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史讲义

更新时间:2024-02-28 20: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服装史》目录

第一章:先秦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中国早期服饰

第三节:周代趋于完备的冠服装制度 第四节:春秋战国的深衣与胡服 第二章:秦汉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男子袍服与冠履 第三节:女子深衣、襦裙下佩饰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汉族男子的衫、巾与漆纱笼冠 第三节:汉族女子的衫、襦与华饰 第四节:北方民族的裤褶与衤两衤当 第四章:隋唐五代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男子圆领袍衫与幞头 第三节:女子冠服与妆饰 第五章:宋辽金元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汉族官服与民服 第三节:契丹、女真、蒙古族服装 第六章:明代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男子官服与民服 第三节:女子冠服与便服 第七章:清代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男子官服与民服 第三节:趋于融合的满汉女子服装 第八章:民国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男子长袍与西服 第三节:女子袄裙与旗袍 第九章: 20世纪后半叶服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男装 第三节:女装

?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节 人类早期服装 一、概述: 旧石器时代 据考古,四百万年以前,云南元谋县已有人类生存,继后有陕西兰田人、北京周口店人、山西丁村人、广西柳江人、四川资阳人、北京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前已自制骨针、项饰)、以及内蒙古河套人等创造早期生产工具。 新石器时代

大约在一万年左右,种植、用火、定居、饲养、制陶、缝衣,原始纺织业开始和发展(大约六千年前出现纺织品),基本确立最初也是最基本的上衣下裳形制。(如甘肃辛店彩陶纹饰,可见贯头衫样式)

二、关于服装起源的诸学说: 生体保护说 气候适应说 (个体、生理) 身体保护说

人体装饰说 护符说 (社会、心理) 象征说 审美说 吸引异性说 羞耻说

第二节 先秦服饰 一、概述:

夏朝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商朝 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周朝分为 西周(都设陕西丰镐)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东周(定都河南洛邑) 春秋770年B.C.~476年B.C. 战国475年B.C.~221年B.C.

二、冠服制度:

冕服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前系蔽膝、足登舄屦,绣绘十二章纹饰。 十二章纹内容及寓意: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华虫(稚鸟)取其文丽;

宗彝(祭祀用器皿)取其忠孝;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向上;粉米取其滋养; 黼(斧头)取其决断;黻取其明辨。

三、战国时赵武灵王引进胡服骑射:

春秋战国时的常服和礼服: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其形制为:续衽钩边,不开衩,衣襟加长,使其形成三角绕至背后,以丝带系扎。

胡服特征:短衣、长裤、革靴或裹腿,衣袖偏窄,衣身紧窄。

汉人右衽,胡人左衽;变舄屦为靴,冠为貂皮冠。

确定了中国服装的两种基本形制:上衣下裳;上下连属。

思考练习题:

关于服饰起源的学说有哪些? 你的观点是什么? 说明西周冠服制度下冕服的审美价值?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服饰改革有何意义?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二章 秦汉服装

一、概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六王毕,四海一”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兼收六国车旗服御”建立起衣冠服制。

秦朝 221年B.C.~206年B.C.

西汉 202年B.C.~9年A.D.(定都长安)汉武帝时,派张骞通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沟通中原与中亚西亚文化、商业的大道,史称“丝绸之路”。 新朝 9年A.D.~23年A.D.(王莽篡权) 东汉 25年A.D.~220年A.D.(定都洛阳)

二、男子服装与冠履:

袍服:秦汉男子以袍为贵,汉代以袍为礼服。有曲裾袍、直裾袍两种样式。

单衣:仕宦平日燕居之服,同袍式,内穿,很薄,无衬里。 裤:

早期无裆,称为“绔” 后发展为有裆之裤称“军”,合裆短裤称“犊鼻军” 内穿合裆裤之后,绕襟深衣已属多余。

首服: 冠

冕冠:又叫远游冠 长冠:宦官、侍者用

武冠:原为胡人装束,为武将所用 法冠:执法官戴用,也称獬豸冠 梁冠:文官用,也称进贤冠

帻:包发巾的一种,戴冠者衬冠下,贵贱均可戴用,有平巾帻、介帻。 巾

履:自汉代以后鞋的总称

舄:官员祭祀用(绸缎为面,木制的厚鞋底,复底鞋) 履:上朝时用(丝履)

