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江苏江阴市为例

更新时间:2023-08-24 19: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98·

第16卷第

6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2月

地方高职院校是当地的文化中心与多样文化的

重要集散地,大学生是这个集散地思想活跃的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成败关系重大,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中央颁布并实施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其他一系列文件。各地方高职院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吸引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但目标和结果还存在着一

定的差距。一方面社会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越来

越高,另一方面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实践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简单的校内教育与课堂理论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实效性欠缺,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全方位的要求。

各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资源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狭隘的教育观念使得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如何积极利用不同地域的文化资源,科学制定相关的教育活动目标,使地域文化转

收稿日期:2014-06-12

基金项目:院级科研项目“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4-S-SZ-09)

作者简介:陈文坤,男,四川简阳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思政教育和经济文化研究。

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江苏江阴市为例

陈文坤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江阴214400)

要:地域文化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够创新高职思想政治的理论教育与实

践教育,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有利于教师文化性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为地方培养优秀的建设人才。关键词:地域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4)-0098-04

Using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to Innovate th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Local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Taking Jiangyin City as an Example

CHEN Wen-kun

(Teach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Jiangyin 214400,China )

Loc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making full

use of the resource is beneficial to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al resource,to formation of teachers ’cultural quality,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o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for local regions.

local culture;innov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第16卷第6期

2014年12月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unyi Normal College

V ol.16,No.6Dec.2014

化为大学生思政治教育资源,对不断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与教育价值

地域文化资源是当地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生存状态、思想境界、信仰追求、价值取向及人文积淀,是该地域所特有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凝聚了人类无差别劳动成果的精华和丰富思维活动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或者活动,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属性。[1]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语言、饮食、风土人情、建筑、服饰、宗教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色,这些特色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与生产,而且对当地的文化教育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日本学者市川博就认为地域文化至少存在三种教育价值:一是丰富人的体验;二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三是促进人性的形成。[2]

另外地域文化对当地教育的区域特色的形成、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文化性格的形成等也有不同的价值体现。如张家港市的沙洲职业工学院依托张家港市的地域经济文化特色提出了“双元双证、四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江阴市周边地区的许多企业加快向现代企业转变,急需大批基层的管理者——高素质现代班组长型人才,于是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模式;苏州市的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太仓“德资高地”的特点,进行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实践,形成了“定岗双元”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教学成果获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这些院校都是利用地方的经济文化特点创新地方高校大学教育的典范。

地域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而言,能够使外地的学生尽快融入到地方,根据调查,造成外地大学生不能“本土化”的重要原因不是知识或者技能的问题,而大多是源于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是对学习所在地的历史、文化、风俗认知上的缺失。比如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不了解江阴的文化特色,不懂得地方的语言特点,就很难融入江阴,服务于江阴的经济文化发展。所以通过地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地方,拓展就业、创业的空间。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地域文化对学生的意义在于:对地域文化的尊重,是教育关怀个体生命独特性的体现;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自我意识,缓解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对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地域文化还有助于教育者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特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3]可见地方的文化经济资源对地方高校教育的特色形成、大学生素质的培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江阴市地域文化中的典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类型

江阴市是苏南吴文化的核心地区,吴文化曾经促进了苏南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江阴市连续十年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排名第一。这里有七千年的文化历史渊源,各种古文化遗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是传奇的爱国者“游圣”徐霞客的故乡,他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百折不挠,不畏艰险的精神对当代青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这里有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华西村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奇迹,也是农村共同富裕发展之路的典型村庄,吴仁宝老书记用他毕生的奋斗与追求,锻造出华西精神,为世人敬仰。这里还是近代二胡演奏奠基人刘天华的故乡,他在二胡演奏与民乐创作上的成绩成就了江阴“民乐之乡”的美誉,带给江阴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江阴市无论是从其历史人文精神内涵,还是从其现代的经济发展来看,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价值,能从不同的方面为地方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三、地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第一,地域文化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当今的每个大学生都会受到其所在区域内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4]

地方高职院校都处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之中,这种不同的文化差异造就的是不同的教育方式与传统,而学生长期处于地方文化氛围中,必将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比如江西省赣州学生可能受到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的熏陶,在江苏江阴学生将会受到江南文化、吴文化等的影响,而那些凝聚了地域文化的风土习俗、宗教活动、地域精神等都可以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这种资源将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真实可感,生动形象。比如江阴市的华西村、文

陈文坤·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99·

第16卷第6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2月

庙、江阴渡江第一船、刘天华兄弟故居、徐霞客故居、江苏海澜工业园等,在那里可以真切地感受、触摸历史、文化、经济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

第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并创新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在教育的传统理念、方式与内容、价值与评价等方面都影响着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与风格,为地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这些经过筛选与升华的地域文化精髓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地域文化的核心特色内容,并且通过对学生的教育一届一届地传承,使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地域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还设立了文化研究中心,如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吴文化研究室,专门对对吴文化进行保护性研究,这对苏南地区吴文化的挖掘、展示、弘扬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那些文化的糟粕也在挖掘与筛选过程中被剔除。

