课程的学生评价,并把它作为课程评价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只有学生认为满意的课程才是合格的课程。

在这样的课程评价和管理下,二附中的校本课程基本处于良性运转,课程数量在增多,课程质量不断提升,课程成果也不断涌现。自该评价体系实施以来。学校已推出了五批共48门三星级课程,三批共6门四星级课程即将推出。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开发、研究校本课程的氛围,有效保障了学校课程的质量。三、四星级课程也已成为学生“竞相抢购”的品牌课程。 (四)关于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思考

前面我们谈到的校本课程评价都是指向课程或指向开设此课程的教师,我们较少关注校本课程面向学生学习的评价。关于校本课程学习评价,很多人认为各门课程独立评价,百花齐放不是很好吗?二附中的教师研究认为:以形成性为主的开放式过程评价方式,更适应校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因为校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素养的进一步发展,校本课程的全面铺开,为学生拓宽了成长的空间,为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它为师生们提供了有别于国家基础课程教学一直以来所特有的学习格局,无论在课堂形式,还是在学习形式、学习内容,乃至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具有更新颖、更鲜活的特点。这无形中对基础课程的教学又起到予以启示、促其反思的作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育教学中评价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在基础课程的教育中,因为历史沿革下的班级制度、习惯性认识、习惯性操作等原因,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看,封闭性的评价以及教师本人对学生的评价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及所持的态度,对学生的公共素养和个性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当然目前我们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导引下,已经并且继续对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做出令人欣喜的改革。校本课程的学习,因其新颖、鲜活的特点,必然带动学习各环节、各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校本课程的学习评价与传统基础课程的学习评价如出一辙,两种课程之间的“异”也就消失了。

校本课程的学习评价,因课程本身突破了传统基础课程的格局,从而大大地拓展了空间。如果说传统基础课程的学习评价主要是封闭型的,是以教师为主的“一元化”评价,那么校本课程的学习评价应当体现出一种以多方为主的“多元化”特征。在信息高速发达的背景下,从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到课程学习内容的独特性,到教师观念的更新,都决定了校本课程学习评价在策略、形式、方法等不同层面的设计上必然有自身的特点。因此从理论上说,以形成性为主的开放式过程评价方式,更适应校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它能更好地引导并帮助学生进一步开拓自己的认识空间、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无论在知识、技能、兴趣,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为将来持续性的发展作好阶段性的相关铺垫。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娟.试论澳大利亚学校科学、技术、数学创新计划.上海: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 [2]陈晓玮.美国NAEP 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简介及启示.北京:基础教育参考,2007(4). [3]顾建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置及改革的国际趋势.北京:人民教育,2005(3-4). [4]李家永. 芬兰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北京:比较教育研究,2003(8) [5]李松林.发达国家高考改革的趋向与启示.上海: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5). [6]李西佳,荆娟.美国”学校综合改革项目”述评.北京:基础教育参考,2007(6).

[7]娄 琦. 从美国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看美国的教育改革.哈尔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8]潘发勤.21世纪初的英国教育政策及进展.北京:世界教育信息,2004(9).

[9]石鸥. 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欧洲三国高中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启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2).

[10]王东.澳洲新南威尔斯省高中会考改革论析.上海: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2). [11]项贤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美国教育改革.北京:比较教育研究,2003(5).

[12]谢红珍. 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比较研究——我国与美国、芬兰课改比较研究. 永州: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

[13]杨德军,李群. 芬兰”不分年级制”高中课程改革及启示——以罗苏高中为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2004(2).

[14]张倩,唐凯欣.高中科学领域课程改革的国际动向——兼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秦皇岛:教学研究,2003(3)

[15]张瑞海.芬兰高中课程改革的考察报告.北京:世界教育信息,2004(5).

[16]钟启泉,杨明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济南:当代教育科学,2003(22). [17]周青,赵永春.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4). [18]陈玉琨.走近美国著名高中.南昌:教师博览,2004(7).

[19] Catherine Walcott, Rose Owens-West, Reino Makkonen. High School Reform: National and State Trends. http://archive.cta.org/NR/rdonlyres/77C65821-A1F4-4EA4-8CBB-72A110A58D87/0/HighSchoolReform.pdf,2008年5月1日.

[20] Mary G. Visher, David Emanuel,Peter Teitelbaum. Key High School Reform Strategies: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Findings. http://www.mprinc.com/pubs/pdf/key_high_school_reform_strategies.pdf,2008年5月1日.