屦:为居家用(便鞋,麻、葛制,薄底) 屐:出门行路用(以本或草为之) 靴:来自西域,胡服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女子深衣、襦裙与佩饰:

男女服装形制差异很小,以上下连属为主,但在首服和佩饰上加以区别。

绕襟深衣:示意图同战国时的深衣式,但此时衣襟层数又有所增加,下摆部分肥大,腰身裹得很紧,衣襟角处缝一根绸带系在腰或臀部。

袿衣:亦为女子常服,式似深衣,底由衣襟曲转盘绕而形成两个尖角。

单衣:素纱单衣示意图(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襦裙:上衣下裳形制,襦是一种短衣,长至腰间,穿时下身配裙,裙子很长,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国妇女服饰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

女子袍服:式同男服。

思考练习题:

参观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暮出土文物展,写一篇观后感? 叙说秦汉时期妇女服饰的审美价值?

说明曲裾袍与直裾袍的区别,是什么原因导致直裾袍在东汉时渐渐取代曲裾袍的?

?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服装 一、概述: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魏,与蜀、吴同称三国鼎立。 西晋 公元265年~316年 东晋 公元317年~420年

南朝 公元420年~589年(宋、齐、梁、陈)

北朝 公元386年~581年(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服装有两个方面的形式:一为汉族服式,承秦汉之制;另一为少数民族服饰。

二、男子服装:

魏晋男子以长衫为尚,衫与袍的区别:袍有袖口,而衫为宽大敞袖。衫有单、夹二式,不仅用作常服,也可权当礼服。

除大袖衫外,有袍、襦、裤、裙等。 首服:巾、冠、帽

帽是南朝以后大为兴起的,主要有: 白纱高顶帽:似为天子特用 白高帽:多为士庶所戴 大障日帽:为农商夏日所戴

巾、冠:幅巾、纶巾、小冠、高冠、漆纱笼冠。 履式:盛行木屐

三、汉族女子的衫、襦

承汉制,日常服为:衫、袄、襦、裙、深衣等,除大襟外还有对襟,领与袖施彩绣,腰间系一围裳或抱腰,亦称腰采,外束丝带。 服式风格有窄瘦与宽博之别。

深衣:男子已不穿的深衣仍在妇女间流行,并有所发展,主要变化在下摆,通常将下摆裁制成数个三角形,上宽下尖,层层相叠,因形似旌旗而名日“髾”。围裳之中伸出两条或数条飘带,名为“襳”

帔:始于晋代,流行于以后各朝的一种妇女饰品,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

四、北方民族的裤褶与两裆 裤褶

裲裆:男女可服,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后演化为马甲、坎肩、背心。

思考练习题:

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服饰风格形成的原因?

这一时期北方民族服饰对主流服饰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叙说女子杂裾垂髾式深衣的审美价值?

? 教学过程与内容:

四章 隋唐五代服装 一、概述: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王朝,后于公元589年灭陈统一中国。 隋 公元581年~618年 唐 公元618年~907年

五代十国 公元907年~979年(梁、唐、晋、汉、周)

二、男服:

圆领袍衫:亦称因领袍衫,是隋唐时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的服式,为常服。一般为圆领、右衽,领、袖及襟处有缘边。文官衣略长而至足踝或及地,武官衣略短至膝下,袖有宽窄之分,随时尚而变异。 服色:有严格规定,“唐百官服色,视阶官之品”,这与前几代只是祭服规定服式服色之说不同,隋与唐初,尚黄但不禁黄,士庶均可服,唐高祖时(公元668年)才禁止服黄。贞观四年(630年)和上元元年(674年)两次下诏颁布服色并佩饰的规定,第二次较前更为详细,即:“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十三夸;四品服深绯,金带十一夸;五品服浅绯,金带十夸;六品服深绿,银带九夸;七品服浅绿,银带九夸;八品服深青,俞石带九夸;九品服浅青,俞石带九夸;庶人服黄,铜铁带七夸。”一般士人未进仕途者,以白袍为主,曾有“袍如烂银文如锦”之句。

袍服花纹:初多为暗花,至武则天时,赐文武官员袍绣对狮、对虎、豹、鹰、雁等真实动物或神禽瑞兽纹饰,此举导致了明清官服上补子的风行。 幞头:这一时期男子最为普遍的首服。 乌皮靴:普遍履式,居家时方着丝履等。