四、地域文化资源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第一,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国家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文化专题讲解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国家统编的教材是从全国的视角进行安排的,较为笼统宏观,如果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等地方资源,必将使教学的内容更加有针对性。比如通过了解江阴市的吴文化,了解为江阴市经济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士,如旅游家徐霞客、二胡家刘天华、表演艺术家上官云珠等,能激发学生奋发有为的精神气概。江阴市所在的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还在学院开设江阴文化知识讲座,拓展了学生了解江阴文化的渠道。另一方面学院还积极利用江阴的经济文化资源开展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与华西村、海澜集团、生态园、高新技术园区、江阴军事博物馆等建立了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使学生实地感受地域文化蕴含的爱国情怀和精神价值。

第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优化校园思想教育环境,丰富学院文化内涵,彰显学院教育特色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基本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校园文化能大大地吸引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而且地方高校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校园文化建设引入地方经济文化特色还能丰富学院建设内涵,彰显学院教育特色。比如通过雕塑、景观、道路、宣传栏等引入地方特色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实实在在的地方文化的物质形态。如江阴市所在的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将学院的马路以地方著名公司名人命名,比如澄兴磷(上市公司)大道、双良路、刘天华广场、徐霞客大道等,并有相关名人的文化长廊介绍,加上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图片的宣传展示,使大学生能较快地了解学院,了解江阴,传承江阴的优秀传统文化。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思路上也围绕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展开,近年来学院提出了深化“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特色建设,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将学院建成具有地方特色、鲜明个性、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高职院校。

第三,利用优秀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课堂内的理论教学外,校园文化活动也是重要的渠道之一。积极开展深受大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引入地方文化的各种元素,既能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又能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同学们的参与热情。[5]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此成立了众多的社团,诸如江南文学社、二胡葫芦丝音乐社、紫铃园话剧社、八风堂书画协会等,这些协会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将江阴地方特色的二胡、民歌、文艺等作为交流活动的媒介,使大学生亲身感受地方文化氛围。每年的学院团委组织的“红五月”活动,利用江阴独特的革命烈士馆、黄山炮台、渡江纪念馆等实体人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四,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培养大学生优良的素质

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具有更加优秀的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素养、技能素养。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这些素养是地方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立足江阴,根植企业”为江阴地方培养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说写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利用地方经济文化资源培

·100·

养大学生的优良素质。比如运用所处地域的生态文

化氛围进行生态意识教育,培养生态道德责任感。大力宣传生态学知识,将江阴地区优秀的生态文化渗透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当中,促进大学生群体身心和谐、个人与他人和谐、个人与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大学生和谐人生观念。[6]

五、结语

总之,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特别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调整。有学者认为“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的思政教育,再好的教育都会落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了地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使我们的思政教育更富有特色和吸引力,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参考文献:

[1]王志标.文化产业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98-99.

[2]杨建义.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建立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长

效机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10):25-28.

[3]王海燕.试论地域文化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南京晓庄学

院学报,2005,(6):35-39.

[4]邱娟娟.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7,(3):505-506.

[5]刘玉娟.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高职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

2012,(12):38-39.

[6]李才俊.基于地域文化的体验式德育课程设计初探——“文

化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 2010,(7):61-66.

(责任编辑:娄刚)

(上接97页)《朱德戎马几十年身上为何没有伤》并分析原因。要求同学们借用手机查找资料,课内讨论汇报。同学们对这一教学主张很惊讶,进而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用“疏而非堵”的教学手段把同学们课内偷偷玩手机转为名正言顺使用手机,实现了手机媒介传播和课堂文化传播的合作和谐。

3.开发微型教学资源,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

时下,手机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在此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要抓住学生喜欢上网、乐于上网的特征,开发突出思想性、知识性和符合学生思想特点、学习兴趣的微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碎片化的学习要求。如:根据教学重、难点,教师把每个教学专题设计为若干“微”专题,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时代背景、解决方案,拍成微视频、微型电子教案上传到课程网站,提供给学生在手机上进行阅读,从而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同时,老师在微专题中提供相关信息和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通过留言、点评、提问等方式,将讨论和研究引向深入,进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状态。此外,结合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课程组老师结合每个教学专题和内容延伸设计了2-3个微视频,满足学生手机媒体时代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并以此引导一批热点“微”话题,营造一批“微”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凤君.理性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的[J].毛泽东邓

小平理论研究,2012,(11):58.

[2]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

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J].社会科学研究,2008,(4):2.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M].北京:中国教育出

版社,1984.208.

[4]陈应琴.新媒体:考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N].中国

教育报,2011-3-7.

(责任编辑:娄刚)

陈文坤·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0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ll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