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3-04-13 04: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同步作业】

教材解析:

《蜜蜂》的作者是法国的生物学家法布尔。这是一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的科普说明文,讲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试验,最后发现20只左右蜜蜂有15只都准确无误地飞回了家,这靠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感受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3、激发学生观察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感受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检测字词掌握情况

1、抗疫立誓:

同学们,现在虽然病毒还没有彻底消除,但是,只要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相信疫情总会过去,春天终会到来。看,春天来了!

2、情景导入

(边播放春天的图片,老师边讲解)春天来了,春风夹带着绵绵春雨滋润着万物,柳树和小草发出了嫩芽,布谷鸟在林间歌唱,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在这五彩缤纷的春天里,蜜蜂也来到了我们身边!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蜜蜂》这一课的生字,观赏了各类昆虫及蜜蜂的形态,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这节课让我们继

续和作者一起走进《昆虫记》,走进蜜蜂的世界。

3、复习检查

(1)默写词语。

首先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请大家打开练习本,开始默写(课件:文中词语我会写)

蜜蜂辨认跨过检查路途陌生准确无误

(2)出示词语,自我对照检查

词语“准确无误”的意思是:非常精准,没有误差。大家默写的词语是否准确无误呢?请同学们各自对照,看你写的和老师出示的一样吗?。

(3)理清课文脉络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蜜蜂》一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写了作者做的一个实验。(课件:课后作业第一题)

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过程:用二十只左右蜜蜂做实验;结果有十五只准确无误地飞了回来。

实验结论:蜜蜂辨别方向靠的不是超长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二、根据课文脉络,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1、通过对上节课堂内容的复习,我们发现:课文的脉络十分清晰,我们能否根

据课文脉络,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课文内容呢?

(课件:我会复述课文内容:)

复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为了……,作者先……,接着……,然后……,最后……,结果发现……,因此……

2、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

3、教师指导

老师相信,同学们都会复述的很流畅,但老师还想提醒大家,在复述内容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1)顺序不颠倒。(课件)(实验过程中,作者捉蜜蜂,带出去,做记号,放蜜蜂,等蜜蜂这些先后的顺序不能颠倒)

(2)环节不缺少。(作者做的每一步,都是为了验证地更准确,所以不能减少每一个环节)同学们,大家做到了吗?要不要再试一次?

3、学生修正后再复述。

4、教师引领

老师也试着复述了一下,同学们听一听,看我们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为了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先把自家的二十来只蜜蜂装进纸袋,接着把它们带出四公里以外,然后在蜜蜂身上做上白色记号,最后把它们放飞,结果发现有十五只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因此作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长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作者无法解释的本能。)

5、揭示科学真像

通过实验,法布尔得出结论,(课件)蜜蜂辨认方向靠的是无法解释的本能,“本能”的意思是与生俱来的能力。那蜜蜂这种无法解释的本能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后来,经过科学家的研究,终于找到了答案:(课件)(蜜蜂认路原因)

6、了解关于蜜蜂的知识

关于蜜蜂,我们还知道哪些知识呢?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蜜蜂的知识,想和大家共享。(课件)(关于蜜蜂的知识)

三、精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特点

1、感受课文语言特点

(课件出示法布尔名言)法布尔曾经说过:“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止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他做科学研究是这样,他写书也是这样,《昆虫记》这本书里的语言非常准确。请大家看这两句话:(课件出示)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站着花粉呢。

(在这第一句话中,用上了“二十只左右”,第二句话里用上了“两点四十分”,很明显,第一句话用上的表示估计的数字,可见,作者当时并没有准确地数清蜜蜂的只数,可能是十九只,也可能是二十一只,因为无法肯定,所以加上了“左右”二字。第二句话里,很准确地写了时间是两点四十分,那就肯定是一分不差,是具体的时间。从这两个数字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非常认真仔细,对实验过程记录的详细精准。)

(这两句话中,还有“好像”这样个个表示推测的词语,这里为什么不肯定地说呢?因为这是作者自己的看法,没有进过科学验证,所以用上了这些无法肯定的词语。这些词语的运用,看似模糊,实则准确。这也是作者用词准确的体现)。讲到这里,已经很明朗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课件出示)

语言准确性:一是数字的运用,二是用上了表示推测的语言。

(课件出示)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然后在书上批注自己的见解。开始吧!

2、学生在文中圈点批注。

3、教师梳理归纳

经过圈画批注,同学们收获满满,老师把同学们找到的句子,做了一个汇总:(课件出示)

运用数字的句子:

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

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

(这些句子中的“两只”“三只”都是非常确定的数字,“至少有十五只”则表示有可能是十六只,也可能是十七只,但不会是十四只因为用上了“至少”。从这些数字的详细精准运用上,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可见一斑。)

表示推测的语言:

请大家再看下面的句子: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蜜蜂飞的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上面句子中的“好像”“大概”,都是表示推测的语言,这些词语的运用,看似模糊,实则准确。这也是作者用词准确的体现。)

4、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呢?

(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放声地朗读,再次感受作者用词的详细精准,和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吧!)

四、拓展延伸。

1、链接关于蜜蜂的古诗

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让我们敬佩,详细精准的语言又让我们陶醉其中,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骚客也留下了一篇篇关于蜜蜂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课件:关于蜜蜂的古诗)

《蜂儿诗》【宋】杨万里

蜂儿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带百花香。

《蜂》作者: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因为蜜蜂勤劳,因为蜜蜂有奉献精神,它成了文人骚客笔下的宠儿,一首首赞美蜜蜂的诗句也代代相传.)

2、生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正因为法布尔的用心观察,才发现了小蜜蜂的特殊之处,我们平时认真观察过小动物吗?说一说你的发现。

(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动物的资料,想要迫不及待地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动物的本领图片解说)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自然中有太多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找。

五、布置作业:

今天的课就快要结束了,老师给大家留了课后作业:(课件)听说,蚂蚁不论再远都能找到家,请同学们课后观察蚂蚁,做个小实验,记录下来。

《蜜蜂》作业设计

1.拼拼写写。

shíyàn zhǐdài wúlùn zhènɡshí

( ) ( ) ( ) ( )

tuīcè quèshíyán túchāo chánɡ

( ) ( ) ( ) (

二、连一连,唱反调。

陌生超常逆风遥远增加

附近顺风熟悉减少平常

三、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不是……而是尽管……但

(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蜜蜂靠的( )超常的记忆力,(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 )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四、请仿照例句写一句段话。

例: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

五、为了确认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如何做试验的?

请根据理解写出来

试验目的:

————————————————————————————

试验过程:

————————————————————————————

实验结论:

六、听说,蚂蚁不论再远,都能找到家,请同学们课后观察蚂蚁,做个小实验,记录下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l3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