[21]Janet Quint. Meeting FiveCritical Challenges of High School Reform http://www.mdrc.org/publications/428/full.pdf,2008年5月1日. [22]http://www.ibo.org 国际文凭组织官方网站

[23]顾彬彬.国际文凭项目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4]邓小俐.IBDP数学课程内部评价简介.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6期 25]谷力、杨启亮.国际文凭组织中学项目课程的启示.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第5期 [26]谢益民.国际文凭项目的学业评价特点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8期

[27]李永宁.从IB文凭课程的设计看国际教育的教育理念.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5 期 [28] http://www.isberne.ch/ 瑞士伯尔尼国际学校网站

[29]何晓文主编:《华东师大二附中学校课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

[30]何晓文主编:《华东师大二附中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化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 [31]何晓文著:《教育—发现与发展学生的潜能》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0

附件二

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名称:适应国际化需要的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批准号:DHA030143 课题级别:教育部重点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负责人:何晓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主要成员:何晓文、陈玉琨、戚业国、陈胜庆、张大同、魏国良、孟东海

一、内容与方法

我国示范性高中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校本课程是高中育人模式的重要途径与形式,是当前高中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高中育人模式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色之一。

本课题对国际高中教育的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对我国高中现行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两者的差异,找出我国高中尤其沿海重点高中在培养目标与课程方面的不足,由此形成重点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指导思想。将这样的思想和目标用于指导学校课程建设,通过学校课程弥补现行高中课程在适应国际化需要方面的不足。通过一所高中学校课程的设计与组织实施,总结形成具有迁移价值的、适应国际化需要的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经验。

研究中运用文献法广泛收集分析有关高中国际文凭标准的各种文献,进行相应的文献研究;运用现场调查,对已经进行的国际课程标准试点进行现场调查,对我国高中课程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实施的状况、进展与存在的问题;运用比较研究,分析国际文凭标准与我国高中课程标准的差异;将设计的学校课程方案进行试点和总结。

本课题借鉴国际高中教育改革经验,分析研究了IB课程的课程目标体系以及美欧一些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为蓝本,设计了高中校本课程的目标体系,研究了高中校本课程的类型与模式,设计并运行了高中校本课程的结构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星级校本课程管理体系。

二、结论与对策

(一) 关于国际化与国际高中教育改革

1、高中教育改革的国际化背景

(1)国际化的兴起及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国际化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国际化在改变着财富的特征、占有格局和实现形式;第三,国际化在重构生产体系,改变着现有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第四,信息化改变着人类的交往形式,国际化的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第五,国际化改变着劳动价值的实行途径和形式;第六,国际化推动了文化重构,文化与宗教冲突更加表面化、激烈化;第七,国际化在为全人类带来红利的同时也在制造着新的不公平。 (2)国际化对人才和教育变革提出的新要求:第一,人力资源成为国民财富的最重要组成部

分;第二,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世界范围的人才争夺战;第三,国际化的发展提出了培养国际人才的现实需要;第四,国际化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

(3)国际化对高中教育提出的挑战:第一,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对个性化人才的需要;第三,社会经济发展对创造性卓越人才的需要;第四,社会经济发展对国际性人才的需要。

2、国际高中教育改革的动态与特征 (1)世界各国的高中教育改革动态

课程改革是核心: ①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②课程的知识构成:设置大的学习领域,调整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③高中课程内容:以培养核心能力为重点,强化核心课程(外语、数学、科学、技术);④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与未来职业有机整合;⑤课程管理以学分制管理为突破口。

以学校为主体的改革是基础:①提高学业标准和期望;②创建小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③围绕职业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学生的学习;④通过促进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来提高学生成就;⑤将学生的校外学习经验与课堂学习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相关性;为学生提供深度咨询;⑥改变对学生的评估方式;⑦强化学校与其他机构的合作;⑧强化包括未来雇主、家长、社区在内的积极的学生支持联合体。

以学校为主体的改革发展多数选择的是以项目为推动的综合发展模式。以项目为推动的综合发展模式;以标准为基础的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改革;以学制改革为突破点的学校改革模式:芬兰的“不分年级制”。

高考制度改革是突破口:美国SAT考试的革新:建立教育标准和统一考试,革新SAT考试内容新的SAT提高了考试的标准,增加了可检测性,更能促进学校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书育人的强国教育计划。英国:加大“课程作业”占分比例,增设GCE AS-Level考试。法国:坚持毕业会考与证书考试传统,采用大学入学预注册制度。日本:实行新的考试制度,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2)国际高中教育改革的特点。总结世界各国高中教育改革,可以看出以下共同的特点与趋势:教育分权和问责是国际高中教育改革的特点之一;学校改革逐步与研究相结合,并以项目推动的方式进行;核心课程的开设和核心技能的培养是重建高中教育的基础;加大高中课程改革的力度是当前各国高中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核心; 3、华东师大二附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一个目标: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基。围绕育人目标,构建以支持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学校多元化课程体系;构建选修课程平台,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自主中形成个性特长。

