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财富

更新时间:2024-04-25 20: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

《医学寄生虫学I》本科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 英文名称:Medical Parasitology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 学 时:36 学时。(理论课:12学时;实验课:24学时) 学 分:2学分 自主学习:18学时

适用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临床肿瘤学、医学影像学专业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实验考核(10%)、 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课程网络阶段考核/期中考核(10%)。

《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属于病原学范畴。根据教学计划,医学寄生虫学共安排36学时,其中理论课讲授12学时,实验课24学时。

(一)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寄生虫病防治,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病原学基础。本课程质量标准是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结合目前我国、我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而编写的。

(二)教学内容以我国、我省重要的人体寄生虫为主。原虫、蠕虫以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机理和病原诊断为重点,适当介绍原虫病、蠕虫病的临床特点,同时简述在我国、我省流行概况、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医学节肢动物以与传病有关的形态结构、生态学及传播疾

病的关系为重点,简述防制原则。重点虫种要讲深讲透,少见或次要虫种作简要介绍。

在教学中,适当介绍祖国医学对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的认识,以及我国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巨大成就。要有选择地介绍国外寄生虫学的新成就。适当介绍常见寄生虫的外语学名。

(三)医学寄生虫学的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操作,要多看活的寄生虫标本,辅以多媒体录像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课讨论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第一篇 总 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寄生虫、宿主的概念,宿主的种类

2.寄生虫的生活史、感染阶段、寄生部位;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二、熟悉:

1.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现象及其特点;寄生虫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

2.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特点,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3.动物源性寄生虫病与幼虫移行症的概念及其在医学上的重要性。 三、了解:

1.人体寄生虫学研究的内容、范围、学习目的和要求。 2.寄生现象,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3.寄生虫的种类及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4.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医学寄生虫学总论。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引言

(1)寄生虫的危害性: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寄生虫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主学习)

(2)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自主学习) (3)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自主学习) 2.寄生虫生物学与寄生虫病

(1)寄生关系及演化:演化中的寄生现象;寄生虫的演化。(自主学习) (2)寄生虫生物学: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类别;寄生虫的分类。 (3)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寄生虫的营养;寄生虫的代谢。(自主学习) (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5)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免疫应答类型;寄生虫抗原;免疫应答;免疫逃避;超敏反应。(自主学习)

(6)寄生虫病特点: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

3.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1)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2)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3)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4)寄生虫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自主学习) (5)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自主学习)

4.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研究新技术、方法(自主学习) (1)分子生物学 (2)免疫学

第二篇 医学原虫 第一章 概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医学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类型、医学原虫的运动方式及生殖方式。 二、熟悉医学原虫的致病机制、分类。

三、了解医学原虫的摄食及代谢等生理活动。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医学原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形态:胞膜、胞质(运动细胞器)、胞核。

2.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循环传播型、虫媒传播型。 3.生理:运动、营养代谢、生殖方式。

4.常见种类的分类:叶足纲、动鞭纲、动基裂纲、孢子虫纲。 5.致病特点:增殖作用、机会致病、播散作用。

第二章 叶足虫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滋养体与包囊的形态特征,组织型滋养体与肠腔型滋养体的区别,基本生活史过程,

致病的条件及病型。

2.病原学检查:查滋养体和包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熟悉致病的有关因素如株型与毒力,肠道菌群,宿主的机能状态等。 三、了解国内的地理分布概况,流行因素,防治原则。

学时安排:实验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溶组织内阿米巴。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 自主学习

1.形态:包囊、滋养体。

2.生活史:感染阶段——四核包囊;寄生部位。 3.生化与代谢

4.致病:致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5.实验诊断:病原检查、血清学诊断、核酸诊断等。

6.流行病学:人群分布及感染特点。 7.治疗和预防:治疗及预防原则。 (二) 实验课

1.实验内容: 溶组织内阿米巴 2.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3.实验目的及要求:

识别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 (1)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的形态。 (2)熟悉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

第三章 鞭毛虫

目的要求:

一、掌握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形态、生活史和致病。 二、熟悉阴道毛滴虫的实验诊断和流行环节。 三、了解阴道毛滴虫的地理分布概况和防治。

学时安排:实验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阴道毛滴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 1.形态:滋养体。

2.生活史:感染阶段、致病阶段和诊断阶段——滋养体;寄生部位。 3.致病: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4.实验诊断:病原检查。 5.流行病学:分布及流行环节。 6.防治:治疗及预防原则。 (二) 实验课