幞头、圆领袍衫、下配乌皮靴,既洒脱飘逸,又不失英武之气,是汉族与北方民族相融合而产生的一套服饰。

三、女服:

女子服饰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襦裙服:

上着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足登凤头丝履或精编草履。

襦:唐朝女子依隋之旧,喜欢上穿短襦,下着长裙,裙腰提得极高至腋下,以绸带系扎。上襦很短,襦的领口常有变化,如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盛唐时有袒领,袒领短襦的穿着效果,一般可见到女性胸前乳沟,这是中国服饰演变中比较少见的服式和穿着方法。襦的袖子初期有宽窄二式,盛唐以后,因胡服影响逐渐减弱而衣裙加宽,袖子放大。

衫:衫较襦长,多指丝帛单衣,质地轻软,是女子常服之一。

裙: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面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却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上身仅着抹胸,外直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为大胆的一种。裙色可以尽人所好,其中似以石榴红裙流行时间最长。另有众多间色裙;唐中宗时安乐公主的百鸟裙,更是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

半臂与披帛:这是襦裙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半臂似今短袖衫,因其袖长在两裆与衣衫之间,故称其半臂。披帛,当从狭而长的帔子演变而来,后逐渐成为披之于双臂、舞之于前后的一种飘带,隋唐盛行,宋代以后渐少。 妆饰:

唐代女子化妆顺序;擦铅粉、抹胭脂、画黛眉、涂鸦黄(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

履:唐时虽开始崇尚小脚,但女子仍为天足,故鞋式与男子无大差别,只是女子多凤头高翘式履,履上织花或绣花。

男装:女着男装,即全身仿效男子装束,成为唐代女子服饰的一大特点。女着男装,于秀美俏丽之中,别具一种潇洒英俊的风度,同时,也说明,唐代对妇女的束缚明显小于其它封建王朝。

胡服:典型样式为上戴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腰系碟躞带,足登高革靴。真可谓英姿勃勃。

女子首服:浑脱帽、幂离、帷帽

思考练习题:

阐述唐代妇女服饰的审美价值?

以唐代服饰文化为依据进行一个系列的现代服装设计,要求:男女装不限;写明设计思想(不少于100字)。

查找这一时期的各种资料(主要是绘画作品),谈谈你对唐代服饰文化的开放性的认识?

?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五章 宋辽金元服饰 一、概述: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基本上完成了中原和南方的统一,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辽 公元916年——1125年 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二、男服:

两宋时期的男子常服以衤阑衫为尚

衤阑衫:即是无袖头的长衫,上为圆领或交领,下摆一横衤阑,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一般常用细布,颜色用白,腰间束带。

帽衫:士大夫交际常服,一般是头戴乌纱帽,身着皂罗衫,束角带,登革靴。 紫衫:初为戎服,后成官员便服。 凉衫:又称白衫,后演变为丧服。

裘衣:是由羊、兔、狐、獭、貂等动物皮毛制成的皮衣。

朝服:式样基本沿袭汉唐之制,只是颈间多戴方心曲领,这种方心曲领上圆下方,形似缨络锁片,源于唐,盛于宋而延至明。

服色:黄色为皇帝专用,臣官三品以上多为紫色,五品以上多为朱色,七品以上多为绿色,九品以上多为青色。

花纹:依宋制,每年必按品级分送“臣僚袄子锦”,共计七等,给所有高级官吏,各有一定花纹,如翠毛、云雁细锦、狮子、练雀、云鹤花锦等。这些锦缎中的图案继承武则天所赐百官纹绣,但较之更为具体,为明清补子图案确定了较为详细的种类与范围。

首服:

幞头:唐人常用的首服幞头至宋已发展为各式硬脚,其中直脚为官职朝服,其脚长度时有所变。直脚甚长,长达尺余,有“防止上朝站班交头接耳”之说。

幅巾:此期重新流行,文人、儒生以裹巾为雅,因可随意裹成各式,于是形成了以人物、景物等命名的各种幅巾,如“东坡巾”,逍遥巾“山谷巾”等。 通天冠:皇帝服用。

三、女服:

一般有襦、袄、衫、背子、半臂、背心、抹胸、裹肚、裙、裤等,其中以背子最具特色,是宋代男女皆穿,尤盛行于女服之中的一种服式。

背子:以直领对襟为主,前襟不施襻纽,袖有宽窄二式,衣长有齐膝、膝上、过膝、齐裙至足踝几种,在左右腋下开以长衩(似有辽服影响),既舒适合体又典雅大方。

襦:短襦之式最迟在战国时即已出现,多系在裙腰内,此期有由内转外的趋势。 袄:为日常服用衣式,大多内加棉絮或衬以里子,比襦长,腰袖宽松。 衫:衫为单层,以夏季着之为主,袖口敞式,长度不一致,一般质以纱罗。 半臂:唐女喜服,宋代男子着于内,女子着于外。

背心:无袖,似衤两裆,与某些两裆肩处加襻有所不同,半臂去袖则为背心。

抹胸与裹肚:主要为女子内衣,二者比之,抹胸更短,两种服式仅有前片而无完整后片,颜

色十分鲜艳。

裙:妇女常服下裳,在保持晚唐五代遗风的基础上,时兴“千褶”、“百迭”裙,裙式修长, 裙腰自腋下降至腰间,腰间系以绸带,并佩有绶环垂下。裙料多以纱罗为主,有些再绣绘图案或缀以珠玉,裙色一般比上衣鲜艳。

裤:穿着无裆裤,则外着长裙,劳动阶层妇女也有单着合裆裤而不着裙子的。

盖头巾:方五尺左右,女子出门时遮面,后以红色纱罗蒙面,作为成婚之日新娘必着首服,此习惯一直延续到近代。

花冠:初见于唐,因采用绢花,即可把挑、杏、荷、菊、梅合插一冠上,谓之“一年景”。

理学又称道学,是程颢、程颐兄弟与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学为核心的儒、道、佛互相渗透的思想体系,学术界称为“程朱理学”。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常理;三纲五常,仁义为本;存天理而灭人欲。强调:忠孝、仁义、寡欲、自然。

三、辽(契丹族)、金(女真族)、元(蒙古族)服装

总体特点:因为游牧和渔猎生活,服装多为左衽,窄袖,开衩,便于乘骑,又因气候因素影响,袍料大多为兽皮,如貂、羊、狐等。

思考练习题:

程朱理学对两宋时期服饰风格的影响。 辽(契丹族)、金(女真族)、元(蒙古族)服饰与汉族服饰的主要区别。 这一时期女子最具时代特色的服装样式及其特点

?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六章 明代服装 一、概述: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建国后,废弃元朝服制,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将服饰制度作了大规模的调整,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新的服制基本确定。

二、男子服装

明代男子的服装,以袍衫为尚,职官朝服,仍承古制,用冠冕衣裳。

朝服:祭祀等重要礼节时,文武官员,不论职位高低,都戴梁冠,穿赤罗衣裳,著云头履,以冠上梁数及所佩绶、笏板分别等级。 佩绶:佩玉或系印章的薄而宽的丝带。

公服:多用于重大朝会,袍制:盘领右衽,袖宽三尺,袍服的颜色也有定制:一至四品绯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绿色,并按级别绣织各种纹饰,头戴幞头,着皂革靴。

常服:常朝视事时穿着,实际上也是一种公服,只是形制比较简便,一般由乌纱帽、圆领衫、革带三个部分组成,洪武二十六年,定常服使用补子,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不同品级官员补子图案各有不同,袍色花纹也各有规定。

民服:

明代各阶层男子便服主要为袍、裙、短衣、罩甲等。举人、贡、监生员等士者着蓝袍,宽边直身,四周镶黑边,亦称“直身”即道袍形式,职位低下的穿青色布衣,富民衣绫罗绸缎,但颜色不敢着官服色。

首服:

四方平定巾:职官儒士便帽,又称“四方角巾” 网巾:用以束发,表示男子成年。

幞头:重大朝会时戴之,形制仍为宋式。 乌纱帽:源于唐幞头,常朝视事戴之。

六合一统帽:俗称瓜皮帽,为市民日常所戴。

履:革靴、布底缎面便鞋、蒲草鞋、牛皮直筒靴。

三、女子冠服与便服

冠服:大凡皇后、皇妃、命妇,皆有冠服,一般为真红色大袖衫、深青色背子、加彩绣帔子、珠玉金凤冠(皇后为龙凤珠翠冠),金绣花纹履。

帔子: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即已出现,唐代帔子已美如彩霞。上绣彩云、海水、红日等纹饰,每条阔三寸三分,长七尺五寸,具体花纹按品级区分。