(2)一支队伍:建设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指导教师队伍,打造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组建校内科技指导团,把科技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充分利用校外社会力量,建设兼职科技指导教师队伍。

(3)一个组织:成立二附中科学技术协会,从组织层面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搭建平台。成立二附中科学技术协会,从组织层面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搭建更好平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科技活动管理体系,重视学生科技教育的体验过程。

(4)一项尝试:创立学生自主科技创新基金会,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供条件保障。 (5)一种机制:建立促进师生不断超越的激励机制,引领师生不断开发自身的创新潜能。建立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基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将教师的教学创造与学生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关于IB课程目标体系与高中课程改革

1、IBDP课程体系和主要课程科目

IBDP课程学习时间为2年,由3门核心课程和6组学科课程组成。3门核心课程是“知识理论”(Theory of Knowledge,简称TOK)、“拓展性论文”(Extended Essay,简称 EE)、“创造、行动、服务”(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简称CAS);6个学科组是“语言A1”、 “第二语言”、“个人与社会”、“实验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艺术”,每组学科课程都包含了若干个学科,总共有数十个学科,每个学科又有高水平和标准水平之分。

3门核心课程为必修内容,学生还必须从6组学科课程中各选1科进行学习(标准水平和高水平各3科),必须递交TOK和EE论文,开展150个小时的CAS活动。除母语外,教学语言为英语、法语或西班牙语。每一个考试科目的分值在1一7之间。六门功课最高分总计42分,另外知识理论和拓展性论文附加3分,最高分为45分。申请者总分达到24分以上就可以授予文凭证书。总分38分以上,便可以申请进入世界名牌大学。

如果一个申请者不能达到全部计划的要求,或者有人只想选修其中的几门课而不是全部,那么就会获得相应的所考科目的证书。如果己经修满6门功课还继续选修的话,也会在相应的科目上获得证书。

其主要科目包括:核心课程①拓展性论文②知识理论③创造、行动、服务。

学科组:第一组:语言A1。是一门用母语或学校中最主要语言进行学习的国际化文学课程,即语文课。第二组:第二语言。这是指学生的外语。第三组:个人与社会。第四组:实验科学。第五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第六组:艺术。包括音乐、剧院艺术、美术、学校自主艺术项目。 2、IBDP课程目标

(1)总目标。所有IB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他们认识到共通的人性,分担保护地球的责任,致力于创造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IBDP课程的课程目标:学生为进入大学做好准备并且能够提出挑战性问题、学会学习、形成强烈的自我和文化认同感、能够和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并相互理解。

各地的IB学校根据上述目标,还要制定本校的具体目标。从这个理念出发,形成了IBDP课程开发的三条基本原则:第一,为满足进一步的教育需要,建立必备的知识基础和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二,注重国际理解,培养热爱和平、富有创造的未来公民;第三,满足学生在平衡的课程结构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灵活选择学习科目的需要。 (2)分科目标

①核心课程。拓展性论文:通过深入探索获得研究能力。知识理论:形成批评性思维品质,即对知识和经验进行反思和质疑;意识到主观上和意识形态的偏见;在对证据和辩论批判检验的基础上发展个人思维模式;形成理性的(合理的)争论。创造、行动、服务:知识面扩大,获得学校环境中无法获得的体验;发展探究和自立的精神,形成服务社区的意识、关怀和责任感。

②学科组课程。语言A1:产生对文学喜爱,形成文学批评技能,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尊重学生的民族文学传统,通过世界文学学习具有一种国际视野。第二语言:通过第二种语言学习认识另一种文化。个人与社会:对多元文化的欣赏;认识到社会公正、公平和互相尊重的必要性。试验科学:自我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掌握分析、判断、综合科学信息的方法。数学: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法则,能够运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来阅读和解释给定的问题,了解并恰当运用数学符号、术语,能够清晰地陈述、交流数学观点以及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等;逻辑思维、批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获得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3、IBDP课程实施与评价

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是IBDP课程的两种评价方式。

4、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动态与特点

第一、国家标准和地方决策相结合,赋予地方和学校课程决策权,是世界高中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第二、国际高中课程目标的改革体现出综合化趋势,在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养成的同时,注重课程的多样性与选择性,注重通过课程强化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教育;

第三、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课程门类,适时更新课程内容,加强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的联系,是世界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内容改革的发展趋势;