1.实验内容: 阴道毛滴虫

2.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3.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形态及诊断方法。 (2)了解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及其感染方式。

第四章 孢子虫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种类,间日疟原虫生活史的基本过程,间日疟原虫与恶性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的比较。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的发育过程及各期形态特征,四种疟原虫的

鉴别;疟疾发作的机理及周期性,再燃与复发,凶险型疟疾;病原学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2.弓形虫生活史及感染方式。 二、熟悉:

1.人体对疟原虫先天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的特点,国内疟区的划分及省内的地理分布,流行环节及影响因素,流行形式;疟原虫的抗药性。

2.熟悉弓形虫的五种形态。 三、了解:

1.疟原虫研究的简史;裂殖子的超微结构及其侵入红细胞的过程;人体免疫诊断的应用价值及人体免疫预防的展望;防治原则。

2.弓形虫致病性、实验诊断、传播流行及防治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实验课: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疟原虫;刚地弓形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及自主学习 1.形态:

(1)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各期的形态(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 (2)弓形虫滋养体、包囊、卵囊形态。(自主学习) 2.生活史:

(1)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及配子体形成期)和在蚊体的发

育。

(2)弓形虫在终宿主(猫)体内的发育、在中间宿主(人等)体内的发育。(自主学习) 3.营养代谢:疟原虫的营养代谢。(自主学习) 4.致病:

(1)疟疾发作、疟疾的再燃与复发、贫血、脾肿大、凶险型疟疾。

(2)弓形虫致病机制,临床分类(先天性弓形虫病和获得性弓形虫病)。(自主学习) 5.免疫:

(1)带虫免疫、疟疾的疫苗。

(2)弓形虫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体内可导致感染活化。(自主学习) 6、实验诊断:

(1)疟原虫病原学诊断(血膜染色镜检)、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技术。 (2)弓形虫病原学检查与血清学检查。(自主学习) 7.流行:

(1)疟疾流行概括(我国疟区分布)及流行环节。 (2)弓形虫流行概括与流行环节。(自主学习) 8.防治:

(1)疟疾预防及抗疟药物。 (2)弓形虫防治原则。(自主学习) (二) 实验课

1.实验内容: 疟原虫,弓形虫。 2.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3. 实验目的及要求:

鉴定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的形态;鉴定恶性疟原虫红细

胞内期环状体、配子体的形态。认识弓形虫滋养体的形态。

(1)掌握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形态特征及被寄生的红细胞变化。 (2)掌握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环状体和配子体的形态特征。 (3)掌握弓形虫滋养体的形态特征。

(4)了解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的主要形态特征。

第三篇 医学蠕虫 第五章 吸虫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华支睾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过程;致病性及病原学诊断方法。 2.卫氏并殖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过程;童虫、成虫的致病性及异位寄生;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

3.日本血吸虫成虫、虫卵、毛蚴、尾蚴的主要形态特征;成虫寄生部位及产卵,虫卵在人体内的分布发育;虫卵的排出途径,毛蚴孵化的条件及其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尾蚴侵入人体后的移行发育过程;血吸虫的致病作用;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的评价。

4.布氏姜片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过程;致病性及病原学诊断方法。 二、熟悉:

1.吸虫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发育过程。

2.华支睾吸虫的流行环节、综合诊断和防治原则。

3.卫氏并殖吸虫感染方式,转续宿主的概念及其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4.斯氏狸殖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比较其在生活史、致病性、病原学检查及分布方面与卫氏并殖吸虫的异同。

5.人体血吸虫的种类,国内及省内血吸虫病流行概况及防治成就;理解血吸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对其流行的影响;钉螺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态习性;伴随免疫的概念;防治原则。

6.布氏姜片吸虫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三、了解:

1.常见寄生人体吸虫的分类。

2.我国致病的并殖吸虫虫种及其地理分布、防治原则。 3.日本血吸虫先天性免疫的表现及免疫逃避的成因。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实验课: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裂体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及自主学习 1.形态:

(1)吸虫的外形(口、腹吸盘)、体壁、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 (2)华支睾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自主学习)

(3)并殖的概念;并殖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自主学习) (4)日本血吸虫成虫(雌雄合抱)、虫卵、尾蚴、毛蚴的形态。 (5)布氏姜片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自主学习) 2.生活史:

(1)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自主学习)

(2)并殖吸虫感染阶段、发育过程、在人体的寄生部位、中间宿主及保虫宿主。(自主学习)