便服:主要有衫、袄、襦、帔子、背子、比甲、裙子等,基本样式依唐宋旧制。普通妇女多以紫花粗布为衣,不许用金绣。

背子:用途更加广泛,但形式与宋大致相同。

比甲:本为蒙古族服式,北方游牧民族女子好加以金绣,罩在衫袄以外,后传至中原,汉族

女子也多穿用。明代中叶着比甲成风,样式主要似背子无袖,亦为对襟,比后代马甲长,一般齐裙。

水田衣:明代女装中的一种典型服装,用各色碎布拼接起来。 头饰:明代讲求以鲜花绕髻而饰,这种习惯延至民国。

思考练习题:

明代官员补子纹样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原因。 叙说明代服饰风格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明代女子冠服的具体内容。

?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七章 清代服装 一、概述:

清代 公元1644年—1911年,共经历了268年。

清代,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几个朝代之一,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民族压迫的基础上,中国的服饰也由于满族的统治被迫改装,出现了中国服饰史上又一次大的服饰改革。

二、男子官服与民服

清代男子以袍、褂、袄、衫、裤为主。一律改宽衣大袖而为窄袖筒身,衣襟以钮扣系之,代替了汉族惯用的绸带,领口变化较多,无领子,而另加领衣。 袍服:多开衩,开衩大袍,也称“箭衣”,袖口有突出于外的“箭袖”,俗称为“马蹄袖”,行礼前袖口放下,行礼后再卷起,袍上所用纹样,除皇帝、皇后绣有龙纹之外,其余以绣蟒为贵,一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至六品,绣四爪八蟒;七至九品,绣四爪五蟒。颜色也有禁令。

补服:形如袍略短,对襟,袖端平,是清代官服中最重要的一种,穿用场合很多。补子图案规定如简表:

行褂:是指一种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的短衣,俗称“马褂”,用料,夏为绸缎,冬为皮毛。 马甲:为无袖短衣,也称“背心”或“坎肩”,男女均服,清初时多穿于内,晚清时讲究穿在外面。式样多有变化。

领衣:清代服式一般没有领子,所以穿礼服时需加一硬领,为领衣。因其形似牛舌,而俗称“牛舌头”,夏用纱,冬用毛皮或绒,春秋两季用湖色缎。

披领:加于颈项而披之于肩背,形似菱角,上面多绣以纹彩,用于官员朝服。 裤子:清朝男子已不着裙,而普遍穿裤。

首服:夏季有凉帽,冬季有暖帽。职官首服上必装冠顶,其料以红宝石、蓝宝石、珊瑚等区分等级。

朝珠:这是高级官员区分等级的一种标志,进而形成高贵的装饰品。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均佩朝珠,以琥珀、密腊、象牙、奇楠等料为之,计108颗,旁随小珠三串。

鞋:公服着靴,便服着鞋,有云头、双梁、扁头等式样。另有一种快靴,底厚筒短,便于出门时跋山涉水。

清代男子服饰分阶层观之,主要为:

官员:头戴暖帽或凉帽,有花翎、朝珠,身穿褂、补服、长裤,脚着靴。

士庶:头戴瓜皮帽,身着长袍、马褂,掩腰长裤,腰束带,挂钱袋、扇套、小刀、香荷包等,脚着白布袜、黑布鞋。

体力劳动者:头戴毡帽或斗笠,着短衣,长裤,扎裤脚,罩马甲,或加套裤,下着蓬草鞋。

三、女子服装:

清初,在“男从女不从”的约定之下,满汉两族女子基本保持着各自的服饰形制。满族女子服饰中有相当部分与男服相同,在乾嘉以后,开始效仿汉服;汉族女子清初的服饰基本上与明代末年相同,后来在与满族女子的长期接触之中,不断演变,终于形成清代女子服饰特色。 霞帔:命妇朝服与男子朝服基本相同,唯霞帔为女子专用。明时狭如巾带的霞帔至清时已阔如背心,中间绣禽纹以区分等级,下垂流苏。