第四、强调高中课程的可选择性,谋求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多样化结合,是国际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特点; 第五、在课程管理方面,建立学分制管理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和制定学生学习计划建议书,是世界各国高中课程实施的制度保障

5、我国重点高中课程改革的使命与目标选择

(1)课程改革探索:重点高中的新使命。课程行政模式变革要求高中进行课程探索;课程改革是重点高中自身发展的需要;课程与教学改革是重点高中全面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2)课程改革的目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后备人才

(3)示范高中素质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构建的认识。素质教育的示范性;创新人才培养的领先性;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性;地区高中教育的辐射性。

(三)二附中构建课程目标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华东师大二附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体系 学校应当构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完整的课程体系。

(1)知识领域课程。与知识领域目标相对应,应建立帮助学生获取学科知识、意会知识、能力知识和信息知识的课程体系。一是学科知识。二是意会知识。三是能力知识。四是信息知识。

(2)情感领域课程。与情感领域教育目标相对应,应该从心理、品德和政治三方面来构建课程体系。

(3)动作技能与健康教育课程

上述的课程体系可以概括成一个粗略的课程体系框架结构: 1 学科课程

1.1学科基础课程(必修):将现有的教学大纲的基础性内容精炼形成。 1.2学科发展性课程(必选):把现有课程的部分内容发展形成。 2 讲座性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的短课程) (任选、限选、必选) 2.1科技类短课程 2.2人文类短课程

2.3创造方法与发散性思维训练课程 2.4心理卫生、心理辅导课程 2.5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类课程 2.6运动与保健类课程 3 探究性学习课程 3.1科学方法论课程

3.2结合学科内容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3.3综合性探究学习课程

4 活动类课程

4.1生活知识与生活技能课程

4.2劳动技术课程 4.3社会实践课程 4.4社会调查课程 4.5社区服务课程 4.6其他专题活动课程 5 综合实验性课程

5.1设计、制作类综合实验课程 5.2研究类综合实验课程

2、华东师大二附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1)必修课程改革。

(2)选修课程改革。 (3)活动课程改革。

3、实践呼唤课程改革----华东师大二附中研究性学习的启示

研究性学习在我校的开展,使我们对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逐步有了新的发现。

(1)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究热情 (2)学生具有很强的探究能力 (3)学生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

4、发展学生的潜能——对我国高中教育的新认识

基于本校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我们得到如下的经验:第一,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愿望,让学校教育成为激动人心的探究过程;第二,不断提高师生的抱负水平;第三,为学生、教师展示成功搭建宽广的舞台;第四,为师生潜能的发挥和发展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五,让教育成为充满理智挑战的职业;第六,用创造性成果实现学校对卓越的追求,回报社会的期望。

(四)我国高中校本课程编制的理论与技术

1、校本课程编制的目标与原则

(1)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与目标选择的原则:主体性;个别性;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实用性。

(2)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一种类型,它的编制遵循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当然,它也有自己特殊要求。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互补性原则;第二针对性原则;第三多样性原则;第四;可行性原则。。 2、高中校本课程的设计

(1)校本课程设计中应处理的一些关系。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性课程的关系;理科课程和文科课程的关系;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关系;显形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 (2)校本课程设计中的目标分析与选择

在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标之间以及目标与其它积极的非预期效应的相容性。

第二,正确地分配目标的权重。目标的权重由目标的相对重要性决定。 第三,充分考虑教育活动对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性。 第四,教育目标的层次性与连续性。 第五,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除上述教育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外,教育目标在表述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要求: 第一,教育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是教师或教育工作者。

第二,教育目标只能用教育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育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表述。 第三,教育目标的表述必须是确定的而不能是摸棱两可的。 第四,对于用于评价和检查教学效果的具体目标来说,行为化的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的要求和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在编制校本课程时,应进行以下方面的目标分析:共性目标可实现性程度分析;个性化目标重要性程度分析;薄弱共性目标与重要个性化目标实现途径分析;学校资源对备择校本课程支持的可能性分析。 3、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 (1)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 校本课程组织实施特点:校本课程以学校为课程编制的权力主体,是完全由学校自主组织实施编制的课程。因此它是学校依据自己的教育这些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活动,科学合理的课程决策程序和流程是成功实施校本课程的条件。

? 校本课程应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

? 校本课程应充分体现尊重教师的独创性和学生的差异性。 ? 校本课程实施应充分发挥了学校传统、利用了当地条件。

? 校本课程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标,在实施中教师和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权。 (2)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条件与要求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以学校为基地,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只有学校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才能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前面已经提到,校本课程对硬件没有必须的要求,这些条件主要是思想和组织方面的“软条件”,包括: ? 明确而独特办学目标和宗旨。