(3)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中间宿主及其体内的发育过程。血吸虫发育各期的生物学:虫卵的排出、毛蚴的孵化、尾蚴逸出的条件等。 (4)布氏姜片吸虫的生活史。(自主学习) 3.致病:

(1)华支睾吸虫的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自主学习) (2)并殖吸虫病变过程及临床分类。(自主学习)

(3)日本血吸虫尾蚴、童虫、成虫、虫卵所致的损害。临床表现: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沙门菌—血吸虫综合征。 (4)布氏姜片吸虫的致病。(自主学习) 4.诊断:

(1)华支睾吸虫的综合诊断原则。(自主学习) (2)并殖吸虫病原学诊断及免疫学试验。(自主学习) (3)日本血吸虫病原学诊断与免疫学诊断。 (4)布氏姜片吸虫的病原学检查方法。(自主学习) 5.流行:

(1)华支睾吸虫的地理分布和流行环节。(自主学习)

(2)并殖吸虫流行区类型、传染源、中间宿主、转续宿主。(自主学习)

(3)日本血吸虫地理分布、流行环节、流行因素、流行区类型。 (4)布氏姜片吸虫的流行因素。(自主学习) 6.防治:

(1)华支睾吸虫的防治原则。(自主学习)

(2)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等第二中间宿主是预防并殖吸虫病最有效的方法。(自主学习) (3)日本血吸虫病防治: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4)布氏姜片吸虫病的预防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勿生食水生植物。(自主学习) (二) 实验课

1.实验内容: 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裂体吸虫。 2.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3.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并殖吸虫卵形态特征和并殖吸虫的生活史。 (2)掌握血吸虫生活史及成熟虫卵的形态结构。 (3)掌握血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及原理。 (4)了解并殖吸虫其各发育阶段的基本形态。 (5)了解血吸虫成虫及尾蚴的形态结构。

(6)了解光壳钉螺、肋壳钉螺的外部结构与拟钉螺的区别点。

第六章 绦虫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猪带绦虫成虫、虫卵及囊尾蚴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终宿主的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中间宿主的感染阶段;人体感染囊尾蚴的方式;囊虫病的临床分型;成虫和囊尾蚴的致病作用;常用病原检查方法。

2.棘球蚴的形态结构特点;人感染棘球蚴的方式及棘球蚴的致病性。 二、熟悉:

1.多节绦虫的基本形态结构。

2.猪带绦虫传播与流行;驱虫治疗原则。

3.牛带绦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性、病原检查,并能与猪带绦虫进行鉴别。

三、了解:

1.圆叶目绦虫和假叶目绦虫形态及生活史的异同;我国常见的人体寄生绦虫虫种。 2.我国猪带绦虫的地理分布及省内流行区域。

3.细粒棘球绦虫免疫诊断及其评价;传播与流行及防治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实验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及自主学习 1.形态:

(1)绦虫成虫的基本形态结构、中绦期、虫卵。 (2)猪带绦虫成虫、虫卵、猪囊尾蚴的形态。 (3)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进行比较。(自主学习)

(4)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卵、棘球蚴的形态。(自主学习) 2.生活史:

(1)主要介绍圆叶目绦虫的生活史并与假叶目的进行比较。 (2)猪带绦虫中间宿主、终宿主、感染阶段及在人体的寄生部位。 (3)牛带绦虫终宿主、感染阶段及在人体的寄生部位。(自主学习)

(4)细粒棘球绦虫发育过程、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在人体的寄生部位。(自主学习) 3.致病:

(1)猪带绦虫病、囊虫病。 (2)牛带绦虫病。(自主学习)

(3)棘球蚴病的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自主学习) 4.诊断:

(1)猪带绦虫病原学诊断方法及免疫学诊断方法。 (2)牛带绦虫病原学诊断方法。(自主学习)

(3)细粒棘球绦虫确诊依据、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自主学习) 5.流行:

(1)猪带绦虫分布、流行因素(不良的食肉习惯及养猪习惯等)。 (2)牛带绦虫分布、流行因素。(自主学习)

(3)细粒棘球绦虫地理分布及引起流行的因素。(自主学习) 6.防治:

(1)猪带绦虫病、囊虫病防治。 (2)牛带绦虫病防治。(自主学习) (3)细粒棘球绦虫的防治原则。(自主学习) (二)实验课 1.实验内容: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 2.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 3.实验目的及要求:

认识带绦虫卵,学会识别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孕节及其它鉴别要点。认识棘球蚴的形态。 (1)掌握三种带绦虫的生活史及带绦虫卵的形态。 (2)掌握猪囊尾蚴、牛囊尾蚴和棘球蚴的形态。 (3)掌握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鉴别特征。 (4)了解三种带绦虫所致四种疾病的实验诊断。

