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让自能高效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精编版

更新时间:2023-04-29 05: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0年小学语文教学《让自能高效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精

编版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自能高效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在大力提倡“大语文教学”、“自能高效课堂”的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被推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我认为,让课堂高效,首先要改革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把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阅读,大胆想象,质疑问难,自由议论,欢快表演,自由写作,尽情扮好“主人”这一角色。这样,学生才会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才会有创新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我们的课堂也才能更高效。

一、充分阅读,自读自悟。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读书,做到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思想感情,并交流读书心得。如在学习《夜莺的歌声》一文时,学生在汇报自己读:“小夜莺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这一段的心得时,有的学生说:“自己喜欢这一段是因为这些内容写出了小夜莺的顽皮可爱。”有的学生说:“这一内容可以看出小夜莺很聪明,他会学各种鸟叫。”有的学生说:“这一内容可以看出小夜莺的机智。他是故意做出这种顽皮贪玩的样子来迷惑敌人,麻痹敌人。”还有的学生补充说:“这一部分还可以看出小夜莺边走边学夜莺唱和杜鹃叫,用来和游击队员做联络。”就这样,一段话就在学生的争论、探究中不断地有了新的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必须做到朗读形式多,层次广,使学生百读不厌,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不断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基础,而且在自读自悟的沃土上,培植创新意识的芽。

二、抓住契机,大胆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作的翅膀,“心想事成”“梦想成真”“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些表明,想象力和创造是多么难得和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创造想象,甚至是猜想。如:学了《穷人》一课最后一句“桑娜开了帐子”就给学生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于是,我设计提问:“桑娜拉开帐子后发生了什么事?你能想象一下他们一家人以后的生活吗?”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凭借已有的表象进行无拘无束地想象。有个同学以《二十年后桑娜一家》为题写了一篇童话,故事中桑娜的子女有的成了渔夫,还有的进城当了工人,还有的……其中大儿子叫梦樵是渔夫。他一次在海上捕鱼,海上起了大风暴,在海上漂泊的他巧救了一位公主,而这位公主却正巧是某国的国王的女儿。他又历尽千辛万苦帮她找到了自己的家、自己的亲人,最后渔夫的儿子梦樵和公主喜结良缘。他成了国王的女婿。而且让年老的桑娜和渔夫也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这些想象不仅寄托着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且寄托了他们对正直、诚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实、勇敢、善良的人的敬佩,这些思想火花的迸发不是来自教师空洞的说教而是来自学生自己!这些想象多么令人惊喜,让老师也不得不对自己的学生重新认识。这难道不是一个新的“安徒生”吗?

三、质疑问难,主动发展。

疑是思维的开端。少年儿童好奇好问,这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应尽可能的满足,因为任何压抑、干扰都将会使创造的心灵受损。因此,教师应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轨道上来,让每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延伸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在学生通读课文后,我鼓励学生针对狼和羊的言行提出问题,经过思考,学生提出“为什么狼不直接吃小羊,而是找那么多借口?”这一尖锐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最后认识到狼不仅凶残,在这里还有虚伪这一特征。教师在讲读课文中,不但可以针对主要内容,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质疑,还可咬文嚼字针对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进行质疑,以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四、畅所欲言,自由议论。

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让他们自由地议,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针对学生在议论时的非常规或创新意识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讨论,他们会得到许多老师意想不到的收获,发现课本中的许多问题。

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后来黄河变了,它是怎样变的呢?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什么?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中说:“银河系有一千万万颗星星。”有学生质疑:“万万”是多少?其他学生哄笑:“万万”不就是亿吗?质疑者脸红了。我敏锐的感到:这位学生并非无知和浅陋,而是不知如何表达这一疑问。我于是问到:“既然‘万万’等于亿,那么作者为什么不说‘一千亿颗星星’呢?”学生议论的结果,终于发现重叠所产生的修辞效果:一是响亮,二是给人“很多”的感觉。所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自由议论的结果,打破了学生盲从的习惯。

五、以演助读,调动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它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如:《陶罐与铁罐》、《捅马蜂窝》。《捅马蜂窝》的即兴表演:学生找了两根竹竿,摘下帽子挂在墙壁上当“蜂窝”,脱下衣服蒙住头,教室里当“后院”教室门外当“屋内”,从道具准备到演出结束,短短十分钟便完成了。学生不仅领略到“其乐无穷”,强化了学习积极性,还很好的掌握了一系列动作和全过程,即:脱—蒙—绑—触—顶—摇撼—扔—回头—抬—挡—捂—叫。

这样,课外活动课堂化,就课文的关键处、重点、难点设计活动在课内举行,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学习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六、丰富活动,自由写作。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是这样要求的:“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练习”是对小学生作文的定性,它只是一种练习,练习用笔说话。“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的是对写的内容的规定和提示。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苛求,不要任意拔高。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因此我们的老师应多组织学生去田园、去工厂、去军营、去爬山、去钓鱼、去捉虫、去拔草……,组织歌咏比赛、运动会、联欢会、故事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手抄报、课本剧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非音乐的耳朵”变成“音乐的耳朵”。让他们在劳动中、活动中、交往中、读书中、在艺术的熏陶中,感受生活的真谛,感受人间的真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多感多发,让学生的情感自由地在笔下倾泻。

“大语文教育”、“自能高效课堂”的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语文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自主学习能力,让自能促成高效。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2、《语文教育学》(谢象贤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l3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