满女常服着袍、衫,初期宽大后窄如直筒。在袍衫之外加着坎肩,一般与腰际平,有时也着马褂,上衣多无领,穿时加小围巾,后来领口式样渐多。

汉女常服:袄、衫、背心、裙、裤子、披风等。

袄:有小袄、大袄,小袄着于内,用绸缎或软布为之,颜色鲜艳,大袄分季节有单、夹、皮、棉之分,式样多为右衽大襟,长至膝下,领子时高时低。

背心:春寒秋凉时穿用。

披风:外出时穿用,式样多为对襟大袖或无袖,长不及地,绣五彩夹金线并缀各式珠宝。

裙:下裳以长裙为主,多系在长袄之内,裙式多变,有“月华裙”“弹墨裙”“凤尾裙”“百裥裙”“鱼鳞裙”等,后出现裙上加飘带,裙色以红为贵。 裤子:着裤而不套裙者,多为侍婢或乡村劳动妇女。

云肩:清代普遍佩用的装饰,披在肩上。 镶滚彩绣是清代女子衣服装饰的一大特色。

发型:讲究与服式相配。清初满族与汉族女子各自保留本族形制,满女梳两把头,汉女留牡丹头、荷花头等。后相互影响,趋于融合。

鞋式:旗汉各异,旗女天足,着木底鞋,底高一二寸或四五寸,高跟装在鞋底中心,汉女缠足,多着木底弓鞋,鞋而均多刺绣,镶珠宝,也着木屐。

思考练习题:

清代服饰风格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 说出满族与汉族妇女的不同服饰。 说明清代男子服饰分阶层的几种装束

? 教学过程与内容:

八章 民国服装 一、概述: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灭亡。辛亥革命使得二百八十年辫发陋习除尽,也废弃繁琐衣冠,并逐步取消了缠足等对妇女束缚很大的习俗。

民国建立,服饰形制为之一变,这是中国服饰史上最重要的变革,它是受西方文化冲击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二十年代末,民国政府颁布《服制条例》规定了男女的礼服和公务人员的制服,对于平常的服饰,未作规定。

二、男服

主要样式有: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裤等,男子普遍剪去辫子,留短发。 几种习惯装束:

? 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小帽或罗松帽,下身穿中式裤子,登布鞋或棉靴。

长袍较前期略微缩短,露出里面的裤子,民初裤式宽松,以缎带系扎,后裤管渐小。 中年人及公务人员交际时装束。 ? 西服、革履、礼帽

礼帽是可与中、西服皆配套的庄重首服,礼帽圆顶,下施宽阔帽檐,分为冬夏二式,冬用黑色毛呢,夏用白色丝葛。 青年人或从事洋务者装束。 ? 学生装

头戴鸭舌帽或白色帆布阔边帽,学生装式样主要为直立领、胸前一个口袋,接近于清末引进的日本制服。

资产阶级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装束。 ? 中山装

基于学生装而加以改革的国产形制,西装基本式样上渗入中国传统意识。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涵义,如依据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而确定前襟四个口袋,依国民党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查)而确定前襟五颗钮扣,依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而确定袖口必须为三个钮扣等。 ? 长袍、西服裤、礼服、皮鞋

民国中后期较为时兴的一种装束,中西结合较为成功的一套服饰。

鞋子有中西之分,布鞋、皮鞋。二十年代末,青年学生开始穿球鞋。

三、女服:

主要有各式袄裙和旗袍 袄裙

二十年代初,妇女服饰仍保留着上衣下裳的形制,上穿衫袄,下穿长裙,衫袄的腰身都比较窄小,领口很低,袖子长不过肘,似喇叭形,衣服的下摆大多裁成弧形,并在领、袖、襟、裾等各个部分缀以不同的花边,裙子略有缩短,但仍在膝盖以下。

旗袍的演变

清末满族妇女穿的旗袍特点:腰身平直,宽大,下长至足,领、袖、襟、裾镶滚各种花边。二十年代初,旗袍开始普及,样式与清末旗装差别不大,袖口窄小,边缘渐窄。二十年代末,由于受外来文化影响,明显缩短长度,收紧腰身,至此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改良旗袍。衣领紧扣,曲线鲜明,加以斜襟的韵律,从而衬托出端庄、典雅、沉静、含蓄的东方女性的芳姿。