第七章 线虫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蛔虫成虫和虫卵(受精、未受精)形态特征;生活史及感染方式;成虫的致病作用及并发症。

2.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特征,两种钩虫成虫的鉴别要点;生活史及感染方式;幼虫及成虫的致病性;病原学检查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蚴培养法)的原理。

3.旋毛虫幼虫(囊包)的形态特征;旋毛虫生活史的完成及感染方式,成虫及幼虫的致病性;病原学检查方法及免疫学诊断方法的评价及应用价值。

二、熟悉:

1.线虫的形态特征;原体腔的概念。

2.我国蛔虫分布广、感染率高的原因。

3.鞭虫成虫、虫卵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病原学检查。

4.蛲虫成虫、虫卵形态特征;造成患者自身反复感染的原因;病原学检查方法。 5.寄生于人体的钩虫种类,我国钩虫的分布。 6.旋毛虫在国内及省内的分布、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三、了解:

1.线虫生活史类型及常见寄生人体虫种分类。 2.蛔虫病的防治原则。

3.鞭虫致病情况、传播和防治原则。 4.蛲虫的传播因素和防治原则。

5.钩蚴习性;农业耕作方法与钩虫传播的关系及防治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实验课: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蛔虫;鞭虫;蛲虫;钩虫;旋毛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及自主学习 1.形态:

(1)线虫成虫的形态(体壁、原体腔、内部器官)、虫卵。 (2)似蚓蛔线虫成虫、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自主学习) (3)毛首鞭形线虫成虫、虫卵。(自主学习)

(4)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成虫、幼虫、虫卵。 (5)蠕形住肠线虫成虫、虫卵。(自主学习) (6)旋毛形线虫成虫、幼虫囊包的形态。(自主学习) 2.生活史:

(1)线虫的发育阶段、生活史类型(土源性线虫、生物源性线虫)。

(2)似蚓蛔线虫虫卵在土壤的发育、幼虫在人体内的移行、成虫在小肠的寄生。(自主学习)

(3)毛首鞭形线虫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寄生部位。(自主学习)

(4)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方式、移行途径、及在人体的寄生部位。

(5)蠕形住肠线虫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寄生部位。(自主学习)

(6)旋毛形线虫感染阶段及感染方式;幼虫和成虫的寄生部位;宿主范围。(自主学习) 3.致病:

(1)似蚓蛔线虫幼虫的致病作用、成虫的致病作用。(自主学习) (2)毛首鞭形线虫致病机制。(自主学习)

(3)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幼虫所致病变及症状、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 (4)蠕形住肠线虫致病机制。(自主学习)

(5)旋毛形线虫致病过程(侵入期、幼虫移行期、囊包形成期)及相应临床表现。(自主学习)

4.实验诊断:

(1)似蚓蛔线虫粪便检查虫卵为确诊的方法。(自主学习) (2)毛首鞭形线虫粪便检查虫卵。(自主学习)

(3)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粪便检查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蚴培养法)。 (4)蠕形住肠线虫肛门拭子法(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检查虫卵。(自主学习) (5)旋毛形线虫病原学检查(肌肉组织活检)及免疫学检查。(自主学习) 5.流行:

(1)似蚓蛔线虫分布及在我国造成广泛流行的因素。(自主学习) (2)毛首鞭形线虫的流行因素。(自主学习)

(3)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州板口线虫的流行及其流行因素。 (4)蠕形住肠线虫的流行特点及其流行因素。(自主学习) (5)旋毛形线虫动物源性疾病、造成人群感染的因素。(自主学习) 6.防治:

(1)似蚓蛔线虫驱虫治疗、管理粪便、健康教育。(自主学习) (2)毛首鞭形线虫的防治原则(自主学习) (3)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州板口线虫的防治原则。 (4)蠕形住肠线虫的防治原则。(自主学习)

(5)旋毛形线虫治疗药物及预防本病的关键。(自主学习) (二)实验课 1.实验内容:

似蚓蛔线虫(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美州板口线虫(美洲钩虫)、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毛首鞭形线虫(鞭虫)、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2.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创新性实验) 3.实验目的及要求:

能认识蛔虫、钩虫成虫;能鉴定蛔虫卵、钩虫卵。能认识旋毛虫幼虫囊包、鞭虫卵、蛲虫卵,学会诊断蛲虫病、旋毛虫病的方法。

1.掌握受精蛔虫卵及未受精蛔虫卵的形态特征。 2.掌握钩虫卵的形态结构。两种钩虫的鉴别。 3. 掌握旋毛虫幼虫囊包、鞭虫卵、蛲虫卵的形态特征。 4. 熟悉蛔虫的解剖结构。

5. 熟悉蛲虫病的诊断方法,旋毛虫病的实验诊断。

第四篇 医学节肢动物

第八章 概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发育与变态、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及传播疾病的方式。

二、熟悉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的分类,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 三、了解医学节肢动物的重要特征及主要类群以及在预防医学上的重要性。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医学节肢动物。 二、主要教学内容: 1.节肢动物及其重要特征。

2.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昆虫纲、蛛形纲、甲壳纲等。 3.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我国重要虫媒病。

4.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综合防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遗传、法规)。

第九章 昆虫纲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蝇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其与传病、防制的关系;蝇类与疾病的关系、传病方式与特点。

2.三属蚊各期的区别;蚊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其与传病,防制的关系,我国常见的重要蚊种与疾病的关系。

二、熟悉:

1.成蝇的外部形态及卵、幼虫和蛹的一般特征,我国常见的蝇种,蝇的形态结构与传播疾病的关系。

2.成蚊的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卵、幼虫、蛹的形态和特征。 三、了解蝇、蚊的防制原则。

学时安排:实验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蝇;蚊。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 1.形态:

(1)成蝇(头、胸部、腹部)。

(2)蚊外形(头部、胸部、腹部)、内部结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

2.生活史,生态与生活习性:

(1)蝇:卵——幼虫(蛆)——蛹——成虫,孳生地、食性、栖息与活动、季节消长、越冬。

(2)蚊:卵——幼虫——蛹——成蚊,孳生习性、成蚊交配、吸血习性、生殖营养周期和生理龄期等、栖息习性等。

3.防制原则:蝇的防制原则;蚊的防制原则:孳生地处理、灭蚊幼虫、灭成蚊。 (二)实验课 1.实验内容: 蚊、蝇

2.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创新性实验) 3.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会三属蚊成蚊、幼虫的鉴别;识别与传播疾病有关的蝇的结构。 (1)掌握蝇的结构与传播疾病的关系。掌握三属蚊各期的主要鉴别要点。 (2)熟悉蝇、蚊的发育过程及生活史各期的一般形态特征。

第十章 蛛形纲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蜱生活史基本过程和类型、生活习性及其与传病、防制的关系。 2.我国重要的病媒种类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3.恙螨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其与传病、防制的关系。我国传播恙虫病的主要媒介。 二、熟悉:

1.硬蜱与软蜱外部形态比较及生活习性的比较。 2.恙螨幼虫的形态特征。

3.蠕形螨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其防制的关系。 三、了解: 1.蜱防制原则。 2.恙螨防制原则。

3.蠕形螨的种类,诊断方法,防制原则。

学时安排:实验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蜱;恙螨;蠕形螨。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形态:

(1)硬蜱及软蜱的形态鉴别要点。 (2)恙螨幼虫的形态。

2.生活史,生态与生活习性:

(1)硬蜱及软蜱的生活史与行为:生活史、吸血、寻觅宿主;

(2)恙螨生活史、宿主选择、食性、孳生地与活动。

3.防制原则:

(1)硬蜱及软蜱环境防制、化学防制、个人防护。 (2)恙螨的防制原则:消除孳生地、药物杀螨、个人防护。

(二)实验课 1.实验内容:蜱、螨

2.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创新性实验) 3.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会识别硬蜱和软蜱,能认识恙螨幼虫、蠕形螨。

(1)掌握蜱螨类的生活史,发育过程中哪些时期营寄生生活和传播疾病。硬蜱、软蜱、恙螨各传播什么主要疾病。恙螨幼虫的形态特征及传播疾病的方式。 (2)熟悉硬蜱和软蜱的鉴别特征。 (3)了解蜱、螨的一般特征。

《医学寄生虫学I》教学学时数表

教学内容 1. 总 论 2. 第一章 医学原虫 3. 第二章 吸虫 4. 第四章 绦虫 5. 第五章 线虫 6. 第六章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7. 第七章 昆虫纲 8. 第八章 蛛形纲 合计 讲课学时数 1学时 3学时 3学时 2学时 2学时 1学时 0学时 0学时 12学时 实验学时数 0学时 6学时 6学时 2学时 4学时 0学时 2学时 2学时 22学时

自主学习时数 备注 实验考试2学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l6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