? 统一的思想认识,协调一致的行动。 ?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 高效的学校组织结构和良好的人际氛围。 (3)校本课程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 校长和教师必须转换在课程行政中的角色。

? 建立恰当的课程决策程序和学校内部课程监督机制。 ? 建立课程开发的中介服务机构。

? 教育行政部门应确保校本课程权力的下放。 (4)校本课程评价的特点

? ? ? ?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是一种多样性的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主要是一种形成性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是广泛参与的评价。

(五)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体系

1、华师大二附中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特点

(1)总体思路:优化基础型课程;完善和深化拓宽型课程;建设探索型课程 (2)二附中学校课程的主要特点:

①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为本。课程决策的民主化;课程建设的规范化;课程管理的科学化。

②从课时保障到制度保障 ③从单向选择到师生互动

④从重在结果到重在过程

⑤从自然科学到科技与人文并重 2、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附中的课程体系由校本改造后的国家基础型课程、大文化类课程、STS系列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德育课程、荣誉课程等六大板块构成,截至目前具体有300多门课程。 (1)校本改造后的国家基础型课程

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探索下,在学校各个教研组进行充分的校本研究的基础上,二附中的基础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大致形成以下做法:

? 有机整合基础性与拓展性的教学。 ? 有机整合基础性与研究性的教学。 ? 加强基础课程的实验系统与训练系统。 ? 注重对学生的调查,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 充分开发与运用教育资源,充实课程教学要求。 (2)大文化类课程

所谓“大文化”课程,是贯通政治、语文、外语、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领域,是以形成现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文化素养为指向的课程系统。目前已成熟开设约100门。 (3)STS系列课程

“STS”是科学、技术、社会的缩写,STS系列课程主要想提升二附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 二附中基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联系而构建的STS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 选择当今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作为STS课程资源,是为了让学生把今天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明天知识的应用联系起来。

? STS课程特别重视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联系上,整合知识,淡化学科界限,体现自然科学知识之间的互相渗透,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互相渗透。

? STS课程并不是让学生掌握高新科技知识,而是在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动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过程与方法,以及科学价值观的感悟和认识,整体提高二附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 STS课程还应该努力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人的观念形态、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 STS课程的开设,可以依托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整个浦东的教育资源。

? STS课程可以延伸出学生的许多研究性课题,有利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因为STS课程联系实际,涉及应用,既有科学知识的铺垫,又有社会与文化层面的思考,它将成为学生研究性课题的生长点。

这类课程的设计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根据高新科技的发展前沿领域设计STS课程;根据科学发展史的线索来设计STS课程;根据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设计STS课程;根据科技发展所引发的观念形态、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设计STS课程;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设计和实施DIY实验活动构建STS课程

二附中开展的“必做100个实验”活动,挖掘了100个基于基础型课堂的必做实验和100个基于拓展型课堂的选做实验。这些实验题材都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 (4)社团活动类课程

(5)德育课程 学校德育专题课程:

——“走进我们的党”等学生青年党校的德育课程。 ——“让我们携手同行”等青年团主题团日德育课程。 ——“‘理论’、‘思想’与”‘发展观’”等基本政治观德育课程。 ——“虚拟法庭”等法制思想德育课程。 ——“模拟联合国”等国际政治德育课程。 ——“体验军人”等军训德育课程。 ——“感受农事”等学农德育课程。 ——“社会寻访”、“认识鲁迅”等社会实践德育课程。 ——“牵手”等志愿者德育课程。

——“叩问与触摸”等社会调查德育课程。

年级德育专题课程: 班级专题课程: (6)荣誉课程

荣誉课程其实是二附中最早成型的一类校本课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形成,主要为了满足部分理科见长的智优学生而设计的超越普通程度的理科课程。

(六)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校本课程实施体系

1、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组织实施机构

(1)学校课程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校长、书记、分管教学副校长 (2)学校课程建设专家顾问小组: (3)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委员会: (4)学校课程评审小组:

2、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组织形态 课程组织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紧密型课程——以课堂为主要载体

半紧密型拓展课程——以课堂为重要载体 半松散型活动课程——以活动为重要载体 松散型讲座课程——以课堂讲座为主要载体 松散型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载体 3、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实施过程 (1)校本课程的开设流程

紧密型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流程如下:申报;初审汇总;审核;公布;学生选课;确认(达到规定开课人数(≥6)的课程确认开设) (2)校本课程的选课 (3)校本课程的评价

(4)校本课程的交流与档案管理 4、华东师大二附中校本课程的特点

(1)学生选择权得到尊重,为个性发展建立了课程基础。

(2)教师转变了角色,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变化。一是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二是促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mc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