三十年代,旗袍盛行,样式时有变化。先时兴高领,后又为低领,低到不可再低时,索性将领子取消,继而又高掩双腮。袖子时而长过手腕,时而短及露肘,此时,烫发流传到中国,烫发后别上发卡,身穿紧腰大开衩旗袍,佩项链、胸花、手镯、手表、腿上套透明高筒丝袜,足登高跟皮鞋,也成为这一时期中西结合较为成功的女子服饰形象。

四十年代,旗袍的式样趋向于简便,身长及袖长大大缩短,领子为低式,夏季取消了袖子,省去繁琐的装饰,使其更加适体。

二十年代初开始都市妇女流行穿高跟鞋。 三十年代烫发流传到中国

妇女服装另有:大衣、西装、披风、马甲、披肩、围巾、手套等。另佩有胸花、别针、耳环、手镯等。

思考练习题:

民国时期男子的几种习惯装束。

“文明新装”的样式以及形成的原因。 这一时期旗袍的改良与演变过程

? 教学过程与内容:

九章 20世纪后半叶服装 一、概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宣告社会变革胜利的同时,也宣告了服装的变革。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没有确定新的服饰制度,但却成功地推行了新的服饰,其改变并不依靠政府法令,而是意识形态的力量。

1949-1966年,工装衣裤,中式短袄和肥裤、黑布面布底鞋、胶鞋,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学来的方格衬衫和连衣裙,成为新事物、新生命的代表。

1966-1978年,全国人民认为最革命的服饰形象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形象,掀起全民着装仿军服的热潮。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服装进入一个繁荣的年代,服装业界与消费者都迎来了一个强势的西风东渐,西式的服饰时尚再次进入了中国。

二、男服

主要样式:中山装、列宁装、西装、长衫、红卫兵装、军便服、茄克、喇叭裤、T恤衫、牛仔装、休闲装、中式服装。

中山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普及,成为当时国内男子的主流服饰。多种面料制作,可以平常穿着,也可以作为礼服。改革开放后,中山装才开始消退。

列宁装:新中国成立之初,列宁装是党政机关与基层工作人员常穿着的服装,双排纽,中束腰带,西式大驳领,有两个或三个挖袋,胸前一只,腰旁两只斜插袋,普遍多为宽腰身,灰色棉布。后主要成为女干部的服装。

红卫兵装:文革时期男女均服。它实际上只是一种黄绿色的旧军装,最典型的装束是:旧军装、旧军帽、武装皮带、军挎包和毛泽东像章、佩以“红卫兵”臂章。

军便服:军便服的整体设计主要以中山装为基础,上、下四只挖袋,其中上口袋袋盖是暗扣,盖里有扣襻。用料一般为涤棉平布或棉卡其布,主要为军绿色。流行于文革和文革后期。

西装:20世纪50年代,西装尚在城市知识分子和少数领导人中穿着,随着政治上极“左”的升温,西装渐渐退出社会生活,直到80年代初,才逐渐流行。

长衫:20世纪50年代初期,仍被一些知识面分子穿着,到50年代后期,随着服装政治意义的强化,长衫被贴上“旧社会”的标签,穿着的人逐渐减少,终于绝灭。 喇叭裤、T恤衫、牛仔裤、休闲装随着改革开放闯进国门。

三、女装:

主要样式:列宁装、连衣裙、旗袍、春秋衫、红卫兵装、中式外衣、女着男装、踏脚裤、西服套裙。

列宁装:20世纪50年代,党政女干部多穿列宁装,灰色棉布,双排纽、中束腰带、西式大驳领、挖袋。

布拉吉:是一种连衣裙,源自俄语,是20世纪50年代女性难得的梦幻衣裳。

春秋衫:式样为前翻一字领或八字领、四粒扣,领子可以打开,也可闭合,前身两只大口袋,它不强调腰身,只是在肩部和腋部向胸部有两个省道,略微表现胸部,也称两用衫。

踏脚裤:又称“健美裤”,20世纪80年代末期迅速遍及全国,其裤脚口下有一条踩在脚下的蹬索。

思考练习题:

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服装经历哪几个主要阶段,影响服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谈谈你对中山装的盛与衰的看法。

中国的服装应该在未来展现什么样的风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l1a.html

Top